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執政的最終目的
Ⅰ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什麼,如何理解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理解: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包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兩句話。這兩句話是有機統一的整體,離開了哪一句都不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為我們描繪了宏偉藍圖,指明了前進的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則為我們繪制出路線圖,指明了具體路徑。只有努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才能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供基礎和前提條件。
如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決定》給出了精闢的答案,那就是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這十六字方針,是對原來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十六字方針的發展和提升,明確了新時期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點環節和主要任務,具有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具體來講,科學立法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前提,嚴格執法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關鍵,公正司法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保障,全民守法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基礎。
Ⅱ 依法行政的核心和最終目的是什麼
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依法治國是一種治國思想體系、原則體系和制度體系專的總成,包含屬有豐富的內容。其中,憲法佔據著至關重要的位置。憲法是法治的標志,沒有憲法,就沒有法治。(1)憲法是民主政治的保障(2)依法治國的目的是保障公民的各項基本權利部首侵犯,而憲法則是公民的權利保障書(3)法律至上是法治國家的基本要求,但是沒有憲法至上,法律至上就難以實現
Ⅲ 依法行政的目標是什麼
1、從依法行政的本質來看,依法行政的核心是監督規范行政權,是保障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依法行政的關鍵是依法治官而不是依法治民,是依法治權而不是依法治事。推進依法行政,就是要對行政權進行全方位的規范:在事前的權力授予上,做到授予有據;在事中的權力行使上,做到行使有規;在事後的權力監督上,做到監督有效。
2、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黨的十五大確立了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將其載入憲法,黨的十六大又將依法治國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依法治國作為一種治國方略,其目標是建設法治國家;與此相適應,依法行政作為政府權力配置和運行的基本准則,其目標是建設法治政府。
Ⅳ 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本方式和意義
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基本方式是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
1、科學執政
科學執政,就是遵循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以科學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科學執政是建立在對客觀規律認識的基礎上的,堅持科學執政就要真正認識並掌握客觀規律,主要是當前,實行科學執政,最重要的就是要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決策科學化。
2、民主執政
民主執政,就是堅持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堅持和完善人民民主專政,堅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以發展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壯大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堅持民主執政就是發展黨內民主,推動人民民主,不斷健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
3、依法執政
依法執政,是指堅持依法治國,領導立法,帶頭守法,保證執法,不斷推進國家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的法制化、規范化。使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上升為國家意志,從制度上、法律上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實施。
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意義:
1、為世界提供「政黨治理」的中國經驗
中國政黨治理的重要經驗,是不斷提高政黨的制度化、組織化程度,持續加強和改善執政黨的領導,以有權威的黨中央,推動國家走向現代化。
2、為國際提供「國家治理」的中國智慧
在西方選舉政治落入「民粹主義」泥潭、政黨政治陷入「否決政治」怪圈、西式民主面臨「治理無力」的困境時,中國實現了有效治理和良政善治,形成「風景這邊獨好」的政治局面。
3、為人類貢獻「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
在當前逆全球化浪潮泛起、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局勢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為世界提供了巨大的穩定性和確定性,為人類社會追求美好未來注入強大正能量。
(4)依法執政的最終目的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自信的來源:
1、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自信,來自於始終把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並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2、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自信,來自於黨帶領人民找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正確道路。
3、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自信,來自於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4、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自信,來自於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沃土,並堅持對其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Ⅳ 行政訴訟法的最主要目的是
中國制定行政訴訟法法典的目的明確、具體地規定在第一條中,即:
為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保證人民法院正確、及時審理行政案件。
行政訴訟法頒布之前,我國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主要適用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由於行政案件不同於民事案件,行政案件是行政機關與公民、法人之間的爭議,而民事案件是公民、法人之間的爭議,兩類爭議的性質有很大差別,完全用解決民事爭議的程序規則去解決行政爭議,必然會影響案件的審理效果,也容易忽視行政訴訟的特點,達不到解決行政爭議的目的。鑒於民事訴訟法有諸多方面不適於解決行政爭議,而行政訴訟本身具有自己的特點和規律,這就要求在民事訴訟法之外設計一套適合於處理行政爭議的訴訟制度。行政訴訟法的制定實施為人民法院正確、及時地審理行政案件提供了依據。行政訴訟法規定的基本原則和制度,如法院的受案范圍、管轄、證據制度、審理程序、審理方式和期限以及人民檢察院對行政訴訟進行法律監督等內容,對於人民法院正確及時審理行政案件發揮了重要作用。
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行政訴訟法的最主要目的是為遭受行政機關侵害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供救濟途徑,通過訴訟方式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隨著現代行政管理活動日趨廣泛和復雜,行政侵權現象時有發生,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造成損害。如何為受害人提供充分有效的法律救濟,是現代法治國家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在眾多的救濟途徑中,行政訴訟可謂最有效的途徑之一。行政訴訟法的許多規定,如行政訴訟的基本原則和制度、受案范圍、案件管轄、起訴和受理、賠償訴訟、判決等內容,均充分體現了行政訴訟法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合法權益的立法宗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行政訴訟法是一部人權保障法,它不僅為公民人身權、財產權遭受損害提供救濟,而且在有法律規定的情況下,對於公民勞動權、受教育權、政治權利和自由也提供了有效的保護和救濟。法院通過撤銷違法具體行政行為、改變顯失公正行政處罰行為、判令被告履行法定職責或承擔賠償責任等多種方式為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提供了充分有效的救濟。
