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戶快訊
① 如何寫一篇關於貧困家庭的報道
看你說的真是感人····不知道我能幫上什麼忙嗎?
首先介紹下他的家庭,家裡的成員,生活狀況,經濟來源,其次,說明家庭變故的原因。最後,請求社會奉獻愛心,給予幫助救濟。
社會上還是有很多好人的,相信一定會得到幫助,你的朋友也一定會好起來,他的家庭也一樣會在幸福,祝福你的朋友家···
② 給貧困家庭送慰問品的新聞怎麼寫
親,你好
給貧困家庭送慰問品的新聞要寫清楚去哪裡送慰問品,什麼人去送的,送的是什麼。
被慰問一方的感想也要清楚
希望回答對你有幫助
③ 我想寫一篇關於看望困難職工的新聞稿怎麼寫
雁上蒼天,秋思重;落葉歸根,流連間,染了秋葉。
你臨上高峰,我推波助瀾,那秋中不減的溫存。秋之到來,秋之作留,秋之隱退,你我都不曾察覺。我換了歲月的厚重衣衫,你卻倔強地尋夏意。歲月在你的肌膚上,偷偷烙下了痕跡,那細嫩的你,也確該成長了罷。
腳下已沒有了時光的聲音,落葉編織了一曲主旋律。記得你,跑步喜歡踩落葉。響聲輕柔,那是葉的厚重;相聲清脆,昭示葉的疲憊。我們也疲憊了罷,放眼望去,天再也不是蔚藍。你問我:天,為什麼這顏色?我說:這,才是我們專屬的天……
你沉默了,我也沉默了。
秋確乎染了葉,染了你和我。落葉時節,我們與灰色有染。
你很堅強:畢竟只是個季節。於是我再次追隨你,去到心裡那片安詳之地。無人的公園,孤獨的鞦韆,我看你在空中揚起弧線。你靜了,憧憬沒有憂愁的華麗。我喜歡你靜的樣子,卻又總讀出一抹悲傷,和內心的無言滄桑。這確不該是我們的心情,我把頭深深埋在懷里。
就這么踏著音符看黃昏,公園的街燈,陪襯你紅潤的眼睛。
朱顏素水幾分清,越紅葉,若憶秋風蕭瑟,雁過留聲。 琵琶復縈,淚盡半池煙沙。笑看紅塵中,醉望三千里,白堤尋香,今生揮毫只為你。
④ 怎麼寫一個貧困村的變化新聞
里外台,里外台。出去大門就是崖,拌死麻雀兒摔死蛇,姑娘媳婦請不來。
——當地民謠
這里是青海東部的一個小山村,山是典型的大山,綿延數十里而不絕;村是純粹的小村,里里外外,台上台下,零零散散住了幾十戶人家。
這個小山村,就是互助土族自治縣哈拉直溝鄉里外台村。
因為地處山區,這里交通不便,信息十分閉塞;
因為地處山區,這里十年九旱,農民靠天吃飯;
因為地處山區,這里的人們生活困難,經濟窘迫。
這里,被外界稱為「山上」,光禿禿的山上拉羊皮都不粘草。這里的人,被稱作「山上人」,意味著落後。
然而,當歷史的車輪駛進嶄新的二十一世紀,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自2001年起,在相繼沐浴退耕還林工程、澳援項目、扶貧開發整村推進項目及一系列優惠政策的春風之後,這個昔日貧困的小山村發生了令人欣喜的巨變。
退耕還林:靠天吃飯變為靠政府吃飯
里外台村,共5個生產合作社,99戶人家,421口人,其中勞動力215名。位於互助縣哈拉直溝鄉西北部,與東山鄉接壤,屬淺山地區,耕地全是山地。
這里十年九旱,老百姓純粹過著「靠天吃飯」的生活。
2001年,對於里外台這個乾旱山村裡那些靠天吃飯的人們來說,是一個永遠都無法忘懷的年份。這一年,出於對西部生態環境的考慮,國家決定在西
部實施退耕還林工程,讓當地山區的老百姓把一些連年謙收的山地退下來,栽樹種草,以達到保護生態的目的。對退下來的土地,國家實行補貼,每畝耕地國家給農
民生活補助糧食200斤,摺合人民幣160元。
起初,這里的人們不理解,「好端端的土地,不種莊稼種什麼?」「政府只管8年,往後的日子咋辦?」人們議論著,不知所措。
其實,他們不知道,正是這些貧瘠的土地,在養活他們的同時,又深深地把他們拉向貧窮的邊緣。有人曾算過這樣一筆帳:如果遇上一個風調雨順的好年
景,每畝耕地可收400斤小麥,按市場價0.70元算,每畝地收入現金280元,除去肥料錢、種子錢、人工勞力等各種投入,結果所剩無幾。如遇旱災、雹
災,結果更是格外慘淡。據村幹部提供的一份材料顯示:2001年,全村126戶人家,在鄉信用社的貸款總額達28.6萬元,外帳累計14萬元。這些貸款和
