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初次信息報告要求
定時 規范
B.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報告管理系統要求在多長時間上報
您好!
獲得突發來公共衛生事件相關自信息的責任報告單位和責任報告人,應當在2小時內以電話或傳真等方式向屬地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專業機構報告,具備網路直報條件的同時進行網路直報,直報的信息由指定的專業機構審核後進入國家資料庫。不具備網路直報條件的責任報告單位和責任報告人,應採用最快的通訊方式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卡》報送屬地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專業機構,接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卡》的專業機構,應對信息進行審核,確定真實性,2 小時內進行網路直報,同時以電話或傳真等方式報告同級衛生行政部門。
接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的衛生行政部門應當盡快組織有關專家進行現場調查,如確認為實際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根據不同的級別,及時組織採取相應的措施,並在2小時內向本級人民政府報告,同時向上一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報告。如尚未達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標準的,由專業防治機構密切跟蹤事態發展,隨時報告事態變化情況。
謝謝閱讀!
C. 突發事件信息報告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主要包括:
1、特別重大、重大、較大、一般突發公共事件信息和可能引發特別重大、重大、較大、一般突發公共事件的預警信息;
2、公路段領導作出重要批示或高度關注的事件信息;
3、事件本身比較敏感或發生在敏感地區、敏感時間的事件信息;
4、部門應急管理工作部署情況,結合實際,總結、探索推進應急管理工作的新方法、新經驗和新做法信息;
5、按照縣局約稿要求報送的信息。
(3)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初次信息報告要求擴展閱讀
預防突發事件的措施:
1、健全體系
健全社會預警體系,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突發事件發生前的預防是突發事件管理的重點,預防是突發事件管理中最簡便、成本最低的方法。
各監測部門應健全監測、預測工作,及時收集各種信息,並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辨別,有效覺察潛伏的危機,對危機的後果事先加以估計和准備,預先制定科學而周密的危機應變計劃,建立一套規范、全面的危機管理預警體系.
明確各政府部門的責任,對危機採取果斷措施,為危機處理贏得主動,從而預防和減少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和社會安全事件及其造成的損失,保障國家安全、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發展。
2、加強協調
各部門加強協調,對突發事件迅速作出反應。政府應該建立突發事件應急反應機制,進一步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將部門協調行動制度化,以保障各部門和領導能在第一時間對危機作出判斷,迅速反應,政令暢通,各部門協調配合,臨事不亂。
各地區各部門要樹立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不僅要加強本地區本部門的應急管理,落實好自己責任范圍內的專項預案,還要按照總體應急預案的要求,做好縱向和橫向的協同配合工作。
3、健全法治
加快應急管理的法制建設。由於突發事件的不確定性,在採取措施時沒有相應的法律條款來支撐,可能對應急管理形成障礙,使形勢不能得到及時遏止,因此,要把應急管理納入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軌道,使法律跟上突發事件的發展要求。
還要高度重視運用科技提高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加強應急管理科學研究,提高應急裝備和技術水平,加強應急管理信息平台建設,形成國家公共安全和應急管理的科技支撐體系。特別是加強對醫葯的研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災難來臨時使人民的生命危險降到最低。
D.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與報告信息的管理應遵循什麼原則
堅持依法管理,分級負責,快速准確,安全高效的原則。
(見衛生部令第37號《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第三條)
E.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的第六章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對全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工作進行監督、指導。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對本行政區域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工作進行監督、指導。 醫療機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衛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通報批評、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會同有關部門對主要負責人、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依法給予降級、撤職的行政處分;造成傳染病傳播、流行或者對社會公眾健康造成其他嚴重危害後果,構成犯罪的,依據刑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建立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的;
(二)未指定相關部門和人員負責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工作的;
(三)瞞報、緩報、謊報發現的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病人的。 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衛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通報批評、給予警告;對主要負責人、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依法給予降級、撤職的行政處分;造成傳染病傳播、流行或者對社會公眾健康造成其他嚴重危害後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瞞報、緩報、謊報發現的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病人的;
(二)未按規定建立專門的流行病學調查隊伍,進行傳染病疫情的流行病學調查工作;
(三)在接到傳染病疫情報告後,未按規定派人進行現場調查的;
(四)未按規定上報疫情或報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 執行職務的醫療衛生人員瞞報、緩報、謊報傳染病疫情的,由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責令暫停六個月以上一年以下執業活動,或者吊銷其執業證書。
責任報告單位和事件發生單位瞞報、緩報、謊報或授意他人不報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或傳染病疫情的,對其主要領導、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由其單位或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造成傳染病傳播、流行或者對社會公眾健康造成其他嚴重危害後果的,由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 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未按照規定履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疫情報告職責,瞞報、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瞞報、緩報、謊報的,對主要負責人依法給予降級或者撤職的行政處分;造成傳染病傳播、流行或者對社會公眾健康造成其他嚴重危害後果的,給予開除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F.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後應於多少小時內盡快向時代地區縣級人民政府進行報告
《突復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制
第二十條突發事件監測機構、醫療衛生機構和有關單位發現有本條例第十九條規定情形之一的,應當在2小時內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接到報告的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在2小時內向本級人民政府報告,並同時向上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務院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在接到報告後2小時內向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級人民政府報告;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應當在接到報告後2小時內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告。
G. 根據《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范(試行)2006年》,簡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范
總結分析近幾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工作的基礎上,我部制定了《國家突發公共衛生 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范(試行)》,
H.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初次報告時,非必須報告的是 A波及人群 B原因 C發生地點 D潛在的威脅和影響
選B,初次報告必須要報抄告的信襲息是:事件名稱、發生地點、發生時間、涉及人群、潛在的威脅或影響、報告聯系單位人員及通訊方式。
盡可能報告的信息是:事件的性質、范圍、嚴重程度、可能原因、已採取的措施、病例發生和死亡的分布及可能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