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機關扶貧 » 大企業內控風險成因分析

大企業內控風險成因分析

發布時間: 2020-12-07 04:39:44

Ⅰ 風險內控機制的發展歷程

一、萌芽期——內部牽制

內部控制,作為一個專用名詞和完整概念,直到本世紀30年代才被人們提出、認識和接受。但在此前的人類社會發展史
中,早已存在著內部控制的基本思想和初級形式,這就是內部牽制(Internal
check)。例如,在古羅馬時代,對會計賬簿實施的"雙人記賬制"--某筆經濟業務發生後,由兩名記賬人員同時在各自的賬簿上加以登記然後定期核對雙方
賬簿記錄,以檢查有無記賬差錯或舞弊行為,進而達到控制財物收支的目的,即是典型的內部牽制措施。

二、發展期——內部會計控制與內部管理控制

1934
年美國《證券交易法》,首先提出了「內部會計控制」(Internal accounting control
system)的概念。審計程序委員會(CAP)下屬的內部控制專門委員會1949年對內部控制首次做出了如下權威定義:「內部控制是企業所制定的旨在保
護資產、保證會計資料可靠性和准確性、提高經營效率,推動管理部門所制定的各項政策得以貫徹執行的組織計劃和相互配套的各種方法及措施」。1953年10
月,審計程序委員會(CAP)又發布了《審計程序公告第19號》(SAPNo.19),將內部控制劃分為會計控制和管理控制。

1972
年,美國審計准則委員會(ASB)在第1號公告(SASNo.1)中,對管理控制和會計控制提出今天廣為人知的定義:(1)內部會計控制。會計控制由組織
計劃以及與保護資產和保證財務資料可靠性有關的程序和記錄構成;(2)內部管理控制。管理控制包括但不限於組織計劃以及與管理部門授權辦理經濟業務的決策
過程有關的程序及其記錄。這種授權活動是管理部門的職責,它直接與管理部門執行該組織的經營目標有關,是對經濟業務進行會計控制的起點。

三、成熟期——內部控制結構和內部控制整體架構

1.內部控制結構(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

1988
年4月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發布的《審計准則公告第55號》(SAS
N0.55),規定從1990年1月起以該文告取代1972年發布的《審計准則公告第1號》。該文告首次以內部控制結構(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一詞取代原有的「內部控制」

2.內部控制整體架構(Internal
Control一Integrated Framework)1992午,美國"反對虛假財務報告委員會"(National Commission
on Fraulent Reporting),所屬的內部控制專門研究委員會發起機構委員會(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簡稱COSO委員會),在進行專門研究後提出專題報告:《內部控制一一整體架構(Internal
Control一Integrated
Framework)》,也稱COSO報告。參與COSO報告的主要機構包括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內部審計師協會,財務經理協會,美國會計學會,管理會計
協會。)

COSO報告指出:內部控制是一個過程,受企業董事會、管理當局和其他員工影響,旨在保證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經營的效果和效率以及現行法規的遵循。它認為內部控制整體架構主要由:

控制環境(control environment)

風險評估(risk assessment)

控制活動(control activities)

信息與溝通(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監督(monitoring)

2004
年10月,COSO委員會對《內部控制一一整體架構(Internal Control一Integrated
Framework)》做了進一步的延伸和擴展,提出了《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一Integrated Framework)》。

四、我國內部控制制度歷史沿革

1999年10月31日,修訂後的《會計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對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提出原則要求。其中,第四章《會計監督》第27條要求,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本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

2001年6月22日,財政部發布《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基本規范(試行)》、《內部會計控制規范——貨幣資金(試行)》。

2006年5月17日,證監會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第29條規定「發行人的內部控制在所有重大方面是有效的,並由注冊會計師出具了無保留結論的內部控制鑒證報告」。這是中國首次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提出具體的要求。

2006年6月16日,國資委發布《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對內控、全面風險管理工作的總體原則、基本流程、組織體系、風險評估、風險管理策略、風險管理解決方案、監督與改進、風險管理文化、風險管理信息系統等進行了詳細闡述。

2006年7月15日,財政部發起成立了企業內部控制標准委員會;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也發起成立了「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指導委員會」。

2007年2月1日,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明確提出上市公司必須建立信息披露內部管理制度。

2007年3月2日,企業內部控制標准委員會公布《企業內部控制規范——基本規范》和17項具體規范的徵求意見稿,廣泛徵求意見。

2008年6月28日,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聯合發布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一並公布的還有《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引》、22項內部控制應用指引以及《內部控制鑒證指引草案》,公開徵求意見。

