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如何加強櫃台內控管理
① 如何加強銀行客戶經理的內控管理辦法
一、強化內部控制和操作風險管理理念,建立良好的風險控制企業文化氛圍 對於城市商業銀行來說,引進國際銀行業先進的操作風險管理理念,形成良好的風險控制企業文化氛圍是迫在眉睫的任務。建立良好的操作風險控制文化氛圍首先要明確操作風險的科...
② 如何加強商業銀行內部管理
要加強商業銀行內控管理,首先應深入推進內控合規文化建設,做到合規理念入腦入心。要結合自身實際和職能定位,將合規管理理念嵌入業務流程,貫穿於各項工作、各個環節,並緊扣業務經營管理和員工思想實際,深入分析各種違規現象及案件發生的根源,有的放矢,解決問題。一是要加強合規培訓,舉辦各種形式的合規管理和合規文化講座,尤其要加強基層行內控管理人員培養,不斷提高業務技能和素質。二是要持續開展合規理念宣講活動。要在基層行不斷地開展合規理念宣講,提高全員的合規意識,使合規理念入腦入心。三是結合金融領域內各種違法違規案例,持續開展各種形式的警示教育,努力增強員工依法合規、遵章守制的自覺性。
其次,加強制度執行力建設。應該把加強制度執行力建設常態化,把執行力建設融入基層行各項工作之中。要建立良好的執行文化。通過教育,把執行理念烙進員工的思想意識中去,自覺按照規章制度辦事。要加強制度學習傳導。充分利用晨會、夕會或舉辦各類專題培訓班、以會代訓、以考促學等方式,加強一線員工對規章制度的學習,使每個員工熟練掌握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加大檢查監督力度,下大力量抓好重點業務、重點部位、關鍵環節的風險防控,加大監督檢查的頻次和范圍,始終保持對違規行為和違規人員的高壓態勢。
第三,制度建設要與業務創新同步更新。應根據業務流程的更新,對內控管理制度及時進行梳理更新,完善各項制度和操作規程,保證制度和規程覆蓋所有業務領域和所有風險點,做到每一項業務都「有章可依」。同時,要做好制度後評價,推動制度的創新完善。對於已經過時的制度規定要及時清理和廢除,避免新舊制度交叉而造成不必要的執行矛盾和風險隱患。
第四,健全內控管理激勵機制。應在基層行建立有效的內控管理激勵機制,將內控管理水平與其績效掛鉤,充分調動全員參與管理的積極性。可將基層行收入的30%與內控管理水平掛鉤,每季度組織對各基層行內控管理狀況進行量化考核,考核結果納入行領導經營目標考核。同時,建立健全內控考核指標體系,根據上級行內控評價標准等內控管理規定,結合主要業務風險點,建立市行、支行、網點三層內控管理考核指標體系,確定每個指標的分值和扣分標准,保證量化考核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第五,進一步完善內控監督機制。應努力保持內控合規部門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建議在各基層行設立專職內控管理人員,由上級行垂直領導,工資晉升單獨考核,確保形成有效監督制約。建議對內控合規人員實行等級管理考核制度,按照工作業績、管理水平等核定內控合規人員級別,並享受相應級別的幹部待遇,從而脫離被監督行的制約,確保形成有效監督制約。
③ 如何加強銀行內部控制的管理
(一)提高對內部控制機制建設重要性的認識。一是領導層特別是「一把手」要充分認識到加強內部控制機制建設的重要性,把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機制當作大事來抓,要積極吸收國外銀行先進的管理手段和先進的內控管理理念,要堅持業務開拓、內控監督齊頭並進,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要堅持內控優先,在防範風險的基礎上發展業務。二是要加強對員工的思想教育,強化員工的制度觀念和內控觀念,讓他們熟知各自崗位的制度和操作規程,嚴格按制度和規程來處理每一筆業務,提高他們認真執行內控制度的自覺性,使每位員工成為業務運營過程中實施內部控制的一個節點。
(二)建立健全有效的、系統的內部控制機制。內部控制機製作為一種在業務運營中時時監控和每個部門和崗位之間環環相扣、相互制約的動態監督機制,它是以健全的規章制度為基礎,以部門內部和崗位自身的自我約束、部門之間和崗位之間的相互牽制和制約、上級對下級的授權控制為內容,以科學監控方法和獨立的監督機構進行監督檢查評價,以防範各種風險為核心的內部控制制度的總和。
