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共衛生 » 環境污染性疾病

環境污染性疾病

發布時間: 2020-12-16 03:14:28

❶ 公害病的名詞解釋

公害病的名詞解釋

公害病指由人類活動造成嚴重環境污染引起公害所發生回的地區性疾病。 如與答大氣污染有關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由含汞廢水引起的水俁病、由含鎘廢水引起的痛痛病等。

一般認為是環境污染引起的地區性疾病。公害病不僅是一個醫學概念,而且具有法律意義,須經嚴格鑒定和國家法律正式認可。

❷ 環境污染性疾病的特點有哪些

環境污染性疾病的特點:
①環境污染區域內的人群不分年齡、性別都可能發專病;
②發病者均出屬現與暴露污染物相關的相同症狀和體征;
③除急性中毒外,大多具有低濃度長期暴露、陸續發病的特點;
④往往缺乏健康危害的早期診斷指標;
⑤預防的關鍵在於消除環境污染性致病因素、加強對易感人群和亞臨床階段人群的保護。

❸ 因為嚴重的環境污染引起的區域性疾病被稱為什麼病

公害病

公害病指由人類活動造成嚴重環境污染引起公害所發生的地區性疾病。

❹ 慢性病 職業病 食物中毒 環境污染 的名詞解釋

慢性病是指不構成傳染、具有長期積累形成疾病形態損害的疾病的總稱。一旦防治不及,會造成經濟、生命等方面的危害。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規定 :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各國法律都有對於職業病預防方面的規定,一般來說,凡是符合法律規定的疾病才能稱為職業病。
食物中毒是指患者所進食物被細菌或細菌毒素污染,或食物含有毒素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根據病因不同可有不同的臨床表現。
環境污染
由於人們對工業高度發達的負面影響預料不夠,預防不利,導致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機: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環境污染指自然的或人為的破壞,向環境中添加某種物質而超過環境的自凈能力而產生危害的行為。(或由於人為的因素,環境受到有害物質的污染,使生物的生長繁殖和人類的正常生活受到有害影響。)由於人為因素使環境的構成或狀態發生變化,環境素質下降,從而擾亂和破壞了生態系統和人類的正常生產和生活條件的現象。
針對環境污染刑事案件辦理中的取證難、鑒定難、認定難等問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司法解釋《關於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有關環境污染犯罪的定罪量刑標准作出了新的規定,以從嚴懲治和防範環境污染。根據《解釋》,致使一人以上重傷或者三人以上輕傷即構成「嚴重污染環境」,將被以污染環境罪追究刑事責任。

❺ 環境污染物在環境中通過什麼作用而導致慢性蓄積中毒

生命是以蛋白質的方式生存著,並以新陳代謝的特殊形式運動著。因此,從機體的新陳代謝過程,可以看出人類與環境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恩格斯早就指出:「生命是蛋白體的存在方式,這個存在方式的基本因素在於和它周圍的外部自然界的不斷新陳代謝,而且這種新陳代謝一停止,生命就隨之停止,結果便是蛋白質的分解。」
人體通過新陳代謝和周圍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物質的基本單元是化學元素。人體各種化學元素的平均含量與地殼中各種化學元素含量相適應。例如,人體血液中的60多種化學元素含量和岩石中這些元素的含量有明顯的相關性(圖5-1)。從這里可以看出化學元素是把人和環境聯系起來的基本因素。自然界是不斷變化的,人體總是從內部調節自己的適應性來與不斷變化的地殼物質保持平衡關系。

環境污染使某些化學物質突然地增加和出現了環境中本來沒有的合成化學物質,破壞了人與環境的對立統一關系,因而引起機體疾病,甚至死亡。
在正常環境中,環境中的物質與人體之間保持動態平衡,使人類得以正常地生長、發育,從事生產勞動,並能使人們在積極勞動之後,迅速解除疲勞,激發人們的智慧和創造力。相反,環境中廢氣、廢水和廢渣、雜訊等,常常使人們發生中毒,或者感到厭煩,難以忍受,注意力不易集中,容易疲勞和激動,工作效率降低,患病率上升。空氣、水、土壤與食物是環境中的四大要素,都是人類和各種生物不可缺少的物質。環境污染首先影響到這些要素,並直接或間接地造成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人體各系統和器官之間是密切聯系著的統一體。人體各種生理功能在某種程度上對環境的變化是適應的。如解毒和代謝功能往往能使人體與環境達到統一。但是,這些功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大量工業「三廢」、農葯等毒物進入環境,並通過各種途徑侵入人體,當超過了人體所能忍受的限度時,就會引起中毒,導致疾病和死亡。某些元素在自然界含量過高或偏低,會造成一些地方病。有毒物質通過呼吸、飲水、食物等直接或間接地進入人體會造成疾病,影響遺傳甚至危及生命。
由此可見,人和環境是不可分割的辯證統一體,在地球的長期歷史發展進程中,形成了一種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統一關系。
當前環境醫學正在迅速發展,除了研究毒物引起的急性和慢性中毒外,還要注意毒物造成人體的潛在性危害,如引起致畸、致癌和致突 變等。至於環境污染是否會影響人體生理功能,縮短人的壽命等問題,也已經引起了國內外的重視和研究。
研究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首先要了解毒物在環境中的遷移和轉化,它是怎樣進入人體的?它在人體中正常的「本底」值應當是多少?它在人體內的吸收、生物轉化、蓄積、代謝、解毒和排泄等過程又是如何進行的?它是否會影響胚胎發育或引起畸胎?會不會產生致突變作用?是否有致癌作用?對後代影響如何?總之,這是一項新的工作,要求我們全面地研究,以便取得豐富的科學資料。我們必須認真地研究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及早發現問題,提出預防措施。同時,也要看到,環境中有毒污染物的毒性是相對的,它和人體的關系是辯證的對立統一關系,並不是任何微量的污染物質都對人體有害,只有含量超過一定范圍時,才能引起人體的病理反應,表現出器官功能障礙或減退,以及患病和死亡。人體與有毒污染物質之間都有一個有毒物質的「量變」逐漸引起人體生理機能「質變」的過程。因此,有些環境污染物質對人體的危害並不立即就顯露出來,往往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才引起嚴重的「公害病」。有的有毒污染物對人體的危害,在當代不立即表現出來,而要在第二代或第三代才發病,我們必須通過各種環境監測手段,及早發現化學毒物對遺傳的影響,及時採取必要的措施。

