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控文章
『壹』 求幾篇內部控制風險分析的參考文獻及文章內容
【摘要】文章對國內外企業風險評估的現狀進行分析。根據企業的特點和發展趨勢,指出進行內部控制風險評估的現實意義,並從全面風險管理目標、收集風險管理初始信息、風險識別、風險分析、風險評價、風險管理策略等方面,探討了如何建立我國企業內部控制中的風險評估體系。 【關鍵詞】內部控制;風險評估;管理策略為了加強和規范企業內部控制,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風險防範能力,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財政部會同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制定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該規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圍內施行,鼓勵非上市的大中型企業執行。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提出我國內部控制的基本要素包括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和內部監督等五項,並在《基本規范》中單辟一章,就風險評估的有關內容進行了規定。這說明國家和企業已經意識到風險評估在企業內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那麼企業應該從哪些方面來加強識別企業風險,建立風險評估系統,進一步改善內部控制呢? 一、國內外企業風險評估體系研究綜述國外對內部控制的研究已有很長的歷史。1988年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發布《審計准則公告第55號》,該公告提出內部控制結構的三個要素:控制環境、會計制度、控製程序。進入90年代以後,COSO提出《內部控制—整體框架》的報告,將內部控制分為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和監督五個部分,實現了內部控制由三要素向五要素的飛躍。自此風險評估被納入內部控制系統之中。最新內部控制研究結果表明,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愈發趨向目標一致,某些內容也有較大重合,COSO也於2001年起著手進行風險管理研究,從最初的將風險評估作為一個要素納入內部控制整體框架中到目前的著手進行風險管理研究,足可以看出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趨同性和風險這一因素在內部控制中的作用和地位越來越重要。 近年,我國理論界和實務界越來越重視內部控制的研究和應用,學者們在理論觀念的引進和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由財政部、證監會等五部委聯合發布的我國第一部《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就是很好的證明。 二、進行內部控制風險評估研究的現實意義史學家湯因比曾說過:「一個國家乃至一個民族,其衰亡是從內部開始的,外部力量不過是其死亡前的最後一擊」。企業的存亡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既然一個企業的衰亡也是從其內部開始的,那若要尋求企業的生存發展之路就必須從其內部抓起,內部控制正是基於這一點才得到了世界各國理論界和實務界的重視。同時,市場經濟從微觀角度來說是一種風險經濟,企業作為市場的基本單位時刻置身於風險之中,越是開放發達的市場經濟,其中蘊藏的風險和不確定性越大。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成熟和市場開放程度的加大,風險己經成為企業關注和管理的焦點,作為企業內部管理核心的內部控制要想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必須不斷充實和發展,以求跟上市場發展的步伐,正是基於這個基礎,風險的概念逐步進入了內部控制的范圍。減輕或避免風險是內部控制活動的目標,各種風險因素是內部控制的對象。所以,企業要實施有效的內部控制,就要識別和衡量它所面臨的風險及其風險因素,這是採取有效控制活動的依據和前提,這里的識別和衡量風險就是風險評估。目前COSO整體框架和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把風險評估作為一項基礎要素納入到內部控制框架之中,這一發展是理論順應客觀實際發展的必然結果。 進行內部控制和風險評估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內部控制的缺失和不健全是導致會計舞弊泛濫的根本原因之一;內部控制制度的極度缺失和對風險的忽視是導致我國企業生命周期短的根本原因; 國有企業改革的成功離不開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及風險的管理和控制;風險評估是內部控制制度設計控制活動和發揮應有作用的基礎。 風險評估是內部控制系統的基礎組成部分,要使控制制度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企業必須清楚所面臨的風險,並對整個企業的風險進行定性或定量的評估,然後針對風險評估的結果採取相應的控制活動。其實內部控制也就是風險的管理與控制活動,如果毫無風險,也就不需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去搞什麼內部控制。既然風險的存在是控制的原因所在,進行風險評估就成為整個內部控制制度的基礎和關鍵。無論是從國際大環境來看還是從我國的具體情況出發,內部控制的研究和應用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作為有效實施內部控制的基礎條件的風險評估卻還沒有得到足夠的發展,研究會計和審計的人都早已熟知制度基礎上的審計,但風險基礎上的控制觀念還是個新概念,還沒有建立起比較完善的體系。因此,進行內部控制和風險評估研究無疑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風險評估體系的構建鑒於風險評估在我國內部控制中的運用,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步驟來建立風險評估系統。 (一)確定全面風險管理目標 風險是指企業在未來經營中面臨的、可能影響其經營目標實現的所有不確定性。風險評估是企業及時識別、系統分析經營活動中與實現內部控制目標相關的風險,並合理確定風險應對策略。全面風險管理是指企業圍繞總體目標,制定風險管理策略,在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和業務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風險管理的基本流程,落實風險理財措施,培育良好的風險管理文化,建立健全風險管理的組織體系、信息系統和內部控制系統的過程和方法。 