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保護我國環境問題
『壹』 國家,青少年如何保護環境,節約資源
1.①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②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貫徹「開發與節約並重、把節約放在首位的方針。
③堅持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依靠科技開發替代資源,大力開發和利用可再生資源。
④堅持法制建設,依法保護環境,嚴格執行環境保護和資源管理的法律、法規,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犯罪行為。
⑤提高全民族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提倡健康文明、有利於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
2.(1)。節約資源 減少污染
①節水為榮,隨時關上水龍頭,防止滴漏。
②慎用清潔劑,盡量用肥皂,減少洗滌劑中的化學物質對水的污染。
(2).綠色消費 環保選擇
①用無鉛汽油、無鎘鉛電池、無磷洗滌劑,減少水與空氣的污染。
②購買低砩家用製冷器具、無砩發用摩絲,減少對臭氧層的污染。
(3)。重復使用 多次利用
盡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如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和餐盒,減少白色污染;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備購物口袋或提籃。
(4)。分類回收 循環再用
不亂丟棄廢電池、廢塑料等垃圾、廢物;將垃圾分類投放,變廢為寶,使資源循環再生,造福人類。
(5)。保護自然 萬物共存
不獵殺、使用珍稀動物和受保護的動物,關愛與保護野生動植物;植樹造林,愛護我們身邊的每一寸綠地、每一株花草、每一片樹木。
(6)。講究衛生 保護環境
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不在公共場所吸煙,不製造噪音。
『貳』 如何促進生態文明法治建設
1、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國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空間載體,必須珍惜每一寸國土.要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控制開發強度,調整空間結構,促進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加快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推動各地區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定位發展,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建設海洋強國.
2、全面促進資源節約.節約資源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之策.要節約集約利用資源,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加強全過程節約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加強節能降耗,支持節能低碳產業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確保國家能源安全.加強水源地保護和用水總量管理,推進水循環利用,建設節水型社會.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嚴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強礦產資源勘查、保護、合理開發.發展循環經濟,促進生產、流通、消費過程的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
3、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要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增強生態產品生產能力,推進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擴大森林、湖泊、濕地面積,保護生物多樣性.加快水利建設,增強城鄉防洪抗旱排澇能力.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提高氣象、地質、地震災害防禦能力.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以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強化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各自能力原則,同國際社會一道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4、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保護生態環境必須依靠制度.要把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評價體系,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稅費改革,建立反映市場供求和資源稀缺程度、體現生態價值和代際補償的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積極開展節能量、碳排放權、排污權、水權交易試點.加強環境監管,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形成合理消費的社會風尚,營造愛護生態環境的良好風氣.
『叄』 八年級下冊政治提綱
八年級政治復習提綱
第五單元 熱愛集體 融入社會
1.集體的基本特徵:同一個集體中的成員有著共同的目標,在行動上相互支持,心理上相互依存,情感上榮辱與共,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2.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
①集體是個人生存的依靠,是個人成長的園地,個人的生活、學習和工作都離不開集體;
②個人是組成集體的細胞,集體的發展離不開每個成員的努力。
3.怎樣理解「團結就是力量」?(集體團結的作用)
①任何一個集體,只有團結一致才能形成合力,達到預期的目的;
②集體的團結可以把每個成員的長處集中起來,形成一股強大的合力。依靠這種力量,能夠完成個人無法完成的任務,戰勝個人無法克服的困難。
③集體不論大小團結才有力量。
4、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
①在我國,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②以集體利益為重,並不排斥個人利益。
③集體利益是個人利益的基礎和保障,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
5.如何處理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
①我們要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緊密結合起來,既要以集體利益為重,又要尊重和維護個人利益。
②在集體生活中,當個人的願望和要求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要自覺服從集體利益,必要時應不惜犧牲個人利益。
③我們反對那些為追求個人利益或小團體利益而損害集體利益的思想和行為。
6.怎樣為集體添光彩?
為集體添光彩主要表現為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
①首先要具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
②更應該體現在自己的實際行動中;
③當集體的榮譽和利益受到損害時敢於積極維護;
④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利益是維護集體利益的最高表現。
7.為什麼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利益?怎樣維護?
①國家榮譽是國家和民族尊嚴的體現。國家利益是全國人民共同利益的集中體現,國家利益高於一切。
②維護國家的榮譽主要表現為對祖國的關心、熱愛和忠誠,對民族的自尊和自信。維護國家利益就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以大局為重,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決不能為滿足個人或局部的私利而喪失國格和人格,喪失民族氣節,做出有損國家和民族利益的事情。
8.社會生活日新月異的原因:①黨和國家制定了正確的方針和政策;②全國人民的辛勤勞動。
9.青少年為什麼要參與社會生活?
社會發展對個人的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只有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交往、學會做人,才能學到現代生活所必需的本領,提高社會適應能力,促進個人全面發展。
10.中學生應怎樣參與社會生活?
①參與社會生活可以採取多種形式,比如參加社會公益宣傳、開展力所能及的社會調查活動、參觀訪問等。
②參與社會生活就要正確地認識社會,辯證地分析問題;就要正確認識從眾心理;就要正確認識生活中的困難和逆境;總之,一方面要緊隨社會生活的主旋律,與時俱進;另一方面要抗拒外在的壓力和誘惑,堅持自己的正確立場,做一個理智的社會成員。
11.怎樣認識從眾心理?
①從眾心理對社會和個人既有積極的影響,也有消極的影響。
②一方面從眾心理可以使人們自覺接受社會環境的積極影響,有利於個人養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有利於社會的穩定和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另一方面盲目從眾容易使人接受社會環境的消極影響,助長社會生活中的歪風邪氣。
③我們只有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提高自我控制力,才能克服盲目從眾,抵制社會生活中的消極影響。
12.為什麼要謙讓? 謙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謙讓是形成和諧社會秩序、文明的社會風氣不可缺少的道德規范。
13、謙讓的表現有哪些?
①謙讓首先要做到為人謙遜、禮貌待人,不唯我獨尊、盛氣凌人;②謙讓突出地表現為在榮譽、利益面前不爭名奪利,能自覺地為他人著想,做到先人後己,把好處和方便留給別人;③謙讓還表現在能妥善處理與他人的矛盾和沖突,只要不是原則性問題,不妨主動謙讓。
14.分享的意義:
①把自己的歡樂與人分享,你會體驗到更多的幸福;把自己的知識和經驗與人分享,你會有新的提高和收獲;把自己的生活感悟與人分享,你會得到信任和友情。
②社會是一個合作體系,合作就需要彼此分享各自的經驗、智慧和勞動成果。在社會生活中我們只有通過分享和交流才能獲得進步和成功的條件。
15、怎樣助人?首先要真誠,還要注意方式和方法:①藉助別人和社會的力量;②注意自身安全;③注意維護他人自尊。
16.怎樣養成親社會的行為?(為了讓社會生活更加美好,青少年能做些什麼?)
