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國宣傳欄
⑴ 怎樣圍繞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工作
深化認識,加強領導。法制宣傳教育是實施依法治國方略的基礎性工作,是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重要保證,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和諧社會的具體實踐。社會穩定、社會進步、經濟發展都離不開良好的法治環境作保障,特別是市場經濟,對法治的要求越來越高。只有全體公民都知法、守法、依法辦事,並善於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社會才能穩定,經濟才能有序發生,社會各項事業才能納入法治軌道。因此,各級黨組織和領導要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極端重要性,增強責任感,確保普法教育真正列入本單位工作目標之中和其他工作一並落實,一並考核。
明確職責、齊抓共管。首先要明確市依法治市領導小組辦公室是黨委、政府在開展普法依法治市工作的指導、協調機構,而且是政府編制內的常設機構,不是市司法局的內設股室。依法治理辦公室擁有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組織、指導、協調、督查、考核等職能和許可權。依法治理辦公室要切實履行職責,真正在全民普法中發揮組織指導和協調保障作用。法制宣傳教育是全黨的任務,必須在黨委的領導下,協調各方力量共同努力,形成「黨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實施、全社會參與」的普法工作格局。黨委宣傳部門、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擔負著普法的主管職責,責無旁貸。政府各部門、各單位要積極參與,發揮自身優勢,樹立「大普法」觀念,只有這樣,才能發動一切力量開展普法工作,才能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引向深入。
完善制度、強化考核。「六五」普法要在考核評估上下功夫,建立一種權威性的長效考核機制。由依法治理辦公室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考核內容標准和辦法,對考核取得優秀等級的進行表彰獎勵;對考核不合格單位實行「一票否決」,對連續兩年考核不合格的單位,對其主要負責人實行免職;個人在年度考核中不合格的,取消評先評優資格。建立領導幹部法律知識任職考試制度。按照任命許可權,由任命機關組織,對考試不合格的暫緩任命,對經兩次補考不合格的不予任命或不再提請任命,以激勵和督促各單位及其主要領導認真履行職責,重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始終充滿生機和活力。建立個人學法檔案制度。將個人年度學法考試、考試結果列入個人績效檔案,作為幹部年度工作考核、任免、晉升、獎懲的依據之一。
強化隊伍、抓好落實。做好普法工作,關鍵靠人、靠隊伍。一是要配齊、配強一支專職普法青年隊伍。這支隊伍主要來源於全市鄉鎮從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人員和村級幹部,這些人應當挑選政治素質好、專業水平高、業務能力強、熱愛普法的工作人員;二是組建一支以律師、法律工作者、從事法律教學和法律工作為主體的普法講師團。三是建立一支由退休老幹部、老教師、老村幹部和有一定威望的老同志組成的義務普法志願者隊伍。鼓勵、引導和組織三支隊伍積極開展工作,充分發揮他們在法制宣傳教育中的中堅作用,以骨幹普法帶全民學法。
抓好重點、緊貼實際。公職人員的普法教育,已經形成制度,有較高的法律素養、依法行政、依法決策、依法辦事已成為全體公職人員的行為標准。「六五」普法在重點對象上,應由公職人員向村民、居民、進城務工人員、青少年和刑 滿釋放人員方面轉移,在普法內容上,突出維護社會穩定,普及依法行使權益,依法維護權益,依法履行法定義務的宣傳教育。在普法形式上,舉辦各類法制學習班,發放法制學習資料,開展經常性的法律咨詢,把法律交給廣大公民、人人爭做法律「明白人」。
落實經費、保障運行。開展普法依法治市工作,經費問題至關重要。普法經費要按上級的精神列入每年市財政預算,專項劃撥,專項專用,切實落實到位。不要把普法專項經費與司法局辦公經費混在一起,普法專項經費是用於全市普法工作,是全體普法對象的經費;司法局的辦公經費是司法局工作人員工作經費,兩項經費有嚴格的區別。司法局工作人員不多,所撥付的辦公經費也相應有限。更不能把普法經費名義上列入財政預算,敷衍上級檢查,而實際並未真正撥付。沒有經費保障,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就無法正常運轉。
創新形式,營造氛圍。以農村法制宣傳月,青少年法制宣傳周,「12.4」法制宣傳日等活動為載體,繼續運用宣傳車,法律咨詢,發放法制宣傳資料,創辦法制宣傳欄,懸掛法制橫幅標語等傳統方式營造法制宣傳氛圍。廣泛運用廣播、電視,政府內刊,信息網站等傳媒,加大公益性法制宣傳教育。電視台,政府信息網站要開辟法制宣傳教育專題欄目,建成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的法制宣傳教育陣地。在休閑公園,車站,碼頭,集貿市場等人員集中的繁華地段,設置法制宣傳欄或者法制宣傳公益廣告牌,使全體公民出門見法,抬頭見法,時時刻刻把法律裝在心中。
8
法治實踐、普治結合。普法教育堅持與法治實踐相結合,抓重點、治難點、重實效。以「法治縣(市區)」建設為平台,加大三個創建活動的力度。一是以「四民主、兩公開」為重點的「民主法治示範(社區)」創建活動;二是以規范行政執法行為為重點的「依法辦事示範窗口單位」的創建活動;三是以依法辦事為重點的「依法決策示範領導班子」創建活動。
