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機關扶貧 » 醫生機關槍

醫生機關槍

發布時間: 2020-12-07 03:50:34

1. 小時候看別人玩的那個電腦游戲,有六個人物,是1.2.3.4.5.6號。3號是一個醫生,2號是那重機槍的。

你看是不是《盟軍敢死隊》
《盟軍敢死隊》是由Eidos公司發行的即時策略游戲,發行於回2003年。
游戲的是基於二戰背景而答開發的即時策略類游戲,玩家可控制擁有不同技能的隊員,在復雜的關卡中完成各種難度的任務。游戲支持多人聯機,並對通關時間和獲得分數有嚴格的條件限制。

2. 加特林機槍的雛形是什麼誰做的!

美國一名醫生叫加特林,他當時發明的速射武器,是最早的加特林機槍。旋轉槍管是用手搖手柄驅動的

3. 加特林機關槍設計圖

加特林機關槍

美國用於大規模實戰的武器,6根槍管構造出兇猛的火力,並且射速極高,載彈量高達150發,用它作戰可謂所向披靡。

理查德-J-加特林,速射武器的發明者

在南北戰爭初期,加特林研製的加特林機槍每分鍾可發射250次。現在快速射

理查德·J·加特林

擊時每分鍾可發射3000次。 然而機槍的發明者卻是一個和藹善良的人。他研製這種機槍的目的決非為了暴力和毀滅。由於這種機槍一個人就能操縱,加特林希望這種武器能避免整隊整隊的戰士死於敵人的火力之下。經過30年的不斷改進,他將他的發明賣給了科爾特槍械製造公司。

加特林的這個發明,使美國的戰爭改變了。在今天我們可以看到,不是什麼軍火家了明的,而是這個醫生了明的。在一次戰爭戰中,他作為前線的求護人員,看到了一天就有無語的戰士死傷,於是他在腦里閃過了這樣的一個想法:要是可以發明一種火力夠大的武器,就可以減少戰士的人數,這樣也就可以減少他們的死傷。的確,後來我們可以知道,這種火神般的武器改變了戰場!原來的一個普通的醫生竟然可以有如此的發明,後來凡是和加特林有相似構造的發明都沒有申請到專利。

雖然它後來被其它的新型機槍所取代,但它的結構原理至被作戰飛機和軍艦上的多管速射炮所應用並保留著 「加特林機關槍(炮)」的名字。縱然我們在今天可以看到了那些旋轉式的槍炮,都是源於那時的加特林