Ⅱ 簡述如何理解評價內部控制的風險水平

內部控制評價方式,是指內部控制評價工作的基本形式,是解決內部控制評價工作到底如何進行的問題。關於內部控制評價工作到底如何進行,從內部控制評價本身以及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主要存在詳細全面評價和風險導向評價兩種方式。 ◎詳細全面評價。詳細全面評價,就是以內部控制框架或標准為參照物,根據內部控制框架的構成要素是否存在,評價內部控制的設計有效性;然後,測試內部控制的運行有效性;最後,綜合設計和運行的評價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做出總體評價,評估內部控制目標實現的風險,判斷是否存在實質性漏洞,確定內部控制是否有效。顯然,詳細全面評價是一種傳統的內部控制評價方式,企業最初進行內部控制建設或日常的評價中應用較多,主要是採用「內部控制調查問卷」和符合性測試,對企業已經存在的內部控制進行評價,評價報告中的建議也是「審核數豆子的人是否將豆子數得一粒不差」。這種方式的特點是從控制到風險,即從內部控制到相關目標實現的風險,比較適合用於內部控制的建立和保持,而對評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並不十分恰當,存在著成本高、效率低、結論不可靠性等不足。根據內部控制框架或標准評價內部控制本身並沒有錯,但是,內部控制的框架或標准本身是一個通用的框架,更多地關注內部控制的「What and Why」,盡管這些框架或標准提供了評價有效性的標准,但不夠細致,不足以說明如何完成內部控制有效性的評價。 ◎風險導向評價。風險導向評價,就是以風險為導向,首先,要評估相關目標實現的風險;其次,識別和確定組織充分應對這些風險的內部控制是否存在,即評價內部控制的設計應對相關目標實現風險的有效性;第三,識別和確定內部控制運行有效性的證據,評價現有的控制是否得到了有效的運行;最後,對控制缺陷進行評估,判定是否構成實質性漏洞,確定內部控制是否有效。這種方式是從風險到控制,即從內部控制相關目標實現的風險到內部控制,充分體現了「自上而下,風險基礎」的理念。「自上而下」方法由評估組織整體層級的控制開始,然後到具體作業層級控制的測試,主要體現在:從財務報表整體開始,然後到賬戶、披露;從公司層面的控制開始,然後到活動層面的控制。「風險基礎」主要體現在:以評估控制目標實現的風險為起點;關注重要的財務報告和披露風險與問題;僅評價充分應對風險的控制;證據的獲取和場所的選擇根據風險評估的結果;評價結論(內部控制是否有效)也是風險基礎的,判斷有效與否是根據內部控制是否相當可能沒有防止或發現財務報表中的重要錯報。風險導向評價方式可以充分考慮企業特定的情況,避免與內部控制框架的簡單核對,具有更好的成本效益性和更廣泛的適用性及靈活性;關注最重要的風險,提高了評價的成本效益和效率。不過這種方式與詳細全面評價根據一個確定的框架來評價相比需要更高程度的專業判斷。 風險導向評價是一種現代的內部控制評價方式,要求評價人員改變傳統的評價模式,把評價的起點放在關注企業發展戰略和識別企業業務流程的風險上,分析風險,並提出控制風險的建議和方法。特別需要指出,評價內部控制並非為了控制本身,而應針對企業經營過程中可能面臨的風險。在風險導向評價方式下,評價人員更為關心的是下列問題:與控制相關的目標是什麼?這種控制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這種控制是否對被審計單位的經營活動有益?是否存在重復控制?什麼樣的風險水平是可以接受的?控制的效果是否影響管理當局決策?風險為導向評價方式下,評價人員大多採用內部控制自評(CSA)、內部控制矩陣法、利用網路信息開展動態評估。 從目前的現狀以及未來國際發展趨勢來看,內部控制評價基本上都趨向於採用風險導向評價方式。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和公共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2007年分別發布的管理層報告內部控制的指南(SEC,2007)和內部控制審計准則(PCAOB,2007)都採用了這一方式,英國、日本、加拿大等國的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年度評價也採用了風險導向評價方式。日本內部控制評價與審計准則:採用一種自上而下的重視風險的方法,即著眼於與財務報告相關重要虛假記載相聯系的風險,對業務流程相關的內部控制進行評價,具體策略:運用自上而下的風險方法;內部控制缺陷的分類,將內部控制的缺陷區分為「重要缺陷」和「缺陷」兩類;不採用直接業務報告的做法;內部控制審計與財務報表審計一並實施;內部控制審計報告與財務報表審計報告一並編制等。在我國擬在建立以風險防範和增加價值為評價導向、以五大要素(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內部監督)為核心評價內容、以控制標准和評價標准為評估標尺的內控自我評價體系。內部控制評價應當以風險評估為基礎,根據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對企業單個或整體控制目標造成的影響程度來確定需要評價的重點業務單元、重要業務領域或流程環節

Ⅲ 風險內控的風險內控方法

一、內控機制構建
基於財政部《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的基礎,建立企業風險內控模型。在此基礎上,通過以下步驟為企業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
1、現狀調研、分析和總體評估:訪談、問卷調研、資料閱讀;2、企業戰略分析與解讀3、企業經營面臨風險的分析、風險識別與評估、確定風險控制活動;4、制定企業的內控策略,設定內控目標;梳理優化流程明確流程關鍵環節、風險點和控制點5、建立內控管理架構,完善內控環境,建立企業內控信息溝通渠道6、制定企業內部監督制度7、樹立內控及風險價值觀8、制定內控及風險防範行為規范,制定內控手,9、制定風險管理辦法10、內控體系實施,持續監測與評11、綜合評價
二、風險管理機制
基於理念和方法的創新以及豐富的咨詢服務經驗,立足於國資委《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通過解讀企業的發展戰略、戰略目標,分析確定企業風險管理戰略和目標,完善風險管理機制,制定風險組織架構、風險應對策略、風險管理流程、風險指標設計、風險管理制度和風險應對處理辦法,培育企業風險文化,建立風險行為規范等角度出發,幫助企業實現:
1、以企業發展戰略為目標,制訂企業風險管理規范和戰略;2、構築以流程式控制制和風險指標預警為核心的風險管理機制;3、在《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的基礎上,利用系統的、科學的方法對各類風險進行識別和分析,建立一套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預警、風險應對和風險監控的風險管理體系;4、通過流程、指標、風險管理制度等,將風險管理及應對策略落實到企業的決策、制度、流程、組織職能當中,做到人人是防線,處處有預警;5、跟蹤企業內控機制和風險管理體系的落實情況,協助企業解決執行中出現的問題。

Ⅳ 企業稅務風險內控機制如何建立

加強大企業稅務風險內控機制建設特提出以下建議:
一、完善大企業稅務風險內控機制的制度規范,要制定相關法律法規。目前,我國企業稅務風險內控機制建設方面的法律還是空白,有關部門應盡快將稅務風險內控機制建設納入國家法律范疇,使大企業在處理內部稅務風險時有明確的法律依據,稅務機關在開展對大企業的稅務風險管理工作時有明確的執法依據。
二、提升大企業稅務風險內控機制組織化、科學化、精細化水平。對於行業跨度大和涉稅事務復雜的大企業設立相對獨立的稅務管理部門。對於經營行業比較單一、涉稅事務較復雜的大企業成立稅務風險管理組,隸屬於財務部。對於經營行業比較單一、涉稅事務較簡單的大企業設置稅務總監或者稅務管理崗位。
三、積極發揮稅務機關在大企業稅務風險內控機制建設中的作用。在自願、平等、公開、互信的基礎上,稅務機關與企業簽訂稅收遵從協議,共同承諾稅企雙方合作防控稅務風險。稅企雙方確定稅收遵從協議簽訂意願後,依序進行共同磋商、起草協議文本、簽訂協議等工作程序。稅務機關通過掌握公司治理結構、機構設置、人員分工、內部審計等不同崗位職責,幫助企業了解稅收風險相關知識,並通過對人員培訓,使其熟悉潛在稅收風險及如何應對。

