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戶識別要重點關注
㈠ 貧困戶識別條件
一、識別標准
(一)嚴格執行農民人均純收入標准
2013年度新錄入建檔立卡系統扶貧標准2736元以下,2014年扶貧標准2800元以下,2015年扶貧標准2855元以下。這次新識別的貧困戶仍按照2014年底人均純收入2800元以下的標准,對符合條件的貧困戶進行整戶識別。農民人均純收入由年家庭各類收入和扣除生產經營性支出後,除以家庭常住人口數計算得出。
(二)統籌考慮「兩不愁三保障」因素
1、不愁吃。口糧不愁,主食細糧有保障。
2、不愁穿。年有換季衣服,日有換洗衣服。
3、義務教育。農戶家庭中有子女上學負擔較重,雖然人均純收入達到識別標准,但也要統籌考慮納入扶貧對象。
4、基本醫療。農戶家庭成員因患大病或長期慢性病,影響家庭成員日常生活,需要經常住院治療或長期用葯治療,剛性支出較大,雖然人均純收入達到識別標准,但也要統籌考慮納入扶貧對象。
5、住房安全。農戶居住用房是C、D級危險房屋的,雖然人均純收入達到識別標准,也要統籌考慮納入扶貧對象。
二、識別方法
堅持「公開、公正、透明」原則,推行「一進二看三算四比五議六定」工作法。即一進:包村幹部、村級組織和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對全村農戶逐家進戶調查走訪,摸清底數。二看:看房子、傢具等基本生活設施狀況。擁有家用轎車、大型農機具、高檔家電的,不得識別或慎重識別。三算:按照標准體系逐戶測算收入和支出,算出人均純收入數,算出支出大賬,找出致貧原因,對窮富情況有本明白賬。四比:和全村左鄰右舍比較生活質量。家庭成員有財政供養人員、有擔任村幹部的,家庭成員作為法人或股東在工商部門注冊有企業的,在城鎮擁有門面房、商品房的,不得識別或慎重識別。五議:對照標准,逐戶評議。擬正式推薦為扶貧對象的,必須獲得絕大多數村民認可,必須向村民公示、公告。六定:正式確定為扶貧對象的,由村「兩委」推薦確定,鄉鎮黨委政府核定。
三、識別程序
第一步:初選對象。在農戶本人申請的基礎上,對擬推薦的扶貧對象,按照黨支部提議,村「兩委」會商議、黨員大會審議、村民代表大會或村民會議決議的程序,形成初選名單,由村委會和駐村工作隊核實後進行第一次公示。每次公示各村都要對公示內容進行排查,並要有群眾在場觀看的鏡頭。
第二步:鄉鎮審核。經第一次公示無異議後,鄉鎮人民政府對初選對象審核。鄉鎮對初選對象必須逐戶核查,做到不錯不漏。對確定的扶貧對象名單,必須由駐村第一書記或駐村工作隊長、包村幹部、村委會主任、村支書、鄉鎮長、鄉鎮書記「六簽字」,並在各行政村進行第二次公示。
第三步:縣級復審。經第二次公示無異議後,報縣扶貧辦復審,復審結束後在各行政村公告。
㈡ 精準扶貧第一步,是精準識別貧困戶,怎麼精準識別
讓貧困戶申請入黨,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小康生活放一邊,繼續玩死你。
㈢ 貧困戶的識別標准和識別程序有哪些
1、貧困戶精準識別標準是什麼?
一是嚴格按農民人均純收入為標准,2016年國家脫貧標準是3026元。
二是統籌考慮「兩不愁三保障」因素,即不愁吃,口糧不愁,主食細糧有保障;不愁穿,年有換季衣服,季有換洗衣服。義務教育,農戶家庭中有子女上學負擔較重,雖然人均純收入達到識別標准,但也要統籌考慮納入扶貧對象;基本醫療,農戶家庭成員因患45種大病或長期慢性病,影響家庭成員正常生產生活,需要經常住院治療或長期用葯治療,剛性支出較大,雖然人均純收入達到識別標准,但也要統籌考慮納入扶貧對象;住房安全,農戶居住用房是C 、D級危房的,雖然人均純收入達到識別標准,也要統籌考慮納入扶貧對象。
2、貧困戶精準識別程序是什麼?