⑵ 以全面依法治國為主題怎麼開展公益活動 ,有哪些活動
結合機關、學校、企業、鄉村、社區、單位的工作實際,明確標准,分類指導,規范推進,全力推進主題活動深入開展。按照省「法律六進」工作指導標准,全區今年每一進要建設1-2個示範點,並結合中期督導檢查,加強對主題活動的監督檢查和考評,建立健全考核評估機制,推進「法律六進」工作制度化、規范化。
(一)深化「法律進機關」
1、認真落實領導幹部和公務員學法用法各項制度,推進機關幹部學法工作經常化、規范化、制度化。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每年安排法律學習不少於2次。
2、把法制教育納入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理論學習規劃。依託黨員幹部培訓中心和幹部黨員在線學習平台等陣地,加強領導幹部和公務員法制課程建設,開發精品課程和案例,加大課時投入。
3、認真貫徹落實省《關於組織實施全省領導幹部學法用法分級考試(考核)工作的意見》,制定出台《關於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進一步加強全區領導幹部和公務員學法用法工作的意見》,組織開展全區公務員學法用法培訓考試。與領導幹部年度述職述廉相結合,組織開展領導幹部年度述法工作。
4、認真落實「4?27」公務員學法日制度。為每個機關公職人員配備崗位必備的法律書籍,運用學習論壇、法制講座、文化沙龍等開展機關「讀書學法」活動。
5、加強機關法治文化陣地、欄目和網站建設,營造濃厚的法制學習氛圍,擴大在領導幹部和公務員中的影響力。
(二)深化「法律進鄉村」
1、加強農村法制宣傳骨幹隊伍建設。充分利用農村黨員現代遠程教育平台、「千萬農民素質提升工程」等載體開展法制宣傳教育,重點加強村幹部、黨員、村民小組長、村民代表、各類農村實用人才等對象的法制培訓。村「兩委」幹部每年集中學法不少於4次,村民代表等骨幹每年集中學法不少於2次。充分發揮基層法治促進員、「大學生村官」、「農村文化示範戶」、基層志願者隊伍等人員優勢,有步驟實施農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
2、加強農村法制宣傳教育陣地建設。實現每個涉農街道(鎮)設立一個法制輔導站,每個行政村配備一名法律顧問,建立一個法制學校、一個「法制宣傳欄」和一個法律圖書室(櫃)。建立有組織、有計劃、有教材、有師資、有場地、有考核的「六有」農村法制學校,經常性地開展法律知識培訓。被確定為示範點的村需建有一個法治文化陣地。
3、廣泛開展送法進鄉村活動。結合農民群眾需求,經常性組織文藝團體、法制宣傳志願者等深入基層,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法制宣傳活動。積極推進法治文化下鄉,基層文藝單位每年要創作、排練、演出一批法治節目。
4、深入開展「民主法治示範村」創建活動。認真總結「民主法治示範村」創建工作經驗,進一步完善各項工作制度,規范創建工作程序,提升創建水平。進一步發揮農村法律顧問作用,逐步建立健全村級重大事項決策前法律顧問審核、村務法律體檢等制度。
(三)深化「法律進社區」
1、加強社區法制宣傳員隊伍建設。充分利用社區的人力資源,發揮基層法治促進員、法制宣傳志願者作用,在每個社區建立一支專兼職人員相結合的法制宣傳教育隊伍。
2、加強社區工作者法制宣傳教育。通過集中培(輪)訓、法制講座等方式,定期組織開展社區工作者的法律知識培訓。社區工作人員集中學法,每年不少於4次;社區居民代表集中學法,每年不少於2次。
3、進一步加強社區法制宣傳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每個社區建立一個「法制宣傳欄」、一個法制學校和一個法律圖書室(櫃)。被確定為示範點的社區需建有一個法治文化陣地。注重發揮社區報刊網站等在法制宣傳教育中的作用。
4、結合社區群眾需求,通過現場法律咨詢、舉辦法制講座、發放宣傳資料、展出宣傳圖版和法制文藝演出等形式,經常性組織開展社區法制宣傳活動,每季度不少於1次。
5、深化「民主法治示範社區」創建工作。認真總結「民主法治示範社區」創建工作經驗,進一步規范創建質量,提升創建水平。深入推進「律師進社區」活動。
(四)深化「法律進學校」
1、結合《浙江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實施,大力加強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網路建設,營造有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2、積極推進學校法制教育課時、教材、師資、經費「四落實」。加強法制教育與德育、智育、美育的有機結合,完善學校法制教育的內容與體系,規范中小學法制教育教材,保證課時。將學校法制教育計劃、課程、教材和師資「四落實」情況納入學校綜合考評內容,與教師育人職責考評機制相結合。
3、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隊伍和機制建設,把法制教育作為中小學校長培訓和任職的必修內容,有計劃地培養專兼職結合的法制教師隊伍,不斷完善學生德育導師制、學生違法犯罪預警機制。開展中小學法制課教師培訓工作。加強法制副校長、法制輔導員隊伍建設,加強培訓指導,健全工作制度。
4、組織開展適合青少年特點的各種學法用法活動。以「法在心中」系列主題宣傳活動為載體,積極推進「六五」普法校園行活動。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設,積極開辟「第二課堂」,組織開展適合青少年特點的各種法治實踐教學活動。
(五)深化「法律進企業」
1、建立健全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職工學法用法制度。落實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法律知識培訓制度,建立和完善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學法用法考試(考核)機制。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把法制培訓、考試(考核)納入國家出資企業管理者教育、考核。
