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依法決策
1. 什麼是依法決策
按照相關法律的規定,在此法律的框架和允許范圍內做出決定
2. 如何健全依法決策機制
健全依法決策機制和推進依法決策需要改革的地方很多。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並且亟待改革的,主要有以下三項重點工作。
一是實行決策過程中的「謀」「斷」分離。在決策過程中應該按照「謀者不斷,斷者不謀」的原則,建立「謀」「斷」分離的決策運行機制。「謀」,主要由對決策起參謀咨詢作用的輔助機構即智庫系統承擔,負責提出決策咨詢報告和建議方案;「斷」,主要由決策的中樞機構和領導人承擔,負責對決策議案拍板決斷。「謀」「斷」分離,就是把「謀」這樣的事,交給智庫,由智庫來完成;領導只需做「斷」的事,在智庫提供的幾個方案、建議中作出決斷。
二是要大力加強智庫建設。「謀」「斷」分離後,「斷」要依靠「謀」的有力支撐,就必須把智庫建設好。中國要從智庫大國走向智庫強國,才能與中國日益強盛的國力相適應。
三是加大對決策責任的監督追究力度。要建立一套對決策形成和實施的評估標准和評估機制,尤其是按照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來的「建立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及責任倒查機制」。這是依法決策作出的一個創新性規定,它體現了重大決策一旦出了問題,必須依法追責、依法倒查的思路。這種追責、倒查,最關鍵的還在於「終身」兩個字。這將促使領導幹部變草率決策為慎重決策。
3. 如何依法進行科學民主決策
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 五、建立健全科學民主決策機制 11.健全行政決策機專制。科學、合理界屬定各級政府、政府各部門的行政決策權,完善政府內部決策規則。建立健全公眾參與、專家論證和政府決定相結合的行政決策機制。實行依法決策、科學決策、民主決策。 12.完善行政決策程序。除依法應當保密的外,決策事項、依據和結果要公開,公眾有權查閱。涉及全國或者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決策事項以 及專業性較強的決策事項,應當事先組織專家進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論證。社會涉及面廣、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決策事項,應當向社會公布,或者通過舉行座談 會、聽證會、論證會等形式廣泛聽取意見。重大行政決策在決策過程中要進行合法性論證。 13.建立健全決策跟蹤反饋和責任追究制度。行政機關應當確定機構和人員,定期對決策的執行情況進行跟蹤與反饋,並適時調整和完善有關決 策。要加強對決策活動的監督,完善行政決策的監督制度和機制,明確監督主體、監督內容、監督對象、監督程序和監督方式。要按照「誰決策、誰負責」的原則, 建立健全決策責任追究制度,實現決策權和決策責任相統一。
4. 怎樣決策才是「依法決策」
依照法律規定,確保決策制度科學、程序正當、過程公開、責任明確。
5. 政府應怎樣正確決策
1.堅持為人民服務抄的宗旨,堅持對人民負襲責的原則.
2.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度,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
3.政府要依法行政.
4.不斷完善決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統.
