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公共衛生 » 公共危機管理論文

公共危機管理論文

發布時間: 2020-12-13 21:04:30

公共關系的危機管理為主題的論文, 要求有題目,摘要,關鍵詞,參考文獻 正文大約3000字

我暈,和我的選修作業一樣

⑵ 求公共危機中企業形象管理分析論文

當今社會,企業可以一夜成名,也可以毀於一旦!形象是第一道關,而危機公關是企版業形象管權理的關鍵。
第一部分:居安思危。闡述當今企業面臨的各種復雜環境,從企業內部和外部兩方面去分析,企業所面臨的潛在危機,做好內外公關准備。
第二部分:臨危不亂。只要做好公關准備,當然,這些准備是很系統但又要很具體能操作的。比如,危機發生時誰來對外發言,如何聯系好友誼媒體,總之就是一個字要「安」,安員工、安公眾,安媒體。
第三部分:化危為機。危與機本來就是並存的,當年項羽破釜沉舟就是一次典型的危機公關,不過刺激了點,主要是針對內部公眾。但是很值得學習,教我們主動積極應對危機。
以上只是個人思路,僅供參考。

⑶ 你能不能幫我寫一份論文提綱,論文題目是淺析在公共危機事件中網路輿論的引導

公共復危機中的網路輿論探制析郭婷
【摘要】:近年來我國各種突發公共危機事件頻繁發生,在這些公共危機事件發生之後,都會產生許多社會輿論,而輿論又會反過來影響事件的發展趨勢。如今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媒體已成為整個社會輿論中不可忽視的力量。在公共危機事件中,網路輿論的走向對於危機的進展起著深化危機或緩解危機的重要作用。鑒於網路輿論如此重要的作用,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分析網路輿論的特點,並研究網路輿論的引導方法。
【作者單位】: 陝西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關鍵詞】: 公共危機 網路輿論 輿論引導
【分類號】:G206
【正文快照】:
一、相關概念的界定(一)對公共危機的定義在我國,「非典」危機發生之後,學界開始普遍關注「公共危機」這個概念。公共危機的涵義可從公共和危機兩個方面來理解。公共在《辭海》中的解釋是:「共同,即社會的共同領域、共同利益,這就決定了公共危機是屬於組織危機,而且關繫到全

⑷ 你好!能不能給發發一些公共危機預警方面的論文呢謝謝!

