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機關扶貧 » 插花貧困戶

插花貧困戶

發布時間: 2020-11-20 20:14:25

⑴ 精準扶貧有哪些補貼

1、健康扶貧:

醫療報銷程序及標准:建檔立卡戶新農合報銷比例比一般農戶提高5%,建檔立卡貧困戶住院鄉級報銷90%、縣級80%、市級75%、省級65%;大病保險報銷起付線由5000元降至3000元;高額費用患者大病保險再報銷(經基本新農合和大病保險報銷後個人自負超過3萬元以上部分再次給予80%-98%分段遞增報銷,具體比例為0-1萬元報銷80%,1-2萬元報銷90%,2-5萬元報銷95%,超過5萬元報銷98%,報銷金額上不封頂)。

醫療救助(經新農合和大病保險及各類補充醫療保險、商業保險報銷後的合規個人自負費用按照一定比例進行救助);50種重大疾病患者和個人年度住院費用累計在15萬元以上的患者進行兜底補償;對建檔立卡戶貧困戶中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46種慢性病的患者,在縣社保局辦理門診慢性病就診手冊的在定點醫療機構發生門診費用不設起付線按照70%的比例進行門診補償。

2、民政:

農村一類低保金每月310元/人,全年3720元/人。

農村二類低保金每月290元/人,全年3480元/人。

農村三類低保金每月84元/人,全年1008元/人。

農村四類低保金每月58元/人,全年696元/人。

3、易地扶貧搬遷:

(1)農村一戶一宅安置的建檔立卡搬遷群眾,住房建設最低補助人均43000元,其中:中央預算內資金8000元、地方政府債券9740元、專項建設基金5000元、長期貼息貸款20260元;縣城購置樓房安置的建檔立卡搬遷群眾,中央預算內資金8000元、地方政府債券9740元、專項建設資金5000元、長期貼息貸款35000元,合計人均57740元全部用於購房補助。

(2)補助標准:2016、2017年易地扶貧搬遷補助標准,1-3人戶補助9萬元,4人戶補助12萬元,5人及以上人口補助15萬元。2018年我縣易地扶貧搬遷項目農戶住宅工程資金補助標准:集中安置、插花安置人均補助4.3萬元,進城安置人均補助5.774萬元。

4、危房改建:

(1)建設標准:原有主要居住用房均為危房拆除重建時,原有危房必須拆除,新建住房精準扶貧戶人均必須不少於15平方米。房屋建築面積控制在60平方米以內,可根據家庭人口適當調整,其中,1人戶不小於20平方米,2人戶不小於30平方米,3人戶不小於40平方米,3人以上戶人均不少於13平方米但不得超過18平方米。

(2)補助標准: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補助20000元,其中:中央財政資金6500元,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3500元。

精準扶貧:是粗放扶貧的對稱,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精準扶貧主要是就貧困居民而言的,誰貧困就扶持誰。

(1)插花貧困戶擴展閱讀:

施策:

一是進一步被納入國家扶貧開發大局,並重點推進。《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明確提出:加大貧困殘疾人康復工程、特殊教育、技能培訓、托養服務實施力度。國家有關部門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可以說,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戰略下的貧困殘疾人脫貧的頂層設計基本完成。

二是貧困殘疾人數量逐年減少。在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的有力扶持下,貧困殘疾人家庭「兩不愁、三保障」得到較好落實。

5年來,有超過500萬的貧困殘疾人擺脫貧困,家庭生產生活狀況得到明顯改善,300多萬有勞動能力和意願的貧困殘疾人通過實用技術培訓掌握了1門以上的勞動技能,44.5萬貧困殘疾人家庭通過實施農村危房改造,住房條件得到明顯改善,8.3萬貧困殘疾人通過康復扶貧貸款支持,有效緩解了生產資金短缺的困難。

三是助推了保障貧困殘疾人脫貧制度的建立。國務院制定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下稱「兩項補貼」)制度、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其中「兩項補貼」制度已在全國所有行政區劃內建立,2100萬人次殘疾人從中受益,「兩項補貼」已成為當前貧困殘疾人擺脫貧困的重大制度支撐。

參考資料:汩羅市人民政府-2018年國家精準扶貧政策補貼標准

⑵ 建檔立卡戶是不是就是精準扶貧戶

建檔立卡戶是精準扶貧戶。

精準扶貧是粗放扶貧的對稱。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

一般來說,精準扶貧主要是就建檔立卡貧困戶而言的,誰貧困就扶持誰,誰的貧困程度深對誰的扶持就應多,而且原則上採取種植業、養殖業等項目扶持的方式,不是直接發放現金。

貧困戶的確定,以農戶收入為基本依據,綜合考慮健康、教育、住房等情況,通過村民自治、群眾參與、民主評議、逐級審核和公示公告等方式,按照農戶申請、村民代表大會民主評議、村委會審查公示、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公示、市人民政府審定公告,即「兩公示一公告」的工作流程進行確定。

(2)插花貧困戶擴展閱讀:

關於住房扶貧項目,國家的標准提法是易地扶貧搬遷及D、C級危房改造。

易地扶貧搬遷的實施對象首先必須是建檔立卡貧困戶,而且必須在國家扶貧信息系統或者省「六有」信息系統中標注了易地扶貧搬遷的貧困人員,才能享受易地扶貧搬遷補助政策。

1.修建的房屋人均不能超過25平方米,且必須拆舊建新;

2.自主搬遷,插花安置,投親靠友的,人均補助2萬元;

3.在聚居點安置的,人均補助2.5萬元;

4.在建制鄉鎮、街道購房安置的人均補助3萬元;

5.在閬中城區購房安置的人均補助3.5萬元。

危房改造政策。補助對象范圍為分散供養五保戶、低保戶、貧困殘疾人家庭、其他貧困戶(年人均純收入低於現行國家貧困線1.5倍的農戶),危房改造補助以戶為單位,且不能與易地扶貧搬遷同時享受。補助標准:

1.D級危房(五保、低保、貧困殘疾人家庭1.6萬元/戶,建檔立卡貧困戶2萬元/戶。)

2.C級危房(五保、低保、貧困殘疾人家庭、建檔立卡貧困戶0.85萬元/戶;一般貧困戶0.5萬元/戶)。

參考資料來源:閬中市人民政府—精準扶貧戶和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區別及異地搬遷政策

⑶ 扶貧針對哪些人

精準扶貧關鍵在精準二字,不但目標非常精準,措施內容也十分精準具體。如扶貧范圍上,就是以58個片區縣為主戰場,兼顧17個「插花型」貧困縣。扶貧對象上,就是以建檔立冊、實名制管理的6220個貧困村、97萬貧困戶、417萬貧困人口為基準。扶貧內容上從完善基礎設施、壯大富民產業和發展社會事業三個方面,對路水房電、易地搬遷、生態環境建設,對發展特色農牧業、農產品加工業、勞務經濟、現代服務業,對發展教育、衛生、文化、科技等18項重點任務提出了具體要求。另外還有扶貧方式的精準、扶貧考評的精準和扶貧的保障措施精準等。

首先說貧困戶的認定:

認定標准:就是以國家農村扶貧標准為識別標准,即以201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736元(相當於2010年2300元不變價)為依據。

