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機關扶貧 » 海德歸因內控

海德歸因內控

發布時間: 2021-03-12 01:55:07

㈠ 有人可以解釋社會心理學中提到的歸因理論嗎

一、歸因的基本概念

歸因指個體對自己或他人的行為的原因加以解釋和推測的過程。歸因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例如,上課時有一位學生遲到了,這時,大家都會對這個事件作出解釋,有的人會想,他可能是睡過頭了;有的人猜測,可能是遇上堵車了等等,無論最終將原因歸結為什麼因素,這種探索原因、尋求解釋的過程就是歸因。

每個人都會對周圍發生的事情進行原因的分析,只不過有時自己沒有意識到而已。一般而言,當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時,人們更有可能去推測其中的原因。這正如一向成績好的學生考了高分,大家可能習以為常;但如果一向成績不好的學生考了高分,大家都會感到很好奇,於是會推測其原因。

根據歸因者與行為者的關系,歸因可以分為自我歸因和他歸因。自我歸因指個體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原因的分析,他歸因指個體對他人行為的原因進行分析。在前一種歸因中,歸因者和行為者是同一個人,而後一種歸因中,歸因者和行為者不是同一個人。也就是說,別人的行為、自己的行為都有可能成為人們進行歸因分析的對象,歸因未必都是針對自己的行為來進行的,也未必都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對別人的行為進行分析,人們既可能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原因分析,也可能對別人的行為進行原因分析。

歸因反映的是個體對於引起某個事件原因的認識,因此,由歸因所得出的原因其實是個體的一種主觀解釋,未必是引起事件的真正原因。但是,這種未必正確的主觀解釋往往比真實的原因更能影響個體的情緒、行為等各個方面。例如,我們假設這樣一種情境:葉子這次考試不及格,於是她將失敗的原因歸結為自己太笨、能力很差;其實她是一個很聰明的學生,智商高達120,她的低分純屬教師判卷錯誤。在這個情境中,客觀的原因是教師的失誤,葉子主觀的解釋是自己的能力低──顯然這是一個錯誤的解釋;但在這兩種原因中,影響葉子的是後者──由於她覺得自己笨,所以感到自卑、自責,覺得無顏見人;而不是因為教師的錯誤而感到憤怒。可見,這種主觀解釋比客觀、真實的原因更能影響個體的行為。

按照著名的歸因研究者韋納(B.Weiner,1972)的觀點,歸因不是一個獨立的過程。歸因研究的價值正在於歸因是上一次行為和下一次行為之間的重要環節,具體地說,對上一次行為的原因的解釋將對下一次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例如,如果一個學生將失敗的原因歸結為自己太笨,那麼,他就會自暴自棄,因為聰明和笨是自己無力控制的;相反,如果他將失敗歸結為自己不夠努力,他就會為了獲得下一次的好成績而付出努力,刻苦學習。從這個角度而言,歸因是影響學習動機的重要因素。

歸因是一個比較豐富的研究領域,心理學家對於歸因提出了各種不同的理論。下面我們將介紹一些比較重要的歸因理論。

二、重要的歸因理論

(一)海德的常識心理學

歸因最初是社會心理學的研究領域,海德(F.Heider,1958)是這一領域的開創者。

海德認為,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會像科學家一樣對周圍的事件進行分析、理解和推斷。他還認為,人有一種基本的需要,那就是預測和控制環境;而達到這個目的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尋找事件發生的原因。如果掌握了其中的原因,就能更好地控制環境。

某個事件為什麼發生?海德認為回答這個問題的關鍵是弄清事件的原因是在於個人(內部原因)還是在於環境(外部原因),或者兩者兼而有之。內部原因包括動機(想做這件事)和能力(能做這件事)。例如,小華可能具備完成家庭作業的能力,但他卻沒有完成作業的動機和願望;相反,小東可能想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但根本不會做這些題目;而且,即使動機和能力都具備了,也未必就一定會完成作業,因為這件事情還受外部因素的影響,如作業太多、時間不夠、身體不適、停電等。

