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和污染
『壹』 全球化對環境有什麼有利影響嗎
1全球化有助於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及環境污染控制能力。知識和技術的全球化流動能促進一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技術進步和產業結構升級,由此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環境污染治理能力。首先,多數外商直接投資主要針對出口市場,其對產品質量的較高要求促使企業應用更清潔、更高效的資源和能源新技術,能在投資國起到一定的環保示範作用。有些跨國企業大量開展研究開發和技術轉讓活動,其「溢出效應」對改善投資國的環境保護有很大貢獻。其次,通過貨物和技術的國際貿易,發展中國家可直接引進發達國家更清潔高效的生產和環保技術設備。這兩種方式一方面從源頭極大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推動環境污染末端治理,從而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環境治理水平。
2能提升全球的環境保護意識。技術、觀念、文化和信息的全球流動,提高了國際社會的環境保護意識。西方發達國家較早遇到了環境和生態問題,較早反思自己的教訓,在資源和環境管理方面已度過了學習曲線的緩慢進展階段,不斷形成並發展了一些核心的價值觀和科學理念。而一些擁有古老文明的國家也有自古傳承的優秀的自然與環境理念。知識和觀念的全球化傳播和相互學習,促進了全球環境意識的提高。同時,在全球環境組織網路的帶動下,在全球公民社會環境運動的促進下,全球環境保護意識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3為環境知識在全球范圍內的交流和溝通提供了條件。全球化使環境信息收集、處理和流動更加便捷,促進了環境資源信息共享,為決策者把環境保護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創造了前提條件。全球化生產和貿易刺激了創新技術的傳播和對舊技術的替代,促進了清潔生產技術和環境保護技術的傳播。開放的貿易和投資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採納更清潔更環保的生產方法的動力和渠道,促進人們使用新的環境管理工具和政策。
4推動了環境問題的全球治理。第一,推動了各類環境保護組織大量涌現,促進了全球性的環境運動。第二,隨著全球化進程的推進,國際環境合作的方式、深度和范圍都有很大發展,形成了政府、國際組織、非政府環境組織、跨國公司之間國際和區域全面環境合作網路,並建立了以全球峰會、多邊環境談判、國際公約協定、全球環境基金、全球環境監測和評估系統、環境管理標准(IS014000系列)和生態環保標志等為主要內容的國際環境保護制度體系。
『貳』 全球化的問題以及污染如何解決
供您參考!
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有四大要素:大氣、水體、土壤、生物界。人類與環境相互依存、相互利用,人類既是環境的創造物,又是環境的創造者。在工業發展帶給人類物質文明的同時,能源結構的 環境化學主要研究化學物質在環境中的存在、轉化、行為和效應及其控制化學的原理和方法。它是化學科學的一個新的重要分支,也是環境科學的核心組成部分。根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自然科學學科發展戰略調研報告》的劃分,環境化學的研究主要包括環境分析化學,大氣、水體和土壤環境化學,污染生態化學,污染控制化學等四部分內容 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必須了一定的化學知識。 大氣污染主要是指大氣的化學性污染。大氣中化學性污染物的種類很多,對人體危害嚴重的多達幾十種。我國的大氣污染屬於煤炭型污染。主要的污染物是煙塵和二氧化硫,此外,還有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等。