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扶貧啟示
① 中國的脫貧攻堅戰對世界發展中國家有什麼啟示
1、堅持改革開放,營造共建共享、合作共贏的發展環境。2、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促進社會公平正義。3、凝聚國家力量,因地制宜開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② 在中國精準扶貧案例中請問你得到什麼啟示
最近媒體報道,為了落實精準扶貧,《制度的籠子》(中信出版社出版徐貽軍、何德平)助力湘西一所小學公益眾籌圖書館,是很好的案例,很受啟發。
③ 從精準扶貧中,結合自身發展,我們得到了哪些啟示
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共同富裕是我們每個人的奮斗目標
④ 從經濟生活角度說明湘西扶貧對我們的啟示
指導思想,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舉措上,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發揮市場機制,激發活力與創造力。正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經濟結構的戰略調整,積極推進城鄉一體發展,推進信息化、工業化和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將生態文明擺在突出位置。
⑤ 扶貧後的感想和啟示
師生們捐贈的物資被一箱箱的搬上汽車,志願者也陸續地上了車,意味著這一天的活動從那一刻便開始了。出發時的心情是興奮的,期盼著與小朋友共渡美好的一天。給孩子們糖果,他們笑了;給孩子們玩游戲,他們也笑了;給孩子筆、本子和書籍,他們除了微笑,還有愛不釋手,似乎手裡捧著的是生命里最珍貴的物品,怕一不留神便會從視線里消失。他們就是清遠市清新縣石潭鎮北邊聯英小學的孩子們,清貧的家境,或許使他們連九年義務教育都無法完成。與孩子們的交談中知道,他們都是禮貌的,十分愛惜他們的物品的,也看得出他們的拘謹與復雜的內心世界,清澈的雙眸雖然沒有雜質,卻讓你看不透。長輩的命運也許是他們心靈的枷鎖,對自己的未來充滿想像,卻沒有勇氣去實現。我問了一個4年級的小女孩一個問題,我問她:「你以後想當老師嗎?」她看起來是那種活潑、大膽的女孩子,然而,她的答案出乎我的意料。「我想,可是我讀完6年級就不可以繼續念書了, 爸爸媽媽會讓我在家幫忙幹活,或到田裡幫忙。。。。。。」她說。她的眼裡充滿無奈,雙手緊抱著剛才發的學慣用具,她是愛學習的,那一刻。我忽然發覺,無能為力原來很可怕,我幫不了她,即使我很想。中國流傳一句佳話:窮孩子早當家。可是我覺得對他們是很不公平的。我的一個外省的朋友問我:「你們廣東省也有這么窮的地方嗎?」我說:「美國的紐約市不也很多每天只靠1美元漢堡維生的打工族嗎?我想我們這些平日里置身於幸福的人應該多了解社會,多關心需要關愛的貧困山區的孩子們,我們都生長在同一片藍天下,共同沐浴著同樣的陽光,都是炎黃子孫。返校的時候,天色已開始變黑,各個志願者在經過雨水與汗水的參滲,已經疲憊了。打開窗,看著窗外熟悉的四園景象,孩子們的臉龐又清晰地浮現了,此時的心情是復雜的,思緒萬千。。。。。。
⑥ 中國式扶貧給世界帶來什麼啟示和可能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扶貧開發成就斐然。按照世界銀行的貧困標准(每天1.25美元,2005年購買力平價),1981~2011年,全球貧困人口從19.38億減少到10.11億,全球貧困人口減少9.27億。同期,中國的貧困人口由8.38億減少到8417萬(2011年),貧困人口減少7.53億。
世界銀行的評價認為,「中國在如此短的時間里使如此多的人擺脫了貧困,對於全人類來說這是史無前例的。如果沒有中國的扶貧努力,在20世紀的最後20年,發展中國家貧困人口數量不會有所減少。」聯合國[微博]糧農組織總幹事若澤·格拉齊亞諾·達席爾瓦2013年3日在新華網發表題為《中國成功減貧給世界的啟示》的署名文章時說,中國的努力是使全球貧困和飢餓人口減少的最大因素。
中國是第一個提前實現千年發展目標貧困人口減半的發展中國家。1990年到2011年間,中國貧困人口減少了4.39億,為全球減貧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2004年以來,中國糧食產量連續11年增長,用佔世界不足10%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近20%的人口。中國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積極開展南南合作,先後為120多個發展中國家落實千年發展目標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幫助。
