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機關槍
Ⅰ 1900年東北全境淪陷,當時情況有多慘烈
黑龍江大地的淪陷
血洗海蘭泡和霸佔江東六十四屯以後,沙俄侵略者又把魔爪伸向黑龍江北路防務要鎮璦琿城。愛國軍民在清軍將領鳳翔的統帶組織下,積極加強防衛,城外沿江修墉一百五十里,各阜口安里炮位,派兵防守。自一九00年七月十四日,俄兵連續十餘日攻襲都未能得逞。
與此同時,從吉、黑南下的俄軍也相繼攻陷昌圖、開原、鐵嶺,自山海關侵入的沙俄西路軍則攻佔錦州。至十月初旬,東北三省基本上被沙俄攻陷,主要城鎮為沙俄控制,沙俄七路進攻我國東三省的軍事圖謀基本得以實現,中華民族再次飽嘗屈辱。英勇抗擊侵略的中華勇士名垂青史,而放棄抵抗只顧逃命的不抵抗將軍和投降派永遠被民族和人民唾棄!
Ⅱ 誰能提供一下918東北軍裝備具體數量情況
東北軍第七旅是張學良手下裝備極為精良的內衛部隊,守衛奉天城防。
Ⅲ 求普及,九一八事變前東北軍擁有的機槍數,各類口徑的火炮數,以及日軍當時一個師團的編制
東北的日本正規軍的日本關東軍是日本16支師團之一。1925-1931年,日本每個師團平時兵力1.3萬人,戰時約1.8萬人。師團的構成:師團以下是旅團,每師團通常轄步兵2個旅團,騎兵1個聯隊,野炮兵1個聯隊,工兵1個聯隊,輜重兵1個聯隊。每個旅團下轄2個聯隊;每個聯隊下轄2個大隊;每個大隊下轄4個中隊;每個中隊下轄3個小隊。1個中隊有205人,1個小隊約68人,因此每師團步兵人數約為:1×2×2×2×4×205=6560人,騎兵約1×2×4×205=1640人。野炮兵1640人,工兵1640人,輜重兵1640人,因此1個師團總兵力約1.3萬人。東北的日本正規軍還有獨立守備隊。作者指出,根據1929年11月1日的統計,獨立守備隊司令部1個,位於公主嶺,共計436人。大隊本部6個,分別位於大石橋、四平街、公主嶺、連山關、安東等地。中隊34個,分別位於瓦房店、熊岳城、大石橋、千山、鞍山、昌圖、四平街、郭家店、連山關、安東等地。分遣所37個,每個分遣所18人。獨立守備隊共計6481人。如將九一八事變前日本在東北的各種武裝力量加在一起:駐扎師團+獨立守備隊+日本警察+日本憲兵+在鄉軍人+義勇團等組織=5000+6481+3822+218+20000+63061=98582(人),其中,旅順要塞司令部和旅順重炮兵大隊及日本間諜特務沒有計算在內,因此日本在東北的軍事力量總人數當在10萬人以上。
Ⅳ 張作霖的東北軍工有多強大,有什麼武器呢
張作霖之所以能走上權力的巔峰,是與他的實力緊密相關的。老張雖然偏居東三省,但他早已明白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道理,沒有實力,一切都是白費。在上世紀20年代末,由於張作霖所推行的經濟政策,極大地刺激了東北工商業的迅速發展,當時東北工業化水平很快超過了長江流域,基本上形成了以鋼鐵、煤炭為中心的重工業體系、以糧食加工、紡織、食品工業為中心的輕工業體系和以哈爾濱、長春、沈陽、大連等大中城市為中心的現代城市商貿體系,進而帶動經濟社會飛躍式發展。