2、加強企業法制宣傳陣地建設。探索建立企業職工法律學校。充分藉助「職工之家」、「職工書屋」等平台,發揮企業服務經理人作用,推動法制宣傳教育進企業。
3、豐富企業法制宣傳教育的內容和形式。結合各種宣傳日、宣傳周、宣傳月等形式,通過廣播、宣傳欄、電視、報刊、錄像、網路等形式,定期組織開展送法進企業活動,把法律知識送到職工群眾手中。
4、深入開展「誠信守法企業」創建活動。以「誠信守法企業」創建活動為抓手,大力促進依法治企工作。加強企業法律顧問建設,保障法律顧問依法參與企業經營管理。
5、切實加強外來務工人員法制宣傳教育。認真落實各類用工單位開展外來務工人員法制宣傳教育的責任,加強對外來務工人員較多的建築業等勞動密集型行業和餐飲、家政等服務業行業的法制宣傳教育。結合外來務工人員服務管理各個環節,開展與外來務工人員工作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
(六)深化「法律進單位」
1、加強事業單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管理人員的法制培訓,提高依法管理、依法辦事能力。
2、公園、市場、車站、渡口、文化娛樂等公共活動場所管理單位,要設立面向公眾的法制宣傳櫥窗或宣傳欄,通過公示牌、宣傳冊、觸摸屏、開放日等形式,向社會宣傳與本單位業務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定期開展宣傳活動。依法治國主題活動啟動,活動共分輔導學習、知識測試、知識競賽、徵文大賽(典型案例徵集)四個部分開展.
⑶ 法制宣傳與法治宣傳哪個正確
兩個都是正確的。只不過二者的含義不同,如下:
法制宣傳:指的是法律制度的宣傳。
法治宣傳:指的是法律治理的宣傳。
(3)依法治國宣傳欄擴展閱讀
法制
「法制」我國古代已有之,在現代,人們對於法制概念的理解和使用是不一樣的。
其一,狹義的法制,認為法制即法律制度。詳細來說,是指掌握政權的社會集團按照自己的意志、通過國家政權建立起來的法律和制度。
其二,廣義的法制,是指一切社會關系的參加者嚴格地、平等地執行和遵守法律,依法辦事的原則和制度。
其三,法制是一個多層次的概念,它不僅包括法律制度,而且包括法律實施和法律監督等一系列活動過程。
法制是法律和制度的總稱。統治階級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方式管理國家事務,並且嚴格依法辦事的原則,也是統治階級按照自己的意志通過國家權力建立的用以維護本階級專政的法律和制度。
任何國家都有法,但並非有法制。法制在不同國家其內容和形式不同。
在君主制國家,君主之言即為法;在資本主義國家,雖然排除了奴隸制、封建制國家法制的專制性質,但資產階級受階級本性的局限,當有的法律規定不符合本階級的利益時,就加以破壞。
只有徹底消滅剝削制度,實現人民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才能真正實現社會主義法制。
法治
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現代社會的一個基本框架。大到國家的政體,小到個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中運行。對於現代中國,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才是真正的法治。
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才是真正的依法;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進,才是真正的法治。無論是經濟改革還是政治改革,法治都可謂先行者,對於法治的重要性,可以說怎麼強調都不為過。
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既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客觀要求,也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確保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⑷ 彭德懷、陶鑄追悼會 全國人大審議通過《勞動合同法》 普法宣傳欄 聽取村主任就職演
(1)確立中國共復產制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立;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2)平反冤假錯案;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改進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大加強立法工作;加強立法和普法知識的宣傳;加強基層民主建設,改革基層民主選舉。 (3)加快了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的步伐,保障人民的合法權利,推動各項事業的發展。 |
⑸ 法治實踐活動感想100字
參與法治相關實踐活動後的感想:主要就是圍繞法治實踐活動以後自己受到了什麼啟發,今後呀怎麼做,這樣的主題展開。
正文
在過去的半年中,在學院團委老師的指導和我們部門自身的努力下,實踐部取得一定成績。當前社會上存在的不良現象對學校德育工作的影響及對策,增強學校德育工作時效性的對策。
如何把社會、家庭、學校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合力,如何充分發揮學校在德育教育中的主陣地、主渠道的作用等四個議題進行了集中學習和研討。