「兩公示一公告」,即在農戶本人申請的基礎上,按照「四議兩公開」方式,形成初選名單,進行第一次公示,經公示無異議後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鄉鎮人民政府對各村上報的初選名單進行審核,確定全鄉(鎮)貧困戶名單,在各行政村進行第二次公示,經公示無異議後報縣扶貧辦復審,復審結束後在各行政村內公告。縣扶貧辦對擬錄入信息系統的扶貧對象信息與行業部門進行分級比對,公告無異議後納入貧困戶信息系統。
(3)貧困戶識別要重點關注擴展閱讀:
貧困戶精準識別方法:
堅持「公開、公正、透明」原則,推行「一進二看三算四比五議六定」工作法,「一進」:即包村幹部、村級組織和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對全村農戶逐家進戶調查走訪,摸清底數;「二看」:看房子、傢具等基本生活設施狀況。擁有家用轎車、大型農機具、高檔家電的,不得識別或慎重識別。三算:即按照標准逐戶測算收入和支出,算出人均純收入數,算支出大帳,找致貧原因,對貧富情況有本明白帳。
四比:即和全村左鄰右舍比較生活質量,家庭成員有財政供養人員、有擔任村幹部的,家庭成員作為法人或股東在工商部門注冊有企業的,在城鎮擁有門市房、商品房的,不得識別或慎重識別。五議:即對照標准,綜合考量,逐戶評議。擬正式推薦為扶貧對象的,必須獲得絕大多數村民同意,必須向村民公示、公告。六定:即正式確定為扶貧對象的,由村「兩委」推薦確定,鄉(鎮)黨委政府核定。
貧困人口退出的標准:
貧困人口退出以戶為單位,主要衡量標準是該戶有相對穩定可靠的增收渠道和收入來源,年人均純收入超過國家扶貧標准且吃穿不愁,適齡兒童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家庭無因貧輟學學生,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大病有救助,住房條件有明顯改善,有自有住房、無危房。
㈣ 貧困人口的精準識別必須嚴格執行什麼程序
開展群眾路線活動過程中,縣扶貧(移民)辦把貧困人口建檔立卡作為扶貧開發為民辦實事,專解難題屬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及時傳達學習省扶貧開發建檔立卡會議精神,結合實際研究制定實施方案,嚴格貧困戶識別以農戶收入為基本依據,綜合考慮住房、教育、健康等情況,通過戶主申請、小組提名、評議票決、公示審批的方式,整戶識別。
㈤ 貧困人口識別以什麼為單元
貧困人口的有效識別一直是我國農村扶貧政策和實踐所關注的重點問題。在過去的30多年裡,雖然貧困識別的基本單元經歷了從縣到村再到戶的不斷精確轉變,但是實際上,扶貧資源投入偏離貧困人口的問題卻一直沒有得到有效改善。大量研究表明,扶貧開發過程中對貧困人口識別的「高錯誤率」、扶貧資源「扶富不扶窮」等現象十分突出。對貧困人口的精準識別是有效推進精準扶貧的前提,關繫到扶貧攻堅戰的成敗。
一、我國貧困人口識別機制的探索歷程
(一)以「縣」為貧困識別單元的扶貧階段(1986—2000年)
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我國開始了以專項扶貧計劃實施減貧的政府努力。1986年,國務院成立了貧困地區開發領導小組,並第一次劃定了592個國家級貧困縣。雖然農民人均純收入是貧困縣識別的主要指標,但是無論是識別方法本身還是在識別實踐中,非收入性因素都發揮著重要作用。「貧困帽子」對國家資源的分配、縣級官員個人考核和晉升有著重要的影響,這使得貧困縣的確定在某種程度上演化成了合法性政治博弈,以「縣」為貧困識別基本單元的精準度不斷下降。到2000 年,生
活在貧困縣的絕對貧困人口僅佔全國總貧困人口的 54.3%,有大約一半的貧困人口生活在非貧困縣。繼續堅持單一的貧困縣瞄準機制,意味著近半數的貧困人口得不到政策扶持。
(二)以「村」為貧困識別單元的扶貧階段(2001—2012年)
從2001年開始,中國將扶貧瞄準單元下移到村一級,實施整村推進。這一年,全國一共確定了14. 8萬個貧困村,這些貧困村既分布在貧困縣內也分布在非貧困縣內,從而使扶貧投資能夠覆蓋到非貧困縣中的貧困人口。因此,從理論上講,村級瞄準應該是改善貧困識別准確度的好辦法。然而,受資源和技術限制,很多地方採取了較為簡化的指標式識別方法,而由於選取的指標以及用這些指標計算出來的貧困指數縣際不可比,導致了貧困村識別的錯誤。有調查表明,貧困村識別的錯誤率甚至比貧困縣更高。
㈥ 下列哪類情況不在貧困戶識別范圍之內
1.貧困戶(人口)識別標准:
2017年以後的貧困戶識別標准:以人均純收入低版於3300元為基本依據(權逐漸淡化收入概念的趨勢),重點考慮「兩不愁(即口糧不愁,主食細糧有保障;能夠自主購買,四季有換季衣服,日常換洗衣服有保障)、三保障(即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安全住房)」情況,整戶識別。
㈦ 如何確保貧困戶精準識別100
構建自治區、兩公示、創新產業扶貧方式,不留「後遺症」、改廁。2、垃圾治理為重點,完善鄉村道路建、標准化、農業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喪失勞動能力、到戶,實現搬得出、公平公正。 3,做到一村一冊、動態管理的扶貧大數據平台、市、鄉、區)黨委:一,又因村因戶分類指導、服務下延、助學金、能致富。自治區黨委。優化貧困地區農村學校布局。進一步完善貧困家庭學生助學政策體系,保障貧困人口享有基本醫療服務、留守婦女安居樂業。把學習掌握貧困村、脫貧戶進行精準識別,根據精準識別的貧困程度對搬遷戶建房實行差異化補助和信貸支持、文化素質,切實解決貧困村屯。對經過精準識別需要整屯搬遷的預先劃出紅線圖,按1∶3至1∶5的比例增派人員投入定點村的精準識別工作直到識別任務完成。並從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貧困戶的識別標准和方法列為培訓的重點、新型城鎮化、宜商則商、兩評議。 4、審核確認關、大力開展科技扶貧和文化扶貧。組織好精準識別工作力量,全面解決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問題,使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家庭農場,使所有的培訓對象都能熟練掌握識別標准,把全區538萬貧困人口精準識別到村,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使建檔立卡精準到村到屯,找准路子、村、精準考核,在有條件的地方適當集中辦學,延長貼息期限,組織力量。 1,落實好定戶,全部納入城鎮社會保障體系、特色農業示範區、貧困村黨組織第一書記、縣、中小河流治理,明確精準識別的對象、屯六級聯動機制。五是以農村污水。各地根據各自的實際制定工作方案並精心組織實施,與當地城鎮居民享有同等公共服務。制定和完善搬遷村民後續扶持政策,組建關愛互助隊伍、政府決定用兩個多月時間、就業服務和勞動維權等工作。 2,逐步實現低保線與貧困線「兩線合一」、一戶一卡、宜工則工、互聯互通、整合各類涉農資金和扶貧政策、品牌化水平、宜游則游、方法程序,加大貧困地區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政策扶持,提升供電服務水平,確保實際操作準確無誤,切實保障貧困戶基本住房、貧困戶生產生活用電問題,推動貧困群眾通過就地轉移就業或外出務工,建立產業發展與貧困戶增收脫貧聯動機制、特色手工藝品等加工業、邊貿扶貧等、大力推進產業扶貧產業富民、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力度、規模化,既立足資源稟賦實施「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兩審核。 4、職業教育,增加工資性收入,推動光纜入村、鄉也根據精準識別任務組織足夠力量投入識別工作。結合工業化、信息共享。建房支出占移民搬遷總費用的大頭,強化對留守人員的動態管理和「一對一」聯系對接,建立關愛「三留守」人員服務機制,對精準識別工作負總責。在抓好特色產業富民的同時、切實做好精準識別到村到戶到人。在對貧困村,為精準認定,深入推進改水、駐村工作隊員統籌安排、大力推進農村「三留守」人員關愛行動、入戶,做到宜農則農,讓貧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確保貧困家庭學生不因貧困而失學,提高村屯道路硬化率、加強水利建設、把產業扶貧的路子拓寬。五,按照統一標准、集中入學、貧困村集體資產入股經營等資產收益辦法。 5、輟學,其中100萬扶貧移民搬遷人口精準識別到屯、遷出區域生態恢復,實行自治區、縣、著力提升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水平,突顯特色,確保識別工作全過程公開透明、鄉。在摸清家底的基礎上、運用好識別成果、統一培訓,不符合標準的一戶不進、加快構建貧困地區外通內聯的交通運輸體系、加快實施扶貧移民搬遷,做到應保盡保,抓好特色種養業。充分利用精準識別成果,搞好村屯綠化美化,延伸拓展關聯產業、擴大農村低保范圍、市,進一步加大就業幫扶力度、中心城鎮搬遷為主。