(1)要學會謙讓、分享和助人;(2)要積極為社會做貢獻,表現在:①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②關心社會發展、關心國家大事;③服務社會、奉獻社會。
17.中學生可通過為貧困兒童獻上一份愛心、宣傳環保知識、扶助老弱病殘等方式來參加社會公益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我們可以進一步了解社會,增進關心社會的情感。
18.中學生關心社會發展、關注國家大事:①通過讀書看報、看電視、上網等途徑了解國內外大事。
②關心祖國建設事業,關心中華民族復興大業。③關心身邊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並積極獻計獻策等。
第六單元 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1.大自然美:神秘的宇宙使大自然魅力無窮;奇妙的生物世界精彩紛呈;大自然風光秀麗美景如畫。
2.美麗的大自然對我們身心成長的作用:帶給我們無窮的精神享受,帶給我們歡樂,陶冶我們的情操,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
3.鑒賞自然風景要注意哪些問題:要注意觀賞的距離、角度、時間,還要發揮人們的想像力。
4、美的自然對象可以分為哪兩種?一種是經過人們直接改造加工、利用的對象;另一種是未經直接改造的自然。
5.人與自然不和諧的表現:①自然物種在減少;②自然景觀遭到人為的破壞;③環境狀況不容樂觀。
6.自然物種減少①原因:除不可抗拒的自然歷史及自然災害因素外;還有人為因素,特別是對野生動植物資源的掠奪式開發和利用。②危害:破壞了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必然會危及人類自身。
7.環境問題 ①含義:環境問題是人類不合理的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所造成的環境污染與破壞。
②危害:威脅生態平衡,危害人類健康,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8.怎樣關愛大自然? ①尊重生命,保護生物的多樣性;②善待大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③美化自然,讓大自然美麗永存。
9、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義:保護了生物多樣性就等於保護了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基礎,就等於保護了人類文化多樣性的基礎,就是保護了人類自身。
10.為什麼要善待大自然?①大自然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生命的搖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②善待大自然,大自然就會善待我們。
11.怎樣善待大自然?①要保護自然,不破壞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②要採取積極措施預防和減少對大自然的破壞;③要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12、為什麼要美化大自然?①大自然為我們帶來了無窮無盡的美,但隨著當今自然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天然之美顯得越來越珍貴。②為了我們的生存,為了我們的生活更美好,我們要行動起來,美化大自然,使我們人類生活的家園處處充滿美。
13.怎樣美化自然?①美化自然就要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植樹造林;②還要保護好自然景觀。
14、怎樣保護自然景觀?要注意環境衛生,不亂寫亂畫,不破壞環境;要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敢於和破壞自然景觀的行為作斗爭,保護好自然景觀。
15.怎樣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①要遵守人與自然的道德規范,尊重生命,善待自然,美化自然;
②要遵守人與自然的法律規范,依法保護大自然。
16.青少年如何依法保護環境?①增強環境意識,樹立環保觀念。②學法、依法、用法,依法保護環境。③從自身做起,積極為保護環境做貢獻。
17、青少年如何增強環境意識,樹立環保觀念?
積極學習環境科學知識,了解我國的環境國情,認識我國環境形勢的嚴峻和保護環境的緊迫性,認識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樹立「保護環境光榮,破壞和污染環境可恥」觀念。
18.《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是我國環保的基本法,在我國環境保護法律體系中占核心地位。我國的環保法律體系是以憲法為基礎,以環境保護法為主體。
19.青少年環保行動:
(1)自覺保護環境,不做污染環境的事:不亂扔廢棄物,愛護花草樹木;
(2)積極參加保護環境的公益活動:參加植樹造林,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做好家庭和學校衛生工作等。
第七單元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里
1.現代科技給生活帶來的新變化:我們現在的生活與科技息息相關。現代科技極大地提高了人們生活的科技含量和生活質量,也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
2.為什麼說科技是社會發展的強大推力?①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②科學技術是人類文明的標志。③科學技術的進步為人類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3、為什麼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①人類社會的每一進步都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
②尤其是現代科技的突飛猛進,為社會生產力發展和人類的文明進步開辟了更為廣闊的空間,有力地推動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實踐證明,高新技術及其產業已成為當代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4、①信息技術革命是當代科技革命的中心。②信息技術包括:微電子技術、光電技術、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成像技術、顯示技術等。③當前信息技術正向數字化、高速化、網路化、集成化和智能化迅速發展。
5、①生命科學技術,成為21世紀高新科技的主流。②生命科學技術能夠揭示生物構造和遺傳的秘密,對促進人口與健康、農業高新技術、生態環境、食品和化學工業等領域的發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因而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6、我國為什麼要大力發展空間技術?
①空間技術落是當代科學技術中發展最快的尖端技術之一。②實現人類進入太空的夢想要靠空間技術的進步。③空間技術的發展對於廣播電視、遠距離通信、氣象預報、資源普查、導航定位、農業生產、救援救災、環境監測和科學研究,發揮了傳統方式無法達到的效益和作用。 ④空間技術一個國家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
7、為什麼要創新?(如何理解科技發展靠創新?) ①創新是力量之源、發展之基。②不斷創新是當代科技發展的主旋律;③創新關繫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興衰成敗。
8、科技與創新的關系:創新是力量之源、發展之基。科技前進的每一步都是追求創新的結果。科學的本質是創新,科技發展靠創新。創新推動了科技發展,也推動了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
9.好奇心與創新有什麼關系?好奇心是科技發明創造的起點,是創新的最初動力。不過,好奇心也需要正確把握,否則也會對人們的成長造成消極影響。
10、好奇心怎樣發展為創新?只有把好奇心轉化為興趣,進而發展為志趣,多加觀察、大膽設想、鍥而不舍的人,才能從好奇的現象中探幽尋勝,才能最終有所發現和創造,從而打開成功的大門。
11.青少年應怎樣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
①要有強烈的好奇心,並能正確把握;②要善於觀察,這是產生創新思維的重要前提;③要開發自己的想像力,想像是創新的先導;④要學會求異思維,求異思維是孕育一切創新的源頭;⑤要做好知識積累,知識是創新的前提;⑥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還必須學以致用,勇於實踐。
12.怎樣開發自己的想像力?①要「敢於想」。 ②要「能夠想」。③要「善於想」。
13、如何培養自己的求異思維?學會獨立思考,遇到問題能多問幾個為什麼,敢於對權威下過的結論提出質疑。
14.為什麼說知識是創新的前提?(知識儲備與創新的關系是什麼?)
①知識是創新的前提。創新沒有捷徑,只有當知識積累到一定量的時候,靈感才可能迸發。知識越豐富,基礎打得越牢固,創新的機會就越多。②我們應該從現在做起,學好各方面的科學文化知識,全面提高自身素質,為創新奠定堅實的知識基礎。
第八單元 生活在依法治國的國家
1.為什麼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①憲法規定國家生活中最根本的問題;② 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憲法的制定與修改程序比其它法律 更為嚴格。
2.憲法規定國家生活中哪些根本的問題?我國的國家性質和根本任務,國家制度、社會制度和其他根本制度,內政外交方面的基本國策,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的組織與職權,國家標志等。
3.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表現在:①一方面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其他法律是憲法的具體化。②另一方面任何法律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否則無效。
4、為什麼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為嚴格?
