當前位置:首頁 » 公共衛生 » 公共行政範式產生於

公共行政範式產生於

發布時間: 2021-01-03 18:35:20

A. 什麼是公共行政範式什麼是新公共管理運動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場聲勢浩大的行政改革浪潮在世界范圍內掀起。在西方,這場行政改革運動被看作一場「重塑政府」、「再造公共部門」的「新公共管理運動」。
二、「新公共管理運動」興起的理論和現實根源
傳統公共行政模式較之以前的管理是一個重大的進步。因此,自其產生以來,它逐步成為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公共行政的基本模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發展,公共管理領域的理論和實踐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這一切都為「新公共管理運動」在20世紀末的興起提供了深刻的理論和現實依據。
1、傳統公共行政模式日益凸現的內在理論缺陷。傳統公共行政理論產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它與先前的政府管理理論最大的區別在於,它建立在兩個全新的理論基礎之上:一個是由伍德羅·威爾遜提出並由古德諾系統化的「政治與行政二分」理論;另一個是馬克斯·韋伯提出的「官僚制」理論。建構在這兩大理論基礎上的傳統公共行政理論認為,政治與行政是可以分開的,在「二分」的情況下,公共行政的主要任務是如何有效地執行既定政策或達成既定目標。有關政治、政策的問題,屬於政治學范疇,政治不要干擾行政,行政是科學的問題,可以也應該保持價值中立,而以追求經濟和效率為目標。公務員應保持政治中立,他們的任務僅僅是忠實和有效地執行被政治官員制定的政策。據此,便可以建立一套科學的、最佳的行政管理原則。公共員系統依據這些組織原則運作,剔除任何個人感情因素,像驢一樣受賞罰的支配,行政管理便可以達到高度的「理性化」,政府管理也就可以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效果。其實,早在傳統公共行政理論形成後不久,其賴以立足的二大理論基礎就遭到了包括政治學行為主義和人際關系學派的激烈批判。行政學者羅伯特·達爾和沃爾多都曾指出,威爾遜提出的「政治與行政二分」實際上是做不到的,傳統行政模式的不切實際之處就在於,政治與行政必然是相互關聯的,一個不含任何價值判斷的公共行政只是一個神話而已。行政學者彼得斯也指出:「行政管理與政策並非呈現出互不相關的離散現象,而是相互關聯的。無論是通過主觀方式還是通過客觀方式,行政體系的屬性都會影響到政治體系的政策產出。」時至今日,大多數的學者對這個問題已經達成共識。盡管實際工作者中的一些人依然固執地堅持兩分法的觀點,但傳統的行政模式必須依賴於一個無法成立且長久被認為是不能實現的理論,至少說明這個模式肯定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面對於韋伯的「官僚制」理論。學者們也認為,由於官僚制的理性形式、不透明性、組織僵化以及等級制的特點,使得它不可避免地會與民主制發生沖突。實際上,韋伯自己也只是把官僚制當作一種理想狀態。在他看來,官僚組織的完善,必然使人們進入「鐵的牢籠」。「哪裡徹底實現了行政的官僚化,哪裡所確立的權力關系的類型實際上是不可摧毀的。」要對付發達的官僚機器,一般個人、官僚機構中的官員甚至掌握最高權力的統治者實際上都是無能為力的。顯然,這一切並不是現代人所嚮往的。另外,官僚制在實踐中的應用也與韋伯的設想有些出入,特別是官僚制在人事制度中的實踐所產生的僵化、形式主義較之韋伯的設想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其精英主義的特徵又遠不能達到韋伯的設想,這直接導致了該體系效率的降低。這些理論都從根本上動搖了傳統公共行政賴以立足的理論基礎。
2、傳統公共行政模式在實踐中正在遭受日益廣泛的抨擊。自20世紀80年代初期以來,就出現了對公共部門的規模和能力進行的抨擊。人們普遍認為,政府「規模」過於龐大,浪費了過多的緊缺資源。目前,削減政府經費幾乎成為一種普遍現象,如在西班牙、義大利、德國、瑞典等國家,其公共服務傳統上是規模較大的,但是現在公共部門的作用已經下降了。其次,關於政府的「范圍」也引發了爭議。有人認為,政府本身介入的活動過多,其中許多活動可以有其他可選擇的備用方法。作為這種觀點的反應,許多先前由政府從事的活動開始轉向私營部門。此外,政府的「方法」也受到抨擊。人們越來越認為,官僚制的方法必定會造成工作的沒有起色和效率低下。如果必須由政府從事某種活動,也需要尋求官僚制之外的其他的組織方法。對公共部門的規模、范圍和方法進行抨擊所產生的明顯結果就是削減政府和改革其管理方法。
3、經濟理論的變革對傳統公共行政模式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二戰後,西方各國政府普遍採用了凱恩斯主義的主張,對社會生活實行全面干預。當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干預市場並獲得巨大成功時,與「市場失靈」相伴隨的「政府失靈」也表現得同樣明顯。一方面,政府對社會、市場所承擔的管理任務越來越多,成為「萬能政府」;另一方面,政府內部官僚機構膨脹,效率低下,財政支出日益擴大,政府管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強調自由主義和市場取向的公共選擇理論異軍突起。正如經濟學家薩繆爾森所指出的,「公共選擇理論用經濟學的行為假設和方法,研究了當國家干預不能提高經濟效率或收入分配不公平時所產生的政府失靈問題」。公共選擇理論在70年代正式介入「公共管理」領域,並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理論。公共選擇理論的學者們採用「方法論上的個人主義」來研究政府官僚系統的行為。