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公司如何具體實施內控制度
1. 企業如何加強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
企業內部控制應當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適應性和成本效益原則制定。對企業的所有業務重新樹立,優化內部環境,搞好風險評估,加強控制活動,確保信息暢通,強化內部監督,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
1、完善制度建設、實施內部控制。以《企業內部控制規范-基本規范》、《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等文件為依據,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全面梳理原有管理制度,在符合內部控制要求的前提下,著眼於管理創新、建立適合本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明確相關部門人員的指責和許可權,推行全面管理,提倡全員參與,建立彼此牽制、彼此連接、彼此制約的內控制度。
2、明確控制目標,優化內部控制環境。內部控制制度重點是圍繞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環節來設置的。一般說來,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應能有效預防錯誤和舞弊的發生。即使發生了,也容易及時發覺和糾正。因此,在設計時必須明確控制目標,充分考慮各項內部控制制度是否符合內部控制基本原則,認真檢查關鍵控制點是否進行了控制,所有的控制目標是否已達到。控制環境是指對建立或實施某項政策發生影響的各種因素,主要反映單位管理者和其他人員對控制的態度、認識和行動。企業內部控制應當建立在共同的道德規范的基礎上,強調溝通和感情的交流,消除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的隔膜,強調每一個人的積極性,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團隊精神。只有當企業凝聚起來一種文化氛圍、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經營境界和廣大員工所認同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方式,才能為內部控製程序的執行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也只有企業中的每一個員工目標明確,觀念相同,內部控制才能更有效。
3、提高會計人員素質。會計人員素質是加強內部控制的關鍵,企業要通過科學合理的聘用、培訓、輪崗、考核、獎勵、晉升、淘汰等辦法,提高財會人員整體素質。在聘用會計人員上,要制定嚴格的招聘程序,不僅要選擇業務能力強的人,更要注意選擇那些具有良好的道德觀、價值觀的人才。在會計人員安排上,要實行工作崗位輪換制,通過輪換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抑制部分人員的不良動機。要建立考核、獎勵、晉升、淘汰機制,定期對會計人員進行業績、道德品質、思想操守等綜合考核,獎優罰劣,充分激發會計人員的積極性和責任感。在培養人才上,不僅要定期進行業務培訓,不斷提升業務水平,更要注意其職業道德及法制觀念的培養。
4、加強內部監督。企業內部控制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是通過納入管理制度及活動實現的。因此,要確保內部控制制度被切實地執行,且執行效果良好,其必須被監督。企業應設置內部審計機構或建立內部控制自我評估系統,加強對本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監督和評估,及時發現漏洞和隱患,並針對出現的新問題和新情況及內部控制執行中的薄弱環節,及時修正或改進。做到有章可循,違章必究,違規必罰,以罰促糾。
5、實施預算控制,提高內控水平。實行全面預算,搞好各業務事項的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後分析,將企業的經營目標轉化為各生產廠、各部門、各崗位以至個人的具體行為目標。預算控制內容應涵蓋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強化預算控制,通過預算的編制和考核預算的執行情況,動態分析執行結果,及時糾正偏差,確保預算執行到位。並與管理者的績效工資掛鉤,節將超罰,充分發揮預算的靈魂作用。
6、加強內外部信息交流與溝通,加強反舞弊機制。企業應建立建立上傳下達的有效機制。通過建立組織機構制定崗位責任制來實現。還應注意信息溝通的有效性和及時性。重視和加強反舞弊機制建,通過各種方式,鼓勵員工及企業利益方舉報和投訴企業內部的違法違紀行為。企業還應注意於外部關系人以適當的形式進行及時溝通與反饋。比如於注冊會計師、客戶、供應商等。
7、會計電算化。會計電算化是現代會計發展的必然,因此我們要加快會計電算化建設,有效地加強會計內部控制與防範計算機風險。部分企業已實施ERP工程,在工作中要運用既定程序對各項會計業務進行檢查,建立一套先進的會計內部控制信息系統,用現代化手段對會計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在應用軟體開發中,設計會計業務處理程序時要將制約、監督等風險控制防範功能融人其中,使操作人員必須按照職責許可權和有制約的操作程序才能進人系統處理會計業務,以達到防範技術風險和計算機犯罪。
總之,加強實施內部控制能夠規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確保國民經濟穩定、持續、健康地向前發展。有活力的內部控制制度應該是推動企業創新的制度,只有企業全體職工齊心協力,相互支持,相互激勵,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才能促進企業健康有序發展。