①憲法的最高法律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決定了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為嚴格。
②其目的是為了維護憲法的尊嚴和最高地位,保障憲法的權威和穩定性。
5.為什麼憲法是最高行為准則(表現)? ①憲法是一切國家機關的最高行為准則。②憲法是一切團體和組織的最高行為准則。③憲法是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准則。
6.①在我國,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②在我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立法權,政府行使管理權,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院獨立行使檢察權。
7、憲法一切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行使國家權力的最高行為准則,具體表現為:一是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得做憲法禁止做的事;二是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得拒絕做憲法規定做的事;三是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得做憲法未授權的事。
8、為什麼中國共產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都要模範遵守憲法,嚴格按照憲法辦事?
憲法是中國共產黨的基本方針、政策的法律化。中國共產黨是居於領導地位的執政黨,它領導人民制定了憲法,就必須模範地遵守憲法,維護憲法的尊嚴,在實踐中堅持「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體現人民意志的憲法得不到黨的遵守,也會削弱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和擁護。
9.青少年應該怎樣增強憲法觀念?
①認真學習憲法,了解憲法的性質和基本內容。②在日常生活中養成遵守和維護憲法的習慣。③要以各種形式向群眾宣傳憲法,並同違反憲法的行為作斗爭,用實際行動捍衛憲法的尊嚴。
10、公民為什麼要維護憲法和怎樣維護憲法?
①憲法的尊嚴和權威關繫到國家的命運、社會的穩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公民守法首先就要遵守憲法,不遵守憲法也就意味著其他法律得不到真正的實施。
②增強遵守憲法、維護憲法的意識,樹立憲法觀念,大力宣傳憲法在國家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1.依法治國含義: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就是指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 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依法進行。它要求國家公職人員必須依法行政,公民要嚴格遵守法律。
12、依法治國意義:
①依法治國是進一步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②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③依法治國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④依法治國也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3.怎樣依法治國?①加強法制建設,樹立法制觀念。②健全法律監督和制約機制。
14.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15、①有法可依,就是要求國家高度重視和加強立法工作,制定完備的法律,使人們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有法可依是建立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前提和先決條件。(重要性)
②有法必依,就是要求任何和組織和個人嚴格遵守法律的規定。有法必依是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中心環節。(重要性)
③執法必嚴,就是要求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在執行法律時做到嚴格、嚴肅、嚴明,切實依據法律規定的內容、原則和程序辦事。 執法必嚴是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重要條件。(重要性)
④違法必究,就是要求對一切違法犯罪行為都依法追究法律責任,並予以制裁。
違法必究是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重要保障。(重要性)
16.青少年怎樣做知法、守法 、護法的合格公民?(青少年怎樣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做貢獻?)認真學法,對法律提倡做的事積極去做,法律規定的事情一定去做,法律不允許做的事情堅決不做,逐步增強守法意識,樹立法治觀念,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做出應有的貢獻。
17.①法律監督的主要內容包括立法監督,執法監督,司法監督。
② 法律監督的重要性:法律監督是整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重要環節,是實現依法治國的重要手段。
18、①立法監督 立法監督主要是對國家、地方和行政立法活動的監督,防止違憲立法,從而保證憲法的尊嚴和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
②執法監督 執法監督是為了保證各項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促進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依法行使執法權而進行的監督。
③司法監督司法監督是對司法活動的合法性進行的監督。
司法監督的主體包括:國家權力機關、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各種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以及司法機關對自身系統的監督。
司法監督意義(作用):國家通過司法監督實現司法公正。
19.在我國,每個公民都依法享有監督權:
①公民行使批評建議權的途徑(形式):公民可以通過提出批評建議、新聞報道、來信來訪等形式來行使批評建議權。
②公民依法行使批評建議權的重要意義:公民依法行使批評、建議權,有利於國家機關加強廉政建設,監督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嚴格依法辦事,防止違法亂紀現象;有利於促進國家機關提高決策水平和辦事效率。
『肆』 舉例論述:中職生應如何樹立依法進行進行環境保護的理念
其實很多的人對這個是沒有概念的,下面先說說這個概念吧!
綠色發展是指在生態環境容量和資源承載限制的條件下,通過先進理念和合理機制,形成經濟社會進步與環境保護和諧統一的發展模式.低碳發展是指通過降低甚至不消費高碳能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實現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發展模式.綠色和低碳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涉及價值觀念和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革命,《建議》提出樹立綠色和低碳發展理念,對我國現代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第一,綠色和低碳發展是實現科學發展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具體體現.綠色和低碳發展的目的,是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增強發展的可持續性,與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要求高度統一.綠色和低碳發展要求將發展模式由現有的高能耗、高污染和高排放轉向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與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為重要著力點的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高度一致.因此,樹立綠色和低碳發展理念,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堅定科學發展理念,自覺推動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放棄先污染後治理、先低級後高端、先粗放後集約的發展模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雙贏,實現長期持續又好又快發展.第二,綠色和低碳發展順應世界發展潮流.能源資源緊張、生態環境惡化,特別是溫室氣體帶來的全球變暖等氣候變化問題,正在成為全人類生存和發展面臨的重大挑戰,國際上要求共同面對資源和環境問題的呼聲越來越高.走綠色和低碳發展之路,加強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日益成為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共識.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們要加快樹立綠色和低碳發展理念,根據我國實際情況積極採取行動盡快形成綠色和低碳的生產方式與消費模式,努力提高生態文明水平,同時堅持共同但有區別責任的原則,承擔與我國實際能力和發展階段相一致的責任和義務,積極參與和推進應對氣候變化的國際合作,共同推動全球的綠色和低碳發展,實現人類永續發展.第三,樹立綠色和低碳發展理念有助於緩解我國資源環境約束日趨強化的突出矛盾.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和環境承載能力較弱是我國的基本國情.目前資源和環境約束問題突出,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影響明顯.未來隨著經濟社會進一步發展,工業化和城市化不斷推進,居民消費結構逐步升級,資源供需矛盾和環境壓力將越來越大.因此,必須樹立綠色和低碳發展理念,強化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意識,加快發展模式創新,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更加註重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保護生態環境,大力破解資源和環境約束,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增強發展的可持續性.第四,樹立綠色和低碳發展理念有助於我們把握未來國際競爭的主動權.這次國際金融危機導致全球經濟政治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世界生產力將出現歷史性飛躍,以綠色、智能、可持續為重要特徵的世界新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正加緊孕育,噴薄欲出.各國競爭異常激烈,特別是發達國家利用其經濟科技方面的優勢,加大技術和制度創新,率先取得突破、搶先佔領新的國際競爭制高點的可能性很大,這將使我國面臨傳統高碳產業被技術性淘汰、與發達國家經濟技術差距重新拉大的巨大威脅.