Ⅳ 提高企業內部控制水平的因素有哪些

1、內部環境:內部環境是影響、制約企業內部控制建立與執行各種內部因素的總稱,是實施內部控制的基礎。內部環境主要包括治理結構、組織機構設置與權責分配、企業文化、人力資源政策、內部審計機構設置、反舞弊機制等。
2、風險評估:風險評估是及時識別、科學分析和評價影響企業內部控制目標實現的各種不正確因素並採取應對策略的過程,是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環節。風險評估主要包括目標設定,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和風險應對。
3、控制活動:控制活動是根據風險評估結果、結合風險應對策略採取的確保企業內部控制目標得以實現的方法和手段,是實施內部控制的具體方式。控制活動結合企業具體業務和事項的特點與要求制定,主要包括職責分工控制、授權控制、審核批准控制、預算控制、財產保護控制、會計系統控制、內部報告控制、經濟活動分析控制、績效考評控制、信息技術控制等。
4、信息與溝通:信息與溝通是及時、准確、完整地收集與企業經營管理相關的各種信息,並使這些信息以適當的方式在企業有關層級之間進行及時傳遞、有效溝通和正確應用的過程,是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條件。信息與溝通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機制及在企業內部和與企業外部有關的溝通機制等。
5、對控制的監督。監督檢查是企業對其內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有效進行監督檢查與估,
形成書面報告並做出相應處理的過程,是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保證。監督檢查主要包括對建立並執行內部控制的整體情況進行連續性監督檢查,對內部控制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進行專項監督檢查,以及提交相應的檢查報告、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等。企業內部控制自我評估是內部控制監督檢查的一項重要內容。

Ⅵ 內控風險和風險管理有何區別

《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及其配套指引,充分吸收了全面風險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強調了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統一。內部控制的目標就是防範和控制風險,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風險管理的目標也是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二者都要求將風險控制在可承受范圍之內。因此,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二者不是對立的,而是協調統一的整體。

Ⅶ 如何做好企業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

從價格上來講,海爾用較高的價格,TCL用較低的價格,格蘭仕也採用較低的價格戰略。這就是企業內部控制應對風險的多樣性。財務風險的化解,可以通過報表合並,通過母公司報表的蛛絲馬跡,就可以判斷出資金運營的效率。
要增強企業運營的效果,增加財務運營的成效,就要進行財務的各種風險處理和風險的化解,通過集中資金的方式,不僅減少資金運營的風險和財務的各種風險,包括投資、資金運用、支付等這些風險,同時也可以極大地加強資金的流動性,進行餘缺的調劑,減少財務費用。

【案例】
神華集團財務集中模式是造就這個煤炭公司走向世界,成為世界一流煤炭企業的有效保障。神華集團通過四個統一、兩個集中和一個優化實現財務集中。四個統一是指統一核算業務,統一稅費管理,統一預算管理,統一財務制度。十幾個礦井的大小不一樣,地質條件不一樣,成立運行的時間、生產力的狀況、結構也不一致。這種情況下企業對財務進行統一的過程中遇到了極大的困難。但恰恰是突破這種困難之後,才使集團的財務呈現高效率的狀態。企業通過資金集中和人員集中兩大集中方式,極大地減少了各個分屬礦井的資金使用風險,使企業既滿足了生產的需要,同時也減少了資金運用的風險,實現了企業社會化的責任。
企業的另一個優化就是信息優化,不斷加強信息建設的投入,使信息化的財務管理融合到企業的現代化管理當中,加強信息化系統的建設。神華煤炭的財務集中模式極大地順應了企業的現代化管理的要求。企業煤炭的產量直線上升,成本和庫存則保持在平穩的下降狀態。這就是財務控制的效果。
點評:和全國同行業的大型企業集團進行比較可以看出,神華煤炭在財務的管理中進行財務創新,採用財務集中模式進行財務活動的控制,在資本運用中呈現很好的效果。
企業內部控制必須要分析風險,認識風險,但目的不是為了風險而風險,而是要採取風險對策解決風險。但是風險的對策再好,如果沒有落實到實際的工作中,在各個業務的層次中沒有體現出來,也是沒有任何效果的。所以企業需要在內部實施風險對策,展開控制的活動。

管理層的控制活動

控制的活動就是能夠有效地實現風險反應的措施和方法。對控制活動的分析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展開,一個是縱向,一個是橫向。縱向是把控制活動分為決策層、管理層、執行層和操作層四個層次;橫向是指各個部門人、財、物之間的銜接。企業的內部控制活動就是在縱向和橫向交錯作用的過程中展開。下面就從高層管理人員對企業的績效分析、部門管理、對信息處理的控制、實物的控制、績效指標的比較和分工等幾方面來分析內部控制的內容。
管理層記錄經營活動(如:市場的擴展、生產過程改良、成本的控制)的結果,然後再與預算、預測、前期及競爭者的績效相比較,以衡量目標達成的程度和監督計劃(如:新產品開發、合資經營、融資行為)的執行情況。
高層管理人員在內部控制當中的功能要抓住兩個方面的關鍵點。第一個是指標,就是對他的工作進行定義和劃分;第二個是績效,就是對他的運行效果進行考核。作為高層管理人員,應該在思想上接戰略,下接業務的運行,不需要操心太多具體的業務操作。