這些污染物主要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內,不經過肝臟的解毒作用,直接由血液運輸到全身。所以,大氣的化學性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很大。這種危害可以分為慢性中毒、急性中毒和致癌作用三種。 河流、湖泊等水體被污染後,對人體健康會造成嚴重的危害,這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飲用污染的水和食用污水中的生物,能使人中毒,甚至死亡。第二,被人畜糞便和生活垃圾污染了的水體,能夠引起病毒性肝炎、細菌性痢疾等傳染病,以及血吸蟲病等寄生蟲疾病。第三,一些具有致癌作用的化學物質。 建立綠色化學的根本目的是從節約資源和防止污染的觀點出發,重新審視和改革傳統化學,從而使我們對環境的治理可以從治標轉向治本。為此,工業、農業、日常生活等採用無毒、無害並可循環使用的物料,化學反應的綠色化,是從「本」治理環境污染的重要途徑。
綠色化學又稱綠色技術、環境無害化學、環境友好化學、清潔化學。綠色化學即是用化學及其它技術和方法去減少或消除那些對人類健康、社區安全、生態環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劑、溶劑、試劑、產物、副產物等的使用和產生。 化學可以粗略地看作是研究從一種物質向另一種物質轉化的科學。傳統的化學雖然可以得到人類需要的新物質,但是在許多場合中卻既未有效地利用資源,又產生大量排放物,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綠色化學則是更高層次的化學,它的主要特點是「原子經濟性」,即在獲得物質的轉化過程中充分利用每個原料原子,實現「零排放」,因此既可以充分利用資源,又不產生污染。傳統化學向綠色化學的轉變可以看作是化學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綠色化學可以變廢為寶,可使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 在此給大家提幾條建議: 1 採用無毒、無害並可循環使用的新物料
1.1 原料選擇
工業化的發展為人類提供了許多新物料,它們在不斷改善人類物質生活的同時,也帶來大量生活廢物,使人類的生活環境迅速惡化。為了既不降低人類的生活水平,又不破壞環境,我們必須研製並採用對環境無毒無害又可循環使用的新物料。
1.2 溶劑的選擇
大量的與化學製造相關的污染問題不僅來源於原料和產品,而且源自在其製造過程中使用的物質。最常見的是在反應介質,分離和配方中所用的溶劑。在傳統的有機反應中,有機溶劑是最常用的反應介質,這主要是因為它們能較好地溶解有機化合物。但有機溶劑的毒性和難以回收又使之成為對環境有害的因素。因此,在無溶劑存在下進行的有機反應,用水作反應介質,以及超臨界流體作反應介質或萃取溶劑將成為發展潔凈合成的重要途徑。
『叄』 經濟全球化給中國帶來了哪些機遇和挑戰
經濟全球化給中國帶來的機遇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利於吸引和利用外資,引進世界先進管理理論和經驗並實現管理的創新。據統計,流入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在改革開放之初(1979—1982年)累計為11.66億美元。以後逐年上升,進入20世紀90年代迅速增加。
到2002年底,累計達到4416億美元,實際利用外國直接投資額自1993年以來一直居世界第二位,居發展中國家的第一位。在過去20年,中國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占所有發展中國家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32.47%。
由於經濟全球化實現了人才、資本、信息、知識和物質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中國能夠引進、吸收世界上的先進管理理論和經驗,並根據中國的國情進行管理創新。事實上,進入中國的跨國公司在經營管理方面已經給了人們很多啟迪和借鑒。
