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共衛生 » 古人防止污染

古人防止污染

發布時間: 2020-12-19 23:34:24

① 古代人生活對空氣有污染

古代的空氣很好,因為人口稀少,而且除了燒材之外沒有其它污染源。而柴火燃燒充分的話幾乎沒有顆粒狀濃煙。

② 古人是怎樣進行垃圾分類如何治理環境污染的

古人是有專門回收垃圾的人來進行垃圾回收的,這些人會把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和糞便進行出售,主要就是用於農耕,而剩下的垃圾則會將其焚燒,一般會找人挖一個大坑,然後再將垃圾在坑中進行焚燒,一些燒不掉的就直接埋掉了,古代對環境污染還是比較重視的,在古代的時候也是不可以隨地亂扔垃圾的,並且懲罰要比我們現在嚴重得多,比如秦朝對於隨地亂扔垃圾者,會在臉上刻字,更早以前還會砍胳膊和砍手,有這么嚴厲的懲罰,還有誰再敢亂扔垃圾了。

而且我覺得只要不隨地亂扔垃圾,就不會造成太大的環境污染,有人可能會說焚燒垃圾也是會造成空氣污染的,但古代的綠植要比我們現在多得多,所以總體影響也並不是很大。

③ 古人關於環境污染的例子

火燒阿房宮,焚書坑儒……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關中建造宮殿近300處,關外400處,在咸陽200里方圓之內,大小宮殿多達270來所,傳聞砍光了蜀山的樹木(誇張的寫法)。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雲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
《阿房宮賦》杜牧史書中最早的沙塵暴:
成帝建始元年四月辛丑夜,西北有如火光。壬寅晨,大風從西北起,雲氣赤黃,四塞天下,終日夜下著地者黃土塵也。
《漢書》卷27《五行志下之上》北京歷史悠久的霧霾:

元天歷二年(1329年)3月,「雨土,霾」,「天昏而難見日,路人皆掩面而行。」

元六年(1340年)臘月,「霧鎖大都,多日不見日光,都門隱於風霾間」,「風霾蔽都城數日,帝恐天神之怒,遣禮部焚香祭天,祈神靈驅風霾而散。」
《元史》

明成化四年(1468年)初春,「今年自春徂夏,天氣寒慘,風霾陰翳」,「近一二日來,黃霧蔽日,晝夜不見星日。」美國進口普衛欣天 貓。
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四月,「連日狂風大作,塵霾蔽空」。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正月丁末,京師陰霾蔽日,自辰至午乃散。」「三日後陰霾又起,五日不散,致漕運舒緩,京師官倉存米告急。」
弘治十年(1497年),「京師去冬恆燠無雪,今春狂風陰霾」。「西直門外霾塵積聚,難見路人,官軍半掩城門,以遮霾塵。」
萬曆十一年(1583年),「正月辛酉,京師風霾。閏二月壬戌,京師風霾,四月癸亥,大學士張四維等言:『風霾陡作,黃沙蔽天。』」「五日不見西山之蹤,有飢民入城而乞,寺院善者施之。」
《明憲宗實錄》

康熙六十年(1721年),「今日(會試)出榜,黃霧四塞,霾沙蔽日。如此大風,榜必損壞。」
嘉慶十五年(1810年)「京師入臘月以後,時有霧起霾升,連宵達旦,宛平、大興具有上報。」「瓊島(今北海)霧鎖霾封,難見真容,煤山隱於風霾土雨,宮人隱於殿中,時有探望。」
咸豐六年(1856年),「入冬以來,雪少霧多,土雨風霾時臨京師,以昌平、宛平為濃重。」
《清史稿》

有研究認為,北京地勢三面環山,由西北向東南形成一個「北京灣」,從西北到東南逐漸處於平原開闊地帶,大氣容易形成一片逆溫層,無風、氣象條件極其穩定,霧氣、風霾最易集結;元代以前北京地區沒有形成較大的城市規模,人煙稀少,出現霧霾天氣相對較低;明代以後隨著城市規模擴展,建築物不斷增加,空氣流動速度下降,霧霾發生的幾率相應提高[1]。

參考文獻:
[1] 古代北京「霾災」的記載

④ 誰知道古人是如何控制城市空氣(霧霾)污染的

據《元史》記載,1329年陰歷3月,由於前年冬天沒有下雪,春天又乏雨水,導致「雨土,霾回」。
明代相關答記載更多,1481年,由於降雨少,「連日狂風大作,塵霾蔽空」。1485年,旱荒使近京飢民湧入京城求食,城內經常狂風大作,史書上稱「風霾累日」。1493年,「京師雨霾」,1497年,「京師去冬恆燠無雪,今春狂風陰霾」。1498年,「四月丁亥,京師風霾連日不止」。1504年,通州區出現了「春二月,常風霾蔽日」。1506年,通州城「十月,霾霧四塞」。1510年,北京城「今春以來,風霾屢作」。1516年,海淀區「冬無瑞雪,春有風霾」。1548年,「正月,京師大風霾」……
古人對霧霾災害只能束手無策,明清兩代皇家曾命文武群臣致齋三日,並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動上蒼,賜下甘霖」。