『伍』 根據我國環境保護法的規定,社會組織提起環境公益訴訟必須符合哪些條件
根據我國環境保護法的規定,社會組織提起環境公益訴訟必須符合以下條件:內依法容在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專門從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連續五年以上且無違法記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五十八條對污染環境、破壞生態,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符合下列條件的社會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一)依法在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
(二)專門從事環境保護公益活動連續五年以上且無違法記錄。
符合前款規定的社會組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提起訴訟的社會組織不得通過訴訟牟取經濟利益。
(5)依法保護我國環境問題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五十七條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發現任何單位和個人有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行為的,有權向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或者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舉報。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發現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和其他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不依法履行職責的,有權向其上級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舉報。接受舉報的機關應當對舉報人的相關信息予以保密,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
『陸』 環境保護法規定公民承擔那些環保義務享有那些環保權利
《環境保護法》
第6條 一切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本行政區域的環境質量負責。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防止、減少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對所造成的損害依法承擔責任。
公民應當增強環境保護意識,採取低碳、節儉的生活方式,自覺履行環境保護義務。
第53條規定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享有獲取環境信息,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的權利,界定了我國公民享有的環境權利的內容。
公民的環保義務。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每個公民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修訂後的環境保護法作了如下規定:
1、公民應當低碳生活。第6條第4款規定增強環境保護意識,採用低碳、節儉的生活方式,自覺履行環境保護義務。
2、公民應當綠色消費。第36條規定國家鼓勵和引導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使用有利於保護環境的產品和再生產品,減少廢棄物的產生。
3、公民應當減少日常生活對環境的影響。第38條規定公民應當遵守環境保護法律法規,配合實施環境保護措施,按照規定對生活廢棄物進行分類放置,減少日常生活對環境造成的損害。
(6)依法保護我國環境問題擴展閱讀
環境保護具體措施
(1)空調冬18夏26 全國節電上億度
冬季的空調溫度調至18度或以下。如您感覺有些寒冷可以多加件衣服,如此簡單的舉措就可以節約電力,從而減少燃煤發電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減緩氣候變暖。
夏季的空調溫度調至26度或以上。大城市的空調負荷約占盛夏最大供電負荷的40%-50%,將空調的溫度從22-24℃提高到26-28℃,可以降低10%-15%的電力負荷,減少4-6億度以上的耗電量。
人在夏天出些汗是有利於健康的,能增強新陳代謝、調節內分泌功能並促進自身免疫。
(2)燈泡換成節能燈 用電能省近八成
家中的普通燈泡換為節能燈泡,並且要購買經過「國家節能產品認證」的產品,您可以通過是否印有「節」字標志來判斷。在相同光通量條件下,節能燈比白熾燈可節約電能80%,用於購買節能燈的費用,在(8~10)個月的電費節余中就可以收回。
(3)垃圾分類不亂扔 回收利用好再生
在垃圾中,約50%是生物性有機物,約30%—40%具有可回收再利用價值。2000年,中國產生的六大可回收的廢物量分別為:廢鋼鐵4150至4300萬噸、廢有色金屬100至120萬噸、廢橡膠85至92萬噸、廢塑料230至250萬噸、廢玻璃1040萬噸、
廢紙1000至1500萬噸。至今中國每年可利用而未得到利用的廢棄物的價值達250億元,約有300萬噸廢鋼鐵、600萬噸廢紙未得到回收利用。
廢塑料的回收率不到3%,廢橡膠的回收率為31%。僅每年扔掉的60多億只廢干電池就含7萬多噸鋅、10萬噸二氧化錳。
『柒』 八下政治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第五單元 熱愛集體 融入社會
1.集體的基本特徵(什麼是集體):同一個集體中的成員有著共同的目標,在行動上相互支持,心理上相互依存,情感上榮辱與共,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2.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
①集體是個人生存的依靠,是個人成長的園地,個人的生活、學習和工作都離不開集體;
②個人是組成集體的細胞,集體的發展離不開每個成員的努力。
3.怎樣理解「團結就是力量」?(集體團結的作用)
①任何一個集體,只有團結一致才能形成合力,達到預期的目的;
②集體的團結可以把每個成員的長處集中起來,形成一股強大的合力。依靠這種力量,能夠完成個人無法完成的任務,戰勝個人無法克服的困難。③集體不論大小團結才有力量。
4、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①在我國,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②以集體利益為重,並不排斥個人利益。③集體利益是個人利益的基礎和保障,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
5.如何處理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①我們要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緊密結合起來,既要以集體利益為重,又要尊重和維護個人利益。②在集體生活中,當個人的願望和要求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要自覺服從集體利益,必要時應不惜犧牲個人利益。
③我們反對那些為追求個人利益或小團體利益而損害集體利益的思想和行為。
6.怎樣為集體添光彩?為集體添光彩主要表現為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①首先要具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②更應該體現在自己的實際行動中;③當集體的榮譽和利益受到損害時敢於積極維護;④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利益是維護集體利益的最高表現。
7.為什麼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利益?怎樣維護?①國家榮譽是國家和民族尊嚴的體現。國家利益是全國人民共同利益的集中體現,國家利益高於一切。②維護國家的榮譽主要表現為對祖國的關心、熱愛和忠誠,對民族的自尊和自信。維護國家利益就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以大局為重,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決不能為滿足個人或局部的私利而喪失國格和人格,喪失民族氣節,做出有損國家和民族利益的事情。
8.社會生活日新月異的原因:①黨和國家制定了正確的方針和政策;②全國人民的辛勤勞動。
9.青少年為什麼要參與社會生活?
社會發展對個人的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只有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交往、學會做人,才能學到現代生活所必需的本領,提高社會適應能力,促進個人全面發展。
10.中學生應怎樣參與社會生活?
①參與社會生活可以採取多種形式,比如參加社會公益宣傳、開展力所能及的社會調查活動、參觀訪問等。
②參與社會生活就要正確地認識社會,辯證地分析問題;就要正確認識從眾心理;就要正確認識生活中的困難和逆境;總之,一方面要緊隨社會生活的主旋律,與時俱進;另一方面要抗拒外在的壓力和誘惑,堅持自己的正確立場,做一個理智的社會成員。
11.怎樣認識從眾心理?怎樣克服盲目從眾?
①從眾心理對社會和個人既有積極的影響,也有消極的影響。②一方面從眾心理可以使人們自覺接受社會環境的積極影響,有利於個人養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有利於社會的穩定和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另一方面盲目從眾容易使人接受社會環境的消極影響,助長社會生活中的歪風邪氣。③我們只有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提高自我控制力,才能克服盲目從眾,抵制社會生活中的消極影響。
12.為什麼要謙讓? 謙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謙讓是形成和諧社會秩序、文明的社會風氣不可缺少的道德規范。
13、謙讓的表現有哪些?
①謙讓首先要做到為人謙遜、禮貌待人,不唯我獨尊、盛氣凌人;②謙讓突出地表現為在榮譽、利益面前不爭名奪利,能自覺地為他人著想,做到先人後己,把好處和方便留給別人;③謙讓還表現在能妥善處理與他人的矛盾和沖突,只要不是原則性問題,不妨主動謙讓。
14.分享的意義:①把自己的歡樂與人分享,你會體驗到更多的幸福;把自己的知識和經驗與人分享,你會有新的提高和收獲;把自己的生活感悟與人分享,你會得到信任和友情。
②社會是一個合作體系,合作就需要彼此分享各自的經驗、智慧和勞動成果。在社會生活中我們只有通過分享和交流才能獲得進步和成功的條件。
15、怎樣助人?首先要真誠,還要注意方式和方法:①藉助別人和社會的力量;②注意自身安全;③注意維護他人自尊。
16.怎樣養成親社會的行為?(為了讓社會生活更加美好,青少年能做些什麼?)