為了進一步推動企業內控工作的深入發展,探索企業如何通過內控體系建設提升管理水平的思路與方法,幫助企業和金融機構解決內控專業人才匱乏的現實問題,提高內控人員和內部審計人員業務素質,中審網校與國際內控協會(The Internal Control Institute ,英文簡稱ICI)強強聯合,將於2013年6月開展國際注冊內部控制師資格認證考試。
國際注冊內部控制師CICS/CICP現在火熱報名中,詳情請登錄:www.auditcn.com/cics
2. 企業怎樣建立內控制度體系文件
根據自查出來的崗位職責、部門業務流程等各項管理制度不夠健全等問題,緊緊圍繞以「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內部監督」六要素和「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授權審批控制、會計系統控制、財產保護控制、預算控制、運營分析控制和績效考評控制」等七項控制措施為重點,逐步建立和完善包括組織架構、發展戰略、人力資源、社會責任、企業文化、資金活動、采購業務、資產管理、銷售業務、研究與開發、工程項目、擔保業務、業務外包、財務報告、全面預算、合同管理、內部信息傳遞和信息系統等內容的內部控制體系,並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及其配套辦法,制定本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並組織實施。
通過實施內部控制工作,完善和規范如下管理工作:
(1)運用信息技術加強內部控制。建立與經營管理相適應的信息系統,促進內部控制流程與信息系統的有機結合,實現對業務和事項的自動控制,減少或消除人為操縱因素。
(2)建立內部控制實施的激勵約束機制。將各責任部門、車間和全體員工實施內部控制的情況納入績效考評體系,促進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
(3)編制常規授權的許可權指引制度。規范特別授權的范圍、許可權、程序和責任,嚴格控制特別授權。企業各級管理人員應當在授權范圍內行使職權和承擔責任。企業對於重大的業務和事項,應當實行集體決策審批或者聯簽制度,任何個人不得單獨進行決策或者擅自改變集體決策。
(4)規范會計工作。會計系統控制要求企業嚴格執行國家統一的會計准則制度,加強會計基礎工作,明確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財務會計報告的處理程序,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
(5)建立財產安全保護機制。建立財產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採取財產記錄、實物保管、定期盤點、賬實核對等措施,確保財產安全。嚴格限制未經授權的人員接觸和處置財產。
(6)建立預算控制機制。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制度,明確各責任單位在預算管理中的職責許可權,規范預算的編制、審定、下達和執行程序,強化預算約束。
(7)建立運營分析機制。建立運營情況分析制度,經理層應當綜合運用生產、購銷、投資、籌資、財務等方面的信息,通過因素分析、對比分析、趨勢分析等方法,定期開展運營情況分析,發現存在的問題,及時查明原因並加以改進。
(8)建立完善績效考評機制。建立和實施績效考評制度,科學設置考核指標體系,對企業內部部門、車間和全體員工的業績進行定期考核和客觀評價,將考評結果作為確定員工薪酬以及職務晉升、評優、降級、調崗、辭退等的依據。
(9)建立風險預控和應急機制制度。根據內部控制目標,結合風險應對策略,綜合運用控制措施,對各種業務和事項實施有效控制。建立重大風險預警機制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機制,明確風險預警標准,對可能發生的重大風險或突發事件,制定應急預案、明確責任人員、規范處置程序,確保突發事件得到及時妥善處理。
(10)建立內部審計與監督機制,形成合理適用的審計與監督制度。在內部控制實施過程中,要明確和完善內部審計部門和其他內部部門在內部監督中的職責許可權,規范內部監督的程序、方法和要求,對內部控制規范管理工作實施監督。
3. 簡答:銷售環節應如何設計內控制度
銷售在企業業務處理中所佔的比重是十分巨大的,在內部控制制度比較健全的企業,處理銷售業務通常需要許多憑證和會計記錄,同時其業務活動也十分繁多。參照財政部頒發的《內部會計控制基本規范》以及《內部會計控制規范——銷售與收款》等政策法規,企業銷售過程的內控應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必須要明確實施銷售過程內控制度的目的,也就是說要達到的目標。只有目標明確才會有的放矢,才有可能建立正確、嚴謹的內控制度。企業建立健全內控制度的最終目的簡單來說就是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而銷售過程內控制度作為企業內控制度整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服從上述總體目標的同時還需對其做出細化,即實現銷售收入的真實合理性、產品的完全完整性、銷售折扣的適度性、銷售和退回的合理正確性、貨款的及時足額收回。
(二)在明確了目標之後具體需要做的就是做好充分的准備工作、制定詳細的內控制度。在這里筆者把銷售的內控分為事前、事中、事後控制。
1.事前控制
這是一個重要的准備階段,在此階段內控的關鍵點主要有:
(1)適當的職務分離。適當的職務分離有助於形成內部牽制,防止各種有意或無意錯誤的發生。在此,企業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企業應當將辦理銷售、發貨、收款三項業務的部門或崗位分別設立;信用管理崗位與銷售業務崗位的分離;從事銷售與收款業務的人員進行崗位輪換,銷售崗位與接觸銷售現款的崗位相分離,享有應收票據的取得和貼現的批準的崗位與票據管理崗位相分離。