具體做法:就是以農戶收入為基本依據,綜合考慮住房、教育、健康等情況,通過農戶申請、民主評議、公示公告和逐級審核的方式,整戶識別。

管理方式:精準扶貧推行扶貧對象實名制管理。實行脫貧銷號,加強政策銜接,將返貧人口及時列為扶貧對象,做到有進有出、動態管理。

認定時間:貧困戶的認定工作,是按照國務院扶貧辦的統一安排部署,於2014年就已經開展的工作,期間通過建檔立卡,填寫貧困戶的《扶貧手冊》登記工作來確定,並且按照動態管理原則逐年調整核定。

再說貧困村的認定:貧困村識別原則上按照「一高一低一無」的標准進行。即行政村貧困發生率比全省貧困發生率高一倍以上,行政村2013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低於全省平均水平60%,行政村無集體經濟收入。具體做法上,就是省上將貧困村識別規模逐級分解到鄉鎮。按照貧困村識別標准,符合條件的行政村採取「村委會自願申請、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審定」的流程進行。

⑷ 陝西省扶貧 助農保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中央和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及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關於創新機制扎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中辦發〔2013〕25號,以下簡稱《意見》)、《貴州省扶貧開發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精神,總結規范基層創新的做法和經驗,提高產業化扶貧成效,現就創新產業化扶貧利益聯結機制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總體思路
(一)目的意義
1、貫徹落實中央和省扶貧開發精神的需要。《綱要》指出:要通過扶貧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互助資金組織,帶動和幫助貧困農戶發展生產。《意見》要求:更加廣泛、更為有效地動員社會力量,構建政府、市場、社會協同推進的大扶貧開發格局;積極培育貧困地區農民合作組織,提高貧困戶在產業發展中的組織程度;鼓勵企業從事農業產業化經營,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探索企業與貧困農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促進貧困農戶穩步增收。《條例》明確: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通過提供就業崗位、訂單采購農產品、共建生產基地、聯辦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投資入股、科技承包和技術推廣等方式參與扶貧開發;對主要使用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的產業扶貧項目,在建立健全扶貧對象受益聯結機制後,可以協議由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扶貧龍頭企業或者專業大戶組織實施。貫徹落實中央和省關於扶貧開發特別是產業化扶貧的精神,必須要用市場經濟的思路和辦法來推動產業化扶貧,既要精準扶貧又要提高開發成效,必須建立健全以貧困農戶為核心、以扶貧效益為關鍵的扶貧開發利益聯結機制,構建新型產業化扶貧體系,促進市場在扶貧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2、破除產業化扶貧瓶頸提高開發成效的需要。我省自然條件差、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產業發育程度低、農業勞動力老弱短缺,產業化扶貧難度大,存在三個方面的突出問題:一是項目資金直接扶持貧困農戶,自我發展能力弱,難以應對市場、自然、技術三重風險,項目實施和產業發展效果差;二是項目資金直接扶持企業和大戶,缺乏規范有效的與貧困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約束,不能有效體現扶貧政策和扶貧效益;三是扶貧政策措施未能完全適應產業化扶貧的要求,扶貧資金項目成效需要進一步提高。實踐證明,產業化扶貧是扶貧開發的必由之路,也是精準扶貧的必然選擇;各類龍頭企業、合作組織和專業大戶,是實施產業化扶貧、帶領貧困農戶脫貧致富不可替代的市場主體。進一步提高我省產業化扶貧成效,必須引入外力、激活內力,變簡單「扶持到戶」為重在「效益到戶」,堅持「扶持龍頭企業就是扶持農民」的理念,創新「政府扶龍頭—龍頭建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產業化扶貧體系,推動市場主體和貧困農戶雙贏。
3、規范指導基層創新產業化扶貧實踐的需要。近年來,各地積極探索創新產業化扶貧利益聯結機制和模式,採取各種形式進行試點示範,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是,由於利益聯結機制不健全、不規范,一些機制和模式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及問題,如:假借貧困戶名義而貧困戶不受益,使用扶貧資金不承擔相應的扶貧責任義務,弄虛作假套取扶貧資金等。因此,必須認真總結推廣產業化扶貧利益聯結機制的成功經驗,解決存在問題,強化市場主體與貧困農戶利益的硬約束,積極扶持真扶貧、扶真貧、做實事、見實效的龍頭企業、合作社、專業大戶,規范相關行為和標准,嚴格監督管理,使政府的扶貧意志真正轉化為各類市場主體的實際扶貧行動,有效避免和杜絕「脫靶、脫軌、跑調」等現象。
(二)基本原則
1、積極穩妥,漸次推進。先在點上取得經驗,經省級評審認定,成熟一批、規范一批、推廣一批。
2、互利多贏,重可操作。尊重產業發展客觀規律,兼顧利益聯結各方特別是貧困農戶的意願和利益,以項目的真實可行及模式的可操作性為前提,不定過高的虛假指標。
3、公平優先,兼顧效率。既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又能實現產業覆蓋到戶、扶貧效益到戶,在多種模式均可行的情況下,「到戶模式」優先。
4、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根據產業發展難度和風險程度,結合項目區實際,選擇不同的聯結模式,不搞「一刀切」。
(三)主要目標
1、大力推進「3578」和「3個1」計劃。大力發展十大扶貧產業,每個貧困縣培育3個左右主導產業,覆蓋50%的鄉鎮,專業鄉鎮覆蓋70%的村,專業村覆蓋80%的農戶;1個貧困村培育1個主導產業、引進培育1個龍頭企業或建立1個專業合作社。
2、大力推進「1戶1人」計劃。1個農村貧困家庭至少有1名青少年接受中職以上學歷教育、或1個青壯年勞動力接受技能培訓後轉移就業、或1人掛上1家龍頭企業或合作社。
(四)創新重點
1、創新扶貧精準制導機制。「精準扶貧」的關鍵在於「精準制導」,要下大力探索創新各種依靠市場手段帶動貧困農戶的有效機制。產業化扶貧既要避免再走片面、機械、簡單地分錢發物到戶「輸血式」扶貧老路,也要防止扶持企業、合作社、大戶而不輻射帶動貧困農戶的「壘大戶」行為。
2、創新扶貧效益到戶機制。要遵循市場規律,以項目成功和扶貧效益到戶論成敗,首先保證項目成功、產業發展,才能發揮扶貧的作用。同時,更加重視帶動貧困農戶的數量和效果,體現扶貧到戶的效益,使扶貧產業和項目效益真正惠及貧困農戶。
3、創新扶貧項目實施機制。找准政府、市場、社會在大扶貧開發格局中的定位。政府主要負責頂層設計、資源整合、教育培訓、基礎設施、協調服務、營造環境、保護貧困戶權益等,讓各類市場主體實施專業化、產業化扶貧。產業化扶貧項目在明確扶貧責任的前提下,可通過委託、承包、采購等方式,引導各類市場主體組織實施。
4、創新扶貧資金使用機制。扶貧資金主要採取先建後補、以獎代補、貸款貼息、民辦公助、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投入,要調整完善配套的資金項目管理辦法,引導更多社會資金進入,放大財政扶貧專項資金的引子作用。同時,鼓勵直補到戶的扶貧資金與龍頭企業等市場主體合作,採取以資折股、入股分紅、租賃使用等形式,提高使用效率和效益。
5、創新扶貧項目產權經營機制。產業化扶貧項目所形成的固定資產,在明確產權歸項目農戶所有的基礎上,結合扶貧責任履行情況,鼓勵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託管、租賃、移交給有能力的市場主體經營,實現保值增值,長期發揮扶貧作用。
二、推廣模式
總結提煉點上取得的經驗,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農業扶貧園區+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鄉村黨政+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農戶互助合作、技術部門+鄉鎮政府(合作社、協會)+基地+農戶、政府+銀行+企業+合作社+農戶」六種模式,各地可結合本地及產業實際示範推廣並進一步完善,同時積極探索新模式新機制。
(一)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