2.有利於加速中國工業化進程,提升產業結構。經濟全球化使中國能更快地納入到世界經濟體系之中,充分利用發達國家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機會,將其技術相對先進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或生產環節轉移過來,加速中國工業化進程。根據國內和國際市場的需要,不斷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及出口商品結構,強化經濟競爭力。
3.有利於深入地參與國際分工,發揮本國現實和潛在的比較優勢,拓展海外市場。經濟全球化為中國企業提供了在更廣泛的領域內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的機會,可以通過發揮比較優勢實現資源配置效率的提高,拓展海外市場,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4.可以抓住新技術革命帶來的機遇,發揮後發優勢,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經濟的跨越式發展。經濟全球化促進了各國科技人才、跨國公司、國家之間以及民間的全球性科技活動日趨活躍,如能加以有效地利用和積極參與,就能有效地促進中國技術水平的提高。中國企業可以利用國外的技術或在外國產品的技術基礎上進行創新,建立和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挑戰: 經濟全球化帶來了很多機遇,但我們在抓緊利用這些機遇的同時,也要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給我們所帶來的諸多挑戰。
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中國在世界產業水平分工中的地位低,產品附加值不高,造成嚴重環境污染。由於科學技術等方面的原因,我國的對外貿易結構中核心技術含量低,難以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主要從事加工組裝等附加值低的方面。
發達國家一些跨國公司,把一些污染程度高的行業(如塑料、橡膠等),產品、工藝和設備轉移到中國。使中國成了「世界的工廠」,給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帶來嚴重隱患。
2.經濟全球化使中國面臨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首先,跨國公司削弱本土企業的國際競爭力。跨國公司吞食我國骨幹企業,形成市場壟斷,搶佔中國市場。這不僅在中國今後的發展中會造成生產力布局失衡、失控,產業結構畸形,而對作為國民經濟骨乾的國有企業來說,他們會陷入市場越來越狹小的窘境。
3.經濟全球化進程中,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又有了新的表現,恐怖主義的威脅依然存在,這些對我國的經濟、政治、國家安全等均有所影響。
我國的科技水平和綜合國力在總體上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還處於劣勢。然而某些西方大國控制著國際經濟組織,動輒以經濟制裁相威脅,給我國的經濟發展造成困難。
4.經濟全球化有利於發達國家構築以其為中心的國際經貿基礎,它們會憑借其經濟與技術的強大優勢,使我們在產業發展上仍然處於被動地位。發達國家處於自身利益的考慮,投入外資會優先集中於利潤率高和外向型的領域。
這樣,對於我們來說,引進外資雖然可以帶動少數產業或行業的發展,卻不能帶動整個國家產業的整體發展。在這方面,許多國家已有嚴重的教訓。
例如韓國,確有若干外向型為主的行業實現了"現代化",也有一些大企業進入了"世界五百強",但大量的以內需為主的行業和企業還是相當落後的,處於所謂"半現代化"狀態。同時,跨國公司的進入也可能會操縱和控制我們的支柱產業和市場,抑制了民族工業的自主發展。
5.經濟全球化使得經濟傳遞和同步性加強。發達國家的經濟周期、匯率、利率的變動會更多的傳導給我們,使我們的經濟出現不利波動。