第二節 環境污染及其對人體的作用

一、環境污染物及其來源
人們在生產生活過程中,排入大氣、水、土壤中,並引起環境污染或導致環境破壞的物質,叫做環境污染物。當前主要的環境污染物及其來源有以下幾個方面。
1.生產性污染物
工業生產所形成的「三廢」,如果未經處理或處理不當即大量排放到環境中去,就可能造成污染。工業「三廢」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來源見第五章的附表。
農業生產中長期使用的農葯(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等)造成了農作物、畜產品及野生生物中農葯殘留;空氣、水、土壤也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2.生活性污染物
糞便、垃圾、污水等生活廢棄物的處理不當,也是污染空氣、水、土壤及其孳生蚊蠅的重要原因。隨著人口增長和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垃圾的數量大幅度上升,垃圾的性質也發生了變化,如生活垃圾中增加了塑料及其他高分子化合物等成分,使無害化處理增加了很大困難。糞便可用作肥料,但如果無害化處理不當,也可造成某些疾病的傳播。
3.放射性污染物
對環境造成放射性的人為污染源主要是核能工業排放的放射性廢棄物,醫用及工農業用放射源,以及核武器生產及試驗所排放出來的廢棄物和飄塵。目前,醫用放射源占人為污染源的很大一部分,必須注意加以控制。放射性物質的污染波及到空氣、河流或海洋水域、土壤以及食品等,可通過各種途徑進入人體,形成內照射源;醫用放射源或工農業生產中應用的放射源還可使人體處於局部的或全身的外照射中。
二、環境污染的特徵
影響人體健康的環境污染物種類繁多,大致可分為三類:化學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及生物性因素。其中以化學性因素最為重要。當這些有害因素進入大氣、水、土壤中,並且種類和數量超過了正常變動范圍時,就可以對人體產生危害。
從影響人體健康的角度來看,環境污染一般具有以下一些特徵:
1.影響范圍大
環境污染涉及的地區廣、人口多,而且接觸的污染對象,除從事工礦企業的健康的青壯年外也包括老、弱、病、幼,甚至胎兒。
2.作用時間長
接觸者長時間不斷地暴露在被污染的環境中,每天可達24小時。
3.污染情況復雜
污染物進入環境後,受到大氣、水體等的稀釋,一般濃度往往很低。污染物濃度雖低,但由於環境中存在的污染物種類繁多,它們不但可通過生物或理化作用發生轉化、代謝、降解和富集,從而改變其原有的性狀和濃度,產生不同的危害作用,而且多種污染物可同時作用於人體,往往產生復雜的聯合作用。如有的是相加作用,即兩種污染物的毒性作用近似,作用於同一受體,而且其中一種污染物可按一定比例為另一種污染物所代替;有的是獨立作用,即聯合污染物中每一污染物對機體作用的途徑、方式和部位均有不同,各自產生的生物學效應也互不相關,聯合污染物的總效應不是各污染物的毒性相加,而僅是各污染物單獨效應的累積;也有的是拮抗作用或協同作用,即兩種污染物聯合作用時,一種污染物能減弱或加強另外一種污染物的毒性。
此外,還有污染容易、治理難的特點。環境一旦被污染,要想恢復原狀,不但費力大,代價高,而且難以奏效,甚至還有重新污染的可能。有些污染物,如重金屬和難以降解的有機氯農葯,污染土壤後,能在土壤中長期殘留,短期內很難消除,處理起來十分困難。