(1)要學會謙讓、分享和助人;
(2)要積極為社會做貢獻,表現在:①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②關心社會發展、關心國家大事;③服務社會、奉獻社會。
17.中學生可通過為貧困兒童獻上一份愛心、宣傳環保知識、扶助老弱病殘等方式來參加社會公益活動。
18.中學生關心社會發展、關注國家大事: ①通過讀書看報、看電視、上網等途徑了解國內外大事。②關心祖國建設事業,關心中華民族復興大業。③關心身邊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並積極獻計獻策等。
12.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和逆境,我們應該怎麼辦?
①客觀地分析原因,學會獨立思考,提高心理承受力和辨別是非的能力;
②既不能意志消沉,喪失鬥志,也不能態度偏激,一味埋怨社會不公,而應該永遠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對生活充滿信心,對社會滿懷熱情,勇敢地面對困難和逆境,敢於向困難和逆境發出挑戰,善於把前進路上的絆腳石變成墊腳石,從而獲得成功,實現生命的價值,享受真正的人生.
第六單元 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1.大自然美:神秘的宇宙使大自然魅力無窮;奇妙的生物世界精彩紛呈;大自然風光秀麗美景如畫。
2.美麗的大自然對我們身心成長的作用:帶給我們無窮的精神享受,帶給我們歡樂,陶冶我們的情操,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
3.鑒賞自然風景要注意哪些問題:要注意觀賞的距離、角度、時間,還要發揮人們的想像力。
4、美的自然對象可以分為哪兩種?一種是經過人們直接改造加工、利用的對象;另一種是未經直接改造的自然。
5.人與自然不和諧的表現:①自然物種在減少;②自然景觀遭到人為的破壞;③環境狀況不容樂觀。
6.自然物種減少
①原因:除不可抗拒的自然歷史及自然災害因素外;還有人為因素,特別是對野生動植物資源的掠奪式開發和利用。
②危害:破壞了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必然會危及人類自身。
7.環境問題
①含義:環境問題是人類不合理的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所造成的環境污染與破壞。
②危害:威脅生態平衡,危害人類健康,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8.怎樣關愛大自然? ①尊重生命,保護生物的多樣性;②善待大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③美化自然,讓大自然美麗永存。
9、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義:保護了生物多樣性就等於保護了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基礎,就等於保護了人類文化多樣性的基礎,就是保護了人類自身。
10.為什麼要善待大自然?
①大自然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生命的搖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②善待大自然,大自然就會善待我們。
11.怎樣善待大自然?
①要保護自然,不破壞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②要採取積極措施預防和減少對大自然的破壞;③要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12、為什麼要美化大自然?
①大自然為我們帶來了無窮無盡的美,但隨著當今自然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天然之美顯得越來越珍貴。
②為了我們的生存,為了我們的生活更美好,我們要行動起來,美化大自然,使我們人類生活的家園處處充滿美。
13.怎樣美化自然?
①美化自然就要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植樹造林;
②美化自然就要保護好自然景觀。
14、怎樣保護自然景觀?
要注意環境衛生,不亂寫亂畫,不破壞環境;要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敢於和破壞自然景觀的行為作斗爭,保護好自然景觀。
15.怎樣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
①要遵守人與自然的道德規范,尊重生命,善待自然,美化自然;
②要遵守人與自然的法律規范,依法保護大自然。
16.青少年如何依法保護環境?
①增強環境意識,樹立環保觀念。
②學法、依法、用法,依法保護環境。
③從自身做起,積極為保護環境做貢獻。
17、青少年如何增強環境意識,樹立環保觀念?
積極學習環境科學知識,了解我國的環境國情,認識我國環境形勢的嚴峻和保護環境的緊迫性,認識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樹立「保護環境光榮,破壞和污染環境可恥」觀念。
18.《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是我國環保的基本法,在我國環境保護法律體系中占核心地位。我國的環保法律體系是以憲法為基礎,以環境保護法為主體。
19.青少年環保行動:
(1)自覺保護環境,不做污染環境的事:不亂扔廢棄物,愛護花草樹木;
(2)積極參加保護環境的公益活動:參加植樹造林,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做好家庭和學校衛生工作等。
第七單元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里
1.現代科技給生活帶來的新變化:我們現在的生活與科技息息相關。現代科技極大地提高了人們生活的科技含量和生活質量,也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
2.為什麼說科技是社會發展的強大推力?
①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②科學技術是人類文明的標志。③科學技術的進步為人類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3、為什麼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①人類社會的每一進步都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
②尤其是現代科技的突飛猛進,為社會生產力發展和人類的文明進步開辟了更為廣闊的空間,有力地推動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實踐證明,高新技術及其產業已成為當代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4、①信息技術革命是當代科技革命的中心。
②信息技術包括:微電子技術、光電技術、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成像技術、顯示技術等。
③當前信息技術正向數字化、高速化、網路化、集成化和智能化迅速發展。
5、①生命科學技術,成為21世紀高新科技的主流。
②生命科學技術能夠揭示生物構造和遺傳的秘密,對促進人口與健康、農業高新技術、生態環境、食品和化學工業等領域的發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因而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7、我國為什麼要大力發展空間技術?
①空間技術落是當代科學技術中發展最快的尖端技術之一。
②實現人類進入太空的夢想要靠空間技術的進步。
③空間技術的發展對於廣播電視、遠距離通信、氣象預報、資源普查、導航定位、農業生產、救援救災、環境監測和科學研究,發揮了傳統方式無法達到的效益和作用。 ④空間技術一個國家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
8.為什麼要創新?(如何理解科技發展靠創新?)
①創新是力量之源、發展之基。②不斷創新是當代科技發展的主旋律;③創新關繫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興衰成敗。
9、科技與創新的關系:
創新是力量之源、發展之基。科技前進的每一步都是追求創新的結果。科學的本質是創新,科技發展靠創新。創新推動了科技發展,也推動了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
10.好奇心與創新有什麼關系?
好奇心是科技發明創造的起點,是創新的最初動力。不過,好奇心也需要正確把握,否則也會對人們的成長造成消極影響。
11、好奇心怎樣發展為創新?
只有把好奇心轉化為興趣,進而發展為志趣,多加觀察、大膽設想、鍥而不舍的人,才能從好奇的現象中探幽尋勝,才能最終有所發現和創造,從而打開成功的大門。
12.青少年應怎樣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
①要有強烈的好奇心,並能正確把握;②要善於觀察,這是產生創新思維的重要前提;③要開發自己的想像力,想像是創新的先導;④要學會求異思維,求異思維是孕育一切創新的源頭;⑤要做好知識積累,知識是創新的前提;⑥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還必須學以致用,勇於實踐。
13.怎樣開發自己的想像力?
①要「敢於想」。 ②要「能夠想」。③要「善於想」。
14、如何培養自己的求異思維?
學會獨立思考,遇到問題能多問幾個為什麼,敢於對權威下過的結論提出質疑。
9.為什麼說知識是創新的前提?(知識儲備與創新的關系是什麼?)
①知識是創新的前提。創新沒有捷徑,只有當知識積累到一定量的時候,靈感才可能迸發。知識越豐富,基礎打得越牢固,創新的機會就越多。
②我們應該從現在做起,學好各方面的科學文化知識,全面提高自身素質,為創新奠定堅實的知識基礎。
第八單元 生活在依法治國的國家
1.為什麼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①憲法規定國家生活中最根本的問題;② 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憲法的制定與修改程序比其它法律更為嚴格。
2.憲法規定國家生活中哪些根本的問題?