(2)銷售預算管理。良好的銷售預算管理能使企業的銷售費用規劃妥當,既不會使企業由於經費不足而無法對客戶信用狀況、產品適銷狀態等銷售環境作充分的調查而影響生產銷售;也不會使銷售經費使用無度,造成浪費,從而影響企業利潤。
(3)充分的客戶信用資料。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信用銷售方式已不可避免的成為了企業的主要銷售方式,而由此產生的應收賬款的回收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4)正確嚴格的授權審批。銷售內部控制從以下三個關鍵點上審批程序:一是在銷貨發生之前賒銷經過正當審批;二是非正當審批貨物不得發出;三是價格,包括原價、運費、折扣等,必須經過審批。通過這三個關鍵點,可以很容易地測試出審批方面內部控制的效果。
在銷售的事前控制環節中,職務分離、處理訂單和信息批準是關鍵。由獨立於銷售部門的信用管理部門對賒銷業務嚴格把關,形成內部牽制,可防止銷售部門片面追求銷售業績而忽視經濟利益的迴流;而對於信用管理部門的內部牽制則可由銷售部門、會計部門及企業定期、不定期地通過內部檢查完成。企業事先制定的授權審批制度,應同時傳送給銷售部門、會計部門等相關部門。這樣,銷售人員就可以根據授權審批制度在提交賒銷申請前就先自行審查,否決掉那些不符合條件的賒銷客戶。這種方式既可以節約工作成本,又可以使銷售部門要求主管經理組織相關人員對那些符合審批條件而信用管理部門不予審批的單位進行進一步審議;而會計部門在開具銷售發票時也可以據此審核信用管理部門核準的賒銷申請單是否合乎規定。
2.事中控制
從簽銷售合同至貨款收回之前這段時間相應的控制措施稱為事中控制。這個階段的控制工作仍主要由以上三個部門:信用管理部門、會計部門以及銷售部門完成。具體的內控關鍵點有:
(1)監督銷售合同的簽署。批准銷售部門的賒銷申請後,信用管理部門應派出專人匯同銷售人員與客戶簽署銷售合同。合同中需詳細註明產品的銷售價格、信用政策、還款方式、還款期限等;也可由信用管理部門向合同管理部門詳細列明上述信用條件,並要求其將這些信用條件在合同中註明,最後由合同管理部門會同銷售人員簽署賒銷合同。簽署合同時,應盡量爭取採用票據信用方式,如商業承兌匯票、銀行承兌匯票,以求更加安全可靠。
(2)充分的憑證和記錄。每個公司交易、處理和記錄等制度都各有其特點,因此,也許很難評價其各項手續的設計是否足以使控制發揮最大作用,然而,只有具備充分的記賬手續,才可能實現其他各項控制目標。如.憑證的預先編號。對憑證預先編號,旨在防止銷售商品以後忘記向顧客開出賬單或登記入賬,也防止重復開出賬單或重復記賬。當然,如果對憑證的編號不做清點,預先編號就無多大意義。
(3)客戶信用資料的動態收集。信用管理部門應對賒銷客戶的資料進行動態管理,隨時關注對方的相關信息。一旦賒銷客戶經營狀況等出現異常並有可能危及到本企業賬款的順利回收時,信用管理部門應及時書面告知會計部門,由會計部門負責督促相關銷售人員催收賬款(會計部門督促可以保證「政令統一」,防止「多頭命令」造成銷售人員無所適從,部門之間拖沓扯皮)。在事中控制中,信用管理部門還應該根據會計部門提供的財務分析數據,從本企業實際情況出發相應調整原先的信用政策,調減或調增信用額度,以適應企業現實發展的需要。
(4)每月寄出對賬單。由不負責現金出納和銷貨及應收賬款記賬的人員每月向顧客寄發對賬單,能促使顧客在發現余額不正確後及時做出說明,因而是一項有用的控制。對客戶提出的異議要及時查明原因,做出相應調整;根據信用管理部門提供的信息督促相關銷售人員提前催收賬款,避免發生壞賬損失。會計部門還應對本企業的財務狀況、應收賬款等實時或定期進行分析,為信用管理部門制定新的賒銷政策提供依據。
3.事後控制
事後控制包括賒銷合同到期時款項的收回控制以及款項到期由於各種原因無法收回而形成壞賬損失的處理。其內控制度的關鍵點包括:
(1)款項的催收。賒銷合同到期時,會計部門應書面通知相關銷售人員進行款項催收。對於順利收回的款項應及時入賬;對於逾期未收回的款項,會計部門應及時報告給企業有關部門進行審查,以確定是否確認為壞賬。如果確認為壞賬損失,應做出相應的賬務處理,在賬面上核銷該筆應收賬款。但信用管理部門和相關銷售人員還應繼續關注賒銷客戶的情況,一旦發現其財務狀況好轉,有了還款可能性,應及時通知會計部門並加以催收;會計部門也應對已注銷的壞賬進行備查登記,並加強監督,如仍舊定期寄送函證,以防止相關人員私自收回壞賬並據為己有。
(2)事後歸責。壞賬產生後,相關機構應該及時查找出壞賬產生的原因,明確相關責任人及部門,並做出相應的處理。如果是由於對方經營狀況惡化等造成壞賬,而這種變化又在事先可以預測出,則應追究信用管理部門的責任;如果信用管理部門已將該情況書面告知了會計部門,而會計部門卻沒有及時督促相關人員加以催收,則應追究會計部門的責任;如果會計人員已履行了督收職責,而銷售人員卻未能全力催收造成壞賬,則應追究銷售人員的責任。如果早在銷售形成之前,信用部門就已調查出該企業不符合本企業的銷售條件,但卻未對賒銷申請提出否定意見,這種情況造成的壞賬則應追究信用部門的責任;如果信用部門已在賒銷申請上提出反對意見,而最後該申請卻被批准,最終造成壞賬,此時我們應就該追究相關決策人的責任。審查機構除了根據公司制度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處罰外,還應在績效考核部門備案,以備年終綜合考核員工業績,實現獎懲分明,真正做到業績與工資獎金掛鉤,從而優化企業人力資源狀況。
(3)積累經驗調整政策。信用管理部門應根據賬款回收情況相應調整原先的信用政策,對逾期不歸還賬款的賒銷客戶應調減或取消它的信用額度。
在該事後控制環節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應收賬款的催收與收回,同時這個關鍵點也可以說是賒銷實現的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4. 如何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建立健全內控制度
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建立健全內控制度:
1、授權批准控制
授權批準是指單位在處理經濟業務的過程中必須經授權批准以進行控制。企業每一層的管理人員既是上級管理人員的授權客體,又是對下級管理人員授權的主體。內部控制要求明確一般授權和特別授權的責任和許可權,以及每筆經濟業務的授權批准程序。