他們認為,人類社會由兩個市場組成,一個是經濟市場,一個是政治市場。在這兩個市場上活動的是同一個人,都是自利和理性的人。也就是說,政府公職人員與普通市民一樣,都以自己利益的最大化為目的。至於政府,由於人民對其所有權分散且不可讓渡,故缺乏加以監督的誘因,再加上沒有市場競爭的機制予以有效制約,因而自利的官僚得以不顧社會公益,專注於追求個人的權力、名望和利益,最終造成政府效率不彰。基於這一認識,公共選擇理論認為,失敗的是政府而不是市場,要解決公共管理的危機,應減少政府的職能,盡量交由更有效率的市場來調控貨品和服務的供應,以達到最有效率的資源配置。他們還認為,傳統公共行政強調的統一規制和監控,極大地抑制了公職機構和文官的創造力,已陷入形式化和僵化;代表國家意志的政府管理和服務,忽視公共保障和服務的多樣性,對市場信號和消費者需求的反應不靈敏,已經不再適應當今世界的需要,是「工業社會的政府組織模式」、「十九世紀的行政技術」。由此,他們認為市場可以取代政治或行政成為管治社會的主導機制,只有將「經濟效率」奉為最高標准,通過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的作用,才能使眾多自利的個體走到一起,增加社會福祉。總之,公共選擇理論為新公共管理運動的興起提供了理論上的依據。
4、知識經濟以及由此引發的經濟全球化的加速,使政府面臨更加嚴峻的「效能」和「合法性」競爭。90年代以來,知識經濟的興起加速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並將全球經濟一體化水平不斷推向更高的新台階。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使全球性的「政府效能」橫向競爭的時代成為現實。政府績效與政府合法性的單一縱向參考的時代已經結束,不同社會下的公眾像選擇職業與工作單位那樣選擇政府的時代已悄然來臨。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的競爭,猶如不同企業之間的競爭一樣,已經並將於21世紀伊始在更大程度和更大規模上,在不同政府之間迅速展開。任何一個國家政府的命運都將由其在全球政治和經濟舞台上的競爭能力和其處理具有全球性特徵的問題的能力所決定;各國政府都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只有在國際互振系統中不遺餘力地尋求到保護和促進本國在全球競爭中利益的方略和戰術,並有效地促進本國福利的實際提高,才能獲得本國人民的認同和支持;政府效能與合法性已不再能從本國歷史的縱向比較中獲得令人信服的認同,歷史原因已不再成為人們認可的社會福利不及他國的托辭。全球性「政府效能」和「政府合法性」競爭的結果,必然使那些對社會的要求與願望反應遲鈍或不願作出反應的政府面臨權威危機、信任危機和合法性危機。全球經濟一體化,特別是知識經濟的興起,對政府效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迎接這一挑戰,對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方式進行結構性調整與重塑,無疑將成為各國政府明智的選擇。
總之,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理論的發展,傳統的公共行政模式已經在理論和實踐的質疑聲中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傳統的行政模式已無法反映出現代公共服務所需承擔的廣泛的、管理的以及政策制定的角色,它更多地體現為一種消極的控制形式,不是致力於為提高效率提供有效的激勵,而是著力於怎樣避免犯錯誤。正是在這樣的理論和現實背景下,以經濟學和私營管理理論為基礎的「新公共管理運動」引人注目地登上了公共管理的歷史舞台,並引發了公共管理領域一場新的革命。
三、「新公共管理運動」興起的理論意蘊及其前景
對「新公共管理運動」本身進行全面、綜合的評價,現在還為時過早,因為,它還處在探索和發展的復雜進程之中。但「新公共管理運動」的實踐,已經體現出了與傳統公共行政模式重大的差異,如更注重管理績效和管理效率,更注重市場的力量,更注重管理的彈性而不是僵化,更注重公共部門運行於其中的相關的政治環境,更注重私營部門管理方式在公共部門的應用等等。「新公共管理運動」的興起,特別是它業已表現出的新特徵及其發展趨勢,都明確地提醒世人:一個全新的管理模式已經在公共管理領域逐步形成。在目前改革的實踐中,盡管出於操作上的需要仍表現出政府繼續承擔運動主體的角色,但從這場改革運動的發展趨勢來看,無疑包含著對近代以來的傳統公共行政模式進行全面檢討的意蘊。
當然,任何的變革過程都會有得益者和受損者。從信奉市場力量和現代企業「消費者導向」中吸取營養的「新公共管理運動」,在一些大規模實踐中雖然顯示出了生機和活力,但也積淀著不少理念性的矛盾和沖突。例如,從「企業家政府」和「企業化政府」引出的公共機構與私營企業之間的異同比較;在政治家與高級文官簽訂業績合同及其評估過程中,如何避免政治和價值觀的影響;在以「三E」---經濟(Economy)、效率(Efficiency)、效益或有效性(Effectiveness)作為政府績效的評估標准時,如何協調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它對照以公平(Equity)替換經濟的政策評估的「三E」標准孰優孰劣等等。這些矛盾和問題都將是「新公共管理運動」在未來需要認真面對並切實加以解決的。
但無論如何,盡管「新公共管理運動」尚處在艱辛的探索之中,還沒有形成一種固定統一的模式,盡管「新公共管理運動」本身還遠非完美,還存在著不少批評和毋庸置疑的問題,但20世紀大多數國家普遍存在的傳統公共行政模式卻無疑已經是一去不復返了,「新公共管理運動」及其引發的公共管理模式的變革必將成為一股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