主要運作方式:「龍頭帶動,統分結合,兜底銷售,二次返利」;「直補到戶,折資入股,合作自願,入股分紅,退股還本」;「良種引領,三級經營,聯戶養殖,統分結合,全產業鏈推進」;「以場帶戶,流轉荒山,統籌種草,打工培訓,訂單種養」;「國土整治,公司建園,先建後補,農戶分包,保護價收購」;「公司+合作社+分社+微企+農戶」;「校企合一機構+雨露計劃培訓+回鄉生產實踐+訂單回收學員作品」等。農戶第一次收益=保護價定價收購+龍頭墊資發展得到的收益,第二次收益=龍頭經營利潤返利;合股經營的,一次投入,滾動發展,永久分紅。
各地要結合實際,積極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這一具有普遍意義和推廣價值的產業化扶貧模式,完善運行機制和利益機制。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統一計劃、供種、技術、收購、加工、銷售、質量、品牌等方面的引領作用,與農戶勞動力、土地、附屬設施等資源優勢互補、互利互惠,合股組建合作社或分戶生產管理,加快培養一批懂技術、會經營的職業農民隊伍,帶動發展家庭農場+合作社+企業等統分結合經營實體,提高組織化程度,實現由一家一戶「各自為戰」的小生產到「抱團」對接大市場的轉變。同時,要全面摸清市場主體的經濟實力、經營能力和扶貧誠信,以協議、合同等明確扶貧「責、權、利」並加強監管,確保龍頭與農戶形成真實的利益共同體。
(二)農業扶貧園區+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
主要運作方式:「流轉土地,集約經營,外引內聯,先建後補」;「培訓示範,反租倒包,龍頭兜底,互利共贏」;「超市+園區+基地+農戶」等。以園區為平台,縣鄉政府統一流轉土地並建設基礎設施→招商引資龍頭建示範基地→對各龍頭所建基地及其設施實行先建後補。農戶初期收益=土地流轉費+工資,農戶可持續收益=經培訓掌握技能的農戶反租倒包生產經營的收益。
各地要圍繞產業扶貧園區建設,加強服務引導,縣鄉政府要抓住土地流轉這個關鍵和難點,選准主導產業,對相關設施採取先建後補、以獎代補、「見苗澆水」,放大扶貧資金的引子效應。要大力招商引資,吸引社會資金投入,引進更多龍頭企業,提供生產計劃、農資和技術服務,實行產品銷售兜底,搭建進入高端市場平台,強化「三品」戰略,推動園區發展成「無煙工廠」,農民轉變為產業工人。要引導市場主體盡早發揮具體建設運營的主體作用,同時建立健全與貧困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避免與扶貧脫節。
(三)鄉村黨政+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
主要運作方式:「村企合一,以債(資)轉股,村民持股,市場運作,保本付息」;「分類施策,退保扶貧,激活內力,龍頭帶動」;「引智引資,整鄉推進,全民培訓,滾動發展」等。以村辦企業為平台,爭取支持和融資→將各類借(貸)款折成股份→村民自願認股,以「三權」作為反擔保,保本付息;對現有低保人員實行應保盡保、應退盡退,動員有勞力的退保人員參與扶貧項目開發,引進和培育龍頭帶動;招才引智帶動招商引資,幹部分片包干,實施全民培訓,層層示範,滾動發展,整村整鄉推進。
各地要充分發揮基層組織在扶貧開發特別是產業化扶貧中的重要作用,強化基層組織建設,培育本地特色優勢產業,建立既符合市場規律又能實現共同富裕的產業化扶貧有效機制,破解農村低保與扶貧開發「兩項制度」有效銜接的難題,走出「等、靠、要」誤區,強化開發式扶貧,積極探索邊遠貧困山鄉培育產業、增加收入、提升素質、整村整鄉推進的成功路子。
(四)農戶互助合作
主要運作方式:「建園→運營→出租(移交)」;「五統一分,聯保互助,抱團出山」;「大戶帶小戶,聯戶發展,合作分成」等。扶貧資金補貼農戶建園(場)並管護到投產→出租或移交園(場)→有勞力的農戶或流轉土地的農戶租賃經營進行分成;社員聯保互助,有效爭取貸款;大戶流轉土地建園→傳授打工農戶技術→農民帶苗自建果園→以大帶小合作分成→統分結合形成規模。
各地要充分發揮能人大戶、返鄉創業等農村帶頭人的作用,引導農戶之間的土地、資金、勞力等資源的優勢互補,優化組合,提高農民自力更生、自我發展、合作發展的意識和能力,提高組織化程度,提高項目建設的成功率。要加強引導、規范管理,強化指導培訓,提高農民誠信意識。同時,建立必要的仲裁機制等。
(五)技術部門+鄉鎮(合作社+協會)+基地+農戶
主要運作方式:「技術部門建設示範基地或農戶以土地入股共建基地,統一規劃、種草、銷售,分戶飼養、管理、核算」;「借母還(母)羔,利益分成,滾動發展」;「建設示範育苗中心,開展商品化育苗→扶貧資金補貼種苗→分戶生產經營」等。
各地要積極發揮技術部門的專業化作用,引領產業基地結構調整和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範及推廣培訓,提供技術支撐和服務,支持發展投資較大、技術難度大、設施要求高、經濟效益好的產業。要強化技術部門的自身能力、市場切入點和運行效益,實行企業化、效益化管理。
(六)政府+銀行+企業+合作社+農戶
主要運作方式:「政府引導產業,企業申報貸款,專家銀行評估,扶貧資金貼息,農企利益聯結,企業承貸承還」;「四制一放大,政銀共管,風險補償」等。建立「四台一會」,縣鄉建立融資、擔保、管理、公示四個平台,村建信用協會;實行申請貸款、償還利息、借款義務「三統一」,借貸戶以房產、林權、工資等反擔保;政府、銀行、產業部門協同推進,建立風險補償金、貸款審核把關、聯保責任、共管責任等制度;貸款實行三戶聯保,由合作社集中使用,封閉運行,統一償還,金融部門發放貸款,扶貧資金給予貼息。
各級特別是縣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統一「政、銀、企、農」認識,建立健全利益聯結機制,明確主導產業,生產、營銷、信用合作「三位一體」,在放大扶貧資金、推進產業規模發展的同時,提升貧困農戶誠實守信的素質,有效解決企業和合作社規模發展貸款難、農戶分散經營效率低的突出問題,做到「貸得出、用得好、還得上」。要規范管理辦法,確保實施項目的真實性、可行性和監管的有效性,落實龍頭企業、合作社的扶貧責任,保障貧困農戶的利益。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要進一步提高認識,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拓寬思路,將創新利益聯結機製作為提高產業化扶貧效率的重要抓手,緊緊抓住扶貧項目成功率和扶貧效益到戶率兩個關鍵,協調產業發展和扶貧到戶、市場主體和貧困農戶利益之間的關系,加強組織領導,積極探索創新,完善配套措施,大力構建政府、市場、社會協同推進的大扶貧開發格局。
(二)深入調研,完善政策
緊緊圍繞精準制導、效益到戶、實施方式、資金使用、產權經營五個創新重點,結合初步篩選推廣的典型模式,深入調查研究,充分尊重基層和群眾的首創精神,突破體制機制障礙,以改革增活力,以創新提效率。一要尊重規律,分類指導。對生產經營難度不大、市場風險較小、群眾積極性較高,貧困戶自己能幹、也能幹好的產業,原則上實行到戶模式為主;對技術難度大、市場風險高的產業,要深入細致地做好群眾工作,引導實行龍頭帶動。二要實行區域化發展,差別化補貼。各縣可按省定標准在不突破補貼總額基礎上,結合項目區實際,對同一扶貧項目區覆蓋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插花非貧困戶、示範戶、大戶、合作社、龍頭企業,實行差別化補貼,具體補貼政策和方式,由本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研究制定並組織實施,報省扶貧辦備案。三要鼓勵有償使用,創新滾動發展機制。縣級政府可將扶貧資金折算為貧困戶股份,入股各類市場帶動主體,按股分紅,實現長期收益;可將扶貧資金作為「風險補償金」,在相關金融部門設立專戶,封閉運行,專項用於扶持貧困農戶貸款發展產業,放大扶貧資金效應。
(三)開放帶動,壯大主體
要進一步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充分發揮對口幫扶「民企入黔」等優勢,積極引進各類市場主體並培育強大的龍頭隊伍參與產業化扶貧,採取社會招標、脫貧包干制等形式,明確具體扶貧責任,創辦、領辦、承辦扶貧項目。要充分尊重貧困農戶在扶貧開發中的主體地位,鼓勵他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學習掌握市場經濟知識和技能,引導參與適合自身實際的產業化扶貧模式。
(四)規范運作,分級負責
全省推廣程序為:點上先取得經驗→縣推薦→市州核實→省認定。縣級對推薦模式的真偽負責並做好日常監管,尤其要加強已推出模式的完善和監管,確保兌現對貧困戶的扶持;市州加強統籌及監督;省級負責全省推廣模式的認定、指導和監管。先行先試的須經縣級人民政府同意並報省備案,局地取得成功的積極試點示範,省級認定的成功模式全省推廣。
(五)強化監管,防範風險
一要確保貧困戶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管理權、監督權,強化受益主體監督。二要改「事前控制」為「見苗澆水」。各類龍頭企業、合作社、專業大戶參與實施扶貧項目的,可自主建設後再申請扶貧資金補助;各級可在申報項目中擇實、擇優、擇強,組織扶貧、財政、審計、監察等部門綜合驗收建設情況和帶動貧困戶實績並經貧困農戶確認後,再兌現補貼;採取先建後補、以獎代補、民辦公助、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給予扶貧資金補貼的,可直接撥付各類市場主體並報賬。三要堅持和完善公示公告制度。採取多種有效方式,對各類市場主體享受扶貧資金補貼、實施項目規模、幫扶和帶動貧困農戶情況等進行公示公告,接受貧困農戶、專門機關和社會各界的監督,杜絕暗箱操作、優親厚友、虛報冒領、弄虛作假等現象發生。

