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輻射污染
『壹』 如何防止和減少電磁輻射污染
要防止和減少電磁輻射污染,要從源頭抓起,即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頻率和時間。在日常生活中,比如電視機或者電腦不看時,拔掉電源,也能有效防止和減少電磁輻射污染。另外,多吃一些防輻射的食物,比如海帶、黑芝麻等具有抗電腦輻射作用的。防輻射服研究中心還指出,如果家中有孕婦的也可以購買專業的防輻射產品,比如防輻射服,防輻射毯子或者手機防輻射袋子等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禦或者減少電磁輻射污染。
『貳』 電磁輻射污染有哪些危害
到目前為止,關於電磁輻射對人體危害的研究時間較長,國內外多數學者帶有共識性的觀點認為,電磁輻射對人體具有潛在危險。近年來,國內外對電磁輻射危害的相關報道不勝枚舉,具體危害主要有以下6個方面:
1、是造成兒童患白血病的原因之一醫學研究證明,長期處於高電磁輻射的環境中,會使血液、淋巴液和細胞原生質發生改變。義大利專家研究後認為,該國每年有400多名兒童患白血病,其主要原因是距離高壓電線太近,因而受到了嚴重的電磁污染。
2、能夠誘發癌症並加速人體的癌細胞增殖電磁輻射污染會影響人體的循環系統、免疫、生殖和代謝功能,嚴重的還會誘發癌症,並會加速人體的癌細胞增殖。瑞士的研究資料指出,周圍有高壓線經過的住戶居民,患乳腺癌的概率比常人高7.4倍。
3、影響人們的生殖系統主要表現為男子精子質量降低,孕婦發生自然流產和胎兒畸形等,某省對16名女性電腦操作員的追蹤調查發現,接觸電磁輻射污染組的操作員月經紊亂明顯高於別組。有關研究報告指出,孕婦每周使用20小時以上計算機,其流產率增加80%,同時畸形兒出生率也有所上升。
4、可以導致兒童智力殘缺據最新調查顯示,我國每年出生的2000萬兒童中,有35萬為缺陷兒,有專家認為電磁輻射也是影響因素之一。世界衛生組織認為,計算機、電視機、行動電話的電磁輻射對胎兒有不良影響。
5、影響人們的心血管系統表現為心悸、失眠,部分女性經期紊亂、心動過緩、心搏血量減少、竇性心率不齊、白細胞減少、免疫功能下降等。如果裝有心臟起搏器的病人處於高電磁輻射的環境中,會影響心臟起搏器的正常使用。
6、對人們的視覺系統有不良影響由於眼睛屬於人體對電磁輻射的敏感器官,過高的電磁輻射污染還會對視覺系統造成影響。主要表現為視力下降,引起白內障等。
另外,高劑量的電磁輻射還會影響及破壞人體原有的生物電流和生物磁場,使人體內原有的電磁場發生異常。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人或同一個人在不同年齡階段對電磁輻射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樣的,老人、兒童、孕婦屬於對電磁輻射敏感的人群。
『叄』 家用電器也會產生電磁輻射污染嗎
會,生活中最常見的是電器的電磁輻射。如:電腦,電視機,微波爐,電吹風,電冰箱,手機等。研究人員通過實驗研究發現,電腦顯示器前的電磁輻射通常只需要一個纖維玻璃就可以阻隔,如果沒有纖維玻璃,盡量保持與電腦屏幕的距離超過30厘米。
電磁輻射量便會低於安全值。其次電腦主機的輻射比顯示器大,因為主機帶有輻射的部分一般為馬達、電線圈、電風扇等部分,這些部分要與人體保持60厘米以上的距離。