三、致病因素和人體調節功能

人類環境的任何異常變化,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到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但是,人類具有調節自己的生理功能來適應不斷變化著的環境的能力。這種適應環境變化的正常生理調節功能,是人類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如果環境的異常變化不超過一定限度,人體是可以適應的。如人體可以通過體溫調節來適應環境中氣象條件的變化;通過紅細胞數和血紅蛋白含量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適應高山缺氧環境等。如果環境的異常變化超出人類正常生理調節的限度,則可能引起人體某些功能和結構發生異常,甚至造成病理性的變化。這種能使人體發生病理變化的環境因素,稱為環境致病因素。人類的疾病,多數是由生物的、物理的和化學的致病因素所引起。造成環境污染的物質,如有毒氣體、重金屬、農葯、化肥以及其他有機及無機的化合物,這些都是化學性因素;還有的是生物性因素,如細菌、病菌、蟲卵等;也有的是物理性因素,如雜訊和振動、放射性物質的輻射作用、冷卻水造成的熱污染等。這些因素和反應達到一定程度,都可以成為致病因素。在環境致病因素中環境污染又占最重要的位置。僅以人類腫瘤為例,根據大量資料統計分析,人類腫瘤病因大 部分與環境污染直接有關,有人甚至估計與環境化學污染物有關的腫瘤至少佔90%以上。
疾病是機體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功能、代謝及形態上發生病理變化的一個過程,這些變化達到一定程度才表現出疾病的特殊臨床症狀和體征。人體對致病因素引起的功能損害有一定的代償能力,在疾病發展過程中,有些變化是屬於代償性的,有些變化則屬於損傷,二者同時存在。當代償過程相對較強時,機體還可能保持著相對的穩定,暫不出現疾病的臨床症狀,這時如果致病因素停止作用,機體便向恢復健康的方向發展。但代償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致病因素繼續作用,代償功能逐漸發生障礙,機體則以病理變化的形式反應,從而表現出各種疾病所特有的臨床症狀和體征。人體對環境致病因素的反應過程可用圖4-2概括表示。
疾病的發生發展一般可分為潛伏期(無臨床表現)、前驅期(有輕微的一般不適)、臨床症狀明顯期(出現某疾病的典型症狀)、轉歸期(恢復健康或惡化死亡)。在急性中毒的情況下,疾病的前兩期可以很短,會很快出現明顯的臨床症狀和體征。在致病因素(如某些化學物質)的微量長期作用下,疾病的前兩期可以相當長,病人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和體征,看上去是健康的。但是在致病因素繼續作用下終將出現明顯的臨床症狀和體征;而且這種人對其他的致病因素(如細菌、病毒等)的抵抗能力減弱,所以這種人是處於潛伏期或處於代償狀態。暫未出現臨床症狀而實際上已受某種危害程度損傷的「病人」,不能認為是「健康」的人,而應看作是處於「疾病」的早期(臨床前期或亞臨床狀態)。因此,從預防醫學的觀點來看,不能以人體是否出現疾病的臨床症狀和體征來評價有無環境污染及其嚴重程度,而應當觀察多種環境因素對人體正常生理及生化功能的作用,及早地發現臨床前期的變化。所以,在評價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 響時,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1.是否引起急性中毒。
2.是否引起慢性中毒。
3.有無致癌、致畸及致突變作用。
4.是否引起壽命的縮短。
5.是否引起生理、生化的變化。
四、環境化學污染物在人體內的轉歸
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是極其復雜的。化學污染物質在人體內遷移、轉化過程也相當復雜。以環境污染中最常見的化學污染物而言,其在人體內的轉歸(圖4-3)大致可概括如下:
1.毒物的侵入和吸收
毒物主要經呼吸道和消化道侵入人體,也可經皮膚或其他途徑侵入。
空氣中的氣態毒物或懸浮的顆粒物質,經呼吸道進入人體。從鼻咽腔至肺泡,整個呼吸道各部分,由於結構不同,對毒物的吸收也不同。愈入深部,面積愈大,停留時間愈長,呼吸量愈大。肺部富有毛細血管,人肺泡總面積達90平方米。毒物由肺部吸收速度極快,僅次於靜脈注射,環境毒物能否隨空氣進入肺泡,這和它的顆粒大小及水溶性有關。能達到肺泡的顆粒物質,其直徑一般不超過3微米,而直徑大於10微米的顆粒物質,大部分被粘附在呼吸道、氣管和支氣粘膜管上。水溶性較大的氣態毒物,如氯氣、二氧化硫,為上呼吸道粘膜所溶解而刺激上呼吸道,極少進入肺泡。而水溶性較小的氣態毒物,如二氧化氮,則絕大部分能達到肺泡。
水和土壤中的有毒物質,主要是通過飲用水和食物經消化道被人體吸收。整個消化道都有吸收作用,但以小腸較為重要。
2.毒物的分布和蓄積
毒物經上述途徑吸收後,由血液分布到人體各組織,不同的毒物在人體各組織的分布情況不同。毒物長期隱藏在組織內,其量又可逐漸積累,這種現象叫做蓄積。如鉛蓄積在骨內,DDT蓄積在脂肪組織內。蓄積在某些情況下(如毒物蓄積部位不同)具有某種保護作用,但同時仍是一種潛在的危險。
除很少一部分水溶性強、分子量極小的毒物可以原形被排出外,絕大部分毒物都要經過某些酶的代謝(或轉化),從而改變其毒性,增強其水溶性而易於排泄。毒物在體內的這種代謝轉化過程,叫生物轉化作用。肝臟、腎臟、胃腸等器官對各種毒物都有生物轉化功能,其中以肝臟最為重要。毒物在體內的代謝過程可分為兩步;第一步是氧化還原和水解,這一代謝過程主要與混合功能氧化酶系有關,它具有多種外源性物質(包括化學致癌物、葯物、殺蟲劑)和內源性物質(激素、脂肪酸)的催化作用,能使這些物質羥化、去甲基化、脫氨基化、氧化等等,所以又稱非特異性葯物代謝酶系,第二步是結合反應,一般通過一步或兩步反應,原屬活性的物質就可能轉化為惰性物質而起解毒作用,但也有惰性物質轉化為活性物質而增加其毒性的,如農葯1605在體內氧化成1600,其毒性就增大。
3.毒物的排泄
各種毒物在體內經生物轉化後排出體外。排泄途徑主要有腎臟、消化道和呼吸道。少量可隨汗液、乳汁、唾液等各種分泌液排出。也有的在皮膚的新陳代謝過程中到達毛發而離開機體。能夠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血液的毒物,可以影響胎兒的發育和產生先天性中毒及畸胎。毒物在排出過程中,可在排出的器官造成繼發性損害,成為中毒表現的一部分。
機體除了通過上述蓄積、代謝和排泄的三種方式來改變毒物的毒性外,機體還有一系列的適應和耐受機制。一般說來,機體對毒物的反應,大致有四個階段:機能失調的初期階段;生理性適應階段;有代償機能的亞臨床變化階段;喪失代償機能的病態階段。如在接觸高濃度有機磷農葯時,當血液膽鹼酯酶活性稍低於機體的代償功能時,可能不出現症狀;當血液膽鹼酯酶活性下降到均值(在一般情況下,以健康人膽鹼酯酶活性平均值作為100%)時,常可很快出現輕度中毒症狀,降到均值30—40%時,症狀就相當嚴重,甚至引起死亡。而長期少量接觸有機磷農葯所引起的慢性中毒,使體內膽鹼酯酶活性下降的程度與中毒症狀間往往不成比例,有時膽鹼酯酶活性雖僅為均值的5%,但卻無任何症狀。而且,當某毒物污染環境作用於人群時,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同樣的出現毒性反應、發病或者死亡,而是出現一種「金字塔」式的分布(圖4-4),這主要是與個體對有害因素的敏感性不同有關。作為環境醫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早發現亞臨床期生理、生化的變化和保護敏感人群。
美國進口普衛欣天 貓
五、影響環境污染物對人體作用的因素
污染物對人體危害的性質和程度與以下因素有關:
1.劑量
劑量與危害的關系有以下幾種情況:
(1)對於人體非必需元素、有毒元素或生物體內尚未檢出的某些?? 元素:由環境污染而進入人體的劑量達至一定程度,即可引起異常反應,甚至進一步發展成疾病。對於這一類元素主要是研究制定其最高允許限量的問題,即環境中的最高允許濃度,人體的最高允許負荷量等。