⑸ 甘肅省精準扶貧戶上脫貧的12項指標是什麼

甘肅省建立精準扶貧工作12項指標是:

(1)人均可支配收入高於當年貧困線,並達到或高於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

(2)有安全穩固住房,人均安全穩固住房面積等於或大於30平方米;

(3)飲用安全水,有條件地區接通自來水;

(4)適齡兒童接受9年義務教育;

(5)主要勞動力接受了技能培訓;

(6)有增收門路;

(7)全部人口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8)符合條件人口參加了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9)有簡易衛生廁所或衛生廁所;

(10)有通訊設備,有線廣播電視入戶,接通互聯網;

(11)無因病、因學、因婚借貸;

(12)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大於等於當年國家扶貧標准

(5)插花貧困戶擴展閱讀:

甘肅省建立精準扶貧工作機制實施方案總的要求:

為實現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立精準扶貧工作機制,就是通過對貧困村、貧困戶的准確識別並建檔立卡,全面掌握貧困人口的數量、分布、貧困程度、致貧原因、脫貧門路、幫扶措施和幫扶責任等,使所有扶貧措施與貧困識別結果相銜接,因村施策、因戶施策、因人施策。

做到對扶貧對象精準化識別、對扶貧資源精確化配置、對扶貧目標精細化管理、對脫貧責任精準化考核,改「大水漫灌」為「精確滴灌」,扶真貧、真扶貧,確保如期穩定脫貧。主要包括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管理和精準考核。

精準識別是指通過申請評議、公示公告、抽檢核查、信息錄入等步驟,將貧困村和貧困戶有效識別出來,並建檔立卡。

精準幫扶是指對識別出來的貧困村和貧困戶,深入分析致貧原因,落實幫扶責任人,逐村逐戶制定幫扶計劃,集中力量予以扶持。

精準管理是指對扶貧對象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監測,建立扶貧信息網路系統,實時反映幫扶情況,實現扶貧對象的有進有出,動態管理,為扶貧開發工作提供決策支持。