我國的國家性質和根本任務,國家制度、社會制度和其他根本制度,內政外交方面的基本國策,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的組織與職權,國家標志等。
3.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表現在:
①一方面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其他法律是憲法的具體化。②另一方面任何法律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否則無效。
4、為什麼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為嚴格?
①憲法的最高法律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決定了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為嚴格。
②其目的是為了維護憲法的尊嚴和最高地位,保障憲法的權威和穩定性。
5.為什麼憲法是最高行為准則(表現)?
①憲法一切國家機關的最高行為准則。②憲法是一切團體和組織的最高行為准則。③憲法是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准則。
6.①在我國,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②在我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立法權,政府行使管理權,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院獨立行使檢察權。
7、憲法一切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行使國家權力的最高行為准則,具體表現出為:一是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得做憲法禁止做的事;二是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得拒絕做憲法規定做的事;三是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得做憲法未授權的事。
8、為什麼中國共產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都要模範遵守憲法,嚴格按照憲法辦事?
憲法是中國共產黨的基本方針、政策的法律化。中國共產黨是居於領導地位的執政黨,它領導人民制定了憲法,就必須模範地遵守憲法,維護憲法的尊嚴,在實踐中堅持「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體現人民意志的憲法得不到黨的遵守,也會削弱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和擁護。
9.青少年應該怎樣增強憲法觀念?
①認真學習憲法,了解憲法的性質和基本內容。
②在日常生活中養成遵守和維護憲法的習慣。
③要以各種形式向群眾宣傳憲法,並同違反憲法的行為作斗爭,用實際行動捍衛憲法的尊嚴。
10、公民為什麼要維護憲法和怎樣維護憲法?
①憲法的尊嚴和權威關繫到國家的命運、社會的穩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公民守法首先就要遵守憲法,不遵守憲法也就意味著其他法律得不到真正的實施。
②增強遵守憲法、維護憲法的意識,樹立憲法觀念,大力宣傳憲法在國家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1.依法治國含義: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就是指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 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依法進行。它要求國家公職人員必須依法行政,公民要嚴格遵守法律。
12、依法治國意義:
①依法治國是進一步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②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
③依法治國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
④依法治國也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3.怎樣依法治國?①加強法制建設,樹立法制觀念。②健全法律監督和制約機制。
14.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15、①有法可依,就是要求國家高度重視和加強立法工作,制定完備的法律,使人們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有法可依是建立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前提和先決條件。(重要性)
②有法必依,就是要求任何和組織和個人嚴格遵守法律的規定。
有法必依是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中心環節。(重要性)
③執法必嚴,就是要求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在執行法律時做到嚴格、嚴肅、嚴明,切實依據法律規定的內容、原則和程序辦事。
執法必嚴是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重要條件。(重要性)
④違法必究,就是要求對一切違法犯罪行為都依法追究法律責任,並予以制裁。
違法必究是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重要保障。(重要性)
16.青少年怎樣做知法、守法 、護法的合格公民?(青少年怎樣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做貢獻?)
認真學法,對法律提倡做的事情積極去做,法律規定的事情一定去做,法律不允許做的事情堅決不做,逐步增強守法意識,樹立法治觀念,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做出應有的貢獻。
17.①法律監督的主要內容包括立法監督,執法監督,司法監督。
② 法律監督的重要性:法律監督是整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重要環節,是實現依法治國的重要手段。
18、①立法監督
立法監督主要是對國家、地方和行政立法活動的監督,防止違憲立法,從而保證憲法的尊嚴和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
②執法監督
執法監督是為了保證各項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促進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依法行使執法權而進行的監督。
③司法監督
司法監督是對司法活動的合法性進行的監督。
司法監督的主體包括:國家權力機關、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各種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以及司法機關對自身系統的監督。
司法監督意義(作用):國家通過司法監督實現司法公正。
19.在我國,每個公民都依法享有監督權:
①公民行使批評建議權的途徑:公民可以通過提出批評建議、新聞報道、來信來訪等形式來行使批評建議權。
②公民依法行使批評建議權的重要意義:公民依法行使批評、建議權,有利於國家機關加強廉政建設,監督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嚴格依法辦事,防止違法亂紀現象;有利於促進國家機關提高決策水平和辦事效率。
③青少年要學會依法行使批評建議權
『捌』 結合材料二運用《政治生活》知識談談我國應如何依法進行環境保護。
談談我國應如何依法進行環境保護
從黨的角度,黨的執政方式是科學執政、民主執政和依法執政,黨要完善執政方式,領導環境立法,加大環保力度就是科學執政、民主執政和依法執政的體現。
從國家權力機關的角度,全國人大要加強環保立法,為環保提供法律依據。
從政府角度,要切實依法履行社會公共服務職能,嚴格依法行政。
從公民企業角度,要依法履行義務,遵守環保法律法規。
『玖』 八年級下冊政治魯教版復習提綱
魯教版八年級下冊思想品德復習資料
第五單元 熱愛集體 融入社會
1.集體的基本特徵:同一個集體中的成員有著共同的目標,在行動上相互支持,心理上相互依存,情感上榮辱與共,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2.個人與集體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
①集體是個人生存的依靠,是個人成長的園地,個人的生活、學習和工作都離不開集體;
②個人是組成集體的細胞,集體的發展離不開每個成員的努力。
3.怎樣理解「團結就是力量」?(集體團結的作用)
①集體的團結能給每個成員以鼓舞和信心,使個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任何一個集體,只有團結一致才能形成合力,達到預期的目的;
②集體的團結可以把每個成員的長處集中起來,形成一股強大的合力。依靠這種力量,能夠完成個人無法完成的任務,戰勝個人無法克服的困難。
③集體不論大小團結才有力量。
4、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如何處理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
①在我國,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有些情況下也會產生矛盾和沖突,我們要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緊密結合起來,既要以集體利益為重,又要尊重和維護個人利益。
②以集體利益為重,並不排斥個人利益。
③集體利益是個人利益的基礎和保障,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在集體生活中,當個人的願望和要求與集體利益發生矛盾和沖突時,要自覺服從集體利益,必要適應不惜犧牲個人利益。
④我們反對那些為追求個人利益或小團體利益而損害集體利益的思想和行為。
5.怎樣為集體添光彩?
為集體添光彩主要表現為自覺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維護集體的榮譽和利益:
①首先要具有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
②更應該體現在自己的實際行動中;
③當集體的榮譽和利益受到損害時敢於積極維護;
④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利益是維護集體利益的最高表現。
6.為什麼維護國家的榮譽和利益?怎樣維護?
①國家榮譽是國家和民族尊嚴的體現。國家利益是全國人民共同利益的集中體現,國家利益高於一切。
②維護國家的榮譽主要表現為對祖國的關心、熱愛和忠誠,對民族的自尊和自信。維護國家利益就是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以大局為重,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決不能為滿足個人或局部的私利而喪失國格和人格,喪失民族氣節,做出有損國家和民族利益的事情。
7.社會生活日新月異的原因:①黨和國家制定了正確的方針和政策;②全國人民的辛勤勞動。
8.青少年為什麼要參與社會生活(原因)?中學生應怎樣參與社會生活?(怎麼做?)