統的公共行政認為,盡管公共行政事務繁復
紛雜,但它們始終都遵循著關於公共部門的一些核
心原則.這些原則可能彼此並不完全一致,從而構
成了關於"政府"的不同觀點.有學者認為,公共
行政科學能為公共制度與官僚部門的運作提供相關
原則[ 4 ].這些原則規范著政府如何或應該如何運
作,具體表現為執著於例行公事,繁文縟節,拖延
政務,不願承擔責任以及拒絕進行試驗創新.在實
踐中,"實然"與"應然"之間的區別從根本上被
混淆了,因為公共行政既是理論學科,又是實踐學
科.因而,在公共行政的各種途徑與學派之間,始
終存在著大量的討論與爭議.
對於政府官僚組織而言,公共行政途徑只是一
個鬆散的構架.各種各樣的行政原則構成了所謂的
"行政國"(administrativestate).在這種理念之下,
行政干預遍及經濟與社會的各個領域,許多經濟與
社會活動的完成或多或少都依據一定的行政原則並
必須通過行政程序.眾所周知,"行政國"概念最
早是由美國著名的行政學家德懷特 沃爾多
(DwightWaldo)提出[ 5 ].他認為,傳統公共行政過
分強調組織理論的共性或所謂的原則.實際上,傳
統公共行政是通過利用多種理論模型如古典組織理
論,政治-行政二分法(politics-administrationdi2
chotomy),韋伯的官僚理論,公法(public law)概
念與公共政策模型等,以此來概括公共組織的獨特
原則,並對這些原則如何指導行政改革進行了先後
次序的區分.

