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內控審計培訓資料
A. 企業財務內審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內部審計工作的內容包括以下幾部分。
一、公司財務收支審計
同外部審計相比,內部審計實施的財務收支審計僅限於對本部門、本單位及所屬各部門、各單位財政財務收支進行的真實、合法和效益審計。由於各部門、各單位的資金來源狀況及資產、負債管理情況不盡相同,內部審計的重點也各不相同。對有資金介入的部門、單位,不僅要審查其自身財務狀況,還須重點檢查資金的使用渠道和使用方向。?
二、經濟效益審計
財務收支審計是內部審計的基礎,經濟效益審計則是內部審計發展到現階段的特殊內容。而且,隨著市場經濟競爭的加劇,質量和效益已成為每個企業發展的直接決定力;通過內部審計找出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以提高經濟效益,也成為企業管理者設置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的主要目的。內部審計人員在財務收支審計的基礎上進行效益審計,有許多方便之處:一是熟悉本單位情況,可以有針對性地做深入細致的調查工作;二是有足夠的時間深入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及時取得有關資料和信息;三是內部審計的相對獨立地位,有利於提供客觀、真實、可靠的信息,更好地為改善本部門或本單位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服務。?
三、經濟責任審計
經濟責任審計是指審計人員依法對經濟責任人所承擔的經濟責任的執行情況進行的審查。內部審計人員進行的經濟責任審計,是結合日常的財政財務收支審計及經濟效益審計進行的,一般側重於經營責任目標的審計;並通過審計資料和信息的積累,為離任責任審計服務。內部審計人員在執行經營責任目標審計時,首先通過分析企業盈虧指標、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指標、業務經營指標和企業職工收入分配指標及各項指標的影響因素,確定審查的重點;然後再抓住幾個關鍵的指標,進行局部審查以便及時找出錯誤所在,糾正偏差,改進提高,最終促進任期經營目標的實現。
B. 新時代內部審計人員需要開展哪些內容培訓
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而社會越發展,審計就越重要。當前我國已經進入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期,此階段審計效用的發揮尤為關鍵。而信息技術的應用推進,催化了各大行業的變革與升級。同樣的,現代信息技術和審計行業的融合也正在深刻的影響著內部審計的前進方向。
內部審計定位轉換
傳統觀念里,審計和會計就是「貓和老鼠」的關系——會計做假賬,審計查假賬。尤其是內審,因為和會計部門同處於一個集體內部,大眾通常把內部審計作為會計的對立面來看待,對於審計職能的認識片面的停留在會計「監督」上,這樣的意識無形中深化了會計對審計人員的抵觸心理,反而不利於審計工作的開展。
會計亦或是審計其實都是企業組織的一部分,核心要務都是為企業發展提供服務。對於內部審計來說,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已被擴展為兩大類業務:確認和咨詢。確認是獨立評估組織治理、風險管理和控制過程,對收集的證據進行的客觀檢查。咨詢則是指提供咨詢建議及相關的客戶服務活動。
當內部審計的定位從狹隘的「會計監督」轉型為「組織價值增值」,由此,以「促進和改善」為導向的內審工作便能從管理和治理的高度得到重視,從業務的協同廣度獲得財務及其他部門的支持。在該機制的促進作用下,內部審計能更有效的發揮自身效用,增加組織價值,改進組織運營。
內部審計工作流程的變化
「大智移雲」的時代背景下,信息系統在財務領域的應用重組了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傳遞渠道,使得相關信息的時效性得到保證,滿足了管理決策的信息需求。正因如此,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與普及使得傳統的會計記錄再也無法滿足企業對於財務人員的需要,會計人員從財務會計加速轉型至管理會計,隨之而來的結果就是推動了「業財融合」的進程,而會計的發展變化必然會影響審計的前進方向。
「業財融合」往往需要通過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建立來得以實現。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的數據收集和分享直接導致了內部審計工作流程的簡化。例如,原來進行內部審計活動,大部分精力與時間需要放在驗證財務經營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上;現在,通過財務共享中心平台,內部審計可以在業務前端直接抓取數據,在保證數據信息准確性的同時,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約了企業成本。
當財務共享中心系統完整的應用於企業運營的各個環節,外部環境的信息也可以被內部審計人員輕易獲取,通過大量外部數據的比對,可以具體分析相關價值的公允性,企業業務流程處理的合規性,不僅操作簡單,而且決策准確度上得到了大大提高;此外,通過和第三方平台的合作,一方面采購和招投標有關合作對象的選擇可以由平台直接推送,降低舞弊發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原始單據不必再通過財務人員傳遞才能獲得,超越了業務地點時間的限制,進而解決了原有的時滯問題。
內部審計人員素質的提升
雖然內部審計工作關鍵是對流程式控制制的評價,隨著內部審計在企業中工作范圍的擴大,內部審計人員涉獵的知識越來越廣泛:采購、工程建造、營銷、產品製造……大有演變成通才的趨勢。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更好的提升內審人員的自身素質呢?