東北兵工廠生產力太高了,在東亞都可以排的上號的,每天的產量就可以武裝一個營,步槍型號為六五、七九,迫擊炮是16年式;沖鋒槍是伯格曼、重機槍是馬克沁重機槍、勃朗寧三十節式重機槍、仿日式三八式重機槍;迫擊炮150mm迫擊炮、80毫米迫擊炮(正常情況下,每月可製造迫擊炮80門,炮彈4萬發。);榴彈炮是21倍口徑100毫米輕型榴彈炮、輕便榴彈炮、38式150毫米榴彈炮;野戰炮是遼14年式37毫米平射炮、M1903 75毫米29倍徑野戰炮,M1905 75毫米30倍徑野戰炮,M1908 75毫米30倍徑野戰炮。關於東北軍當時的坦克數量不祥,有記載的是張蔣大戰時張作霖曾派出1隊坦克,數量應該很有限總共36輛“雷諾”FT-17型坦克,在加上張氏父子對大炮情有獨鍾,坦克在日本接收東北兵工廠以前好像還不能獨立製造。由於東北兵工廠仿製、生產設計能力非常強,所以在當時東北軍是實力最為強勁,軍種最全,裝備最好的軍隊。
Ⅳ 東北加特林是何意
加特林是一種手動抄型多管旋轉機襲關槍。
加特林機槍是由美國人理查·喬登·加特林(Richard Jordan Gatling,其人名一譯格林,故此槍也被譯作格林機槍或譯作蓋特機槍/機炮) 在1860年設計而成的,是在世界范圍內大規模第一支實用化的機槍。
Ⅵ 什麼是歪把子機槍
大正十一式輕機槍(一一年式軽機関銃)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一種6.5毫米口徑輕機槍,因於日本大正天皇十一年(1922年)定型成為制式裝備而得名。因其槍托為便於貼腮瞄準而向右彎曲,故在中國俗稱「歪把子」機槍。
大正十一式機槍採用導氣式自動方式,閉鎖機構為楔閂橫動閉鎖,楔閂位於槍機後部,由槍機框上的開閉鎖斜面帶動楔閂作上下起落運動。槍管上有螺紋狀散熱片,使用與三八式步槍相同的6.5×50毫米步槍彈以及標准5發彈夾,使用方便,射程較遠,精度較高,但槍彈威力不大。它最為獨特的是彈斗供彈原理,開放的供彈彈斗容量為30發,彈斗位於機槍槍身左側,可以容納6個水平放置的5發彈夾,彈鬥上方的蓋子向下施加壓力使最底層彈夾打完後疊在上面彈夾會進入輸彈位置。彈斗底部的推彈裝置將彈夾中的槍彈推向給彈口推彈入膛,依次反復。仿效法國「哈奇開斯」(Hotchkiss) 用潤滑油潤滑子彈,彈殼需要潤滑才可以靠搶機後坐提供的動能退殼。機槍上配有油壺,子彈需要經過油刷給彈殼塗潤滑油否則容易退殼不暢。理論上只要不斷向彈斗中裝填彈夾即可持續射擊,但是由於彈葯裝填繁瑣,實際射速不能達到理論射速,很難達到150發/分。在實戰中存在槍管過熱(不能換槍管)、結構復雜易出故障等問題。
大正十一式輕機槍在使用中暴露出的問題不能適應作戰需要,被昭和天皇十一年(1936年,日本神武紀元2597年)定型的用30發彈夾供彈的九六式輕機槍替代。抗日戰爭期間,侵華日軍裝備的大正十一式輕機槍也曾被中共敵後游擊隊繳獲大量使用。
Ⅶ 中國在抗戰時用過的槍有哪些
步槍有中正式 漢陽造 以及各式德國進口的步槍,還有繳獲的各式日本步槍,如版38式,44式騎槍權等
機槍有麥德森輕機槍,英國布倫輕機槍,捷克式輕機槍,還有後來美國援助的M1919輕機槍,M1917重機槍,馬克沁重機槍等