地方政府對公共危機管理的 不足及完善 我國目前處於社會變革期, 地方政府決策的不缺定因素增加, 加之網路的興起使得地方政府再也不 能和以前一樣來處理問題,能不報就不報,能瞞報就瞞報,能壓就盡量壓,這種傳統的行政模式已經不 適合處理公共危機問題了。 地方政府必須以新的姿態來面對公共危機和公眾的質疑, 加強對民眾的溝通。 多方面的原因讓公共危機管理成為地方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職能, 如何恰當的應對公共危機, 已經是擺 在地方地方政府日程上的一道重要課題。 地方政府在面對危機時的應變能力與溝通, 處理能力也成為民 眾對地方政府信任度的標准,直接影響到地方政府形象。由此可見,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顯現和得到 重視。 1 地方公共危機管理的內涵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力度的不斷加大,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我國加入 wto 面臨 的國際挑戰的加劇,社會發展中的不確定因素增多,各類矛盾和問題層出不窮,我國目前 又處在轉型期,由此引發的公共危機可能性大大加強,領域擴大並呈現出復雜的態勢。可 以說當今時代是一個公共危機頻發的時代,突發性已成為政府行政面臨的主要障礙,迫切 需要地方政府進行有效快速的應急管理。那麼什麼是地方公共危機管理,其基本概念是什 么,搞清楚危機,公共危機,地方政府的概念是闡述地方公共危機管理的邏輯起點,以下 是這幾個概念的內涵。 1.1 危機的概念而要理解公共危機管理,首先要弄明白什麼是危機,在英國韋伯詞典中,危機是指有 可能變好或者變壞的轉折點。正如阿里巴巴總裁馬雲所說的那樣,——危險與機遇並存。 關於危機的概念很多學者從自己所研究的領域對危機進行了定義,有管理學視角,公共關 系學視角,社會心理學視角等,而綜合起來,我國著名行政管理學家,新中國公共管理學 奠基人夏書章教授指出, 「危機是一種突發性的緊急態勢或事件,可能對組織及其人員, 產品,服務,資產和聲譽造成損害,甚至威脅到社會系統的基本機制和行為准則,要求決 策者迅速應對以消弭負面影響」 [1] 。 1.2 公共危機的概念對公共危機的概念,很多學者在定義時各有側重,但內涵是一致的,中國學者張成福 指出:公共危機是這樣一種緊急事件或者緊急狀態,它的出現影響社會的正常運作,對生 命,財產,環境等造成威脅,損害,超出了地方政府和社會常態的管理能力,要求地方政 府採取特殊的措施加以應對。[2]對公共危機的概念進行初步了解後,進一步分析公共危機 的分類,分級,與分期狀況,因為不同類型的公共危機誘因,影響方式和危害程度有很大 差異,地方政府需對症下葯,分別對待,即便是同一種在不同時期也有不同之處,也要采 取不同的方式,由此可見,分類,分期,分級是重要的,應該引起足夠重視。危機劃分的 類型很多,劃分的標准不一,有按產生的原因劃分,有按表現形態劃分,有按發生的領域 劃分等等,但是不管那一種危機,只要涉及到大規模的公眾利益,需要國家公共部門介入 1 處理,便可劃入公共危機的范疇。根據《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安慰各類突 發事件的影響程度,可控性,影響范圍等因素,可分為四級,即一級(特別重大) ,二級 (重大) ,三級(較大) ,四級(一般) ,依次用紅色,橙色,黃色和藍色來表示。[3]根據分 級管理的原則和我國政權組織形式分別有中央,省級,市級和縣級地方政府同一領導和協 調應急處置工作。而對公共危機進行更好的處置和應對需要對公共危機進行恰當的分期, 以便在各個時期都能採取合適的措施。而分期問題有四階段論,有五階段論,我國的學者 有的還分為三階段論,但是不論分為幾個階段其內容基本一致,不外乎是多階段論是對各 個環節的細化,三階段論只是大概的過程論述,並沒有實質的不同之處,只是強調的重點 不同罷了。中國學者薛瀾,鍾開斌根據突發事件可能造成的威脅,實際危害已發生,危害 逐步減弱和恢復可將突發公共事件總體上分為預警期,爆發期,緩解期和善後期。其主要 任務是,預警期是防範事件的發生,盡可能控制事態發展。爆發期是及時控制突發公共事 件並防止其蔓延。緩解期是降低應急措施的強度並盡快恢復正常秩序。善後期是對事件進 行調查和評估總結經驗和學習。 1.3 地方政府的概念地方政府指管理一個國家行政區事務的政府組織的總稱,通常對應於中央政府 (在聯邦制國家,即稱「聯邦制府」)的稱謂,漢語簡稱「地方」。 中國的地方政 府除特別行政區以外分為三級即省級、縣級和鄉級。中國大陸地方政府自 1950 年開 始至 1980 年代,除直轄市以外,實際以三級為主,三級和四級並存;1980 年代以後 轉為四級為主,三級和四級並存。 [4] 1.4 地方政府公共危機管理地方政府危機管理是指地方政府為了應對地方突發公共危機事件而進行的一系列有 計劃有組織的管理過程,主要任務是有效地預防和處置各種突發危機事件,最大限度地減 少突發危機事件的負面影響。