⑤ 急求,古代人描寫大自然,不受污染的環境的句子,我是要用來和現在環境污染嚴重作對比,求求各位了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春晚綠野秀,岩高白雲屯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鳥鳴
你把它翻譯一下就好了。。。

⑥ 古代環境污染給古人帶來哪些危害

古代環境污染類型比較少。一種環境破壞就是糞便污染導致的地下水鹽鹵化。古代大型城市遺址經常在小范圍內變遷,有時候就是這個原因造成的。在生活用水依賴井水的地方,這一點尤其明顯,典型的就是長安城。另一種是就是大量砍伐植被造成的水土流失,黃土高原至少在戰國時期還是大森林。危害的話,一是不再適合人類居住,二是北方秋冬季節的沙塵暴。明史中很多關於北京沙塵暴的記載,北京的水也不好喝。

⑦ 古人有寫過關於環境污染之類的詩詞嗎

元天歷二年(1329年)月,「雨土,霾」,「天昏而難見日,路人皆掩面而行。」

元六年(1340年)臘月,「霧鎖大都,多日不見日光,都門隱於風霾間」,「風霾蔽都城數日,帝恐天神之怒,遣禮部焚香祭天,祈神靈驅風霾而散。」
——《元史》

明成化四年(1468年)初春,「今年自春徂夏,天氣寒慘,風霾陰翳」,「近一二日來,黃霧蔽日,晝夜不見星日。」

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四月,「連日狂風大作,塵霾蔽空」。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正月丁末,京師陰霾蔽日,自辰至午乃散。」「三日後陰霾又起,五日不散,致漕運舒緩,京師官倉存米告急。」

弘治十年(1497年),「京師去冬恆燠無雪,今春狂風陰霾」。「西直門外霾塵積聚,難見路人,官軍半掩城門,以遮霾塵。」

萬曆十一年(1583年),「正月辛酉,京師風霾。閏二月壬戌,京師風霾,四月癸亥,大學士張四維等言:『風霾陡作,黃沙蔽天。』」「五日不見西山之蹤,有飢民入城而乞,寺院善者施之。」 ——《明憲宗實錄》

康熙六十年(1721年),「今日(會試)出榜,黃霧四塞,霾沙蔽日。如此大風,榜必損壞。」

嘉慶十五年(1810年)「京師入臘月以後,時有霧起霾升,連宵達旦,宛平、大興具有上報。」「瓊島(今北海)霧鎖霾封,難見真容,煤山隱於風霾土雨,宮人隱於殿中,時有探望。」

咸豐六年(1856年),「入冬以來,雪少霧多,土雨風霾時臨京師,以昌平、宛平為濃重。」 —— 《清史稿》

⑧ 請問古代沒有污染,所用食物全是純天然,為何古人的壽命低呢

說到古人壽命,很多人都覺得在純天然的自然環境里,古人應該很長壽,在傳說中上古時期的彭祖活了800多歲呢。不過這在科學世界裡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後來有學者認為對彭祖的年齡計算採用的是「小花甲計歲法」,在這種演算法里,一年也就是60天,可是即使這樣算來,彭祖也活了130歲。130歲對於現今的平均壽命來說也是相當厲害了,那麼古人是不是都很長壽呢?一般情況下能活多少歲?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影響,就是生病。話說生病了去找醫生就好了,但是在古代一般人可是看不起病的,醫療費用很高。清代小說《紅樓夢》中講醫生上門看一次病的費用就要一兩銀子,而一兩銀子就相當於尋常人家的半個月開銷,這還不算給你開葯治病等後續費用。所以在古代普通人是看不起病的,能看得起病的一定是官宦有錢人家。因此,民間產生了許多偏方,甚至有許多窮苦百姓偏方也買不起,全靠身體扛過去,抗不過去就只好等死。

看病貴,話說回來,即使有錢看病也不見得就好,因為在古代的醫療水平實在是有限,有時候不僅看不好病,甚至還會用錯葯加重病情。許多在現今看來無關緊要的病,在古代可就是重疾,比如瘧疾、感冒等。

⑨ 古代人是怎麼解決水源污染問題的標簽:歷史(PS:防止百度亂打標簽)

你不知道井這種設施嗎
而且水源如果是河流的話你覺得投多少毒能真正起作用 別小看了自然的自我凈化能力 你行軍打仗帶幾噸的毒物?
就是現代化工廠也沒法在短時間內完全污染一條自然河流 哪有那麼簡單

⑩ 古人總將葯渣倒在路口,為何這樣做,豈不是污染環境

葯渣倒在路口並不會污染環境,據說古人這樣做是想告訴走街串巷的郎中這附近有病人。當然了,歷史上沒有史書對這一行為和現象進行詳細的記載,所以具體的原因,我們只能猜測。上面的這個猜測我覺得是最符合當時情況的答案了。

如今,醫術發展十分迅猛,人們看病治病也不需要這么繁瑣了。只是除了貴,沒其他的毛病。只是希望現在的醫生和患者之間能夠相互體諒,減少摩擦,營造一個就醫的好環境。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