4. 加特林機槍和格林機槍(除名字)有啥區別啊

加特林機槍是由美國人理查·喬登·加特林(Richard Jordan Gatling,一譯格林,故此槍也被譯作格林機槍或譯蓋特機槍/機炮) 在1860年代設計的手動型多管機關槍,是第一支實用化的機槍。
加特林本來是一個醫生,一生反倒致力於工程學。1861年美國內戰打響,加特林在醫院看到後送的死傷官兵真是太多了,除了戰場上的死傷外,很多士兵還死於疾病和營養不良。加特林認為要是能減少士兵的數量就能拯救數以千計的生命。加特林希望能發明一種槍,依靠兇猛的火力,一支槍能頂很多支步槍,讓一個士兵擁有很多士兵的戰鬥力(他的目標是一個士兵頂上一個連),從而減少戰場上士兵的人數,以達到減少戰爭傷亡的目的。後來他終於發明了這種機槍。
此機槍的特點是由多根槍管圓形排列,依靠射手轉動一個手柄,使槍管連續轉動,完成連續不斷的射擊。
19世紀末期,它是歐洲各國控制並擴張殖民地的重要武器;經過改進後的加特林機槍射速最高曾達到每分鍾1200發,這在1882年是個驚人的數字。但它也存在一個問題:它的最大弱點是射手在戰場上由於激動和殺紅了眼而不能控制自己,會發瘋似得把手柄轉動的越練越快,造成機槍卡殼或爆膛。
正因為如此,在20世紀初,隨著馬克沁機槍的發明,加特林機槍迅速的沒落。
隨著機電技術的發展,可以利用電動機控制槍管的轉速,從而解決這種機槍的弱點。所以到了現代,又有人把它的原理應用在機炮或車(機、艦)載機槍上,以求得高射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軍M134型速射機槍。
M134機槍是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在越南戰爭期間研製的、以「火神」20毫米機炮為基礎的6管航空機槍,主要裝備在直升機上,也可作為機械化步兵的車載武器,主要用途是殺傷集結有生目標和防空等。;因為它發射的是7.62毫米步槍彈,也稱其為「Minigun」,直譯似乎應是「迷你槍」。可是,它的射速高達6000發/分,是普通機槍的整整10倍,正如好萊塢電影里所說的「在這挺機槍的掃射下,沒有一種生物可以生還」。而「gun」的英文原意也指火炮,所以把它叫作「迷你炮」應當更為貼切。
看過美國電影《我們曾經是士兵》的讀者肯定對這種武器的巨大威力印象深刻:轉瞬之間,一支嚴陣以待的部隊就被僅僅一架直升機上的「Minigun」打得屍橫遍野,慘不忍睹。說它是炮,確實一點也不過分。
M134機槍射速極高,可靠性同樣十分出色,由於使用外部電源驅動槍管轉動,並完成供彈、擊發、抽殼等動作,因此不受槍彈發火性能的影響,少數啞彈對其沒有任何影響,可以不間斷地持續射擊,可靠性為20萬發,最低壽命150萬發。尤為可貴的是,如此兇猛的機槍卻不比普通機槍重多少,只有16公斤左右。施瓦辛格扮演的「未來戰士」不就是把它端在手裡開火的嗎。同口徑的 M60通用機槍重10.5公斤, M2 H B12.7毫米機槍更是重達38.2公斤,又都是單管,火力根本無法與 M134相提並論。
M134還有一種發射5.56毫米槍彈的改型——— M214「Microgun」機槍,僅重10.2公斤,帶1000發彈時的全重38.6公斤,單兵即可攜行,射速不減,被美軍特種部隊廣泛使用。
現在的加特林機槍和機炮,無非是把當時槍管旋轉的動力來源,由手動改為電動或者依靠後座力來驅動槍管旋轉。前者成為外能源,後者為內能源,美國使用的加特林機炮喜歡使用外能源,而蘇聯則喜歡用內能源。