因此,要建立健全有效的、系統的內部控制機制,一是完善現有的內部控制制度,使之全面、系統並具有前瞻性,對內部控制制度要實行動態管理,根據不同時期、不同業務發展的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使銀行的各項業務自始至終處於內部控制制度的監督和控制下。二是完善崗位的設置和業務操作規程的設計,要明確每一個崗位的職責、許可權,同時還要有一定的制約和控制措施,使每個員工、每項業務的辦理都處在內控制度的監督和控制之中,尤其是每項業務都必須經過具有相互制約關系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控制環節才能辦理,防止出現控制真空,產生風險。三是建立權利制約機制。要建立上下級和部門之間的授權授信和審批機制,在上下級之間、部門之間、崗位之間,根據不同的業務類別、職責、許可權,設立不同的授權、授信和審批許可權,相互制約和控制,強化整體控制能力。
(三)完善內控監督檢查機制。一是建立具有獨立性、權威性的監督檢查機構。借鑒國外銀行業的經驗,在銀行總部設立稽核局或內部審計局,在下級機構設置派駐的、垂直管理的獨立單位,專司機構內部的監督檢查職責,該部門只對銀行董事會負責,向董事會匯報銀行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和風險隱患,督促經營管理者制定整改措施,提高監督檢查的獨立性和權威性。
二建立風險預警監測機制。隨著銀行也電子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利用計算機網路建立健全風險預警監測機制,提高內部控制水平成為可能。要根據銀行不同業務的性質、特點和要求,設置不同的科學的風險預警監測指標,通過收集業務部門真實、完整、准確、全面的數據資料,採取非現場監督監測和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形式,對業務經營中金融風險狀況進行綜合分析和判斷,向董事會反映銀行在資金的流動性、安全性和內部控制以及經營管理中發現的問題和和風險隱患,為預防和處置資金風險提供參考依據。
(四)建立內部控制評價體系。內部控制機制建設是一個持續改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內控監督評價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內部控制機制評價應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內控環境的評價,是指內控執行人員的價值觀和道德觀是否完整可靠;內控激勵約束機制的建設及作用程度是否達到預期目的;內控人員的內控能力是否與其責任相匹配;內控用人機制是否健全有效;監督層對內控是否給予了充分的關注等。二是內控風險識別的評價,是指內控管理的總體目標和分項目標是否明確,二者的關聯程度如何,管理層為確保整體目標實現的參與情況和承擔責任是否清晰、明確;是否建立了對內部和外部內控風險預測和識別機制,即內控風險預測是否透徹和恰當,內控風險評價概率和頻率依據是否准確可靠,是否建立了內控風險的預測和識別的反應機制。
三是內控活動的有效性的評價,是指執行部門是否都設有恰當的風險監控活動;內部風險控制活動是否保證內控指令得到全面的執行;通過內控活動的實施是否及時有效地化解相關風險。四是內控信息及時反饋的評價,是指是否建立了各種有效的內控信息交流反饋系統,即崗位員工通過內控責任的履行,發現可疑和不軌行為是否及時將信息傳遞給管理層,管理層是否將內控信息以一定方式及時轉達給有關人員有效履行其內控職責,達到內控的預期效果;內控信息的上傳下達和橫向交流手段與方式是否切實可行、及時有效等。
④ 淺析如何加強銀行櫃面操作風險管理
郭玉民蘭聖剛銀行櫃面操作風險是指銀行櫃員為客戶辦理賬戶開銷、現金存取、支付結算等業務過程中,由於風險控制失效使銀行或客戶資金遭受損失的風險,是銀行操作風險的主要領域。對銀行櫃面操作風險的類型、特點進行分析,剖析風險產生的根源並提出有關防範措施,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一、銀行櫃面操作風險的分類和特點(一)分類。根據《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的定義,操作風險是指由於不完善或失靈的內部程序、人員和系統或外部事件導致損失的風險。