企業目標是企業宗旨的具體化,是企業各項業務和管理活動所指向的終點。企業風險管理的首要任務,就是確定目標。只有先確立了目標,管理層才能針對目標確定風險並採取必要的行動來管理風險。確定全面風險管理目標要做到:企業風險管理目標的確定應與員工溝通;企業計劃和預算與風險管理目標、戰略計劃及當前情況具有一致性;業務活動風險目標要具體;領導層參與制定企業風險目標並對其負責。 (二)收集風險管理初始信息 實施全面風險管理,企業應廣泛、持續不斷地收集與本企業風險和風險管理相關的內部、外部初始信息,包括歷史數據和未來預測。應把收集初始信息的職責分工落實到各有關職能部門和業務單位。 1.在財務風險方面,企業至少收集以下信息 (1)負債、或有負債、負債率、償債能力。(2)現金流、應收賬款及其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資金周轉率。(3)應付賬款及其占購貨額的比重。(4)成本和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費用。(5)成本核算、資金結算和現金管理業務中曾發生或易發生錯誤的業務流程或環節。 2.在市場風險方面,企業至少收集以下信息 (1)產品的價格及供需變化。(2)產品供應的充足性、穩定性和價格變化。(3)主要客戶、主要供應商的信用情況。(4)潛在競爭者、競爭者及其主要產品情況。 3.在運營風險方面,企業至少收集以下信息: (1)新市場開發,市場營銷策略。(2)企業組織效能、管理現狀、企業文化,中、高層管理人員和重要業務流程中專業人員的知識結構、專業經驗。(3)質量、安全、環保、信息安全等管理中曾發生或易發生失誤的業務流程或環節。(4)因企業內、外部人員的道德風險致使企業遭受損失或業務控制系統失靈。(5)企業風險管理的現狀和能力。 企業對收集的初始信息應進行必要的篩選、提煉、對比、分類、組合,以便進行風險評估。 (三)風險識別 企業風險的識別應當以一種系統方法來進行,以確保公司的所有主要活動及其風險都被囊括進來,並進行有效的分類。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和技術水平,風險識別主要以定性識別方法為主,適當結合定量識別方法,同時根據業務發展和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逐步引進和加大定量識別方法。 企業應選擇適當的風險識別方法,保證風險識別的規范性和科學性,具體措施有: 1.建立科學的風險識別方法體系,對企業和各職能部門隨時關注企業活動中存在的風險提供指導。 2.對風險識別方法進行規范化和制度化,確保企業和各職能部門使用統一的識別方法體系對風險識別結果進行描述。 3.利用歷史事件諸如違約支付、產品價格變動等,關注未來事件諸如人口變動、新市場條件以及競爭者行為等對風險進行趨勢分析和關注。 4.建立損失事件資料庫,通過事件列表、事件分類、內部分析、推動討論和會談、流程分析等方法進行風險識別,確定風險因素發展趨勢和根源。 (四)風險分析企業風險分析評估的方法多種多樣,採用定量分析方法,特別是利用數學模型進行風險分析,可以使風險管理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並為最終的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風險分析及度量,需要充分地獲得企業在歷史年度內發生的各種風險的次數以及所導致的損失,統計時段越長,風險評估的准確性越高。風險評估不僅要了解歷史上各種風險發生的頻率,還要充分考慮風險的客觀環境是否改變,如果有變化,就要在歷史數據的趨勢分析上進行修正。在實際操作中,許多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實際上難以量化,它們至多隻能定性地被描述為「大的」、「中的」、或「小的」風險。 企業在分析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或頻率、概率)和風險發生的條件方面,可採取如下措施: 1.企業基於風險識別的結果對風險的發生概率進行分析評估,選擇採用諸如預期估計或情況評價等術語來表達潛在的可能性,或採用數據或圖表的形式來描述和評價風險發生的概率。2.企業建立風險分析模型,通過關鍵風險指標管理方法、壓力測試和情景分析等定量技術手段和會談、工作組會議等定性評價技術對風險發生的條件因素進行分析,以確定風險發生的具體條件。 3.企業自查與外部檢查、事前與事後檢查相結合。 4.企業引進技術手段,由日常業務數據、財務數據入手,按照既定的模型做預警提示。 (五)風險評價企業風險評價是在風險識別、風險分析的基礎上,評估風險對企業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確定風險的重要性水平的過程。企業風險評價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即分析風險可能產生的影響和確定風險的重要性水平。企業風險評價通常是和風險分析同步進行的,因而其方法也和風險分析相同。 企業風險評價的控制措施有: 1.企業對於重要事項面臨的重要風險可能帶來的重大影響,應當通過定量分析技術,確定各種可能性造成影響的數量,從而為企業採取恰當的風險對策提供科學的依據。 2.企業應當按照風險可能帶來的影響程度的大小,對風險進行排序,明確重要風險和一般風險。 3.企業應當對重要風險予以特別的關注,避免重要風險可能給企業帶來的重大損失。 (六)風險管理策略一般情況下,對戰略、財務、運營和法律風險,可採取風險承擔、風險規避、風險轉換、風險控制等方法。 1.企業針對各種風險建立確定風險應對措施的程序和方法,對具有較高發生概率、影響重大的風險優先考慮。 2.建立一套廣泛適應的風險決策判斷標准,即根據風險嚴重程度和企業的風險承受程度確定不同的決策。 3.企業對降低風險水平所需成本進行合理分析,評估風險應對措施的成本與效益。 4.企業選定風險處理措施後,根據剩餘風險重新校訂風險。 5.企業要持續獲得風險變化信息,有效地控制、管理風險,防範新風險的產生。 6.對重要風險進行實時監控。 四、結論企業風險評估是一個持續反復的過程,一次風險評估並不能一勞永逸。企業應當結合不同發展階段和業務拓展情況,持續收集與風險變化相關的信息,進行風險識別和風險分析,根據情況的變化及時調整風險應對策略,以避免由於原來選擇使用的風險應對策略無效而影響內部目標的實現。特別是當企業經營活動所處的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時,企業必須保持應有的靈敏度,針對變化的外部環境進行相應的風險評估,以使企業的目標在變化了的外部環境中得以實現。我國企業只有建立比較完善的風險評估系統,才能真正完善我國企業的內部控制,真正促進我國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參考文獻】[1] 李玉環.內部控制中的風險評估[J].會計之友,2008 (10). [2] 馬宏傑.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財會研究,2007(4). [3] 印發《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的通知[J].安徽水利財會, 2008(4). [4] 王立勇.企業內部控制中的風險評估研究[J].交通財會,2002(2).