雖然生活中的電磁輻射有很多,但我們不用過度緊張。科學地認識和預防電磁輻射污染非常有必要。一般情況下,電磁輻射並不強,但因為其具有累積效應,所以在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加以注意,盡量遠離輻射源。
各種家用電器、辦公設備、行動電話等都應當盡量避免長時間操作。操作時注意保持和它們之間的距離。當電器暫停使用時,最好關閉電源,不使其處於待機狀態,即使是微弱的電磁輻射,長時間也會產生輻射積累。
家中的電器也不要擺放得過於集中,盡量分散擺放。另外,可以多吃胡蘿卜、西紅柿、海帶、瘦肉、動物肝臟等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和蛋白質的食物,可以加強肌體抵抗電磁輻射的能力。
(3)電磁輻射污染擴展閱讀:
人為電磁輻射:
人為電磁輻射產生於人工製造的若干係統,在正常工作時所產生的各種不同波長和頻率的電磁波。影響較大的包括電力系統、廣播電視發射系統、移動通信系統、交通運輸系統、工業與醫療科研高頻設備。
1、電力系統
經濟的發展促使各種用電設備日益增多,用電負荷急劇增大,電網規模快速膨脹,高壓輸電線路和變電站日益增多。由高壓、超高壓輸配電線路、變電站和電力變壓器等產生的交變磁場,在近區場會產生嚴重的電磁干擾。
2、廣播電視發射系統
廣播電視發射塔是城市中最大的電磁輻射源,這些設備大多建在城市的中心地區,很多廣播電視發射設備被居民區包圍,在局部居民生活區形成強場區。
3、移動通信系統
移動通信基站是主要的電磁輻射源。隨著電信事業的飛速發展,移動基站的數目不斷增加,為防止干擾,基站高度逐漸下降,發射的電磁波反射到居民樓的概率增大,基站和基站之間的距離逐漸減小,分布日漸廣泛,使電磁輻射水平不斷增加。
4、交通運輸系統
交通運輸包括有軌、無軌電車、電氣化鐵路、汽車、地鐵等。這種輻射源主要以傳導、感應、輻射等形式產生電磁輻射,如汽車發動機的點火系統會產生很強的寬頻電磁雜訊。
5、工業與醫療科技高頻設備
工業與醫療科研高頻設備產生的強輻射對環境及人體健康都將產生不良影響。
參考資料來源:新華網-生活中的電磁輻射污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磁輻射污染
『肆』 電磁輻射污染危害到了什麼地步
在正常工作時都會向外輻射出大量的不同波長和頻率的電磁波,形成電磁輻射。它們無色、無味、無形,又無處不在,它可以穿透包括人體在內的多種物質,人體如果長期暴露在超量的電磁輻射下,人體細胞就會被大面積殺傷或殺死,造成電磁輻射污染。據專家介紹,電磁輻射污染對孕婦和兒童的威脅最嚴重。
『伍』 電磁輻射污染的控制主要有哪些
電磁輻射污染的控制
(一)電磁輻射的主要防護措施
為了減小電子設備的電磁泄漏,必須從產品設計、屏蔽與吸收等角度人手,採取治本與治表相結合的方案,防止電磁輻射的污染與危害。
制定防護技術措施的基本原理有以下幾個方面:
1.加強電磁兼容性設計審查與管理
縱觀中外,無論是工廠企業的射頻應用設備,還是廣播、通信、氣象、國防等領域內的射頻發射裝置,其電磁泄漏與輻射,除技術上的原因外,主要問題就是設計與管理方面的責任。因此,加強電磁兼容性管理是極為重要的一環。
2.認真做好模擬預測與危害分析
無論是電子、電氣設備,還是發射裝置,在產品出廠前,均應進行電磁輻射與泄漏
狀態的預測與分析,實施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大、中型系統投入使用前,還應當
對周圍環境電磁場分布進行模擬預測,以便對污染危害進行分析。
3.合理設計設備
1)提高槽路的濾波度