在實際工作中,操作風險可以分為四類:一是人員因素引起的操作風險,包括操作失誤、違法行為、關鍵人員流失等情況;二是流程因素引起的操作風險,包括流程設計不合理和流程執行不嚴格兩種情況;三是系統因素引起的操作風險,包括系統失靈和系統漏洞兩種情況;四是外部事件引起的操作風險,主要是指外部欺詐、突發事件以及銀行經營環境的不利變化等情況。櫃面操作風險一旦發生,損失將是巨大的。只有通過櫃面業務流程的再造,建立起防範操作風險的動態管理體系,才能將風險管理執行到位。(二)特點。銀行櫃面操作風險主要呈現以下特點:一是多樣性。櫃面操作風險的形成有的是由於內部的管理機制不健全所造成的,有的是由於櫃員風險意識和能力不足所造成的,有的則是內部人員或內外勾結作案,呈現多樣化的特徵。二是破壞性。櫃面操作風險涉及的種類多樣,覆蓋面廣,加上近年來銀行櫃面風險所引發的案件層出不窮,涉案的金額也越來越大,給社會、金融行業、櫃員及客戶均帶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或損失。三是不可預知性。銀行櫃面由於人員多、流程多、業務量大,因此其風險也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四是影響大。與信貸風險、政策風險等其他風險相比,櫃面業務操作風險帶來的經濟損失相對較低,但帶來的影響卻很深遠,對外造成的社會影響較為惡劣,對品牌形象損毀巨大。二、產生銀行櫃面操作風險的原因近年銀行發生的櫃面業務案件的統計結果顯示,櫃面操作風險的易發環節主要集中在現金、重要物品和賬戶等三個部位。產生櫃面操作風險的原因不外乎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兩個方面。(一)主觀因素。產生櫃面操作風險的主觀因素,主要有三個:一是風險意識淡薄。櫃員沒有養成合規操作理念、忽視制度約束,管理者對風險文化培育不夠,銀行風險文化沒有成型。二是業務素質不高。櫃員自身業務素質不能適應業務變化,導致部分員工操作起來力不從心,風險識別和預防能力下降。三是責任意識不強。表現為玩忽職守、隨意操作,櫃面管理人員對櫃員管理不嚴,櫃員違規違章操作。四是僥幸心理作祟。櫃員如有僥幸心理,就會在操作時逐漸進行不合理的簡化操作,從而滋生越來越多的操作風險。(二)客觀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人員不足。基層機構因人員不足多有兼職多崗和混崗操作的現象,自然存在櫃面操作風險。二是存在制度漏洞。各類新業務不斷出台,但銀行未對舊的制度體系及時更新,造成制度缺陷,進而形成風險隱患。三是系統設計缺陷。隨著新制度的實施,系統不能隨時聯動更新,系統與制度的契合度不夠。四是櫃員執行力不強。基層機構內部控制管理不善,執行制度或落實措施不到位。此外,櫃面操作風險管理體制也會引發櫃面操作風險的因素之一,因管理關系不理順,職責分配不清晰,從而產生櫃面操作風險。三、防範銀行櫃面操作風險的措施防範櫃面操作風險的重點,是全力構建全員合規的風險防範體系建設,強化業務培訓與監督整改,建立一種長效機制。(一)培育風險理念。在《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指引》框架下,把操作風險作為風險管理的核心內容和基礎工作納入操作風險文化建設規劃。同時,加強操作風險管理理念推廣,開展操作風險識別、分析、度量和控制培訓,提高全員操作風險意識。而在思想認識上,則要引導樹立科學的政績觀和發展觀,倡導誠信經營、合規經營、穩健經營,樹立「控制風險也是創造效益」的意識,推進內部風險控制的長效機制建設。(二)完善操作風險內控體系。再造櫃面交易操作風險控制流程,完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後控制系統,實現全程均衡管理。建立嚴密分級授權體系、機構和崗位操作風險評價機制,對不同業務進行不同層次的業務授權,確保內控涵蓋內部治理和經營活動的各個層級和各個環節。及時做好制度梳理工作,增強制度的有效性。要加強創新業務和產品的風險管理,配套制定較為完善的制度和操作規程,有效評估和防範新業務和新產品的風險。(三)加強員工管理。建立操作風險內控激勵機制,實現責任與激勵的平衡,健全正向激勵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加強業務培訓,針對制度、業務、流程特點開展培訓,保證櫃員熟悉制度要求、業務操作和風險要點。加強理想信念、職業道德和法紀觀念教育,加強與員工的交流溝通,增強員工的歸屬感和責任感。(四)加快應用信息技術防範櫃面操作風險。建立先進的業務處理系統和綜合管理系統,提升風險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實現事前不相容崗位制約、實時交易控制、實時業務監測、深度數據分析、風險定位與風險度評估等的自動化處理,有效提高操作風險事後監督效能。提高櫃面操作風險的技防水平,配備必要結算器具,推行電子印鑒、支付密碼等系統,通過信息技術手段有效防範操作風險的發生。