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在醒目的位置製作了永久性的新《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大型宣傳板塊。各小學也充分利用板報、牆報、手抄報、宣傳欄等陣地進行宣傳教育。
結合愛國教育,進行了熱愛家鄉「弘揚望台精神」主題班會活動,教育學生從小熱愛家鄉、長大報效祖國的理想信念。
建立健全了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網路。教師能做到每學期對每個學生至少家訪一次,並定期召開家長會,對學生在校表現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與交流。對後進生或家庭情況特殊的學生及時進行家訪,建立了後進生轉化檔案,及時解決學生思想認識上的各種問題。
總之,通過開展加強和改進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系列活動,活動的開展,教育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正確辨別真、善、美,使學生增長了知識,純潔了思想,陶冶了情操。
(5)依法治國宣傳欄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在中國這樣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要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長治久安,最根本的還是要靠法治。法治建設推進得越持久、越深入,其成效就會成倍放大。
2、政法機關是黨領導下的執法司法力量,行使的是國家權力,服務的是人民群眾,在建設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進程中發揮著特殊重要作用。
⑹ 依法治國,如何做好降耗減排
1.完善法律框架
黨的「十七大」報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作出了精闢概括:「一個統一」和「四個制度」。「一個統一」就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節能減排也必須納入國家的法律法規體系。
德國是歐洲國家中節能減排法律框架最完善的國家之一。德國的《廢棄物處理法》最早制定於1972年。日本早在1979年就頒布實施了《節約能源法》,後來又對其進行了多次修訂,最近一次是在2006年。該法對能源消耗標准作了嚴格的規定,並獎懲分明。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大國,美國的法律法規就能源消耗和污染標准進行嚴格、詳細的限制,任何企業如有違規行為,該企業和政府執法部門都將面臨非常大的社會壓力,如果一家企業被判處違反節能、潔能法規,處罰將非常嚴厲,要麼倒閉垮台,要麼常年承擔清理污染責任而負擔沉重。
因此,我們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節能減排的法律法規體系,使能源消耗、廢棄物處理有法可依,而且要嚴格執法,不能讓「守法的成本大於違法的成本」。
2.加強制度建設,不僅要規定具體,而且要狠抓落實
為了有效地實施節能減排的相關法律法規,並實現其提出的相應目標,歐美各國政府先後配套出台了各種制度,使節能減排相關法律法規的實施得到切實具體的落實,並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
具體來說有三個方面:第一,對能源消費總量不同的企業實施分類管理制度,即根據能源消耗多少對能源使用單位進行分類,規定不同的降耗標准;第二,對企業的節能減排管理人員實行「節能減排管理師制度」,由國家統一認定節能減排管理人員的從業資格,並加強對節能減排管理人員的培訓;第三,對用能產品(如家電)強制實行能效標識制度,所有商品房在銷售合同等文件中要載明耗能量、節能措施等,以形成企業內在的動力機制。
3.利用市場機制
為促進節能減排,歐美國家無論實行強制性政策還是實行誘導性政策,其立足點都放在充分利用市場機制上。也就是說,歐美國家節能減排能取得重大進展,是其政府政策和市場機制相互配合的結果。
比如,歐盟成員國實行的固定價格法和固定產量(比例)法,對歐盟可再生能源發展促進特別大。固定價格法是指國家確定可再生能源發電的上網價格(大大高於化石能源發電的價),而發電量的多少由市場決定。這些國家通常由國家與可再生能源發電生產商簽署1015年的采購協議,協議期間價格基本固定,有力地促進清潔電力的大量生產和可再生能源電力生產商追求規模經濟效益。
節能減排工作既需要有政府「有形之手」的推動和支持,更需要經市場「無形之爭」的培育和考驗。
建議完善電力谷峰分時電價辦法、降低小火電的價格,實施有利於煙氣脫硫的電價政策;鼓勵可再生能源發電,利用余熱余壓、城市垃圾發電;合理調整原水和各類用水價格,推行階梯式水價,制定支持再生水、海水淡化水、雨水開發利用的價格政策等。
4.發展循環經濟
循環經濟是以資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為目標,將清潔生產、生產和生活廢棄物回收利用、生態平衡與可持續發展等融為一體的經濟運行模式。最大特點是資源節約和廢棄物循環利用,既以單位產出資源消耗減量化為手段,實現廣義節能,而且可以從源頭和全過程預防污染產生,實現廢棄物排放的最小化和無害化。可見,發展循環經濟是從源頭實現節能減排的最有效途徑。
國外發達國家已經出現兩種層面的循環:
一種是在企業層面上建立的小循環模式,其方式是組織廠內各工藝之間的物料循環。
另一種是區域層面上建立的大循環模式,即工業園區層面的循環經濟。把不同工廠聯結起來,形成共享資源和互換副產品的產業共生組合,使一個企業產生的廢氣、廢熱、廢水、廢渣在自身循環利用的同時,成為另一個企業的能源和原料。