濾波度不好的設備,不僅造成很強的諧波輻射,產生串頻現象,影響設備的正常工作,而且也會帶來過大的能量損失。因此,在進行設備的槽路設計時,必須精確計算,採取妥善的技術措施,努力提高其濾波度,達到抑制諧波的目的。
2)元件與布線要合理
元件與布線不合理,比如高、低頻布線混雜在一起,元件距離機殼過近等,均是造成電磁輻射與泄漏的原因之一。因此,在進行線路設計時,元件與布線必須合理。例如,元件與布線均應高、低頻分開,條件允許時宜在高、低頻中間實行屏蔽。
目前,在布線上多採用垂直交叉布線或高、低頻線路遠距離布設並採用屏蔽等技術方案,效果良好。
3)屏蔽體的結構設計要合理
一般要求設備的屏蔽殼設計要合理,比如機殼的邊框不能採用直角過渡,而應當採用小圓弧過渡。各屏蔽部件之間盡量採用焊接,特殊情況下採用螺釘固定連接時,應當在兩屏蔽材料之間墊入彈片後再擰緊,以保證它們之間的電氣性能良好。
4.實行屏蔽
由於設備的屏蔽不夠完善,例如以往的設備,有些屏蔽體不是良導體,或者缺乏良好的電氣接觸;有些設備的結構不嚴密,縫隙過大;有些設備的面板為非屏蔽材料,因而造成漏場強度很大,有時出現局部發熱或噴火現象。由於屏蔽體的結構設計不合理,有部分設備主要輻射單元的屏蔽殼採用了稜角突出的設計,容易引起尖端輻射。如某廣播發射機面板處電磁場強度均為30V/m,而其機箱框邊為直角,沒有小圓弧過渡,結果場強高達50V/m。所以正確、合理的屏蔽,是防止電子、電氣設備的電磁輻射與泄 漏,實現電磁兼容的基本手段與關鍵。
5.射頻接地
射頻防護接地情況的好壞,直接關繫到防護效果的好壞。隨著頻率的升高,地線要求就不太嚴格,微波頻率甚至不需要接地。射頻接地的作用原理,就是將在屏蔽體(或屏蔽部件)內由於感應生成的射頻電流迅速導人大地,以便使屏蔽體(或屏蔽部件)本身不再成為射頻的二次輻射源,從而保證屏蔽作用的高效率。必須強調的是,射頻屏蔽要妥善進行接地,二者構成一個統一體。射頻接地與普通的電氣設備保護接地極不相同,二者不能互相替代。
6.吸收防護
吸收防護是將根據匹配原理與諧振原理製造的吸收材料,置於電磁場之中,可以把吸收到的波能轉化為熱能或其他能量,從而達到防護目的。採用吸收材料對高頻段的電磁輻射,特別是微波輻射與泄漏抑制,效果良好。吸收材料多用於設備與系統的參數測試。防止設備通過縫隙、孔洞泄漏能量,也可用於個人防護。
7.採用機械化與自動化作業,實行距離防護
從理論上分析,感應電磁場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輻射電磁場與距離成反比。因此可知,屏蔽間距愈大,電磁場強度的衰減幅度愈大。所以,加大作業距離可提高屏蔽效果。
8.濾波
即使系統已經有合適的設計和安排,並考慮了恰當的屏蔽和接地,但仍然有泄漏的能量進入系統,使其性能惡化或引起故障。濾波器可以限制外來電流數值或把電流封閉在很小的結構范圍內,從而把不希望傳導的能量降低到系統能圓滿工作的水平。確定設備濾波要求(或屏蔽、接地要求)的原始依據,是設計人員所採用的正式或非正式的技術規范。關鍵設備引線上允許的干擾電平必須在設計初期就加以規定,以使電路設計人員知道它們的分機所必須滿足的條件。因此應在功能試驗階段和其他階段連續確定它們是否能符合這些技術規范的要求。然而,當必須採用濾波器的時候。應該注意避免由於各個設計組之間的不協調所引起的重復濾波。
9.正確使用設備
當設備投入使用前,必須結合工藝與加工負載,正確調整各項電氣參數,最大限度地保證設備的輸出匹配,使設備處於優良的工作條件下。同時,還要加強對設備的維護與保養。例如,l0kW的高頻設備,其陽極電流調整到0.8~1.5A之間,柵極反饋電流調整到150~300mA之間,屬於正常范圍。但在使用上,往往陽極電流大而柵極電流小,這表明了振盪部分本身的耗散功率高,從而使得加熱效率很差。因此,為達到最佳的工作狀態,即理想的匹配與耦合狀態,要求調整陽極電流到谷點,柵極電流到峰點。但要注意工作頻率不可過低或過高。若過高,則高頻輻射所造成的散射功率過多;若過低,則渦流減小,加熱效果差。