B. 讀過的進,介紹「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亨利【著】

基本信息
作 者:(美)尼古拉斯﹒亨利(Nicholas Henry)
出 版 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04
ISBN:730003942 版 次:第一版
包 裝:平裝 開 本:大32開
頁 數:10,789頁 印 張:1次
國外教材就是參考書目編得特別好,工具性極強
作書的質量還不錯。看了後對自己的知識增長有進步。原版的書籍比翻譯過來的更能接近西方學術的真實。
為多次再版的北美各大學公共行政專業的教科書,其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在西方民主政治的理論框架中,一切公共政策的規劃、制定、反饋、執行與實踐不僅應以民意為基礎,最重要的要取得民意的授權,但是如何既傾聽、尊重、採納民間的聲音,而又不簡單地隨著所謂「民意」起舞,可能是當今公共政策決策者們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作為在該領域的主要著作之一,本書在公元二千年迎來了出版三十周年紀念。這是第七版了,我感到高興,因為這是我出版的第一本書,至今仍是我最滿意的作品之一。本書有些部分被譯成西班牙文,全書被譯成日文。我認為這本書在我的研究領域中起了里程碑的作用,而只有按特定視角寫作的書才能起這種作用。本書一直是從一個特殊的視點來研究有關管理的問題。
\r\n
本書由公共管理與公共政策分析領域最傑出的公共行政學家,美國喬治亞州100位當代最有影響的人物尼古拉斯·亨利編寫,全面而系統地介紹了公共行政的各個方面,包括公共行政的學科發展範式、公共組織、公共管理、政策制定與執行、政府問關系以及行政倫理等。它反映了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領域理論和實踐的新變化和新發展。一直是北美各大學公共行政專業學院最受歡迎的教科書。
·
本書全面而系統地介紹了公共行政的各個方面,包括公共行政的學科發展範式、公共組織、公共管理、政策制定與執行、政府間關系以及行政倫理等。本書是第九版,它反映了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領域理論和實踐的新變化和新發展。
《公共行政與公共事務》一直是北美各大學公共行政專業學院最受歡迎的教科書。本書自問世以來多次再版,一直在亞馬遜圖書銷售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作者簡介 尼古拉斯·亨利是一位著名的公共行政學家,專長於公共政策分析與公共管理研究。他先後在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布盧明頓校區獲得公共管理碩士和哲學博士學位。享利教授著書十餘本,發表論文幾十篇共論文獲得過《美國公共行政評論》頒發的埃德文·O·斯坦恩獎。他曾就職於美國印第安納州立大學、新默默西哥大學、喬治亞大學以及亞利桑那州立大學。他所領導的喬治亞南部大學曾被CNN專題報道為美國高等教育的一顆新星,而他本人也步入了喬治亞州100位當代最有影響人物的行列。
尼古拉斯·亨利是美國著名的公共行政學專家。1987-1998年曾任南喬治亞州大學校長,在任期間該校得到巨大發展,為此喬治亞洲參議院特地通過決議,表彰他的治校才幹。他是該校近百年來最重要的校長之一。
翻譯
項龍,1952年出生。1982年3月畢業於北京師 范大學外語系。1984年獲得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所 碩士。同年到新華社國際部工作。1987年到北京師 范大學外語系任教。1991~ 1992年在英國南安普頓 大學教育研究院學習,獲教育語言碩士。現為北京 師范大學外語系副教授。主要譯著有:《原始人的心 智》,1989年,國際文化出版公司;《挑戰層峰》(合 譯),1994年,台灣宏觀文化出版社;《瀕臨失衡的 地球》(合譯),1995年,中央編譯出版社;《熱愛 生命》,1996年,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世界網路 全書》(主編,翻譯社會學卷和政治學卷),1997年, 海南出版社;《機器的征途》,1998年,內蒙古人民 出版社;

