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控工作內容
銀行的內控合規部法律管理崗的工作職責:
1、負責本行業務及管理活動中的日常合規審查及咨詢,為本行業務、產品和管理創新提供合規支持;
2、建立、健全本行合規風險管理的控制機制與管理體系,制定本行合規管理計劃和方案並組織實施;
3、負責識別和評估與本行經營活動相關的合規風險,參與本行組織架構和業務流程再造,並提供合規識別和評估支持;
4、組織開展全行員工異常交易行為監測並參與相關系統建設;
5、健全本行合規管理考評體系並組織實施全行合規管理考評等。
(1)內控工作內容擴展閱讀:
原則:
銀行合規管理應當遵循獨立性、系統性、全員參與、強制性、管理地位與職責明確的科學管理原則。
獨立性原則是指合規管理應當獨立於銀行的業務經營活動,以真正起到牽制制約的作用,是合規管理的關鍵性原則。
系統性原則,是指合規管理應當運用系統觀點進行系統的設計和組織,構建合理的運行體制,協調運作,實現合規管理的最大效能。
全員參與原則是指合規工作應當做到由全體員工在各自的業務活動中全面遵循合規性要求,合規管理應當立足於形成銀行整體的合規文化以從職業道德上約束所有員工。
強制性原則是指鑒於規章制度的強制執行的性質,合規管理相對於其他管理而言,具有強制性,任何人必須服從合規性要求,而不能討價還價。
⑵ 企業的控制工作包括哪些方面都包括哪些內容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是為適應生產經營管理的需要而產生的,是現代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只要存在企業經濟活動,就需要有相應的內部控制制度。
綜合目前企業的管理經驗,內部控制制度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授權控制。授權控制是指企業各級工作人員,必須經過授權和批准,才能對有關的經濟業務進行處理,未經授權和批准,這些人員就不允許接觸這些業務,這一控制方式使每一個過程、環節責任、權利明確,使某些事件在發生時就得到了控制。受權控制要求規定各級管理人員的職責范圍和業務處理許可權,同時也要求明確各級管理人員所承擔的責任,使他們對自己的業務處理行為負責。
2.分工控制。分工控制是指對於相關的職務,必須進行分工負責,不能由一個人同時包辦兼任。這一控制制度使經濟業務在處理時,有關人員能夠互相制約、相互監督。
3.業務記錄控制。業務記錄控制是指在對經濟業務進行會計記錄時,必須採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以保證會計記錄的真實、及時和正確。
4.財產安全控制制度。財產安全控制制度,是為了確保企業財產物資安全完整,所採用的各種方法和措施。5.書面文件控制。書面文件控制是指在業務處理過程中,把企業對於經營管理的要求,有關注意事項等製成書面文件、規章制度,下發給各級工作人員,或懸掛在辦公室、倉庫等公眾場合。
⑶ 工商銀行內控合規工作包括哪些內容
內控合規工作重點為以下方面:
一是全面推進全行內控體系建設,提升內控管理水平;
二是完善合規管理體系,強化各項合規管理工作;
三是增強操作風險識別評估監測能力,有效發揮操作風險管理職能;
四是創新監督檢查模式,增強監督檢查效果;
五是健全反洗錢工作機制,依法履行反洗錢職責;
六是加強外部監管聯絡配合,充分利用外部審計檢查成果。
(3)內控工作內容擴展閱讀:
樹立主動合規意識,克服被動合規心理。合規是銀行業穩健運行的基本內在需求,也是銀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一,在銀行員工中樹立合規人人有責、主動合規意識、合規創造價值等理念,讓員工接觸到每一筆業務時,就要想到必須進行合規風險的審查,倡導主動發現和暴露合規風險隱患或問題,以便及時整改。
第二,合規文化是由一整套的制度、方法和工具支持的,這需要銀行加強規章制度的後評價。針對發現的問題相應地在業務政策、行為手冊和操作程序上進行適當的改進,以避免任何類似違規事件的發生和糾正已發生的違規事件,並對相關責任人給予必要的懲戒措施。
如果發現了合規風險而隱瞞不報,一旦被內審部門或外部監管者查實,隱瞞不報者一定要受到更加嚴厲的懲罰;而對於主動報告問題或隱患的,則可以視情況減輕處罰,甚至免責乃至給予獎勵。
第三,要將績效考核機製作為培育合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充分體現商業銀行倡導合規經營和懲處違規的價值觀念。
⑷ 企業的控制工作包括哪些方面都包括哪些內容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是為適應生產經營管理的需要而產生的,是現代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只要存在企業經濟活動,就需要有相應的內部控制制度。
綜合目前企業的管理經驗,內部控制制度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授權控制。授權控制是指企業各級工作人員,必須經過授權和批准,才能對有關的經濟業務進行處理,未經授權和批准,這些人員就不允許接觸這些業務,這一控制方式使每一個過程、環節責任、權利明確,使某些事件在發生時就得到了控制。受權控制要求規定各級管理人員的職責范圍和業務處理許可權,同時也要求明確各級管理人員所承擔的責任,使他們對自己的業務處理行為負責。 2.分工控制。分工控制是指對於相關的職務,必須進行分工負責,不能由一個人同時包辦兼任。這一控制制度使經濟業務在處理時,有關人員能夠互相制約、相互監督。 3.業務記錄控制。業務記錄控制是指在對經濟業務進行會計記錄時,必須採取一系列措施和方法,以保證會計記錄的真實、及時和正確。 4.財產安全控制制度。財產安全控制制度,是為了確保企業財產物資安全完整,所採用的各種方法和措施。5.書面文件控制。書面文件控制是指在業務處理過程中,把企業對於經營管理的要求,有關注意事項等製成書面文件、規章制度,下發給各級工作人員,或懸掛在辦公室、倉庫等公眾場合。