其主要特點有危機管理區域的地方性,利益實現的局部性, 資源調配的有限性,管理行為的機會性等。[5] 2 從山西「問題疫苗」和「地震門」事件看地方政府對公共危機管理存 在的問題 2.1 對「問題疫苗」和「地震門」事件的簡要敘述 2010 年 2 月 21 日凌晨三點左右,在太原、晉中、長治、晉城等地發生地震的消息相 繼傳開,導致各市、村居民半夜從家裡跑到街頭、公園、田間躲避災難。在榆次、祁縣、 平遙、左權等地,各鄉村通過廣播叫醒熟睡中的村民起床躲避災害。在靈石縣每個村裡的 喇叭都廣播了要地震的消息。榆次、太原等地村民甚至有大部分村落徹夜鞭炮聲不絕,人 們跑到村外田間地頭,休息於車中,靜靜地等待地震的到來。事後,當地地方政府未就此 2 事作出解釋和表態,從 1 月起直至 2 月 20 日晚山西人民等地震之前,關於山西地震的信 息在互聯網上不斷發出和交匯,輿情聲勢兇猛,也未見山西地方政府發聲,最終導致了民 眾無所知情,只得聽從網路熱帖謠言,才使得山西突發了這場公眾危機。 2010 年 03 月 17 日,據有關媒體報道,山西近百名兒童不明病因致死、致殘或 引發各種後遺病症。 家長傷心欲絕、 四處求治、 負擔沉重。 導致如此慘劇的病源何在? 鍥而不舍的患兒家長紛紛質疑:「接種了乙腦疫苗怎麼又會得乙腦?急性播散性腦脊 髓炎難道不是接種疫苗所致?」 接種疫苗違規操作, 「高溫暴露」 還是 疫苗失效?…… 矛頭直指用來保障人「山西疫苗問題」要追溯到 3 年前,最早舉報的是山西省疾控中心 專門負責防病信息的原信息科科長陳濤安。據他稱,從 2006 年以來,在山西境內出現了 大量疫苗被高溫暴露的情況,他親眼看到許多疫苗在夏天被堆放在沒有任何冷藏設備的疾 控大樓一樓,許多人在往疫苗盒上貼「山西疾控專用」。 在 4 年前的這次事件中,地方 政府沒有做出任何反應,導致 2010 年被媒體曝光,使地方政府威信大受影響。並且在日 後的新聞發布會上有關負責人仍舊是希望把事情掩蓋住,做了虛假不誠實的答復,導致被 記者圍困,使得政府形象更加受損,民眾對政府更加的不信任。[6] 2.2 地方政府對公共危機管理的不足之處以上例子充分表露出山西地方政府在面對公共危機時暴露出的缺陷,在面你對公共危 機時,地方地方政府首先想到的時對公眾進行隱瞞,我們習慣於報喜不報憂,愛吹不愛批, 聞批則怒,文過飾非。尤其是遇到公共突發事件,包括空難,海難,爆炸,礦難,水災, 地震,洪水等,對這些突發事件的報道常常是慎之又慎,阻力重重,對這些涉及千家萬戶 的熱點問題,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真相被掩蓋,這些似乎習以為常了,教訓確實非 常慘痛。而山西方面之可為剝奪民眾知情權的典型。賦予民眾知情權,加強地方政府於民 眾的有效溝通,建立民眾於地方政府的相互信任,攜手共度危機。地方地方政府應該相信 民眾有一定的理性並賦予其知情權,同時,民眾對地方地方政府處理重大事件的能力也要 給予高度信任並充分配合,這就需要地方政府在重大信息披露上做出重大調整和改進,改 變對突發事件所採取的策略,並以積極主動的姿態來獲得民眾對地方政府的理解和支持。 地方政府說真話將會使民眾對地方政府充滿信任,為以後地方政府處理危機事件減少心理 障礙。通過山西問題疫苗事件可以看出,目前處理公共危機地方政府仍舊是缺乏經驗,仍 舊是採用以前老一套的方法進行應對,並暴漏出了很多問題,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地方政府以及民眾應對危機意識不強,危機教育欠缺。公共危機理念和意識不 僅僅是指政府公務人員(特別是領導人員)的公共危機管理意識和能力,還包括社會民眾的 危機意識和應急技能。在面對可能地震的謠言時民眾的反應出乎預料,甚至出現慌亂,做 出了很多不理性的行為,讓人啼笑皆非。甚至沒有人懷疑事件的真實性,盲從謠言,並且 四處傳播,理性在這里不起作用,人們只是隨大流,四處逃散,事件的第二天有些人仍舊 不敢回家。可以由此想見,如果真的地震來臨時,這種不理智的行為會造成更大的損失, 3 一些書本上科學預防地震的常識被遺忘,取而代之的是錯誤的避震方法,雖然沒有造成人 員傷亡,但是給民眾危機意識的欠缺敲響了警鍾。 其二、應急管理中的專家咨詢機制不健全。危機管理由於其專業性、科學性,所以要 發揮專家、學者特別是危機管理專家的積極作用。在地震謠言傳播的初期,政府並沒有請 專家向公眾發布權威科學的信息,把謠言扼殺在搖籃里,導致謠言在後來的幾個小時里呈 幾何級數量增長並加快傳播,而且由於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網路的崛起,更是使謠言的 傳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快,傳播的范圍更加的寬廣。 其三、當前各級政府在危機管理中明顯存在「輕危機預防、重危機處理」的傾向。我 們的習慣是只僅僅重視危機處理,主要側重於危機爆發後的應付。對公共危機預防與預警 重視的不夠, 沒有認識到危機管理實際上更重要的是危機預防, 只重視事後的補救性管理, 致使政府在危機來臨時處於被動的地位,而不是主動出擊。