書籍目錄:
總序
序言
第一編公共行政的範式
第1章龐大的民主體制,龐大的官僚體制
約束:美國公共行政的背景與傳統
政府、公共領導人和公民生活的退化
官僚、官僚制度及其服務
反抗與抵制:美國人與政府的擴大
官僚制度產生的原因
官僚的權力
官僚的許可權
知識的管理:官僚權力的基礎
探究官僚制度:對政府的理解
第2章公共行政:困惑的世紀
開端
範式一:政治/行政二分法,1900-1926
範式二:行政學的原則,1927—1937
挑戰,1938—1947
對挑戰的回應
.範式三:作為政治學的公共行政學
政治學的沖擊:為民主制度服務的官僚制度
範式四:作為管理學的公共行政學
管理學的影響:對公共行政中公共的理解
分離主義的力量,1965—1970
範式五:作為公共行政學的公共行政學
第二編公共組織
第3章組織的絲麻:理論
模型、定義和組織
組織的封閉模型
組織的開放模型
封閉模型和開放模型:本質的差別
綜合模型學派
第4章組織的布帛:力量
社會和對組織的評價
組織中的信息和情報
組織中的決策
組織中的行政
組織中的控制、權力和權威
社會和組織的變化
第5章組織的纖維:人
組織如何改變你?
行政的人性:經典觀點、社會-心理學與公共行政
成人發展模型
文化行為模型
政治行為模型
達爾文主義與組織人格
組織中的領導
領導理論的演變:適應時代的需要對領導進行定義
領導與行政:變化與復雜性
領導公共組織
第三編公共管理
第6章系統方法與公共管理
系統的概念
關於系統的爭論
公共管理:公共部門的經驗
管理學:介紹幾種技術
計算機:公共行政的新時代?
技術、公共官僚機構和公眾
第7章公共方案評估和生產率
公共方案評估、生產率和腐敗控制的發展過程
方案評估、生產率和美國政府
公共方案評估:目的與類型
評估的過程
三項創新之舉:總稽核員、全面質量管理和底線
評估研究的三個問題
公共方案評估真的重要嗎?
第8章公共預算:目的與步驟
公共預算演變史導論
逐項預算, 1921—1939
績效預算,1940—1961
計劃規劃預算,1965—1971
目標管理, 1972—1976
零基預算,1977—1980
日落與日出:各州的日落立法,1976—1981
無法控制支出的出現,1980年至今
嚴重的公債和赤字,1980—1992
從上至下預算/目標基礎預算,1981—1992
結果預算,1993年至今
制訂預算:戰略與戰術
過程:國會、制訂預算和赤字
第9章管理公共部門的人力資源
美國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
公務員制度:功績的含義
集體制度:藍領職員
政治主管制度:行政中的政治
職業化終身制度:人重於職位
職業化公共行政制度:兼顧政治和管理
種族、性別和工作:贊助性行動的挑戰
人力資源管理前途如何?
第四編實施
第10章公共政策及其實施的研究方法
公共政策分析的演變:公共行政還是政治學
公共政策的研究方法:過程還是輸出
幾種模型:作為過程的公共政策制訂與實施
幾種模型:作為輸出的公共政策制訂與實施
漸進模型與理性模型的不足之處
戰略計劃模型
戰略計劃:公共部門的經驗
第11章私有化:政府合同和政府公司
公共行政與美國的正統觀念
私有化政治學:承包的動機
聯邦政策的私有化
聯邦政府的發包工作:批評意見
是否私有化?浪費、弄虛作假和濫用職權的問題
私有化與否?民主國家的公共決策問題
地方政府的私有化
政府公司
第12章政府間行政
成千上萬的政府
憲法與法院:確立規劃
政府間行政的演變
財政方面的聯邦主義
資金和強制令:聯邦政府完成政策的工具
聯邦主義:新分類
政府間行政:州與地方政府
地點、人和權力:都市治理的難題
第13章官僚的職業道德
公共行政和承認公共利益:兩種思想傾向
贊助性行動:公共行政中的道德抉擇
公平才公正:審視公共利益
本能主義、完美主義和實用主義
公平才公正理論的應用
公共行政的道德實踐
結論:政治不是做游戲,管理不是優惠券
附錄A公共行政及相關領域工具書簡介
附錄B公共行政部分刊物筒介
附錄C部分學術、職業和公共利益組織簡介
附錄D公共官員的正確稱呼
附錄E美國公共行政學會道德准則

