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公共
如果資金足夠的話,會啟用空氣循環系統保證通風和空氣質量(類似於中央空調)
另外還會委派足夠的人力做保潔工作
B. 大型公共建築工程是指什麼類型的工程
大型公共建築一般指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的辦公建築、商業建築、旅遊建築、科教文衛建築、通信建築以及交通運輸用房。如大型商業廣場,醫院,寫字樓,科教館。
C. 大型公共文化設施指什麼
是指由各級人民政府舉辦或者社會力量舉辦的,向公眾開放用於開展文化體育活動的公益性的大型的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美術館、文化館(站)、體育場(館)
D. 一次大型公共關系活動的運作包括哪些環節的工作,它們之間的關系如何
一次大型公共關系活動的運作包括哪些環節的工作,它們之間的關系是一個組織為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爭取公眾輿論支持而採取的政策,行動和活動,主要使用協調傳播溝通等手段,即以創造良好的公共關系狀態為目的的一種信息溝通活動。
公共關系活動即運用傳播溝通的方法去協調組織的社會關系,影響組織的公眾輿論,塑造組織的良好形象,優化組織的運作環境的一系列公共關系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創辦企業內部交流刊物
目的:作為對外公關制度化、經常化的最佳手段,成為發布窗口和住處交流陣地,聯系外界的主要橋梁和紐帶。
內部刊物贈送對象:重點消費者、客戶、公眾、新聞媒介、政府和有關行業協會。
內刊內容:生動、信息豐富,反映企業文化和理念,印刷精美。
2、廣泛徵集公眾參與資訊
目的:企業與公眾從相互了解、理解,到支持、參與。企業通過向社會發布信息,有償或無償徵集公眾對企業的建議。
常見的徵集活動諸如:企業產品使用情況 企業售前售後服務情況,對企業產品或服務改進意見,企業商品名稱方案,企業商標設計方案 企業形象(圖標)設計方案,選擇企業(商品)形象代言人。
(4)大型公共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企業對危機事件的處理不能避而不談、躲躲閃閃,不要搪塞、迴避,應敢於面對現實,態度誠懇,勇於承擔責任、承認錯誤,說明事件真相,給公眾一個誠實、敢於負責任的形象,並迅速從下面引導輿論,迅速消除事件後果,以期轉危為安,最終獲得公眾的理解。
公共關系活動是主觀見諸於客觀的一種社會實踐。組織的公共關系活動是一個組織長期進行社會交往、溝通信息、廣結良緣、樹立自身良好形象的過程,它表現為日常公共關系活動和專項公共關系活動兩大類。
日常公共關系活動是指為改善公共關系狀態,人人都可以做到的那些日常接待工作,如熱情服務、禮貌待客以及大量的例行性業務工作和臨時性瑣碎的工作等等。 專項公共關系活動是指有計劃、有系統地運用有關技術、手段去達到公共關系目的的專門性活動。
E. 大型公共樓梯高度
樓梯的設計決定了樓梯的觀賞性、安全性與舒適度,這就體現了樓梯設計的重要性了。 樓梯的關鍵性尺寸包括: 一、開口大小,選擇樓梯的大小,踏板寬度和樓梯的造型等; 二、樓層高度,選擇樓梯的踏步間距的緩急,影響到你上下樓的舒適度。 室內樓梯的標准高度及計算公式:樓層高度(厘米): 231-253 252-276273-299294-322315-345 ; 踏步格數: 10+111+112+113+114+1 基本要求:一般按寬度0.3米,高度0.15米設計最適宜。使用也方便,另外寬度高度規范有規定。一、樓梯的數量、位置和樓梯間形式應滿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二、梯段凈寬除應符合防火規范的規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樓梯的梯段凈寬應根據建築物使用特徵,一般按每股人流寬為0.55+(0~0.15)m的人流股數確定,並不應少於兩股人流。