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國的依據是
❶ 依法治國法律先行的依據是什麼
法律是規則,必須先有規則,才能促進更好的協作。
❷ 新常態下提出依法治國的依據是什麼
新常態意味著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了一個與過去30多年高速增長期不同的新階段,其主要特徵的重要內容之一是中國政治和中國社會建設呈現出新常態。其實施的步驟是依法治國。
在治理國家過程中,人類有意識地通過憲法和法律來約束限制自己的權力,這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表現。通過規范約束政府行為從而建立廉潔、高效、自律、法治和民主政府。
如何給權力劃界?最好的方法還是「立字為據」,即用憲法的形式把國家應該享有的權力明確列舉出來,形成「權力清單」。讓官員上任時向全民宣誓,遵守憲法確定的權力界限,不得越雷池一步。依法治國主要是依憲治國,憲法是依法治國的根本依據。
要實現經濟社會「新常態」,必須用制度理性遏制「權力任性」,這是法治國家、法治社會的真正內核與意蘊。當我們對「任性」有了進一步解讀的時候,法治社會對各種非法治行為「任性」的限制與遏制就是中國當今乃至今後的時段里必須採取的理性思維與行為。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印發《關於推行地方各級政府工作部門權力清單制度的指導意見》,就是我國全力推進法治社會建設的一個重要舉措,其目標明確、任務明晰、實施要求確定。這種與「新常態」社會要求相一致的法治理念,反映出我國要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宏願大圖,其意義之深遠、理念之先進、願景之宏大,彰顯了我國當今政府全面建設法治經濟、法治社會的氣魄。在要求上,通過建立權力清單和相應責任清單制度,進一步明確地方各級政府工作部門職責許可權,推動簡政放權,形成邊界清晰、分工合理、權責一致、運轉高效的政府職能體系和權力監督、制約和協調機制,達到依法行政的目標。所以,在「新常態」遠大目標下的政府要成為陽光政府,公眾會知道政府的權力邊界到底在哪裡。通過編制「權力運行流程圖」來亮相權力的運行程序、環節、期限等,通過各級政府「清權、減權、制權、曬權」等環節接受社會監督,讓權力有用、使用和管用。這樣,事皆出於法、依於法、治於法,使「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的理念深入人心。
「新常態」的經濟社會,就是要依法限制權力,依法保障權利,依法保護自由,充分發揮市場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進一步減少政府幹預,給市場和企業松綁、減負,使中國的經濟提質增效,釋放出更多的改革紅利。於是,我們的政府也將從全能全管政府向著有限政府轉變,簡政確權和放權的實質就是在明確權力清單的同時,也在明確責任清單,政府把該管的該做的事管好、做好,從源頭上限制或消除權力尋租的空間,切斷腐敗鏈條,用制度規范權力,用法律確定政府必須依法行政。
新常態下權力清單的實施,在《指導意見》中很明確,主要通過五個方面加以實施:加強組織領導、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實事求是、堅持因地制宜和統籌協調推進。換言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會,充分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必須達到權力來源於法律規定,行使權力必須依法依規,監督權力依法依規,讓「權力清單」真正地落實在管理國家、管理社會的具體實踐中,增強簡政放權的含金量。當「權力清單」公諸於眾時,它所跟進的「責任清單」使權責一致時才能真正用權。「責任清單」也就需要明確的「權力清單」所包括的主要責任、實施細則、承辦部門和追究機制等內容必須公之於眾,曬在陽光下。
❸ 依法治國方略中,最重要的依據是什麼,為什麼
憲法
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依憲治國
憲法是一切法律的母法
而依法治國前提是有法可依
故憲法是依法治國最重要依據
(以上為本人個人觀點)
❹ 實行依法治國的根本依據是什麼
是憲法;因為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是人民意志的體現,只有體現人民的意志,人民才能真正當家作主,如果不是以憲法為依據而以某些人或某人的意志為依據,那不是依法治國,而是依人治國或叫人治,是專治.
❺ 依法治國的依據
法律和憲法
❻ 依法治國的重要依據是什麼重要的依據
憲法是抄依法治國最重要依據
黨的十襲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並對憲法作為根本法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的重要地位進行了闡述,對如何發揮憲法作用以及如何貫徹依憲治國的要求作出全面系統的制度安排,從完善憲法理論和加強憲法實施等角度提出了明確的目標要求。
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憲治國的重要論述,核心思想是突出強調憲法作為根本法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的基礎性地位和重要作用。依法治國與依憲治國的關系可以簡化為「法」與「憲」的關系。憲法是根本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居於統帥地位,依憲治國是依法治國的基礎和首要內容。
❼ 依法治國的重要依據是什麼
依據是法律條文,根本依據是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