10.加強個人防護
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加強自我防護。減輕電磁波污染的危害,有許多易於操作的措施,總的原則有兩個:其一,盡量增大人體與發射源的距離;其二,由於工作需要不能遠離電磁波發射源的,必須採取屏蔽防護的辦法。因為電磁波對人體的影響,與發射功率大小、發射源的距離緊密相關,它的危害程度與發射功率成正比,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以行動電話為例,雖然其發射功率只有幾瓦,但由於其發射天線距人的頭部很近,其實際受到的輻射強度,相當於距離幾十米處的一座幾百千瓦的廣播電台發射天線的輻射強度。好在人們使用的時間很短,一時還不會表現出明顯的危害症狀,但使用時間一長,輻射引起的症狀將會逐漸暴露。有鑒於此,在平時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應自覺採取措施,減少電磁波的危害。如在機房等電磁場強度較大的場所工作的人員,應特別注意工作期間休息,適當到遠離電磁場的室外活動;家用電器不宜集中放置;觀看電視的距離應保持在2~5m,並注意開窗通風;微波爐、電冰箱不宜靠近使用;青少年盡量少玩電子游戲機;電熱毯預熱後應切斷電源;兒童與孕婦不要使用電熱毯;平時應多吃新鮮蔬菜與水果,以增強肌體抵禦電磁波污染的能力;積極採用個體防護裝備。
11.加強城市規劃與管理,實行區域控制
根據日本及其他國家的實踐,應當強調工、科、醫設備的布局要合理,凡是射頻設備集中使用的單位,應劃定一個確定的范圍,給出有效的保護半徑,其他無關建築與居民住宅應在此范圍之外建造。大功率的發射設備則應當建在非居民區和居民活動場所之外的地點,實行區域控制和距離防護。全市應劃分干凈區、輕度污染區與嚴重污染區,確定重點,逐步加以改造與治理。進一步加強對無線電發射裝置的管理,對電台、電視台、雷達站等的布局及新設台址的選擇問題,必須嚴格執行我國制定的《關於劃分大、中城市無線電收發信區域和選擇電台場址暫行規定》。新建電台不宜建築在高層建築物的頂部。只有合理的布局,妥善治理,加強城市規劃與管理,努力實現電磁兼容,才是搞好電磁防治的關鍵。
(二)高頻設備的電磁輻射防護
高頻設備的電磁輻射防護的頻率范圍一般是指0. 1~300MHz,其防護技術有電磁屏蔽、接地技術及濾波等。
1.電磁屏蔽
1)電磁屏蔽的機理
電磁屏蔽主要利用了電磁感應原理。在外界交變電磁場下,通過電磁感應,屏蔽殼體內產生感應電流,而這電流在屏蔽空間又產生了與外界電磁場方向相反的電磁場,從而抵消了外界電磁場,達到屏蔽效果。在抗干擾輻射危害方面,屏蔽是最好的措施。通俗地講,電磁屏蔽就是利用某種材料製成一個封閉的物體,這個封閉的物體有兩重作用,它既可使封閉體的內部不受外部的電磁場的影響,同時封閉體的外部區域也不受其內部的電磁場的影響。