欠款基本都是用在化肥、籽種等農業投入上,由於土地收成不好,形成了逐年貸、逐年多的惡性循環。當年,村裡有27戶農民到海西等地另謀生路,撂荒地達
868畝。
因此,鄉、村幹部講政策、比效益,經過一番苦口婆心的勸說,當年總共退耕520畝。到了年底,仔細一劃賬,老百姓這才恍然大悟:靠天吃飯靠不住,靠了政府才穩妥。
到2007年,全村退耕3760畝。對此,村支部書記陳得寶仔細算了一下賬:退耕地3760畝,每畝國家給生活補助160元,全村421口人平均就有1428元。在哈拉直溝鄉政府的統計報表上,我們見到,里外台村2006年的人均收入是2590元。
時值農歷六月,站在里外台村高高的山崗上,漫山遍野一片翠綠,已退耕的耕地里很有規則地布滿了竹節狀、漏斗狀的各種雨水集流坑,山杏、檸條、沙
棘、紫花苜蓿等作物在裡面欣然成長。寂靜的山谷中,不時傳來山雞一兩聲歡快的鳴叫。隨著退耕還林還草工程的實施,這里生態環境脆弱、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嚴
重的狀況得到了有效地改善。
澳援項目,讓脫貧之路走上快車道
2004年,沿著泥濘的山路,村裡來了幾個「老外」。他們一路走,一路看,山裡的野草,地里的莊稼,學校里的娃娃,村裡的巷道,甚至連水窖里的窖水也要仔細看一下。
他們,就是來自
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的專家。
他們將要在這里實施一個讓當地老百姓受益無窮的項目——旨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治理生態環境、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的一項國際援助項目。
為了使該項目的各項工作得以順利實施,確保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實現雙豐收,使項目區的老百姓真正得到實惠,哈拉直溝鄉黨委政府從農科、畜牧、林
業、水利等部門抽調業務精、能力強的幹部成立了示範區領導小組。同時,組織群眾以提議表決的方式,選出了熱心於群眾工作且具有一定工作能力的10名群眾代
表組成項目示範區管理委員會。
於是,在省、縣項目辦及中外專家的直接指導下,澳援項目的各項工作在里外台村順利實施:
2004年,投資10餘萬元,修建17.36公里的田間道路;
2005年,投資29萬元,從東山鄉大泉村引來自來水;
2006年,項目隊長羅蘭先生從紐西蘭爭取資金5.6萬元,用於村小學危房改造。同年,修築全長60多米的防洪壩兩處;
2004年-2006年,對全村勞動力進行科技及法律培訓860餘人(次),對56名村民進行電焊、汽車及挖掘機駕駛、烹飪等職業培訓。對管委會成員專門培訓19次,組織管委會及鄉項目辦成員150餘人(次)赴北京、內蒙等地考察、參觀。
購置了脫粒機、粉碎機、條播機、翻轉犁、機動噴霧器等農機具及磨面機、榨油機、壓面機等,安裝91個太陽灶;
購置桌椅20套,購置跳棋、
象棋、籃球等文體器材和文化科技書籍若干……
從2004年到2007年,項目辦先後投入資金200多萬元,用於治理生態和改善項目區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
於是,里外台村變了:
——山路全部實現「社社通」。田間道路路況得到徹底好轉,農業機械化水平得以提高。
——自來水進村入戶。全村82戶375人、400多頭牲畜的飲水難問題得到解決,祖祖輩輩馱水吃、吃窖水的事情變成了永遠的歷史。
——山民身懷技能闖天下。40多名青年農民經過培訓掌握了一技之能,或在餐館當廚師,或駕著汽車跑運輸,或在工地搞水暖,昔日一身土氣的「山裡娃」成了能掙錢的大師傅。
——校園里書聲朗朗顯氣象,荒山荒坡披綠裝。
扶貧開發整村推進項目:讓脫貧之路越走越寬
2007年,里外台村又被列入互助縣扶貧開發整村推進項目示範村。
