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關成本
『壹』 誰知道行政成本控制制度包括哪些內容如何實施
(一)控制重點
各級行政機關應當從嚴控制行政成本,著力控制以下事項:
1.機構編制和人員;
2.公務用車購置和管理;
3.會議、慶典、論壇;
4.出國、出境、出省考察;
5.樓堂館所建設。
(二)控制方式
1.機構和人員控制
加強行政機關機構和人員編制管理,嚴格執行機構和人員編制審批程序,建立健全機構和人員編制動態約束機制,嚴格控制超編進人和聘用臨時人員,有效控制財政供養人員。
2.部門預算控制
堅持預算與行政機關履行職能需要相適應。對行政機關實行部門綜合預算,推進部門預算公開,全面規范行政機關收支活動,改進預算編制方法,切實加強預算編制的科學化和精細化,提高年初預算編制的准確性,建立行政機關經費保障標准體系,強化預算執行控制管理。
3.部門支出控制
各級行政機關應當建立本單位行政成本控制制度,分解行政成本控制指標,落實行政成本控制任務,提高電子政務、視頻及電話會議比重,降低會議經費支出;擴大公務卡使用范圍,規范公務支出;嚴格控制新購高油耗、高配置越野車;從嚴控制出國團組、人員和經費;推廣政府購買服務,降低行政成本支出。
(三)實施與監督
1.推行行政成本控制制度,由各級政府負責,具體工作由財政部門牽頭,會同監察、發展改革、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編制、審計、政府督查等部門共同推進。
2.各級行政機關是行政成本控制工作的責任主體,應當強化行政成本控制意識,建立健全本單位行政成本內部控制制度,周密組織實施,確保行政成本控制目標的實現。
3.各級政府審計部門應當加強對本級行政機關重點行政支出項目的審計,督促整改行政支出控制不力的行為。
『貳』 國家機關成本價房可以做贈與嗎
成本價購房屬於國家機關的房改房,房產屬於私有,可以贈與。
『叄』 什麼是遵從成本
稅收遵從成本是指納稅人(自然人和法人)為遵從既定稅法和稅務機關要求在辦理納稅事回宜時發生的除稅款和稅收答固有的經濟扭曲成本(如工作與閑暇選擇的扭曲、商品消費或生產選擇的扭曲)以外的費用支出。
『肆』 行政費用包括哪些費用
行政經費按預算科目分類,可分工資、福利、公務、業務和其他費用等「目」;按內費用性質分類,容可分勞動報酬性、生活津貼性、福利補助性、勞務補償性、公用性等經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經費包括:
1、行政支出。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費;各級共產黨和人民政府機關經費;統一戰線、民族、華僑、宗教事務費;政治宣傳費;統計業務費;檔案館經費;公務人員培訓費;居民委員會補助費;等等。
3、各級司法、檢察、公安機關經費。
4、民主黨派和外交活動支出等。
拓展資料:
行政經費是國家權力機關和國家行政機關進行活動所開支的費用。國家行政機關每年根據實際需要制定年度預算,經國家權力機關批准後,由國家財政部門撥付,行政經費專款專用。
『伍』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成本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國務院1月14日發布《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方案明確機關事業單位將建立與城鎮職工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這意味著,近4000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將告別「免繳費」時代。改革後,公務員養老待遇是否會下降?他們的養老金又從哪裡來呢?
