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人是如何扶貧
① 淺談如何做好扶貧工作
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要做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首要的是打好基礎,要逐縣調研,逐鄉調查,逐村摸底,逐戶走訪,逐人核對,澄清底子,建檔立卡,做實台賬,應扶盡扶。要把真正的貧困人口弄清楚,把該扶持的人口請進來,把不該扶持的人口甄別出去,把貧困人口、貧困程度、致貧原因等搞清楚,建立健全縣、鄉、村、戶脫貧檔案和貧困戶脫貧認定機制,加強檢測督查,嚴格審核把關,認定一個、扶持一個、脫貧一個、驗收一個、銷號一個,返貧的要重新錄入,做到扶貧到人,脫貧到人,有進有出,堅決杜絕各種形式的假扶貧、被脫貧、數字扶貧、宣布脫貧現象的發生。
其次是扶貧措施要實。
一是帶著細心去走訪,做到有的放矢。走訪戶前,要認真了解全村的基本情況以及走訪的群眾類型(五保,低保,扶貧戶,勞動力情況等)。群眾對政策的知曉了解情況。
二是帶著誠心去走訪,做到將心比心。在走訪過程中,盡可能地到群眾家中看一看,聽一聽,採用拉家常的方式,以請教的語氣,重點了解群眾家庭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對群眾要實話實說。對於有些群眾當面不情願說的話,可留下公示的電話,希望能聽到他們的真實聲音和期盼。
三是在走訪過程中,看到部分群眾生活相當艱苦,特別是一些因病殘導致家庭貧困的現實(群眾年老、身邊無人照料、房屋破舊、生活貧苦),要在走訪時一 一進行了解記錄。
四是要調整好心態。在走訪困難群眾時候,要將群眾當自己的親人,朋友,以誠相待。
五是要改變工作作風。在處理困難群眾問題時候,要結合有關政策的基礎下,要有耐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一遍不行,要講兩遍,三遍。一次不在家,就走兩次,三次,來調處解決問題。
② 什麼是精準扶貧精準扶貧是怎麼個扶貧法
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一般來說,精準扶貧主要是就貧困居民而言的,誰貧困就扶持誰。
精確識別,這是精準扶貧的前提。通過有效、合規的程序,把誰是貧困居民識別出來。
精確幫扶,這是精準扶貧的關鍵。貧困居民識別出來以後,針對扶貧對象的貧困情況定責任人和幫扶措施,確保幫扶效果。
因戶施策。通過進村入戶,分析掌握致貧原因,逐戶落實幫扶責任人、幫扶項目和幫扶資金。按照缺啥補啥的原則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游則游,實施水、電、路、氣、房和環境改善"六到農家"工程,切實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幫助發展生產,增加收入。
資金到戶。在產業發展上,通過現金、實物、股份合作等方式直補到戶;技能培訓、創業培訓等補助資金可以直補到人;對讀中、高職學生的生活補貼、特困家庭子女上大學的資助費用,可通過"一卡通"等方式直補到受助家庭;異地扶貧搬遷、鄉村旅遊發展等項目補助資金可以直接向扶貧對象發放。
幹部幫扶。幹部幫扶應採取群眾"點菜"、政府"下廚"方式,從國家扶貧政策和村情、戶情出發,幫助貧困戶理清發展思路,制定符合發展實際的扶貧規劃,明確工作重點和具體措施,並落實嚴格的責任制,做到不脫貧不脫鉤。
③ 精神貧困的人該怎麼扶貧
扶貧先扶志,否則永遠扶不起來,精神貧困比物質貧困更可怕。一個人的物質貧困專可能只屬是一時,但精神貧困可能伴隨一生。想辦法努力奮斗才能徹底改變貧困現實,爭當貧困戶不是啥光彩事,只能永遠處在貧困層,會毀了一生脫貧的鬥志,更會毀了一家人甚至子子孫孫的未來。
④ 怎樣做到精準扶貧
精準扶貧需要看你要精準到什麼程度,我認為如果想做到精準扶貧需要從以下方面考慮:
信息搜集渠道的暢通。所謂精準扶貧和精準打假其實是一個道理,都是要有精確的信息渠道。現在的形勢不是說精準扶貧有難度,而是信息渠道閉塞了。很多切實需要被扶貧的對象被屏蔽了。所以疏通信息渠道是前提。
敢做敢為的決心。真想做好扶貧必須有一顆純粹的心,不是為了政治因素而去扶貧。水過地皮濕的扶貧其實不但沒有益處,反而會滋生很多不好的現象,比如原本和睦的村鄰會因為名額的問題怨氣橫生。
對扶貧款物非法佔有行為的嚴厲打擊也是保證精準扶貧的重要手段。這里就不展開說了,大家都懂。