5. 加特林機關槍資料

加特林機槍是由美國人理查·喬登·加特林(Richard Jordan Gatling,一譯格林,故此槍也被譯作格林機槍或譯蓋特機槍/機炮) 在1860年代設計的手動型多管機關槍,是第一支實用化的機槍。
加特林本來是一個醫生,一生反倒致力於工程學。1861年美國內戰打響,加特林在醫院看到後送的死傷官兵真是太多了,除了戰場上的死傷外,很多士兵還死於疾病和營養不良。加特林認為要是能減少士兵的數量就能拯救數以千計的生命。加特林希望能發明一種槍,依靠兇猛的火力,一支槍能頂很多支步槍,讓一個士兵擁有很多士兵的戰鬥力(他的目標是一個士兵頂上一個連),從而減少戰場上士兵的人數,以達到減少戰爭傷亡的目的。後來他終於發明了這種機槍。
加特林本人和他的機槍
1861年夏天,加特林開始設計構思轉管機槍,當年年底就完成了機槍模型,並於次年進行了驗證。1862年11月月4日,加特林獲得轉管機槍的專利,除包括1862年加特林機槍模型的技術說明外,匹包括了兩點轉管機槍所共有的設計特點聲明:一個提供鎖膛的內有擊針的圓柱旋轉體,與槍管一起旋轉;每根槍管都有獨立的擊針。這使得以後所有與加特林機槍相似的設計都不能再獲得專利。
1862型加特林轉管機槍有兩種不同結構。第一種使用的是獨立的鋼制彈膛(彈膛與槍管分離),它的尾部封閉並裝有撞擊火帽。射手通過搖動曲柄帶動沿圓周均勻排列的槍管旋轉,裝滿彈葯的彈膛從供彈料斗中進入到每根槍管後面的閉鎖槽中。當槍管轉到某個特定位置時,擊針將彈葯擊發。而槍管轉動到另一位置時,射擊後的彈膛退出機槍。彈膛可以重復使用,槍管旋轉一周可完成6發彈葯的裝填、擊發和退彈,每分鍾達到了200發的射速,但是存在火葯燃氣泄露等缺點。為解決這一難題,加特林使用了當時開發的獨立金屬彈殼彈葯。這種彈葯結構被後來所有機槍的設計者沿用。
另一種結構使用的是0.58英寸口徑的銅質彈殼邊緣發火式彈葯。在克服如何使獨立的彈膛與槍膛同軸這一難題上,加特林使用了錐形槍膛,槍管後部直徑更大,使得彈丸進入槍管更加容易。但在解決裝填問題的同時,產生了一個更為嚴重的問題:由於槍膛直徑過大,彈頭在飛行過程中翻滾。於是加特林將獨立的彈膛與槍管合二為一,開發了性能有顯著改善的1865年模型,這個模型成為後來轉管武器的藍本。
由於種種原因,加特林轉管機槍在美國內戰期間並沒有得到有效應用,但他還是把全部精力用於轉管機槍的研製和改進工作中。1562型、1565型、1893型等十幾個型號的轉管機槍先後問世,口徑有0.30英寸、0.45英寸、0.58 英寸、1英寸、13毫米等,管數有6管、10管等,供彈具有料斗、彈夾、彈匣、彈鼓及彈帶等。即使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後期的轉管武器在技術上也已相當完善了。
19世紀末期,它是歐洲各國控制並擴張殖民地的重要武器;經過改進後的加特林機槍射速最高曾達到每分鍾1200發,這在1882年是個驚人的數字。但它也存在一個問題:它的最大弱點是射手在戰場上由於激動和殺紅了眼而不能控制自己,會發瘋似得把手柄轉動的越來越快,造成機槍卡殼或爆膛。
加特林轉管機槍從誕生之日起,工作原理就決定了其具有能連發射擊,火力猛等優點,但也存在重量大、機動性差等缺點。正如許多其它發明一樣,在軍用領域,加特林轉管機槍是「早產兒」——軍事思想還沒有為其誕生做好准備。
1862年並不存在對轉管機槍的戰術需求,因為當時軍隊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將一挺機槍作為大炮使用,轉管機槍不能給人以深刻印象。而將機槍用在步兵進攻中作為近距離支援武器的思想,直到 1898 年才由美國陸軍進行了論證。
更為不幸的是,就在加特林和其他的天才發明家們不斷解決技術難題,努力完善各自發明的同時,也不自覺地為自己的發明創造掘好了墳墓——為自動武器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1884年開始,採用管退式、導氣式、自由槍機式和半自由槍機式等自動原理的自動武器陸續被發明。同這些單管自動武器相比,加特林轉管機槍的優勢不復存在,缺點卻更加明顯。當1903年理查德•喬丹•加特林的漫長生命走到盡頭的時候,多管手搖式轉管機槍已基本消失。世界上大部分軍隊轉而使用自動武器,如管退式馬克沁機槍,導氣式勃朗寧機槍和哈其開斯機槍。許多加特林機槍被當作廢銅爛鐵,徹底銷毀,另一些則湮沒在積滿灰塵的倉庫中,或被發掘利用在博物館、私人收藏館中進行展覽。
網上總是流傳著另一種被稱為「加特林機槍」的六管機槍,實際上那是美軍的m134速射機槍,和加特林機槍沒有直接的聯系。充其量也只能是一種拓展。