發展循環經濟在我國農村是個重點,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政策激勵,林牧副漁各業可以在政府和技術人員的指導下,互為前提,互相利用。
5.依靠科技創新
科技創新是節能減排的重要保證。計算機在1946年剛問世時,擁有8000個電子管,體積特別龐大,而集成電路技術讓它逐漸瘦身,成本也越來越低廉。節能減排同樣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需要政府扶持與市場機制相結合。
近年來,歐盟成員國依靠政策引導,開發出了一系列的節能減排技術,通過不斷改造工業制
6.改變我們的生活觀念
我們要時刻想到中國是一個人均佔有資源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的國家,應盡量避免別墅建設,大力發展城市公共交通,適當發展城市的亮化工程等。
⑺ 在教學中,談談又幾何加強法治宣傳教育
法治宣傳教育是推進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從1986年開展全民普及法律常識(簡稱「一五」普法),到今年「六五」普法即將收官,全民普法已經走過了近30年的光輝歷程。經過六個「五年普法規劃」的實施,全民的法律意識從無到有,法制觀念由弱到強;各級領導幹部的法律素質,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以及依法辦事的能力和水平普遍得以提升,這無疑是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所取得的輝煌成果。然而,隨著全民法治意識的逐步提升,民主法治建設的不斷推進,尤其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戰略後,對法治宣傳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論斷、新的要求,從過去的「法制宣傳教育」轉變為了現在的「法治宣傳教育」,雖一字之差,卻蘊含著法治建設理念的飛躍、內涵的豐富和領域的拓展,標志著法治建設步入新常態。
如何在法治新常態下探索、實踐出法治宣傳教育的新途徑、新方法,推動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向縱深開展,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和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是當前擺在各級普法主管機關和廣大普法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和現實問題。為此,筆者就余江縣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了深入調查研究,並從中探尋發現存在的典型性問題,並提出一些對策和建議,以供商榷。
一、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開展情況
(一)高位推動,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組織保障機制比較完善
余江縣高度重視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堅持高位推動,成立了以縣委副書記為組長、四套班子分管和聯系的副縣級領導為副組長,各有關部門主要領導為成員的普法教育依法治縣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各司其職,「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機制落實到位,初步形成了黨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實施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大普法」工作格局。完善考評機制,把法治宣傳教育和依法治理納入了綜治考核體系,把普法「軟任務」變成了「硬指標」。精心打造了普法講師團、普法聯絡員、法制副校長和法律服務團等四支普法隊伍,形成了一支由人民調解員、村「兩委」幹部、老教師、老幹部、大學生村官等組成的龐大農村法治宣傳教育隊伍,覆蓋並促成全縣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網路體系形成。
(二)分類推進,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初步顯現
堅持以「法律六進」為載體,以普法重點對象為突破口,分類推進、整體推動「六五」普法規劃實施,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取得顯著成效,針對性和實效性不斷得以提升。
在領導幹部層面,建立健全了各級黨委(黨組)中心組集體學法、政府常務會議會前學法和科級領導幹部任前法律知識考試制度,並將以《憲法》為核心的法律法規知識納入剛性學習和考試內容。進一步增強了全縣各級領導幹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和維護穩定的能力。
在農村群眾層面,將法治宣傳教育納入了新農村建設總體規劃,在各新農村建設點建成了一批法治文化牆、法治文化路和法治文化苑,極大地豐富和拓展了農村法治宣傳教育內涵和途徑。
在學校學生層面,全面建立和完善了法制副校長聘任制度,為全縣34所中、小學校選聘了40名法制副校長,明確要求每名法制副校長為學校師生上法制教育課每學期不少於2堂(次)。同時,把法治教育內容納入學校文化學習課程,逐步形成了法治教育的長效機制。
