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扶貧
A. 精準扶貧思想的核心是什麼
精準扶貧基本方略的核心內容,就是要針對貧困人口差異化的致貧原因分類施策,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四個基本問題,做到「六個精準」即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第一書記)精準、脫貧成效精準。
精準扶貧:是粗放扶貧的對稱,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一般來說,精準扶貧主要是就貧困居民而言的,誰貧困就扶持誰。
(1)思想扶貧擴展閱讀:
精準扶貧的背面是粗放扶貧。長期來,由於貧困居民數據來自抽樣調查後的逐級往下分解,扶貧中的低質、低效問題普遍存在,如:貧困居民底數不清,扶貧對象常由基層幹部「推估」(推測估算),扶貧資金「天女散花」,以致「年年扶貧年年貧」;
重點縣捨不得「脫貧摘帽」,數字弄虛作假,擠占浪費國家扶貧資源;人情扶貧、關系扶貧,造成應扶未扶、扶富不扶窮等社會不公,甚至滋生腐敗。表面上看,粗放扶貧是工作方法存在問題,實質反映的是幹部的群眾觀念和執政理念的大問題,不可小覷。
現行的扶貧制度設計存在缺陷,不少扶貧項目粗放「漫灌」,針對性不強,更多的是在「扶農」而不是「扶貧」。以扶貧搬遷工程為例,居住在邊遠山區、地質災害隱患區等地的貧困戶,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是扶貧開發最難啃的「硬骨頭」,移民搬遷是較好的出路。
但是,因為補助資金少,所以,享受扶貧資金補助搬出來的多是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的農戶,貧困的特別是最窮的農戶根本搬不起。新村扶貧、產業扶貧、勞務扶貧等項目,受益多的主要還是貧困社區中的中高收入農戶,只有較少比例貧困農戶從中受益,且受益也相對較少。
B. 農村思想扶貧15條都有哪些方面
一、注重培育「造血」機制,充分利用當地條件,因地制宜推進符合各村資源特點、符合產業導向的幫扶項目,在當地培養和集聚一批懂經營、會管理的帶頭人,保障薄弱地區的長遠發展。
二、注重規劃引領,做好薄弱地區規劃與整體區域規劃的銜接和適應,在鎮級層面建立「造血」單元,搭建區鎮聯合發展平台,防止走「村村冒煙」、分散低效發展的老路。
三、注重發揮政策效應,加強政策銜接,把本次制定出台的一系列農村綜合幫扶政策用足、用活、用好,並及時加以評估完善,將實施效果好的政策制度化,形成長效機制。
四、注重提高農民收入,確保農民土地權益,保障農民收益分配權,幫助村級組織逐步增加收入,增強村內公共服務支出能力,從多方面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
五、堅持在當地黨委、政府領導下進行,幫扶方和受幫扶方做好充分的溝通協商,統籌各類幫扶資源,細化幫扶工作方案,思想統一,責任到位,以更大的決心和工作力度,共同為經濟相對薄弱村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新路。
C. 精準扶貧思想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意思
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思想的核心內容,就是要針對貧困人口差異化的致貧原因分類施策,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如何退」四個基本問題,做到「六個精準」即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第一書記)精準、脫貧成效精準。
其中,扶持對象精準是「六個精準」的基礎和前提,項目安排精準是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必然要求,資金使用精準是實施項目安排精準的資金保障;
措施到戶精準是精準扶貧政策措施落實和精準脫貧有效性的重要路徑和手段,因村派人精準是貧困村治理結構和組織體系的新探索,脫貧成效精準是「六個精準」落腳點和目的。
(3)思想扶貧擴展閱讀:
推進精準扶貧:
(一)精確識別,這是精準扶貧的前提。通過有效、合規的程序,把誰是貧困居民識別出來。總的原則是「縣為單位、規模控制、分級負責、精準識別、動態管理」;開展到村到戶的貧困狀況調查和建檔立卡工作,包括群眾評議、入戶調查、公示公告、抽查檢驗、信息錄入等內容。
(二)精確幫扶,這是精準扶貧的關鍵。貧困居民識別出來以後,針對扶貧對象的貧困情況定責任人和幫扶措施,確保幫扶效果。
(三)精確管理,這是精準扶貧的保證。
要建立起貧困戶的信息網路系統,將扶貧對象的基本資料、動態情況錄入到系統,實施動態管理。對貧困農戶實行一戶一本台賬、一個脫貧計劃、一套幫扶措施,確保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眾、扶到群眾最需要扶持的地方。
D. 扶貧的五個堅持、六個精準、五個一批
1、五個堅持:堅持絕對忠誠的政治品格、堅持高度自覺的大局意識、堅持極端負責的工作作風、堅持無怨無悔的奉獻精神、堅持廉潔自律的道德操守。