精準考核是指對貧困村和貧困戶識別、幫扶、管理的成效,以及對貧困縣開展扶貧工作情況的量化考核,獎優罰劣,保證各項扶貧政策落到實處

⑹ 4位貧困縣縣委書記交流:哪些扶貧攻堅辦法最管用

雷波縣委書記王榮華:
雷波縣位於涼山州東部,全縣現有貧困村171個,建卡立檔貧困戶8707戶31515人,貧困發生率達12.86%,貧困量大、面寬、程度深是最主要的縣情特點。
主要做法:
☆ 帶著責任干、帶著感情干,創新推行「廚房式」工作法,全縣2100餘名黨員幹部蹲點調研、入戶走訪,整合項目和資金實施幫扶,解決行路、飲水、就醫等「八難問題」178個。
☆ 創新考核體系,建立差異化考核、績效考核、實績考核「三位一體」綜合考核機制,將鄉鎮劃為3個類區、縣級部門分為6個類別,各有側重進行分類精準考核;變過去的年終一次性考核為全過程考核,既考核年初工作計劃,又考核全年工作過程,交「明白賬」。鮮明用人導向,讓有為者有位。突出「實力+實干+實績」用人導向,把脫貧攻堅、移民復建、違建整治等作為培養、選拔幹部的競技場,從發展前沿、基層一線、急難險重崗位選拔「好乾部」。嚴格管理約束,讓無為者無位。縣委出台加快工作節奏、提升工作效率的「五條措施」,近兩年,處理77名違紀違法幹部、降職2名嚴重失職幹部、撤職25名不在狀態幹部。
☆ 堅持交通先行打富民基礎,一手抓「對外交通」,一手抓「對內暢通」。
☆ 把產業發展作為脫貧奔康的關鍵支撐,長短結合、遠近兼顧,實行錯位競爭、差異化發展。其中一產圍繞「1+11」產業規劃,創新採取政府投入、盤活集體資產、引導農民入股等方式,縣財政為每個貧困村注入3萬元集體經濟發展啟動資金,培育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著力打造「四帶經濟」。
☆ 圍繞「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目標,推動公共服務、民生保障基本均等化。一是全力抓好彝家新寨建設;二是抓教育阻斷代際傳遞;三是抓醫療防止因病致貧返貧;四是抓移風易俗提振精氣神。
甘孜縣委書記雷建平:
(今年5月,省委決定雷建平從理塘縣到甘孜縣工作。此發言主要介紹其在理塘抓脫貧攻堅工作的情況。)
理塘縣地處四川西部、甘孜州西南部,是全國海拔最高、氣候最惡劣、條件最艱苦的縣份之一,生存環境極差、基礎設施薄弱、產業發展滯後。全縣貧困村132個,佔全州的9.7% ;貧困戶4918戶,佔全州的10.1%;貧困人口21737人,佔全州的11%。理塘作為藏區反分裂前沿陣地,維穩任務艱巨、顯現和潛在的群眾利益矛盾突出等加劇了脫貧攻堅難度。
主要做法:
☆ 組織引領抓人心。黨政班子成員和人大、政協主要領導任今年21個「摘帽」貧困村領導小組組長,與縣委簽定了責任書,各鄉(鎮)、十大專項牽頭單位領取了任務書,立下了「軍令狀」,將脫貧攻堅工作與年度目標考核掛鉤,對完不成任務的實行「一票否決」並堅決問責。強化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引領作用,創新制定蟲草採集管理辦法,建立由縣級幹部帶隊的30個強有力的工作組,實行「辦證進山、有償採挖」的方式,群眾到哪裡,幹部就在哪裡,支部就建到哪裡,使產區和非產區互利共贏,和諧增收,每年可為蟲草主產區農牧民增加收入1300餘萬元。
☆ 按照「統一規劃、各司其職、多元投入、捆綁使用、用途不變、各記其功」的原則,統籌並整合扶貧、交通、水務、農牧、林業環保等部門項目資金,2016年全方位實施21個「摘帽」村基礎設施建設,著力解決歷史欠賬問題。
☆ 充分利用資源稟賦的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企業助推脫貧攻堅。
☆ 在充分尊重農牧民自主選擇發展路子的基礎上,始終堅持政府引領,加大政策和資金支持力度,由市場需求決定產業發展方向。2016年,統籌整合援建資金、產業扶貧周轉資金按每村100萬元,共2100萬元投向21個「摘帽」貧困村。
通江縣委書記趙萬先:
通江縣地處秦巴山連片貧困地區的核心區域,既是革命老區、邊遠山區,又是國家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縣轄524個村80.2萬人,目前有貧困村157個、2.8萬戶、7.05萬貧困人口。
主要做法:
☆ 打破行業限制,實行一個部門幫扶一個貧困村、一個機關幹部幫扶2-5戶貧困戶。打破區域限制,將全縣劃分為10大片、25小片,每年推進1—2個大片,通過「組織聯姻、新村聯建、產業聯抓、服務聯動」的方式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產業發展,確保推進一片脫貧一片。打破職能限制,統籌紀檢監察、審計、扶貧、財政等力量組建10個專項督查組,每個督查組集發現問題、責成處理和為縣委、縣政府提供決策建議等職能於一體,對脫貧攻堅中項目推進、資金使用、幹部管理等工作開展常態督查。
☆ 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每年將縣級新增財力和地方一般預算收入60%統籌用於脫貧攻堅。縣財政建立精準扶貧專項發展基金、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基金、農業擔保基金、小額貸款保證保險基金等7000萬元,實現資金變基金、無償變有償、短期變長期、農民變股民和市場化運作方式,每年撬動特色產業貸、易地搬遷貸、巴山新居貸等各類銀行貸款和非銀行性職能機構資金20多億。激活社會資金,大力實施城鄉土地增減掛鉤,實施農村土地整理項目,在北京、重慶、西安等10個城市建立扶貧開發協會募集資金。
☆ 堅持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大力實施農地、農房、林木、人力、農村閑錢、集體資產「六個盤活」,實現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從機制層面破解了農村發展和脫貧攻堅「錢從哪裡來」的問題。採取村組幹部結對幫扶、龍頭企業定向扶持、富裕戶幫貧困戶、親戚鄰里換工互助等辦法,實現抱團發展,絕不落下一戶一人。圍繞有機農業、文化旅遊、生態康養等特色產業,出台激勵支持政策,聚合多方力量推進脫貧攻堅。
屏山縣委書記邱東林:
屏山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國家烏蒙山片區重點貧困縣和水庫移民大縣,全縣轄15個鄉鎮(2個彝族鄉),總人口32萬,2014年有貧困村78個,建卡貧困戶籍人口10601戶38914人,貧困發生率14.21%。
主要做法:
☆ 實施產業聯動,構建了農工貿緊密銜接、產供銷融於一體可持續發展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其中,在推進特色產業發展中,同步構建「互聯網+」電子交易平台和倉儲物流配送平台,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引進企業具體開展綜合運營服務,進一步解決產品銷售渠道暢通的問題,擴大農產品銷售半徑。
☆ 一手抓突出區域(貧困村),一手抓區域突出點(插花貧困戶),每年確定幾處重點脫貧攻堅片區、每年「摘帽」10多個貧困村,五年完成78個貧困村「摘帽」。重點片區採取園區式、產村一體化成片推進;在片區內實行多規相融、多業並重、多策疊加、多元投入、多模運行、多力協調。
☆ 用合同形成「三方」責任利益聯結機制,即貧困戶全力參與、政府助力幫扶脫貧、專合社(龍頭企業)接棒帶著貧困戶奔康,有效解決了「政府熱」與「市場冷」和「誰帶領奔康」的問題。
☆ 破解因病致貧頑疾,近三年來在全省率先試點探索縣鄉村衛生一體化改革,全面建立貧困戶健康醫療檔案、實行鄉村醫生與貧困戶「雙簽約」一對一服務,旨在通過醫療救治幫助貧困戶恢復勞動力、恢復自理能力、緩解疾病痛苦。
☆ 實行「歇幫」機制,用「村規民約」治「懶病」。在全縣開展「脫貧明星」、「扶貧明星」為主題的「每月雙星」評先活動,激發貧困戶脫貧內生動力;建立貧困戶責任清單和負面清單,明確貧困戶應該做什麼、必須做什麼、什麼不能做、禁止做什麼,每半年以「黃榜」形式張榜公示脫貧後進戶,建立貧困戶動態調整制度;賭博打牌等行為要歇幫,激發了貧困戶內生動力。