2、組織結構控制
實行和完善內部控制,首先要從本單位的組織結構開始,主要包括:確定單位的組織形式,明確相關的管理職能和報告關系,以及為每個組織單位內部劃分責任許可權。
3、會計記錄控制
會計記錄控制的要求是保證會計信息反映及時、完整、准確、合法。一個單位的會計機構實行會計記錄控制,要建立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對會計人員進行科學的分工,使之形成相互分離和制約的關系。
經濟業務一經發生,就應對記載經濟業務的所有憑證進行連續編號,通過復式記賬,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相關帳戶中進行登記,以防止經濟業務的遺漏、重復,揭示某些弊端問題。
4、資產保護控制
資產保護控制主要包括接近控制、盤點控制,廣義上說,資產保護控制,可以包括對實物的采購、保管、發貨及銷售等各個環節進行控制。
5、職工素質控制
職工素質控制包括企業在招聘、使用、培養、獎懲等方面對職工素質進行控制。招聘是保證單位的職工應有素質的重要環節。單位的人事部門和用人部門應共同對應聘人員的素質、水平、能力等有關情況進行全面的測試、調查、試用,以確保受聘人員能夠適應工作要求。
如果管理層重視對單位內職工的投資、管理和使用,合理配置組織內的人力資源,職工所創造的價值必然會增加;反之,就會造成人力資源價值的不充分發揮,甚至損失和浪費。
6、預算控制
預算控制是內部控制的一個重要方面。經過批準的預算就是單位的法令,單位內部的各部門都必須嚴格履行,完不成預算,將要受到處罰。
預算控制也是一個系統,該系統的組織由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考核等構成。預算控制的內容可以涵蓋單位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包括籌資、融資、采購、生產、銷售、投資、管理等諸多方面,也可以就某些方面實行預算控制。
7、風險控制
企業所面臨的風險按形成的原因一般可分為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兩大類。
經營風險是指因生產經營方面的原因給企業盈利帶來的不確定性。財務風險又稱籌資風險,是指由於舉債而給企業財務成果帶來的不確定性。
8、編制業績報告
業績報告也稱責任報告,是單位內部各級管理層掌握信息,加強內部控制的報告性文件,也是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業績報告是為單位內部控制服務的,屬於管理會計的范疇。
因此,編制業績報告必須與單位內部的組織結構和其他控制方式相結合,明確反映各級管理層負責人的責任。業績報告可以有日報、周報、月報、季報、年報等,並通過文件的形式予以規定。
(4)代理公司如何具體實施內控制度擴展閱讀:
企業內部控制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作用:
1、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准確性
健全的內部控制,可以保證會計信息的採集、歸類、記錄和匯總過程,從而真實地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的實際情況,並及時發現和糾正各種錯誤,從而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准確性。
2、有效地防範企業經營風險
在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企業要達到生存發展的目標,就必須對各類風險進行有效的預防和控制,內部控製作為企業管理的中樞環節,是防範企業風險最為行之有效的一種手段。
它通過對企業風險的有效評估,不斷加強對企業經營薄弱環節的控制,把企業的各種風險消滅在萌芽之中,是企業風險防範的一種最佳方法。
3、維護財產和資源的安全完整
健全完善的內部控制能夠科學有效地監督和制約財產物資的采購、計量、驗收等各個環節,從而確保財產物資的安全完整,並能有效地糾正各種損失浪費現象。
4、促進企業的有效經營
健全有效的內部控制,可以利用會計、統計、業務等各部門的制度規劃及有關報告,把企業的生產、營銷、財務等各部門及其工作結合在一起,從而使各部門密切配合,充分發揮整體的作用,以順利達到企業的經營目標。
同時,由於嚴密的監督與考核,能真實地反映工作實績,再配合合理的獎懲制度,便能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及潛能,從而促進整個企業經營效率的提高。
5. 企業如何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
企業要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必須建立企業管理體系,即:明確的組織結構,准確的部門職能,精細的工作流程,嚴格的考核體系,是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的保證。
6. 如何建立內控體系包括如何建內控制度,內控組織架構,內控崗位設置,內控崗位職責,內控日常業務開展
內控體系建立的原則
企業建立財務內控制度體系既要以《會計法》、《公司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等法律法規作為依據,又要結合企業的具體情況,便於企業有效增強內部管理,防範經營風險,保護單位財產,保護國家、集體和職工三者利益,增強企業效益。具體來講,企業財務內控制度體系的建立要符合以下原則:
1.合法性原則,就是指企業必須以國家的法律法規為准繩,在國家的規章制度范圍內,制定本企業切實可行的財務內控制度。這是企業建立內控制度體系的基礎,在大量的違法違規的企業中,一則是因為不依法辦事,更重要的是因為企業財務內控制度本身就脫離了國家的規章制度,任意枉為,最後給國家給企業造成了損失,給社會帶來了不良影響。