2、六個精準:扶貧對象精準、措施到戶要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因村派人(第一書記)精準、脫貧成效精準。
3、五個一批:是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
(4)思想扶貧擴展閱讀:
1、我國第一次大規模扶貧開發政策的調整始於1986年,從上到下正式成立了專門扶貧機構,確定了開發式扶貧方針,確定了劃分貧困縣的標准,並劃定了273個國家級貧困縣。後來將牧區縣、「三西」項目縣加進來,到1988年增加到328個國家級貧困縣。
2、我國在2008年前有兩個扶貧標准,第一個是1986年制定的206元的絕對貧困標准,該標准以每人每日2100大卡熱量的最低營養需求為基準,再根據最低收入人群的消費結構來進行測定。第二個是2000年制定的865元的低收入標准。2008年,絕對貧困標准和低收入標准合一,統一使用1067元作為扶貧標准。此後,隨著消費價格指數等相關因素的變化,標准進一步上調至1196元。
3、許多貧困地區的地下礦產資源和地表生物資源都比較豐富,有些還是國家經濟建設重要的急需的資源,有計劃地開發這些地方的經濟,可以帶動社區的發展;從全國整體考慮,開發這些地區可為將來國家經濟建設戰略重點轉移,有計劃地大規模地建設大西北、大西南打下基礎。
E. 如何打破脫貧攻堅"等,靠,要"思想
如何改變脫貧攻堅的"幹部幫著干,農戶一邊看"
雖然2020年全部脫貧目標已定,扶貧也不能成了「幹部干、群眾看」的獨角戲,可以通過「早干多支持,晚干少支持」等競爭性政策設計,讓那些習慣於「等錢要物,躺倒不幹」的貧困戶站起來、干起來。
最近和一個貧困村第一書記聊天,他感嘆基層扶貧工作不好做,其中最讓人撓頭的是,現在一些貧困戶等靠要還比較嚴重,甚至有貧困戶向結對幫扶幹部吐「真言」:好好幫我干,我不脫貧你脫不了鉤,還拖你進步的後腿。那種「被綁架」的感覺讓幫扶幹部很郁悶……
這個第一書記說的「幹部干、群眾看」的「扶貧獨角戲」現象確實存在。究其原因,既有貧困戶思想問題,也有幫扶方法的問題。不可否認,現在的貧困戶中確實有些好吃懶做、「等著扶、躺著要」的,這也是他們至今仍貧困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也毋庸諱言,出於目標責任制、績效考核、不稱職就召回等壓力,為了盡快讓結對貧困戶脫貧,一些幫扶幹部過多「代勞」,貧困群眾反倒一邊站著看。
如何改變當前脫貧攻堅中存在的「幹部幫著干,農戶一邊看」現象?
對症下葯,首先當然是要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
扶貧先扶精氣神。長期的貧困,很容易消磨人的鬥志,讓人逐步失去過上美好生活的信心。一些地方長期的輸血式扶貧也讓一些貧困群眾患上了等靠要的路徑依賴,但大多數貧困群眾還是願意藉助幫扶,通過辛勤努力過上好日子的。脫貧攻堅,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要幫助貧困群眾驅除心中的「攔路虎」。實際工作中,除了宣傳教育,還可以組織貧困群眾現場參觀成功脫貧的典型,特別是身邊的成功案例。通過眼見為實的參觀學習,增強脫貧信心。
完善政策設計,激勵貧困群眾不等不靠,積極主動地干起來。相關制度設計上,不能讓辛勤勞動的過得不如好吃懶做的,同時要向貧困群眾傳遞明確的政策信號:政策支持勤勞致富,兜底保障只保基本生活。完善相關扶貧政策,不能掉入「蹲著牆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的福利陷阱。除了普惠性的,不少政策支持可以適當引入競爭性機制,通過「早干多支持,晚干少支持」的政策安排,更有力地調動貧困群眾的脫貧積極性和主動性,讓那些習慣於「等錢要物,躺倒不幹」的貧困戶站起來、干起來。
其次,幫扶工作具體方法要改進,讓幫扶雙方成為脫貧共同體。以產業扶貧為例。在選擇扶貧產業時,盡量別選擇太「高精尖」的、多數貧困群眾經過培訓都很難掌握的項目,這樣容易導致他們「知難而退」或「站在一邊看」。要盡量引導貧困群眾選擇本地有一定基礎和優勢的特色產業,通過提供扶貧貸款、技術指導,推行農業保險等政策措施,降低產業門檻,增強抵禦風險能力,從而提高貧困群眾的參與度和脫貧成功率。產業扶貧不要發錢發物,盡量讓貧困戶分擔點成本,數額可以不大,但掏了錢,貧困戶才會更上心。幫扶幹部要時刻提醒自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貧困戶才是脫貧的「主角」。
最後,當前的脫貧攻堅工作要強化提高貧困群眾發展能力的導向。完善當前的扶貧考核機制,改變收入指標「一家獨大」的狀況,把提高貧困群眾發展能力作為一項重要指標。這樣才能更好引導幫扶幹部不是急功近利、越俎代庖,而是更注重通過培訓和指導提高技術、帶著跑銷路提高市場拓展能力等方式,逐步提升貧困群眾的「造血」能力,從而實現更穩定、更有質量的脫貧。
F. 如何加強精準扶貧學習,提高幹部思想認識
充分認識做好提高扶貧精準度的重要意義 總書記在湘西考察扶貧開發工作時指出,扶貧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準扶貧,切忌喊口號,也不要定好高騖遠的目標,各級黨委和政府都要想方設法,把現實問題一件件解決,探索可復制的經驗。