『貳』 論完企業內部控制及完善這篇論文該怎麼寫
內部控制是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管理的重要手段。我們知道,有關企業經營的失敗、信息失真、違法經營等情況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歸結為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缺失或失效,諸如我國巨人集團的倒塌,鄭州亞細亞的衰敗,震驚中外的瓊民源、銀廣夏事件的發生,乃至美國安然公司的破產等等這些現象,無不與企業內部控制有著一定的關系。因此,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保證會計信息質量,對於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和信息披露制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並保證資本市場有效運行,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擬對此進行初步的探討。
一、現行企業內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
,我國尚處於經濟轉軌時期,許多企業的內部經營管理還處在憑經驗的被動階段,內部控制十分薄弱,會計信息失真、財務舞弊和經濟犯罪的現象比較嚴重。我國企業的內部控制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控制環境薄弱。控制環境是內部控制的基礎,直接關繫到企業內部控制的執行和貫徹。目前,我國控制環境薄弱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企業管理層對內部控制認識不足、意識薄弱。許多學者和企業對內部控制的認識還停留在內部牽制和內部控制階段,還有很多人認為內部控制就是內部監督,也有的企業把內部成本控制、內部資產安全控制等視為內部控制,而企業大多把內部控制看作是一堆堆的手冊、各種文件和制度。即使已經制定出相應內控制度的企業大多也只是停留在「寫在紙上、貼在牆上-給人看」的表面文章上,制度的落實存在很大的問題。遇到具體問題的處理,以強調靈活性為由而不按規定程序辦理,大事小事廠長經理說了算;無視會計法規的存在,有章不循、執法不嚴,造成內部控制嚴重失效。由於企業管理層對內部控制認識不足,故對內部控制在企業經營管理中起的作用不甚了解,尚未認識到內部控制的意義,故而對建立內部控制不重視。
(2)組織機構設置不合理、不完善,內控組織虛位。我國許多上市公司雖然設立了董事會、監事會,聘任了總經理班子,但在實際工作中,董事會的監控作用嚴重弱化,「董事」不「懂事」,經常只有一個「虛職」,而且缺少必要的常設機構。例如,進行了股份制改造以後的國有企業,公司總經理往往兼任董事會董事或董事長,權力不能受到有效的監督。股份公司應有的一些機構設置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甚至根本就沒有設置,股份公司僅僅具有了現代企業的外殼。由於組織結構的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從而產生了大量「內耗」,無形中提高了企業的經營成本。
(3)企業制度不健全。一是企業缺乏相應的激勵與約束機制。二是人事政策和實務不完善。三是企業制度不全面,沒有針對企業經營的各個環節、各個部門制定出相應的規章制度,顧此失彼現象嚴重。
(4)人員素質較低、誠信度不足。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管理人員素質較低,誠信度低,許多管理人員普遍未受過正規的專業,企業亦未對這些管理者進行管理培訓。這樣低素質的管理者即使有全心全意為企業服務的素質,也因他們的能力所限而無法真正地管理好企業。由於企業常常把企業的盈利和管理人員的工作好壞進行緊密的掛鉤,致使許多經營管理者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虛列成本、虛計收入、虛報盈餘,一系列企業的短期行為在不知不覺中產生。二是會計工作人員素質差、誠信度不足。有些企業對財會人員的業務素質提高不夠重視,致使財務人員發生操作性、原理性錯誤的概率大增,如亂用會計科目、隨意改變賬戶對應關系,會計確認及計量工作混亂。尤其是近幾年會計制度中增加的新較多,給會計核算增加了不少難度,這在一定程度上了會計信息的質量。會計人員誠信不足並非其心甘情願造假,而往往是由於利益驅使或其身份地位和權力的限制,依賴於單位負責人而不得不違心地製造、提供虛假的會計信息,形成「站得住,頂不住;頂得住,站不住」的局面。
(5)企業文化建設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經營活動中逐漸形成的,有著共同價值觀、共同的理想,並有共同的行為准則、共同的價值取向的一種亞文化體系。因此,企業文化能使企業形成一種利益共同體。企業員工在企業經營活動中很地用共同行為准則約束自我的行為,並以此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它能排除企業發展中一些人為的阻礙和摩擦,建立一種和諧的內部關系。員工們願在邁向企業發展目標的過程中彼此尊重,互相。這種凝聚力的產生,能使企業上下團結一致,努力為實現企業的目標而奮斗,它不僅可以促進企業的發展,阻止企業的衰敗,同時還可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然而目前我國許多企業的管理當局對此知之甚少,對企業文化認識不足,即使認識到了企業文化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建設企業文化的力度上還不夠。沒有意識到企業可以通過企業文化的管理思想和去喚醒員工的主體意識,喚起員工的主人翁的精神,真正讓員工成為自己的主人、企業的主人,更好地為企業服務。
2.風險意識差,內部壓力不足。由於社會經濟環境的變化,企業間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的經營管理會面臨來自各方面的經營風險,如籌資風險、投資風險、開拓市場的風險、擔保風險、信用風險等等。然而,從我國企業的現狀來看,企業的風險意識並沒有提到應有的高度,還停留在計劃經濟條件下賣方市場的水平上,沒有形成風險意識,對企業所面臨的風險認識不足、重視不夠,更缺乏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例如銀廣夏事件中,銀廣廈集團的負責人置風險於不顧,連續進行違法活動,使企業與個人共同處於高度風險狀態。並且這種違法行為進行多年,銀廣夏集團的負責人膽子越來越大,肆無忌憚,把違法當成習慣,根本毫無風險意識。
3.缺乏適當的控制活動。COSO報告認為,控制活動是確保管理階層的指令得以實現的政策和程序,旨在幫助企業保證其針對「使企業目標不能達成的風險」採取了必要行動,旨在幫助企業管理當局保證其控制目標的實現。而我國目前許多企業缺乏適當的控制活動,造成了大量的造假行為,致使會計信息嚴重失真,從而破壞了社會經濟秩序的正常運轉。例如在銀廣夏事件中,我們發現銀廣夏控制環境失敗,企業的管理高層任意行事,缺乏適當的控制活動,致使銀廣夏的造假行為長期得以隱匿。如果在銀廣夏內部中存在實質的適當的控制活動,那麼持續6年之久,如此駭人聽聞的造假行為將不可能會發生。
4.信息流不暢,職責不清,責任不明。在我國企業中存在這樣的現象:企業的信息不論從縱向還是橫向流通都十分不暢,許多有關企業的信息被管理當局控制,而企業的員工對此一無所知。還有企業內部各個部門各自為政,部門與部門的信息溝通缺失,員工對企業信息了解微乎其微,往往局限於自身所處的部門。一個良好的信息與溝通系統應能確保組織中每個人均清楚地知道其所承擔的特定職務和應該承擔的責任,以及自己在企業中所扮演的角色,而目前我國許多企業的員工對此並不是十分的清楚,甚至就像個機器人,一切以企業管理當局要求為准,管理當局要求做什麼就做什麼,不問其行為是否合理合法。例如在銀廣夏集團內部,信息與溝通系統幾乎不存在。據稱,集團內部一不需要成本信息,二不投資回收期及投資回報率,三不收集市場方面的信息。會計信息系統由管理層隨意控制,資金被大量挪用,卻不知去向何方。在銀廣夏集團內部,信息隨企業管理層的意願而變,他們壟斷了相關的信息,從而使得有關信息溝通不暢,其違法行為就難以暴露,從而不能得到及時遏制。