目錄 Preface vii
Acknowledgments ix
Part One: Paradigm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1
Chapter IBig Democracy, Big Bureaicracy4
Constraint: The Context and Tradition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ttenuations: The Legacy of Limited Public Administration7
Government, Public Leaders, and Public Trust11
Bureaucrats: Image and Reality13
Revolt and Resistance: Americans and Governmental Growth14
Why Bureaucracy?15
Explaining Things 16
Power: The Gray Eminence of the Public Administrator17
Chapter 2 Public Administrations Century in~ Quandary 29
The Beginning 29
Paradigm 1: The Politics/Administration Dichotomy, 1900-1926 30
Paradigm 2: The Principles of Administration, 1927-193732
The Challenge, 1938-1950 34
Reaction to the Challenge, 1947-195036
Paradigm 3: Public Administration as Political Science, 1950-197037
The Impact of Political Science: Bureaucracy in the Service of Democracy 40
Paradigm 4: Public Administration as Management, 1956-1970 41
The Impact of Management: Understanding the "Public"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42
The Forces of Separatism, 1965-197045
Public Administration as Neither Management Nor Political Science46
Paradigm 5: Public Administration as Public Administration: 1970-?48
Governance: Toward a New Paradigm? 49
Part Two: Public Organizations57
Chapter 3The Threads of Organizations: Thebries 58
Models, Definitions, and Organizations58
The Closed Model of Organizations59
The Open Model of Organizations62
The Political Executive System: Politics in Administration270
The Professional Career System: The Person over the Position 273
The Professional Public Administration System: Embracing the Professions of Politics
and Management 274
Race, Sex, and Jobs: The Challenge of Affirmative Action276
Does Publ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Have a Future?290
Part Four: Implementing Public Policy303
Chapter 10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305
Public Policy Analysis: A Brief History305
Political Science,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306
The Incrementalist Paradigm of Public Policymaking and Implementation307
The Rationalist Paradigm of Public Policymaking and Implementation314
The Problems of the Paradigms320
The Strategic Planning Paradigm of Public Policymaking and Implementation321
Strategic Planning: The Public Experience322
Truly Universal Strategic Planning326
Chapter 11Intersectoral Administration331
Chapter
Chapter 13Toward a Bureaucratic Ethic 426
Appendix A: Information Sources, Journals, and Organizations in Public
Appendix B: Annotated Information Sources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Appendix C: Selected Annotated Journals Relevant to Public Administration 455
Appendix D: Selected Academic, Professional, and Public Interest Organizations
Appendix E: Correct Forms of Address for Public Offidals 463
Appendix F: Becoming a Public Administrator 465
Appendix G: American Society for Pubfic Administration Code of Ethics473
Name Index 475
Subject Index 477
Chapter 4The Fabric of Organizations: Forces 79
Chapter 5 The Fibers of Organizations: People115
Part Three: Public Management147
Chapter 6Clarifying Complexity: Problems of Public Management150
Chapter 7Corruptions Consequences: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Public Program
Chapter 8The Public Budget: Purposes and Processes214
Chapter 9Managing Human Resources in the Public Sector 250

C. 公共管理研究領域的第一個範式----公共行政範式誕生的標志為

選a依據:1887年伍羅德·威爾遜發表《行政學之研究》一文標志著行政學的誕生。

D. 公共行政學的範式和研究途徑有哪些

公共行政學的發展脈絡基本包括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行政學研究的出現
威爾遜的《行政(學)之研究》,1886年,美國學者W.威爾遜(Woodrow Wilson)發表了著名的《行政(學)之研究》(The Study of Administration)一文,這成了公共行政學誕生的象徵性標志。該文開創了西方尤其是美國的公共行政學研究傳統,它「無論是在洞察力、說服力和影響力等方面,都堪稱是傑作」(沃爾多語)。該文涉及三個主題:說明行政研究領域的歷史;確定這個領域的研究主題;決定這一領域的最好的研究方法。
第二階段:公共行政學傳統的形成
20世紀20、30年代,公共行政學的傳統得以形成,其典型的標志是1926年在美國出版的兩本權威的行政學教科書:懷特(Leonard D. White )的《行政學研究導論》和威洛比(William F. Willoughby)的《公共行政學原理》。
古利克(Luther Gulic)和厄威克(Lyndal Urwic)1937年編輯出版的《行政科學論文集》收入了這一時期的行政學的代表性論文,可以說集公共行政學傳統的大成。
第三階段:新公共行政學的出現
從20世紀40年代到60年代它不斷受到質疑與批判,於是新公共行政學與政策科學出現了。1968年,由《公共行政學評論》的主編沃爾多發起,一群青年行政學學者在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舉行研討會,目標是弄清公共行政學的相關問題以及這個學科如何改變以迎接70年代的挑戰。會議論文於1971年以《走向一種新公共行政學:明諾布魯克觀點》為書名結集出版,本書可以說是「新公共行政學」的宣言。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