西方國家的大量游資也可能不時沖擊我們的金融市場,甚至引發金融危機。像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雖然沒有給我國造成很大危害,但其正是從一個側面體現了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6.經濟活動具有整體性。國際資本主義在輸出資本的同時,從來沒有忘記和放棄對社會主義國家實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戰略。它們以經濟全球化推動政治全球化和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全球化,又以政治全球化和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全球化來保障經濟全球化,就是國際資本主義主導經濟全球化的全部戰略。
(3)全球化和污染擴展閱讀:
經濟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是指世界經濟活動超越國界,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相互依存、相互聯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經濟整體的過程。
是商品、技術、信息、服務、貨幣、人員、資金、管理經驗等生產要素跨國跨地區的流動(簡單的說也就是世界經濟日益成為緊密聯系的一個整體)。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徵之一,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
「經濟全球化」這個詞最早是由T·萊維於1985年提出的、至今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認為:「經濟全球化是指跨國商品與服務貿易及資本流動規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術的廣泛迅速傳播使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增強」。
『肆』 環境污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危害
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大氣污染物對人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表現為呼吸系統受損、生理機能障礙、消化系統紊亂、神經系統異常、智力下降、致癌、致殘。人們把這個災難的煙霧稱為"殺人的煙霧"。大氣中污染物的濃度很高時,會造成急性污染中毒,或使病狀惡化,甚至在幾天內奪去幾千人的生命。
對植物危害:
大氣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對植物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當污染物濃度很高時,會對植物產生急性危害,使植物葉表面產生傷斑,或者直接使葉枯萎脫落;當污染物濃度不高時,會對植物產生慢性危害,造成植物產量下降,品質變壞。
對天氣氣候的危害:
使空氣變得非常渾濁,遮擋了陽光,使得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量減少。硫酸雨能使大片森林和農作物毀壞,能使紙品、紡織品、皮革製品等腐蝕破碎,能使金屬的防銹塗料變質而降低保護作用,還會腐蝕、污染建築物等。
(4)全球化和污染擴展閱讀
防止方法:
1、 對於工廠的污水、廢氣、廢煙、廢渣等有毒氣體進行過濾後排放。
2、外出盡量不用私家車,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造成的環境污染。
3、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節約紙張。
4、多種植花草樹木、不亂砍濫伐。
污染的特點:
1、公害性,環境污染不受地區,種族,經濟條件的影響,一律受害。
2、潛伏性,許多污染不易及時發現,一旦爆發後果嚴重。