❻ 環境空氣污染直接導致的疾病怎麼防止的提案

為著力破解大氣環境污染這一制約寧波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難題,市大氣污染防治課題組赴各地開展了調研,通過座談研討和典型解剖,全面了解了各區域能源消耗,大氣污染重點企業的生產經營、污染物排放以及節能減排等情況,摸清了存在的主要問題,找到了影響大氣質量的根源,有針對性地進行了研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措施。

一、大氣環境污染現狀及其主要成因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尤其是寧波臨港重化工業和能源基地的特色定位,在拉動GDP快速增長的同時,已顯現出持續發展的後勁不足,環境資源的壓力日趨沉重,大氣質量每況愈下。一是市區環境空氣優良率逐年走低。從2001年的97%下滑到2008年的近90%,I級優的天數從212天下降到78天,8年間減少134天。2006年起,II級以下天數的百分率連續3年突破10%,灰霾天氣逐年增多,表明寧波大氣污染物排放已經超過環境承載能力。二是酸雨污染日趨嚴重,酸雨率居高不下。2001年至今,酸雨率已經從73.1%上升到97.2%;1996年之前,寧波還有3個縣(市)屬非酸雨區;2001年之前,尚有奉化、寧海部分地區屬中度酸雨區;2005年之後,全市區域幾乎均為重酸雨區,且表現出硫酸與硝酸混合污染型特徵。三是區域個性化污染問題凸現,臭氧等復合污染態勢蔓延。特別是臨港區域石化企業較為密集,加上有機廢氣處理設施不正常運行,時常出現超標現象,惡臭氣體時常引發居民投訴。去年,臭氧超三級污染天氣比例增加了7%,達到15%,臭氧二次污染問題相當嚴重。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是能源消費結構比例失調,煤煙污染十分嚴重。寧波是典型的能源消費大市,經濟增長推動能源消費持續攀升。2008年,全社會能源消費達到
3062.68萬噸標煤,比上年增加9.6%,一次能源消費更是高達5777.56萬噸標煤,其中原煤消費3635.54萬噸,用於火電、供熱等中間消費為2794.05萬噸,用於終端消費為841.39萬噸。2006年以來,原煤消費總量增長過快,且終端消費占原煤消費總量的比例過大,分別為21.69%、22.01%、18.03%和23.1%,表現出原煤消費總量和終端低效、高排放的消費量雙雙持續攀升的現象。大氣污染與原煤消耗關聯度最高,並且隨原煤消耗量增加而大幅增長。這幾年,盡管採取了嚴格的節能減排措施,但大量中小鍋爐廢氣未經脫硫脫硝無序排放,大氣主要污染物排放仍然居高不下。2006至2008年,全市工業企業的二氧化硫排放就分別達21.41、16.18和13.68萬噸,如果加上服務業和城鄉居民生活源的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還要增加不少。

二是機動車保有量增長迅速,尾氣污染明顯加重。隨著機動車保有量迅速增加,機動車排氣已經成為城市空氣污染的主要因素。至2008年底,全市機動車已經突破60萬輛。經市環境監測中心實測研究和數模推算,
2008年THC(總碳氫)、CO、PM10、氮氧化物排放總量至少達到6.70、36.64、0.18和3.15萬噸。此外,對氮氧化物排放總量貢獻最高的是重型柴油車和輕型汽油車,2008年,寧波港的貨物吞吐量超過3.6億噸,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000萬標箱,運輸這些集裝箱的進出港車輛,單輛廢氣排放強度比小汽車高出近百倍,疊加起來數量很大。

三是污染減排指標缺失,氮氧化物污染日趨嚴重。由於歷史的原因,「十一五」期間國家對主要污染物減排僅提出了COD和二氧化硫兩個約束性指標,在實施燃煤鍋爐脫硫的同時,沒有同步實施脫硝,造成二氧化硫排放量明顯下降,氮氧化物排放量持續上升且高位運行,在某種程度上抵消了二氧化硫的削減效果。據污染源普查統計,2007年全市僅工業企業氮氧化物排放量就高達17.86萬噸,已經超過二氧化硫排放量,加上機動車、三產服務業和城鄉居民的廢氣排放,氮氧化物排放總量至少在25萬噸以上。而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全市氮氧化物的環境容量僅為16.17萬噸,已經遠遠超出環境容量。如果不採取措施加以控制,隨著燃煤消耗和機動車保有量的增加,未來氮氧化物排放仍將持續上升。

二、氣環境污染防治的主要問題與困難

顯然,寧波的大氣污染已經具有煤煙型和機動車排氣型雙重復合的特徵,主要污染物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和揮發性有機物,這些污染物本身對人體健康和大氣環境有嚴重損害,同時又在光照、氣流擾動、降雨降雪等混合作用下產生二次污染,不同時段表現出灰霾天氣、臭氧污染、酸雨和酸沉降等現象,危害已相當嚴重。一是灰霾天氣危害。灰霾天氣的重要因子是可吸入顆粒物(PM2.5),PM2.5是一種由固體粒子和液態粒子混合組成的、粒徑小於2.5微米的細粒子,對人體呼吸系統具有刺激、致敏等有害作用,還會攜帶細菌微生物、病毒和致癌物質侵入人體肺部。二是臭氧污染危害。臭氧作為強氧化劑幾乎能夠與任何生物組織反應,當空氣中臭氧濃度超標時,可導致呼吸道疾病惡化和肺功能下降,臭氧也是造成光化學煙霧的主要成分。三是酸雨危害。酸雨對人體健康、生態系統和建築設施都有直接和潛在的危害,還會造成農作物減產,病蟲害加重;當酸雨的PH值小於3.5時,將嚴重影響農業生產和植物的正常生長,而寧波酸雨的PH最低值已經低於3.5。因此,防治寧波大氣污染已經時不我待,但面臨的問題和困難依然不少。