海德除了研究事件發生的原因之外,也探討了對事件後果責任的知覺。他認為,在許多情況下,明確誰應該對事情的後果負責比誰引起事情的發生更重要。例如,童童在投鉛球時砸了元元的腳,在這個情境中,事情是童童引發的,但責任的問題並沒有解決。海德假設一個人對他引起的事件所負的責任有不同的程度,最低的責任程度是聯想責任,在這種情況下,所謂的責任者其實與事件根本沒有關系,只是被別人錯誤地聯想成與事件有關。例如,元元的腳是自己走路時扭的,並不是童童砸的。第二級是因果責任,此時責任者的確引起了事件,但他事前並不知道會導致這個後果,事情的發生完全是偶然事故所致。例如,童童的確把鉛球砸到了元元的腳上,但在童童投出鉛球之前,元元並沒有出現在他的視野范圍之內,元元是在童童投出鉛球之後跑進了危險地帶正好迎上鉛球的。第三級是可預知責任,明知道自己的行為可能會導致某種後果,但仍然採取了這一行為。例如,有一條瘋狗正沖向元元,童童本來是想用鉛球趕走狗──盡管他知道可能會傷著元元,但仍然投出了鉛球,不幸砸了元元的腳。第四級為故意責任,採取某種行為的目的就是要造成這一後果。例如,童童想報復元元,因此故意將鉛球砸向元元。第五級責任為正當責任,在特定的情境中,這件事情的發生可以認為是正當的。例如,當人們遭到歹徒的襲擊時,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可以進行「正當防衛」。

海德對於歸因研究的貢獻在於提出了很多基本問題,他關於因果及責任的探討啟發了後來的研究者。

(二)一致性推斷理論

瓊斯和戴維斯(E.E.Jones & Davis,1965)的一個基本假設是:我們習慣於對別人穩定的、富含信息的行為尋找有意義的解釋。所謂富含信息的行為,是指他人的行為被認為是故意、有意的,也就是說,是由於某種持續一致的重要意圖而產生,與情境的變化無關。簡而言之,一時出現的念頭不如時常出現的意圖更能說明一個人的本質。他們認為,歸因活動的目的在於對他人作出一致性推斷,即行為和引起行為的意圖總是與人的某種重要的穩定的特點(即傾向性)相一致。所以,對他人行為的傾向性的歸因使我們能夠理解和預測他人的行為。

瓊斯和戴維斯提出了判斷行為原因的若干線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非共同效應」。如果一個人的行為有多種可能的原因,那麼,比較這種行為與其他行為在後果上的差異,可以幫助我們推斷這一行為的意圖。例如,某個學生填報高考志願時在兩所學校中挑選了其中一所,這兩所學校的名氣、專業水準、校園環境都相差無幾,只是其中一所離學生的家近一些,而另一所離家很遠。那麼,我們就可以推測,他之所以選擇了這所學校,可能是因為這所學校交通更便利。他們進而認為,兩者之間的相似之處越少,行為的傾向、意圖就越明顯,我們作出的推測也就越准確。並且,某種選擇中的不利因素越多,這種意圖對他人而言就越重要。例如,盡管這所學校的學費比其他學校都高,但他仍然選擇了這所學校,那麼,我們就知道他的確是非常想選擇一所交通方便的學校。可見,進行這種「非共同效應」的分析,可以使我們明確行為的原因何在,所找到的非共同效應越少,歸因就越有把握。

由於在實際生活中行為的不同原因往往難以確定、難以窮盡,非共同效應的分析帶有較大的模糊性。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瓊斯和戴維斯提出了其他一些進行一致性推斷的線索和條件。

其一是行為的可選擇性。要推斷一個人行為的意圖,關鍵的一點是要確定他的行為是受環境的限制而被迫產生還是出自他自己的選擇。例如,一個人在周圍無人時拾到錢包交給了失物招領處,我們基本上可以斷定他是一個無私的人;可是,如果一個人在周圍有很多熟人的時候拾到錢包交公,這種行為就不一定反映了他內心的意願,而有可能顧慮到別人對他的看法才這么做。