3、長久性,許多污染長期連續不斷的影響,危害人們的健康和生命,並不易消除。
『伍』 關於環境問題的全球化,下列表述有誤的是
答案C
選項C中如果某一條河流受到污染,可能會使流域范圍內的其他河流受到污染,但不至於使全球的其他河流都受到污染。
『陸』 要篇有關因為全球化導致環境污染的英語作文,600字左右,要求必須原創,百度哪粘的不要發了,我都看過了
凶地,貌似懸賞分不太給力啊
『柒』 全球化的批評者認為,為什麼全球化會導致最不發達國家的污染增加和勞動力剝削
全球化會導致最不發達國家成為發達國家的商品傾銷地和原料產地。
而且最不發達國家沒有足夠的工業能力進行垃圾回收重新利用和消除污染。
所以必然導致最不發達國家的污染增加和勞動力剝削。
『捌』 面對生物污染的全球化,全國都加強了動植物檢疫,你認為有必要嗎為什麼
肯定有必要,一旦生態系統被破壞災難不可想像
『玖』 面對環境污染,我們該怎麼辦
我們要保護環境,不要亂扔垃圾或者。排污染的煙霧。
『拾』 舉例說明區域性環境問題具有全球化影響
當代環境問題,與過去任何時期的環境問題相比,由於受現今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呈現了新的特點,歸納 起來有以下六大表現:
一、全球化。過去的環境問題無論是影響的范圍。對象還是產生的後果,都具有局部性、區域性特點。而當 代環境問題則表現了明顯的全球性,這是因為:
一些環境污染具有跨國、跨地區的流動」性。如一些國際河流,上游國家造成的污染,可能危及下游國家;一些國家大氣污染造成的酸雨,可能會降到別國等。
當代出現的一些環境問題,如氣候變暖、臭氧層空洞等,其影響的范圍是全球性的,它們產生的後果也是全球性的。
當代許多環境問題涉及高空、海洋甚至外層空間,其影響的空間尺度已遠非農業社會和工業化初期出現的一般環境問題可比,具有大尺度、全球性的特點。環境問題的全球化,決定了環境問題的解決要靠全球的共同努力。
二、綜合化。20世紀中期出現的「八大公害事件」曾引起世界的震驚,但它們實際上都是由污染引起的損害人們健康的問題。而當代環境問題已遠遠超出這一范疇,涉及到了人類生存環境的各個方面。如森林銳減,草場退化、沙財大、土壤侵蝕、物種減少、水源危機,氣候異常、城市化問題等,已剛到人類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環境問題的綜合化,要求我們必須採取綜合整治的措施,才能減輕或控制其影響,預防其發生。
三、社會化。由於當代環境問題已影響到社會的各個方面,影響到每個人的生存與發展。因此,當代環境問題已絕不是限於少數人、少數部門關心的問題,而成為全社會共同關心的問題。雖然當代環境問題仍在向惡性方向發展,但保護環境已成為全人類的共識,解決環境問題已成為社會各部門、各學科關注的焦點。
四、高科技化。隨著當代科技的迅猛發展,由高新技術引發的環境問題日漸增多。如核事故引發的環境問題、電磁波引發的環境問題、超音速飛機引發的臭氧層破壞、航天飛行引發太空污染等。這些環境問題技術含量高,影響范圍廣、控制難、後果嚴重,已引起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
五、累積化。雖然人類已進人現代文明時期,進人後工業化、信息化時代,但歷史上不同階段所產生的環境問題,在當今地球上依然存在。同時,現代社會又滋生了一系列新的環境問題。這樣,形成了從人類社會出現以來各種環境問題在地球上的積累、組合,集中暴發的復雜局面。
六、政治化。當代的環境問題已不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而成為國際政治、各國國內政治的重要問題。 其表現在:
環境問題已成為國際合作和交往的重要內容;
環境問題已成為國際政治斗爭的導火索之一,如各國在環境義務的承擔、污染轉嫁等問題上經常產生矛盾並引起激烈的政治斗爭;
世界上已出現了一些以環境保護為宗旨的組織,如綠色和平組織等,這些組織在國際政治舞台上已佔有一席之地,成為一股新的政治勢力。
環境問題是當代世界的熱點問題之一。當我們談到環境問題的時候,常常把它和人的持續發展的問題結合在一起,然而環境問題正是在發展問題的背景之下突顯出來的,或者不如說,就是因為環境的破壞阻礙了人類的發展,環境才成為一個問題。在這種背景下,探討環境與人的發展的關系,就必須首先搞清楚環境成為一個問題的前提――「發展」的觀念是從何而來的,然後看看歷史上環境與人的發展的現實關系,最後再結合當代的環境問題的特點談談人的發展在當代環境問題背景下的可能性。