5.增強決策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
6.把發展好,實現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這是基本的原則。
6. 政治:政府怎樣才能做到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
1政府必須審慎行駛權力,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和依法決策
2在科學決策方面,不斷完善決策信息回和智力支持系統,提高答決策科學性
在民主決策方面,增強決策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使決策能夠更好反映民意,集中民智
在依法決策方面,堅持決策內容符合法律的規定和要求,決策的過程符合法定程序
3我國政府正在建設全決策問責和糾錯制度
(江蘇答案)
7. 什麼是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
1.增加決策透明度。堅持決策信息公開透明,讓群眾參與決策不僅有利於決策民主科學,也有利於決策執行通暢。
2.推進決策的制度建設,完善群眾參與、專家咨詢和政府決策相結合的決策機制。
3.要強化決策的民主監督。要對決策程序、決策過程、決策實施進行全方位的民主監督。
4.要做到程序依法規范、過程民主公開、結果科學公正。政府重大決策的形成和執行都要加強調查研究,察民情、聽民意、聚民智,尊重客觀規律,提高決策的預見性、科學性和有效性。
8. 政府如何做到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
增加決策透明度。堅持決策信息公開透明,讓群眾參與決策不僅有利於決策民專主科學,也有屬利於決策執行通暢。
推進決策的制度建設,完善群眾參與、專家咨詢和政府決策相結合的決策機制。
要強化決策的民主監督。要對決策程序、決策過程、決策實施進行全方位的民主監督。
要做到程序依法規范、過程民主公開、結果科學公正。政府重大決策的形成和執行都要加強調查研究,察民情、聽民意、聚民智,尊重客觀規律,提高決策的預見性、科學性和有效性。
9. 政府怎樣才能提高依法行政和決策水平
第三,要理順行政體制,切實規范行政行為。在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過程中,要按照條塊結合、適當分權、便於執法、講求實效的思路,理順行政執法體制。如前所述,當前現行的執法體制存在政事不分、政企不分、層級職責不清和執法交叉過多等問題。為使行政執法行為進一步規范,應積極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這種責任制要求各行政執法主體要以現行的法律法規為依據,明確其在行政執法方面的權力義務;要從領導機關到基層執法部門、從領導者到一般執法人員,層層建立執法崗位責任制,分解落實行政執法任務,定期地、逐級逐人地、嚴肅認真地、實事求是地進行考核,並將考核結果與公務員年度績效考核掛鉤;各行政執法主體要建立健全內部管理配套制度,嚴格實行錯案追究制度。隨著政治體制尤其是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在條件適當的時候,也可以考慮建立綜合行政執法隊,然後再考慮建立行政業務審批局和綜合執法局,進而從根本上將行政的決策與執行、行政審批與管理、行政處罰與執行等等區別、分離開來,以完善和規范行政運行機制,建立民主、公正、法治、服務的公共行政,實現行政管理民主、法治、科學、高效的現代目標。
第四,要強化監督,努力形成有效的行政監督機制。權力必須受到監督機制制約,否則必然導致濫用。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社會公共事務不斷增多,行政機關的管轄范圍越來越大,行政權力也相應增加;權力還沒有擺脫自我擴張的特性,靠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自律僅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套真正強大有效的監督體系去制約行政主體的權力擴張和濫用。可見,強化行政權力監督,是依法行政的保證。我們應當在以下幾個方面繼續努力:一要確立人大監督的核心地位,制定切實可行的人大監督法規,使監督內容、程序及後果明確清晰,便於操作,有效落實。二要加大其他外部監督的力度。黨的監督、司法機關的監督、社會團體的監督、人民群眾以及新聞媒體的監督都要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對各級各類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的行政行為依法實施監督,形成監督合力。比如司法機關的監督,要從體制上解決司法機關的人權、財權、物權受地方行政機關制約問題,使其能夠沒有後顧之憂地行使監督職權,同時應擴大司法審查范圍,賦予司法機關以法律監督的權威性;放寬行政訴訟的起訴資格,使行政權力受到普遍監督而得到廣泛控制;賦予檢察機關對行政機關及其公務員的行政違法行為提起訴訟和支持訴訟的權力,以追究違法行政的法律責任。又比如新聞媒體的監督,國家應盡快制定《新聞法》以及相關的法律,以保障輿論機構獲取信息、發布信息的權利,保障公民的知情權,使輿論監督成為行政監督的一個重要渠道、重要手段。