中國的人類發展指數提升迅速,從1990年的0.502上升到2013年的0.719,指數上升高達43%。高出同期全球人類發展指數上升速度25.4個百分點。目前,中國人類發展指數已經超過0.702的國際平均水平,並繼續推動著全球人類發展指數的穩步提升。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署長海倫·克拉克曾撰文稱,「中國將她的人民從貧困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脫離了出來,呼籲各國分享中國的減貧經驗。」
中國的減貧與發展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以經濟發展為帶動力量、以增強扶貧對象自我發展能力為根本途徑,政府主導、社會幫扶與農民主體作用相結合,普惠性政策與特惠性政策相配套,扶貧開發與社會保障相銜接的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對發展中國家實現經濟轉型和消除貧困提供了可借鑒的模式。中國減貧的基本經驗包括:
一是堅持改革創新,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不斷出台有利於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發展的社會政策,為大規模減貧奠定了基礎、提供了條件。
二是堅持政府主導,把扶貧開發納入國家總體發展戰略,作為戰略性任務來推進,集中力量組織開展大規模的專項扶貧行動,針對特定人群組織實施婦女兒童、殘疾人、少數民族發展規劃。
三是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用發展來帶動減貧,把發展作為解決貧困的根本途徑,同時注重調動扶貧對象的積極性主動性,提升其自身發展能力,發揮其脫貧的主體作用。
四是堅持農業優先發展,實行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方略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與「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全面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使貧困地區和農村貧困人口普遍受益。
五是堅持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貧困地區的路、水、電、氣、房等基礎設施,為貧困人口創造良好發展環境。
六是堅持動員社會參與,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構建了政府、社會、市場協同推進的大扶貧格局。
七是堅持普惠政策和特惠政策相結合,開發式扶貧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相銜接。在普惠政策的基礎上,對貧困人口格外關注、格外關愛、格外關心,實施特惠政策;對貧困人口堅持做到「應扶盡扶,應保盡保」。
⑦ 建國七十年扶貧歷程給我們的啟示是什麼
您好朋友:
建國七十年扶貧歷程給我們的啟示是:
從以「輸血」為主的扶貧到以「造血」為主的扶貧再到綜合性扶貧開發,取得了重要成效,並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為新形勢下進一步開展農村扶貧開發工作提供了重要啟示.
⑧ 《中國減貧密碼》上線,從中我們可以得到哪些啟示
《中國減貧密碼》上線,從中我們可以得到很多的啟示。新華社大型紀錄片《中國減貧密碼》發行。 從東非到南亞,從黑龍江到海南島,從西藏到杭州,影片中的主角盡管相距千里之外,但是都在努力擺脫貧困。 中國的扶貧守則不僅體現了該制度的優勢,還包含了基層的智慧,為世界減貧提供了生動的典範。
最後,我國堅持綠色扶貧。將貧困地區的綠色發展與扶貧相結合,走綠色扶貧之路,不僅是生態文明建設中扶貧理念的創新,而且是扶貧戰略中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實踐。綠色扶貧是指以低污染,低消耗,高效率的發展模式為減貧的驅動機制,通過發展低碳農業,低碳產業和低碳服務業推動減貧,以及將減貧和生態可持續性的有效性作為基本原則。
⑨ 根據給定資料2-3全國各地扶貧攻堅工作中有許多成功經驗與做法,受到哪些啟示
瞄準對象,「精準滴灌」扶真貧
為防止平均數掩蓋大多數,實現精準扶貧,要精準定位扶貧區域。可以從全市扶貧重點鄉鎮、重點村中,篩選貧困程度最深、貧困人口最集中、扶貧難度最大、歷史欠賬最多的鄉鎮、村等劃分為若干個特困片區,作為扶貧攻堅的主戰場,在特困片區內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若干小片區,按照打造一片、完善一片、交賬一片、放手一片的要求,將領導力量、幫扶力量、項目資金向特困片區傾斜,突出工作重點,突破工作難點,分步驟、有計劃地扎實開展整村整鄉整流域推進,真正做到精準聚焦真扶貧,扶真貧。要市縣鄉村四級聯動,嚴把入戶調查、申請評議、公示公告、抽檢核查、信息錄入等關口,精準識別扶貧人群,建檔立卡,建立翔實的數據資料庫。對貧困人口堅持分類指導,對症施策,每戶一本台賬、一個脫貧計劃、一套幫扶措施,綜合開展幫扶,有效解決扶不到點上、扶不到根上、扶不到真貧上的問題。加強貧困人口動態監測管理,建立貧困人口進入退出機制,增強扶貧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整合資金,「並攏五指」破難題