2.整體性原則,就是指企業的財務內控制度必須充分涉及到企業財務會計工作的各個方面的控制,它既要符合企業的長期規劃,又要注重企業的短期目標,還要與企業的其他內控制度相互協調。我們在工作中通常存在著很多局限性或「近視症」,往往就事論事,僅從財務單方面出發考慮問題,結果顧此失彼,與其他內控制度執行相互矛盾,或不受廣大幹部職工的理解,而造成制度的「名存實亡」,因此,在建立財務內控制度體系時應把握全局,注重企業的整體實施效果。
3.針對性原則,是指內控制度的建立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針對企業財務會計工作中的薄弱環節,針對企業容易出現錯誤的細節,制定企業切實有效的內控制度,將各個環節和細節加以有效控制,以提高企業的財務會計水平。目前我們很多企業沒有一套根據企業實際制定的財務會計制度與規范,從而造成會計工作薄弱,財務管理混亂。
4.一貫性原則,就是指企業的財務內控制度必須具有連續性和一致性,不能朝令夕致,隨時變動,否則就無法貫徹執行。我們在制定企業財務內控制度時,要高度重視這一點,要力求制度盡可能連續,保證會計工作的嚴肅性。
5.適應性原則,指企業財務內控制度應根據企業變化了的情況及財務會計專業的發展及社會發展狀況及時補充企業的財務內控制度。適應性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外部的適應性,另一方面是對企業內部的適應。外部適應性是指企業的財務內控制度要適應國家的宏觀經濟發展,產業的發展和對企業競爭對手機制的適應。而內部適應性是指要適應企業本身的戰略規劃、發展規模和企業的現狀。企業要把握這兩個方面,制定適時適用的財務內控制度,並將企業財務會計水平向更高、更好的方向發展。
6.經濟性原則,是指企業的財務內控制度的建立要考慮成本效益原則,就是說在運用過程中,從經濟角度看必須是合理的。一項制度的制定是為控制企業的某些環節、關鍵點,並最終落實到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及增加效益上,若違背了這個觀點,就變得得不償失。
7.適用性原則,是指企業財務內控制度應便於各部門、各職工實際運用,也就是說企業財務控制度的操作性要強,要切實可行。這是制定財務內控制度的一個關鍵點。企業內控制度的適應性可概括為「內容規范、易於理解、便於操作,靈活調整」。
8.發展性原則,制定企業財務內控制度要充分考慮宏觀政策和企業的發展,密切洞察競爭者的動向,制定出具有發展性或未來著眼點的規章制度。企業財務內控制度是企業的一項重要制度,它能促進企業財務會計水平的提高,為此,我們要具有戰略的高度把它引向更完備的發展方向。
內控體系的目標
企業財務內控制度是為企業的經營目標服務的,我們制定財務內控制度體系必須達到以下五個目標:1保證業務活動按照適當的授權進行。2保證所有交易事項以正確的金額,在恰當的會計期間及時記錄於適當的賬戶,使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符合有關財務會計制度和會計准則的要求。3保證對資產和記錄的接觸、處理均經過適當的授權。4保證賬面資產和實存資產定期核對相符。5保證財務會計監督的及時性和准確性。
內控體系控制的要點
企業的財務內控制度要達到服務於企業經營目標,要達到對經營活動的控制,必須使財務內控制度對每個環節進行控制,控制好各個要點。實行企業財務內部控制要實現以下要點:
1.明確管理職責、縱向與橫向的監督關系;2.職責分工,權利分割,相互制約;3.交易授權,建立恰當的審批手續;4.設計並使用適當的憑證和記錄;5.資產接觸與記錄使用的授權;6.資產和記錄的保管制度;7.獨立稽核,例行的復核與自動的查對;8.制訂和執行恰當的會計方法和程序;9.工作輪換;10.獨立檢查,包括外部和內部審計等。
內控體系框架
在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指導下,在解決了企業財務內控制度體系建立的前提下,按照企業內控制度建立的原則、目標、要點的要求,企業應建立起本單位的完備的財務內控制度體系。我認為企業財務內控制度體系應包括以下七個方面的基本財務會計控制制度:
1.可靠的憑證制度;2.完整的簿記制度;3.嚴格的核對制度;4.合理的會計政策和會計程序;5.科學的預算制度;6.定期的資產盤點制度;7.適時適用的監督考核制。
具體地講,財務內控制度體系框架可分為以下五個方面:
(一)原則性的財務、會計制度
1.會計核算制度:
(1)會計核算的體制;(2)主要會計政策;(3)會計科目名稱和編號;(4)會計科目使用說明;(5)會計報表種類及其格式;(6)會計報表編制說明(附註)。
2.財務管理制度:
(1)企業內部財務管理體制;(2)貨幣資金管理;(3)往來結算管理;(4)存貨管理;(5)短期、長期投資管理;(6)固定資產管理;(7)在建工程管理;(8)無形資產、遞延資產管理;(9)其他資產管理;(10)銷售收入管理;(11)成本費用管理;(12)盈利及分配管理;(13)財務會計報告與財務評價管理。
(二)綜合性管理制度
1.賬務處理程序制度(對會計核算基本流程,有關會計事項處理的必需手續以及具體操作規范作出規定);2.財務預算管理制度;3.會計稽核制度;4.內部牽制制度(根據需要,對會計核算中需強調的內部牽制、制約程序作出集中的規定);5.財產清查制度;6.財務分析制度;7.會計檔案管理辦法;8.會計電算化管理辦法;9.對子(分)公司等所屬單位的財務會計管理辦法。
(三)財務收支審批報告制度
1.財務收支審批管理辦法;2.重大資本性支出審批與授權審批制度;3.重大費用支出審批與授權審批制度;4.財務重大事項報告制度。
(四)財務機構與人員管理制度
1.財務管理分級負責制;2.會計核算組織形式;3.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4.內部會計人員管理辦法(含會計工作崗位輪換管理辦法、會計人員委派管理辦法等);5.對違反財經紀律及企業財會規章制度事項的處罰規定。
(五)成本費用管理制度
1.費用報銷管理辦法;2.成本核算辦法;3.成本計劃管理辦法;4.成本控制管理辦法;5.成本分析管理辦法;6.成本費用考核管理辦法。
7. 如何完善企業內部控制
企業內部控制的內涵及其作用