⑤ 商業銀行如何進行有效櫃面業務風險管理
(一)完善櫃面業務監督稽核體系,重構櫃面業務風險控制方案
銀行櫃面業務監督稽核體系只有構成多層次、多角度的框架,既有寬廣的平台,又有縱深的架構,才能形成統一的內控監督平台,在統一的內控監督體制中發揮作用,使內控機制更加健全有效。目前,我國商業銀行應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完善櫃面業務監督稽核體系:一是在體系協調規劃方面,各監督稽核體系應統籌安排,各負其責,各有側重,相互補充,相互配合,對綜合性、全行性大檢查,實施部門聯動監督稽核,提高檢查效果。並實現人員互補,對於全行性的案件排查、合規檢查、重點區域巡視,形成人員互相支持、統一調度、合理配備的風險控制格局,提高風險管理效果。二是在監控信息共享方面,各監督稽核體系應加強匯報與溝通,互通檢查報告,互通檢查結果,統一對全行發布揭示風險,形成資源共享的平台。逐步將審計業務系統轉化為內控監督管理系統,在信息技術上滿足不同部門的需求和使用。三是在監督級核方式上,著力推進稽核監測向件防範方面轉變,不斷加強櫃面業務重要部位和環節的專項稽核檢查工作,如「電子渠道交易業務」、「對公賬戶資金頻繁轉個人」等交易事項專題稽核,深挖問題風險源,不斷優化調整風險預警模型和監測規則,從而促進稽核工作深度和廣度的提高,進一步增強集中稽核對交易風險的監控和識別能力。
(二)完善櫃面業務管理制度建設,取得風險管理實效
只有更好的應用和服務於實踐,管理制度的建立才能發揮作用,彰顯意義,才能取得實效。針對目前我國商業銀行櫃面業務管理制度存在的問題,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加以完善:一是探索「自下而上」的管理制度制定模式。制度是對銀行業務操作進行規范的具體指南,其制定必須從實際出發、與執行的客觀環境相適應、與基層的風險控制實踐想吻合才能體現實踐性意義。因此,商業銀行在櫃面業務操作管理制度的制定中不僅要注重先進性和理論性原則,更要強調對基層員工意見的聽取和採納,對部分操作性強的規章應探索「自下而上」的制定過程,使之更為科學合理,更好的指導實踐。二是進一步完善和加強事前、事後監督、業務檢查和審計監督的職責分工管理條例,防止職能重合和管理真空,實現櫃面業務的全過程持續性監測。三是細化條例。以總行辦法為指引,統一業務操作規范及監督、檢查等管理標准。並細化總行辦法,遵循「大統一、小補充」的原則,並保持必要的穩定,促進櫃員理解、掌握,更好地預防櫃面業務風險。
(三)提高櫃員業務素質和風險控制水平,提升防範操作性風險能力
商業銀行應加強櫃員的業務素質培訓和風險意識教育活動,組織櫃員利用晨會、業余時間進行學習,對重要業務、重點環節、重大事項及工作中遇到的疑點、難點進行分析,探討,熟悉櫃面業務的風險環節和控制措施,提高風險控制意識。同時,對同類問題和風險點進行每月歸集整理,做檢查通報和風險提示,並分析問題成因和存在的風險因素,制定解決措施,充分利用內外部檢查結果,舉一反三,對照檢查,杜絕類似問題重復發生,從而提升櫃員防範操作性風險的能力,提高風險管理水平。
⑥ 完善銀行內控管理幾條建議
銀行內控管理的建設是銀行發展的重頭戲,在激烈市場競爭中,以巴塞爾新資本協議規定的要求為指南,規范並加強銀行內控管理的建設已經刻不容緩。 一是完善法人治理結構。 只有擁有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才能為銀行內控管理建設提供良好的環境,並保證銀行在內控系統建設上的審慎性、操作的獨立性和運行的有效性。 二是成立獨立的內控評價部門。 目前,雖然國內許多銀行已設立了銀行內控管理制度,並沒有獨立出內控評價部門。可以學習國外商業銀行,盡快對內控機制的有效發揮提供製度保障,使其能夠有效地履行職責。 三是加強銀行內審工作。 銀行應配備足夠的高素質內部審計人員。內審人員應有權獲得商業銀行所有經營信息和管理信息,並對各個部門、崗位和各項業務的實行進行全面的監控和評價。內審人員需要具有充分的獨立性,實行全行系統的垂直管理。 四是加強風險識別與評估工作。 銀行在建立健全風險識別和評估體系時應由專門的機構負責制定識別、計量、監測和管理風險的制度、程序和方法,同時應注意該系統應涵蓋銀行所有業務,以提高銀行防範各種風險的能力。 五是發揮市場約束力量,推動銀行內控管理建設。 通過市場紀律的約束,可以刺激銀行儲存雄厚的資本來防範潛在的風險損失,保障金融體系的穩定。