5.內控機制不健全,控制乏力。為了確保其指令被貫徹執行,管理層要制定各種措施程序,一般包括授權和批准、職責劃分、設計和運用恰當的憑證、恰當的安全措施、獨立的檢查和評價等。為了保證控制目標的實現,企業必須制定控制政策及程序,並予以執行,管理當局必須確保其辨認並用以處理風險的行動已經有效落實。我國企業內部控制活動中最大的一個薄弱環節就是考核獎懲機制不夠健全、有效。計劃可能是好的,但由於沒有人去考核、去檢查或者說沒有認真地去考核、去檢查,而只是搞形式、走過場,其執行效果往往很差。無論制度多麼先進、多麼完備,在沒有有效控制、考核的情況下,都很難發揮出它應有的作用。而且,整個內部控制的過程必須施以恰當的監督,並通過監督活動在必要時對其加以修正。由於管理體制和管理方式的問題,我國企業內部控制的監督很薄弱,管理控制的方法不夠先進,內部審計機構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二、如何完善現代企業的內部控制
通過上述對我國現行企業內部控制存在問題的,筆者對如何完善現代企業的內部控制提出如下幾點淺見:
1.完善企業的控制環境。任何企業的控制活動都存在於一定的控制環境之中。控制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企業內部控制的貫徹和執行,以及企業經營目標及整體戰略目標的實現,加強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首先應注意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的建設。內部控制環境越佳,內部控制的作用越能得到充分發揮。
(1)管理層的思想和經營方式。管理層的管理及管理風格,包括承受營業風險的種類、整個企業的管理方式、企業管理階層對法規的反應、對企業財務的重視程度以及對人力資源的政策及看法等,都深深地著內部控制的成效。根據內部控制的原理,要保證內部控制的有效的運行,企業的任何人員都不能超越內部控制的約束,企業的任何管理制度都須經他們通過實施,因此,內部控制的制定、執行都離不開管理當局的態度,離不開他們的經營思想和理念。只有管理當局重視內部控制,從思想上認識到它的作用,在實際行動中貫徹控制的政策、措施和程序,才會有助於內部控製得到充分的發揮。
(2)企業的組織結構。組織結構是企業進行計劃、執行、協調、控制和監督經營活動而建立的整體架構及職責分工的框架體系。企業組織結構建設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企業經營成果及內部控制的效果,故企業應該根據企業自身的經營思想、經營特點、經營規模、管理模式等來建立符合自己企業的組織結構。企業在設置組織結構時,應當從內部控制的角度考慮其內部架構和各個機構的職能及其相互間的關系,即要做到內部機構設置合理、職能明確、相互溝通、相互制約,保證企業的各項經營管理活動通過各機構職能的履行得到有效開展,實現預期的經營管理目標。有了、合理的組織結構,還需要有與之相適應的人員來落實,故要求企業在各內部機構中配備與其承擔的責任相適應的具備良好素質和足夠的知識及豐富經驗的主管人員,由他們帶領機構不折不扣地履行好職能,這樣才能保證組織結構的正常有效運行。再者,要提高組織結構的應變能力,以適應市場環境變化的需要,這對保證內部控制的有效運行也十分重要。
(3)健全企業制度。一是建立起有利於錄用和培養符合內部控制制度的德才兼備的、有利於人才脫穎而出的人才管理機制;二是制定恰當的員工工作標准和道德標准,作為考核員工的依據;三是建立富有良好激勵機制的職務晉升和工資晉級制度,防止以貌取人、隨意用人、任人唯親、排斥異己行為的發生;四是對企業經營的各個環節、各個部門制訂出相應的規章制度,並在各項規章制度實行過程中,對於偏離既定政策和程序的情況,要建立補救措施,發現,有及時行動進行糾正的機制。
(4)提高企業人員的素質。一個再好的制度仍然需要有高素質的人來貫徹執行,否則這個制度也無法發揮它應有的作用。企業應該提高企業人員的素質,以便保證內部控制有效運行。因此,企業高層領導人除了自身起表率作用以外,還要引導其員工做道德范圍內的事。所以提高企業管理人員的素質相當重要。企業還可以通過建立良好的人力資源政策來培養企業的員工,提高企業員工的素質,這對更好地貫徹執行內部控制有很大的幫助。
(5)加強企業文化的建設。企業文化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重要性, 使其不可避免地影響著企業的內部控制。而在良好的企業文化基礎上所建立的內部控制制度,必然會成為人們的行為規范,從而才能很好地解決因制度失靈而產生的種種問題。故企業經營管理者應該重視對企業文化的培養和塑造,制定和實施企業文化戰略,可使企業上下團結一致,員工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實現自身價值。但企業在培養自身文化時,應避免一種只注重內部和短期的企業文化,要保持一種健康的文化氛圍,使其與公司戰略目標趨於一致。
2.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面臨企業內外環境的日益復雜化,以及企業間競爭的日益激烈,企業風險不斷地提高。風險按其形成的原因一般可分為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所謂經營風險是指因生產經營的許多方面都會受到來源於企業外部和內部的諸多因素的影響,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因此,企業要樹立風險意識, 針對各個風險控制點,建立有效的風險管理系統,通過風險預警、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風險報告等措施,對企業面臨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進行全面防範和控制。
3.建立良好的控制活動。控制活動出現在整個企業內的各個階層與各種職能部門,涉及的控制對象包括人、財、物、產、供、銷等各方面。企業必須制定控制的政策及程序,並予以執行,以幫助管理階層保證「為保證其控制目標的實現,其用以辨認並用以處理風險所必須採取的行動已有效的落實」。而嚴謹的內部控制,不僅要對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實行全方位的有效控制,把企業的各項活動全面置於經濟監控之中,並且要對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方面、重要環節實行重點控制。面的控制與點的控制要有機結合,內部控制才能發揮良好的效率。企業應該設立良好的控制活動,而控制活動是針對關鍵控制點而制定的,因此,企業在制定控制活動時關鍵就是要尋找關鍵控制點。
4.建立良好的信息與溝通系統。為了加強信息的流動與溝通,企業應設立一個良好的信息與溝通系統。而一個良好的信息與溝通系統要求能夠對信息及時予以識別、獲取和加工,並採用便於有關組織及其員工在履行其職責時使用這些信息的形式,在企業內部進行縱向和橫向的有效傳遞。要讓每位員工清楚地知道控制制度的有關方面,自己承擔的職責及扮演的角色,與他人工作的關系,哪些行為被接受,哪些不被接受以及他人溝通的方式和渠道等。一個良好的信息與溝通系統可以使企業及時掌握企業營運的狀況和組織中發生的問題,及時調整經營策略、方針、政策,防範和糾正出現的錯誤或不當,促使各項內部控制措施的有效實施, 有利於企業的經營與。並且一個信息與溝通系統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企業內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所以企業要加強內部控制並建立一個良好的信息與溝通系統。
5.加強企業的內部監控。要確保內部控制制度被切實地執行且執行的效果良好,內部控制過程就必須被施以恰當的監督,通過監督活動在必要時對其加以修正。企業應當重視內部控制的監督檢查工作,建立和完善內部審計監督體系,並由專門機構或者指定專門人員具體負責內部控制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同時, 為確保內部審計監督作用的發揮,促進內部控制的嚴格執行,必須加強對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的管理,提高審計人員的素質,並賦予他們一定的獨立許可權,以確保審計的獨立性、客觀性。
總而言之,內部控制的完善不是一朝一夕的,謹以此文希望喚起企業對內部控制的意識,提高對內部控制的重視,建立和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讓內部控制真正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發揮起應有的作用,促進企業的發展,從而改變當前企業由於內部控制缺失或失效造成的大量造假、信息失真、財務舞弊的現象,以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讓內部控制制度成為企業化解風險、創造效益的武器。