一、發展的觀念
對於現代思想來說,發展的觀念是一種基本性的觀念,但是對歷史的考察我們卻可以看出,這個觀念並不是從來就有的,它其實是一種非常晚近的觀念,而在這個觀念流行之前,各種類型的社會並不這樣來看待世界。
古代世界沒有什麼進步或發展的觀念,歷史通常被視為根本沒有什麼特定的方向,如果它有的話,那也是一個從黃金時代衰敗下來的過程。中國道家的思想家老子將「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1]的小國寡民的社會看作最理想的社會,孔子對周禮的崇拜也帶有同樣復古的因素。對於色諾芬、赫西奧德等古希臘思想家來說,人類社會是逐步從黃金時代退化到白銀時代,再退化到他們所生活於其中的黑鐵時代的。而早期的和中世紀的基督徒們,都把世界的歷史視為是一種衰敗:即自從亞當夏娃在伊甸園里失去了天真以後,在地球上再也不能恢復人類的樂園了。他們還相信會有最後評判的那一天到來,這一天將不但是對活著的人和死去的人的最後審判,而且也是所有現世歷史的結束。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人也相信,盡管他們重新發現了古代世界的許多文化,但是道德和文化上他們自己的這個時代卻是遠次於令人崇敬的希臘人和羅馬人的。在這樣一種認識框架內,要把人類的歷史解說為一種持續的發展就幾乎是不可能的。
直到17世紀結束時,隨著科學知識的不斷增加和技術上的持續進步,這才使得一些思想家開始相信歷史可能會是一種編年史式的進步,而不是衰敗。漸漸地,在歐洲知識分子中就有了一種被普遍接受的觀念:歷史是一系列朝向一個方向的不可逆轉的變化——就是說,持續的進步和發展。這樣,整個18世紀就被一種對於未來和每個領域內必然進步的樂觀主義所席捲。1793年,孔多塞在其《人類精神進步史表綱要》一書中表達出了對人類潛力和人類進步無限前景的信心。(而在這本書發表的第二年,孔多塞就在法國大革命的恐怖時期死於雅各賓派的監獄中。)
然而,同時代的馬爾薩斯在其《人口論》中爭辯說,歷史中有著一種永久的循環,在這種循環中,人口數量會—直增長到所能得到的食物無法負擔時為止,到了這時,飢荒、瘟疫和戰爭就會降低人口數量,直到與所生產的食物的數量再次達到平衡。馬爾薩斯看不到有什麼出路可以逃脫這種可怕的循環。他的觀點第一次從環境與人的關系的角度探討了人的發展問題,但他所得出的結論無疑是反對發展的可能性的非常悲觀的觀念。
在19世紀,城市進一步增加,新的發明不斷出現,工業繼續向前發展,馬爾薩斯式的歷史觀沒有被人們所重視,而進步和發展的觀念作為一種自然的、不言自明的觀念被普遍接受,並由於巨大的物質進步而進一步使人們覺得是有道理的。這種觀念一方面從西方傳到東方、從歐洲傳到全世界,而且其影響一直延伸到21世紀的現代社會,而在這個傳播進程中起著推動作用的始終是人類文明特別是物質文明的發展。因此物質文明的發展在現代社會幾乎可以成為發展的代名詞,並成為各個民族各個國家的既定目標。然而文明特別是物質文明的發展是以一定的環境作為前提條件的,而且也是以環境的改變(且不說破壞)為代價的,這一點從環境史上文明發展和環境變化之間的關系就可以看出來。
二、環境史中人的發展與環境的關系
1.蘇美爾文明的覆滅
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時,美索不達米亞南部的蘇美爾社會變成了世界上第一個有文獻記載的社會,它的那些主要的城邦在其發展的早期就已是高度組織起來的、軍國主義化的社會了。這一文明,靠著由灌溉生產得來的剩餘糧食來養活管理城邦的官員和一直用以在這一地區保持競爭優勢的軍隊。
由於河流和地勢的原因,在蘇美爾地區,如果要讓莊稼生產的話,水的儲存和灌溉是至關重要的。開始時,是收獲多於投入。但是,由於炎熱的氣候和長期無法休耕,以及在高地砍伐森林引起水土流失並在河道中形成大量的淤泥導致河床升高,土地變得越來越易澇,地下水位越來越高,更多的鹽分就被帶到了地表上,最終通過蒸發結成了厚厚的鹽層。然而人口的增長、戰爭的需要以及城邦之間日趨激烈的競爭,使得蘇美爾社會對其環境的壓力不但無法減輕,而且越來越大,就連新開墾的土地也不能逃離鹽鹼化的命運。短期的要求壓倒了對建立一個長期穩定的農業體系的任何考慮,結果就帶來了災難。首先是一次又一次的異族入侵和統治,接著是農業基礎的完全崩潰。最終,蘇美爾成為一個無足輕重、人口稀少、窮困潦倒、死水一潭的地方。