?指標
從傳統的思維模式來講,一位領導如果能夠深入基層和人民群眾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勞動,這就算是一位好領導。但是現代企業管理要改變這種觀念,領導人一次兩次和人民群眾做做秀就可以了,平時需要花大量的精力去思考更大的問題。例如各個部門怎樣分派工作,每個部門應該管什麼,怎樣去管?哪些工作歸A部門,哪些歸B部門,哪些歸C部門。資源怎樣從C部門調到A部門,從A部門又調到D部門。通過部門之間的調整,科學地設計指標,對部門績效進行考核,極大地促進企業的經營效率。至於每一道工序,每一個廠角,每一個安全,每一個角落應該是什麼樣子可以讓下面的人負責。
企業對績效的考核方法需要有整體指標,還要有KPI,也就是關鍵績效指標。企業要獲得投資者的認可,就必須有一個大的發展空間和良好的回報。企業在發展的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重點,因此在整體目標裡面,劃分出的關鍵績效指標也會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側重點。企業要對能夠給企業帶來重大影響的關鍵部門和關鍵的業務過程進行把握和了解。進行總體
的分析,查找到底是技術的問題,還是生產的問題;是人員的問題,還是支持系統的問題;是財務的問題,還是市場的問題,或者是顧客滿意度的問題。
因此,要對關鍵指標進行分解,讓每個人明確自身肩負的工作因素指標。作為領導,是否能夠對目標企業進行兼並收購,如果收購的話企業需要做哪些准備工作,對將來的發展會產生怎樣的影響,領導者要站在全局的高度,高瞻遠矚地思考這些問題。

?績效
企業要了解敵人,也要了解自己。企業自身的經營狀況以及進行外延擴大再生產之後,是否能夠保證安全性,造血功能有沒有提升。如果企業資產在不斷的擴大,資產負債率卻在不斷地降低,說明企業的經營效率在提高。企業的績效就是從整體經營狀況中體現出來。
而很多的企業在發展的時候,受到發展上的限制瓶頸,從規模上進行減少,外延上降低,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企業的產量越來越低,資產負債率越來越高,資產負債率越來越高的後果可能就是企業費用增加到收入的1/4,雪上加霜的還有居高不下的應收賬款。這樣等到下一個業務循環開始的時候,面臨的就是更高的成本費用和資金來源。惡性循環的結果就是企業瀕臨破產,最後不得不清算倒閉。這就是不懂經營、不懂財務的領導掌管企業的悲慘結局。所以企業幹得越多,虧得越多,關鍵就是領導沒有從財務和企業的經營效率入手,對企業的全局進行控制把握。
企業運行的時候,不光是財務效益的問題,不僅是整個資產運營的狀況,同時還是安全性和承載能力的問題,更多的還是長遠發展能力的問題。所以企業在進行內部控制的時候,作為企業的領導人和財務主管,應該從全局著手,從更高層次著眼,遵循科學的指標體系,對生產經營和各部門的職責來展開控制活動。

部門管理的控制活動

負責某一部門的經理人員復核自己所負責部門的業績報告,檢查本部門各業務活動的情況,以便辨認趨勢。
部門管理是內部控制活動的第二項內容。部門管理說的是在企業管理裡面,部門處於執行階段和層次,這個層次應該起到的效果叫令行禁止,提高效率。戰略一旦確定之後,決定戰略能否實現的因素就是執行。能不能夠執行就靠各個部門怎樣去完成本部門的工作。例如公司每年都會編制預算,年底進行結算的時候就要考察有沒有實現當初的預定目標。這個實現的過程就需要各部門去完成。

財務部門的控制管理
企業的風險追根到底出現在執行層上面,部門負責直接管理的工作,對它的工作業績要進行報告,對生產效率進行分析。財務部作為一個業務部門,在企業控制的部門管理中應該取得價值領航的作用。財務部告訴業務部門某項工作該不該干,如果乾的話能夠取到怎樣的效果,是虧損還是盈利。
對於應收賬款的催收、統計和分析,財務部和銷售部門共同進行回收款項的時候,財務部門應該及時通知銷售部門的主管人員,通知法律事務部和信用管理部,對相關數據進行調整分解,重新確立企業的信用額度和賬期。
在成本核算當中,財務部應該科學地進行計量分析,用作業成本法的方式對每個產品進行分析,而不只是進行整體概括的描述。因為通過傳統方式對材料進行總體的分析是不夠的,需要讓決策者知道哪一個產品是賺錢的,哪一個產品是不賺錢的。
作為財務部長,一方面要承接上級企業財務功能,另一方面要把承接的功能分解到每一個會計身上,對每個主管會計進行培訓,來進行掌握,協助他們掌握相應的工作要點。讓其能夠在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得到成本數據和專業信息,作為財務管理的基礎。財務部長起到的作用就是引領主管會計做好他所從事的具體業務,而不需要過分干預具體工作內容。
一個企業永恆的主題,就是競爭,就是面對風險的時候,怎樣根據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風險偏好,在風險中轉危為安。企業進行風險管理的時候,可以把這種管理作為一個區點陣圖,按照時間的序列和業務發展的過程做一個總體規劃。然後把總的規劃分解到每一個時段、每一個單位和每一個體系。一個項目的完成需要很多部門的協調溝通,如果有一個部門拖延了
時期,跟它的工作內容銜接的另一個部門的工作也會受到影響,從而拖延整個項目的實現進度。
就像完成一次大的戰役一樣,每個兵種,每個兵團,每個連隊和每個小分隊,都應該在指定的時間到達指定的高地,這樣才能把握戰局,如果其中有隊伍沒有搶占高地,很有可能輸掉整個戰局。

操作層的控制活動

這個層面涉及到具體落實工作內容的關鍵環節。中國人有這樣的一個觀念,就是不管是做生產經營管理也好,或者是生產過程也好,很多時候都是以一種隨意的心態去做事情。
中國有幾千年的農業文明作為基礎,農業文明的特徵是個體性,隨意性,季節性,靠天吃飯。這樣的傳統思想會影響到企業管理工作,一個領導實行一種方案,一個領導有一種想法,一個領導採取一種戰略,每個部門要根據不同老總的偏好調整心態,改變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風,這種隨意的工作方式以個人為導向,而不是以工作為導向,這是一種誤區。