6. 加特林機槍的性能是多少

加特林機槍是由美國人理查·喬登·加特林(Richard Jordan Gatling,一譯格林,故此槍也被譯作格林機槍或譯蓋特機槍/機炮) 在1860年代設計的手動型多管機關槍,是第一支實用化的機槍。
加特林本來是一個醫生,一生反倒致力於工程學。1861年美國內戰打響,加特林在醫院看到後送的死傷官兵真是太多了,除了戰場上的死傷外,很多士兵還死於疾病和營養不良。加特林認為要是能減少士兵的數量就能拯救數以千計的生命。加特林希望能發明一種槍,依加特林M134靠兇猛的火力,一支槍能頂很多支步槍,讓一個士兵擁有很多士兵的戰鬥力(他的目標是一個士兵頂上一個連),從而減少戰場上士兵的人數,以達到減少戰爭傷亡的目的。後來他終於發明了這種機槍。
此機槍的特點是由多根槍管圓形排列,依靠射手轉動一個手柄,使槍管連續轉動,完成連續不斷的射擊。
19世紀末期,它是歐洲各國控制並擴張殖民地的重要武器;經過改進後的加特林機槍射速最高曾達到每分鍾1200發,這在1882年是個驚人的數字。但它也存在一個問題:它的最大弱點是射手在戰場上由於激動和殺紅了眼而不能控制自己,會發瘋似得把手柄轉動的越練越快,造成機槍卡殼或爆膛。
正因為如此,在20世紀初,隨著馬克沁機槍的發明,加特林機槍迅速的沒落。
隨著機電技術的發展,可以利用電動機控制槍管的轉速,從而解決這種機槍的弱點。所以到了現代,又有人把它的原理應用在機炮或車(機、艦)載機槍上,以求得高射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美軍M134型速射機槍。
M134機槍是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在越南戰爭期間研製的、以「火神」20毫米機炮為基礎的6管航空機槍,主要裝備在直升機上,也可作為機械化步兵的車載武器,主要用途是殺傷集結有生目標和防空等。;因為它發射的是7.62毫米步槍彈,也稱其為「Minigun」,直譯似乎應是「迷你槍」。可是,它的射速高達6000發/分,是普通機槍的整整10倍,正如好萊塢電影里所說的「在這挺機槍的掃射下,沒有一種生物可以生還」。而「gun」的英文原意也指火炮,所以把它叫作「迷你炮」應當更為貼切。
看過美國電影《我們曾經是士兵》的讀者肯定對這種武器的巨大威力印象深刻:轉瞬之間,一支嚴陣以待的部隊就被僅僅一架直升機上的「Minigun」打得屍橫遍野,慘不忍睹。說它是炮,確實一點也不過分。
M134機槍射速極高,可靠性同樣十分出色,由於使用外部電源驅動槍管轉動,並完成供彈、擊發、抽殼等動作,因此不受槍彈發火性能的影響,少數啞彈對其沒有任何影響,可以不間斷地持續射擊,可靠性為20萬發,最低壽命150萬發。尤為可貴的是,如此兇猛的機槍卻不比普通機槍重多少,只有16公斤左右。施瓦辛格扮演的「未來戰士」不就是把它端在手裡開火的嗎。同口徑的 M60通用機槍重10.5公斤, M2 H B12.7毫米機槍更是重達38.2公斤,又都是單管,火力根本無法與 M134相提並論。
M134還有一種發射5.56毫米槍彈的改型——— M214「Microgun」機槍,僅重10.2公斤,帶1000發彈時的全重38.6公斤,單兵即可攜行,射速不減,被美軍特種部隊廣泛使用。
現在的加特林機槍和機炮,無非是把當時槍管旋轉的動力來源,由手動改為電動或者依靠後座力來驅動槍管旋轉。前者成為外能源,後者為內能源,美國使用的加特林機炮喜歡使用外能源,而蘇聯則喜歡用內能源。