所謂內部控制 ,是指企業為了保證業務活動的有效進行,保護資產的安全與完整,防止、發現、糾正錯誤與舞弊,保證會計 資料的真實、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實施的政策、措施及程序。廣義地講,一個企業的內部控制是指企業的內部管理控制系統,包括為保證企業正常經營所採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內部控制按其控制的目的不同,可以分為會計控制和管理控制,會計控制是與保護財產物資的安全性、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以及財務活動的合法性有關的控制;管理控制是指與保證經營方針、決策的貫徹執行,促進經營活動的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以及經營目標的實現有關的控制。會計控制與管理控制並不是相互排斥、互不相容的,有些控制措施既可以用於會計控制,也可用於管理控制。
內部控制的目標是確保單位經營活動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資產的安全性以及經濟信息和財務報告的可靠性。其主要作用在於有助於管理者實現企業經營方針和目標;保護企業各項資產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資產流失;保證業務經營信息和財務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除此之外,保證單位內財務活動的合法性也是內部控制的目標。良好的內部控制雖然能夠達到上述目標,但無論內部控制的設計和運行多麼完善,它都無法消除其本身所固有的局限,這種局限性也必須明了並加以預防。
企業內部控制失效的表現及原因
企業內部控制失效的表現
從企業近幾年發生的涉及會計違法違紀案件和各有關部門對企業審計檢查的結果看,企業內部控制 失效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會計信息失真近年來,企業由於會計工作秩序混亂。核算不實而造成的信息失真現象較為嚴重,如常規性的印單(票)分管制度、重要空白憑證保管使用制度及會計人員分工中的「內部牽制」原則等得不到真正的落實;會計憑證的填制缺乏合理有效的原始憑證支持;人為捏造會計事實;篡改會計數據、設置賬外賬、亂擠亂攤成本、隱瞞或虛報收入和利潤等等。
費用支出失控,潛在虧損增加某些企業為了搞活經濟,允許部門經理開支一定比例的業務費用,但對這部分費用的適用范圍既無明確規定,也無約束監督機制,導致部門經理大手大腳,揮霍浪費,使本來微利的企業出現虧損;有的企業由於財產物資內控管理薄弱,物資購銷制度鬆弛,采購、驗收、保管、運輸、付款等職責未嚴格分離,存貨的發出未按規定手續辦理,也未及時與會計記錄相核對,對多年來的毀損、報廢、短缺、積壓、滯銷等不作處理,致使巨額潛虧隱藏在庫存中,再加上經濟往來中審查制度不健全等,造成國有資產大量流失。
違法違紀現象時常發生有的企業主管財務的領導、業務經辦人員、財會人員利用內控不嚴的漏洞大量收受賄賂,貪污公款,挪用、盜竊資金,或與企業外不法商人相勾結,非法侵佔企業資金等。
企業內部控制失效的原因分析
企業內部控制失效,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企業內部控制體制不順主要表現在:會計崗位設置和人員配置不當,業務交叉過雜,會計人員兼職過多,職權不明,會計的事前審核、事中復核和事後監督流於形式;有相當一部分企業沒有建立內部審計機構,己建立內部審計機構的企業也未能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內部審計工作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和支持。
企業內部控制制度 不完善,執行不得力目前相當一部分企業對建立內部控制制度不夠重視,內部控制制度殘缺不全或有關內容不夠合理。更多的是有章不循,將已訂立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印在紙上,掛在牆上」,以應付有關部門的檢查、審計,而不管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情況如何,遇到具體問題多強調靈活性,使內部控制制度流於形式,失去了應有的剛性和嚴肅性。
考核企業幹部政績、業績機制不完善長期以來,對企業幹部政績、業績考核以目標利潤完成情況為主要依據,缺乏對其他相關指標的綜合考察。有些業務主管部門,為了加快本系統的經濟發展,在沒有進行科學論證的情況下,下達一些脫離實際的經濟增長考核指標,而部分企業領導者為討好主管部門藉此顯示自己的能力,通過提供虛假會計信息等手段來「實現」上級主管部門下達的有關指標。
會計人員素質較低近幾年來,會計隊伍迅速擴大,但對會計人員的思想教育、業務培訓沒有跟上,有些培訓流於形式,根本起不到提高會計人員素質的作用,突出表現在:一些根本不具備從業資格,靠人情關系混進會計隊伍的人員,只憑領導意志辦事,法律、准則、制度懂得不多,卻沒有不敢造的報表,沒有不敢花的錢;還有部分會計人員無視財經紀律,為了個人利益,順從領導意圖辦事,甚至協助領導,弄虛作假,造成會計信息失真,財務報表被歪曲等。
外部監督乏力為了加強監督,我國已形成了包括政府監督(如財政、審計、稅務、證券監管等部門的監督)和社會監督(如注冊會計師,社會輿論等的監督)在內的企業外部監督體系。然而,如此大的一個監督體系其監督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的對策
構築嚴密的企業內控體系
在企業一線「供產銷」全過程中融入相互牽制、相互制約的制度,建立以防為主的監控防線。設立事後監督,即在會計 部門常規性的會計核算的基礎上,對其各個崗位、各項業務進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為主的監控防線。以現有的稽核、審計、紀律檢查部門為基礎,成立一個直接歸董事會管理並獨立於被審計部門的審計委員會,審計委員會通過內部常規稽核、離任審計、落實舉報、監督審查企業的會計報表等手段,對會計部門實施內部控制 ,建立有效的以「查」為主的監督防線。
以上三個層次構築的內部控制體系對企業發生的經濟業務和會計部門進行「防、堵、查」遞進式的監督控制,對於及時發現問題,防範和化解企業經營風險和會計風險,將具有重要的作用。
強化對內部控制制度實施情況的檢查與考核,並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