個人認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扶貧不是獨立命題,是政府的基本職責所在,把相關的條件搞好了,想貧都難。
真正的精準扶貧要充分發揮個人的積極主動性,個人的扶貧才是真正的精準扶貧,不會摻雜各種別的因素。
⑤ 如何真正做到精準扶貧
精準扶貧是當前中央的重要舉措,是消除貧困的重要手段。如何做到精準扶貧,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因地扶貧。每個地區和區域,造成貧困的原因各種各樣,這就需要我們在制定扶貧政策和扶貧措施的過程中,要充分加強調研,充分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因地扶貧。
二是因人扶貧。要充分了解各扶貧對象的自身情況,分門別類的開展扶貧工作。根據年齡,健康狀況,家庭情況,致貧原因等情況,各地扶貧辦要因人制定扶貧措施,確保精準扶貧。
三是強化督導。各種扶貧政策,措施是否能夠真正實現精準扶貧,關鍵在落實,並且是否取得實效。這就要強化督導,強化對扶貧的統計監測和反饋工作,確保能夠切實可行到位。
⑥ 精準扶貧扶怎樣的人
2011年,國家將農民年人均純收入2300元作為新的國家扶貧標准,這一標准比2009年提高了92%,更版多低收入人口將權納入扶貧范圍。
其具體作是:根據國家公布的扶貧標准,村民先填申請表,首先由村民小組召開戶主會進行比選,再由村「兩委」召開村、組幹部和村民代表會議進行比選,並張榜公示;根據公示意見,再次召開村、社兩級幹部和村民代表會議進行比選,並再次公示;如無異議,根據村內貧困農戶指標數量,把收入低但有勞動能力的確定為貧困農戶。
總之,不論採取何種方式識別,都要充分發揚基層民主,發動群眾參與;透明程序,把識別權交給基層群眾,讓同村老百姓按他們自己的「標准」識別誰是窮人,以保證貧困戶認定的透明公開、相對公平。
⑦ 如何做到「精準」扶貧
精準扶貧是當前中央的重要舉措,是消除貧困的重要手段。如何做到精準扶內貧,我容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因地扶貧。每個地區和區域,造成貧困的原因各種各樣,這就需要我們在制定扶貧政策和扶貧措施的過程中,要充分加強調研,充分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因地扶貧。
二是因人扶貧。要充分了解各扶貧對象的自身情況,分門別類的開展扶貧工作。根據年齡,健康狀況,家庭情況,致貧原因等情況,各地扶貧辦要因人制定扶貧措施,確保精準扶貧。
三是強化督導。各種扶貧政策,措施是否能夠真正實現精準扶貧,關鍵在落實,並且是否取得實效。這就要強化督導,強化對扶貧的統計監測和反饋工作,確保能夠切實可行到位。
⑧ 什麼是精準扶貧和如何精準扶貧
精準扶貧主要是就貧困居民而言的,誰貧困就扶持誰。
按照中國扶貧標准,到2013年底中國還有8249萬農村貧困人口,貧困地區發展滯後問題沒有根本改變。在民生問題中,困難群體往往有更多更強烈的訴求,因此需要給予更多的關注和幫扶。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扶貧工作,改革開放以來通過不懈努力,已經使6億多人脫貧,成為全球首個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貧困人口減半的國家。但是,我國仍有7000多萬人沒有脫貧。距2020年還有不到6年時間,要確保7000多萬人全部如期脫貧,每年要減貧1200萬人,每個月要減貧100萬人,任務非常重。
按照政府規定,年人均純收入收入2800元以下的屬於貧困人口,目前,我國有14個片區,592個貧困縣,12.8萬個貧困村,這些地區大多交通不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條件較差。
【精準扶貧】就是通過有效、合規的程序,把誰是貧困居民識別出來。總的原則是「縣為單位、規模控制、分級負責、精準識別、動態管理」;開展到村到戶的貧困狀況調查和建檔立卡工作,包括群眾評議、入戶調查、公示公告、抽查檢驗、信息錄入等內容。過去,全國曾開展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兩項制度」有效銜接試點,實踐表明,這樣識別扶貧對象雖然有一定效果,但是程序繁瑣、操作性不是很強。我省宜賓等一些地方探索的「比選」確定扶貧對象的扶貧「首扶制度」,也是一個精確識別的好辦法。其具體作是:根據國家公布的扶貧標准,村民先填申請表,首先由村民小組召開戶主會進行比選,再由村「兩委」召開村、組幹部和村民代表會議進行比選,並張榜公示;根據公示意見,再次召開村、社兩級幹部和村民代表會議進行比選,並再次公示;如無異議,根據村內貧困農戶指標數量,把收入低但有勞動能力的確定為貧困農戶。總之,不論採取何種方式識別,都要充分發揚基層民主,發動群眾參與;透明程序,把識別權交給基層群眾,讓同村老百姓按他們自己的「標准」識別誰是窮人,以保證貧困戶認定的透明公開、相對公平。