⑺ 扶貧對什麼人群,為什麼我辦不下來,我一個人帶著兩個小孩過,這還不夠條件嗎孩子的爸還去西藏當過兵

精準扶貧關鍵在精準二字,不但目標非常精準,措施內容也十分精準具體。如扶貧范圍上,就是以58個片區縣為主戰場,兼顧17個「插花型」貧困縣。扶貧對象上,就是以建檔立冊、實名制管理的6220個貧困村、97萬貧困戶、417萬貧困人口為基準。扶貧內容上從完善基礎設施、壯大富民產業和發展社會事業三個方面,對路水房電、易地搬遷、生態環境建設,對發展特色農牧業、農產品加工業、勞務經濟、現代服務業,對發展教育、衛生、文化、科技等18項重點任務提出了具體要求。另外還有扶貧方式的精準、扶貧考評的精準和扶貧的保障措施精準等。
首先說貧困戶的認定:
認定標准:就是以國家農村扶貧標准為識別標准,即以201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736元(相當於2010年2300元不變價)為依據。
具體做法:就是以農戶收入為基本依據,綜合考慮住房、教育、健康等情況,通過農戶申請、民主評議、公示公告和逐級審核的方式,整戶識別。
管理方式:精準扶貧推行扶貧對象實名制管理。實行脫貧銷號,加強政策銜接,將返貧人口及時列為扶貧對象,做到有進有出、動態管理。
認定時間:貧困戶的認定工作,是按照國務院扶貧辦的統一安排部署,於2014年就已經開展的工作,期間通過建檔立卡,填寫貧困戶的《扶貧手冊》登記工作來確定,並且按照動態管理原則逐年調整核定。
再說貧困村的認定:貧困村識別原則上按照「一高一低一無」的標准進行。即行政村貧困發生率比全省貧困發生率高一倍以上,行政村2013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低於全省平均水平60%,行政村無集體經濟收入。具體做法上,就是省上將貧困村識別規模逐級分解到鄉鎮。按照貧困村識別標准,符合條件的行政村採取「村委會自願申請、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審定」的流程進行。

也就是說 條件合適的情況下 如果你本人的戶籍在國家規定的貧困縣內 那麼申請的難度就會小很多 當然 國家這一塊 貓膩很多 水很深 所以 在沒有很好的關系 或者不想付出太多的代價的前提下 多次申請 多次提交 就是最快申請成功的有效途徑

下面附上今年國家貧困縣名單 請查查看看有你所在的地方沒
http://www.zixuntop.com/467/17893.html
國家級貧困縣名單2017(完整版)

⑻ 如何破解插花貧困戶產業持續增收面臨的難題

生態建設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對於助推和諧社會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當前,農村生態環境建設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長期發展要求與短期經濟利益存在矛盾。

⑼ 「插花貧困地區」是什麼意思

插花貧困地區是國家重點貧困縣和省定貧困縣之外、相對比較發達的縣(市、區)內的貧困鄉(鎮)、村。簡單來說,就是一個縣在大多數人口都已經脫貧致富的情況下,還有一少部分人或地區處於貧困狀態且零星、分散地分布在整個縣域范圍,插花貧困概念是相對於區域性、普遍性的貧困來講的。

(9)插花貧困戶擴展閱讀:

廣西壯族自治區貧困地區經濟開發項目管理:

第一條根據國務院貧困地區經濟開發領導小組,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農業銀行聯合頒發的《全國貧困地區經濟開發項目管理試行辦法》,結合我區實際情況特製定本試行辦法。

第二條實行經濟開發項目管理,必須同制訂扶貧規劃緊密結合起來。通過調查,摸清底數,明確對象,根據具體情況,選定開發項目,有計劃有步驟地加以實施,分期分批地解決溫飽問題,進而脫貧致富。

第三條按項目投資和管理,是農村經濟建設和扶貧工作上的深入改革。通過項目管理把貧困地區經濟開發的發展規劃具體化,把有限的各項扶貧資金集中起來有選擇地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按科學的管理程序投資,提高經濟開發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造就新型的管理人才。

第四條貧困地區經濟開發,實行統一規劃,分級負責、重點扶持的辦法。四十八個貧困縣應把搞好經濟開發,發展商品經濟,加快脫貧致富步伐當作自己的主要任務。四十八個貧困縣以外的插花貧困地方,原則上由所在縣採取多種渠道給予扶持。