考慮到退耕還林還草後苜蓿等飼草非常豐富的實際狀況,同時也為了有效發展退耕還林後續產業,互助縣扶貧辦決定為全村96戶人家每戶投資3500
元,用來修建30平米的羊圈1個,投放小尾寒羊等品種羊4隻。還將投入資金19.7萬元,用來維修學校圍牆、教室、村文化活動室等公共基礎設施。
隨便走進一戶人家,都會看到一幅忙忙碌碌的景象,村民們在技術員的指導下,砌磚抹水泥,精心修建佔地30平米的新式羊圈,在他們心中,這些新式羊圈,就是政府幫助他們走上脫貧之路的一個個「金窩子」。
如果說,退耕還林工程、澳援項目、扶貧開發整村推進項目是政府提供給里外台村脫貧致富的三大有效載體的話,那麼,兩免一補、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制度等一項項惠民利民政策又為這里的群眾加足了油,鼓足了勁。
作為一個貧困山村,里外台村在脫貧之路上艱難地摸索著。隨著退耕還林工程、澳援項目、扶貧開發整村推進項目的順利實施,里外台村的面貌已經發生
或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昔日拉羊皮都不粘草的荒山荒坡披上了一層厚厚的綠裝,生態治理取得了明顯成效。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三大項目工程,讓里外台村的老百姓過上了較為寬裕的生活。據統計,到2007年7月,全村共有夏利等用於出租的小轎車5輛,農用
車、手扶拖拉機87輛,
摩托車85輛,彩電、洗衣機等普通家電基本普及。值得一提是許多山裡人用上了行動電話,全村100多部手機和30多部無線固定電話將「山上人」與外面的世界息息相連。
2006年,在哈拉直溝鄉綜合考核中,里外台村名列第一,同年,里外台村被互助縣信用聯社等金融部門評為「信用村」,86戶農戶被評為「信用農戶」。
⑤ 關於感恩學校資助貧困生的新聞報道怎麼寫
我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一名大二學生,而去年的這個時候,因為家庭貧困,進入回大學答所需的高額學費及生活費是我心口的一堵高牆,由於團市委開展的xx共同關注『希望工程』圓夢行動,我受到您雪中送炭般的資助,使我的夢想得以實現。
進入大學後,我一方面努力學習,不辜負您的期望,另一方面,我告訴自己:不能有依賴的思想,唯有自強才能自立。一年來,為了減輕家庭負擔,也為豐富自己的社會閱歷與工作經驗,我先後嘗試了發傳單、家教及校園代理,勤工儉學,同時激勵了自己努力拚搏、自強自立的意識。
我向您保證:今後我將勤奮學習,用好成績來回報您對我的關愛,在此也向貴公司以及社會各界熱衷公益慈善事業的好心人表達我的感謝及祝福,謝謝你們,祝福你們事業蒸蒸日上,美滿幸福。
⑥ 貧困助學金義務日新聞稿
2014年8月20日,扶貧龍頭企業安徽康美來大別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公司成立10周年之際,再次開展向金寨貧困學生扶貧助學活動。公司相關人員、全國各地客戶等600多人參會,公司副總趙欣女士介紹了公司10年發展史,介紹了公司從金寨縣園藝廠租用一個破廠房起家,通過全體員工的努力奮斗不斷發展壯大成為今天擁有110名職工、年產值達6500萬元的扶貧龍頭企業。董事長余春富先生代表公司向金寨縣沙河鄉沙河中心小學、青山鎮姜河小學、燕子河鎮樹林小學等三所小學184名貧困生發放助學金每名學生600元,合計捐款11.04萬元,三所小學校長分別帶領貧困生到會接受捐贈。很多客戶均表示有扶貧捐款的意向,讓更多的貧困學生受到資助。金寨縣扶貧辦主任劉澤祥同志代表全縣扶貧戰線上的幹部和貧困學生向余總和公司全體員工表示感謝。
康美來公司的扶貧助學活動至今已持續了6年,合計資助貧困生近千名,捐款60多萬元。他們的扶貧義舉為我縣扶貧龍頭企業的扶貧活動帶了一個好頭。康美來公司這種企業發展不忘扶貧的精神值得大家學習。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