2.羅馬文明的衰落
羅馬帝國的衰敗和崩潰,其原因雖然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但是環境退化是一個起作用的重要因素,這個因素在古希臘就已經產生。公元前650年左右,大規模的毀壞伴隨著人口的增長和定居地的擴展而出現。過度放牧和砍伐樹木造成了不可避免的越來越嚴重的土壤侵蝕,而從山坡上沖刷下來的泥土一方面被帶到了河裡,淤泥就逐漸堆積在河口的港口從而堵塞港口,另一方面在河口附近形成大片的荒蕪的沼澤地。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建立了龐大的常備軍,而且在公元前58年之後,帝國的公民可以因政治上的理由而得到免費食糧,從而更加增加了糧食的需求,這樣就使農業深入到更遙遠的山裡,到那些脆弱的土地上去耕種,而當森林被砍伐後,這樣的土地很容易被侵蝕。羅馬帝國的許多行省都轉變為糧食生產地,以養活義大利的人口。對環境的破壞最終使得曾經最為繁榮高產的北非行省形成大片的沙漠,並使小亞細亞的許多城鎮成為廢墟。
3.瑪雅文明的失落
環境崩潰導致了社會死亡的最清晰的例證來自瑪雅文明。
瑪雅社會在茂密的熱帶叢林中發展起來,在這種環境中取得了令人難忘的成就。古代瑪雅人使用的是一種強度很大的農業體系。在山坡上,他們把叢林清除掉,造出了廣闊的梯田,試圖保持住事實上不能避免的水土流失。同樣重要的是在沼澤地挖出縱橫交錯的排水溝,並用挖溝挖出來的土築成高抬起來的台田。這種強度很高的耕作體系,就是瑪雅人所有成就的基礎,然而卻完全不能承受高度的壓力。
公元600年左右,瑪雅的那些城市之間發生了越來越多的戰爭,統治階層對修建更多和更大的祭祀建築的更大得多的強調,佔用了大量的勞力。人口持續增長,越來越多的人居住在城市裡,他們充實了軍隊並為建築項目工作。森林越來越多的被砍伐以給農業提供用地,並提供燃料和建築材料。耕作也變得強度更大。然而,只要樹林的覆蓋被除掉之後,熱帶森林中的土壤是很容易被侵蝕的,而這一點又因南美洲缺乏家畜而進一步加劇(因為它們可以提供肥料來維持土壤結構和肥力)。同時,由於土壤侵蝕所造成的河中越來越厚的淤泥,改變了水位與台田之間的微妙平衡.使得那些溝渠很難保持通暢,嚴重破壞了沼澤地區那些精心構築的台田。糧食生產下降,剩餘糧食的減少,成為必然的後果,這一點又迫使依賴於此的統治階層、還有神職人員階層和軍隊試圖從農民那裡拿來更多的糧食,因此就導致了內部的反抗。瑪雅人在他們那有限的生態基礎上精心構築起來的超級結構,很快就不再能夠維持下去。幾十年的時間內,那些城市就被放棄,再沒有石柱豎立以紀念統治者,只有少量的農民繼續生活在這一地區。在公元800年後又過了幾十年,整個社會就開始分裂,那些祭祀中心被放棄,人口突然減少,放棄了的耕地和城市很快就被蠶食的叢林所淹沒,直到19世紀才被人們重新發現。
綜合以上三個案例,我們實際上可以看出人的發展和環境變化之間的關系的動態模型:首先是環境的既有狀況為人的發展奠定基礎,沒有一定的環境作為基礎,人類的生產都會成為問題,何談發展;接著是人類文明的過度發展並對環境造成越來越大的壓力,而環境的壓力又反過來加重人類社會內部的壓力並造成極大的社會不公,環境的壓力和社會內部的沖突最終導致人類文明的衰落甚至崩潰。以史為鑒,我們可以轉過頭來看看我們自己的社會和文明的發展是否能夠逃脫歷史的循環。
三、當代環境問題的特點
由於大家對一般性的環境問題有基本上有所了解,因此在這里我只是提出幾個主要的方面。
1. 影響的全面性:當代環境問題涉及地球和的各個角落和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全面性的特點,具體而言主要有以下幾類:
(1) 人口問題:這里要重點提及的是,人口問題並不只是發展中國家的問題,同時也是發達國家的問題,因為發達國家每生養一個孩子,其所使用的資源相當於發展中國家幾個甚至十幾個孩子所使用的資源。
(2) 資源問題:其中包括土地資源的不斷減少和退化,森林資源的不斷縮小,淡水資源出現嚴重不足,生物物種在減少,某些礦產資源瀕臨枯竭等等。
(3) 生態破壞:這主要包括:森林減少、土地退化、水土流失、沙漠化、物種消失等等。
(4) 環境污染:這主要指的是溫室氣體過量排放造成的氣候變化、廣泛的大氣污染和酸沉降、臭氧層破壞、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的污染危害及其越境轉移、還有海洋污染等。