那麼為什麼會導致我國各級政 府對預防的輕視呢?筆者認為,除了主觀思想上認識不到位之外,還有個根本性的原因是 我們在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繫上有差錯,結果導致一些政府部門也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原 則。如問題疫苗事件中政府的衛生管理部門官商勾結,出於利益,疫苗製造商不顧嬰兒的 安危,製造假的疫苗牟取暴利。 其四、專門的公共危機管理機構及運行機制不健全。一方面我國對處理公共事件的部 門設置不統一,危機一旦出現時,往往倉促組成一個「臨時指揮部」進行指揮調配。然而 一個危機的出現要求多個部門協同作戰各盡其職。這樣就容易造成被動應戰,而且部門間 缺乏默契,以導致不能最大的挽回經濟損失,由於沒有專門機構,所以相對來講就缺乏應 對危機的專業人才。另一方面,在危機管理管理過程中,對於危機發生前、中、後採用一 樣的方法來應對,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危機發生過程中所採用的對策是不同的,對策不能 超前也不能落後與事態的發展,但目前來看,地方政府沒有連續的一套應對機制,也就沒 有重點,眉毛鬍子一把抓,從而喪失了最佳治理時期,造成更大的損失。 最後,政府職能部門淡化責任。有些地方政府部門在公共危機處理中,為了自己的利 益,瞞報或不報現象嚴重,本著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心態。有的是在危機處理中,逐級 上報災情而不及時搶救,等待上級的指示。這些都是政府部門的職能不負責任,嚴重地損 壞了政府形象和危害了社會安全。在問題疫苗事件中,山西省政府極力掩蓋事實的真相, 甚至在新聞發布會上仍舊在企圖隱瞞事實的真相,導致名譽和威信受損。 3 地方政府應對公共危機的措施近些年來,我國已經處理了不少公共危機事件並積累了很多的經驗,但是問題仍舊存 在。對公共危機的快速反應,成為處理此類事件的核心環節,也是地方政府應變能力的重 要體現,但是在面對緊急事件時,我國行政管理上的弊端就暴露了出來,一是我國地方政 府權力部門化,部門權力利益化,辦事途徑審批化,審批方式復雜化,有利益各部門拚命 搶,有責任往上推,都等著高層來決定。在這種體制下,一級部門在遇到公共危機時在一 4 定程度上失去了對某些部門的有效控制能力。而某些部門利益最大化,將權力的行使與自 身的利益糾纏在一起,在處理方式上習慣層層審批,總是等待著上級的意見,該負的責任 誰也不清楚,行政審批的復雜化,又導致正常工作效率低,遇到特殊危機,更缺乏足夠的 能力去處理,一遇到危機就馬上顯露出缺乏快速反應的能力。 另一個原因是,由於地方 政府職能沒有劃分清楚。在許多事項管理上條塊分割嚴重。從整個體制上看,在危機時刻 對一些重大事項誰負責,對誰負責的問題,誰也不清楚。即便中央地方政府下令,各級地 方政府各個部門之間也可能難以有效協調——大家都是一畝三分地,各管各的,利益拚命 爭,責任拚命推,一直推到中央發話才行的通。本級地方政府與上級主管部門經常產生分 歧,那麼寶貴的時間便轉瞬即逝,發生更嚴重的情況。導致危機沒有「機」 ,只有「危」 。 所以迫切需要集中統一的領導體制。 [7] 3.1 轉變領導體體制指體系架構,一個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互動關系模式。有效的公共危機管理離 不開系統,完善的公共危機管理體制建設。在當前環境下,由於公共危機具備突發性,不 確定性,危害性等特徵,要求公共危機管理體制呈現出不同與一般的管理體制特點,而領 導體制是公共危機管理體制最重要的一環。集中統一的領導體制要以一定的行政區劃為單 位,凡在此地發生的公共危機事件都應當有當地地方政府統一進行管理,甚至有必要設立 專門的公共危機管理機構,由於機構的復雜可能仍舊會導致反應變慢,所以,我個人認為 應實行鬆散的委員制, 委員們依部門的情況, 有各個部門的正職領導或者是副職進行兼任, 並且主要有本級地方政府主管,本部門發生公共危機事件,馬上啟動危機管理機制,有兼 任危機管理的領導要放下手頭的一切公作進行危機的處理工作,首先要向上級主管部門匯 報情況,上級部門要向本級地方政府匯報情況,然後上級部門所在的地方政府要督促下級 發生公共危機的地方政府對發生危機的部門進行資源的支持,每一級的部門都要設立專門 的危機管理機構按照以上的機制進行運作。危機管理委員制的臨時機構要依照有關法律, 行政法規和各自的職責,負責相關類別的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工作,如衛生部門,公安部 門負責相關類別的突發事件以及部門應急預案的起草與實施。當危機爆發時,這些相關部 門則在應急管理機構的統一指揮下參與危機處置工作。在這樣的領導體制下,便可以杜絕 瞞報情況的發生,並且可以提高危機處理的速度和效果。 