⑸ 內部控制具體是指什麼
內部控制是指經濟單位和各個組織在經濟活動中建立的一種相互制約的業務組織形式和職責分工制度。內部控制的目的在於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它是因加強經濟管理的需要而產生的,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發展完善的。最早的控制主要著眼於保護財產的安全完整,會計信息資料的正確可靠,側重於從錢物分管、嚴格手續、加強復核方面進行控制。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生產規模的擴大,經濟活動日趨復雜化,才逐步發展成近代的內部控制系統。
⑹ 如何做好內控合規工作
一是抓好精品審計項目工作。根據省行「關於印發《中國工商銀行山東省分行精品審計項目評選試行辦法》的通知」要求,認真做好合規檢查、內控評價、常規審計及非現場審計等檢查工作,進一步提高檢查效果、質量和工作水平,促進內控合規工作標准化、規范化,更好地發揮監督保障作用。 二是抓好《檢查發現問題匯編》。對該行各項檢查發現的問題進行認真梳理匯編,做到舉一反三,不斷增強員工防範意識和責任意識,從根本上解決屢查屢犯的問題,進一步提高操作風險防控水平。 三是抓好反洗錢工作。按照省行和當地人民銀行關於反洗錢的工作要求,抓好當前的反洗錢工作,加強分析識別,提高可疑交易、可疑行為報告的數量和質量。 四是抓好信息反映工作。充分利用《內控合規工作動態》作為轄內通報內控工作動態、交流內控管理經驗、傳播內控文化的平台和載體,加強與各行的信息交流,促進內控合規管理工作不斷加強。 五是抓好技術比賽工作。按照省行要求,早行動、早准備,及時將有關內控合規網路題庫中內部審計、合規管理、內部控制、反洗錢和案例分析等有關內容復印分冊,做到人手一份,加強學習,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綜合業務素質和工作技能。
⑺ #審計經理#內控與內審工作方向和工作內容的本質區別是什麼
內審是內控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內控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內控是實現現代化企業管理的措施,包括內控設計和執行。一流企業靠文化管理,二流企業靠內控管理,末流企業靠人為管理。雖有此說,但絕不是說一流企業就沒有內控建設的必要了。個人認為,文化建設和管理是基於內控建設之上的。 來自職Q用戶:李先生
內控是對公司內部各管理部門內部制度建立健全及執行情況的審計,通俗點說就是部門是否有規章制度,制度是否有漏洞,制度是否得到有效執行,是否有具體考核措施。內審面就大了,這么說吧,有管理的地方就有內審,內控也是內審的部分業務。 來自職Q用戶:鞠先生
⑻ 全面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要做哪些工作
內部控制與企業全面風險管理的區別和聯系
區別在於:
1. 兩者目標不同。風險管理的目標相較於內部控制增加了一個戰略目標,戰略目標的制定是企業治理層面需要參與解決的問題,這表明風險管理屬於治理層次,而內部控制屬於企業管理層次;此外,風險管理把財務目標擴展為報告目標,不僅包括了財務報告目標,還包括了非財務類報告,彌補了內控目標體系重財務信息輕其他信息的缺陷;
2. 兩者組成要素不同。相比起內控的五大要素,風險管理增加了「目標設定、事件識別和風險應對」三個因素,豐富了風險管理內容,體現了風險組合觀;
3. 兩者的范疇不一致。內控僅僅是管理的一項職能,主要是通過事後和過程的控制來實現其自身的目標,而全面風險管理則貫穿於管理過程的各個方面,尤其是在事前制定目標時就充分考慮了風險的存在;
4. 兩者的活動不一致。內部控制不負責企業經營目標的具體設立,而只是對目標的制定過程進行評價,而風險管理包含了風險管理目標和戰略的設定、風險評估方法的選擇等一系列活動;
5. 兩者對風險的定義不同。全面風險管理框架將風險明確定義為「對企業財務目標產生的負面影響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將正面影響視作機會,將風險和機會區分開來,而內部控制框架中,尚未區分風險和機會;
6. 兩者對風險對策不一致,全面風險框架引入風險偏好和風險容忍度。在風險度量的基礎上,有利於企業的發展戰略與風險偏好相一致,增長、風險與回報相聯系,進行經濟資本分配及利用風險信息支持業務前台決策流程等,從而幫助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實現全面風險管理的4項目標。這些內容都是內部控制框架中沒有提出的。
它們之間的聯系有:
1. 內控或風險管理的根本作用都是維護投資者利益、保全企業資產,並創造新的價值。從理論上說,企業的內部控制是企業制度的組成部分,風險管理則是在新的技術與市場條件下對內控的自然擴展,在內控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個目標即戰略目標和三個要素:目標設定、事件識別、風險應對;