電磁干擾過程必須具備三要素:電磁干擾源、電磁敏感設備、傳播途徑,三者缺一不可。採用屏蔽措施,一方面可抑制屏蔽室內電磁波外泄,抑制電磁干擾源;另一方面也可防止外部電磁波進入室內。電磁屏蔽一般可以分成三種:第一種是對靜電場(包括變化很慢的交變電場)的屏蔽,這種屏蔽現象實際上是由於屏蔽物的導體表面的電荷,在外界電場的作用下重新分布,直到屏蔽物的內部電場均為零時才能停止,如高壓帶電作業工人所穿的帶電作業服;第二種屏蔽是對靜磁場(包括變化很慢的交變磁場)的屏蔽,它同靜電屏蔽相似,也是通過一個封閉物體實現屏蔽,它與靜電屏蔽不同的是,它使用的材料不是銅網,而是磁性材料,有防磁功能的手錶,就是基於這一原理製造的;第三種屏蔽是對高頻、微波電磁場的屏蔽,如果電磁波的頻率達到百萬赫茲以上,這種頻率的電磁波射向導體殼時,就像光波射向鏡面一樣被反射回來,同時也有一小部分電磁波能量被消耗掉,也就是說電磁波很難穿過屏蔽的封閉體。另外,屏蔽體內部的電磁波也很難穿出去。
屏蔽室按其結構可以分成兩類:第一類是板型屏蔽室,是由若干塊金屬薄板製成,對於毫米波段,只能採用這類屏蔽室;第二類是網型屏蔽室,是由若干塊金屬網或板拉網等嵌在金屬骨架上構成。在製作中,有的是按裝配方法,也有按焊接的方法。
『陸』 電磁輻射污染會對人產生什麼危害
近幾年來,各種家用電器、家用電腦、家庭影院等現代高科技產品都已進入千家萬戶,給人們生活帶來諸多方便和樂趣。然而,電視機、電腦、電冰箱、空調機、行動電話等,在正常工作時都會向外輻射出大量的不同波長和頻率的電磁波,形成電磁輻射。它們無色、無味、無形,又無處不在,它可以穿透包括人體在內的多種物質,人體如果長期暴露在超量的電磁輻射下,人體細胞就會被大面積殺傷或殺死,造成電磁輻射污染。據專家介紹,電磁輻射污染對孕婦和兒童的威脅最嚴重。
電磁輻射污染會使淋巴細胞的復制受到影響,導致白細胞和紅細胞減少,大大降低人體的免疫功能,使人常患感冒、頭昏、頭脹痛、失眠、神經衰弱等。它還可損害人體內分泌及代謝功能,會導致癌變、胎兒畸形等。電磁輻射強度越大,癌症的發病率越高。
另外,高強度電磁輻射可以使人的眼睛晶狀體蛋白質凝固,更嚴重的可形成白內障,還可傷害角膜、虹膜,導致視力減退,甚至完全喪失。因此,有人將電磁輻射產生的污染形象地比喻為「隱形殺手」。
微波是電磁波的一種,波長很短,頻率很高,對人體的傷害也最大。微波應用的范圍非常廣,最常見的就是人們常用的微波爐。
微波的危害主要是由於它對生物機體細胞產生「加熱」作用。由於它是穿透生物表層直接對內部組織「加熱」,而生物體內部組織散熱又困難,所以往往肌體表面看不出什麼,而內部組織已嚴重「燒傷」。這就好像微波爐加熱生雞蛋,雞蛋皮一點也不燙手,但雞蛋黃已經「沸騰」了。
隨著手機的普及,手機的電磁輻射對人們的影響不容忽視,雖然手機電磁輻射較弱,但由於手機的電磁輻射距離人體,特別是人的大腦非常近,電磁輻射有一半被使用者的頭部吸收了。超量的電磁輻射,會造成人體神經衰弱、食慾下降、心悸、胸悶、頭暈目眩,甚至誘發腦部腫瘤。最新的報道稱,手機常掛在腰間,對人的肝、腎、脾等器官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
防電磁輻射污染最簡單易行的措施就是遠離電磁輻射發射源。家用電器不宜集中放置,觀看電視的距離應保持在4~5米,並注意開窗通風。青少年應盡量少玩電子游戲機,經常參加室外活動。如果是在計算機機房等電磁場強度較高的場所工作的人員,應特別注意工作期間休息,平時應多吃新鮮蔬菜與水果,以增強抵抗能力。使用手機時最好使用專用保護型耳機,盡可能地使天線遠離人體,特別是頭部。
『柒』 什麼是電磁輻射污染電磁污染源可分為哪幾類各有何特性
電磁輻射污染:是指產生電磁輻射的器具泄露的電磁能量傳播到室內外空間,其量超出環境本底值,其性質、頻率、強度和持續時間等綜合影響引起周圍人群的不適感,或超過儀器設備所容許的限度,並使健康和生態環境受到損害。
電磁污染按場源可分為:自然電磁污染和人工電磁污染。
天然源:地球本身是一個大磁場,表面的熱輻射和雷電都可產生電磁輻射。此外,太陽及其它星球自外層空間也源源不斷地產生電磁輻射。但天然產生的電磁輻射對人體沒有多大的損害。