行為是否符合社會傳統也是我們用來判斷因果關系的一個重要標准。傳統通常會對人的行為帶來限制,如果行為不遵循傳統就要冒不良社會後果的風險,諸如遭到他人的批評、拒絕或不理解。所以,當人們的行為打破了常規或傳統時,就可以說,這種行為反映了他真正的面貌。比方,下課時同學之間相互聊天談笑,這是很正常的;但如果某個學生在上課時也與同桌聊天講話,我們就可以斷定這個學生的確是非常健談、「話多」。

行為是否是社會角色的一部分也能提供有關行為傾向的信息。例如,如果一個消防隊員撲滅了一場火,我們並不能完全斷定他是樂於助人的,因為這是他的本職工作。如果某種行為是由本來不從事這一工作的人來完成的,我們就可以基於這一行為作出推斷他的傾向性。例如,如果救火的人根本不是消防隊員,而只是一個普通的路人,那麼我們就可以推測他是一個助人為樂、勇敢無私的人。

(三)協變分析理論

凱利(Kelley,1967)對於歸因研究的重要貢獻之一是協變分析模型。

協變是指多個事件之間同時出現的現象,如果兩件事情總是同時出現,它們之間就是高協變性,如果只是偶爾同時出現則是低協變性。例如,每次我穿皮大衣時,小狗都會打噴嚏,這就是高協變性,而如果它只是有時在我穿皮衣時才打噴嚏,這就是低協變性。我們想要了解某個結果出現的原因,就應該考察結果與各種可能的原因之間的協變性,將結果歸因於協變性最高的原因。例如,如果小狗打噴嚏和我穿皮衣之間的協變性很高,就可以推測它打噴嚏是因為對皮衣過敏。

凱利認為,人們在進行協變信息評估時,會考慮與行為相關的三種因素即特異性、一貫性、一致性。特異性指行動者對其他對象是否以同樣方式做出反應;一貫性指在其他情境、其他時候行動者的這種行為是否發生;一致性指該行動者的行為是否與其他人的行為相一致。我們可以以一個例子來解釋這三種因素以及如何根據三種因素對事件的原因進行分析。

例如,小裕在遇到菲菲時沒和菲菲打招呼。在這個事件中,特異性是指小裕是否今天跟所有人都不打招呼?如果是則為低特異性,如果不是則為高特異性;一貫性指小裕在遇到菲菲時是否總是不招呼?如果是則為高一貫性,否則為低一貫性;一致性指是否今天所有遇見菲菲的人都不跟她打招呼?如果是則為高一致性,如果不是則為低一致性。

凱利認為,特異性、一貫性、一致性是人們進行歸因的基礎,三種因素的不同組合能為歸因提供特定的信息。例如,小裕和其他人都招呼只是不理睬菲菲(高特異性),小裕從來不跟菲菲招呼(高一貫性),其他人也都不和她招呼(高一致性),那麼,我們可以肯定,事情的原因在於菲菲,比如,她可能總是板著臉,或者居高臨下、盛氣凌人,讓人感到難以接近,所以別人不敢和她打招呼。

如果今天小裕和其他人都招呼只是不理睬菲菲(高特異性),並且小裕以前遇見菲菲時打招呼(低一貫性),而今天所有遇見菲菲的人都不跟她招呼(高一致性),那麼,我們可以推測,事情的原因在於菲菲,她可能做錯了什麼事情得罪了大家,所以大家不願意理睬她。

如果小裕今天只是不跟菲菲招呼而和其他人都招呼(高特異性),小裕遇見菲菲時從來不打招呼(高一貫性),而且今天只有小裕不和菲菲打招呼,其他所有人都跟她打招呼(低一致性),那麼我們可以肯定,小裕和菲菲之間可能有宿怨,所以他不理睬她。

如果今天小裕和其他人都招呼只是不理睬菲菲(高特異性),小裕以往都會和菲菲招呼(低一貫性),今天其他人遇見菲菲時都打招呼(低一致性),那麼,事情的原因可能在於小裕,他可能今天心情不好,或者身體不適,沒精打采也就顧不上和菲菲打招呼。

