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內控循環
⑴ 內控內審九大循環
內控內審「九大循環」包括: 采購、生產、銷售、薪工、投資、融資、固定資產、資訊(軟體、硬體)、研發 。
⑵ 企業內部控制八大循環
企業內部控制八大循環是:銷售及收款循環、采購及付款循環、生產循環、存貨循環、研發循環、固定資產循環、資金循環、會計稅務循環。
企業管理層根據資產、財務、以及企業經營活動中產生的各種數據,經過識別、分析,得出企業經營發展的相關風險,合理確定各種風險的應對策略。
以企業預測結果為導向、以流程管理為方法,針對已經或者將要發生的風險進行提前控制。具體的控制對象包括:人力、財務、資源、工作流、物流等企業經營活動中產生風險的對象。通過E化的流程,企業可以做到任何工作流的有跡可循、經營活動的相對透明、財務的嚴謹真實。
(2)審計內控循環擴展閱讀:
從中國企業文化的現實出發,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把握企業文化各種現象之間的本質聯系。依據實踐經驗,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進行科學的概括、總結。其次,要通過實踐把所認知的企業文化的本質及一般的特徵去偽存真,從而確定企業文化的本質。
第三,要認識到企業文化不是單一的因素構成的,找出企業文化最基本的決定性的因素及其與諸因素的關系。第四,要看到企業文化這個概念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一個動態過程,在發展中形成,並在社會歷史發展中豐富和變化。
企業文化的內涵具體包括如下一些因素:價值觀、行為准則、企業經營管理哲學、經營理念、企業精神等構成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是企業為生產經營管理而形成的觀念的總和。是一種以人為中心的企業管理理論,它強調管理中的軟要素,其核心涵義是企業價值觀。
⑶ 如何對生產循環與內部控制執行情況進行審計
方法/步驟
1、生產與存貨循環審計該審查哪些文件?
因為生產與存貨業務循環中設計的憑證和記錄有:生產通知單,領料與發料憑證,產量和工時記錄、工薪匯總及工薪費用分配表、材料費用分配表、製造費用分配匯總表、成本計算單、存貨明細賬、存貨盤點報告表等。所以審查時需要審查該類文件。
2、存貨控制措施有哪些?
有職責分工,比如采購部門與驗收、保管部門相互獨立;有信息傳遞程序控制,比如通過授權程序;有實物控制,比如限制非授權人員接近存貨;
3、生產與存貨循環內部控制測評有哪些?
a、調查了解生產與存貨內部控制,
b、檢查不相容職責的分離。如果職責明確分離,相互牽制則內部控制風險相對較低。
c、抽查部分存貨入庫、出庫業務,追蹤其業務處理
d、抽查盤點記錄,了解盤點是否由企業內部審計人員或倉庫保管員以外的人員監督執行
e、產品生產、成本管理制度執行情況的審查
f、對成本核算和會計入賬環節的審查
g、評價生產和存貨業務內部控制,確定什麼時候存貨的所有權發生轉移。
4、生產業務審計目標有哪些?
證實生產成本的真實性;證實成本形成的合規性;證實截止期正確性;證實計價正確性;證實成本會計處理的正確性。
5、存貨業務的審計目標有哪些?
證實存貨的真實性、所有權與完整性
證實存貨計價正確性
證實存貨采購和銷售業務的合法性
證實存貨賬務處理和存貨記錄截止期的正確性
證實財務報表中存貨披露的正確性
6、對生產成本合理性進行分析的指標有哪些?
分析比較近期各年讀和本年各個月份主要產品生產成本和存貨月及其構成變動情況;分析比較個月材料和產品成本差異率,判斷是否存在認為調節生產成本和存貨余額的可能;分析比較近期各年度待處理財產損益,判斷其總體合理性;分析比較近期各年度和本年度各個月份製造費用總額及其構成,判斷製造費用及其構成總體合理性;等
7、存貨周轉率波動的原因有哪些?
可能是存貨儲備增加或減少;存貨成本發生變動;存貨核算方法發生變動;銷售額發生大幅度變動。
8如何對標准成本系統進行審查?