沖鋒槍有美國M1湯姆森,M3「注油槍」等等
Ⅷ 機關槍有多少個名稱
十一年式輕機槍歪把子"的搶柄設計原來是抄自法國"哈其斯"(Hotchkiss)公司的1908 和1909年式輕機槍(又稱 Bénét-Mercié)。"哈其斯"公司在1908年為法國陸軍發展了一種輕型,可以手提射擊的機槍。形狀古怪的「歪把子」就是這個時候誕生的。1908年式使用法國當時標準的8mm Lebel 步槍子彈。美國陸軍在1909年購入一批使用M1903步槍 30-06 子彈的1909年式並且在 Springfield 兵工廠進行改裝然後特許生產。改裝後的美國1909式仍然使用「歪把子」搶柄,不過就為從右邊給彈。11式「歪把子」之所以需要彈殼塗潤滑鈾就是因為設計抄自"哈其斯"。"哈其斯"早期所有的機槍設計都沒有使用抽彈鉤,所以,彈殼需要潤滑才可以靠搶機後坐提供的動能退殼。 八路軍和朝鮮戰爭時志願軍曾經大量使用在東北虜獲的日本11年式6.5mm 輕機槍。這種輕機槍使用日本38式步槍的標准5發橋夾,經一個獨特的「彈斗」供彈。這個「彈斗」是裝在11年式輕機槍的左邊。(外國參考書稱之為"hopper" 、日語也用英音:ホッパ)。11年式的 「彈斗」可以容納6個平放的5發橋夾(共30發)、由左邊往右輸彈入槍膛。彈鬥上方有一個蓋子提供壓力使一個橋夾打完後疊在上面的另一個會下來補上,進入位置輸彈入槍膛要使用步槍的標准5發橋夾是會遇到一些技術上的限制。38式的橋夾是用金屬條夾住5發子彈的尾部。由於橋夾的金屬條後面沒有空缺讓槍機將子彈從彈夾「推」入槍膛,所以,11年式不能美國M-1步槍那樣將整個橋夾輸入槍膛來供彈。因此,5發橋夾的金屬條是會留在「彈斗」內,供完5發彈後就拋棄,讓疊在上面的下一個橋夾下來繼續供彈。 另外,38式和當代的許多步槍一樣,裝彈時是拉開槍膛,將橋夾的金屬條插在給彈口後方的一個空缺內、用拇指將子彈壓入彈艙內然後將金屬條拔掉將第一發子彈上膛(圖2)。顯然,11年式是不能單靠像彈鏈供彈的機槍那樣用鉤將子彈「拉」入槍膛,拉了第一發入槍膛,橋夾後面另外4發子彈是不會跟著來的。「彈斗」里是需要從左往右提供壓力將彈夾內的子彈「推」往給彈口。常規的輕機槍的彈夾,如捷克ZB26的20發彈夾,裡面是有彈簧將子彈推往給彈口。 不過,11年式的「彈斗」基本上需要每打完5發就「換彈夾」,重新向另一個橋夾的子彈由左往右提供壓力「推」子彈進入槍膛。所以,11年式的「彈斗」是有一個由槍內的瓦斯系統驅動的「鉤」將最底層橋夾的最左邊的一發子彈往右「拉」(圖3)。這發被「拉」往右邊的子彈則將它右邊的另外4發子彈「推」往給彈口讓槍機推上膛。(在推彈上膛期間,子彈會經過一個油刷塗上潤滑油協助降低卡彈的機會;這是所有「南部」和「哈其斯」機槍設計都有的裝置。 每連續打完5發後,11年式輕機槍會稍停片刻,讓這個拉彈鉤返回左邊的位置,等打完了的橋夾剩下來的金屬條往「彈斗」後下方拋棄、下一個橋夾落入裝彈的位置後再從最左邊重新開始將另一排5發子彈「拉」往給彈口。這個程序會繼續,直至6個彈夾都打完。就是因為這個里由,11年式輕機槍射擊時有很獨特的「斷續」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