『叄』 找一篇關於銀行內控整改的報告文章
各家銀行內控制度是各不相同的
特別你提到了: 整改
整改是在檢查過程中 對於發現的問題專進行處理解決 之後提出預屬防類似事件的發生
對於整改報告一定要針對具體在檢查中發現的問題 逐條分期原因 逐條改正 並提出預防再次發生的方案
『肆』 求銀行內控和合規文章
要去了解內控你先得知道銀行的風險管理,銀行的風險管理就是使銀行發現、防禦、控制和轉移各種風險,如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流動性風險、國家風險、聲譽風險、法律風險、合規風險和戰略風險。
內部控制是商業銀行為了實現經營目標,通過制定一系列的措施對風險進行事前防範、事中控制、事後監督的動態機制和過程。另外還有內控的目標、原則、要素等等這里就很多了。
合規方面你可以從遵守法律、規則和准則這些方面結合實際進行分析。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伍』 淺析企業內部控制畢業論文
淺析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問題及對策
從當前實際看,許多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問題非常突出,進而影響了中小企業的經濟效益,阻礙了中小企業的發展,下面提出一些自己對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的看法。
一、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現狀與問題
1.沒有內部控制制度。這種情況在民營中小型企業和「內部人控制」較嚴重的企業大量存在。在我國,大多數民營企業家依靠自己對市場的判斷能力和個人的冒險精神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他們大多數對會計不太熟悉和不太重視。在他們看來市場才是最重要的,內部控制會束縛他們的手腳。所以,這些企業往往不制定內部控制制度,老闆一人說了算,會計的作用僅在於如何算賬使老闆少交稅。收入不入賬,成本、費用虛高等屢見不鮮。在「內部人控制」的企業,經營者認為沒有內部制度更對自己有利,更便於他們渾水摸魚。
2.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目前,有些企業存在內部控制,但內部控制制度不夠全面,沒有覆蓋所有的部門和人員,沒有滲透到企業各個業務領域和各個操作環節,使中小企業會計工作秩序混亂、核算不實而造成會計信息失真現象極為嚴重。如不少企業常規票據分管制度、重要空白憑證保管使用制度、會計人員分工中的「內部牽制」原則均沒有建立,甚至一些小企業沒有正規的財會部門,會計、出納、審核等事項由一個人包辦。原始憑證的取得或填制本身就不合法,以此為依據編制的記賬憑證、登記的賬薄、出具的會計報表及一系列的會計分析等也就毫無意義。一些企業人為捏造會計數據,設置「小金庫」,亂攤成本,隱瞞收入,虛報利潤,惡意逃避稅收等。
3.對內部控制制度認識的片面性。目前,不少企業的管理人員對內控制度的認識存在一些誤區,認為內部控制制度就是企業內部成本控制、內部資產安全控制、內部資金控制,即內部會計控制。因此,對內部控制制度的設計停留在內部會計控制上,參與內控管理的也僅僅是財務人員。
4.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為了加強監督,我國已形成了包括政府監督和社會監督在內的企業外部監督體系。但如此龐大的監督體系對中小企業的監督效果卻不盡人意。有的企業雖然有內部審計,卻不能充分發揮其職能。一些企業的業務經辦人員、財會人員甚至領導幹部利用監督不力的漏洞,大量收受賄賂,大肆侵吞公款,利用虛假發票非法佔有企業資金等。
5.內控制度行為主體素質較低。近年來,中小企業財會人員的思想教育、業務培訓跟不上,一些根本不具備從業資格的人員混進財會隊伍,思想素質差,業務一知半解,連正常的會計業務都處理不好,更談不上內部控制制度的運用。一些企業領導對會計制度、會計准則一竅不通,卻目無法規,獨斷專行,勢必給企業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使本就資金緊張的企業舉步維艱。
6.內部審計職能弱化。內部審計是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事實上有不少的中小企業沒有設置內部審計機構,即使具有內審機構的企業,其職能也已嚴重弱化,不能正確評價財務會計信息及各級管理部門的績效。
二、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控制要點及設計原則
1.企業的內控制度要達到服務於企業經營目標,達到對經營活動的控制,內部控制制度必須對企業每個環節進行控制且要控制好各個要點。實行企業內部控制要注意以下要點:明確管理職責、縱向與橫向的監督關系;職責分工,權利分割,相互制約;交易授權,建立恰當的審批手續;設計並使用適當的憑證和記錄;資產接觸與記錄使用授權;資產和記錄的保管制度;獨立稽核,例行的復核與自動的查對;制訂和執行恰當的會計方法和程序;工作輪換;獨立檢查,包括外部和內部審計等。
2.內控制度的設計原則。
(1)政策性原則。中小企業內控制度的設計必須首先符合並嚴格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然後結合企業自身特點和財務管理的要求進行設計。
(2)有效性原則。設計內控制度的目的就是規范管理行為,保證企業目標的實現。內控制度的設計必須從「有效」為前提,盡量做到內控環節不宜過長而又環環相扣,使人操作起來切實有效;必須有利於控制和檢查,具有了解控制制度執行情況的手段和途徑,同時要根據執行情況和管理需要不斷完善,以保證內控制度更加適應管理需要,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果。
(3)就目前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的主要問題來看,嚴格貫徹賬、錢、物分管原則是內控制度設計的重中之重。任何一項經濟業務都要按照既定的程序和手續辦理,多人經手,共同負責,努力克服貨幣資金、財產物資及有關賬簿的管理混亂現象,防止企業資產的流失。特別是企業的現金和銀行存款業務,每日終了,應及時計算當日收入、支出合計數和結存數,逐日逐筆進行日記賬登記;月份終了,日記賬余額必須與有關總賬余額核對相符,做到日清月結。同時,對財產物資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清查,隨時反映賬面數與實存數,保證賬實相符。這樣能夠防止貪污盜竊行為的發生,保障企業財產的安全。
三、對策
1.強化管理者的內控意識及高層的控制職能。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對企業經營效率的影響應有明確的認識,應走出誤區,更新觀念,強化管理。要為員工建立一個管理完善,控制有效,相互激勵、相互制約、相互競爭的工作環境;建立一個有效的令行禁止的管理系統;培養一批對工作認真負責、勤奮、正直、忠誠的員工,不斷加強員工的後續教育,對關鍵崗位定期輪崗、換崗,對不相容職務嚴格分離,堵塞漏洞,消除隱患,防止並及時發現管理欠缺及舞弊行為,以保護單位資產的安全、完整。
2.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新觀念。人是觀念創新的根本和靈魂,企業制定經營目標,設置核算機制,都必須依靠人的創造性工作。我國傳統文化是儒家文化,以人為本是儒家管理理念最鮮明、最重要的標志。強調以人為本,要求企業內部控制要充分發揮人的作用,依靠提高人的綜合素質、道德水準和法規意識,充分發揮控制者和被控制者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達到內部控制的最佳效果。內部控制的成敗,取決於企業員工的控制意識和行為,企業領導者注重內部控制,注重對企業員工的研究,尊重員工的心理需求,強調溝通和管理交流,便能減少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隔閡,形成強大的企業合力,促進整個企業健康、持續、快速發展。