【案例】
有一個中國人和一個印度人到美國學習五星級飯店的管理,最後出現了非常有趣的現象,剛開始美國人特別喜歡中國人,因為中國人非常聰明,教了三天就把一個月的東西全學會了,而三天以來印度人怎麼都學不會。但是到第五天就發生了變化,印度人慢慢學會了一點,而中國人就開始忘了一點,到了一個月之後,印度人全部學會了所教的知識,中國雖然學會了,但根據自己的愛好做了改動,最後的結果是,印度人一旦學會之後,一輩子都不會改變,准確地執行了五星級賓館的標准體系。而中國人學會完了之後回到中國來,加上自己的想像和一種認識,對原有的標准進行了的改造,最後搞得不倫不類,所以中國沒有真正的五星級酒店。
點評:這個笑話講的道理就是中國人太聰明有自己的想法固然是好事,但是如果自作聰明就會聰明反被聰明誤,把正確的事情弄得一塌糊塗。企業管理當中也存在這個問題,每個人的思想不同,上級的命令傳到下面的時候執行起來就變了味道。中央的一號文件下發到地方的時候就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總是落不到實處。所以,在內部控制的過程當中,要克服這種農業文明給人的思想影響的弱點。
工業文明的最大特點就是集約化和規模化。機械生產依靠的就是規模取勝,工業化的前提是有統一的標准,這樣才能保證生產統一規格、統一質量的產品。中國人適合做古董,不適合做產品,就是這個道理。因為古董每一個都是不一樣的,而且越是不一樣,價格越高。但是做現代工業產品管理現代企業就不能這樣。在企業內部控制裡面,需要運用工業文明的思想方式,對每一個人的管理和資源使用、政策制定進行規范化,科學化。這樣才能讓顧客滿意,讓社會安全,讓產品安全,讓市場有效。

【案例】
中餐與麥當勞、肯德基
做餃子和做麥當勞、肯德基哪一個更容易?中國人會說做餃子容易,可是外國人學做餃子怎麼都學不會。一個外國人千里迢迢到中國來學做餡餅,怎麼都搞不明白,最後實在不行,就把所有的料放在餅的上面一烤,就成了今天的比薩。
中餐非常好吃,但是中國菜不好做,因為差異性很大,口味很豐富,所以沒有任何一家中餐企業能把中國飲食做成國際性的大企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餐沒有固定的標准。這給我們帶來了另外一個深層次的思考,就是在企業管理過程當中,如果沒有標准,沒有規范,工作程序無法復制,工作就沒有效率和效果,就不能滿足現代工業社會最基本的規模化要求。企業需要依靠產品的穩定性達到規模效益。
為什麼麥當勞、肯德基到中國來能迅猛的發展?就是因為它的產品非常規范,有統一的成本和業務流程標准,包括它的原料、生產工藝、服務也都採取標准化模式,很容易進行復制,所以連鎖店開遍全國,遍地開花。
點評:中餐之所以沒能夠像麥當勞、肯德基那樣在全球范圍內迅速發展開來的重要原因就是缺乏食物的標准,沒能夠從具體業務的操作層面上對工作過程進行控制,所以中餐現在還是局限於個體店面,無法迅速復制。
在企業內部控制裡面要講求標准,把工業化的思想變成具體的業務流程和操作規程。業務流程的意思就是業務的各個環節怎樣進行職能劃分和業務分工。它按層次可以分為一級流程、二級流程、三級流程等,依次數下去。一級流程就是大的幾個方面,每一個方法,每一
個業務,每一項業務的幾個步驟就是二級流程;每一個步驟的幾個業務點就是三級流程,每一個業務的點的幾個方式和方法,就是四級流程,每一個四級流程的幾個業務,幾個計量方式,或者是統計方式,就是五級流程。每個流程和其他的流程之間的轉化和銜接,就是流程介面。
這屬於企業內控制裡面的一個流程體系,做內部控制就是把流程規范化和標准化。企業要在美國上市必須要有非常規范的企業內部控制的流程和規程。例如采購之後,采購的物資怎樣轉化成資產,采購之前的業務流程是怎樣規定的,采購之後該做哪些處理,所有的這些過程都要包含在一個規范的流程體系裡面。這些工作完成之後,要跟財務部的工作進行銜接,也就是轉資的過程。轉資的過程當中,財務處長和財務處資產科的科長具體需要做哪些工作,在這個流程體系裡面都要有很規范的規定和描述。
企業存在哪些風險,這些風險會造成哪些危害,如何針對這些不確定性的危害採取措施?由這些問題出發進行分析研究從而形成內部控制制度,以管理文檔的形式體現出來。在這個管理文檔裡面,對各個層次、各個部門、各個業務的過程都要有非常形象的描述,這種描述就叫做內部控制的風險管理流程。
對風險進行科學的認識之後,形成一種形象的流轉截圖,這就是內部控制的風險的流程,對各個部門,各個層次,各項業務點進行總結分析,形成一個科學有效的業務管理模式,對業務環節的操作要求,把不可控的或者是定性的業務點,轉化成一個定量、可執行、可分解的業務動作,加以規范和實施。

第十講 內部控制活動(下)

信息處理的控制

第一類是一般控制(general control),它幫助管理層確保系統能持續、適當的運轉;(一般控制包括:對資料中心運作的控制;對系統軟體的控制;存取安全的控制;對應用系統的發展及維護的控制。)
第二類是應用控制(application control),它包括應用軟體中的電算化步驟及相關的人工程序。(應用控制包括:輸入控制;輸出控制)
在內部控制裡面,橫向的連接就靠信息,財務部和業務部門,業務部門和管理部門,管理部門和設計部門之間都要靠信息銜接。設計一種產品需要根據市場的反饋,根據財務的預測,根據售後部門的反饋意見而形成的。所以信息要科學地進行收集和傳導。
財務控制也是這樣,收入的確認,資產狀況的確認和采購、銷售、庫存的這些信息,要及時准確地進行銜接,對采購的主體、數量做詳細的記錄。信息的生成和轉化也非常重要,如果業務部門采購了一百,填寫信息的時候寫成一萬,在信息生成的環節就出現了問題,這也是財務部門非常撓頭的一件事情。

【案例】
一個煤炭企業的老總,要開除一個礦長,因為企業的成本控制非常嚴格,結果今年全年的成本指標被這個礦長突破了,礦井中采礦的機器裡面有一個大型設備,需要用美國非常高級的潤滑油,采購潤滑油的賬目上寫了個100沒有後面的單位,不知道是公斤還是噸,後來填了個噸,下面的人很奇怪也沒敢反對,因為是礦長要求采購的,於是一直到上面批准簽字,其他部門也沒看、這種潤滑油很貴,結果到貨後發現幾十年都用不完。
這就是信息生成之後,沒有對信息本身進行處理和風險的防範,從理論上來講有職責去管理它,但事實上很難做到毫無紕漏。後來雖然這個礦長承認了錯誤,還是下崗了。我們可以看到,對一個小小的信息的處理,最後會變成一個企業總體的戰略失誤。在企業里,無論是采購,還是生產銷售,所有的業務環節,最後無不打上財務的烙印,被會計信息所反映,折射整個生產經營管理的過程。所以內部控制要從會計入手。
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也是從會計信息入手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因為對會計信息的管理融合了所有資源,體現的是橫向聯系和控制的過程。