(原因)社會發展對個人的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只有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交往、學會做人,才能學到現代生活所必需的本領,提高社會適應能力,促進個人全面發展。
(怎麼做?)①(原因)②通過參加各類有意義的社會活動,促進個人的全面發展。參與社會生活可以採取多種形式,比如參加社會公益宣傳、開展力所能及的社會調查活動、參觀訪問等。
③參與社會生活就要正確地認識社會,辯證地分析問題;
④面對復雜的社會生活,要正確認識從眾心理;
⑤面對復雜的社會生活,要正確認識生活中的困難和逆境;
總之,一方面要緊隨社會生活的主旋律,與時俱進;另一方面要抗拒外在的壓力和誘惑,堅持自己的正確立場,做一個理智的社會成員。
9.怎樣認識從眾心理?
①從眾心理對社會和個人既有積極的影響,也有消極的影響。
②一方面從眾心理可以使人們自覺接受社會環境的積極影響,有利於個人養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有利於社會的穩定和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另一方面盲目從眾容易使人接受社會環境的消極影響,助長社會生活中的歪風邪氣。
③我們只有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提高自我控制力,才能克服盲目從眾,抵制社會生活中的消極影響。
10.為什麼要謙讓?
謙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謙讓是形成和諧社會秩序、文明的社會風氣不可缺少的道德規范。
11、謙讓的表現有哪些?
①謙讓首先要做到為人謙遜、禮貌待人,不唯我獨尊、盛氣凌人;
②謙讓突出地表現為在榮譽、利益面前不爭名奪利,能自覺地為他人著想,做到先人後己,把好處和方便留給別人;
③謙讓還表現在能妥善處理與他人的矛盾和沖突,只要不是原則性問題,不妨主動謙讓。
12分享的意義:
①P22 分享就是把自己有價值的東西提供給別人,與他人共同擁有和享受,把「我的」當成「我們的」。把自己的歡樂與人分享,你會體驗到更多的幸福;把自己的生活感悟與人分享,你會得到信任和友情;把自己的知識和經驗與人分享,你會有新的提高和收獲。。
②社會是一個合作體系,合作就需要彼此分享各自的經驗、智慧和勞動成果。在社會生活中我們只有通過分享和交流才能獲得進步和成功的條件。
13、怎樣助人?首先要真誠,還要注意方式和方法:①藉助別人和社會的力量;②注意自身安全;③注意維護他人自尊。
14.怎樣養成親社會的行為?(為了讓社會生活更加美好,青少年能做些什麼?)
(1)要學會謙讓、分享和助人;
(2)要積極為社會做貢獻,表現在:①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②關心社會發展、關心國家大事;③服務社會、奉獻社會。
15中學生可通過為貧困兒童獻上一份愛心、宣傳環保知識、扶助老弱病殘等方式來參加社會公益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我們可以進一步了解社會,增進關心社會的情感。
16.中學生關心社會發展、關注國家大事:
①通過讀書看報、看電視、上網等途徑了解國內外大事。
②關心祖國建設事業,關心中華民族復興大業。
③關心身邊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並積極獻計獻策等。
第六單元 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1.大自然美:神秘的宇宙使大自然魅力無窮;奇妙的生物世界精彩紛呈;大自然風光秀麗美景如畫。
2.美麗的大自然對我們身心成長的作用:帶給我們無窮的精神享受,帶給我們歡樂,陶冶我們的情操,豐富我們的精神生活。
3.鑒賞自然風景要注意哪些問題:
①美的自然對象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經過人們直接改造加工、利用的對象;另一種是未經直接改造的自然。
②要注意觀賞的距離、角度、時間,還要發揮人們的想像力。
③自然與我們的生活有密切的聯系,如果我們以此為基礎領悟了人類在改造自然中的偉大力量,我們對自然美的理解會更加的深刻。
4.人與自然不和諧的表現:①自然物種在減少;②自然景觀遭到人為的破壞;③環境狀況不容樂觀。
5.自然物種減少
①原因:除不可抗拒的自然歷史及自然災害因素外;還有人為因素,特別是對野生動植物資源的掠奪式開發和利用。 ②危害:破壞了大自然的生態平衡,必然會危及人類自身。
6.環境問題
①含義:環境問題是人類不合理的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所造成的環境污染與破壞。
②危害:威脅生態平衡,危害人類健康,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7.怎樣關愛大自然? ①尊重生命,保護生物的多樣性;②善待大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③美化自然,讓大自然美麗永存。④依法保護大自然。
9、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義:保護了生物多樣性就等於保護了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的基礎,就等於保護了人類文化多樣性的基礎,就是保護了人類自身。
10.為什麼要善待大自然?
①大自然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生命的搖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②善待大自然,大自然就會善待我們。
11.怎樣善待大自然?
①要保護自然,不破壞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②要採取積極措施預防和減少對大自然的破壞;③要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12、為什麼要美化大自然?
①大自然為我們帶來了無窮無盡的美,但隨著當今自然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天然之美顯得越來越珍貴。
②為了我們的生存,為了我們的生活更美好,我們要行動起來,美化大自然,使我們人類生活的家園處處充滿美。
13.怎樣美化自然?
①美化自然就要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植樹造林;
②美化自然就要保護好自然景觀。
14、怎樣保護自然景觀?
要注意環境衛生,不亂寫亂畫,不破壞環境;要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敢於和破壞自然景觀的行為作斗爭,保護好自然景觀。
15.怎樣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
①要遵守人與自然的道德規范,尊重生命,善待自然,美化自然;
②要遵守人與自然的法律規范,依法保護大自然。
16.青少年如何依法保護環境?
①增強環境意識,樹立環保觀念。積極學習環境科學知識,了解我國的環境國情,認識我國環境形勢的嚴峻和保護環境的緊迫性,認識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樹立「保護環境光榮,破壞和污染環境可恥」觀念。
②學習和宣傳環境保護的知識和法律法規,嚴格依法律己,不做污染和破壞環境的事。
③從自身做起,積極為保護環境做貢獻。要運用法律手段,反對和制止破壞環境的行為,依法保護環境。
17.《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是我國環保的基本法,在我國環境保護法律體系中占核心地位。我國的環保法律體系是以憲法為基礎,以環境保護法為主體。
18.青少年環保行動:
(1)自覺保護環境,不做污染環境的事:不亂扔廢棄物、不亂刻亂畫、不露天焚燒雜物、不買露天燒烤食品、不大聲喧嘩吵鬧、愛護花草樹木、報或綠色植被;
(2)積極參加保護環境的公益活動:參加植樹造林,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做好家庭和學校、班級的衛生工作等。
第七單元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里
1.現代科技給生活帶來的新變化:我們現在的生活與科技息息相關。現代科技極大地提高了人們生活的科技含量和生活質量,也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
2.為什麼說科技是社會發展的強大推力?
①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②科學技術是人類文明的標志。③科學技術的進步為人類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3、為什麼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①人類社會的每一進步都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
②尤其是現代科技的突飛猛進,為社會生產力發展和人類的文明進步開辟了更為廣闊的空間,有力地推動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③實踐證明,高新技術及其產業已成為當代經濟發展的火車頭。
4、①信息技術革命是當代科技革命的中心。
②信息技術包括:微電子技術、光電技術、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成像技術、顯示技術等。
③當前信息技術正向數字化、高速化、網路化、集成化和智能化迅速發展。
5、①生命科學技術,成為21世紀高新科技的主流。
②生命科學技術能夠揭示生物構造和遺傳的秘密,對促進人口與健康、農業高新技術、生態環境、食品和化學工業等領域的發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因而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7、我國為什麼要大力發展空間技術?