凱利的協變模型描述了一種理性的歸因程序,他將每個人都比喻成一個樸素的科學家,會以一個真正的科學家從資料中得出結論的同樣方式來進行因果推斷。盡管凱利的這一假設得到了很多實驗的支持,但它是一個過於理想化的模型,因為在很多情況下,我們無法得到關於特異性、一致性、一貫性三個方面的所有信息。例如,我們可能不知道這個人先前的行為特點,於是無法得到關於一貫性的信息,我們也可能不知道其他人在同樣情境下的行為,於是又喪失了關於一致性的信息……在這種情況下,凱利的理論就不適用。退一步來講,即使完全具備了三方面的信息,在實際生活中我們也並不完全按照協變分析的方式進行原因的分析。一個比較明顯的傾向是,人們對一貫性的偏愛超過了特異性,而一致性用得最少。例如,你遇見一個熟人,和他打招呼,可他卻不理你,這時你的第一反映往往是「這人今天怎麼了?他以前不是這樣的呀!」而不是「他對別人也是這樣嗎?為什麼單單不理睬我?」更不是「別的人也像他一樣不理睬我嗎?」──前者就是一貫性信息,而後兩者則分別是特異性信息和一致性信息。此外,研究者還發現,只要有機會,人們就運用關於行為者的額外信息(如個性)或行為的情境方面的信息(如情境的限制),而不是用協變模型所涉及的信息。也就是說,人們可能為了圖省事而直接對行為給出最簡單的一個解釋,而不是綜合各方面的信息進行嚴密、客觀的推理。

總之,協變模型描述了進行推理的一種理想的方法、一種嚴密的程序,人們在實際進行因果推理時並不一定完全與它相吻合。同時,對協變模型的運用也會受到個體能力的影響,並非所有時候協變模型得出的結論都是正確的。

(四)控制源理論

羅特(J.Rotter,1966)關於控制源的研究是歸因領域中比較有影響的工作。羅特認為,人們對於積極或消極事件原因的預料是各不相同的。有的人認為自己有能力控制事件的發生,羅特稱之為內控者;有的人則認為事件的發生與自己無關,而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則為外控者。傾向於進行內部歸因的人,控制感較強,他們傾向於認為自己是事件發生的原因、行為是受自己支配的,例如,學習好是因為自己聰明或者自己努力;而傾向於進行外部歸因的人控制感較低,他們認為事件都是由自己而外的外部因素造成的,例如考得好是因為題目簡單,是因為教師教得好,是因為自己運氣好。

羅特和他的同事們(1966)的研究表明,控制源對於成功期望有重要影響。他們發現,在成功經歷後,如果被試將成功歸因於自己的技能,那麼他們對於下次成功的期望就比較高;如果將成功歸因於機遇,那麼對於下次成功的期望就比較低。相反,在失敗經歷後,如果將失敗歸因於自己的技能,對於下次成功的期望就降低;如果將失敗歸因於運氣,對於下次成功的期望就升高。

羅特還認為,控制源是一種較為穩定的傾向,它反映著個體看待世界、解釋世界的特定方式。他還制定了一份29個題目的量表來測定人們的控制源(1971)。

(五)自我知覺理論

早期的歸因研究者關注的大多是他人歸因,也就是說,個體站在旁觀者的立場,對別人的行為進行原因的分析。與此不同,貝姆(D.Bem)關注的是自我歸因。

貝姆(1967,1972)認為,人們對於自己的情緒、態度、品質、能力等往往是不清楚的,因此,不得不從自身的行為以及外在的環境來進行推測。也就是說,人們會尋找某種線索來分析自己內在的精神世界。人們對於自己的這種分析,與對於別人的分析並沒有本質上的差別。舉一個例子,假如有人問我,我的同學是否喜歡搖滾樂,這時,我可以回憶這個同學平常喜歡聽誰的歌、經常收聽什麼節目、喜歡買什麼磁帶……如果對這些問題的回答都和搖滾樂有關,那麼我就可以說:他喜歡搖滾樂。同樣的,我們對自己態度的分析也要通過觀察行為。如果有人問我是否喜歡搖滾樂,我也需要用判斷他人的方法來判斷自己。