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原來單位自己管自己的退休人員,現在變成了一種社會化的制度安排。每個單位都按照同樣標准交錢,然後形成一個基金用於支付退休人員待遇。
再來看看改革後養老金怎麼發。此前,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退休金,是根據本人退休時工資水平和工作年限,按照70%到90%的比例發放。胡曉義表示,改革之後,將按照本人歷年繳費多少、繳費期長短來計算養老金標准。領到手的錢,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構成:
胡曉義:改了待遇確定機制或者叫做養老金的計發辦法。是按照繳費年限和繳費的工資來計算的。繳費越長肯定待遇越高,繳費水平越高,待遇越高。
那改革之後,機關事業單位在職人員的養老待遇,究竟會不會降低?胡曉義強調,本著增量改革的原則,會努力保證現行養老待遇「不降低」:
胡曉義:通過增量進行結構的調整和機制的轉換,而不是做減法,待遇降低以後再改革,這不是我們制度設計的出發點。希望改革後大家的待遇水平不降低,而且能隨著經濟發展不斷的有所提升。
具體來說,改革之前已退休的「老人」,維持待遇不變;改革之後參加工作的屬於「新人」,退休待遇為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之和,計發方式與企業職工一致。
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中人」,也就是目前在職的3700多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將來到手的養老金,除了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還將改革之前沒有繳納養老保險的年限,作為「視同繳費」年限,發放「過渡性養老金」進行調節,以保證待遇水平不至於降低。
這么聽下來,您肯定會有點暈。這樣,根據《決定》的計算方法,在不考慮收益、社會平均工資增長等的前提下,我們來算筆帳:
本次改革,以2014年10月1日為改革界限,區分「老人、新人、中人」,按不同方式發放養老金。首先來算算「老人」的養老金。
比如公務員老周,在2014年10月1日前就已經退休,屬於「老人」,不受改革影響。老周的退休工資為4000元,按規定養老金約占退休前工資比例的70%—90%,那麼老周每個月能拿到的退休金,大概在2800到3600之間。
就是說改革之前已退休的「老人」,維持待遇不變。
如果是2014年10月1日以後才參加工作,那就屬於「新人」,比如24歲的小明,他怎麼算呢?
「新人」完全按照現行企業職工養老金發放方式進行。小明距離60歲退休還有36年,假設小明的月繳費工資為5000元,社會平均工資也為
5000元,且36年保持不變。那麼按照規定,小明的基礎養老金為5000×36%=1800元,這是他養老金的第一部分;
36年後他的個人賬戶,按照每月400塊錢的標准,積累了17.2萬元,再除以139個計發月數,他養老金的第二部分,個人賬戶每月有1243元。兩項合計,小明退休後實際拿到的錢,是3043元。
改革之後參加工作的「新人」,退休待遇為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之和,計發方式與企業職工一致。
至於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中人」,換句話說,也就是目前在職的3700多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的養老金,計算方式就相對復雜些。
今年40歲的在職公務員老李,他在2014年10月1日前,有16年工齡,還有20年退休,每年都是按照上一年的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來繳費。那麼到退休,他的繳費年限是36年。按退休前老李工資5000元算,他的基礎養老金為5000元×36%=1800元。假如他退休時個人賬戶裡面9.6萬元,用來除以139個計發月數,那個人賬戶部分可發約690元。基礎養老金加上個人賬戶養老金,1800元+690元=2490元,便是他退休後拿到的基本養老金。不過,除每月2490元外,老李還能領過渡性養老金。但是能領到多少,由於具體辦法還未出台,所以無法計算。
存在了將近20年的養老雙軌制,拉大了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人員的退休待遇,帶來不公平,這些年沒少受到詬病。如今改革在即,社會上對於改革還存在一些疑問。比如,改革造成的轉製成本如何消化?企業已積累的養老基金會不會被吃掉?
在某外企工作的網友@愛麗斯旺提出,企業養老保險制度運行將近20年,目前基金賬戶積累超過3萬億,而機關事業單位的改革剛剛開始,賬上沒錢,我們企業職工的錢會不會被「吃掉」?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解釋說,《決定》中明確規定: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單獨建賬,與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分別使用,因此不必擔心:
胡曉義:改革之後,在制度模式和基本規則是和企業統一、一致的。但是基金單獨統籌,不和企業的養老保險基金混用。還是要堅持以財政供款為主的資金渠道。
既然改革堅持以財政供款為主,由此觸發第二個擔憂——有專家提出,如果並軌後將大家「沒繳費」的年限都作為「視同繳費年限」,發過渡性養老金,高額轉製成本會不會給財政帶來過大壓力?