7. 誰能把加特林機關槍詳細資料說說

加特林機槍——清軍最早裝備的機槍。加特林機槍是由美國人理查·喬登·加特林(Richard Jordan Gatling,一譯格林,故此槍也被譯作格林機槍或譯蓋特機槍/機炮) 在1860年代設計的手動型多管機關槍,是第一支實用化的機槍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前後,加特林機槍輸入中國,當時稱其為"格林炮"或"格林快炮"。加特林機槍是威力最大的槍,現經改良後每分鍾可發射3000發子彈。
製作由來
加特林本人和他的機槍
加特林本來是一個醫生,反倒一生致力於工程學。1861年美國內戰(南北戰爭)打響,加特林在醫院看到後送的死傷官兵真是太多了,除了戰場上的死傷外,很多士兵還死於疾病和營養不良。加特林認為要是能減少士兵的數量就能拯救數以千計的生命。加特林希望能發明一種槍,依靠兇猛的火力,一支槍能頂很多支步槍,讓一個士兵擁有很多士兵的戰鬥力(他的目標是一個士兵頂上一個連),從而減少戰場上士兵的人數,以達到減少戰爭傷亡的目的。後來他終於發明了這種機槍。
1861年夏天,加特林開始設計構思轉管機槍,當年年底就完成了機槍模型,並於次年進行了驗證。1862年11月月4日,加特林獲得轉管機槍的專利,除包括1862年加特林機槍模型的技術說明外,還包括了兩點轉管機槍所共有的設計特點聲明:一個提供鎖膛的內有擊針的圓柱旋轉體,與槍管一起旋轉;每根槍管都有獨立的擊針。這使得以後所有與加特林機槍相似的設計都不能再獲得專利。
機槍結構
1862型加特林轉管機槍有兩種不同結構。第一種使用的是獨立的鋼制彈膛(彈膛與槍管分離),它的尾部封閉並裝有撞擊火帽。射手通過搖動曲柄帶動沿圓周均勻排列的槍管旋轉,裝滿彈葯的彈膛從供彈料斗中進入到每根槍管後面的閉鎖槽中。當槍管轉到某個特定位置時,擊針將彈葯擊發。而槍管轉動到另一位置時,射擊後的彈膛退出機槍。彈膛可以重復使用,槍管旋轉一周可完成6發彈葯的裝填、擊發和退彈,每分鍾達到了200發的射速,但是存在火葯燃氣泄露等缺點。為解決這一難題,加特林使用了當時開發的獨立金屬彈殼彈葯。這種彈葯結構被後來所有機槍的設計者沿用。 加特林機槍
另一種結構使用的是0.58英寸口徑的銅質彈殼邊緣發火式彈葯。在克服如何使獨立的彈膛與槍膛同軸這一難題上,加特林使用了錐形槍膛,槍管後部直徑更大,使得彈丸進入槍管更加容易。但在解決裝填問題的同時,產生了一個更為嚴重的問題:由於槍膛直徑過大,彈頭在飛行過程中翻滾。於是加特林將獨立的彈膛與槍管合二為一,開發了性能有顯著改善的1865年模型,這個模型成為後來轉管武器的藍本。
由於種種原因,加特林轉管機槍在美國內戰期間並沒有得到有效應用,但他還是把全部精力用於轉管機槍的研製和改進工作中。1862型、1865型、1893型等十幾個型號的轉管機槍先後問世,口徑有0.30英寸、0.45英寸、0.58 英寸、1英寸、13毫米等,管數有6管、10管等,供彈具有料斗、彈夾、彈匣、彈鼓及彈帶等。即使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後期的轉管武器在技術上也已相當完善了。
歷史功過