註:0~0.15m為人流在行進中人體的擺幅,公共建築人流眾多的場所應取上限值。三、梯段改變方向時,平台扶手處的最小寬度不應小於梯段凈寬。當有搬運大型物件需要時應再適量加寬。四、每個梯段的踏步一般不應超過18級,亦不應少於3級。五、樓梯平台上部及下部過道處的凈高不應小於2m。梯段凈高不應小於2.20m。註:梯段凈高為自踏步前緣線(包括最低和最高一級踏步前緣線以外0.30m范圍內)量至直上方突出物下緣間的鉛垂高度。六、樓梯應至少於一側設扶手,梯段凈寬達三股人流時應兩側設扶手,達四股人流時應加設中間扶手。 七、室內樓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緣線量起不宜小於0.90m。靠樓梯井一側水平扶手超過0.50m長時,其高度不應小於1m。八、踏步前緣部分宜有防滑措施。九、有兒童經常使用的樓梯的梯井凈寬大於0.20m時,必須採取安全措施。十、樓梯踏步的高度比應符合表4.2.1的規定。住宅踏步最大高度0.18,最小寬度0.25。幼兒園小學樓梯踏步最大高度0.15 ,最小寬度0.26。電影院、劇院、體育館、商場、醫院、療養院等樓梯踏步,最大高度0.16,最小寬度0.28。其他建築物樓梯踏步,最大高度0.17,最小寬度0.26。住宅戶內樓梯,專用服務樓梯,最大高度0.20,最小寬度0.22。規范:根據住宅規范的規定,套內樓梯的凈寬當一邊臨空時不應小於0.75M;當兩側有牆時,不應小與0.90M。這一規定就是搬運傢具和日常物品上下樓梯的合理寬度。此外,套內樓梯的踏步寬度不應小於0.22M,高度不應大於0.20M,扇形踏步轉角距扶手邊0.25M處,寬度不應小於0.22M。當樓梯設計出來後,起居室的設計也會因此而產生很大的變化,因為樓梯是具有一定的坡度的,有坡度就具備動感,所以在起居室里顯得非常搶眼,因此樓梯在家庭裝潢設計中的位置就顯得非常獨特。踏步的斜度設計規范:</B>踏步的斜度通常是由層高、洞口周遍的空間大小條件來決定的。樓梯踏板的前沿連成的直線和水平夾角稱為樓梯的斜度。室內樓梯的斜度一般為30左右最為舒適。室外樓梯一般斜度要求比較平坦。樓梯板設計規范: 樓梯板的規格包括踏板和立板的規格,一般要求適應於人的腳掌尺寸。一般踏板寬,立板低的踏步會較為舒適。室內樓梯的踏板寬度應不小於24厘米,一般在28厘米最舒適。立板的高度應不高於20厘米,一般在18厘米最舒適。而且各個踏板寬和立板高應該是一致的,否則容易使人摔倒。樓梯步長設計規范; </B>步長即樓梯的寬度。室內樓梯的步長一般為90厘米,即省空間又讓人行走舒適。技術參數;樓梯的坡度 樓梯坡度的確定,應考慮到行走舒適、攀登效率和空間狀態因素。梯段各級踏步前緣各點的聯線稱為坡度線。坡度線與水平面的夾角即為樓梯的坡度(這一夾角的正切稱為樓梯的梯度)。室內樓梯的坡度一般為20度-45度為宜,最好的坡度為30度左右。特殊功能的樓梯要求的坡度各不相同。例如爬梯的坡度在60度以上,專用樓梯一般取45度-60度,室內外台階的坡度為14度-27度,坡道的坡度通常在15度以下。一般說來,在人流較大、安全標准較高,或面積較充裕的場所樓梯坡宜平緩些,僅供少數人使用或不經常使用的輔助樓梯,坡度可以陡些,但最好不超過38度。踏步尺寸:踏步的尺寸一般應與人腳尺寸步幅相適應,同時還與不同類型建築中的使用功能有關。踏步的尺寸包括高度和寬度。踏步高度與寬度之比就是樓梯的梯度。踏步在同一坡度之下可以有不同的數值,給出一個恰當的范圍,以使人行走時感到舒適。實踐證明,行走時感到舒適的踏步,一般都是高度較不而寬度較大的。因此在選擇高寬比時,對同一坡度的兩種尺寸以高度較小者為宜,因行走時較之高度和寬度都大的踏步要省力些。但要注意寬度亦不能過小,以不小於240mm為宜,這樣可保證腳的著力點重心落在腳心附近,並使腳後跟著力點有90%在踏步上。就成人而言,樓梯踏步的最小寬度應為240mm,舒適的寬度應為300mm左右。踏步的高度則不宜大於170mm,較舒適的高度為150mm左右。