胡曉義:實際上,現在養老保險的基本制度模式是現收現付,部分積累,主要是代際贍養的模式,就是工作的一代繳費來供養已經退休的一代。所以實際上不完全是看上去那樣同時籌措兩筆巨額資金,而是可以做財務上的轉化。
最後一個擔憂,是來自公務員群體的。秦女士今年29歲,在北京某機關單位工作4年。她捏著工資條合計4000剛出頭的總數,憂愁的問:
秦女士:如果在4月的工資的基礎上如果再扣除一塊兒養老保險的話,確實就會形成一定的這個負擔。
此前國務院副總理馬凱曾提到,本次改革將與完善工資制度同步推進。胡曉義確認,公務員工資調整方案文件已發到各單位:
胡曉義:配合這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確實要完善工資制度。國務院辦公廳為此轉發了三個實施方案,一是公務員基本工資的調整,二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的調整。文件已經發到各單位。
對此,中央財經大學社保系主任褚福靈表示,由於養老保險繳費基於工資,而當前部分基層地區公務員收入比較低,一旦開始繳費,難免負擔困難。調整工資,有利於消減改革初期的陣痛,促使制度平穩轉型:
褚福靈:既然要繳費,繳費來自工資,工資又成天不提。因此,對工資我們要建立一個正常的調整機制,和養老保險繳費同步改革,實現利益的平衡。有利於減少改革阻力,形成一種基於繳費的、能夠共擔風險的、可持續的養老保險制度。
『陸』 機關在預算中列支 企業在成本中列支 通俗怎麼解釋
機關在預算中列支
機關吃國家財政,需要財政撥款,花的錢在預算支出列支。
企業在成本中列支
企業自己吃自己。自己賺錢自己花。花的錢可以列入企業的成本費用。
『柒』 中央頒布的八項規定行政成本浪費的表現有哪些
第一條 為了進一步弘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優良作風,推進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建設節約型機關,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中央有關規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黨的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以及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浪費,是指黨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違反規定進行不必要的公務活動,或者在履行公務中超出規定范圍、標准和要求,不當使用公共資金、資產和資源,給國家和社會造成損失的行為。
第四條 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應當遵循下列原則:堅持從嚴從簡,勤儉辦一切事業,降低公務活動成本;堅持依法依規,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黨內法規制度的相關規定,嚴格按程序辦事;堅持總量控制,科學設定相關標准,嚴格控制經費支出總額,加強厲行節約績效考評;堅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安排公務活動,取消不必要的公務活動,保證正常公務活動;堅持公開透明,除涉及國家秘密事項外,公務活動中的資金、資產、資源使用等情況應予公開,接受各方面監督;堅持深化改革,通過改革創新破解體制機制障礙,建立健全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工作長效機制。
第五條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負責統籌協調、指導檢查全國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工作,建立協調聯絡機制承辦具體事務。地方各級黨委辦公廳(室)、政府辦公廳(室)負責指導檢查本地區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工作。
紀檢監察機關和組織人事、宣傳、外事、發展改革、財政、審計、機關事務管理等部門根據職責分工,依法依規履行對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相關工作的管理、監督等職責。
第六條 各級黨委和政府應當加強對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工作的組織領導。黨政機關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對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的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工作負總責,其他成員根據工作分工,對職責范圍內的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工作負主要領導責任。
『捌』 衡量行政成本的標準是什麼
我國的行政成本總體較高,主要體現在5個方面:(1)公務成本高。文山會海、公文旅行、拖沓推諉現象較嚴重,效率低下。(2)運行成本高。運用行政資源走後門、拉關系、投機鑽營現象普遍。(3)基礎成本高。機構眾多、人員臃腫。(4)裝備成本高。追求辦公場所、交通工具、辦公用品高檔化。(5)無形成本高。效率低下影響了政府形象,造成干群關系緊張,產生行政成本積累現象。可以通過以下途徑加以解決:一是在廣大行政機關樹立行政成本意識。二是建立健全行政成本監控機制。三是深化行政體制改革,降低行政成本。 .....
『玖』 有關機關運行成本工作中發現的規律有哪些
有關機關運行成本工作中發現規律及母親,他們一個地方的那個成本費是根據另外一個地方的定,然後再來定這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