19世紀末期,它是歐洲各國控制並擴張殖民地的重要武器;經過改進後的加特林機槍射速最高曾達到每分鍾1200發,這在1882年是個驚人的數字。但它也存在一個問題:它的最大弱點是射手在戰場上由於激動和殺紅了眼而不能控制自己,會發瘋似得把手柄轉動的越來越快,造成機槍卡殼或爆膛。
加特林轉管機槍從誕生之日起,工作原理就決定了其具有能連發射擊,火力猛等優點,但也存在重量大、機動性差等缺點。正如許多其它發明一樣,在軍用領域,加特林轉管機槍是「早產兒」——軍事思想還沒有為其誕生做好准備。
1862年並不存在對轉管機槍的戰術需求,因為當時軍隊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將一挺機槍作為大炮使用,轉管機槍不能給人以深刻印象。而將機槍用在步兵進攻中作為近距離支援武器的思想,直到 1898 年才由美國陸軍進行了論證。
更為不幸的是,就在加特林和其他的天才發明家們不斷解決技術難題,努力完善各自發明的同時,也不自覺地為自己的發明創造掘好了墳墓——為自動武器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從1884年開始,採用管退式、導氣式、自由槍機式和半自由槍機式等自動原理的自動武器陸續被發明。同這些單管自動武器相比,加特林轉管機槍的優勢不復存在,缺點卻更加明顯。當1903年理查德·喬丹·加特林的漫長生命走到盡頭的時候,多管手搖式轉管機槍已基本消失。世界上大部分軍隊轉而使用自動武器,如管退式馬克沁機槍,導氣式勃朗寧機槍和哈其開斯機槍。許多加特林機槍被當作廢銅爛鐵,徹底銷毀,另一些則湮沒在積滿灰塵的倉庫中,或被發掘利用在博物館、私人收藏館中進行展覽。這個原因很簡單,一是加特林機槍操作需要4個人,而馬克沁機槍只需要1個人便可以完成。二是射速,雖然每分鍾1200發已經很快,但是其他機槍例如馬克沁機槍,射速可達每分鍾600發。三是萬一在戰斗中卡殼,處理起來十分困難,而其他機槍在這方面完善的很好。
到了現代,又有人把它的原理應用在機炮上,以求得高射速;最著名的例子是美國空軍使用的 20mm M61 「火神」(Vulcan)機炮。現在的加特林機槍和機炮,無非是把當時槍管旋轉的動力來源,由手動改為電動或者依靠後坐力來驅動槍管旋轉。前者成為外能源(美國使用的加特林機炮喜歡使用),後者為內能源(蘇聯喜歡用)。網上總是流傳著另一種被稱為「加特林機槍」的六管機槍,實際上那是美軍的m134速射機槍,和加特林機槍沒有直接的聯系。充其量也只能是一種拓展。
理查德-J-加特林,速射武器的發明者在南北戰爭初期,加特林研製的加特林機槍每分鍾可發射250次。現在新型加特林式速射武器快速射 擊時每分鍾可發射10000次(前蘇聯AK-630型機炮)。 然而機槍的發明者卻是一個和藹善良的人。他研製這種機槍的目的絕非為了暴力和毀滅。由於這種機槍一個人就能操縱,加特林希望這種武器能避免整隊整隊的戰士死於敵人的火力之下。經過30年的不斷改進,他將他的發明賣給了柯爾特槍械製造公司。
他不僅發明了機槍,他出生在一個農場,曾幫助爸爸設計了一種間棉苗機。後來在他經商時,他設計了一種螺旋槳,進而發明了一種播種水稻的機器。從那時起,他開始專門從事發明工作。在他去世之前,他是聖路易斯加特林發動機動力公司的領導人。他計劃向市場投放他設計的一種新式機動犁。 他的朋友在談到他時說,他是個研究者,也是個哲學家。他研究過醫學,能照料自己和家人的身體。雖然他的發明使他獲得相當可觀的金錢,但他在為西部地區修建鐵路投資時損失了許多錢。他也曾嘗過失敗的苦果,其中一次是最近的一次槍膛爆炸事故。爆炸的槍是他模仿克虜伯公司的槍製成的。他認為這次事故的原因是有人破壞。