3.建立內部控制制度。有了領導的重視,有了員工的誠信,就有了內部控制的良好環境,但內部控制必須有個完善的組織機構,完整的控制制度。公司的控制活動必須有從計劃、執行到控制、監督的整體框架。內控制度首先要保證組織機構的適當性,各項內控制度要參照會計法規制定準確到位,切實可行的內控制度,中小企業尤其要重視采購與付款、貨幣資金、銷售與收款、成本與費用的控制制度。
4.加強內部審計控制。內部審計機構應直接對企業最高領導層負責,保持相對獨立性。企業通過內部審計制度對各級管理層的財務活動和管理活動進行評價,包括企業經營方針的貫徹執行情況、企業財務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各級管理人員的績效、內控環節的協調情況等。
5.切實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
『陸』 求一篇內部控制的論文,2000字
關於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研究
作者: 劉大勇 李翠霞 文章來源: 《商業研究》 2008年第05期
摘要: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核心是完善公司治理結構,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是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效率的基本要素。而科學、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則是現代企業實現其經營管理目標的有力保證。內部控製作為由管理當局為履行管理目標而建立的一系列規則、政策和程序,與公司治理及公司管理密不可分。
關鍵詞:現代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研究
中圖分類號:F224.32 文獻標識碼:A
Enterprises Inside Controlling System
1.School of Humantities and social,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150030,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150030,China)
Abstract:
The core of the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system is to perfect the frame of company management, as an excellent company management frame is the essence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A scientific and efficient inside controlling system is a forceful assurance for the modern enterprise to implement its management object. The inside controlling system involves a series of regulations, polices and proceres made by the management authorities to carry out their management aims, which ar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company controlling and management.
內部控制制度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筆者就有關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演進和我國的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必要的研究。
一、內部控制制度概念的演進過程
第一階段:產生階段。內部控制的最初形式是內部牽制,即為維護企業財產物資的安全性、完整性,保證會計資料及其他有關資料的正確性,確保各項財務收支的合理性、合法性而建立起來的業務分管責任制。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現代科學管理方法的產生和運用,內部牽制范圍得到擴大,逐步發展到經營決策目標的建立和貫徹,經濟效益的實現和評價等諸多領域。
第二階段:20世紀50年代至20世紀80年代發展階段。1949年,美國審計程序委員會發表了《內部控制一調整組織的各種要素及其對管理當局和獨立審立的重要性》的研究報告,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內部控制的定義,即「內部控制包括企業內部採用的機構計劃和所有有關的調整方法和措施,旨在保護企業資產,檢查會計數據的准確性和可靠性,提高經濟效益促使有關人員遵循既定的管理方針。」這里對內部控制的定義就已不限於會計與財會部門的有關功能。
第三階段:20世紀80年代至今,完善階段。1988年,美國審計准則委員會發布了第55號准則《財務報表審計中的內部控制結構的考慮》,改變了用內部控制目標來定義內部控制的方法,採取按照內部控制組成成分的方法來進行。這個公告不再區別會計控制與管理控制,也不再是站在企業的角度來定義,而是站在審計人員財務報表審計的立場來定義內部控制,提出了內部控制結構的概念,即為現實企業既定目標提供合理保證而建立的各種政策和程序,它包括控制環境、會計制度、控制政策與程序三個組成要素。這是內部控制概念的一次重大發展,既適應了當時企業經營管理的要求,也促進了審計的進步。
1993年,美國審計准則委員會提出並通過的COSO報告中將內部控制分成為五個部分,即:控制環境;管理當局的風險評價;會計信息與交流系統;控制活動和監督。這是在1988年定義上的沿襲和發展,這也是現代內部控制概念。1996年,美國第78號審計准則也採用了這一定義,即「內部控制是受本單位董事會、高級管理階層、政府管理 門和其他有關人員影響,旨在為取得經營效果和效率、財務報告的可靠性、遵循適當的法規等目標而提供合理保證的一種過程。」這是迄今為止對內部控制概念最完善的定義。
綜上所述,內部控制制度是指企業行政領導和各個管理部門的有關人員,在處理生產經營業務活動時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一種管理體系,包括為保證企業正常經營所採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內部控制制度的重點是嚴格會計管理,設計合理的、有效的組織機構和職務分工,實施崗位責任分明的標准化業務處理程序。
按其作用范圍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兩個方面:(1)內部會計控制。其范圍直接涉及會計事項各方面的業務,主要是指財會部門為了防止侵吞財物和其他違法行為的發生,以及保護企業財產的安全所制定的各種會計處理程序和控制措施。(2)內部管理控制。范圍涉及企業生產、技術、經營、管理的各部門、各層次、各環節。其目的是為了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確保企業經營目標和有關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
二、我國內部控制制度現狀
自20世紀90年代起,我國政府開始加大對企業內部控制的規范力度,制定和頒發了一系列有關法律法規、規范,具體見表1。
然而,對我國來講全面認識內部控制還剛剛開始,會計信息失真、經營失敗及不守法經營等在很大程度上都歸結為企業內部控制的失靈。
總體來將,我國企業普遍認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但對內部控制認識不夠;側重於企業外部環境的梳理,而忽視了內部各環節、各崗位的牽制;側重於經營環節的程序控制,而忽視了企業整體的協調;側重於內部控制制度的學習,而忽視了執行制度的人的素質提高;側重於對貨幣、實物的控制,而忽視了企業文化環境的建設等。主要問題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
(一)控制環境基礎薄弱