同一樓梯的各個梯段,其踏步的高度、寬度尺寸應該是相同的,尺寸不應有無規律的變化,以保證坡度與步幅關系恆定。 3、梯段寬度梯段寬度一般由通行人流來決定,以保證通行順暢為原則。單人通行的梯段寬度一般應為800-900mm;雙人通行的梯段寬度一般應為1100mm--1400mm;三人通行的梯段寬度一般應為1650--2100。如更多的人流通行,則按每股人流增加550+(0-150)mm的寬度。當梯段寬度大於1400mm時一般應設靠牆扶手,而當樓梯上超過4-5人股人流時一般應加設中間扶手。步高;如果樓梯洞口的空間充足,那樓梯的樣式可以有很多選擇餘地,但是如果空間較有限,那就需要考慮到樓梯的樣式,以節省空間。樓梯的踏步之間的高度差稱為步高,步高需要考慮到人行走的舒適度,如果有年紀大的或者兒童,就必須謹慎設計步高。過高的步高,行走起來會感覺很累。樓梯的步高需要整體一致,忌有高差,頂多在頭尾2級可以有適當的調整。高差的調整放在頭尾2級是有根據的,一般人在起步的時候都較謹慎,而行走到中間的時候對步高和步寬都有了解後,就按先前的規律行走,從而放鬆了謹慎。所以在中間部分的步高應該一致。而頭尾2級的步高差也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圍內,不可差別過大。扶手高度:樓梯踏步寬度不應小於0.26m,踏步高度不應大於0.175m。扶手高度不宜小於0.90m。樓梯水平段欄桿長度大於0.50m時,其扶手高度不應小於1.05m。樓梯欄桿垂直桿件間凈空不應大於0.11m。樓梯涉及的尺寸數據很多,除大家熟知的踏步的踏面、踢面尺寸之外,梯段的寬度,歇台的寬度,平台下線的凈高等也都在規范上有明確規定。容易被忽視的是:1.樓梯扶手的高度(自踏步前緣線量起)不宜小於0.90m;室外樓梯扶手高不應小於1.05m。2.樓梯井寬度大於0.20m時,扶手欄桿的垂直桿件凈空不應大於0.11m,以防兒童墜落。3.樓梯平台凈寬除不應小於梯段寬度外,同時不得小於1.10m。4.梯段寬度在住宅設計中規范有明確規定,在其他建築中,必須滿足消防疏散的要求。公共建築中表現性樓梯所取寬度尺寸通常都偏大的,但要注意扶手的設置與梯段寬度的關系。即:樓梯應至少一側設扶手,梯段凈寬達三股人流時,應兩側設扶手,達四股人流時,應加設中間扶手。 從安全上考慮:國內樓梯上護欄應保持在85左右,二樓圍欄高度應保持在90-100cm,小柱之間的間距應在12-15cm,有小孩的家庭樓梯最好有立板,以防小孩滑落,木質踏板應有防滑槽,塗裝應使用環保高檔油漆,為使樓梯固定平穩應在靠牆的地方選擇支點使用臂托。從合理上著眼:根據客戶喜好及樓梯占據空間合理設計一款樓梯,,要求上下樓梯不應與過梁碰頭或有壓抑感,步高應在15-20cm之間,步寬應在20-26cm之間,步長應在80-100cm之間,樓梯螺旋直徑應在140-160cm之間。
F. 在建設大型公共工程時應注意什麼
一、貫徹來落實科學發展觀,進自一步端正建設指導思想
二、完善並嚴格執行建設標准,提高項目投資決策水平
三、規范建築設計方案評選,增強評審與決策透明度
四、強化大型公共建築節能管理,促進建築節能工作全面展開
五、推進建設實施方式改革,提高工程質量和投資效益
六、加強監督檢查,確保各項規定的落實根據本意見,結合當地實際制定加強大型公共建築工程建設管理的實施意見和具體辦法,並加強監督檢查,將本意見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切實提高大型公共建築工程建設管理水平。
G. 大型公共建築有哪些空間和功能問題
1、主要使用部分:直接體現建築物使用功能的空間。
2、輔助部分:為了保證基本使內用目的而需要的輔容助房間及設備用房。
3、交通聯系部分:為聯繫上述空間及供人流、貨流來往的交通空間。
4、(特)共享空間部分:建築中局部空間通高幾層或垂直貫穿整個建築的空間,也叫中庭。最早的現代建築中的共享空間:亞特蘭大的海特攝政旅館。
共享空間的功能:文化功能、經濟功能、庇護功能
H. 大型公共場所欄桿高度
室內共用樓梯扶手高度,自踏步中心線量起至扶手上皮不宜低於900㎜.水平扶手超過500㎜長時,其高度不宜低於1000㎜.