⑽ 如何做好農保與產業扶貧基地,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降低產業扶貧的風險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中央和省委農村工作會議及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關於創新機制扎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意見》(中辦發〔2013〕25號,以下簡稱《意見》)、《貴州省扶貧開發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精神,總結規范基層創新的做法和經驗,提高產業化扶貧成效,現就創新產業化扶貧利益聯結機制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總體思路
(一)目的意義
1、貫徹落實中央和省扶貧開發精神的需要。《綱要》指出:要通過扶貧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互助資金組織,帶動和幫助貧困農戶發展生產。《意見》要求:更加廣泛、更為有效地動員社會力量,構建政府、市場、社會協同推進的大扶貧開發格局;積極培育貧困地區農民合作組織,提高貧困戶在產業發展中的組織程度;鼓勵企業從事農業產業化經營,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探索企業與貧困農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促進貧困農戶穩步增收。《條例》明確: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通過提供就業崗位、訂單采購農產品、共建生產基地、聯辦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投資入股、科技承包和技術推廣等方式參與扶貧開發;對主要使用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的產業扶貧項目,在建立健全扶貧對象受益聯結機制後,可以協議由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扶貧龍頭企業或者專業大戶組織實施。貫徹落實中央和省關於扶貧開發特別是產業化扶貧的精神,必須要用市場經濟的思路和辦法來推動產業化扶貧,既要精準扶貧又要提高開發成效,必須建立健全以貧困農戶為核心、以扶貧效益為關鍵的扶貧開發利益聯結機制,構建新型產業化扶貧體系,促進市場在扶貧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2、破除產業化扶貧瓶頸提高開發成效的需要。我省自然條件差、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產業發育程度低、農業勞動力老弱短缺,產業化扶貧難度大,存在三個方面的突出問題:一是項目資金直接扶持貧困農戶,自我發展能力弱,難以應對市場、自然、技術三重風險,項目實施和產業發展效果差;二是項目資金直接扶持企業和大戶,缺乏規范有效的與貧困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約束,不能有效體現扶貧政策和扶貧效益;三是扶貧政策措施未能完全適應產業化扶貧的要求,扶貧資金項目成效需要進一步提高。實踐證明,產業化扶貧是扶貧開發的必由之路,也是精準扶貧的必然選擇;各類龍頭企業、合作組織和專業大戶,是實施產業化扶貧、帶領貧困農戶脫貧致富不可替代的市場主體。進一步提高我省產業化扶貧成效,必須引入外力、激活內力,變簡單「扶持到戶」為重在「效益到戶」,堅持「扶持龍頭企業就是扶持農民」的理念,創新「政府扶龍頭—龍頭建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產業化扶貧體系,推動市場主體和貧困農戶雙贏。
3、規范指導基層創新產業化扶貧實踐的需要。近年來,各地積極探索創新產業化扶貧利益聯結機制和模式,採取各種形式進行試點示範,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是,由於利益聯結機制不健全、不規范,一些機制和模式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及問題,如:假借貧困戶名義而貧困戶不受益,使用扶貧資金不承擔相應的扶貧責任義務,弄虛作假套取扶貧資金等。因此,必須認真總結推廣產業化扶貧利益聯結機制的成功經驗,解決存在問題,強化市場主體與貧困農戶利益的硬約束,積極扶持真扶貧、扶真貧、做實事、見實效的龍頭企業、合作社、專業大戶,規范相關行為和標准,嚴格監督管理,使政府的扶貧意志真正轉化為各類市場主體的實際扶貧行動,有效避免和杜絕「脫靶、脫軌、跑調」等現象。
(二)基本原則
1、積極穩妥,漸次推進。先在點上取得經驗,經省級評審認定,成熟一批、規范一批、推廣一批。
2、互利多贏,重可操作。尊重產業發展客觀規律,兼顧利益聯結各方特別是貧困農戶的意願和利益,以項目的真實可行及模式的可操作性為前提,不定過高的虛假指標。
3、公平優先,兼顧效率。既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又能實現產業覆蓋到戶、扶貧效益到戶,在多種模式均可行的情況下,「到戶模式」優先。
4、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根據產業發展難度和風險程度,結合項目區實際,選擇不同的聯結模式,不搞「一刀切」。
(三)主要目標
1、大力推進「3578」和「3個1」計劃。大力發展十大扶貧產業,每個貧困縣培育3個左右主導產業,覆蓋50%的鄉鎮,專業鄉鎮覆蓋70%的村,專業村覆蓋80%的農戶;1個貧困村培育1個主導產業、引進培育1個龍頭企業或建立1個專業合作社。
2、大力推進「1戶1人」計劃。1個農村貧困家庭至少有1名青少年接受中職以上學歷教育、或1個青壯年勞動力接受技能培訓後轉移就業、或1人掛上1家龍頭企業或合作社。
(四)創新重點
1、創新扶貧精準制導機制。「精準扶貧」的關鍵在於「精準制導」,要下大力探索創新各種依靠市場手段帶動貧困農戶的有效機制。產業化扶貧既要避免再走片面、機械、簡單地分錢發物到戶「輸血式」扶貧老路,也要防止扶持企業、合作社、大戶而不輻射帶動貧困農戶的「壘大戶」行為。
2、創新扶貧效益到戶機制。要遵循市場規律,以項目成功和扶貧效益到戶論成敗,首先保證項目成功、產業發展,才能發揮扶貧的作用。同時,更加重視帶動貧困農戶的數量和效果,體現扶貧到戶的效益,使扶貧產業和項目效益真正惠及貧困農戶。
3、創新扶貧項目實施機制。找准政府、市場、社會在大扶貧開發格局中的定位。政府主要負責頂層設計、資源整合、教育培訓、基礎設施、協調服務、營造環境、保護貧困戶權益等,讓各類市場主體實施專業化、產業化扶貧。產業化扶貧項目在明確扶貧責任的前提下,可通過委託、承包、采購等方式,引導各類市場主體組織實施。
4、創新扶貧資金使用機制。扶貧資金主要採取先建後補、以獎代補、貸款貼息、民辦公助、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投入,要調整完善配套的資金項目管理辦法,引導更多社會資金進入,放大財政扶貧專項資金的引子作用。同時,鼓勵直補到戶的扶貧資金與龍頭企業等市場主體合作,採取以資折股、入股分紅、租賃使用等形式,提高使用效率和效益。
5、創新扶貧項目產權經營機制。產業化扶貧項目所形成的固定資產,在明確產權歸項目農戶所有的基礎上,結合扶貧責任履行情況,鼓勵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託管、租賃、移交給有能力的市場主體經營,實現保值增值,長期發揮扶貧作用。
二、推廣模式
總結提煉點上取得的經驗,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農業扶貧園區+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鄉村黨政+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農戶互助合作、技術部門+鄉鎮政府(合作社、協會)+基地+農戶、政府+銀行+企業+合作社+農戶」六種模式,各地可結合本地及產業實際示範推廣並進一步完善,同時積極探索新模式新機制。
(一)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
主要運作方式:「龍頭帶動,統分結合,兜底銷售,二次返利」;「直補到戶,折資入股,合作自願,入股分紅,退股還本」;「良種引領,三級經營,聯戶養殖,統分結合,全產業鏈推進」;「以場帶戶,流轉荒山,統籌種草,打工培訓,訂單種養」;「國土整治,公司建園,先建後補,農戶分包,保護價收購」;「公司+合作社+分社+微企+農戶」;「校企合一機構+雨露計劃培訓+回鄉生產實踐+訂單回收學員作品」等。農戶第一次收益=保護價定價收購+龍頭墊資發展得到的收益,第二次收益=龍頭經營利潤返利;合股經營的,一次投入,滾動發展,永久分紅。