⑦ 如何加強基層商業銀行內控管理
內控管理是銀行對內部環節制度執行流程運行等等方面的一種管理,是服務於業務發展的保障,隨著銀行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商業銀行對內控方面的管理更加註重,如何加強內控管理也被越來越多的管理人員所探討和實踐,總的來說要做好內控管理工作首先要制定嚴格的內控規章制度 和考核辦法,只有這樣才能有執行的規矩,再次是需要在執行過程中的監督、履職,這需要執行者進行有效的監督機制和執行機制,同時需要更科學有效的辦法促進管理目標的實施。只有做到這幾點才能保障內控不出現問題,為業務發展奠定安全保障基礎。
⑧ 如何加強商業銀行的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
一、強化內部控制和操作風險管理理念,建立良好的風險控制企業文化氛圍
對於城市商業銀行來說,引進國際銀行業先進的操作風險管理理念,形成良好的風險控制企業文化氛圍是迫在眉睫的任務。建立良好的操作風險控制文化氛圍首先要明確操作風險的科學含義和風險控制手段及方法。
現代銀行風險管理理論對操作風險給出了明確的定義,即操作風險是指由於內部流程、人員行為和系統失當或失敗,以及由於外部事件而導致直接和間接損失的危險。操作風險主要來自內部控制和外部事件兩個層面,主要包括:人員風險、制度和流程風險、技術風險以及操作策略風險。
銀行操作風險的防範主要依賴完善的內部控制,完善的內部控制是有效實施銀行操作風險管理的主要手段。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1997年在《有效銀行監管的核心原則》中提出:「最重大的操作風險在於內部控制及公司治理機制的失效」。根據2002年9月人民銀行頒布的《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指引》對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定義: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是商業銀行為實現經營目標,通過制定和實施一系列制度、程序和方法,對風險進行事前防範、事中控制、事後監督和糾正的動態過程和機制。
與國內其他商業銀行相似,錦州市商業銀行成立初期注重資產規模的擴張和市場佔有率的提高,以期在區域銀行市場獲得一席之地,完成最初的生存和發展需要。在這一發展階段,銀行的風險意識還處於萌芽狀態,雖然從管理層到員工都能夠意識到風險的重要性,但是在制度上缺乏風險控制的有效手段和科學方法。隨著競爭的日益激烈以及銀行風險監管要求的不斷深入,管理層深刻地意識到必須形成風險控制企業文化,建立科學的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體系,將先進的風險控制手段和方法與銀行自身經營特點相結合,做到「實用、管用和會用」,從而全面提升銀行的風險管理水平。
通過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項目的實施,錦州市商業銀行引入了科學的銀行操作風險管理理念,加強了對管理層和員工的內部控制和操作風險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培訓。在銀行內部,將風險管理由高深的理論變為所有銀行員工的自覺意識和行為,使從銀行高層管理者到基層員工的所有銀行員工對內控和操作風險的內容和含義有了准確的理解,清楚地認識到銀行內控與操作風險和每名員工的相關程度。通過培訓,員工們進一步明確了不同崗位風險的控制方法和手段,做到合理有效地控制風險。
在強化對內控和操作風險理念的宣傳與培訓工作的同時,項目小組對原有績效考核和薪酬體系進行了重新設計,將包括操作風險管理在內的全面風險管理內容融入其中,使得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不僅是對員工日常工作的要求,並且成為衡量部門績效的成本因素,直接影響部門的經營效益考核結果,進而形成管理者和員工風險管理的激勵機制。通過事前培訓,事中監督和事後考核,已經將銀行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理念深入貫徹到每名員工,相信通過一段時間的實施將形成良好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企業文化氛圍。