在企業管理及務工人員層面,定期組織律師、公證員及基層法律服務者深入企業和工廠,為廣大的經營管理和務工人員開展法律知識講座和法律咨詢服務,有效提升了管理人員依法經營和務工人員依法維權的法律意識,營造了濃厚的企業法治文化。此外,組建了縣工商聯(總商會)法律服務中心,為全縣各企業提供「法律體檢」服務,幫助預防和規避法律風險和漏洞,為企業健康、科學及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突出特色,法治宣傳教育工作亮點紛呈
近年來,余江縣以創建法治余江、平安余江為目標,結合縣情和群眾法律需求,積極創新法治宣傳教育方式和載體,豐富法治宣傳教育內容,法治宣傳教育工作不斷邁上新水平,2014年被評為「全國『六五』普法中期工作先進縣」稱號。全方位打造法治文化陣地,在縣城精心打造了一條百米法制宣傳長廊,各鄉(鎮)30米以上法制宣傳欄普遍建成;依託縣廉政文化主題公園,增添法治名言警句、古今中外法治故事宣傳碑、法治雕塑和法治人物長廊,打造了集廉政、法治、休閑於一體的法治文化公園;以農村普遍建成的農民書屋為平台,積極介入、指導農民書屋設立法律圖書角,強化各類法律書籍的管理和分類,法律書屋工程建設逐步推進;在《余江報》開辟法治宣傳專欄,搭建普法簡訊平台,宣傳和推廣法治宣傳教育工作亮點和特色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採取「試點先行、培育典型、以點帶面、整體推進」原則,在全縣樹立 「法治余江」建設示範點60個,覆蓋鄉鎮、機關單位、學校、企業、村、社區等8鍾不同類型單位,培育出了一批叫得響、立得住、推得開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進單位;創建省級「民主法治示範村」3個,創建市級「民主法治示範村」11個,命名表彰第一批縣級「民主法治示範村」6個,依法治縣和民主法治創建工作初見成效。
二、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原因
今年已是「六五」普法規劃實施的最後一年,回首近30年來的全民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然而,問題也是存在的,有長期以來沿襲的老問題,有隨著經濟社會形勢發展出現的新問題,同時也有思想認識和體制機制等方面的問題。無論是什麼問題,都是必須要面對和解決的。
(一)思想認識上有偏差
歷經30餘年遺留下來的「重經濟建設、輕法治教育」的慣性思維,依然沒有得到根本轉變。少數領導在思想上不夠重視,行動上缺乏自覺性,往往是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認為法治宣傳教育工作開展了30來年,普及的法律法規已經夠了,沒有必要再開展下去,再搞也是走形式,不會有什麼效果;還有的學法、用法意識不強,這在普法考試方面表現的尤為突出,代考、替考現象普遍存在,考試紀律觀念淡化;少數基層幹部甚至存在錯誤思想傾向,認為群眾學習的法律知識已經夠多,如甚至認為學的太多反而不利於基層工作的展開,群眾工作將會越來越難做,所以送法、送政策的積極性不高,更多是敷衍了事。
(二)工作機制不夠完善
總體上來講,在縣級層面的法治宣傳教育工作保障機制還是比較健全完善的,但是具體到各鄉鎮、機關單位和部門,各種各樣的問題還是不同程度的存在,必要的保障機制和措施普遍缺乏。比如:有的普法經費落實不到位,印發法治宣傳材料資金短缺;有的組織機構不健全,具體工作無人做;有的印發文件了事,不檢查、不落實,工作流於形式,等等。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持續和深入開展。另外,法治宣傳教育考評機制還不夠科學,往往是以開了多少會、開展了多少活動、做了多少資料為依據,對於形式與效果是否能達到有機統一,以及效能最大化的問題考慮欠缺。同時,在年度綜治考評總分中所佔分值過小,難以引起主要領導的重視,導致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力度不夠。
(三)宣傳模式比較陳舊
當前,余江縣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方式還比較落後,主要採取製作宣傳欄、發放宣傳單、懸掛橫幅、張貼標語等傳統形式,必要的法治宣傳設施配備還不夠齊全,現代化和新型的宣傳方式運用還不夠廣泛。在法治宣傳教育內容學習上,主要是學習省、市編印的普法讀本,其中多為法治理論知識,條條框框空洞單調無味,不便於記憶、理解,學法的積極性不高。從領導幹部和一般公務員來看,很多人甚至連「六五」普法普及哪些法律都不清楚,學習法律知識的時間少之又少。在農民工、外來務工和流動人員等特殊群眾方面還缺乏有效的宣傳方式,盲點和死角多,因不學法、不懂法而發生上訪、群體性事件的案例大量存在,嚴重影響了全縣經濟社會和諧穩定發展。
(四)隊伍力量比較薄弱
余江縣依法治縣領導小組是全縣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領導機構,辦公室設在余江縣司法局。由於其是臨時性的組織機構,真正具體從事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只有縣司法局法宣股工作人員,人員偏少、力量單薄,其指導、協調、檢查和監督等職能作用難以得到有效發揮,深陷「小馬拉大車」的尷尬處境。另外,從鄉鎮來看,農村法治宣傳教育工作點多、面廣,承擔該項任務的基層司法所普遍面臨人員不足,在11個基層司法所中,仍然有4個1人所,7個2人所,而且兼職過多,任務重、壓力大,往往是疲於奔波、窮於應付,工作難以深入開展。
從機關機關單位和部門來看,雖然大部分都有分管領導和聯絡員,但是基本沒有專門從事法治宣傳教育教育工作的人員,而且人員變動頻繁,工作沒有連續性,甚至少部分連分管領導和聯絡員都沒有,遇到檢查就手忙腳亂,臨時抱佛腳的有之,應付了事的亦有之。
從村、社區等基層組織來看,村(居)委幹部是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主體,但由於基層事務繁瑣,而且人數不多,精力有限,再加上自身法律素質不高,大部分基層幹部都不願意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即便開展也多是流於形式、走走過場,收效甚微。