(一)環境意識有待加強,大氣保護缺乏宏觀的戰略籌劃

這幾年,各地的生態環保意識有所加強,但重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的觀念仍然根深蒂固。大氣環境保護缺乏宏觀的戰略籌劃與總量控制,缺乏長三角區域周邊城市之間的協同控制,缺乏從能源消耗源頭、廢氣產生過程和排放終端三個方面進行全程式控制制。問題的根源在於:一是少數地方和部門還沒有真正樹立起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片面追求經濟增長的高速度,單純關注GDP,忽視經濟增長的質量和生態環境的同步改善,付出的資源環境代價過高,給可持續發展帶來嚴重損害。二是企業循環利用、清潔生產和集約發展的意識不強。一些企業缺乏社會責任感,既不通過技術改造推動產業升級,也不通過節能減排提高競爭能力,資源能源浪費嚴重,污染物偷排、漏排現象頻繁,甚至不擇手段向城市周邊和農村轉移落後產能,將污染轉嫁。三是節能與減排沒有形成統籌互補的局面,存在「兩張皮」現象。經發部門關注的是項目投資及經濟效益,不太重視能源的消耗強度;能源管理部門主要控制的是能耗,而不太關注消耗的是原煤,還是燃氣、油料。但恰恰是消耗什麼能源、消耗多少,對減排意義重大。四是建設生態文明還沒有成為全市人民的自覺行動。節能減排仍處在政府推動、政策支持和重污染企業強制實施的階段,生態低碳、綠色投資、綠色消費等還處在理念培育階段。

(二)公共投入不足,大氣污染防治缺乏必要的資金支持

大氣污染防治投入同其他環保投入一樣,也處於「杯水車薪」的困境。一是大氣污染防治歷史欠賬較多。寧波個私企業比例較大,技術裝備尤其是環保裝備比較落後,單個企業規模雖小,但數量眾多,集合起來污染相當嚴重。二是城市集中供熱設施覆蓋率較低。寧波不少地區集中供熱設施建設進展緩慢,有些地方雖建了熱電廠,但供熱管網的覆蓋面較小。一方面造成集中供熱設施閑置,另一方面大量中小燃煤鍋爐廢氣依然直排。三是技術研發投入不足。大氣污染防治技術和裝備水平還不能滿足有效治理的需求。尤其在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方面,基本上還是空白。

(三)政策扶持不夠,大氣污染防治缺乏有力的激勵機制

有效的政策具有強大的激勵和引導作用。當前,大氣環境污染防治政策存在三個方面的不足。一是對清潔能源開發利用缺乏強有力的政策扶持。天然氣、生物質能、風能、太陽能、清潔型煤等清潔能源生產和使用成本較高,現行的政策性補貼標准過低,有的還難以落實;支持政策體系還不夠完整,表現為支持的對象不夠明確、環節不盡合理,整體效用不高。導致綠色能源產品缺乏價格優勢,清潔能源消費動力不足,原煤消費比例過大,某種程度上加重了大氣污染。二是綠色能源市場保障機制沒有真正建立。綠色能源產品推廣初期,由於缺乏市場開拓,沒有建立保障機制,項目運行後難以為企業帶來合理利潤,對投資資本缺乏足夠的吸引力。三是排污費徵收標准太低,企業「寧交費、不治理」。主要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廢氣的排污費徵收標准多年未作調整,排污收費杠桿作用不大,企業投入意願不強,甚至不惜付出被處罰的代價違法排污。

三、大氣環境污染防治的對策與建議

清潔的空氣不但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而且是衡量人民生活質量與水平的重要標志。任何超越環境承載能力,單純一味地追求經濟快速增長的模式將是不可持續的。唯有在符合環境承載能力的前提之下優化經濟社會發展,才是我們的最佳選擇。為此,特提出如下建議:

(一)依據區域環境容量,制定適合寧波實際的發展戰略

1.進一步明確區域發展的戰略定位,均衡協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寧波的特點在於臨港、瀕海,工業經濟應該是主流。「十一五」規劃確定的寧波作為長三角南翼經濟中心、華東先進製造業基地和現代國際樞紐港的戰略定位是十分正確的,關鍵是要抓住產業轉型升級的歷史性機遇,變革現有的發展方式,調整優化三次產業結構,按照「穩定一產,優化二產,發展三產」的思路,做大做強做優臨港大工業,培育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全面提升傳統優勢產業。

2.調整優化工業結構,貫徹「環境優化」原則,有所取、有所棄。近年來,寧波火電、石化、鋼鐵等五大高能耗、重污染行業產值年均增長30%以上,遠高於全市平均增長水平,能源消費量佔全部工業的72.1%,其單位產值能耗均超過全部工業平均值的2倍,同時帶來煤炭消耗量的劇增。以能源行業的四大電廠為例,2008年煤耗高達2212.4萬噸,佔全市工業煤耗量的70%以上,而合計產值僅為178.42億元,對全市工業總產值的貢獻度只有1.63%。根據在建臨港大項目投產計劃,到「十一五」末,全市火電用煤將達到3100萬噸,工業煤耗達到4500萬噸,佔全省工業用煤的38%。巨大的煤耗量產生的煙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將導致環境急劇惡化。因此,必須從區域能源資源供應安全、生態環境容量、對GDP及地方財稅的貢獻度等方面進行綜合評估,有所取捨,切實把原煤消耗總量作為一條硬杠子和項目取捨的決策依據,促進工業結構的調整優化。