二、進一步完善風險控制的組織結構和崗責體系
完善的組織架構是保證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組織保障,而科學的崗位職責設計能夠確保每名員工在內控和風險管理工作中權、責、利上的明確分工,進而通過合理的績效考核和激勵機制設計保證分工的有力執行。項目小組結合內控和風險管理的科學理念和最佳實踐對自身的組織架構進行了改造,對崗位職責進行了重新設計。
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是商業銀行建立有效風險管理制度的基礎和前提。錦州市商業銀行注重通過加強銀行治理,強化股東會、董事會職能,從源頭上提高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意識。在項目中,進一步強化了董事會和各委員會的職能,確保董事會能夠真正在銀行重大決策中發揮作用。在完善原有職能的同時,將成立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審計稽核管理委員會、提名管理委員會、信息管理委員會和戰略發展委員會,進一步加強對銀行的內部控制。
在風險管理和內控項目中,錦州市商業銀行著重強化了風險管理部和稽核部門的工作職能。垂直獨立權威的風險管理組織機制是加強風險管理的組織保障;健全配套的風險管理機制是風險管理的必要手段和配套措施。為全面有效地進行風險管理,成立了由銀行董事會及高級管理層直接領導的,以獨立風險管理部門為中心,與各個業務部門緊密聯系的獨立的風險管理體系。風險管理部負責對包括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在內的銀行風險進行全面管理。風險管理部通過運用各種管理手段包括政策約束,流程規范以及有效量化支持工具實施風險管理,將各類風險損失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
錦州市商業銀行注重通過內部稽核部門發揮監督和控制職能。通過建立全行具有高度權威性與獨立性的稽核部門,進一步增強其作為內控重要監督部門在內控評價與監督方面的職能。稽核部是全行最高的稽核管理部門,負責全行下屬各經營機構以及各業務管理部門的監督與稽核,同時直接向董事會及稽核審計委員會負責。目前總部正著手對下屬機構進行風險分類,根據不同機構風險等級的採用差別化的稽核方式,強化對存在較大風險機構的稽核審計工作。調整後稽核部大大提高了在監督審計方面的稽核檢查力度及檢查有效性。
三、建立科學的內部控制、風險管理制度與流程體系
科學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流程體系是確保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質量的基本保證。錦州市商業銀行通過完善各部門與業務的內部控制制度以及優化風險控制流程來降低和防範操作風險,將系統、標準的管理方法運用到各類業務的操作風險管理當中,全面梳理各項業務流程,建立有利於全面風險管理的內部控制體系。
為更好的體現風險管理的獨立性,錦州市商業銀行在原有單一的業務線基礎上分離出風險管理線,建立了風險經理制度,對每家支行派駐風險經理,負責對支行風險的全面審查工作。風險經理由風險管理部管理,不隸屬於每家支行,從而避免由於經濟利益的驅動而導致的對風險的忽視。通過實施稽核專員制度,稽核專員負責對支行經營過程中的內部控制、操作風險問題進行現場和非現場檢查,並按照各支行內部控制管理水平的不同確定現場稽核頻率。
項目小組設計了風險信息報告和評估反饋機制。建立覆蓋全行的風險信息報告機制的目的在於及時、全面、完整地向決策層和管理層提供銀行經營管理中涉及的各類風險與內控狀況,及時發現、防範和化解經營風險,確保穩健經營。風險報告路線採取縱向報送與橫向報送相結合的矩陣式結構,即部門或者支行向總部對口管理部門報送風險報告的同時,必須向風險管理部門報送。建立制度評估反饋制度的目的在於及時發現、報告和糾正內部控制的缺陷,不斷地提高規章制度的適應性和操作性,從而增加對基層機構的控制能力。
在制度設計的同時,錦州市商業銀行對原有的風險管理流程體系進行了進一步優化。設計中減少了包括貸款審批流程的審批環節,進一步明確了從客戶經理、風險經理和最終審批人的風險責任。得益於先進風險控制方法的引入,雖然監控環節減少,但是信息傳達的透明度提高,加之激勵約束機制與風險責任的直接聯系,因此提高了風險管理的質量並且降低了管理成本。