三、加強法治宣傳教育深入開展的幾點建議
(一)轉變工作理念,主動適應法治宣傳教育新形勢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決定》強調: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由「法制」置換為 「法治」的這一重要表述,經歷了30餘年的探索和實踐,標志著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將從法律知識普及向培育法治信仰邁進,法治宣傳教育不僅要對法律體系和法律知識進行宣傳,還要對立法、執法、司法和守法的法治教育實踐進行宣傳,更要加強對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的培育,突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能力的培養。因此,傳統的上街咨詢、發放材料、設立展板等過於陳舊的「老三樣」宣傳手段,已經不能適應法治形勢發展的需要,必須要轉變工作理念,在深刻理解法治宣傳教育科學內涵的基礎上,准確把握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中的職責和使命,注重以人為本,從維護好、保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法治宣傳教育全面拓展到全縣執法、司法和守法的全過程,創造性地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工作,不斷弘揚法治精神,提升全民法律素質和法治觀念,更好地發揮法治宣傳教育在全面推進法治建設中的基礎性作用。
(二)強化組織領導,健全完善法治宣傳教育保障機制
法治宣傳教育工作作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一項基礎性工作,關繫到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成敗,因此各級領導幹部和廣大普法工作者必須要引起高度重視,強化組織領導和保障機制,努力適應法治建設新常態。一是要進一步完善黨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實施、各部門配合、全社會共同參與的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形成相互配合、齊抓共管的「大普法」工作格局。二是要健全普法責任機制,扎實落實「誰主管誰普法、誰執法誰普法」機制,推動建立法官、檢察官、行政執法人員和律師以案釋法制度。三是要明確納入「一把手」工程,實行「一票否決」,確保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經費和人員落實到位。四是要強化考核評估機制,把領導幹部學法、用法納入年度個人考核,對普法考試連續兩年未達到合格以上的不得提拔重用;建立領導幹部任前法律知識考試和公務員專業法律知識考試制度,努力提高各級領導幹部和廣大幹部職工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和維護社會穩定的能力和水平。
(三) 創新方式方法,提升法治宣傳教育針對性、實效性
當前廣大人民群眾的法律素質和法治觀念普遍提升,現有的法治宣傳教育手段和方法已遠遠不能滿足群眾的法律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針對性和實效性不強的問題,已經成為制約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發展的瓶頸。故而,必須要加大創新力度,不斷推陳出新,打造精品、樹立品牌,探索出一條適合縣情實際的特色發展路子。
1.積極拓展新型載體。電視、廣播、報紙和雜志是當前群眾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可以在這些新型媒介上開辟法制宣傳專欄,辦成系列、辦出特色,把單向的灌輸變為互動的融合。比如:在《余江報》開辟法治專欄,定期刊發全縣各地、各單位、各部門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動態;在余江電視台開辦法治講座欄目,把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典型案例通過以案說法的形式進行教育警示;開通普法手機簡訊平台,定期編撰法治小信息向全縣廣大手機用戶發送,等等。
2.鞏固深化基礎陣地。發揮好法治宣傳欄、櫥窗、LED顯示屏、法治文化公園和法律圖書角等傳統型基礎陣地作用,營造出濃厚的法治氛圍;創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把法治納入文化教育的必修課程,形成青少年法治教育長效機制;把法治宣傳教育納入新農村建設點總體規劃,在各新農村建設點普遍建立法治文化路、法治文化牆,寓法治宣傳教育於群眾日常生活、生產的方方面面。
3.注重群眾法律需求。在堅持開展各類法律宣傳日、宣傳周、宣傳月活動的同時,積極深入基層一線,注重聽取群眾對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意見和了解群眾對法律的需求,落實「菜單式普法」模式,群眾需要什麼法律就宣傳什麼法律,做到有的放矢,提升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4.與法治實踐相結合。在法治宣傳教育工作中,要把著力推進「法治余江」創建工作作為深化依法治理工作的重要途徑,積極構建法治余江的綜合評價體系,將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以及法治環境、法治意識和民生保障等內容納入考核,開展「法治單位」「法治鄉鎮」「法治村(社區)」「法治學校」「誠信守法企業」等「法治細胞」創建,加快法治余江建設進程。