Ⅷ 請問大型企業的集團管控、風險防控、內控各是什麼意思

1.集團管控
集團管控一直是大型集團企業的管理難題,由於大型企業的層級和規模都比較大,在運行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大企業病」,內部溝通效率和資源利用效率不高,不能突破規模牆的限制,持續獲得高速成長,集團總部對子公司又愛又恨,即希望子公司發揮積極能動性,又怕子公司失去控制,於是,不停地在集權與放權中反復,失去機會。

集團企業管控體系作為一個宏觀性的管理議題,裡麵包含很多內容和考慮因素,但各內容與子議題間既相互關聯,又有自己相對獨立的系統。仁達方略管理咨詢公司在長期的項目經驗、管理研究和實踐總結的基礎上,提煉出集團管控體系的一整套流程和方法論。

集團管控主要解決四個核心和關鍵問題:
選擇何種組織模式
如何設計組織架構
如何規范責權體系和核心管理流程
如何進行業績評價體系。

2.風險防控或風險控制
風險控制是指風險管理者採取各種措施和方法,消滅或減少風險事件發生的各種可能性,或者減少風險事件發生時造成的損失。
風險控制的方法
風險迴避、損失控制、風險轉移和風險保留。
1、風險迴避 風險迴避是投資主體有意識地放棄風險行為,完全避免特定的損失風險。簡單的風險迴避是一種最消極的風險處理辦法,因為投資者在放棄風險行為的同時,往往也放棄了潛在的目標收益。所以一般只有在以下情況下才會採用這種方法: (1)投資主體對風險極端厭惡。 (2)存在可實現同樣目標的其他方案,其風險更低。 (3)投資主體無能力消除或轉移風險。 (4)投資主體無能力承擔該風險,或承擔風險得不到足夠的補償。 2、損失控制 損失控制不是放棄風險,而是制定計劃和採取措施降低損失的可能性或者是減少實際損失。控制的階段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後三個階段。事前控制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降低損失的概率,事中和事後的控制主要是為了減少實際發生的損失。
3、風險轉移 風險轉移,是指通過契約,將讓渡人的風險轉移給受讓人承擔的行為。通過風險轉移過程有時可大大降低經濟主體的風險程度。風險轉移的主要形式是合同和保險。 (1)合同轉移。通過簽訂合同,可以將部分或全部風險轉移給一個或多個其他參與者。 (2)保險轉移。保險是使用最為廣泛的風險轉移方式。
4、風險保留 風險保留,即風險承擔。也就是說,如果損失發生,經濟主體將以當時可利用的任何資金進行支付。風險保留包括無計劃自留、有計劃自我保險。 (1)無計劃自留。指風險損失發生後從收入中支付,即不是在損失前做出資金安排。當經濟主體沒有意識到風險並認為損失不會發生時,或將意識到的與風險有關的最大可能損失顯著低估時,就會採用無計劃保留方式承擔風險。一般來說,無資金保留應當謹慎使用,因為如果實際總損失遠遠大於預計損失,將引起資金周轉困難。 (2)有計劃自我保險。指可能的損失發生前,通過做出各種資金安排以確保損失出現後能及時獲得資金以補償損失。有計劃自我保險主要通過建立風險預留基金的方式來實現。

3.內控
內部控制的簡稱。指一般公司企業內部的控制運作。
我國財政部對內部會計控製做了如下的定義:內部會計控制是指單位為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確保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等而制定和實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一般有管理層直接負責,或專門設立部門,也有公司有財務部門負責。

Ⅸ 我想知道某個工業企業,企業具體財務風險,風險控制,內部控制問題比較突出的,我想知道具體的企業名字.

摘 要:財務風險是由於舉債而給企業財務成果帶來的不確定性。在激烈競爭的市場經濟中,企業已成為市場競爭的主體,企業賴以生存、發展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經濟環境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使企業面臨風險的威脅。因此,正確把握企業財務風險的運行規律,加強對企業財務風險的管理顯得非常重要。
關鍵詞:風險成因 風險分類 風險防範與化解

財務風險是指由於舉債而給企業財務成果帶來的不確定性,作為企業營運資金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財務風險管理直接影響企業營運資金的周轉和經濟效益。如何監控財務風險發生以及如何處理企業的不良債權等問題,已經成為我們企業管理中不容迴避的一個重大課題。

一、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

在市場經濟活動中,企業存在財務風險是難免的,關鍵是如何了解風險的起因,加強防範,使自身處於不敗之地。財務風險是指由於多種因素的作用使企業不能實現預期的財務效果,從而產生的經濟損失的可能性。財務風險客觀存在於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財務風險的存在,無疑會對企業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以財務決策為例,企業的財務決策幾乎都是在風險和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作出的,離開了風險,就無法正確評價企業報酬的高低。因此,對財務風險的成因及防範進行研究、控制,從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企業財務風險的基本特徵。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只有充分了解財務風險的基本特徵和產生原因,才能採取針對性措施防範和化解。歸納起來,企業財務風險主要具有以下特徵:

(1)客觀性。即財務風險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客觀存在的。也就是說,風險處處存在,時時存在,人們無法迴避它、消除它,只能通過各種技術手段來應對風險,從而避免費用、損失的發生。企業財務活動存在著兩種可能結果,即實現預期目標和無法實現預期目標,這就意味著無法實現預期目標的風險是客觀存在的。

(2)全面性。即財務風險存在於企業財務管理的全過程,並體現在多種財務關繫上。資金籌集、資金運用、資金積累、分配等財務活動,均會產生財務風險。

(3)不確定性。財務風險具有一定的可變性,即在一定條件下、一定時期內有可能發生,也有可能不發生。這就意味著企業的財務狀況具有不確定性,從而使企業時時都具有蒙受損失的可能性。