G. 論述精準扶貧思想的優越性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是精準扶貧思想產生的現實需求。
H. 中國古代開展扶貧工作的思想原因
扶貧幫困、改善民生既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在追求。從先秦《周禮》的「荒政十二策」,到南宋的《救荒活民書》,再到清代的《荒政輯要》,中國古代在貧困救助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對其進行梳理總結,可以作為今天的借鑒。
在貧困人口的認定與扶持方面,古人在綜合考察與分類定級的基礎上,根據不同情況給予不同的扶持。古人對貧困的認定,一般是對收入來源、財產狀況、家庭勞動力等因素進行綜合考量,以此進行分類定級。如清代汪志伊在《荒政輯要》中將「產微力薄,家無擔石,或戶傾業廢,孤寡老弱,鵠面鳩形,朝不謀夕者」定為極貧,將「田雖被災,蓋藏未盡,或有微業可營,尚非急不及待者」定為次貧。對不同程度的貧困者給予不同的救濟扶助,如明代林希元《荒政叢言》提出「極貧之民便賑米,次貧之民便賑錢,稍貧之民便轉貸」。在當代,我國扶貧開發過去主要是瞄準區域,大多沒有識別到戶,盡管成效顯著,但隨著扶貧工作的深入,其「粗放」弊端開始顯現。今天我們實施的精準扶貧,就是在精準識別的基礎上精準發力,實現由「大水漫灌」向「精準滴灌」轉變。精準扶貧的前提在於對貧困人口的生活狀況、致貧原因等因素進行深入了解與分析,進而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分類扶持,提高扶貧的針對性與實效性。古人對貧困人口進行綜合考察、分類定級、分類扶持的做法,值得今天參考與借鑒。
在扶貧方式上,古人在堅持政府主導的同時,也注重調動民間力量。宋代以前,救助貧困人口一般以政府為主,如漢律規定國家需向「貧不能自存者」提供救助。到了宋代,國家開始注重採用經濟手段、調動民間力量參與扶貧救助,如採用招商賑濟、以工代賑等方式。除此之外,宋代還鼓勵民間互助,動員富戶救助貧戶,並設立「納粟補官」制度,對參與扶貧的富戶獎以榮譽稱號。可見,古人在扶貧實踐中已經認識到政府與民間力量配合的重要性。在當代,由政府主導扶貧具有必然性,因為這樣能夠運用國家的行政力量與財政實力,推動扶貧工作迅速開展。但同時也應注重鼓勵和調動民營企業、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參與,充分發揮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優勢,通過稅費減免等鼓勵措施促進社會幫扶資源與精準扶貧有效對接,激發貧困地區的發展潛能,推動這些地區由被動「輸血」走向主動「造血」。
在扶貧思路上,古人在注重臨時性救助的同時,也注重系統性扶持。仍以宋代為例。政府除了在自然災害之後開展臨時性救助,還從百姓日常生產生活實際出發,制定系統性扶持辦法,從財政、民政乃至軍政多個層面對貧困人口進行幫扶。如每逢冬春時節,政府一般會向貧民賜錢、賜衣及賑糶,助其過冬和春耕;對於無力撫養子女的貧民,政府向其發放生育補貼;對於缺乏勞動力的家庭,政府也會免除其部分勞役。雖然這些扶貧實踐是傳統農業社會的做法,但其系統性扶貧理念值得我們深入思考。扶貧開發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需要考慮致貧之因、脫貧之法,而且需要考慮長久發展之策,在綜合考察基礎上制定全面的政策體系。不僅要扶上馬,還要送一程,幫助貧困人口從貧困走向小康、從小康走向富裕。一方面,應以擺脫貧困為短期目標,通過開發式扶貧為貧困人口注入發展活力,促使其盡快脫貧;另一方面,應以區域發展為長遠目標,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為貧困人口提供全面的教育、醫療乃至金融等服務,增強貧困人口的自我發展能力,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
I. 闡述精準扶貧戰略思想的基本內涵和重大意義最好700字
精準扶貧:是粗放扶貧的對稱,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回,運用科學有效答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一般來說,精準扶貧主要是就貧困居民而言的,誰貧困就扶持誰。
精準扶貧的意義:
精準扶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中國夢」的重要保障。扶貧工作的重要意義在於幫助貧困地區人民早日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精準扶貧之路,堅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讓貧困地區人民情願、主動、自信、堅定地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早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