人為源:產生不種形式、不同頻率、不同強度的電磁輻射,對人體、機械設備、安全等產生危害。
『捌』 電磁輻射的危害
電磁輻射的危害
危害之一
它極可能是造成兒童患白血病的原因之一。醫學研究證明,長期處於高電磁輻射的環境中,會使血液、淋巴液和細胞原生質發生改變。義大利專家研究後認為,該國每年有400多名兒童患白血病,其主要原因是距離高壓電線太近,因而受到了嚴重的電磁污染。
危害之二
能夠誘發癌症並加速人體的癌細胞增殖。電磁輻射污染會影響人體的循環系統、免疫、生殖和代謝功能,嚴重的還會誘發癌症,並會加速人體的癌細胞增殖。瑞士的研究資料指出,周圍有高壓線經過的住戶居民,患乳腺癌的概率比常人高7.4倍。美國得克薩斯州癌症醫療基金會針對一些遭受電磁輻射損傷的病人所做的抽樣化驗結果表明,在高壓線附近工作的工人,其癌細胞生長速度比一般人要快24倍。
危害之三
影響人的生殖系統,主要表現為男子精子質量降低,孕婦發生自然流產和胎兒畸形等。
危害之四
可導致兒童智力殘缺。據最新調查顯示,我國每年出生的2000萬兒童中,有35萬為缺陷兒,其中25萬為智力殘缺,有專家認為電磁輻射也是影響因素之一。世界衛生組織認為,計算機、電視機、行動電話的電磁輻射對胎兒有不良影響。
危害之五
影響人們的心血管系統,表現為心悸,失眠,部分女性經期紊亂,心動過緩,心搏血量減少,竇性心率不齊,白細胞減少,免疫功能下降等。如果裝有心臟起搏器的病人處於高電磁輻射的環境中,會影響心臟起搏器的正常使用。
危害之六
對人們的視覺系統有不良影響。由於眼睛屬於人體對電磁輻射的敏感器官,過高的電磁輻射污染會引起視力下降,白內障等。高劑量的電磁輻射還會影響及破壞人體原有的生物電流和生物磁場,使人體內原有的電磁場發生異常。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人或同一個人在不同年齡階段對電磁輻射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樣的,老人、兒童、孕婦屬於對電磁輻射的敏感人群。
『玖』 電磁輻射和電磁輻射污染的區別是什麼
電磁輻射是由空間共同移送的電能量和磁能量所組成,而該能量是由電荷移動所產生。比如說,正在發射訊號的射頻天線所發出的移動電荷,便會產生電磁能量。電磁「頻譜」包括形形色色的電磁輻射,從極低頻的電磁輻射至極高頻的電磁輻射。而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磁場,當磁場和電場交互作用時便形成電磁輻射。電磁輻射無時、無處不在。電磁輻射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可怕,只有在能量達到一定數值時,才會成為電磁污染,才會對人體產生傷害。人體自身的調節能力完全可以抵消少量輻射的影響。
電磁輻射污染主要是指射頻電磁輻射達到一定程度所造成的一種污染。射頻電磁輻射分為長波、中波、短波和微波輻射。射頻電磁輻射主要發生於無線電廣播、電視通訊、雷達探測等電子設備,根據其頻率的不同,產生不同的電磁輻射,對周圍地區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大功率的電磁輻射對人體有明顯的傷害和破壞作用。微波輻射對人的危害尤為嚴重,會導致頭疼、失眠、記憶力衰退、血壓升高或下降、心臟出現界限性異常等症狀。如在電磁輻射超強度的環境下長期作業,嚴重的可能引起白內障,甚至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