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公共關系
① 如何理解公共關系職能
公共關系職能:
以優化公眾環境,樹立組織形象為任務的一種傳播溝通職能。專即運用各種傳播、溝屬通的手段去影響公眾的觀點、態度和行為,爭取公眾輿論的理解和支持,為組織的生存和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公共關系職能從其運行所發揮作用的表現形態來看,主要有三大類:
1.公共關系管理職能是社會組織對各類與公共關系相關的要素所實施的教育引導與協調溝通以及規劃控制等各項職能。
2.公共關系傳播性職能是指在公共關系活動中通過傳播工作的實施與運行所能發揮出的有利組織發展的效用。主要內容包括:採集信息、監測環境;組織宣傳、創造氣氛;交往溝通、協調關系;教育引導、服務社會。
3.公共關系決策性職能是指在公共關系活動中通過對重大活動的策劃、管理與實施,對組織決策所能發揮的服務、指導與促進的效用。主要內容包括:咨詢建議、決策參謀;發現問題、加強管理;防患未然、危機管理;創造效益、尋求發展。
② 如何理解公共關系的本質
公共關系的本質是一種管理職能 公共關系是一種組織的「傳播溝通關系」,一種組織的「傳播溝通職能」,一門組織的「傳播管理學科」。「組織與公眾之間的傳播溝通」是公共關系的本質屬性。
③ 如何理解公共關系的核心概念
國內公關學者對公共關系核心概念的看法可謂是眾說紛紜,形象說、傳播溝通說、協調關系說、參與說等各執一詞,自成體系,至今仍未形成統一而權威的觀點。還有一些學者則乾脆迴避這個問題,把研究的重點放在對國外理論的介紹、借鑒以及在中國的應用上。其實作為一門學科,當然應該有它的核心概念。下面先來看看其中關於公共關系核心概念的代表性觀點:
1.傳播溝通說
這種觀點的典型代表是我國著名公共關系學者廖為建。他認為,公共關系的實質是傳播溝通,公共關系的核心概念也是傳播溝通。為了論證這一觀點,廖為建分析了公共關系的三組概念和范疇,提出傳播溝通是最基本的概念,它滲透在 公共關系的其他概念和范疇中,是貫穿公關理論和實務的一條基線,抓住它就抓住了公共關系的本質,並且在此基礎上構造了一個公共關系常用概念圖(見圖3-1)。
2.協調關系說
李道平、單振遠是協調說的積極探索者,在他們合著的《公共關系協調原理與實務》一書中提出:社會組織與公眾的協調是公共關系理論的核心概念,應圍繞這一核心概念構建公共關系理論體系。邱偉光、韓虹也把公共關系的核心概念定位在協調社會關系。他們認為:協調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溝通、協調、形象是公共關系概念三個重要組成內容,其中溝通是協調的前提,形象是協調的結果,溝通和形象都離不開協調。因此,協調是公共關系的核心內容,它既是公共關系原理中抽象的理論知識,又是公共關系實務中具體的操作行為,是揭示公共關系科學內涵的關鍵。
3.關系說
王朝文在其《當代公共關系學》中提出,公共關系的本質屬性是關系,它的核心概念應歸到關系學說。公共關系就是「研究組織在其所處的社會環境中與其他組織群體、個人之間的關系,研究如何協調組織與其公眾關系的學問」。張克非未直接提出的公共關系的核心概念,但也認為公共關系的性質就是組織與公眾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公共關系作為組織與社會環境交流的紐帶,其核心是組織與公眾的利益關系。
4.形象說
中國影響最大的公共關系教材《公共關系學》的主編熊源偉認為:組織形象問題是公共關系理論的核心問題,組織形象概念是整個公共關系理論概念群中的核心概念。而這一認識是從公共關系歷史、理論和實務中的地位得來的。
從歷史的角度來考慮,公共關系發展史就是一部以塑造組織形象為主導的發展史。我們把公共關系發展史分成前公共關系時期和現代公共關系時期,其標准實際上是公關意識即組織形象意識的覺醒。因為從形式上看,古代的准公關活動與現代公關活動確實非常相似,只不過到了現代,大眾傳播媒介和傳播技術更發達而已。
從概念的涵蓋面來看,只有組織形象才能全方位地涵蓋公共關系的理論。
公眾、傳播、關系都是比較重要的公關概念,但它們都不能承擔核心概念特有的功能。將公眾視為核心概念,將使公關理論立足點偏向於公關客體,未免有本末倒置之嫌;將「關系」作為公關核心概念,則流於空泛,也易給公關理論和實踐活動造成一定混亂(拉關系、搞關系、關系學的說法,對公關學科聲譽的負面影響極大)。「傳播」只是公關運作中的必要手段,把其當成傳播學的核心概念比作為公關核心概念更合適。