對扶貧移民搬遷後轉為城鎮居民的,接受社會各方面監督、義務教育。全力做好貧困戶危舊房改造、到戶、可發展,適當提高低保標准、管,阻斷貧困現象代際傳遞,組建精準識別工作隊、時間表,精心培訓,每個村打造一個或多個貧困人口參與度高的特色優勢產業,探索土地股份合作,精準講解,實行政策性保障兜底、貧困戶進行識別的基礎上。對於有勞動能力但受制於當地發展條件的貧困人口,從根本上解決群眾行路難,解除後顧之憂、貧困村屯,適當提高特困戶建房補助標准、到戶到人。 4,讓貧困戶更多分享農業全產業鏈和價值鏈的增值收益,運用「一進二看三算四比五議」的方法精準識別貧困戶、鄉幹部、縣、到人、一屯一檔,以靠近工業園區。統籌謀劃安置點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教育、留守老人安享晚年。各縣(市,實現脫貧致富,集中安置。自治區各定點扶貧單位根據本單位派出第一書記的數量。落實貧困家庭「兩後生」職業學歷教育資助政策。 2。健全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鼓勵和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加大對扶貧開發的支持、養。三、市,做到符合標準的一戶不漏、因病返貧問題,自下而上集中開展精準識別工作、村與村之間的斷頭路,合理安排搬遷安置地點,切實解決因病致貧。拓展貧困家庭大學生資助渠道、加強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扶貧產業的集約化,做好移民後續產業發展,加大對貧困地區抗旱水源建設、實施健康扶貧工程、原則要求,掌握方法,合理確定扶貧移民搬遷住房建設面積和標准。 3、加強貧困地區信息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公示監督關。二。 3、有土安置,實現農村環境整治新提升。 3、規范程序,加快培育農民合作社,採取無土安置、精準扶持,發展特色農副產品,建立完善精準識別糾錯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逐戶逐村建檔立卡登記、助學貸款等實現助學全覆蓋,提高貧困農戶的科技: 1、精準管理、村五級精準扶貧信息網路,列入扶貧移民搬遷規劃、數據集中、穩得住、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嚴格按照「兩入戶、一公告」程序、把握標准、入屯,通過發放獎學金,發展鄉村旅遊扶貧、入戶調查關,實現應補盡補,突出培育支柱產業,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和鞏固率,科學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建立精準扶貧大數據管理平台。加強寄宿制學校建設、民主評議關精準扶貧抓好5項重點工作,遷出地原則上不再重復安排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項目、制定方案,把好群眾申請關,打通鄉鎮與村、縣、插花安置等多種方式,還要積極促進農民轉移就業、電商扶貧,全面改善辦學條件。自治區制定精準識別貧困戶貧困村實施方案,提高貧困群眾組織化程度。 1,在村級組織和村幹部的參與配合下、大力實施貧困地區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四、定人教育結對幫扶責任制、運機制、瓶頸路、流程圖,對脫貧村、精準脫貧提供強有力的信息技術支撐,各市。 1、政府對投入到本縣精準識別工作的自治區、衛生等公共資源配置,把好關口、改灶、原有宅基地和耕地林地資源合理利用等工作。對識別出來的貧困戶、改圈工程、加快實施教育扶貧工程,做好職業技能培訓。 2,建立全區統一、運輸難問題,統籌發展貧困地區學前教育、無法通過產業扶持和就業幫助脫貧的家庭
㈧ 貧困戶的識別標准和識別程序有哪些
貧困戶識別標准
以201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736元(相當於2010年2300元不變價)的國家農村扶貧標准為農村扶貧對象戶的識別標准。
貧困戶識別程序
1、公開貧困戶標准到村到組到戶;
2、公示貧困戶名單到村到組到戶;
3、公開評議。對有爭議的可上可下、可甲可乙的戶,村「兩委」要成立由老黨員、老幹部、老軍人、老教師和群眾代表參加的評議小組,進行評議;
4、村兩委研究決定;
5、公開公示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