審核以前年度工作底稿對標准成本系統的描述,詢問該系統在本年度發生主要變化,檢查上起工作底稿與本年度的差異賬戶,以此為基礎確定有標准成本會計系統確認的差異額,考慮該差異是否意味著應對標准成本系統進行修改。查看廠房設備,記錄成本中心、工廠的大致布局、存貨的儲存。隨機抽取幾個產品的標准成本構成,審查產品的成本構成,工薪記錄,製造費用發呢跑方法的合理性。等
9、如何對被審計單位實施監盤?
1、審計人員應要求企業成立材料盤點小組,將要盤存材料的已發生經濟業務全部入賬,結出余額。2、監督盤點工作的進行。3、抽查材料盤點記錄4、鑒定材料的所有權。5、驗證材料明細賬余額的正確性。6、將盤點結果與材料明細賬余額核對。7、查驗存貨質量。
10、什麼對存貨進行截止期審查?
存貨截止期審查。檢查截止到12月31日所購入並以包括在12月31日存貨盤點范圍內的存貨。抽查決算日錢或的購貨發票和驗收單或入庫單,凡是決算日或決算日前購進的貨物,應檢查其相應采購發票是否在同期入賬,對於未收到采購發票的入庫存貨,食肉單獨存放並暫估入賬。查明材料有無提前入賬或延期入賬的問題。
⑷ 內部控制審計五要素是什麼
第一,內部控制環境,即評價以公司治理結構、機構設置和權責分配、內部審計、人力資源政策、企業文化在內的內部控制環境對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影響。
第二,風險評估,即分析企業風險控制目的設置的合理性,評價開展風險評估范疇的全面性、風險評估結果的有效性和風險應對策略的科學性。
第三,控制活動,即評價企業根據風險評估結果設置的內部控制措施的科學性和控制效果的有效性。
第四,內部控制信息和溝通,即評價企業內部控制相關信息在收集、處理和傳遞程序的科學性,分析信息技術在內部控制信息和溝通中所發揮作用的情況,判斷企業在反舞弊工作重點領域相關工作機制的有效性。
第五,內部監督制度,即分析企業內部審計機構和其他內部機構在內部監督中的職責許可權情況,判斷企業實施內部監督的程序、方法、目的等要求的科學性,有效性。
(4)審計內控循環擴展閱讀
建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內部控制制度首先必須符合國家的法規政策,不得制定與國家法規、政策相抵觸的「內部管理辦法」。
2、單位內部控制制度,最好由各部門討論並經管理層審議通過,從而增強內部控制制度的權威性。
3、既要保證內部控制制度的穩定性,又要使內部控制制度在實踐中得到補充、完善。
4、避免內部控制制度重疊現象。解決責任不明、環節太多,人人有責而結果是人人都不負責的問題。實際工作中有些單位為解決「閑置」幹部就業,從而形成多人簽字,環環蓋章,而無人承擔具體責任,遇事相互推諉的不負責的後果,致使有些本應盡快處理的問題終因手續不全而拖延。
5、定期檢查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結合本單位目前工作實際,測試、評價某項具體內容是否實現了預期管理目標,看其是否取得了一定的效益,調動了職工的工作積極性。
⑸ 內部控制審計內容
我來回答吧,但是這個內容真的很多,我給你一個目錄吧。
計劃階段
1 了解五個方面
2 整體層面
3 舞弊風險評估與應對
4 識別和評估重大錯報風險
5 總體審計策略
6 具體審計計劃
實施階段
1 企業層面問卷
2 信息系統測試
3 企業業務層面測試
⑴ 采購與付款循環
⑵ 籌資與投資循環(屬於貨幣資金循環之一)
⑶ 工薪與人事循環
⑷ 固定資產循環
⑸ 貨幣資金及其他循環
⑹ 生產與倉儲循環
⑺ 銷售與收款循環
⑻ 財務報告及分析循環
⑼ 記賬憑證測試
4 內控手冊
完成階段
1 缺陷匯總評價表-企業層面
2 缺陷匯總及評價
3 審計工作完成情況核對表
4 重大事項概要
5 與董事會和經理層溝通記錄
6 項目組內部討論記錄
⑹ 如何進行內部控制的審計
