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
㈠ 簡述公共政策規劃的原則。
公共政策的以下四點原則:
(一)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是科學研究的基本要求,同樣也是確定目標的一個基本原則。依據該原則,政策目標的確定首先必須從實際的公共政策問題出發,而不能從主觀意願出發。根據問題的實質和表現形式及其成因,有針對性地制定解決問題所要達到的目標。其次,實事求是的原則還要求我們在確定政策目標時一定要切實可行,既不能好高騖遠、不切實際,也不能出於決策者個人或群體的某種打算而降格以求。其中最關鍵的是政策目標要有可行性,即有充足的社會資源(經濟、人力、技術、信息和權力資源等)可資配置,且有佔主導地位的可控環境條件的配合。
(二)面向未來 政策目標本身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對未來的預期性,該特徵要求我們在確定政策目標時必須面向未來。具體來說,我們對於有關政策目標的確定一定要充分考慮有關公共政策問題本身、成因和環境條件等將來會發生的變化或延續等情況,從而讓我們制定的政策目標符合未來發展的需要。例如我國目前的人口政策目標就應該充分考慮未來老齡化社會的有關問題,及早籌劃,免得臨渴掘井,手足無措。
(三)系統協調 我們在制定政策目標時常常會遇到多重政策目標的困擾,尤其當它們相互矛盾和沖突時更甚。這就需要我們在政策目標的確定階段就力求讓同一政策的多項目標相互協調,也讓某項政策的目標與已有政策的有關目標或即將出台的其他政策的目標相一致。這既可以避免政策目標的混亂,也有利於制定、實施和評估有關的政策方案。為此,我們一方面需要運用系統論、控制論及運籌學等觀點和方法來對有關的政策目標作全面考量;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們在確定公共政策目標時要弄清問題的實質所在,盡可能地逐步將目標數量減少到最低數量,因為目標減少,一項政策的制定、實施和評估就會越容易。
(四)明確具體 一旦能確定有關政策目標,就要使目標具體明確。對於目標中的有關概念、時間要求、目標內容、相關條件等都要進行清晰地界定或說明,最好做到表達准確,含義清楚、單一,各項要求詳細具體,能量化的予以量化等,以利於理解和操作。
㈡ 簡述公共政策學的概念,特徵與功能.
一個綜抄合地運用各種知識和方法來研究政策系統和政策過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實質、原因和結果的學科,以提供政策相關知識,改善公共決策系統,提高公共政策質量。
它的顯著特徵是:可檢驗、可驗證性(方法論上的基本特徵);跨科學或多學科交叉、滲透性(理論上的)和功利性等。
現代公共政策的本質就在於它是公共權力機關進行社會資源配置和社會價值分配的手段。這一本質決定它具有共同的特徵與功能。
㈢ 試述公共政策的內涵
內涵:參考國外學者的看法,可以將公共政策界定為,國家(政府)執政黨及其他政治團體在特定時期為實現一定的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目標所採取的政治行動或所規定的行為准則,它是一系列謀略、法令、措施、辦法、方法、條例等的總稱。
關於公共政策含義的解釋:
1、公共政策必須是用於解決公共問題的。所謂公共問題,就是與那些影響有限,只涉及一個或少數幾個人的私人問題相對的,影響廣的問題。公共問題實際上就是公共利益的一種表達。
公共政策必須用於解決公共問題,並且,公共政策是現代國家進行公共管理的基本手段。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主要在於它以解決公共問題、實現公共利益為出發點和歸屬。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共政策將越來越與市場決策相分離。
2、公共政策只能是由公共權威制定的。只有公共權威制定的政策,才是公共政策。 安德遜曾將政策制定者分為官方和非官方的,只有前者制定的政策才是公共政策。作為公共政策制定者的公共權威,主要是指廣義的政府。
一方面,20世紀30年代以來,國家的功能由消極轉向積極,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執行都體現為行政主導型。另一方面,在公共政策的制定過程中,立法、司法與行政機關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響的。
3、公共政策表現為一種「為」或「不為」的傾向,表現為合法的命令、方案等規范和具體的法律文件。廣義的政府制定的公共政策有三種表現形式,國家立法機關通過的法律性規范;國家行政機關制定的命令、方案、決議等行政性規范;國家司法機關在司法過程中對兩種政策規范進行的司法解釋。
4、公共政策在一定歷史時期和環境條件下,必須能夠解決某種公共問題。公共政策必須是能夠解決某種公共問題的;公共政策的全部價值在於能否在「實際行動」中解決公共問題,即是否可執行。
當代國家及其政府在行駛公共權力的過程中,有一系列旨在解決公共問題的綱領、路線、戰略、理論等思想,但它們一般因缺乏具體的可操作性,還不能稱為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在一定歷史時期和環境條件下的政策。
5、公共政策的共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政策是以公共名義制定的;政策總的來說,是由政府制定或發起的;政策是由公共和私人行動者解釋、執行的;政策是政府打算要做的;政府政策是政府選擇不做的。
(3)簡述公共政策的基本功能擴展閱讀: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徵:
1、公共政策由特定的主體即國家或政府、執政黨及其他政治團體所制定及執行,政策體現了主體的意志,具有法定的權威性。
2、公共政策具有特定的價值取向,要實現特定的目標或目的。政策不是無意識或偶然性的行為,總是要實現特定的目標,具有明確的方向性。同時,政策又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內起作用,具有時效性。
3、公共政策表現為由一系列行為所構成的行動過程,是政府為解決特定社會問題以及調整相關利益關系而採取的政治行動。
4、公共政策是一種行為准則或行為規范。政策總有具體的作用對象或客體,它規定對象應做什麼和不應做什麼;規定哪些行為受鼓勵,哪些行為被禁止。政策規定常帶有強制性,它必須為政策對象所遵守。
㈣ 簡述公共政策的分配功能
分配功能:來公共政策應自具有利益的分配功能。每一項具體政策,都有一個「誰受益」的問題,即把利益分配給誰?這既是重要的理論問題,又是一個嚴肅的實踐問題。離開了「究竟把利益分配給誰」這一核心問題,公共政策將失去制定的必要性,即使制定出來也會失去其靈魂。
㈤ 簡述公共政策主體與客體的基本構成
公共政策的功來能,就是指公共政源策在社會公共事務管理中的功效與作用。從其對社會所起到的基本積極作用來講,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分配社會資源 規范社會行為 解決社會問題 促進社會發展 公共政策是公共權力機關經由政治過程所選擇和制定的為解決
㈥ 簡述政策制定系統得基本功能
1政治環境是如何影響公共政策的?答:1.政治制度和政治體制影響政策系統性質;內2政治文化成為個人和容社會的特定行為方式與價值觀念,進而影響公共政策的制定和行為過程;3環境影響政策的民主化程度和合法化程度。2簡述公共政策環境的各種類型及其優缺點?答:1、 答:按照屬性可以分為:1自然環境:優點:這是一個國家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也是國家經濟建設的立足點和出發點,構成政策系統最基礎,最穩定的環境。缺點:過分誇大地理環境對政策系統的制約作用而忽略政策系統自身的能動作用,則會導致機構唯物主義的「地理環境決定論」2經濟環境:優點:對政策系統的生存、發展與運行具有重要影響的各種經濟因素的總和,影響公共政策的主要外化形式是經濟制度,缺點:經濟環境是制定和執行公共政策的基本出發點;提供政策系統運行所必須的資源;影響政策系統的經濟目標取向;不同的經濟形態對系統提出了不同的要求。3社會環境文化環境:社會文化環境決定了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執行者的素質構成,決定了公共政策受眾人的素質。4國際環境:優點有多樣性、變動性、主觀性和人為性的特點。缺點:受到一國與他國之間的關系制約。
㈦ 簡述中國公共政策制定的特徵。
公共政策
是公共權力機關經由政治過程所選擇和制定的為解決公共問題、達成公共目標、以實現公共利益的方案,其作用是規范和指導有關機構、團體或個人的行動,其表達形式包括法律規、行政規定或命令、國家領導人口頭或書面的指示、政府規劃等。 公共政策學:運用類似於自然科學的研究程序和方法,對政策系統及其環境之間和政策過程諸環節之間,與系統內外諸因素之間進行因果和相關性研究,探索公共政策的規律,以期改進政策系統提高政策質量。編輯本段屬性
1、價值相關性。與政策的價值相聯系的是其利益相關性,多數公共政策都涉及到對以利益為核心的的社會價值的分配。 2、合法性。政策的合法性應該通過法定程序獲得,這種法定程序可以通過立法機關通過,或者經過得到立法機關明確授權的有關部門的認可。 3、權威性。公共政策的權威性與其合法性緊密相關,而權威性又與強制力相聯系。編輯本段研究對象
公共政策的研究對象是組織而非個人的決策行為;並非所有的組織的決策行為都屬於公共政策學的研究對象,只有公共組織的決策行為才是公共政策學的研究對象;政府組織的決策行為是研究對象的核心和重點。編輯本段簡介
當你翻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的高等教育80個一級學科目錄,你會看到公共管理一級學科下有二級學科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勞動和社會保障、土地資源管理、教育經濟與管理、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然而在此之外,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根據國際國內公共管理一級學科的發展狀況,自主創立了二級學科公共政策和發展管理,開中國公共政策高等教育教學科研之先河。編輯本段描述
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是目前世界上公共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疇,但在我國還屬於起步和發展時期。傳統的公共政策研究派生於政治學和行政學,意在從規范意義上探討國家、社會和公民之間的利益制衡,通過政治學和行政學的原理及模型分析對國家、地方和團體層面的政策制定、執行與評估進行研究,為高質量的公共政策提供咨詢。
㈧ 簡述公共政策執行的特點有哪些
公共政策執行來具有如下特點自:
(1)目標的導向性
(2)內容的務實性
(3)行為的能動性
(4)影響的深遠性
(5)手段的強制性
公共政策執行作用,有以下幾點:
(1)公共政策執行是實現政策目標的重要途徑。公共政策的價值和意義只有通過政策執行才得以實現。
(2)公共政策執行是檢驗政策質量的唯一環節。公共政策正確與否、質量優劣、時效有無都必須經過政策執行才能得到檢驗。
(3)公共政策執行是制定後繼政策的基本依據。政策執行過程中反饋過來的實踐經驗與政策信息,是公共政策執行再決策和制定後繼政策的基本依據和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