控制環境是內部控制的基礎,直接關繫到企業內部控制的執行和貫徹。它涵蓋對建立、加強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產生影響的各種因素,包括企業管理人員的品行、操守、價值觀、素質和能力,管理人員的管理哲學、經營觀念,企業各種規章制度、信息溝通體系、業績評價機制等。我國企業在這方面的問題非常嚴重,主要表現在:
1.企業管理層內部控制意識薄弱。大多企業未制訂完善的、成文的內控制度,這一事實反映出至少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尚未認識到內部控制的意義。即使已經制訂出相應內控制度的企業大多也只是停留在「寫在紙上、貼在牆上-給人看」的表面文章上,制度的落實方面問題很多。
2.組織機構設置不合理。不少企業仍然沿襲著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機構設置,企業普遍存在機構臃腫、管理層次多、工作效率低下的問題。另外,企業在組織機構設置中,比較重視縱向間的權利與義務關系,而對橫向間的協調缺乏足夠的重視,導致同級各部門間缺乏必要的交流,信息溝通不靈敏,協調性差。
3.企業制度不健全。 一是企業缺乏相應的激勵與約束機制。例如廠長(經理)繳納的風險數額只是象徵性的,對他們無法構成壓力。多數企業領導人還不能負起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責任來,一旦出了問題仍由國家來承擔損失。企業經營者可能基於利己動機而利用職權侵吞資產或大肆揮霍。為滿足這種慾望,有些經營者不會重視內控的建設,甚至有意忽略或阻撓,反過來又加重了企業制度的不健全,形成惡性循環。二是人事政策和實務不完善。雇傭人員沒有經過嚴格的考核,有許多是憑關系擠入企業;對職工未形成一套關於訓練、待遇、業績考評及晉升的制度;未根據不同情況對職工進行適當的道德教育。企業職工的勝任能力和正直性值得環疑,即使有良好的內控也會因執行者的能力不強或道德敗壞而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三是企業制度不全面,沒有針對企業經營的各個環節、各個部門制訂出相應的規章制度,顧此失彼現象嚴重。
4.管理者素質較低。許多企業的管理者素質較低,普遍未受過正規的專業教育,企業亦未對這些管理者進行管理培訓。這樣低素質的管理者即使有全心全意為企業服務的素質,也因他們的能力所限而無法真正地管理好企業。
5.企業文化建設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企業文化是企業的經營理念、經營制度依存於企業而存在的共同價值觀念的組合。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貫徹執行有賴於企業文化建設的支持和維護。因為企業文化是培養誠信,忠於職守、樂於助人、刻苦鑽研、勤勉盡責的一種制度約束。企業文化是將員工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行為方式進行統一和融合,使員工自身價值的體現和企業發展目標的實現達到有機的結合,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的中樞神經,它所支配的是人們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在良好的企業文化基礎上所建立的內部控制制度,必然會成為人們行為規范,從而才能很好地解決因制度失靈而產生的種種問題。
(二)企業內控部門責權不對稱,內部控制和監督不力
企業內部控制包括內部管理控制和內部會計控制,而我國的內部控制主要是指內部會計控制。作為承擔內部控制主要部門的財會、審計部門存在嚴重的責權不對稱現象。
1.內審部門形同虛設。內部審計作為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自我需要。但是,在我國,企業的內部審計並沒能真正履行其應有的職能,其存在問題主要有:
(1)組建的非自願性。眾所周知,我國現行的內部審計主要是在行政干預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帶有很濃厚的行政命令色彩,而這種過多依靠行政干預建立起來的內部審計機構很難受到企業重視。被調查企業的內部審計人員大多是從財會部門轉來的或由財會部門兼任或是從其他部門調來,有的未經過專門培訓,缺乏審計專業知識,內審部門成為企業安置幹部的一個部門,這種情況下組建起來的內部審計很難發揮其應有作用。
(2)獨立性不夠。內部審計作為內部控制的再控制,本身就應從第三者的立場上客觀公正地對企業的經濟監督進行再監督,它的地位應當是超然獨立的。而目前對內審部門是界定在「在本單位主要負責人直接領導下,獨立行使內部審計監督權,對本單位領導負責並報告工作」。這說明我國內部審計只是服務於企業負責人。這就造成內部審計既不能監督上司,也不能監督同級,因為企業內部各職能部門都是在企業負責人的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的,其各項經營行為尤其是重大行為大多是在廠長經理的授權下進行的,是廠長經理意志的直接體現。在這種情況下內部審計又如何開展工作呢?基於以上兩點,內部審計無法在地位上實現超然獨立,其工作范圍大大受限,也很難贏得威信。
(3)重審計監督,輕服務建設。內部審計是適應企業的內在需要設立的,其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在於它能為企業加強內部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服務。而實際中內部審計卻忽視了防錯防弊這一職能,過分強調查錯糾弊,在各種正式的文件規定中,強調「監督」的多,提倡「服務」的少;強調「事後監督」的多,提倡「事前、事中監督」的少。這種過分強調事後監督的指導思想是我國審計認識上的一大誤區,也是阻礙內部審計發揮作用的重要思想因素。
(4)對內部審計工作的性質和作用不甚理解。企業管理人員經常將「內審監督」,與「會計監督」混淆不清,使人們產生「企業內部審計沒什麼意義」的想法。由於指導思想上的誤區,多數審計人員未能擺正自己的位置。有些人將自己等同於廠長經理的行為工具,處處依廠長經理的旨意行事,有些則由於工作不好開展而心灰意冷或充當好人,使內部審計形同虛設。
2.責權不對等。權利、義務與責任對等是內部控制的基本原則之一。而目前有關法規中明確內部控制機構既代表國家執行行政監督職責,又要為企業領導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提供服務。這種理論上的雙向服務機制將內部控制機構經濟責任和義務確定得大於其實際的功能和擁有的權力,只能把內部控制機構置於一個兩難的境地。
三、強化我國內部控制制度的思考
企業內部控制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企業的方方面面,作為一項制度建設,其客觀的成份越多,科學性就越強。內部控制建設也應當堅持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的原則,制定出能針對企業自身特點的內控制度來,而不可能千篇一律。
(一)規范法人治理結構,形成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治機制
實施內部控制,首先需要規范法人治理結構。從所有者的立場出發,不但要把企業經營管理者行使權力的過程納入內部控制的監控范圍,而且要將其作為內部控制的重點監控對象,明確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的職責,使決策系統、管理系統和監督系統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
1.實行財務總監委派制是完善內部控制的重要手段。財務總監首先通過對單位會計部門和會計人員的領導和控制,掌握會計系統的運行,對於單位重大的交易、資產變動等擁有審批權;其次通過主持定期及非定期的單位內部審計,及時發現企業經營和會計方面已經發生的或潛在的問題並採取相應措施。盡管實際工作中因個別經理素質差異和財務總監素質不一,不乏有受經理個人意志指使者,但只要明確控制責任,且有相制衡的代表不同利益集團的控制主體存在,是會收到很好成效的。