項目資金「撒胡椒面」式的扶貧,難以實現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質的飛躍,也是造成年年扶貧年年貧的原因之一。為此,要注重打好涉農項目資金組合拳,建立「多條渠道進水、一個龍頭出水」的項目整合機制和「各炒一盤菜、共辦一桌席」的部門協作機制,把扶貧整村推進、以工代賑、財政一事一議獎補、農村危舊房改造、道路建設、安全人飲、文化和教育衛生、雙聯部門幫扶等項目資金整合起來,按照「集中管理、分類申報、渠道不亂、用途不變、各記其功」的原則統籌使用,有效擴大項目資金使用效益。注重發揮財政扶貧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更多地採取財政扶貧資金貼息支持農戶貸款、建立產業發展基金、發展互助資金項目、以獎代補扶持群眾發展產業等方式發放,為扶貧開發撬動更多資本。注重加快融資機制改革,著力推動農村「三權」抵押貸款,簡化程序,積極發放雙聯惠農貸款、婦女小額貸款,緩解貧困群眾資金短缺難題,實現補助資金直接到戶,為扶貧攻堅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
盯住短板,「綜合造血」強筋骨
勞動力素質偏低、產業支撐乏力、基礎設施滯後、生存空間狹窄,是貧困地區難以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功能性障礙,不解決造血問題,單純輸血無疑是杯水車薪。要堅持標本兼治,突出治本,有效增強貧困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提升致富本領「拔窮根」。積極實施勞動力素質提升工程,實現輸轉勞動力、貧困家庭、新增「兩後生」、中青年農業勞動力和自由創業者技能培訓全覆蓋,促進培訓與就業創業無縫對接。培育富民產業「改窮業」。因地制宜,立足比較優勢,加大資金投入,著力培育區域特色強、競爭能力強、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長空間大、帶動作用大的農業產業集群,形成穩定增加群眾收入的長效產業。強化基礎支撐「換窮貌」。綜合配套貧困鄉村水、電、路、房、通信等基礎設施,有效改善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為加快脫貧致富奔小康奠定堅實基礎。統籌推進貧困地區科教文衛體等社會事業發展,加快構建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打破公共服務水平低下導致脫貧難的鏈條。開展易地搬遷「挪窮窩」。針對特困片區部分村組自然條件差、資源匱乏、災害頻發的實際,積極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統籌推進安置區基礎設施、產業開發和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建設,拓寬群眾發展空間。
創新舉措,「多輪驅動」出實效
要堅持以創新驅動和融合發展理念打好組合拳,促進扶貧模式轉變。推進電商扶貧融合發展。把扶持發展以特色農產品為主的電子商務作為扶貧攻堅的重要手段,堅持政府推動、市場運作、企業主體,通過招商引資搭建電商服務平台;把電商培訓作為扶貧培訓的重要內容,支持引導全民開辦網店,形成以大學生村官、農村致富帶頭人、農產品購銷商等為骨乾的電商隊伍。推進旅遊扶貧融合發展。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與扶貧開發有機結合,把美麗鄉村建設與扶貧開發有機結合,把發展鄉村旅遊與扶貧開發有機結合,大力實施生態扶貧項目。要推進交通扶貧融合發展。把改善農村交通條件作為扶貧開發和鄉村發展的基礎性工作,在積極爭取鐵路、高速公路、機場等重大交通項目立項建設的同時,大力整合交通扶貧資金,發動群眾投工投勞,加快推進農村暢通工程建設,打通通戶路、產業路。
激發潛能,「社會齊唱」聚合力
要堅持把幹部力量、社會力量、群眾力量統籌起來,奏響扶貧攻堅「大合唱」。注重幫扶力量的合理搭配,盡力做到聯村單位職能與貧困村的村情相適配,幹部聯戶能力與特困戶扶持難度相匹配,實現貧困村全覆蓋聯系、特困戶全覆蓋對接、工作隊全覆蓋進駐。妥善制定幫扶計劃,完善發展規劃,逐鄉逐村建立幫扶台賬,逐戶逐人落實幫扶責任。積極開展社會幫扶。注重用好對口幫扶資源,統一確定幫扶重點,積極創造幫扶條件,充分發揮幫扶單位職能優勢,幫助群眾解決一系列發展難題;注重用好社會資源,制定扶持政策,鼓勵引導工業企業和社會知名人士投身扶貧攻堅。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引導群眾加強監督扶貧項目,積極樹立推廣先進典型,鼓勵支持群眾實施自建工程,充分發揮群眾的主體作用。
⑩ 建國70年我國扶貧開發歷程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看報道很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