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塵污染層
❶ 一般幾樓的樓層是灰塵的懸浮層
空氣懸浮層 灰塵在空氣中,在25米到33米這個位置形成了一個飄浮帶,從建築的角度上看,就是8--12層之間。 而9--11層就是受最嚴重的樓層。
城市高層住宅與居住者健康和壽命的關系 小高層電梯房住得較高的人健康好壽命更長
高層住宅還有很多優點例如,視野較好,一覽眾山小。休閑之際,站在窗前或陽台上遠眺,城市美景盡收眼底,清風吹來,確實令人心曠神怡;採光好,室內光線充足,
7層以上樓層的日照時間相對更長;通風效果好,空氣流通速度快,房間內較易形成穿堂風;夏天蚊子相對較少;安靜、舒適、灰塵少。
不管11層小高層、18層小高層、33層的房子、15層小高層、28層小高層、23層小高層還是26層小高層,到底是買高樓層的好,還是低樓層的好?如果在南方,當然是盡量不買底層,因為潮濕,在北方就無所謂。最頂一層能不買就不買,因為夏天熱冬天冷的可能性大,碰到工程質量不好還可能牆面漏水。
一般情況下,空氣中的污染物隨氣流不斷沉降和流動,在空氣中沒有污染源的情況下,樓層越高,空氣相對越干凈。
7層:
被譽為「黃金樓層」,
6-7層比較好,浮沉層一般為距地面30—40米,以樓的建築層高為3米算,揚灰層應該在9—12層之間。
可以看看你小區的園林景觀怎麼個布局,一般說來,如果陽台前有大樹分布則可以買四-六層的,因為這個高度剛好是樹冠頂部,從這個高度往外看效果最好,一片鬱郁蔥蔥的樹頂映襯遠處的美景。如果你不在乎小區內的景觀效果或者小區內園林沒看頭那你就往上走好了,登高望遠也不錯,當然一般說來越高越貴了
❷ 空氣中的浮塵帶一般是在住宅樓的哪一層之間
一般為高層的9-12層。
原因是在我國浮沉層一半為距地面30—內40米,以樓的建容築層高為3米算應該在9—12層之間。但高層住宅樓的多少層(距離地面約多少米)為浮塵層還要看當地的氣候環境而定。
❸ 聽說高層住宅中9-11層為浮沉層,高度在30米左右,請專業人士告訴我有沒有科學依據,急
傳言沒有科學依據。通過使用攜帶型空氣粉塵檢測儀器進行測試驗證發現,通風情況越好,污染程度越輕。
專家分析,空氣中的顆粒物會隨著氣流垂直上下運動,一般來說,空氣中的顆粒物會隨著氣流上升。這個垂直的運動也伴隨著水平面上的擴散,城市的污染物就此慢慢擴散。
大城市冬季經常出現「逆溫」現象,高空溫度反而比近地面高,氣流到逆溫層頂端就升不上去了,壓縮了空氣可流通的區域,導致近地面的污染物不易擴散。
即使在這樣特殊的氣象條件下,城市上空的空氣流通層往往也有數百米至一千米。普通樓房不超過百米,就算逆溫發生,所有的樓層空氣受到霧霾污染的程度也差不多。樓層越高PM2.5濃度越低的說法並無依據。
(3)浮塵污染層擴展閱讀
大氣顆粒物的成分很復雜,主要取決於其來源。主要有自然源和人為源兩種,後者危害較大。顆粒物分為兩類:PM2.5和PM10,前者直徑不超過2.5微米,是人類頭發直徑的1/30,後者則較粗大。
歐盟空氣質量標准限定,一個人每年吸入的PM2.5最多為每立方米40微克,PM10為每立方米25微克。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導原則建議:PM2.5和PM10的年接觸量分別為每立方米20微克和每立方米10微克。
顆粒物中1微米以下的微粒沉降速度慢,在大氣中存留時間久,在大氣動力作用下能夠吹送到很遠的地方。所以顆粒物的污染往往波及很大區域,甚至成為全球性的問題。
粒徑在0.1~1微米的顆粒物,與可見光的波長相近,對可見光有很強的散射作用。這是造成大氣能見度降低的主要原因。由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化學轉化生成的硫酸和硝酸微粒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大量的顆粒物落在植物葉子上影響植物生長,落在建築物和衣服上能起沾污和腐蝕作用。
粒徑在3.5微米以下的顆粒物,能被吸入人的支氣管和肺泡中並沉積下來,引起或加重呼吸系統的疾病。大氣中大量的顆粒物,干擾太陽和地面的輻射,從而對地區性甚至全球性的氣候發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