3.堅定不移地走清潔生產和發展循環經濟之路。按照「減量化、再利用、可循環」的原則,把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生態設計和綠色消費等融為一體。充分利用優良的臨港石化資源,注重產業鏈的縱向延伸和橫向拓寬,配套發展深加工項目,打通關聯產業,完善輔助產業,增加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培育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扶持綠色經濟、環保新能源產業,以綠色發展帶動產業優化升級。

(二)大力開發利用清潔能源,統籌優化能源消費結構

1.著力提高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等清潔能源的消費比例。我國天然氣資源有限,供需矛盾突出,近年來進口總量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長。要從根本上改變現有不合理的能源結構,必須發揮寧波的人文、地理兩大優勢,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實行能源多元化戰略,抓好天然氣資源引進,建設LNG接收站。這應是寧波未來能源供應的重要戰略選擇。

2.充分利用農林廢棄物開發生物質成型燃料。當前,在太陽能、風能發電成本高昂的制約下,寧波應優先發展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以生物質燃料替代煤炭,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大幅降低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對大氣的污染,減輕酸雨和酸沉降程度。根據區域農業結構特點,可採用分散的小型化加工和集中規模化生產相結合的方式,為市場提供商品化的清潔燃料。

3.加大對風能、太陽能開發利用的投入,搶占清潔能源的制高點。開發利用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是未來能源發展戰略的大趨勢,根據寧波的資源條件和技術水平,可把重點放在太陽能、風能的開發利用上,在人力、財力上適當加大投入,為盡早進入實用性階段創造條件。

(三)大力推廣節能減排技術,實施多種污染物協同控制

1.在繼續加強對大型燃煤鍋爐脫硫的同時,加大脫硝力度。隨著二氧化硫減排工作的不斷深入,二氧化硫排放量得到大幅削減,但氮氧化物排放量隨著煤耗的增加而增加,已超過二氧化硫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來源主要是火力發電,約佔74%。按現行技術水平,燃煤發電機組實施煙氣脫硝後,氮氧化物排放濃度可降低2/3左右。下一步,應加強氮氧化物控制策略研究,率先對燃煤電廠、熱電聯供企業的脫硝作出具體規劃。

2.對中小型燃煤鍋爐,主要實施清潔能源替代計劃。多年的大氣污染防治實踐證明:對於小型燃煤鍋爐,如果單純應用除塵和煙氣脫硫脫硝技術設備,有可能陷入「既治不起,也治不凈」的困境。只有從能源消費結構調整和大氣環境防治協同優化的角度入手,採用清潔燃料替代,才有可能「簡便、經濟、環保、高效」地控制住這部分中小鍋爐燃燒帶來的大氣污染。應大力推進清潔能源替代,城區以天然氣為主,城郊、鄉鎮以使用生物質固體成型燃料和潔凈型煤為主。

3.加大城區集中供熱基礎設施建設。據節能部門測算,大型供熱鍋爐熱效率可達80%-90%,比小型鍋爐高30%左右,尤其在現有大型燃煤電廠實施集中供熱,可以大幅提高能效。由此看來,大型電廠實施集中供熱是「節能、減排、增效」的有效途徑,應率先在電廠與城區距離相對較近、煤耗強度特大的北侖、鎮海兩區實施,抓緊制定電廠供熱規劃,創新體制機制,消除部門利益障礙,取締集中供熱覆蓋區內的其他鍋爐,實現節能減排的雙重目的。

4.積極推廣清潔燃燒技術和潔凈型煤生產技術。目前,煤炭只有在大型電廠使用,才能做到高效利用和清潔燃燒,而中小型鍋爐、工業爐窯是很難做到的。下一步,電力發展應重點在「控制數量、提升技術、增強能效、降低排放」上下工夫,通過優惠政策,鼓勵和引導電力項目採用最新、最先進的清潔發電技術,以此來提高能效、減少污染排放。

(四)加強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嚴格控制廢氣排放總量

1.加快城市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立法進程。寧波市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起步較晚,應加快立法進程,從行政執法主體、廢氣排放標准、環保標志管理、尾氣排放檢測、不達標車輛治理、外地車輛監管、油品質量控制以及相應的法律責任等方面進行規范,制定出台實際可操作的地方性法規,為開展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工作提供法律法規依據。

2.制定切實可行的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今後相當長一段時期,城區機動車增量主要集中在私家車上,控制住這些機動車的排氣污染,就扭住了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的龍頭。下一步,應明確工作目標,劃定實施范圍,界定責任分工,穩步加以推進;建立市場准入制,嚴格排放標准,禁止不達標車輛的銷售;建立檢查維護制度,控制因系統故障而超標高排放的車輛行駛,嚴格按照機動車排氣標准,依法強制淘汰污染嚴重的車輛。

3.鼓勵、支持和推廣使用清潔能源車輛。清潔燃料動力汽車是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據專家估計,如果寧波將當地的公交車、計程車全部改成以天然氣作為燃料,僅此一項就可減少污染物排放40萬噸以上,替代成品油50萬噸。對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配套設施建設及維護保養等相關支出給予適當補助。這是鼓勵生產清潔能源汽車,優先發展城市綠色公交的有效舉措,對此寧波應有所計劃。