特林自動原理,即左輪槍式轉膛發射原理,它利用一套傳動機構使數支槍管繞一個公共軸轉動,從而完成連續射擊。加特林機槍是機械式的,最初槍管轉動需要由人力轉動搖把,後來改進為由電動機來完成。其優點是射速高,威力大,而且槍管可加速冷卻,主要缺點是體積、質量大,消耗能量多。
轉管機槍(即速射機槍)與轉膛機槍的區別是:彈膛不動而槍管連續不斷地旋轉,這種槍的工作特點是每個發射管都有自己的閉鎖機構,分別依次完成進彈、閉鎖、擊發及拋殼等動作,一般採用電機驅動。轉管機槍的射速更高,並可通過改變電機的功率來調節射速;槍管高速旋轉可加速冷卻,另外由於槍是由外能源帶動,所以有較高的可靠性,不會因不發火而影響連續射擊。
加特林手搖式多管重機槍 真正用於大規模實戰的機槍,是美國的加特林機槍。加特林機槍於1861年被發明,於1865年作了相應的改進,於1866年裝備給美國陸軍。加特林機槍可稱是現代機槍的先驅。19世紀,當金屬槍彈的發展逐漸成熟起來的時候,美國的發明家們開始了手動機槍的設計。不過,直到美國內戰時期,機槍才受到軍方重視。在這一時期內,相繼出現了令軍方感興趣的多管「萊普提」機槍、「巴特利」機槍和「克拉通」機槍。這些機槍的發明者不是槍械工或機械師,而是醫學博士理查德·喬丹·加特林。 加特林1818年出生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一個農場主的家庭。年輕的加特林除了天生喜歡琢磨農業問題外,還顯示出多方面的才能。17歲時,他就進行過各種不同的發明試驗,有時搞個船用螺旋槳,有時又搞台插秧機。為了使自己的設計得以成功,他需要錢。所以加特林不管什麼行當,有活就干。他當過錄事和行政秘書,干過種棉臨時工和收割莊稼的幫手,教過農民識字,最後去了聖·路易斯,在一家葯店當售貨員,並成了一名醫生。美國內戰爆發後,他在一家軍隊醫院服役。一次,他在醫治傷員時,腦子里閃過一個念頭:假如少數士兵使用速射武器,能夠對付一個步兵團,那麼己方就不會造成這么大的傷亡了。於是,加特林在1861年開始了多管機槍的設計,最初定名為「加特林連用速射武器」。 加特林機槍設計成功以後,一邊讓工廠試制,一邊寫信給美國總統、政治家和軍事家,並向全世界呼籲贊助,最終使研製的高額費用得到補償。加特林成功地感動了F·巴特勒將軍,使他購買了全部「加特林連用速射武器」。
1865年以後,加特林機槍由4管改為6管,到1867年~1868年增加又增加到了10管,並開始分發給美國的邊防部隊。1870年,英國政府經過對比試驗後,在英格蘭建廠生產加特林機槍。與此同時,沙俄政府也購買了加特林機槍,更名為戈洛夫機槍。
加特林發明的快速發射機槍在國外被廣泛使用 史料稱,俄、土戰爭中曾有8個連的俄軍使用加特林機槍,每連50挺。1879年的祖魯戰爭,英國軍隊藉助加特林機槍,主宰了戰場上的主動權。另一支英國海軍部隊開始在其船隻上安裝加特林機槍。直到十九世紀八九十年代,由於馬克沁機槍的問世,加特林機槍才被擠出戰爭的歷史舞台