室外共用樓梯欄桿高度不宜低於1050㎜,中高層住宅不應低於1100㎜.
樓梯井寬度大於200㎜時,不宜選用兒童易於攀登的花格.欄桿垂直桿件之間凈空不應大於110㎜.
平台護欄高度(扶手上平面距地面):900mm—1200mm;
護欄立柱垂直間距≦1200mm,玻璃護欄立柱垂直間距≦1000mm;
護欄立桿垂直間距≦110mm;
扶手與上橫桿平衡間距≦110mm,下橫桿與地面平衡間距≦110mm;
管壁的要求:扶手、立柱≧1.4mm;橫桿≧1.2mm;立桿≧1.0mm;
型材飾面:採用阿克蘇室外粉高溫靜電粉末噴塗或氧化電泳的著色生產工藝,顏色按工程設計;
生產工藝:採用古典插扣快速組合生產工藝,無需焊接、絲接和角碼連接;
玻璃護欄技術要求:採用鋼化夾膠安全玻璃,厚度12mm,嵌入深度12mm,玻璃四邊採用三元乙丙膠條鑲嵌;
施工安裝技術要求:扶手與牆立面採用鋁壓鑄件內膨脹栓固定,立柱與地面採用鋁質連接件內膨脹栓固定。
護欄整體均布荷載≧1000N/m;
管材常用規格:
扶手:100mm×50mm×1.2mm、 95mm×45mm×1.4 mm、 80mm×50mm×1.2mm、 80mm×4.05mm×2.0 mm;
立柱:56.5mm×56.5mm×1.2 mm、 60mm×56.5mm×1.2 mm、 56.5mm×45mm×1.2mm、 49.5mm×49.5mm×1.5 mm、 44mm×37.5mm×1.5 mm;
橫桿:44mm×37.5mm×1.5 mm、 30mm×26.9mm×1.2mm;
立桿:25mm×24mm×1.0 mm、 24mm×20mm×1.0 mm.。
適應范圍:適應於民用建築和工業建築的室內外樓梯、陽台、落地窗、自動電梯開口、玻璃幕牆護欄和挑台、連廊、中庭跑馬廊、大橋、交通道路隔離、湖濱、河岸、上人屋面護欄等。
室內外平台、樓梯、坡道護欄設計標准:
I. 什麼是大型公共建築
大型公共建築一般指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的辦公建築、
商業建築、旅遊建築、科教文衛建築、通信建築以及交通運輸用房。
J. 影響大型公共關系活動實施的外部因素不包括哪些
影響公共關系計劃實施的因素
1 、公共關系計劃中的目標障礙
是指回在公共關系計劃中,由於所擬定的答目標不正確或不明確、不具體,而給實施帶來障礙。
2 、計劃實施中的溝通障礙
1 )語言障礙
語言差異(不同的語種)造成障礙;語義不明造成障礙
2 )習俗障礙
道德習俗、禮節習俗、審美傳統。
3 )觀念障礙
封閉觀念排斥溝通;極端觀念破壞溝通。
4 )心理障礙
認知障礙;情感障礙(情感失控、情感偏好等);態度障礙。
5 )組織障礙
傳遞層次過多造成信息失真;機構臃腫造成溝通緩慢;條塊分割造成溝通斷路;溝通渠道單一造成信息量不足。
6 )其他障礙
政治障礙;生理障礙;技術障礙;方法障礙等
排除溝通障礙要注意:
1 )主義縮小傳播者與其公眾間的差異
2 )溝通者必須牢記 4 種基本事實:公眾是由若干個體組成;公眾樂於接受與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信息;各大眾傳播媒體創造了各自的公眾社區;大眾傳播媒體所產生的社會影響不一定都可以測量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