如此等等,才能充分發揮現有監督網路的應有作用,保障依法行政的推進。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從重依政策行政、依領導人指意辦事,到重依法行政、依法辦事,這是政治文明的一大跨越,有一個逐步推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我縣目前在依法行政方面還存在差距是肯定的、不足為奇的。這主要是:(一)「人治」殘余普遍存在,「法治」意識欠缺。我國是一個有著兩千多年封建專制統治、十多年的軍閥統治、二十多年蔣介石獨裁統治的國家。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國家的法制建設又經歷了曲折的道路,特別是「文化大革命」導致的十年內亂,更使法制建設中斷,國家行政管理遭受嚴重破壞,社會處於嚴重混亂狀態,人們的「法治」意識盪然無存。這種先天的不足加之後天的缺陷,使得「人治」殘餘思想至今仍普遍存在,「法治」思想萌芽艱難,依法行政阻力不小。在少數人眼中,依法行政不管用,按法定程序辦事太麻煩,弄得不好還得當被告上法庭,遠不如開會、發文件,甚至打電話方便快捷,因而總是抱著「人治」觀念不放,習慣於「以言代法」、「以權壓法」,置法律於不顧;或認為,「法治」是治「民」的而不是治「官」的,依法行政就是「依法治老百姓」;或自以為是地進行所謂「法律是人制定的,歸根到底還是人治」的邏輯推理,甚至公然把自己凌駕於法律之上,凌駕於老百姓之上。還有的則乾脆把依法行政當作一種為「我」所用的工具,順我意時就搬起法律武器,不順我意時就把法律拋在一邊,我行我素。如此等等,依法行政面臨不少障礙。(二)行政執法體制不順,行政越軌屢見不鮮。由於現行的執法體制存在不順的問題,造成既有政企不分(行政管理部門辦企業)、政事不分(一些事業單位行使行政職能)的問題,又有行政執法部門縱向集權、條塊分割、部門壁壘、缺乏協作的問題,還有部門管理交叉過多、職責不清、甚至「利益型」(即為本部門、本單位的小團體利益)執法的問題。還由於機構設置、層級劃分、分工協作存在的部門職能重疊、政出多門、長官意志、事權不分、扯皮推諉,也導致越權執法、不作為違法、濫用行政權、亂處罰,以及「權權交易」、「權錢交易」、「權色交易」等現象的發生。(三)行政監督軟弱乏力,行政違法難以追究。雖已形成行政監督網路,但絕大多數監督主體的監督軟弱乏力,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實際運用很不夠,實際效力極為有限;政協民主監督不到位,作用尚未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監督名不符實,實際效力極低;司法機關困惑較多,實施監督荊棘不少;輿論監督受制較多,難於放手發揮作用;行政機關的職能監督、行政監察等內部監督由於受復雜情況和關系等因素的影響,雖然能夠發揮一定的作用,但力度不夠。由於監督軟弱乏力,行政管理中存在大量的「權力真空」,有的甚至處於一種失控、無序狀態,行政違法、行政過錯得不到及時有效糾正、補救。(四)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滯後於經濟社會發展,導致行政執法隊伍素質偏低。法治社會需要有一支高素質的行政執法隊伍。由於歷史、社會、觀念等原因,我縣的人事制度已不能適應社會發展要求,主要表現在:1、公共行政機關的內部資源不能得到合理開發和充分利用,人員素質低下、人才結構不合理、行政執法能力不足、行政工作效率不高。2、缺乏一種公平競爭的激勵機制和優勝劣汰的內部環境,合適的進不來,不合適的出不去,行政管理人員的結構失調,幹部隊伍難以優化組合。3、在內部晉升流動的規定過於呆板,能進不能出、能上不能下、能官不能民現象嚴重。4、個別單位、個別領導者人治色彩濃重,缺乏法治精神,存在任人唯親、裙帶關系等腐敗現象。
第五,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不斷提高公務員隊伍的整體素質。依法行政能否順利推進,執行者的素質又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這方面眼前有很多工作要做、要加強,也要常抓不懈。一要加強行政執法隊伍的思想政治建設,推動行政執法人員自覺地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覺地貫徹依法治國方略,積極推進依法行政。執法者不能不問政治,對其政治素質必須嚴格要求,通過強化教育、管理等促其提高。二要努力提高行政執法隊伍的業務素質。要有針對性地、經常性地、多渠道地對行政執法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定期、不定期地進行考核,促進他們必學、愛學、勤學業務,干一行專一行。三要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健全對公務員的錄用、考核、晉升、獎懲、辭職、辭退等具體制度,形成「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機制。四要加大對行政執法隊伍的行政管理學、行政法學和相關法律的培訓教育力度,改善他們的知識結構,加快提高他們的行政素養、法律素養和運用法律的水平。(執筆:吳方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