8. 請教星際爭霸醫生和機槍兵的問題

人族的槍兵是星際里唯一能打天和地敵人的初級兵種。但是血比較少。在中後內期很脆弱,容但因為有護士的幫助,機槍兵在後期一樣強大。但怎麼配置槍兵加護士呢?應該在一隊機槍兵里加4或者5個護士。戰斗時兩個護士在前鋒治療,兩個護士在中鋒治療,一個護士在後面呆著,一有事馬上沖到陣型里去,布陣時應把六個機槍兵放在前鋒。三個槍兵中鋒,三個機槍兵後衛。

9. 加特林機槍是誰發明的

加特林機槍是一種手動型多管旋轉機關槍。加特林機槍是由美國人理查·喬登·加特林(Richard Jordan Gatling,其人名一譯格林,故此槍也被譯作格林機槍或譯作蓋特機槍/機炮) 在1860年設計而成的,是在世界范圍內大規模第一支實用化的機槍。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前後,加特林機槍輸入中國,當時稱其為"格林炮"或"格林快炮"。50年代以後加特林原理首先被美國經重新改良後應用在槍械及小口徑航炮和防空炮上,使用該續射速普遍可以達到每分鍾每管1000發以上。
加特林本來是一個醫生,一生反倒致力於工程學。1861年美國內戰(南北戰爭)打響,加特林在醫院看到後送的死傷官兵真是太多了,除了戰場上的死傷外,很多士兵還死於疾病和營養不良。加特林認為要是能減少士兵的數量就能拯救數以千計的生命。加特林希望能發明一種槍,依靠兇猛的火力,一支槍能頂很多支步槍,讓一個士兵擁有很多士兵的戰鬥力(他的目標是一個士兵頂上一個連),從而減少戰場上士兵的人數,以達到減少戰爭傷亡的目的。[2]
1861年夏天,加特林開始設計構思轉管機槍,當年年底不僅設計出每發子彈的連貫射擊,還包括了兩點轉管機槍所共有的設計特點聲明:一個提供鎖膛的內有擊針的圓柱旋轉體,與槍管一起旋轉;每根槍管都有獨立的擊針。這使得以後所有與加特林機槍相似的設計都不能再獲得專利。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館藏加特林機槍(2張)
1862型加特林轉管機槍有兩種不同結構。第一種使用的是獨立的鋼制彈膛(彈膛與槍管分離),它的尾部封閉並裝有撞擊火帽。射手通過搖動曲柄帶動沿圓周均勻排列的槍管旋轉,裝滿彈葯的彈膛從供彈料斗中進入到每根槍管後面的閉鎖槽中。當槍管轉到某個特定位置時,擊針將彈葯擊發。而槍管轉動到另一位置時,射擊後的彈膛退出機槍。彈膛可以重復使用,槍管旋轉一周可完成6發彈葯的裝填、擊發和退彈,每分鍾達到了200發的射速,但是存在火葯燃氣泄露等缺點,這主要是因為當是流行使用最多的是紙殼槍彈,而金屬彈殼尚未普及[3] 。為解決這一難題,加特林使用了當時開發的獨立金屬彈殼彈葯。這種彈葯結構被後來所有機槍的設計者沿用。另一種結構使用的是0.58英寸口徑的銅質彈殼邊緣發火式彈葯。在克服如何使獨立的彈膛與槍膛同軸這一難題上,加特林使用了錐形槍膛,槍膛後部直徑更大,使得彈丸進入槍管更加容易。於是在19世紀末期,它成為了歐洲各國控制並擴張殖民地的重要武器;經過改進後的加特林機槍射速最高曾達到每分鍾1200發,這在1882年是個驚人的數字。但它也存在一個問題:它的最大弱點是射手在戰場上由於敵軍沖鋒過程中與自己的距離不斷拉近導致情緒激動並殺紅了眼不能控制自己,會發瘋似得把手柄轉動的越來越快,造成機槍過熱卡殼或炸膛。

10. 發明機關槍的人能稱為人類的罪人嗎

發明復機關槍的加特林醫生最初的本制意是一個人就能有相當於一個連的火力,從而減少部隊人數,減少人員傷亡,從而發明了人類第一款重機槍,加特林機槍,不過加特林機槍賣的並不是很好,主要是射擊速度太快,彈葯消耗的太大,手搖擊發的發射裝置一旦在戰場上打紅眼,很容易卡殼,最關鍵的是當時的軍事家並沒有發現重機槍在戰爭中的作用,很多軍事家認為重機槍就是一個新鮮的玩具,當時只有南北戰爭的北方軍采購了一部分,還有清政府采購過一些,而真正讓重機槍名聲大噪,並改變戰爭形態的是馬克沁改良的馬克沁重機槍,而且武器沒有善惡,有罪的是下令扣動扳機的人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