2. 內控是企業風險管理的必要環節,在全面風險管理中扮演關鍵角色,內控應被管理者看作是范圍更廣的風險管理的必要組成部分,對於企業所面臨的運營風險,內控是必要的。
內部控制是由主體的董事會、管理層和其他員工實施的,旨在為經營的效率和有效性、財務報告的可靠性、遵循適用的法律法規等目標的實現提供合理保證的過程。
全面風險管理是一個過程,它由一個主體的董事會、管理層和其他人員實施,應用於戰略制定並貫穿於企業之中,旨在識別可能影響主體的潛在事項、管理風險,以使其在該主體的風險容量之內,並為主體目標的實現提供合理保證。
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關系十分密切,內部控制和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既有橫向交叉又有縱向融合,風險管理是企業為了適應時代的變化,以內部控制為架構演變成另一種以達到某種目標的過程和方法。二者在要素、目標、含義等方面有很多聯系和相同的地方,既是獨立又有關聯的體系,是針對企業所不同的需求而演變成的兩種過程與目標。
⑼ 內控管理有哪些工作
內控管理是企業為保證經營管理活動正常有序、合法的運行,採取對財務、人、資產、工作流程實行有效監管的系列活動。
企業內控要求保證企業資產、財務信息的准確性、真實性、有效性、及時性;保證對企業員工、工作流程、物流的有效的管控;建立對企業經營活動的有效的監督機制。
(9)內控工作內容擴展閱讀:
企業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在我國的啟用尚處在起步階段,根據多年為各類企業提供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服務的實踐總結,從實際操作角度出發,詳細了解COSO內控框架精髓。
並配以國內外典型案例,來說明內控體系構建的具體步驟,結合企業自身現狀尋求解決內控系統問題的方法,真正讓內控體系從企業內部開始,從上至下全面的把企業武裝起來。
⑽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做了哪些工作
(一)將內部控制基本原理與行政事業單位具體情況相結合。
行政事業單位在組織結構、職責范圍、機構設置、人員任用、經濟活動等方面均要遵循國家法律法規和管理制度的規定,《規范》並非對行政事業單位全面活動的風險進行防範和管控,而是定位於對經濟活動風險防控,重點突出、針對性強。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主要包括預算、收支、政府采購、資產管理、項目建設、債務管理、經濟合同的訂立執行等方面,我們就這些方面的重要風險和重點環節,按照內部控制相互制衡的基本原理規定了相應的控制措施,符合行政事業單位的具體情況。從結構上看,《規范》包括總則、基本要求、控制活動、評價與監督等內容,涵蓋了內部控制要素,結構完整。
(二)對業務管理規定和行業財務規則進行整合和充實。
目前,涉及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規定很多,不但包括預算管理、政府采購、資產管理、基本建設財務管理、國庫集中支付等業務管理規定,還包括行政單位財務規則、事業單位財務規則及高校、醫院等行業的財務制度等。為避免具體指引與現行有關規定相重疊,《規范》沒有採用基本規范加具體指引的體系。《規范》既加強了各類業務管理規定之間的銜接,又結合內部控制的要求充實了現行規定;既強調現行規定中的應當「做什麼」,又通過增加具體控制措施說明應當「怎麼做」,體系完整、操作性強,有利於促進各類規定實施到位。
(三)更加強調內部監督。
內部監督是內部控制的要素之一,也是內部控製得以貫徹執行的重要保障機制。與企業內部控制規范相比,《規范》更加強調內部監督。《規范》中收支、采購、資產、建設項目、債務等具體業務控制都包含了內部監督檢查的要求,明確指出了內部監督關注的重點和檢查的方式,單位還應根據《規范》的要求建立起對內部控制有效性的評價機制。《規范》中要求建立審核措施、溝通協調機制、定期會議機制等,從而形成一種環環相扣的監督模式。強化內部監督有利於減少內控設計上的缺陷、堵塞執行中的漏洞,提高監督質量,增強內控有效性,達到內部控制應有的效果。
(四)明確主管部門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外部監督和業務指導作用。
主管部門在督促和指導行政事業單位執行國家財經法規、政策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促進行政事業單位提高內部管控水平也發揮了積極作用。因此,《規范》第十章「評價與監督」要求財政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各單位內部控制的建立和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通過外部監查來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加強內部控制建設。同時,《規范》第十一章「附則」允許省級以上行業主管部門在財政部制定發布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的總體原則基礎上制定實施細則,以滿足行業管理的特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