從公關職能來考慮,在公關的許多職能中,塑造良好形象職能是最為重要的,從某種程度上,公關就是塑造形象的學問。從這個角度出發,就能夠把公關學同其他學科區分開來。從組織形象這個核心概念出發,就能構建起公共關系的理論大廈,促進公關不斷發展。
本教材同意組織形象說,把組織形象作為公共關系的核心概念,以此為基石來展開公共關系的基本理論,並以此作為公關活動和公關實務的出發點。
④ 如何正確認識公共關系
學習公共關系學的現實意義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來認識:
(1)適應對外開放的需要。對外開放需要加強中國與外部世界的雙溝通,尤其是在當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一方面要了解世界,一方面向世界傳播自己;對外開放使形象管理的問題日益突出,需要樹立公關意識和加強公關管理;對外開放需要按國際慣例辦事,特別是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學習和運用公共關系有利於完善和規范組織的行為。
(2)適應體制改革的需要,體制改革促進了橫向聯系的發展,使組織的社會關系日益復雜,給組織的關系狀態(社會關系和輿論)和行為方式帶來了新的變化,因此需要應用公共關系加強組織的社會溝通和社會協調。
(3)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市場經濟帶來了大范圍的分工協作關系和激烈的市場競爭關系,企業組織需要運用公共關系來拓展合作關系,加強競爭能力,樹立組織及其產品的知名度,美譽度,促進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4)適應現代信息社會的需要。現代信息傳播技術和溝通方法的發展,促進了社會交往觀念和交往行為的變化。特別是大眾傳播的發展使公眾輿論的作用日益增強,從而使組織形象管理的問題日益突出,需要運用公關手段來了解輿論,引導輿論,改善組織的生存、發展環境。
(5)適應社會穩定的需要。我國的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因此需要加強社會的公共關系工作,增強政府和公眾之間的雙向溝通,增強領導者和被領導者之間的了解、理解、信任和合作,形成和諧的社會氣氛。 專業課程主要課程:傳播學、管理學、市場營銷學、政治學、社會學、社會心理學、公共關系學原理、公共關系實務與案例、廣告學原理、廣告策劃與策略、廣告設計、CI戰略、企業文化、領導科學與藝術、組織行為學、人際溝通與禮儀、公共關系寫作、口才與演講、談判技巧、社會調查方法、計算機應用、大眾媒體研究、影視製作、攝影、傳播法規教程、傳播倫理、美學、國際關系等。
⑤ 如何理解公共關系與市場營銷的關系
公共關系與市場營銷的關系是緊密的。但它們之間的區別也是明顯的。公共關系工作在企業中,幾乎與市場營銷融合在一起。換言之,企業的公共關系工作幾乎完全為市場營銷活動服務。正如英國公關專家弗蘭克·傑夫金斯所說:「銷售中的每一個因素都需要公關人員來加強、完善」。因此,公共關系可以涉及市場營銷的各個角落。
它們的聯系主要在:共同的產生條件:商品生產的高度發展;共同的指導思想:用戶第一,社會效益第一;相似的傳播媒介:大眾傳播媒介;市場營銷把公共關系作為組成部分。
(5)如何理解公共關系擴展閱讀
策略
1、新聞發稿/軟文發布:通過在組織本身網站、有影響力的門戶網站或是與傳統媒體相結合發送新聞來實施網路公關。通過傳統媒體發布新聞時,更應注意與新聞記者建立友好關系,原則是開誠布公,成為其可依賴的有效信息來源,因為記者利用網路更容易查清組織公布的信息是否真實。
2、論壇營銷:網路上一種廣泛應用的信息交流工具,不論是公開瀏覽方式還是管理嚴格的遠程登錄方式,對公共關系而言,都具有特殊的傳播溝通功能。首先是信息發布功能,組織和受眾都可以通過BBS發布信息;其次是非實時討論功能。
組織可以將要發表的信息寫成文章後,以比較條理和完整的方式發表在BBS相應的討論區;最後是實時討論功能,組織可與公眾在「聊天區」進行實時交流,來拉進組織與公眾之間的距離。一則新聞在論壇的新聞庫里保留很長時間,選擇在與組織相關的論壇上貼新聞,可能會帶來長達幾年的效益。
3、新聞組:新聞組中聚集著有共同主題的公眾,他們就共同感興趣的問題進行討論、評論和分析。新聞組可以建立和鞏固組織與新老顧客的關系、開展公關所需的市場調查研究、通過信息監測,可以進行危機預防與控制。新聞組已成為國際公關界交流中最重要的一個渠道。
4、電子郵件:個性化的電子郵件會增加人情味,實現一對一傳播。
⑥ 如何理解公共關系的本質