為了保證企業內部控制 制度能有效地發揮作用,並使之不斷地得到完善,企業必須定期對內部控制制度 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與考核,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遵循,執行中出現了什麼問題,為什麼某項內部控制制度不能執行或不完全執行,估計可能產生或已經造成什麼後果。對於嚴格執行內部控制制度的,給予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對於違規違章的,堅決給予行政處分和經濟處罰,並與職務升降掛鉤。只有做到壓力與動力相結合,才能最終達到內部控制的目的。
深化產權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
內部控制能否真正成為管理者的內在需求,是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會否流於形式的關鍵。而要使內部控製成為企業的內在需求,主要取決於兩點:一是會計信息是否決定著企業的決策;二是企業是否通過提供真實的會計信息取信於社會。這兩點目前許多企業都未做到,這種現象從表面上看好像是領導認識不高,對財經紀律了解不深所造成的,實際上是許多領導明知故犯,「對財經紀律不了解或了解不深」只是借口而已,這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產權制度和代理問題。因此,只有通過產權制度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使企業領導人與企業興衰息息相關,企業領導者才會有動力去實施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才會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加強對內部控制行為主體「人」的控制,把內部控制工作落到實處
企業內部控制失效,經營風險,會計風險產生,行為主體全是人(這里所指的人是指一個企業從領導到有關業務經辦人員)。只有上下一致,及時溝通,隨時把握相關人員的思想、動機和行為,才能把內部控制工作做好。具體講,除領導本身應以身作則起表率作用外,還應做好以下工作:
要及時掌握企業內部會計人員思想行為狀況。內部業務人員、會計人員違法違紀,必然有其動機,因此企業領導及部門負責人要定期對重點崗位人員的思想和行為進行分析,著重了解他們是否有賭博、炒股、經商,與社會劣跡人員往來和追求超常消費等情況,掌握可能使有關人員犯罪的外因,以便採取措施加以防範和控制。
對會計人員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和業務培訓。職業道德教育要從正反兩方面加強對會計人員的法紀政紀、反腐倡廉等方面的教育,增強會計人員自我約束能力,自覺執行各項法律法規,遵守財經紀律,做到奉公守法、廉潔自律。加強對會計人員的繼續教育,要特別重視對那些業務能力差的會計人員的基礎業務知識的培訓,以提高其工作能力,減少會計業務處理的技術錯誤。
強化外部監督,督促企業不斷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財政、稅務、審計等部門要合理分工,建立崗位責任制,並注意加強彼此間的信息交流,定期互通情報,形成有效的監督合力。
應加強對企業內部控制的了解、檢查與監督,加大執法力度,增強威懾力;有關部門必須切實抓好對注冊會計師執業質量的監管,使注冊會計師的社會監督職責到位;鼓勵與支持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對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違法違紀行為曝光,以充分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
建立良好的信息溝通系統,提高企業內部控制效果
一個良好的信息和溝通系統可以使企業及時掌握營運狀況,提供內容全面、及時、正確的信息,並在有關部門和人員之間進行溝通。目前,大中型企業的會計核算基本上脫離了手工操作的賬務處理過程,許多企業內部控制的很大一部分也實現了計算機化,這既節省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減少了人為因素對內部控制效果的影響。今後我們要特別注意開發與引進先進的企業財務與管理軟體,逐步建立高質量的企業信息溝通系統。
加強企業領導者自覺控制意識
內部控制 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員工的控制意識和行為,其中企業領導者內部控制的自覺意識和行為尤為重要。從我國一些企業的現狀分析,這些企業不是沒有內部控制,而是沒有很好地執行。其中,往往是企業領導者帶頭不執行,破壞既定的內部控製程序,導致內部控制形同虛設或只對下不對上。今後在制定企業內部控制 有關規定時,同樣要明確企業領導者應負的責任。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由上而下共同執行內部控制的要求,從而推動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 的健康發展。(鷺佳)
8. 怎麼健全企業內控管理制度的措施
(一)努力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
內部控制環境,是指內部控制環境所賴以依存和運行的、對其建立和實施發生影響的各種內部、外部因素的總和。主要反映管理者和其他人員對內部控制制度的態度、認識和行為,它是內部控制制度運行的基礎。沒有良好的內部控制制度環境,內部控制制度的目標、內容、方法等都不可能得到有效的實施。根據當前企業現狀,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需要做好以下三點:
1、加快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建設步伐