但是,貝姆給這種自我知覺的過程增加了幾個限制的條件,也就是說,自我知覺過程並非在所有的情況下都是可以進行的、必須進行的。首先是行為的可選擇性即我們首先要確定某個行為是由自己選擇的、而不是由外部因素控制的,然後才能根據它來推測自己的態度。如果我常聽搖滾樂是因為我的好朋友們只聽搖滾樂,那麼,我就不能根據自己聽搖滾樂這一行為進行自我知覺,斷言自己喜歡搖滾樂,因為聽搖滾樂這個行為不是我自己選擇的,而是被動的。其次,當推斷所依據的內部線索很明顯時,就沒有必要進行自我知覺的過程。也就是說,如果我本來就對自己的態度、情緒等有相當清楚的認識──例如,我一直非常清楚自己是一個狂熱的搖滾樂樂迷、對此毫不懷疑,那麼就沒有必要以自我知覺的方式來推測自己的態度;只有當我們對自己的內部狀態不太清楚時,我們才會通過觀察自己的行為來進行推測。再次,如果存在足以表明我們的態度的、明顯的外在線索,也沒有必要進行自我知覺;只有在缺乏外在線索的情況下,我們才更有可能進行自我知覺。例如,同學們送了我一個外號「滾石」,那麼我也不必通過貝姆的「自我知覺」過程來判斷自己是否喜歡搖滾樂,因為事情是顯而易見的。

(六)成就歸因理論

歸因研究雖然一直相當活躍,但歸因理論真正對教育領域產生影響並不很早,這種影響始於韋納。20世紀70年代初,韋納嘗試用歸因解釋成就動機,從而創造性地將這兩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至今仍頗有影響力的動機歸因理論。

在韋納的動機歸因理論中,他首先確定了成就情境中成敗歸因的最顯著的原因知覺即能力、努力、任務難度、運氣。同一種活動情境中的原因知覺是多種多樣的,不同情境中的原因知覺更是千差萬別,為了尋找眾多的原因知覺內在的共同特性,韋納通過邏輯和經驗分析、數理統計分析(相關法、多因素分析法、多元方差分析)確定了原因的三個維度:(1)原因源,原因源是指原因是行動者自身原因還是外部環境的原因,如考題難度是外部原因,能力是內部原因;(2)可控性,可控性是指原因能否受行動者主觀意志的控制,如努力的可控性較高,能力、運氣的可控性較低;(3)穩定性,穩定性是指原因是否隨時間而改變,如運氣很不穩定,而能力較為穩定。韋納進而提出了歸因的三維結構模式:原因源×可控性×穩定性。他認為對任何一種原因知覺都可以從這三個方面進行分析,表3-1列出了他對於學業成就歸因中一些常見的原因知覺的原因維度的分析。


可以說,韋納對於原因維度的確定是他對於歸因研究的重要貢獻之一。韋納對於歸因研究的另一重要貢獻是,他使我們對於歸因的關注不再僅僅局限於歸因本身,而開始探索歸因對於後繼行為的影響。韋納認為,歸因不是一個獨立的過程,它是行為後果與後繼行為之間的中介認知過程,對行為後果所作的歸因會影響到對下次結果的預期及情感反應,而預期及情感反應又成為後繼行為的動因。

㈡ 最早提出通過內因和外因進行歸因的社會心理學家是誰

海德是歸因理論的創始人,最早提出通過內因和外因進行歸因。

㈢ 歸因理論里的控制點是誰提出來的啊

我查了幾本書,羅特提出的是單獨的控制點理論,而歸因理論說的是關於外部歸因和內部歸因,即控制點是海德提出來的,韋納接受了這個觀點,有進一步發展,提出穩定性和控制,分了努力和能力,難度和運氣,參考章志光《社會心理學》p158,陳琦《教育心理學》p225,和大綱p58