2.構築嚴密的企業內控體系。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具體應包括三個相對獨立的控制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在企業一線「供、產、銷」,全過程中融入相互牽制、相互制約的制度,建立以防為主的監控防線。有關人員在從事業務時,必須明確業務處理許可權和應承擔的責任,對一般業務或直接接觸客戶的業務,均要經過復核,重要業務最好實行雙簽制,禁止一個人獨立處理業務的全過程。第二個層次是設立事後監督,即在會計部門常規性的會計核算的基礎上,對其各個崗位、各項業務進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為主的監控防線。事後監督可以在會計部門內設立一個具有相應職務的專業崗位,配備責任心強、工作能力全面的人擔任此職,並納入程序化、規范化管理,將監督的過程和結果定期直接反饋給財務部門的負責人。第三個層次是以現有的稽核、審計、紀律檢查部門為基礎,成立一個直接歸董事會管理並獨立於被審計部門的審計委員會。審計委員會通過內部常規稽核、離任審計、落實舉報、監督審查企業的會計報表等手段,對會計部門實施內部控制,建立有效的以「查」為主的監督防線。
以上三個層次構築的內部控制體系對企業發生的經濟業務和會計部門進行「防、堵、查」遞進式的監督控制,對於及時發現問題,防範和化解企業經營風險和會計風險,將具有重要的作用。
3.加強對內部控制行為主體「人」的控制,把內部控制工作落到實處。企業內部控制失效,經營風險、會計風險產生,行為主體全是「人」。只有上下一致,及時溝通,隨時把握相關人員的思想、動機和行為,才能把內部控制工作做好。具體講,除領導本身應以身作則起表率作用外,還應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第一,要及時掌握企業內部控制人員思想行為狀況。內部業務人員、會計人員違法違紀,必然有其動機,因此企業領導及部門負責人要定期對重點崗位人員的思想和行為進行分析,著重了解他們是否有賭博、炒股、經商、與社會劣跡人員往來和追求超常消費等情況,掌握可能使有關人員犯罪的外因,以便採取措施加以防範和控制。
第二,對內部控制人員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和業務培訓。職業道德教育要從正反兩方面加強對內部控制行為主體「人」的法紀政紀、反腐倡廉等方面的教育,增強自我約束能力,自覺執行各項法律法規,遵守財經紀律,做到奉公守法、廉潔自律;加強繼續教育,要特別重視對那些業務能力差的人員的基礎業務知識的培訓,以提高其工作能力,減少業務處理的技術錯誤。
(二)以「協調」作為雙元控制主體下企業內部控制的基本目標,以「約束+激勵」作為引導經營者行為的主要方法
1.在存在雙元控制主體的現代企業中,最為突出的矛盾是雙方「利益不一致」和「信息不對稱」。企業所有者希望通過經營獲利使資產增值,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卻不能直接進行管理和經營,只能通過會計信息「間接」控制;經營者「直接」控制企業經營的過程和會計信息的生成和報告方式。因此,決定了在雙元控制主體構架下的企業內部控制首要的也是基本的目標應該是協調雙方的利益和矛盾,只有通過切實有效的協調,找到所有者和經營者共處的均衡點,才能實現現代企業內部控制的以上兩個基本目的
2.「約束+激勵」是引導經營者行為的主要方法,是實現現代企業雙元控制主體「協調」的內部控制目標的有效辦法。財政、稅務、銀行、審計等社會監督機構,在工作中各行其是,未能形成綜合監督的合力,對企業的威懾力不夠。
3.對審計的獨立監督、公正職能未予以充分重視,審計未形成規范化、法制化和經常化。對查出問題的處罰,往往就事不就人,重人情而輕規定,執法的剛性被扭曲。
『柒』 求一篇現金流內部控制英語文章,急
Is this good enough?This is a direct quote, NOT my personal creation. Cash flow is the movement of cash into or out of a business, project, or financial proct. (Note that "cash" is used here in the broader sense of the term, where it includes bank deposits.) It is usually measured ring a specified, finite period of time. Measurement of cash flow can be used for calculating other parameters that give information on a company's value and situation. Cash flow can e.g. be used for calculating parameters:to determine a project's rate of return or value. The time of cash flows into and out of projects are used as inputs in financial models such as internal rate of return and net present value.to determine problems with a business's liquidity. Being profitable does not necessarily mean being liquid. A company can fail because of a shortage of cash even while profitable.as an alternative measure of a business's profits when it is believed that accrual accounting concepts do not represent economic realities. For example, a company may be notionally profitable but generating little operational cash (as may be the case for a company that barters its procts rather than selling for cash). In such a case, the company may be deriving additional operating cash by issuing shares or raising additional debt finance.cash flow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income generated by accrual accounting. When net income is composed of large non-cash items it is considered low quality.to evaluate the risks within a financial proct, e.g. matching cash requirements, evaluating default risk, re-investment requirements, etc.Cash flow is a generic term used differently depending on the context. It may be defined by users for their own purposes. It can refer to actual past flows or projected future flows. It can refer to the total of all flows involved or a subset of those flows. Subset terms include net cash flow, operating cash flow and free cash flow. 歡迎樓主追問!
『捌』 找幾個論文題目,關於內部控制的
論內部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的關系
公司治理和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
內部控制與會計信息質量
淺析企業內部控制及其內部審計
探析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的信息披露問題
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思考
有關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的評價與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