(4)收益性或損失性。風險與收益是成正比的,即風險越大收益越高,風險越小收益越低。財務風險的存在促使企業改善管理,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因而可以說,收益性與損失性是共存的。在我國企業里,由於種種因素的作用和條件限制,財務風險也會影響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連續性、經濟效益的穩定性和生存的安全性,最終可能會威脅企業的收益,也就會影響企業收益。

(5)激勵性。即財務風險的客觀存在會促使企業採取措施防範財務風險,加強財務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2.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分析。企業財務風險的影響因素諸多,既有企業外部的原因,也有企業內部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財務風險形成的原因也不盡相同。它的內部原因主要包括籌資規模策略不當、資金來源結構不當、籌資方式以及時間選擇不當、信用交易策略不當和籌資順序安排不當。外部原因主要有市場風險、利率,變動、物價風險。具體來說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復雜多變,財務管理系統不能適應復雜多變的宏觀環境。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復雜多變是產生財務風險的外部原因。眾所周知,持續的通貨膨脹,將使企業資金供給持續發生短缺,貨幣性資金持續貶值,實物性資金相對升值,資金成本持續升高。例如,世界原油價格上漲導致成品油價格上漲,使企業增加了運營成本,減少了利潤,無法實現預期的收益。而利率的變動必然會產生利率風險,包括支付利息過多的風險、產生利息的投資發生虧損的風險和不能履行償債義務的風險。市場風險因素也會對財務風險有很大的影響。財務管理的環境具有復雜性和多變性,外部環境變化可能為企業帶來某種機會,也可能使企業面臨某種威脅。財務管理系統如果不能適應復雜而多變的外部環境,必然會給企業帶來困難。目前,我國許多企業建立的財務管理系統,由於機構設置不盡合理,管理人員素質偏低,財務管理規章制度不健全,管理基礎工作欠缺等原因,導致企業財務管理系統缺乏對外部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具體表現在企業不能對外部環境的變化進行科學的預見,反映滯後,措施不力,由此產生財務風險。

(2)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對財務風險的客觀性認識不足。企業只要有財務活動,就必然存在著財務風險。在現實工作中,我國許多企業財務管理人員風險意識淡薄,是財務風險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由於我國市場已成為買方市場,企業普遍存在產品滯銷現象。一些企業為了增加銷量,擴大市場佔有率,大量採用賒銷方式銷售產品,企業應收賬款大量增加。同時,由於企業在賒銷過程中,對客戶的信用等級了解欠缺,缺乏控制,盲目賒銷,造成應收賬款失控。大量比例的應收賬款長期無法收回,直至成為壞賬。資產長期被債務人無償佔用,嚴重影響企業資產的流動性及安全性,給企業帶來巨大的財務風險。

(3)財務決策缺乏科學性導致決策失誤。財務決策失誤是產生財務風險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財務決策失誤的前提是財務決策的科學化。目前,我國企業的財務決策普遍存在著經驗決策和主觀決策現象,由此導致決策失誤經常發生,從而產生財務風險。例如,在固定資產投資決策過程中,由於對投資項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統的分析和研究,加之決策所依據的經濟信息不全面、不真實,以及決策者決策能力低下等原因,導致投資決策失誤頻繁發生。決策失誤使投資項目不能獲得預期的收益,投資無法按期收回,給企業帶來巨大的財務風險。由於投資決策者對投資風險的認識不足,決策失誤及盲目投資導致一些企業產生巨額投資損失,也必然影響企業的投資效益,影響了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從而給企業帶來較大的財務風險。

(4)企業內部關系混亂。企業內部財務關系混亂是我國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又一重要原因。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及企業與上級企業之間,在資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權責不明,管理混亂的現象,造成資金使用效率低下,資金流失嚴重,資金的安全性、完整性無法得到保障。例如,企業資金結構不合理,負債資金比例過高等。在我國,資金結構主要是指企業全部資金來源於權益資金與負債資金的比例關系。由於籌資決策失誤等原因,企業資金結構不合理的現象普遍存在。具體表現在負債在資金結構中比例過高,很多企業資產負債率達到30%以上,導致企業財務負擔沉重,償付能力不足,由此產生財務風險。

二、企業財務風險的分類

企業的財務風險在不同的環境和階段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與類別,針對這一目標,我們將風險分為以下幾種:一是按其財務活動的主要環節分為:籌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回收風險和收益分配風險。二是按其可控程度分為:可控風險與不可控風險。三是按能否通過多角化的方式分散分為:不可分散風險和可分散風險。四是按風險可能產生的結果分為:靜態風險和動態風險。五是按風險涉及的層次和范圍分為:微觀風險和宏觀風險。六是按風險所涉及的對象分為:財產風險、人身風險和責任風險。七是其他分類為自然風險和社會風險。

三、企業財務風險的防範及化解方法

1.防範企業財務風險的措施。財務風險存在於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不同的財務風險產生的具體原因不盡相同。因而,如何防範企業財務風險,化解財務風險,以實現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財務管理的工作重點。因此,防範企業財務風險,主要應做好以下工作:

(1)通過認真分析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及其變化,提高企業對財務管理環境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建立和完善財務管理系統,以適應不斷變化的財務管理環境。即是說,應制定財務管理戰略。面對不斷變化的財務管理環境,企業應設置高效的財務管理機構,配備高素質的財務管理人員,健全財務管理規章制度,強化財務管理的各項基礎工作,使企業財務管理系統有效運行,以防範因財務管理系統不適應環境變化而產生的財務風險。

(2)不斷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應通過會計政策和會計策略來解決現階段和未來的企業財務風險問題。而財務風險存在於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任何環節的工作失誤都會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財務管理人員必須將風險防範貫穿於財務管理工作的始終。

(3)對財務風險作出恰當的處理。財務風險的處理是風險的事後控制,具體方法主要有:①堅持謹慎性原則,建立風險基金。即在損失發生以前以預提方式或其他形式建立一項專門用於防範風險損失的基金。如工業企業按一定規定和標准提取壞賬准備金。商業企業可提取商品削價准備金,這是彌補風險損失的一種有效方法。②在損失發生後,或從已經建立了風險基金的項目中列支,或分批進入經營成本,盡量減少財務風險對企業正常活動的干擾。③建立企業資金使用效益監督制度。有關部門應定期對資產管理比率進行考核。同時,加強流動資金的投放和管理,提高流動資產的周轉率,進而提高企業的變現能力,增加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另外,還要盤活存量資產,加快閑置設備的處理,將收回的資金償還債務。④注重投資決策問題。投資決策是企業重大經營決策的主要內容之一,直接影響企業的資金結構。企業決策者必須作好投資項目的可行性分析。