公司內部審計其實是公司最後最重要的一道關口,防範錯弊,將風險扼殺在搖籃中,對企業的長治久安是功不可沒的。這就決定了審計絕不是查查賬就可以了,還應該通過與被審單位溝通,持職業懷疑的態度關注企業的業務流程,梳理流程,總結風險點,幫助企業規避風險。公司其他部門可能各部門說各部門的好,但審計應該做企業的第三隻眼,站在相對獨立的角度去看問題,敢於向高管問責。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董事長重視審計,並賦予審計應有的權利。經營方面的損失。
一般來說現代內審有以下幾個作用:
(1)風險評估及預防風險評估是指內部審計對風險的識別及評價和評估相應措施應對風險的過程和方式。風險預防是指內部審計通過對企業各方面經濟活動的檢查監督,找出薄弱環節,盡早提前發出警報,起到風險的預警作用,再進行風險控制。內部審計通過將風險評價和風險預防做為審計工作的重點,經常而及時地了解企業各方面的狀況,發現企業存在或是可能存在的潛在風險,進行分析,建立健全風險評價機制,幫助企業高層注意風險的管理和控制。
(2)監督與再控制企業由於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經營業務日趨復雜等使得企業高層很難直接控制各方面的經濟活動。在這種情況下,管理層需要專門的監控機構對企業的以上情況進行監督與評價,達到其控制企業的目的。內部審計不僅要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和控制,還要對內部控制的健全性、有效性進行評價,並提出改進以後工作績效的建議。
(3)咨詢職能隨著市場風險變得越來越復雜,集團下屬企業自身判斷能力是不足,以及企業各部門業務專業知識的狹窄,內部審計作為一種獨立、客觀的確認工作和咨詢活動,它在企業中承擔著咨詢的職能。內部審計能針對企業中存在的不合理事項進行制止,預防出現更大的管理漏洞和經營方面的損失。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⑺ 內部控制/內部審計的七大循環是什麼
銷售與收款、購貨與付款、生產、籌資、投資、貨幣資金、特殊項目。
⑻ 審計:關於穿行測試的控制頻率
穿行測試中控制頻率的意思是指:被審計單位執行對某項經濟活動的內部控制的頻率,頻率越高,則內部控制越嚴格、內部控制越規范。
穿行測試的定義:
穿行測試也稱全程測試、了解性測試或穿行實驗,是指在每一類交易循環中選擇一項或若干項業務進行測試,以驗證內部控制的實際運行是否與審計人員所了解與描述的內部控制相一致。
穿行測試的方法有:
詢問
檢查
觀察
穿行測試的結論有:
以前了解的審計證據是否正確、完整
控制是否得到執行
控制設計是否有效
⑼ 內部控制審計的內部控制五要素
內部控制審計的內部控制五要素如下:
1、內部控制環境,即評價以公司治理結構、機構設置和權責分配、內部審計、人力資源政策、企業文化在內的內部控制環境對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影響。
2、風險評估,即分析企業風險控制目的設置的合理性,評價開展風險評估范疇的全面性、風險評估結果的有效性和風險應對策略的科學性。
3、控制活動,即評價企業根據風險評估結果設置的內部控制措施的科學性和控制效果的有效性。
4、內部控制信息和溝通,即評價企業內部控制相關信息在收集、處理和傳遞程序的科學性,分析信息技術在內部控制信息和溝通中所發揮作用的情況,判斷企業在反舞弊工作重點領域相關工作機制的有效性。
5、內部監督制度,即分析企業內部審計機構和其他內部機構在內部監督中的職責許可權情況,判斷企業實施內部監督的程序、方法、目的等要求的科學性,有效性。
(9)審計內控循環擴展閱讀:
內部控制審計的審計內容:
1、內部控制審計計劃及重大修改情況;
2、相關風險評估和選擇擬測試的內部控制的主要過程及結果;
3、測試內部控制設計與運行有效性的程序及結果;
4、對識別的控制缺陷的評價;
5、形成的審計結論和意見;
6、其他重要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