4.優化集裝箱運輸路徑。隨著寧波港航班和集疏運腹地的拓展,港口輻射能力的提升,集裝箱吞吐量還將繼續快速增長,港口作業引起的大氣污染不容忽視。要大力開拓國際中轉、水水中轉、水鐵中轉模式,大力扶持集裝箱海鐵專線聯運模式,減少集裝箱公路轉運帶來的集疏運壓力及其對大氣環境的影響;優化現行的集裝箱運輸路徑,建設專用高速直達集疏通道,減少城區空氣污染。

(五)倡導綠色消費,出台利於節能減排的環境經濟政策

1.提高排污收費標准,充分發揮環境保護專項資金的杠桿作用。排污收費作為國家對環境進行行政管理的經濟手段之一,應發揮其經濟杠桿作用,要盡快按照國務院節能減排方案確定的時間表,提高二氧化硫等大氣污染物排污費徵收標准。同時,按照生態補償的原則,視各區域的面積、人口、受害程度不同給予合理補償,專項用於大氣污染防治。

2.建立健全綠色清潔能源消費的財政補助政策。鑒於綠色清潔能源尚處在發展初期,政府必須發揮行政指導作用,加大必要的投入,實施強有力的政策引導,培育綠色能源消費市場,促進綠色能源產業的健康發展。當前,應重點理順各種能源發電、供熱的價格關系,合理確定各種電力、熱力的價格補助,特別要對生物質、風力和太陽能發電給予更大力度的扶持,確保企業保本微利。

3.綠色補助政策應從項目投入環節逐步向實際生產和消費環節轉變。按照全成本定價辦法,將硫化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碳排放的環境成本與經濟成本一樣予以內部化,按核定的差額對生產和使用清潔燃料環節給予補貼,作為綠色能源環境價值的生態補償,形成綠色消費的市場導向。通過實施能源差別價格政策,增強清潔能源的市場競爭力。

❼ 環境污染引起的區域性疾病叫什麼

公害病

❽ 環境污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危害

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大氣污染物對人體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表現為呼吸系統受損、生理機能障礙、消化系統紊亂、神經系統異常、智力下降、致癌、致殘。人們把這個災難的煙霧稱為"殺人的煙霧"。大氣中污染物的濃度很高時,會造成急性污染中毒,或使病狀惡化,甚至在幾天內奪去幾千人的生命。

對植物危害:

大氣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對植物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當污染物濃度很高時,會對植物產生急性危害,使植物葉表面產生傷斑,或者直接使葉枯萎脫落;當污染物濃度不高時,會對植物產生慢性危害,造成植物產量下降,品質變壞。

對天氣氣候的危害:

使空氣變得非常渾濁,遮擋了陽光,使得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量減少。硫酸雨能使大片森林和農作物毀壞,能使紙品、紡織品、皮革製品等腐蝕破碎,能使金屬的防銹塗料變質而降低保護作用,還會腐蝕、污染建築物等。

(8)環境污染性疾病擴展閱讀

防止方法:

1、 對於工廠的污水、廢氣、廢煙、廢渣等有毒氣體進行過濾後排放。

2、外出盡量不用私家車,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造成的環境污染。

3、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節約紙張。

4、多種植花草樹木、不亂砍濫伐。

污染的特點:

1、公害性,環境污染不受地區,種族,經濟條件的影響,一律受害。

2、潛伏性,許多污染不易及時發現,一旦爆發後果嚴重。

3、長久性,許多污染長期連續不斷的影響,危害人們的健康和生命,並不易消除。

❾ 環境污染的事例

1950年在水俁灣附近漁村中,發現一些貓步態不穩,抽筋麻痹,最後跳入水中溺死,版當地人謂之「自殺貓」。權1953年水俁鎮發現一個生怪病的人,開始只是口齒不清,步態不穩,面部痴呆,近而耳聾眼瞎,全身麻木,最後神經失常,一會酣睡,一會興奮異常,身體彎弓,高叫而死。1956年在這個地區又發現五十多人患有同樣症狀的病。經過對病的調查和研究,在1962年才確定水俁病的發生是由於汞的環境污染,特別是常期食用被污染的魚和貝類引起的甲基汞慢性中毒。這是從水俁鎮的工廠排放的氯化甲基汞污染海域,使魚和貝類中毒造成的。繼水俁鎮之後1963年,日本新瀉縣又有大批自殺貓、自殺狗出現。1973年在有明海南部沿岸的有明町等地又發生了水俁病。據報導這三次發病人數共計900多人,實際上在日本受害人數遠遠超過這個數字,僅水俁鎮受害居民已有一萬人左右。

❿ 有因2015年天津港爆炸,在爆炸現場待久後,因空氣環境污染,導致後期患慢性腎炎或其他免疫系統疾病的嗎

患有慢性腎炎或者其他免疫系統疾病,而且是終身難以治癒的,。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