(4)提高財務決策的科學化水平,防止因決策失誤而產生的財務風險。財務決策的正確與否直接關繫到財務管理工作的成敗,經驗決策和主觀決策會使決策失誤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為防範財務風險,企業必須採用科學的決策方法。在決策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影響決策的各種因素,盡量採用定量計算及分析方法,並運用科學的決策模型進行決策。對各種可行方案決策,切忌主觀臆斷。如在籌資決策過程中,企業首先應根據生產經營情況合理預測資金需要量,然後通過對資金成本的計算分析及各籌資方式的風險分析,選擇正確的籌資方式,確定合理的資金結構,在此基礎上作出正確的籌資決策。再如,企業資金流動是周而復始地進行的。確切地說流動性是企業的生命,企業必須加速存貨和應收賬款的周轉率,以保持良好資產流動性。按照以上方法作出的決策,產生失誤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從而可以避免財務決策失誤所帶來的財務風險。

(5)理順企業內部財務關系,做到責、權、利相統一。為防範財務風險,企業必須理順內部的關系。要明確各部門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職責,並賦予相應的權力,真正做到權責分明,各負其責。而在利益分配方面,應兼顧企業各方利益,以調動各部門參與企業財務管理的積極性,從而真正做到責、權、利相統一,使企業內部財務關系清晰明了。

(6)建立財務「預防」機制,正確把握企業負債經營的「度」。企業進行負債經營決策時,首先應該考慮企業舉債的規模和償債能力。一般而言,確定負債規模應該考慮以下因素,如警惕財務杠桿效應的負面影響、防範財務風險和關注財務成本。建立企業財務預警的「診斷」機制,要對企業的負債進行分析,從三個方面來看:①負債經營有利於提高經營者業績,使企業獲得負債資金效應,降低資金成本,提高權益資本收益水平。②負債經營可以迅速籌集資金,彌補企業內部資金不足,增強經濟實力。③負債經營給企業帶來更大的風險和破產的危機。首先,在資金結構中,若負債的比例過大,即過度負債經營,那麼依賴於外界的因素過多,也就加大了企業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生產經營環節稍有脫節,資金回收不及時,資金成本大幅度增加,降低了企業經營利潤削弱了企業活力。其次,因負債率升高,財務風險加大,在財務杠桿作用下自有資金收益率下降,企業承受能力降低,償還能力減弱。一旦企業出現壞賬,產品積壓,那麼必然會給企業帶來危機。因而,在建立企業財務預警制度時,應把握好負債經營的「度」。

2.防範企業財務風險的技術方法。做好防範財務風險的技術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分配法。即通過企業之間聯營、多種經營及對外投資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財務風險。對於風險較大的投資項目,企業可以與其他企業共同融資,以實現收益共享,風險共擔,從而分散投資風險,避免企業獨家承擔投資風險而產生的財務風險;由於市場需求具有不確定性、易變性,企業分散風險可採用多種經營方式,即同時經營多種產品。在多種經營方式下,某些產品因滯銷產生的損失,可能會被其他產品帶來的收益所抵消,從而可以避免經營單一產生的無法實現預期收益的風險。

(2)迴避法。即企業在選擇理財方案時,應綜合評價各種方案可能產生的財務風險,在保證財務管理目標實現的前提下,選擇風險較小的方案,以達到迴避財務風險的目的。例如,債權性投資如果能夠使企業實現預期的投資收益,企業在選擇投資方式時,應盡可能採用債權性投資,因為債權性投資風險大大低於股權性投資的風險。盡管股權投資可能帶來更多的投資收益,但從迴避風險的角度來考慮,企業還是應當謹慎從事股權性投資。當然,採用迴避法並不是說企業不能進行風險性投資。企業為達到影響甚至控制被投資企業的目的,可以採用股權投資的方式,在這種情況下,承擔適當的投資風險是必要的。

(3)轉移法。即企業通過某些手段將部分或全部財務風險轉移給他人承擔的方法。它包括保險轉移和非保險轉移。保險轉移,如企業可以通過購買財產保險的方式將財產損失的風險轉移給保險公司承擔。在對外投資時,企業可以採用聯營投資方式,將投資風險部分轉移給參與投資的其他企業。非保險轉移是指將某種特定的風險轉移給專門機構或部門,如將產品賣給商業部門,將一些定點的業務交給具有豐富經驗技能、擁有專門人員和設備的專業公司去完成等。採用轉移風險的方式將財務風險部分或全部轉移給他人承擔,可以大大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

(4)降低法。即企業面對客觀存在的財務風險,努力採取措施降低財務風險的方式。例如,企業可以在保證資金需要的前提下,適當降低負債資金佔全部資金的比重,以達到降低債務風險的目的。在生產經營活動中,企業可以通過提高產品的質量、改進產品設計、努力開發新產品及開拓新市場等手段,提高產品的競爭力,降低因產品滯銷、市場佔有率下降而產生的不能實現預期收益的財務風險。另外,企業也可以通過付出一定代價的方式來降低產生風險損失的可能性。例如,建立風險控制系統,以便及時發現及化解風險。企業也可以建立風險基金,如對長期負債建立專項償債基金,以此降低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影響。還可以選擇最佳資本結構,使企業風險最小而盈利能力達到最大化。企業籌措資金時,應根據企業所處的行業特點與發展的不同時期,既充分考慮經營規模、盈利能力及金融市場狀況,又要考慮企業現有資金以及未來的財務收支狀況,選擇使綜合資金成本最低的融資組合,確定銀行融資規模與結構,動態地平衡短期、中期與長期負債比率,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使財務風險降到最低水平。

參考文獻:

1.李清華。財務管理。北京:經濟出版社,2002

2.張敦力。風險基礎財務管理。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
希望採納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