為了使這種領導體制更好的發揮作用應該注意的是:一是各部門的地方政府職權要劃 分清楚,公共衛生部門發生危機事件要有衛生部門負責,進行管理的地方政府要給部門更 多的權力,因為本部門的情況還是本部門較為熟悉和較專業,要在劃分中不留死角,危機 要都能找到該為之負責的相關部門。對於交叉的情況要兩個部門協商,只能有一個部門進 行管理,其他只是一個配合的角色。二是要建立切實有效的責任制,將責任落實到每一個 工作機構和工作人員,通過實踐調整,明確各項責任。立法要跟得上,責任清晰,獎懲分 明對領導體制的建立有著積極的意義。三是要對危機管理進行有效的監督,監督是公共危 5 機管理有效展開的保證,也有利於危機後期的總結。上級地方政府可以派出專門的督導組 進行危機領導責任的檢查,明確各部門應負的責任,還可以通過人大政協的走訪,視察進 行監督。 總之,在這樣的一個領導體制下,地方各相關部門應該有一定的權力,地方政府應該 在危機處理過程中充分發揮指導作用, 但不能起代替作用, 畢竟各部門有自己的專業特點。 地方政府不可能事無巨細。 3.2 建立危機應對流程現在日益復雜的公共危機, 地方地方政府除了要有一個高效, 快速反應的領導體制外, 建立一套科學,高效的公共危機管理機制實屬必要。機制是指一個工作系統的組織或部 分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和方式,建立機制要在平時的危機防禦,危機發生初,危機發生 時,危機發生後這樣一個動態過程來考慮。[8] 3.2.1 平時的危機防禦 一是「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 ,防患於未然,建立並完善危機防禦機制刻不容緩。 危機防禦是指以地方政府為主的公共部門,根據本國或本地區有關情況或者是有關危機現 象的過去和現在的數據,情報,和資料,運用邏輯和科學的預測方法技術,對某些危機現 象作出約束性的條件,未來發展趨勢和演變規律等作出科學的估計與判斷。任何危機事件 的發生都有徵兆,差別只是在於徵兆的明顯程度,如果能夠捕捉到這些徵兆,便可以有針 對性的採取防範措施,有效的控制事態的發展,避免或者是最大程度的限制公共危機所帶 來的損失。在這里主要內容是<1 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把危機管理法制化,讓緊急情況 的管理權,認定,所負的法律責任都有法可依。<2 制定健全預案體系,必須遵循預見性, 可行性,全面性的基本原則,目前政府雖然有預案,但是可操作性不強。 <3 完善各項基 本資料的儲備,建立公共危機的物質保障。包括信息通信設備,醫療衛生設備,公共安全 設備等。 二是加強危機教育。危機教育可以降低恐慌和愚昧,所以必須增強危機教育意識,雖 然許多危機無法預測,但是地方政府應加強危機教育意識。世界上很多危機教育都是「從 娃娃抓起」 ,在平常的危機管理過程中,要通過各種媒體宣傳和普及各種科學的救災和自 救知識,以及其他必要的科學知識,在學校和社區要開設防治危機的教育和培訓課程,進 行全民普及教育。開展危機的群防訓練,提高公民的心理承受能力,一旦遇到突發事件, 做到臨危不亂,臨危不懼。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和輔導,通過心理咨詢,心理訓練和治療等, 提高其應急能力和耐壓能力。 3.2.2 危機發生初的應對 當有了以上機制後,並不能保證危機就不發生,因為要想在這樣一個經濟轉軌與社會 轉型以及經濟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都存在制度變遷的社會環境下不發生公共危機, 6 [9] 是不可能的。對待危機不是有沒有的問題,而是該如何對待的問題。 一是在危機發生之初的應對尤為重要。特點是要求在不確定性極高的情況下做出准確 決策,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其基本要求是要在時間緊迫,信息有限,資源有限的情況下 做出危機決策,准確判斷危機問題的性質,直接原因以及可能導致事態惡化的因素,組成 各個部門的臨時危機管理機構要勇於承擔風險和責任,視情況在第一時間上報上一級管理 部門,向上一級管理部門請示並做好思想和物質准備,在第一時間介入危機的管理工作。 有些公共危機在發生之初就可以處理和避免,而在通常情況下,當地方政府知道事件的時 候危機已經大面積爆發。 所以在這樣一個初級階段, 迅速確定對此該負責任的機構和部門, 能在初級階段就化解就盡量化解是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 二是扼殺流言。流言通常是公共事件的「副產品」 ,在缺少可靠信息,在不安和憂慮, 在社會處於危機下流言便產生和傳播。流言是在事件發展過程中影響人們心裡穩定的重要 因素。而流言的特點決定了其傳播速度快,負面影響廣,對心裡穩定沖擊大,已被人們接 受和誇張性傳播,更易引起心理恐慌而導致公眾的較為廣泛性的非理智行為,在面對危機 事件時,人們易產生難以防禦,難以擺脫的心理。並伴隨相應的逃避,尋求保護等一系列 非理智行為,例如爭搶保護物品,盲目的攻擊他人等,這類行為又會傳播,影響他人,進 一步強化恐慌。