⑨ 扶貧工作怎麼干
精準扶貧是指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
⑩ 如何實施精準扶貧
「十三五」時期,我國扶貧開發工作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期。時間緊迫,任務繁重,必須全力以赴,確保完成。
一、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我國區域發展很不平衡,貧困人口分布在20多個省(區、市),扶貧脫貧必須因人因地施策,對有勞動能力的支持發展特色產業和轉移就業,對「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實施扶貧搬遷,對生態特別重要和脆弱的實行生態保護扶貧,對喪失勞動能力的實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對因病致貧的提供醫療救助保障,提高扶貧實效。
1、發展特色產業脫貧。支持貧困地區科學制定特色產業發展規劃,鼓勵貧困村、貧困戶發展特色農產品及其加工業,深入實施鄉村旅遊扶貧工程,合理有序開發優勢能源礦產資源。為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對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實行中央、省、市財政全額返還縣級財政的政策;對片區外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實行中央財政全額返還縣級財政的政策。
2、引導勞務輸出脫貧。加大勞務輸出培訓投入,繼續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計劃,建立和完善輸出與輸入地勞務對接機制,引導農村貧困人口進入家政、物流、養老等領域就業。對貧困地區農民工返鄉創業給予政策支持。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有序實現市民化。
3、實施易地搬遷扶貧。編制實施易地扶貧搬遷規劃,對居住在生存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脆弱、自然災害頻發地區的貧困人口,堅持群眾自願、積極穩妥的原則,因地制宜實行搬遷安置。初步統計,「十三五」時期需異地搬遷的貧困人口約1000萬人。要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和地方各級政府投入力度,創新投融資方式,多渠道籌集6000億元資金,促進搬得出、穩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4、實行社會保障兜底政策。實施健康扶貧工程,提高貧困地區基本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水平。把新農合大病保險支付、醫療救助等結合起來,使患大病者得到兜底保障。加大貧困殘疾人健康服務力度。實行低保政策和扶貧政策有效銜接,對貧困人口應保盡保。
二、擴大貧困地區基礎設施覆蓋面
我國貧困地區多處於中西部、山區和邊陲地帶,自然條件復雜,基礎設施薄弱,必須進一步加強建設,因地制宜解決通路、通水、通電、通網路等問題。
1、加快貧困地區交通、水利、電力和互聯網建設。對連接貧困地區的國家鐵路網、國家高速公路網等重大交通項目建設要加快推動。對貧困地區重大水利工程和中小水利項目要強化建設。對貧困地區水電開發、農田改造升級、光伏發電工程要大力推進。加大「互聯網+扶貧」力度,加快實現貧困村寬頻網全覆蓋,實施電商扶貧工程,促進貧困地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2、加強貧困地區生態保護、農村危房改造和人居環境整治。國家退耕還林還草、退牧還草、天然林保護、防護林建設、石漠化治理、防沙治沙等重大生態工程,進一步向貧困地區傾斜。加大農村危房改造、農房抗震改造力度。推進貧困村生活垃圾處理、污水處理、農戶改廁、村莊綠化,推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支持山、水、田、林、路建設及小流域綜合治理。