維護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
行政訴訟法是司法機關對行放機關實施監督的法。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的規定,法院通過審理行政案件,有權撤銷違法的具體行政行為,有權維持合法的具體行政行為。撤銷違法的具體行政行為,不僅意味著對行政行為的否定評價,而且也是防止行政機關再犯同樣錯誤的重要監督方式。維持合法的具體行政行為,其實質是通過司法裁判的形式肯定正確合法的行政行為,並使之具有最終的法律效力。就這一點而言,行政訴訟法對行政機關合法行使職權起到維護支持的作用。
參考資料:http://www.lawtime.cn/faguizt/131.html
Ⅵ 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目標是哪些
2004年3月22日國務院頒布的《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中,對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目標作了如下闡述:
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經過十年左右堅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實現建設法治政府的目標:
--政企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關系基本理順,政府的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基本到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間、政府各部門之間的職能和許可權比較明確。行為規范、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基本形成。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執法體制基本建立。
--提出法律議案、地方性法規草案,制定行政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等制度建設符合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充分反映客觀規律和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提供製度保障。
--法律、法規、規章得到全面、正確實施,法制統一,政令暢通,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的權利和利益得到切實保護,違法行為得到及時糾正、制裁,經濟社會秩序得到有效維護。政府應對突發事件和風險的能力明顯增強。
--科學化、民主化、規范化的行政決策機制和制度基本形成,人民群眾的要求、意願得到及時反映。政府提供的信息全面、准確、及時,制定的政策、發布的決定相對穩定,行政管理做到公開、公平、公正、便民、高效、誠信。
--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防範、化解社會矛盾的機制基本形成,社會矛盾得到有效防範和化解。
--行政權力與責任緊密掛鉤、與行政權力主體利益徹底脫鉤。行政監督制度和機制基本完善,政府的層級監督和專門監督明顯加強,行政監督效能顯著提高。
--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依法行政的觀念明顯提高,尊重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氛圍基本形成;依法行政的能力明顯增強,善於運用法律手段管理經濟、文化和社會事務,能夠依法妥善處理各種社會矛盾。
Ⅶ 簡述依法行政的核心和最終目標
從依法行政的本質來看,依法行政的核心是監督規范行政權,是保障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依法行政的關鍵是依法治官而不是依法治民,是依法治權而不是依法治事。推進依法行政,就是要對行政權進行全方位的規范:在事前的權力授予上,做到授予有據;在事中的權力行使上,做到行使有規;在事後的權力監督上,做到監督有效。
依法行政的最終目標是依法建設法治政府.
www.flbhn.com
Ⅷ (24分)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是黨執政能力建設的總目標,也是新形式下黨更好執政的根本要求和基
(1)規律是客觀的,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規律是普遍的。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尊重規律,按規律辦事。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是黨執政能力建設的總目標,也是新形式我黨更好執政的根本要求和基本方略。這就要求我黨在執政過程中必須尊重規律,按規律辦事。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減少失誤,少走彎路,出色地完成黨所肩負的歷史使命。
(2)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認為,實踐對認識具有決定作用。①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發展的動力。這就要求我們要深化改革,在改革的實踐中深化對規律的認識,自覺地利用規律。②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這就要求我們自覺地以黨的新執政理念去指導我國的改革和建設事業。③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正確的認識對實踐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我們的改革要體現和符合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總目標。 Ⅸ 依法行政的核心和最終目的是什麼 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依法治國是一種治國思想體系、原則體系和制度體系的總成,包含有豐富的內容。其中,憲法佔據著至關重要的位置。憲法是法治的標志,沒有憲法,就沒有法治。(1)憲法是民主政治的保障(2)依法治國的目的是保障公民的各項基本權利部首侵犯,而憲法則是公民的權利保障書(3)法律至上是法治國家的基本要求,但是沒有憲法至上,法律至上就難以實現 Ⅹ 推進依法行政的整體目標是什麼六項措施是什麼 一、深入推進依法行政,整體目標是:加快建設法治政府。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強調:各級政府必須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在法治軌道上開展工作,創新執法體制,完善執法程序,推進綜合執法,嚴格執法責任, 建立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依法行政體制,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 二、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主要措施有: 1、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 2、健全依法決策機制。 3、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 4、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5、強化對行政權力的制約和監督。 6、全面推進政務公開。 (10)依法執政的最終目的擴展閱讀: 准確把握依法行政的衡量標准: 一、堅持合法行政。 合法是依法行政的首要也是最基本的內容,它意味著行政權的存在和行使都必須於法有據。「法無授權不可為」就是合法行政的直接表述,它包括主體合法、職權合法、內容合法。主體合法是指實施行政行為的組織必須具有行政主體資格,能以自己的名義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二、堅持合理行政。 合理行政要求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平等對待行政管理相對人,不偏私、不歧視。行使自由裁量權應當符合法律目的,排除不相關因素的干擾; 所採取的措施和手段應當必要、適當;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可以採用多種方式實現行政目的的,應當避免採用損害當事人權益的方式。 三、堅持程序正當。 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除涉及國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護的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外,應當公開,注意聽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意見;要嚴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對人、利害關系人的知情權、參與權和救濟權。 四、堅持高效便民。 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遵守法定時限,積極履行法定職責,提高辦事效率,提供優質服務,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五、堅持誠實守信。 行政機關公布的信息應當全面、准確、真實。非因法定事由並經法定程序,行政機關不得撤銷、變更已經生效的行政決定; 因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變更行政決定的,應當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進行,並對行政管理相對人因此而受到的財產損失依法予以補償。 六、堅持權責統一。 行政機關依法履行經濟、社會和文化事務管理職責,要由法律、法規賦予其相應的執法手段。行政機關違法或者不當行使職權,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實現權力和責任的統一。權責統一意味著權力和責任必須是一體的,問責、追責、賠償都是行政權力運行的必要內容。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