[10]所以在這樣一個階段下,管理機構應該增加透明度。信息公開,有利於 凝聚人心,穩定社會;反之,信息封閉,必然導致延誤危機處理,疫情蔓延,人心恐慌, 社會不穩,其機構的形象嚴重受損。在這一階段主要任務是防止流言導致更大的恐慌。並 且准備進行干預。 3.2.3 危機發生時的應對 一是迅速調查情況和收集信息,作為應對決策的基礎,過去,我們主要是有地方政府 出面以內部的方式進行處理和應對,很少吸納多方主體參與,而在本文論述中,是把有關 部門做為主體的,但有關部門也並不是單獨行動就可以解決掉問題的,而應該更多的依靠 廣泛的社會參與,因為公共危機所牽涉的范圍及幅度很廣,這時,本級地方政府就應該最 大程度的協助危機所負責的有關部門,給部門以最大限度的幫助, ,需要其他相關部門配 合時,要督促其他部門給物質和人力資源上的支持,由於時間緊迫需要快速決策,因此不 要採納大規模的組織決策方式,而採取多方核心或者職業人員的小團體決策模式。因此, 在這個階段,要使其它主體參與進來,包括媒體,非盈利型組織,社區,企業,市民和國 際組織等多元主體有序的參與到公共應急決策程序之中,運用現代的信息與網路技術為更 高效快捷的做出應急決策而形成的一個彼此依賴,共享權力的動態的運行過程與方式,在 全球化的今天,多主體參與已經成為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11]但是,要注意的是多主體並 不是每個主體都是平等的分享權力,沒有重點,而是要以一個為重點,其它多主體積極參 與。 二是在應對公共危機的過程中要把信息向外界公布做為重中之重。成立負責危機應對 的專門機構,召開新聞發布會,提前准備有關資料和確定新聞發言人。公共危機管理機構 7 能通過大眾傳播媒介及時的,有針對性的發布信息對於制止流言降低恐慌心理是唯一有效 的辦法。 事實上多元化的傳播渠道在散播消息時,地方政府仍然是最具掌控能力的權威 角色,要盡力協助有關部門的危機管理機構發布信息,當社會共同面臨,安全,健康,利 益的危機時公眾對為危機的關注度會大大提高,此時地方政府如果能夠協助有關部門。利 用網路,手機簡訊,電子郵件等形式來傳達信息以及目前的進展情況,在很大程度上會較 少公眾的不安全感,這就有利於在危機降臨時去建構一個穩定的,良性互動的社會環境。 如果情況必要,地方政府應每天半天一次,或者是每天一次定時公布信息,地方政府越是 不情況說的清楚,措施說的明白,其信譽度就越大,流言傳播的可能性就越小。自然,社 會也就因此把損失降到最小。把信息進行封鎖不僅無助於危機的解決,而且還可能導致對 地方政府的信任危機,地方政府信息公開的程度與公民對地方政府的信任程度是成比例 的。及時的發布信息,是最佳的選擇。 3.2.4 危機發生後的應對 公共危機爆發結束後,並不意味著危機管理過程的結束,其善後管理是整個公共為危 機管理機制的重要環節,包括以下內容:恢復與重建;調查與評估;學習與改進。 公共危機平息後,需採取措施消弭其造成的危害,做好恢復重建工作。其重建工作不 僅是事後的物質重建,修復受損的公共設施和社會財產,還包括對危機過後民眾的心理恢 復和干預,對經歷過危機的人進行心理干預,幫助當時人能夠正視危機,迴避一些應激性 境遇,避免給予不恰當的保證,督促當時者接受幫助和治療。 而調查和評估可以幫助了解掌握重建成本,而且是吸取經驗教訓的重要環節,在公共 危機管理善後管理中,較理想的情況是有第三方獨立調查機構來對危機管理的效果進行調 查評估,並將結果公之於眾,不過目前我過尚未設立此類型的獨立調查制度和機構,而且 在公布公共危機處理調查評估方面也有待改善。 對公共危機的應對主體來說,每次的公共危機都是一次總結學習的機會,公共危機管 理中的學習機制,是總結經驗教訓,對現有制度的缺陷進行完善,發現政策失誤進行改進, 建立危機預案,或是修訂原有危機預案,甚至可以把是按作為組織變革的重要契機。 [12] 3.3 完善法律法規來促進以上轉變和流程的執行有了轉變領導體制和危機應對流程兩個重要的措施,如果沒有強有力的法律來保障實 施,那麼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就會產生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情況下是有了很好的方 法以及應對措施,但是效果卻不是很好,其原因是由於沒有強制力的法律來保障,成為一 紙空文,上面說的一套下面做的一套。所以,就要建立起相關法律,使危機的管理法制化, 使領導體制轉變,危機應對流程的建立有法可依,這樣在地方上就可以很快的實施下去, 並且阻力會相對較小。對不執行法律法規的組織和個人,要追究其責任,建立領導負責制 的制度,加快危機有效管理的進程。 地方政府對公共危機的有效管理是地方政府執政能力的重要體現,我國是一個地域遼 8 闊人口眾多的國度,再加之正處在轉型期各種人為和非人為造成的危機事件會越來越多, 如何有效合理的處理此類事件,這是地方政府的需要面對的問題。目前問題雖然存在,但 是我國地方政府仍舊取得了很多的成就,在中央政府的帶領和指導下。筆者相信,我們有 理由、有條件取得更大的進步。 9 參考文獻:

⑸ 高分求關於公共關系學的論文(需要結合具體案例分析)2000以內,非誠勿擾!

電影宣傳中的公共關系管理——以國產賀歲電影為例

[摘要]作為文化產業的一部分,近年來電影票房所佔國民經濟比重增大。成功影片取得高票房收入,帶來輿論效應,成為爭論和關注的熱點,是大眾精神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好的票房與影片前期宣傳有著必然聯系。本文從公共關系管理角度探討2009-2010年幾部國產賀歲電影利用大眾媒體為電影造勢、宣傳,吸引受眾,保障票房。其中包括危機公關管理,強勢公關,公關媒介事件管理,廣告宣傳,公關溝通等管理方式。
[關鍵詞]賀歲電影 危機公關 強勢公關 媒介事件 公共關系管理

作為文化產業鏈條的一部分,電影業近年來在我國發展迅猛。從國際環境上看,金融危機使其他經濟領域受到重創,卻讓文化產業一枝獨秀,不減反增。據國家廣電總局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電影的票房總額超過60億元,相比2008年的43億,增幅近40%。僅2009一年超過億元票房的國產電影就有13部。巨大的市場利潤,給電影人帶來機遇和挑戰。宣傳工作壓力加大,對大眾傳播媒介的把握必須全面又有所側重,才能保障票房,吸引受眾消費。客觀上,好萊塢等國外高投資、高科技、高創意的大片的沖擊使我國電影人更需要利用熟悉國內電影受眾的優勢及媒體的操控力來站穩腳跟。因此前期電影宣傳成為電影票房成功與否的關鍵。將電影作為商品,品牌在首映前做好公關工作並形成輿論氛圍,將受眾請進影院就不難了。
大多數學者對電影前期宣傳做整合營銷方面的思考,但是伴隨文化產業鏈條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及網路宣傳力量增大,電影宣傳已突破了簡單的營銷方式。本文力求從科學的公共關系層面上探討電影人採用的公關管理策略。
就電影的商業性質而言,賀歲電影是尤以商業性為主導。「賀歲片」這個概念是自1997年馮小剛電影《甲方乙方》開始的,12年之後,「賀歲檔」已成為內地電影市場運作最為成熟的一個檔期。成為從聖誕到元旦再到春節這樣一個不短的時間區間。近些年,由於中國院線建設高速發展,大量資本注入電影產業,使得內地電影市場的容積倍增,越來越多的商業大片湧入賀歲檔,導致每年12月至次年1月間的「公映通道」擁擠不堪。而2009-2010年度的賀歲檔非比尋常: 2010年的春節遲至2月,虎年正月初一恰逢西方情人節2月14日,這無疑又給影市提供了更多操作空間,使得許多影片將檔期調整到春節期間。於是,這一期的賀歲檔二十餘部的賀歲片中,為爭取各自票房,必然使用渾身解數。網路電影搜索排行榜中,2009-2010賀歲國產影片《非常完美》,《全城熱戀》,《孔子》,《大兵小將》,《三槍》,《十月圍城》均榜上有名。較好的公關宣傳效果已經得到印證。紀華強老師在其著作中認為,公共關系,重在管理關系的活動。總體來說,電影經紀人主要從以下策略入手進行宣傳期公共關系管理。
一、調整檔期,進行危機公關管理
好萊塢大片當然是國產影片的勁敵,若出現檔期沖突的情況,必像企業策劃一樣做出回應,及時調整,採用最優化的方案,以免使票房打折扣。《阿凡達》於2010年元旦全面來襲,徹底打亂了國產賀歲檔大片以往的排片定式思維,為避免正面沖突,多部大片不斷提前上映檔期,如古裝巨制《花木蘭》將公映時間前挪到了11月;而內陸著名女導演胡玫執導的《孔子》上映時,官方也有意保護國產電影而縮短《阿凡達》的上映檔期。所以調整檔期可以看做是本土電影自我保護進行危機管理的一種方式。
二、利用公關新聞傳播,強勢公關
各地方電視台的娛樂新聞節目往往實時追蹤明星的動態和電影宣傳期的各種報道。利用電視台及網路媒體進行強勢宣傳也是利用公關新聞傳播的策略表現。電影《孔子》上映前,周潤發在各一線城市宣傳影片時極盡能事,顯得特別活躍,場場活動幾乎是靠他一個人營造氣氛。他對《孔子》的熱愛、推崇之情溢於言表。主持人問,聽說發嫂在看《孔子》時淚流滿面,是不是真的?周潤發表示:「我不知道,因為我也在哭。」有記者問他為什麼哭,被哪場戲感動了。周潤發反問:「你沒有哭嗎?」記者說沒有。周潤發立即顯現出怒意:「你還是人嗎?」這個說法令現場嘩然。該記者趕緊解釋當時忙著記台詞。周潤發說,大家應該看《孔子》兩三遍,「我看了《孔子》後,很感動,所以我還是個人」。周潤發的盡職盡責還表現在參加央視熱門訪談節目「藝術人生」做《孔子》那期節目時,他大行影片中孔子常做的跪拜禮,還拉上主持人配合他,惹得朱軍好不尷尬。無論非議和贊同,類似周潤發這樣的大牌演員確實在前期宣傳中利用大眾媒體吸引受眾關注,最終也以高票房為收尾。加上近年的國學熱,也註定了這部電影一定會有著轟動效應。