3、探索資產收益扶貧。探索對貧困人口實行資產收益扶持制度。對在貧困地區開發水電、礦產資源佔用集體土地的,試行給原住居民集體股權方式進行補償。對財政扶貧資金和其他涉農資金投入一些項目形成的資產,考慮折股量化給貧困戶。
三、推進貧困地區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貧困地區與較發達地區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表現在教育、衛生、文化、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務上,必須著力縮小。
1、提高貧困地區基礎教育質量。「扶貧需扶智」。要實施教育扶貧全覆蓋工程,讓貧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質量的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國家教育經費繼續向貧困地區、向基礎教育傾斜,「特崗計劃」「國培計劃」向貧困地區傾斜。在貧困地區率先實行普通高中免學費,建立保障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的長效機制。
2、建立健全留守兒童和婦女、老人以及殘疾人關愛體系。對農村「三留守」和殘疾人進行全面摸底排查,建立信息管理和服務系統。加強對未成年人的監護和困境兒童福利保障,幫助特殊貧困家庭解決實際困難。加快建立健全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制度。
3、豐富貧困群眾文化生活。集中實施一批文化惠民扶貧項目,重點是廣播電視服務網路、數字文化服務、鄉土人才培養、流動文化服務等。支持貧困地區挖掘保護、開發利用民族民間文化遺產和資源。文化事業經費向貧困地區傾斜。
四、實行脫貧工作責任制
貫徹扶貧開發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關鍵在落實責任。
1、進一步完善中央統籌、省(自治區、直轄市)負總責、市(地)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強化脫貧工作責任考核。對貧困人口規模500萬人以上或貧困發生率15%以上的9個省區,真正把扶貧開發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對貧困縣重點考核脫貧成效,實行扶貧工作「一票否決」。同時,強化督察和問責,完不成年度扶貧任務的對領導幹部進行約談。加強貧困村黨支部建設。
2、強化扶貧開發投入保障。加大中央和省級財政扶貧投入,中央財政繼續加大對貧困地區的轉移支付力度,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規模每年保持較大幅度增長,一般性轉移支付資金、涉及民生專項轉移支付資金和中央預算內投資進一步向貧困地區、貧困人口傾斜。國家在貧困地區安排的公益性建設項目,取消縣及縣以下以及西部地區連片特困地區地市級配套資金。整合各類扶貧資源,開辟扶貧開發新的資金渠道。鼓勵開發性、政策性、商業性、合作性等各類金融機構加大對扶貧開發的金融支持,發揮互補作用。發行政策性金融債並給予財政貼息等優惠政策。實施扶貧小額信貸工程。保障扶貧開發用地。加大科技扶貧力度。貧困地區創業創新和服務的人員,在薪酬待遇、公務員錄用、職級調整、職稱評聘等方面給予特殊政策。
3、健全東西部協作和黨政機關、部隊、人民團體、國有企業定點扶貧機制。東部地區增加對口幫扶財政投入,啟動實施東部強縣與貧困縣「攜手奔小康」行動。加強並改進黨政軍群部門和單位定點扶貧工作。深入推進中央企業定點幫扶貧困革命老區「百縣萬村」活動。激勵各類企業、社會組織、個人自願採取包干方式參與扶貧,落實企業和個人扶貧捐贈稅前抵扣政策。擴大扶貧國際合作。把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集中連片貧困地區作為脫貧攻堅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