①空間技術落是當代科學技術中發展最快的尖端技術之一。
②實現人類進入太空的夢想要靠空間技術的進步。
③空間技術的發展對於廣播電視、遠距離通信、氣象預報、資源普查、導航定位、農業生產、救援救災、環境監測和科學研究,發揮了傳統方式無法達到的效益和作用。
④空間技術一個國家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
8.為什麼要創新?(如何理解科技發展靠創新?)
①創新是力量之源、發展之基。②不斷創新是當代科技發展的主旋律;③創新關繫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興衰成敗。
9、科技與創新的關系:
創新是力量之源、發展之基。科技前進的每一步都是追求創新的結果。科學的本質是創新,科技發展靠創新。創新推動了科技發展,也推動了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
10.好奇心與創新有什麼關系?
好奇心是科技發明創造的起點,是創新的最初動力。不過,好奇心也需要正確把握,否則也會對人們的成長造成消極影響。
11、好奇心怎樣發展為創新?
只有把好奇心轉化為興趣,進而發展為志趣,多加觀察、大膽設想、鍥而不舍的人,才能從好奇的現象中探幽尋勝,才能最終有所發現和創造,從而打開成功的大門。
12.青少年應怎樣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
①要有強烈的好奇心,並能正確把握;②要善於觀察、見微知著,是產生創新思維的重要前提;③想像是創新的先導,要開發自己的想像力,展開自己想像的翅膀,(怎樣開發自己的想像力?)首先,要「敢於想」,敢於』異想天開」;其次,要「能夠想」;最後,要「善於想」。④要學會求異思維,求異思維是孕育一切創新的源頭;(如何培養自己的求異思維?)學會獨立思考,遇到問題能多問幾個為什麼,敢於對權威下過的結論提出質疑。求異思維的核心是「疑」。⑤要做好知識積累,知識是創新的前提;(為什麼說知識是創新的前提?或 知識儲備與創新的關系是什麼?)知識是創新的前提。創新沒有捷徑,只有當知識積累到一定量的時候,靈感才可能迸發。知識越豐富,基礎打得越牢固,創新的機會就越多。我們應該從現在做起,學好各方面的科學文化知識,全面提高自身素質,為創新奠定堅實的知識基礎。⑥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還必須學以致用,勇於實踐。
第八單元 生活在依法治國的國家
1.為什麼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①憲法規定國家生活中最根本的問題;② 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憲法的制定與修改程序比其它法律更為嚴格。
2.憲法規定國家生活中哪些根本的問題?
我國的國家性質和根本任務,國家制度、社會制度和其他根本制度,內政外交方面的基本國策,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的組織與職權,國家標志等。
3.憲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表現在:
①一方面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其他法律是憲法的具體化。
②另一方面任何法律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否則無效。
4、為什麼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為嚴格?
①憲法的最高法律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決定了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為嚴格。
②其目的是為了維護憲法的尊嚴和最高地位,保障憲法的權威和穩定性。
5.為什麼憲法是最高行為准則(表現)?
①憲法一切國家機關的最高行為准則。②憲法是一切團體和組織的最高行為准則。③憲法是全體公民的最高行為准則。
6.①在我國,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
②在我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立法權,政府行使管理權,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院獨立行使檢察權。
7、憲法一切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行使國家權力的最高行為准則,具體表現出為:一是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得做憲法禁止做的事;二是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得拒絕做憲法規定做的事;三是國家機關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得做憲法未授權的事。
8、為什麼中國共產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都要模範遵守憲法,嚴格按照憲法辦事?
憲法是中國共產黨的基本方針、政策的法律化。中國共產黨是居於領導地位的執政黨,它領導人民制定了憲法,就必須模範地遵守憲法,維護憲法的尊嚴,在實踐中堅持「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體現人民意志的憲法得不到黨的遵守,也會削弱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和擁護。
9.青少年應該怎樣增強憲法觀念?
①認真學習憲法,了解憲法的性質和基本內容。
②在日常生活中養成遵守和維護憲法的習慣。如:嚴肅認真的參加升國旗、唱國歌等儀式;
③要以各種形式向群眾宣傳憲法,並同違反憲法的行為作斗爭,用實際行動捍衛憲法的尊嚴。
10、公民為什麼要維護憲法和怎樣維護憲法?
①憲法的尊嚴和權威關繫到國家的命運、社會的穩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公民守法首先就要遵守憲法,不遵守憲法也就意味著其他法律得不到真正的實施。
②增強遵守憲法、維護憲法的意識,樹立憲法觀念,大力宣傳憲法在國家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1.依法治國含義: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國就是指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依法進行。它要求國家公職人員必須依法行政,公民要嚴格遵守法律。
12、依法治國意義:
①依法治國是進一步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②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
③依法治國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條件。
④依法治國也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3.怎樣依法治國?
①加強法制建設,樹立法制觀念。
②健全法律監督和制約機制。
14.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15、①有法可依,就是要求國家高度重視和加強立法工作,制定完備的法律,使人們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有法可依是建立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前提和先決條件。(重要性)
②有法必依,就是要求任何和組織和個人嚴格遵守法律的規定。
有法必依是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中心環節。(重要性)
③執法必嚴,就是要求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在執行法律時做到嚴格、嚴肅、嚴明,切實依據法律規定的內容、原則和程序辦事。
執法必嚴是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重要條件。(重要性)
④違法必究,就是要求對一切違法犯罪行為都依法追究法律責任,並予以制裁。
違法必究是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的重要保障。(重要性)
16.青少年怎樣做知法、守法、護法的合格公民?(青少年怎樣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做貢獻?)
認真學法,對法律提倡做的事情積極去做,法律規定的事情一定去做,法律不允許做的事情堅決不做,逐步增強守法意識,樹立法治觀念,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做出應有的貢獻。
17.①法律監督的主要內容包括立法監督,執法監督,司法監督。
② 法律監督的重要性:法律監督是整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重要環節,是實現依法治國的重要手段。
18、①立法監督
立法監督主要是對國家、地方和行政立法活動的監督,防止違憲立法,從而保證憲法的尊嚴和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
②執法監督
執法監督是為了保證各項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促進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依法行使執法權而進行的監督。
③司法監督
司法監督是對司法活動的合法性進行的監督。
司法監督的主體包括:國家權力機關、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各種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以及司法機關對自身系統的監督。
司法監督意義(作用):國家通過司法監督實現司法公正。
19.在我國,每個公民都依法享有監督權:
①公民行使批評建議權的途徑:公民可以通過提出批評建議、新聞報道、來信來訪等形式來行使批評建議權。
②公民依法行使批評建議權的重要意義:公民依法行使批評、建議權,有利於國家機關加強廉政建設,監督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嚴格依法辦事,防止違法亂紀現象;有利於促進國家機關提高決策水平和辦事效率。
③青少年要學會依法行使批評建議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