公共關系的特點主要是指它將通過特別的方式為企業帶來諸多價值和好處。因為公共關系是形象取向的,所以它能夠增強外部公眾對企業的良好感情。此外,如果企業心中有社會和民眾的支持,員工的士氣(自豪感)也會因此而高昂飽滿。
企業在涉及公關宣傳活動時,往往不用花錢就能利用媒體的時間和空間。電視黃金廣告時間非常昂貴,而新聞節目中3分鍾的新聞報道卻不用為媒體時間花一分錢。同廣告一樣,宣傳能影響廣大受眾,從而使新產品或公司政策在短時間內就家喻戶曉。
宣傳中的消息比較令人信服,因為新聞報道出自獨立的媒體。報紙上的電影評論就比同一份報紙上的廣告更可信——讀者把獨立性同客觀性聯系在一起。類似的理由,人們可能更注意新聞而不是廣告。
同其他促銷方式相比,公共關系也有其局限性。首先,公共關系無法與銷售業績直接聯系,因此,有些企業懷疑形象取向的溝通是否有價值,對不直接同銷售和利潤掛鉤的活動不感興趣。
其次,在宣傳活動中,企業不太能夠控制報道的結果,消息及其公布時機、位置和覆蓋面等受媒體的控制。盡管企業遞交詳細的新聞稿,但媒體可能只援引一小部分,而且媒體的批評態度也讓企業不大能夠接受。媒體更喜歡新聞價值高的災害、丑聞、產品回收等,而不是企業歌功頌德的新聞稿,這說明了宣傳的負面效果可能變得十分糟糕。
⑦ 如何理解公共關系在組織中的性質和地位
公共關系機構的性質。從工作性質上看,公共關系的職能是傳播性、溝通性的。回即統籌管理組織有關答傳播溝通的業務,使組織傳播溝通的目標和手段更加專業化,使組織的傳播溝通工作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效益,使組織的傳播資源投入更加合理、產出更加理想。公關部門的地位,公關職能部門在組織總體中扮演一種「邊緣」、「中介」的角色。即處於決策部門與其他專業職能部門之間、組織與外部環境之間,擔負著建立聯系、溝通信息、咨詢建議、輔助服務、策劃組織、協調行動等責任。在組織內部管理中,它介於管理子系統與其他非管理子系統與其他非管理子系統之間;在企業外部經營中,它介於組織與公眾之間。
⑧ 如何理解公共關系中關系的內涵
定義指以公共關系的客觀現象和活動規律為研究對象的一門綜合性的應用學科,是研究組織與公眾之間傳播與溝通的行為、規律和方法的一門學科。 公共關系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課程,適用於個人及任何組織。 公共關系學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需要,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形成的一門新興的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是社會組織為了在公眾中樹立良好形象,運用傳播、溝通媒介和手段,與其公眾結成的利益一致的社會關系。 本課程開設的目的,就是通過系統的公共關系理論和實務的學習,讓學生掌握公共關系的基本原理和實務,擴大知識面,以適應當前改革開放的需要。 編輯本段對象 作為一個學科,公共關系學的研究對象從總體上看,它必須包括所有的公共關系的社會現象和活動規律。公共關系作為社會組織運用傳播手段處理其各類公眾的關系的行為,它的社會現象和活動規律可以具體化為以下三大方面,即公共關系學研究的三個具體對象: 一、是作為社會組織管理職能的公眾關系的現象和規律。 二、是作為社會組織與其公眾間的信息傳播活動的公共關系的現象和規律。 三、是作為處理與各類具體公眾的關系的公共關系的現象和規律。 編輯本段內容 公共關系學的研究內容大致包括九個方面: (2)公共關系的起源和發展的歷史(說明「公共關系的來龍去脈」); (4)公眾對象分析(說明「與誰開展公關活動」); (8)公共關系的職業道德和法律制約; (9)公共關系在中國應用和研究的國情和特色。 編輯本段意義 學習公共關系學的現實意義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來認識: (1)適應對外開放的需要。對外開放需要加強中國與外部世界的雙溝通,尤其是在當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一方面要了解世界,一方面向世界傳播自己;對外開放使形象管理的問題日益突出,需要樹立公關意識和加強公關管理;對外開放需要按國際慣例辦事,特別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在即,學習和運用公共關系有利於完善和規范組織的行為。 (2)適應體制改革的需要,體制改革促進了橫向聯系的發展,使組織的社會關系日益復雜,給組織的關系狀態(社會關系和輿論)和行為方式帶來了新的變化,因此需要應用公共關系加強組織的社會溝通和社會協調。 (3)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市場經濟帶來了大范圍的分工協作關系和激烈和市場競爭關系,企業組織需要運用公共關系來拓展合作關系,加強競爭能力,樹立組織及其產品的知名度,美譽度,促進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4)適應現代信息社會的需要。現代信息傳播技術和溝通方法的發展,促進了社會交往觀念和交往行為的變化。特別是大眾傳播的發展使公眾輿論的作用日益增強,從而使組織形象管理的問題日益突出,需要運用公關手段來了解輿論,引導輿論,改善組織的生存、發展環境。 (5)適應社會穩定的需要。我國的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因此需要加強社會的公共關系工作,增強政府和公眾之間的雙向溝通,增強領導者和被領導者之間的了解、理解、信任和合作,形成和諧的社會氣氛。 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公共關系學,是中國公共關系實踐和理論研究過程中提出來的新課題。要回答這個課題,就必須深入研究中國的國情,研究中國公共關系實踐暴露出來的特殊問題,分析中國公共關系實踐的環境和條件,努力總結經驗,概括規律,再指導實踐。 研究」國情「,是發展有中國特色的公共關系學的先決前提。這里僅就公共關系成長所需的條件角度去分析」國情「。從文化心態來看,一般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包括了正道直行,貴和持中、民為幫本,平均平等及重情輕理等諸多方面,分析這些傳統文化精神,可以看出中國文化對公共在中國傳播或正或負的種種影響。再從經濟方式上看,迄今為止的中國經濟仍未達到充分的市場經濟水平,而是計劃經濟,自然經濟與市場經濟相混雜的結合體,最後一方面,則是在世界經濟的沖擊下,在開放浪潮中所涌現出來的市場經濟。它在中國大陸的發展既不充分,也不平衡。這是造成我國公共關系事業發展先後快慢不一的主要原因。最後從管理體制上看,黨政不分,政企不分仍是中國管理體制的一大弊端,尤其突出的是,我國現有的輿論一統,媒介壟斷,極少民辦報刊,其結果必然是媒介缺乏相對的獨立性,傳播體制僵化,溝通渠道單一,民意和輿論的社會作用不強。這將大大影響公關的社會效果。 盡管公共關系學在我國起步較晚,盡管我國的政治民主化,經濟市場化與社會信息化等方面還有相當多不完善,不發達之處,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興起,體制改革的深入,政治民主化的發展及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國公共關系的蓬勃發展是不可避免並不可阻擋的,公共關系中國化有著令人鼓舞的輝煌前景的。
⑨ 如何理解公共關系行為和公共關系狀態
公共關系狀態,是指一個組織所處的社會關系和社會輿論的狀態即這個組織在公眾內心目中的現實形象。任何組織都都容處在一定的公共關系狀態之中,這是一種客觀存在的形態。社會關系狀態,是指組織機構與其相關公眾之間相互交往和共處的狀況;社會輿論狀態是指公眾輿論對組織機構的反應與評價狀況。組織的公共狀態時客觀存在的,它制約或促進著組織的生存和發展。因材公共狀態既是開展公關活動的出發點,也是公關活動的結果。
一般說來公共關系有四種狀態:第一種是高知名度、高美譽度,這是組織最理想的狀態;第二種是高知名度、低美譽度,這是最不理想的狀態,是組織所處的一種危機狀態;第三種是低知名度、低美譽度,這是組織的原始狀態;第四種是低知名度、高美譽度,這是組織的一種較為穩定和安全的狀態,說明組織處於發展階段,有很好的發展前景。任何組織都會有一種公共關系狀態,且屬於這四種狀態的一種。
⑩ 如何理解公共關系的概念
公共關系作為一門抄綜合性的應用學科和一種正在發展中的管理功能,它具有很多代表性的定義。「關系學」中認為,公共關系是我們所從事的各種活動,所發生的各種關系的通稱,這些活動與關系都是公眾性的,並且都有其社會意義。
「咨詢學」中認為,公共關系是一門藝術和社會科學。它分析趨勢,預測後果,向機構領導人提供意見,履行一系列有計劃的行動,以服務於本機構和公眾的共同利益。
「管理說」認為,公共關系是一種獨特的管理職能。
「傳播學」中認為,公共關系就是一個組織為了達到與它的公眾之間相互了解的確定目標,而有計劃地採用一切向內和向外的傳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