四、建立涵蓋風險管理內容的績效和薪酬考評體系
實施對員工的有效激勵、對風險管理的科學性和效率性具有根本性影響。人們行為的動機在於與之相關的效用激勵,忽視風險控制的激勵機制只能將員工的行為動機轉向單純的規模和簡單的利潤導向。為提高對員工的風險約束,項目小組在建立涵蓋風險內容的部門績效考核的基礎上重新設計了員工薪酬考評體系,將風險考核納入了員工激勵機制。
在對部門績效考核體系的設計中,項目小組設計了科學的關鍵績效指標體系(KPI),運用平衡記分卡實現了績效考核要素的全面性要求,引入了包括風險調整的資本收益率(RAROC)在內的綜合性銀行績效指標,避免了原有考核體系由於指標間相關性造成的激勵沖突,將風險成本和風險資本作為重要因素明確地納入考核,體現了考核標準的科學性。在績效考核體系的基礎上,項目小組設計了包含風險管理激勵機制的員工薪酬體系,通過採用不同的薪酬結構和支付期限避免了風險偏好不同員工之間的激勵沖突。
五、錦州市商業銀行內控和操作風險管理的未來規劃
良好的內控和風險管理體系要通過充分有效地實施才能實現,錦州市商業銀行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繼續完善新體系的實施工作,確保項目設計目標的最終實現,並將繼續推動銀行信息系統的風險控制工作以及加強風險量化管理精確化的准備工作。
銀行內部控制和操作風險管理無論是文化氛圍的形成,管理體系的搭建,還是管理手段和方法的實施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風險和內控項目實施的目的並不是畢其功於一役,而是為持續的內控和風險管理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錦州市商業銀行將時刻關注國內外銀行內部控制和操作風險的最新動態,學習和借鑒先進的管理方法,形成符合自身發展和經營需要的風險管理體系,持續提高自身的風險管理能力和水平,向國際化銀行管理水平的發展目標不斷邁進。
⑨ 如何加強商業銀行的內控制度建設
1. 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體系。按照《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指引》的要求,在梳理現有規章制度的基礎上,以有效識別、衡量、控制風險為中心,建立覆蓋主要業務品種和重要會計業務操作環節的規章制度。這就要求銀行內部總體規劃,各部門協調統一,充分考慮科學合理性、嚴密性、明晰性和可操作性,通過整章建制,進一步梳理現有的規章制度,去除相互交叉的矛盾,以及不合理或者已經跟不上形勢發展需要的制度,增加適應業務發展的新制度、新規定,使管理制度逐步系統化、規范化、科學化。構建的內控制度框架應不遺漏任何環節、任何層次,同時也不能過於繁瑣,並要有暢通的信息系統和反饋系統,有適應外部變化的機制。當然建立這樣的制度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商業銀行應該在整體框架下,系統排查決策流程和業務流程,識別風險、確認風險,對存在的問題和風險進行排序,然後分階段、有所側重地逐步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必要時可以藉助中介機構的力量,特別是在設計整體框架、識別風險、標准化、行業模式的評定、測試評價等方面,中介的優勢是比較明顯的。
2. 建立內部控制運行監控體系。銀行的內部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對內控制度、制度執行情況隨時進行監測,根據環境變化和內部管理要求, 及時發現與業務不匹配的內控制度,適時進行調整,保持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使制度建設真正做到與業務的發展相輔相承、相得益彰,使內控建設真正起到為業務發展提供保障的作用。另外,銀行內部監督管理部門應與執行部門建立有效的信息溝通渠道,確保各項內控措施全面落實。要完善內部控制評價考核體系。通過設置考核評價指標,對機構內控運行情況、員工內控執行情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衡量、評價,並制定出相應的獎懲措施,嚴格獎懲,形成剛性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