㈣ 控制點理論到底是誰提出來的

控制點這一概念,最初是由美國社會學習理論家的朱利安·羅特於1954年提出的一種個體歸因傾向的理論,旨在對個體的歸因差異進行說明和測量。

羅特發現,個體對自己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及其結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釋。控制點是個體將責任歸因於自身的內部因素還是外部因素,如命運、運氣或機遇。



(4)海德歸因內控擴展閱讀

控制點理論的運用

研究表明,對學習而言,學習者持有的對控制點的不同看法是通過影響其成就動機、情緒、其投入學習任務的精力、其對待任務的態度和行為方式、其對獎勵的敏感性及懲罰或分數對他們的意義、其自信心和對待教師的態度等一系列變數,從而影響學生自身的學習的。

具體來說,對控制點的不同看法能夠影響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慾望,能夠決定學生對學習任務是持接受的還是持拒絕的態度,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注意力是否集中,在學習中能否克服困難等。

㈤ 凱利對海德的歸因理論進行了發展,提出了協變原理。試根據協變原理的三個維度來解釋為什麼瑪麗會對小丑笑

<1>人變年輕原理
1 細胞不生長
2 激素不生長
3 血壓平衡
4緩沖對平衡
<2> 首先要打破各個細胞的平衡和生長
在互相休克的食物中有起到打破細胞平衡和細胞生長的激素
在細胞被破壞後
加對細胞的研究
<3>細胞咳起作用

㈥ 歸因理論里的控制點,到底是哪位大神提出來的。。。

應該是海德,羅特提出的是控制點理論而非歸因理論。題目說的是歸因理論的控制點二者不一樣的…

㈦ 韋伯的歸因理論

歸因理論(英語:Attribution theory),社會心理學的理論之一。歸因是指:觀察者從他人的行為推內論出行為原容因、因果關系。歸因理論是研究人們如何做出歸因,以及為何在某情況做出某種歸因,在另一情況做出另種歸因的理論。

歸因理論的假設是建立在個人隨時向重建認知平衡的慾望之上。主張當人們發生言行脫序狀況時,會主動運用存在腦中的認知為自已提出原因,或為別人找理由。

(7)海德歸因內控擴展閱讀:

格式塔心理學家弗里茨·海德(Fritz Heider)經常被描述為20世紀初的「歸因理論之父」,重視對人知覺的研究。在海德看來,行為的原因或者在於環境或者在於個人。

如果在於環境,則行動者對其行為不負責任;如果在於個人,則行動者就要對其行為結果負責。海德關於環境與個人、外因與內因的歸因理論成為後來歸因研究的基礎。他認為,對人知覺在人際交往上的作用就在於使觀察者能預測和控制他人的行為。

㈧ 不同性格對歸因方式選擇有什麼樣的影響 急求,謝謝

(1)海德、羅特的歸因理論:內控型的人認為成敗由自身原因造成的,個人對其行為結果負責。外控型的人認為成敗是由於外部因素造成的,其行為結果可以不負責任。
(2)維納的歸因理論:活動成敗的六個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務難度、運氣好壞、身心狀態、外界環境。三個維度:穩定性、內在性、可控性。在失敗時將原因歸於不可控的、穩定的,將會消極受挫,灰心喪氣。歸於可控的、不穩定的將利於激發鬥志。
(3)成就動機理論:追求成功者:目的是獲取成就,他們會選擇有所成就的任務(成功概率為50%的任務),通過努力,接受現實挑戰,獲取成功來提高自尊心和滿足。避免失敗者:傾向於選擇非常容易或者非常困難的任務,以防止自尊心受損和心裡煩惱,因為選擇容易的任務可以保證成功、避免失敗,而極其困難的任務可以找到適當的借口,得到自己和他人的原諒,減少失敗感。

㈨ 怎麼用海德歸因理論剖析自己的學習或者學習呢

在海德的P-O-X 模式中,只要3個要素之間有3個正關系

㈩ 海德的歸因理論包括下面哪些維度() A.穩定性 B.可控性 C.內部因素 D.外部因

在學業成敗歸因的三個維度中,與學生對自己學業成敗的預期最密切的維度是穩定性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