企業法人治理是所有者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級管理人員組成的一定製衡關系。完善內部控制制度,首先需要規范法人治理結構,因為內部控制制度處於公司法人治理設定的大環境下,內部控制制度能否有效運行與公司法人治理結構是否完善有很大的關系。從所有者的立場出發,不單單要把企業最高管理者行使權力的過程納入內部控制制度的監控范圍,而且要將其作為內部控制制度的重點監控對象。明確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的職責,是其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
2、加強企業人員的教育,提高企業人員的內部控制及風險意識 要使內部控制系統的功能按預定的目標正常發揮,必須配備與承擔的職務相適應的高素質人員,故要強調以企業人員為本,要求企業內部要充分發揮企業人員的作用,依靠提高企業人員的綜合素質道德水平和法規意識,充分發揮企業人員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達到內部控制的最佳效果。除對人員素質的控制,還可以對人員的職務進行定期輪換,不僅使某項職務的承擔人員發生的錯弊能在短時間內被發現、糾正,而且可以促使工作人員兢兢業業工作,以便交接時經得起檢查,從而達到增強內部控制的功能。內部控制制度的成敗,取決於企業人員控制意識和行為,而領導者內部控制的意識和行為是關鍵。企業領導層要積極支持整個內部控制制度健身,推動和實施內部控制制度和風險管理文化,使內部控制及風險意識在企業人員內部得到廣泛認同。
3、重視道德規范建設,建立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
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長期經營實踐中所凝結起來的一種文化氛圍、企業價值觀、企業精神、經營境界和廣大員工所認同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方式。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能為企業控製程序的執行創造良好的基礎,在完善控制環境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企業內部控制應當建立在共同的倫理道德規范的基礎上,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團隊精神。只有當企業的每個員工信仰明確,思想鮮明,都能以主人翁的態度參與企業管理,充分發揮其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內部控制才能更有效。
(二)加強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力
內部控制制度能否發揮其效能,執行時關鍵,因此一定要做到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首先,各企業領導人要轉變思想觀念,充分重視內部控制制度的作用,變被動為主動,充分考慮本企業的規模、生產經營特點、員工素質的因素,設立相應的機構。企業經營者應加強對廣大員工的素質教育和法制教育,增強他們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各負其責、各司其職、相互監督,保證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貫徹落實。特別是要改變以往內部審計機構從屬財務部門,內部審計人員也多由財務人員兼任的局面,設立企業的內部審計部門,保障其獨立性和權威性,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審查和評價作用,藉以維護財經紀律,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此外,還要提高企業員工的政治和業務素質,可以通過招聘制、考評制、輪換制等,選拔綜合素質高、業務技術好、管理能力強的人員擔當相應職務。強化內部控制制度實施情況的檢查與考核,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對於嚴格執行內部控制制度的,給予精神鼓勵和物質獎勵;對於違規違章的,堅決給與行政處分和經濟處罰,並與職務升降掛鉤。最後,國家對於拒不建立健全相應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企業,要嚴加懲處。為了保證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發揮作用,並使之不斷的得到完善,企業必須定期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與考核,看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遵循,執行中有何成績,出現了什麼問題,為什麼某項內部控制制度不能執行或不能完全執行,估計可能產生或已經造成的後果。
(三)健全企業內部審計制度
在現代企業制度中,內部審計已成為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客觀的保證和咨詢活動,其目的是增加組織的價值和改善組織的經營。它通過系統、規范的方法評價和改善組織的風險管理、控制和管理過程的有效性,幫助組織實現其目標。對當前內部審計存在的薄弱環節,企業管理者應採取有效措施,增強內部審計的權威性和獨立性,真正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拓寬內部審計的范圍,在做好財務審計工作的同時,廣泛開展管理審計。內部審計工作的職責不僅包括審核會計賬目,還包括稽查、評價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業內部各組織機構執行制定職能的效率,並向企業最高管理部門提出報告,從而保證企業的控制制度更加完善嚴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