2. 全球化影響:工業時代的環境問題主要集中於污染源附近或特定的生態空間,呈現局部性、小區域性的特點。然而在當前的情況下,環境問題卻表現出全球化的趨勢,幾乎以上列舉的所有環境問題,其作用的時空尺度都超越國界、牽動全球、影響全人類,其影響之廣泛遠非過去一般環境問題所能比擬。
3. 深遠性影響:一方面,環境問題中的許多種污染因子對環境的影響具有長期性的特點,例如造成臭氧層破壞的人工化學品氟利昂的穩定性非常強,能在大氣中存留長達100年不消失[2],而放射性核裂變產物的毒性則需約八百年之後才會降到約五十倍於普通鈾礦毒性的程度;[3];另一方面,造成當代環境問題的因素異常復雜,既有歷史性的、文化性的、政治性的,也有根植於人的本性的局限性的,因此使得解決的方法變得異常復雜,而使解決的過程也變得異常艱難曲折。
4. 多元化交錯影響:「復合」效應成為當代環境污染問題中最驚人的趨勢之一。復合效應指的是環境中的污染因子聯合作用所產生的嚴重後果,例如從19世紀開始,通過酸雨和重金屬污染的聯合作用,污染已毀掉了許多工廠周圍的樹木。而氟利昂、二氧化碳、甲烷和氮氧化物等溫室氣體的排放和聯合作用,使得全球變暖日益嚴重。
5. 不可預測性影響:由於人類認識的局限性,很多環境問題只是在造成了嚴重的後果之後才被人們所認識。例如發明蒸汽機的瓦特絕不會預料到硫煙煤燃料的使用會造成比紐考門的發動機厲害得多的污染問題;溫室效應問題雖然在1896年就被科學家所提出,但卻長期被忽視,直到20世紀60年代由環境主義者首先警告這一潛在問題後,又過了20年科學團體才開始接受全球變暖這一現實。因此在環境問題上,要識別人為造成的環境問題,並預言可能造成的後果是異常困難的。
四、人的發展在當代環境問題背景下的可能性
在前面的論述中,我們首先回顧了發展的觀念的形成,搞清了現代人所說的發展主要是什麼;其次,我們對歷史上人類文明的發展與環境的關系進行了初步的考察,從而確定環境問題作為一個問題並不是我們的時代獨有的現象,而是歷史的常態;最後,我們為問題的解決奠定了一個現實的背景,因此現在我們的問題就落實到一點:即人的發展在當代環境問題背景下的可能性。這個問題不僅涉及到就現代意義上的人的生存的各方面的發展的可能性,而且也涉及發展作為一種觀念,其在人的意識中繼續存在的可能性。
與歷史上的環境問題相比,當代的環境問題是更嚴重了,還是緩和得多?是具有自身獨有的特點,還是又一次陷入歷史的循環?這些問題都與剛剛所確立的問題相關。然而這些問題又明顯具有一種不可回答性。首先不談問題復雜的程度,只是就問題本身的性質而言,它們都必然會或多或少地攙雜某種或者悲觀或者樂觀的「觀念」,因此無論怎樣的回答都會帶有預言的性質,而這正是我在這篇文章中所力圖加以避免的。
就問題本身而言,一邊是作為一種主觀的觀念,或者說是一種對現實的評價,另一邊是客觀的現實,這種現實是評價的基礎。換句話說,如果當代的環境問題作為一種現實問題得不到解決,我們就無法回答作為一種評價的人的發展的問題。然而現實的問題必須要求現實的回答,它所要求的基本上不是一種「回答」而必須是一種「解決」。環境問題本質上不是一個理論性的「問題」,或者說能夠通過論證來證明的問題,而是實踐性的問題,也就是說,必須在經驗中通過實際的行動來解決的問題,因此如果我們已經將人的發展的可能性的問題奠立在作為前提的環境問題的基礎之上,那麼發展問題也隨之成為至少是帶有實踐性的問題,即是說,發展的可能性的問題必須在實踐中去加以解決,而無法通過理論性的論證來回答。
但是,人類所有的問題都是歷史性的問題,都具有其獨特的社會文化背景。歷史絕不是單純的重復,即使不談發展的可能,至少也是存在一種客觀的變化的。同以往的歷史相比,現在的人類有幾種最大的不同,這就是民主觀念的廣泛傳播、教育的普及和大眾傳媒的發展,它使得人類的命運至少掌握在具有判斷力的人民自己手中,而不是在少數的所謂統治者手裡。因此,如果環境問題成為社會中每一個人都現實的加以關注的問題,那麼環境問題的解決便至少具有了某種可能性。
--------------------------------------------------------------------------------
[1] 《老子》,八十章。
[2] <<綠色世界史:環境與偉大文明的衰落>>正文頁第407頁
[3] <<人類環境和自然系統 第二版>>正文頁第30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