內陸地方台中最高收視率的當然非湖南電視台莫屬,諸如「快樂大本營」、「背後的故事」又是其招牌節目。在賀歲片《花田喜事2010》放映前,黃百鳴、吳君如就「巧合」地錄制了這兩個高收視率節目。黃百鳴是香港電影圈裡一流的演員、導演、製片、編劇。70後、80後很多人都是看著黃百鳴的電影作品笑著長大的。《家有喜事》、《花田喜事》等都是黃百鳴的經典作品。這種藉助強勢媒體所做宣傳,暫且不說這部賀歲片能不能超越以前的作品,就其宣傳平台來說已是很好地借勢。
賀歲檔不得不提的另一部電影就是張藝謀導演的《三槍》。作為張藝謀休影三年後的新作,尤其是自奧運會大放異彩後,人們更加想要看到這位大導演的回歸之作。鑒於前幾部電影劇本的詬病,這次他選擇改編科恩兄弟的《血迷宮》,著實是明智之舉。營銷大師張偉平,也藉助各大強勢媒體推出影片的宣傳,如在各一線城市公交移動電視就持續一個月連續播出記者探班,及影片製作幕後花絮等,為影片預熱。三、公關媒介事件管理,創造輿論環境
四月上映的由暢銷小說改編的電影《杜拉拉升職記》就在發布會的前一天,由某周刊爆料:老徐與黃覺是圈內皆知的戀人,但是拍攝「杜拉拉」以來,老徐戀上另一位「Mr黃」,暗示其與該片男主角黃立行戀愛。當媒體將「對黃立行是否有好感」的問題直接拋給老徐時,老徐反唇相譏:「當然有好感了,難道要有惡感嗎?沒有好感怎麼合作!」電影人經紀人經常利用媒體關系,讓記者在電影上映前爆料演員PK演技,不和,情感緋聞事件等,真真假假觀眾很難辨別,被利用好奇心引入影院。同時這些話題被各大門戶網站採用,放在首頁醒目的位置,作為娛樂新聞點擊率頗高。
持續炒作是公關傳播的效應,類似的比如影片《刺陵》大炒周傑倫與林志玲曖昧關系,以及大牌演員曾志偉與陳道明是否不合等。利用媒體有意宣傳演員形象轉型,著實話題性很強,製造輿論氛圍。再加上「盜墓」這個華語電影很少涉及的題材以及壯闊的大漠風情的預告片就使高票房形成必然。除此之外,在宣傳中有些影星有意缺席,這種欲揚先抑地手法,更是成為媒體報道的焦點,比如在《大兵小將》中,王力宏經常缺席,媒體就借故評論其耍大牌,和成龍不和等等。
四、廣告宣傳出現新模式
自春晚之後,電影或節目中植入廣告受到非議。電影中植入廣告信息將被越來越謹慎地使用。不料廣告市場中植入電影宣傳卻方興未艾,形成電影公關宣傳的另一新途徑。影片《杜拉拉升職記》,由影視紅人徐靜蕾自導自演,一時間形成國產宣傳熱門影片。進入3月份與「強生美肌」系列護膚品合作製作廣告片,在湖南電視台熱播劇場間隙播出。本廣告片使用雙關語,強調女性獨立、美麗,將《杜拉拉升職記》電影劇照直接借用,節省演員演出廣告成本。將「杜拉拉升職記4月份隆重上映」字幕插播在廣告之後的幾秒鍾,宣傳電影上映時間,達到雙贏。有了這樣運營模式的先例,想必國產商業片必定緊隨其後出現大量廣告中植入電影信息的案例。
五、公關溝通管理
紀華強曾在《公共關系的基本原理與實務》中提到:「名人效應是公關傳播的重要途徑。在公關溝通管理中,強調傳播過程與要素以及溝通各關系的說服辦法與技巧。」在電影宣傳中,最常見的就是利用明星的感召力,藉助明星們在各種宣傳場合做出的電影優秀的承諾。近年來,本土賀歲電影利用群星效應增加宣傳的力度,在賀歲檔中,有三部電影的明星效用尤為突出,演員陣容尤為龐大,對受眾的影響力和票房說服力都是重要保證。如,09年12月11日上映的《三槍》,演員趙本山,閆妮,孫紅雷,小沈陽,倪大紅,毛毛,都屬炙手可熱的娛樂明星。09年12月18日上映的《十月圍城》,導演陳可辛曾執導《如果愛》《投名狀》,都是票房口碑雙贏的佳片,本片明星陣容齊整,甄子丹、黎明、謝霆鋒、胡軍、梁家輝、王學圻、李宇春、曾志偉、范冰冰、周韻、巴特爾、任達華,票房顯然更有保障。明星加盟宣傳時與影迷互動,溝通具有更佳效果。
綜上所述,本文致力於從另一視角看本土電影宣傳在公共關系管理上的策略使用。以上策略都具有兩面性,過分投入商業化運作,必定轉移受眾視聽。電影產業是文化傳播的重要渠道,影片自身的價值和內涵才是真正的票房王牌。不能束縛文化探索,圈定在盈利的怪圈中。在公關管理中,突破「度」的限制,就會弄巧成拙。明星能夠部分說服大眾對影片的信服力,但明星效應具有偶然性,比如有網友就曾表示,本來對《十月圍城》還是有好感的,卻因為對李宇春形象不認同而拒絕觀看,這和主創的初衷是相背離的。又如,建國獻禮影片《建國大業》就因明星太多而轉移觀眾的注意力,導演平衡了戲份卻使影片節奏過於鬆散。此外,電影人利用媒體宣傳中不乏虛假成份,成就了票房也可能降低了公信力,這些弊病都是應該注意的。

參考文獻:
[1]紀華強.公共關系的基本原理與實務.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10.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