首先,隨著互聯網技術在企業業務上的全面覆蓋,內審人員的工作必然會從傳統方法過渡到信息技術有效利用。而內部審計人員對於信息技術和內審工作的最佳結合就是對於企業經營財務數據的掘取和分析。因此在後續內審人員的業務能力培養上,應該重視SQL、Excel、SAS的數據工具的應用。
其次,內部審計不同於會計,不只是計量和監督的職能,更強調其糾錯效用,因此內部審計的信息源不僅不應該局限在內部,企業整個經營活動的外部相關環境更應得到足夠的重視。尤其是金三工程的應用與完善和社保徵收改革政策的實行,使得信息共享越來越便利可行,外部數據的真實性更有保障。
最後,管理會計的浪潮不僅提高了財會人員的公司地位,也對審計行業專業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有的會計師事務所已經開始對服務市場進行變革,拓展服務領域,以便滿足市場需要。內部審計同樣面臨著管理會計發展壯大帶來行業的轉型升級。而且內部審計涉及業務繁雜,關聯領域眾多,外部要求的增加迫使今後的內審人員不斷提高自身能力。內部審計人員應該學習外部審計的先進經驗,在內審部門引進技術、經管等各類人才,後期培訓時強調學習法律、稅務、營銷等專業知識,擴大知識層面,提升服務層次。
C. 財務內部審計的內容是什麼
公司內部審計其實是公司最後最重要的一道關口,防範錯弊,將風險扼殺在搖籃中,對企業的長治久安是功不可沒的。這就決定了審計絕不是查查賬就可以了,還應該通過與被審單位溝通,持職業懷疑的態度關注企業的業務流程,梳理流程,總結風險點,幫助企業規避風險。公司其他部門可能各部門說各部門的好,但審計應該做企業的第三隻眼,站在相對獨立的角度去看問題,敢於向高管問責。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董事長重視審計,並賦予審計應有的權利。經營方面的損失。
一般來說現代內審有以下幾個作用:
(1)風險評估及預防風險評估是指內部審計對風險的識別及評價和評估相應措施應對風險的過程和方式。風險預防是指內部審計通過對企業各方面經濟活動的檢查監督,找出薄弱環節,盡早提前發出警報,起到風險的預警作用,再進行風險控制。內部審計通過將風險評價和風險預防做為審計工作的重點,經常而及時地了解企業各方面的狀況,發現企業存在或是可能存在的潛在風險,進行分析,建立健全風險評價機制,幫助企業高層注意風險的管理和控制。
(2)監督與再控制企業由於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經營業務日趨復雜等使得企業高層很難直接控制各方面的經濟活動。在這種情況下,管理層需要專門的監控機構對企業的以上情況進行監督與評價,達到其控制企業的目的。內部審計不僅要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和控制,還要對內部控制的健全性、有效性進行評價,並提出改進以後工作績效的建議。
(3)咨詢職能隨著市場風險變得越來越復雜,集團下屬企業自身判斷能力是不足,以及企業各部門業務專業知識的狹窄,內部審計作為一種獨立、客觀的確認工作和咨詢活動,它在企業中承擔著咨詢的職能。內部審計能針對企業中存在的不合理事項進行制止,預防出現更大的管理漏洞和經營方面的損失。
急速通關計劃 ACCA全球私播課 大學生僱主直通車計劃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沖刺班 其他課程
D. 企業內部審計的內容有什麼詳細的
現代內部審計的內容主要可分為以財務活動為對象的內部財務審計和以經營管理活動為對象的經濟效益審計兩大類。但在具體實施審計時,二者又是互相聯系、交叉、滲透的。內部審計人員正是通過對這兩部分內容的聯系審計來促進審計工作目標的實現的。一般地, 一、財政、財務收支審計 與外部審計相比,內部審計實施的財政財務收支審計僅限於對本部門、本單位及所屬各部門、各單位財政財務收支進行的真實、合法和效益審計。由於各部門、各單位的資金來源狀況及資產、負債管理情況不盡相同,內部審計的重點也各不相同。對有國家財政資金介入的部門、單位,不僅要審查其自身財務狀況,還須重點檢查財政資金的使用渠道和使用方 1.行政單位的內部財政財務收支審計,重點是各級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各黨派、社會團體及其在境外的派出機構的行政經費、罰沒收入和行政性收 2.事業單位的內部財政財務收支審計,重點是各項事業經費收支的真實、合法和效益性,包括用於科學、教育、文化、衛生、廣播影視、地震、體育、民政、外交及農業、工業、交通、郵電通訊、商業貿易、工商行政、商品檢驗等各項事業發展的經費。這里,既包括財政預算撥款的審查,也包括財政預算外安排的各項資金、事業周轉金和事業性收費的審查。 3.企業單位(包括金融企業)的內部財政財務收支審計,重點是其資產、負債和損益的真實、合法和效益性。審查的主要內容:企業制定的各項制度是否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企業一定時期內擁有的資產、承擔的債務、經營成果及其分配情況的真實、合法性; 財政財務收支審計是內部審計的基礎,經濟效益審計則是內部審計發展到現階段的特殊內容。