(四)堅持固本強基,持續強化法治宣傳教育隊伍建設
法治宣傳教育是一項社會系統性工程,涉及面廣,涵蓋內容多,工作難度大,必須要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不斷壯大法治宣傳教育隊伍,提高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者的素質和能力,為深入推進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提供人才支撐。一是要打造各種形式的法治宣傳教育隊伍,比如普法講師團、普法聯絡元隊伍、法制副校長隊伍、法律服務團,等等;充分發揮這些人員的專業法律優勢廣泛開展法治宣傳、法律講座和法治培訓等活動,把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維的運用參透到經濟社會生產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二是要提升法治宣傳教育隊伍的創新能力和意識,創造性地把法治宣傳教育與法律服務、人民調解、執法司法及文化建設等相結合,全面佔領法治宣傳陣地,引導法治輿論導向,不斷提升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親和力、感染力和滲透力。三是要加強執法、司法隊伍的整體素質,進一步嚴明工作紀律,改善執法、司法環境,傳遞社會法治正能量,讓廣大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法治陽光的溫暖,自覺做到學法、守法、用法。
⑻ 如何在依法治國理念下依法治警
如何在依法治國理念下依法治警
在新的歷史時期,人民警察肩負著「鞏固共產黨執政地位、維護國家長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樂業」三大政治責任和歷史使命。隨著依法治國進程的推進和社會主義法制的不斷完善,這對公安機關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
要知法,這是具備人民警察資格的最基本要求。社會主義法制的基本要求首先是有法可依。依法治國必須有法,所謂法就是體現人民意志並依靠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人們的行為規范。它涉及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國家依據法所調整對象的不同而制定出各個層次、各個部門的法律,如刑事法規、民事法規、經濟法規、行政法規等。作為執法群體之一的人民警察,如果不知道國家有哪些法律,國家禁止什麼、許可什麼、應該做什麼、應該怎麼做,這將是何等的荒唐!所以人民警察必須學法、知法,知曉各個方面、各個層面的法律,讓法律占據警察思維,讓法律定格警察人生。只有知法的人,才是一個最起碼的執法者。
要懂法,這是對人民警察執法能力的要求。公安機關是國家重要職能部門,公安機關的人民警察具有國家賦予的特殊職權,人民警察執法行為的結果直接關繫到人們的最重要權利,如人身權、財產權等。人民警察要想正確履行「打擊敵人、保護人民」的職責,就必須懂法,對所執的法融會貫通。人民警察執法的范圍主要是刑法及治安法規,所以在執法過程中,不僅要懂實體法中規定的哪些行為是違法犯罪,還要懂程序法中規定的如何去懲治違法犯罪。只有這樣,人民警察執法活動才會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才能樹立自身的光輝形象。
要守法,這是對人民警察執法品質的要求。執法者必須守法,這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之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其實質就是指人們都必須遵守法律,都必須用同一個標准遵守法律,沒有一個人可以例外。試想,如果一個警察剛從紅燈下闖過,回過頭來又去處罰別人闖紅燈,被處罰人會心服嗎?肯定不會。如果執法者本身不守法,還能約束別人?還能維護法律尊嚴嗎?社會的法律秩序又會怎樣?正所謂已不正就不能正人。所以作為執法者的人民警察必須模範遵守法律,這樣才能有資格去履行職責,才能維護法律的尊嚴,才能維護正常的社會秩序。
要執法,這是對人民警察執法的制度要求。一是依據法律規定,嚴厲打擊違法犯罪人員及其組織,做到證據確鑿,程序合法,不枉不縱。嚴禁用刑訊逼供等非法手段獲取證據,嚴禁在辦案過程中使用侮辱性語言等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二是在治安管理中做到文明、公正執法。要放下架子,摒棄官老爺思想,深入基層,做好群眾工作;要文明執勤,文明管理,嚴禁耍特權,粗暴執法;要實行警務公開,公開辦事程序和收費標准,做到陽光執法。三是要根據《行政許可法》及有關規定,及時為群眾辦理有關證件。窗口單位要實行微笑服務,徹底克服「四難」現象,對手續不全的辦事人員,要實行一次性告知制度,決不讓群眾跑第二趟;對弱勢群體要送服務上門,盡力為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問題;要經常深入警(社)區,聽取群眾的呼聲與建議,及時為他們排憂解難。
要釋法,這是人民警察執法的義務要求。人民警察除了執法、守法外,還有一個重要職責是向民眾宣傳法律、解釋法律。一是利用廣播、電視、宣傳欄等,宣傳國家頒布實施的新法律法規,及時讓群眾知曉新法的實質和內容,以利施行;二是經常到學校、企業單位等,舉辦法制講座,為他們傳授法律知識和用法技能,提高他們的法制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三是經常深入警區,利用座談會、入戶走訪等形式,向群眾宣講法律,提高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和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