各地要結合實際,積極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這一具有普遍意義和推廣價值的產業化扶貧模式,完善運行機制和利益機制。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統一計劃、供種、技術、收購、加工、銷售、質量、品牌等方面的引領作用,與農戶勞動力、土地、附屬設施等資源優勢互補、互利互惠,合股組建合作社或分戶生產管理,加快培養一批懂技術、會經營的職業農民隊伍,帶動發展家庭農場+合作社+企業等統分結合經營實體,提高組織化程度,實現由一家一戶「各自為戰」的小生產到「抱團」對接大市場的轉變。同時,要全面摸清市場主體的經濟實力、經營能力和扶貧誠信,以協議、合同等明確扶貧「責、權、利」並加強監管,確保龍頭與農戶形成真實的利益共同體。
(二)農業扶貧園區+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
主要運作方式:「流轉土地,集約經營,外引內聯,先建後補」;「培訓示範,反租倒包,龍頭兜底,互利共贏」;「超市+園區+基地+農戶」等。以園區為平台,縣鄉政府統一流轉土地並建設基礎設施→招商引資龍頭建示範基地→對各龍頭所建基地及其設施實行先建後補。農戶初期收益=土地流轉費+工資,農戶可持續收益=經培訓掌握技能的農戶反租倒包生產經營的收益。
各地要圍繞產業扶貧園區建設,加強服務引導,縣鄉政府要抓住土地流轉這個關鍵和難點,選准主導產業,對相關設施採取先建後補、以獎代補、「見苗澆水」,放大扶貧資金的引子效應。要大力招商引資,吸引社會資金投入,引進更多龍頭企業,提供生產計劃、農資和技術服務,實行產品銷售兜底,搭建進入高端市場平台,強化「三品」戰略,推動園區發展成「無煙工廠」,農民轉變為產業工人。要引導市場主體盡早發揮具體建設運營的主體作用,同時建立健全與貧困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避免與扶貧脫節。
(三)鄉村黨政+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
主要運作方式:「村企合一,以債(資)轉股,村民持股,市場運作,保本付息」;「分類施策,退保扶貧,激活內力,龍頭帶動」;「引智引資,整鄉推進,全民培訓,滾動發展」等。以村辦企業為平台,爭取支持和融資→將各類借(貸)款折成股份→村民自願認股,以「三權」作為反擔保,保本付息;對現有低保人員實行應保盡保、應退盡退,動員有勞力的退保人員參與扶貧項目開發,引進和培育龍頭帶動;招才引智帶動招商引資,幹部分片包干,實施全民培訓,層層示範,滾動發展,整村整鄉推進。
各地要充分發揮基層組織在扶貧開發特別是產業化扶貧中的重要作用,強化基層組織建設,培育本地特色優勢產業,建立既符合市場規律又能實現共同富裕的產業化扶貧有效機制,破解農村低保與扶貧開發「兩項制度」有效銜接的難題,走出「等、靠、要」誤區,強化開發式扶貧,積極探索邊遠貧困山鄉培育產業、增加收入、提升素質、整村整鄉推進的成功路子。
(四)農戶互助合作
主要運作方式:「建園→運營→出租(移交)」;「五統一分,聯保互助,抱團出山」;「大戶帶小戶,聯戶發展,合作分成」等。扶貧資金補貼農戶建園(場)並管護到投產→出租或移交園(場)→有勞力的農戶或流轉土地的農戶租賃經營進行分成;社員聯保互助,有效爭取貸款;大戶流轉土地建園→傳授打工農戶技術→農民帶苗自建果園→以大帶小合作分成→統分結合形成規模。
各地要充分發揮能人大戶、返鄉創業等農村帶頭人的作用,引導農戶之間的土地、資金、勞力等資源的優勢互補,優化組合,提高農民自力更生、自我發展、合作發展的意識和能力,提高組織化程度,提高項目建設的成功率。要加強引導、規范管理,強化指導培訓,提高農民誠信意識。同時,建立必要的仲裁機制等。
(五)技術部門+鄉鎮(合作社+協會)+基地+農戶
主要運作方式:「技術部門建設示範基地或農戶以土地入股共建基地,統一規劃、種草、銷售,分戶飼養、管理、核算」;「借母還(母)羔,利益分成,滾動發展」;「建設示範育苗中心,開展商品化育苗→扶貧資金補貼種苗→分戶生產經營」等。
各地要積極發揮技術部門的專業化作用,引領產業基地結構調整和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範及推廣培訓,提供技術支撐和服務,支持發展投資較大、技術難度大、設施要求高、經濟效益好的產業。要強化技術部門的自身能力、市場切入點和運行效益,實行企業化、效益化管理。
(六)政府+銀行+企業+合作社+農戶
主要運作方式:「政府引導產業,企業申報貸款,專家銀行評估,扶貧資金貼息,農企利益聯結,企業承貸承還」;「四制一放大,政銀共管,風險補償」等。建立「四台一會」,縣鄉建立融資、擔保、管理、公示四個平台,村建信用協會;實行申請貸款、償還利息、借款義務「三統一」,借貸戶以房產、林權、工資等反擔保;政府、銀行、產業部門協同推進,建立風險補償金、貸款審核把關、聯保責任、共管責任等制度;貸款實行三戶聯保,由合作社集中使用,封閉運行,統一償還,金融部門發放貸款,扶貧資金給予貼息。
各級特別是縣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統一「政、銀、企、農」認識,建立健全利益聯結機制,明確主導產業,生產、營銷、信用合作「三位一體」,在放大扶貧資金、推進產業規模發展的同時,提升貧困農戶誠實守信的素質,有效解決企業和合作社規模發展貸款難、農戶分散經營效率低的突出問題,做到「貸得出、用得好、還得上」。要規范管理辦法,確保實施項目的真實性、可行性和監管的有效性,落實龍頭企業、合作社的扶貧責任,保障貧困農戶的利益。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要進一步提高認識,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拓寬思路,將創新利益聯結機製作為提高產業化扶貧效率的重要抓手,緊緊抓住扶貧項目成功率和扶貧效益到戶率兩個關鍵,協調產業發展和扶貧到戶、市場主體和貧困農戶利益之間的關系,加強組織領導,積極探索創新,完善配套措施,大力構建政府、市場、社會協同推進的大扶貧開發格局。
(二)深入調研,完善政策
緊緊圍繞精準制導、效益到戶、實施方式、資金使用、產權經營五個創新重點,結合初步篩選推廣的典型模式,深入調查研究,充分尊重基層和群眾的首創精神,突破體制機制障礙,以改革增活力,以創新提效率。一要尊重規律,分類指導。對生產經營難度不大、市場風險較小、群眾積極性較高,貧困戶自己能幹、也能幹好的產業,原則上實行到戶模式為主;對技術難度大、市場風險高的產業,要深入細致地做好群眾工作,引導實行龍頭帶動。二要實行區域化發展,差別化補貼。各縣可按省定標准在不突破補貼總額基礎上,結合項目區實際,對同一扶貧項目區覆蓋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插花非貧困戶、示範戶、大戶、合作社、龍頭企業,實行差別化補貼,具體補貼政策和方式,由本級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研究制定並組織實施,報省扶貧辦備案。三要鼓勵有償使用,創新滾動發展機制。縣級政府可將扶貧資金折算為貧困戶股份,入股各類市場帶動主體,按股分紅,實現長期收益;可將扶貧資金作為「風險補償金」,在相關金融部門設立專戶,封閉運行,專項用於扶持貧困農戶貸款發展產業,放大扶貧資金效應。
(三)開放帶動,壯大主體
要進一步擴大對內對外開放,充分發揮對口幫扶「民企入黔」等優勢,積極引進各類市場主體並培育強大的龍頭隊伍參與產業化扶貧,採取社會招標、脫貧包干制等形式,明確具體扶貧責任,創辦、領辦、承辦扶貧項目。要充分尊重貧困農戶在扶貧開發中的主體地位,鼓勵他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學習掌握市場經濟知識和技能,引導參與適合自身實際的產業化扶貧模式。
(四)規范運作,分級負責
全省推廣程序為:點上先取得經驗→縣推薦→市州核實→省認定。縣級對推薦模式的真偽負責並做好日常監管,尤其要加強已推出模式的完善和監管,確保兌現對貧困戶的扶持;市州加強統籌及監督;省級負責全省推廣模式的認定、指導和監管。先行先試的須經縣級人民政府同意並報省備案,局地取得成功的積極試點示範,省級認定的成功模式全省推廣。
(五)強化監管,防範風險
一要確保貧困戶的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管理權、監督權,強化受益主體監督。二要改「事前控制」為「見苗澆水」。各類龍頭企業、合作社、專業大戶參與實施扶貧項目的,可自主建設後再申請扶貧資金補助;各級可在申報項目中擇實、擇優、擇強,組織扶貧、財政、審計、監察等部門綜合驗收建設情況和帶動貧困戶實績並經貧困農戶確認後,再兌現補貼;採取先建後補、以獎代補、民辦公助、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給予扶貧資金補貼的,可直接撥付各類市場主體並報賬。三要堅持和完善公示公告制度。採取多種有效方式,對各類市場主體享受扶貧資金補貼、實施項目規模、幫扶和帶動貧困農戶情況等進行公示公告,接受貧困農戶、專門機關和社會各界的監督,杜絕暗箱操作、優親厚友、虛報冒領、弄虛作假等現象發生。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