而且,隨著市場經濟競爭的加劇,質量和效益已成為每個企業發展的直接決定力; 通過內部審計找出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以提高經濟效益,也成為企業管理者設置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的主要目的。內部審計人員在財務收支審計的基礎上進行效益審計,有許多方便之處:一是熟悉本單位情況,可以有針對性地做深入細致的調查工作;二是有足夠的時間深入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及時取得有關資料和信息;三是內部審計的相對 獨立地位,有利於提供客觀、真實、可靠的信息,更好地為改善本部門或本單位的經營管理、 1.行政單位內部審計所進行的經濟效益審計,是結合行政單位財政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審查,通過對行政經費使用情況的檢查和分析,促使行政單位節約開支,提高行政經 2.事業單位內部審計所進行的經濟效益審計,是結合事業經費籌集、管理、分配和使用等財政財務收支活動的真實性、合法性審查,通過對事業經費使用情況的檢查和分析,促進有關事業單位加 3.企業單位(包括金融企業)內部審計所進行的經濟效益審計,主要從改進生產經營和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內部審計通過對企業供、產、銷各環節,人、財、物各要素的檢查、分析,提出建設性意見,可以幫助本部門、本單位負責人制定改進生產經營的措施,提高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內部審計通過評價本部門、本單位的內部控制,發現管理缺陷,提出管理建議等手段,可以幫助本部門、本單位完善內部管理機制,提高經濟效 三、經濟責任審計 經濟責任審計是指審計人員依法對經濟責任人所承擔的經濟責任的執行情況進行的審查。
E. 公司內部財務培訓都培訓那些內容
存在問題 預算工作不到位,與決算數差距比較大。造成這一現象的最主要原因在於,企業經營規劃的制定,主觀隨意性比較大,表現在:沒有採用科學的預算制定程序,而是拍腦袋或以領會領導意圖為主。從財務的角度看,財務人員(包括主管財務的領導)很可能沒有直接參與企業經營規劃的制定,或者參與程度不夠深,或者有時發現了問題,責任心原則性不強,反對的聲音比較弱;由於企業缺乏中長期規劃,因此,在制定短期規劃時難免隨意性比較大。沒有科學嚴謹的經營規劃,就不會有符合實際的財務預算,也無法緊跟形勢調整預算。 重會計核算,輕財務管理。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對財務會計人員的要求,尤其對企業財務領導人的要求,財務會計工作至少要完成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基礎的會計核算工作;二是財務管理工作;三是通過對大量財務數據的分析,建立模型,對企業的經營流程進行改進或者再造。從而減少庫存成本,降低經營周期,加快資金周轉,提升公司的業績和價值。其實會計制度怎樣變,這些基本的要求應該是不變的。但現實的情況是普遍輕視財務管理,從而給企業管理帶來很大的盲目性,反過來又影響了企業的財務狀況。具體來講,財務管理工作包括:企業營運資金的管理(資金的籌措、存放狀態、正常的流轉周期測算等等);基礎財務分析工作(基礎的財務比率分析,以及縱向的不同時期的對比分析,橫向的不同企業之間的分析等等);投、融資決策,股利決策和財務計劃;財務控制工作,包括成本控制,現金流控制等。通過財務分析,進行企業流程的改進或者再造,應該是對財務總監(或者總會計師)的高標准要求。那些有很多減值准備或者壞帳准備的企業,可以說都該從這里多找找原因。 合同管理不到位,給企業造成不必要的風險。這里說的合同管理不到位,大概包括三個方面:合同制定沒有經過必要的審核程序,導致合同制定的時候就存在風險隱患;合同執行過程中,控制不到位,導致風險產生;合同執行事後分析不到位。合同在執行的過程中,就算控製得再好,也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最重要的是,在合同執行完之後,作為一個負責任的財務人員和財務領導,應該對這些問題進行認真分析,分清哪些是經常性問題,哪些是偶發性問題,最好能提出一些針對性的改進建議,而不只是編號歸檔完事。 財會人員不熟悉所在企業的業務情況。目前,由於企業的客觀原因,加上財務人員的主觀能動性發揮不夠,大部分財務人員講不明白自己所在公司的主要產品情況,這樣就形成一個惡性循環,越是新產品下線比較多,財務人員越是搞不清楚。 建議 嚴格制度管理。這里至少包括兩方面意思:增加新制度。現在不少公司的制度都不夠完善,留下了很多隻能由領導自由裁量的空間。一方面佔用了領導很多時間,另一方面也不利於工作的開展,留下很多的隱患和漏洞;完善老制度。社會變化很快,國家、社會和主管機關的要求越來越多,已有的制度怎麼能三五年不變?不妨利用執行新制度的契機,把已有的規章制度拿出來好好歸整完善一下。 嚴格執行。企業經營中出的問題,很多不是因為沒有規定,而是沒有嚴格按照規定執行。對於嚴格執行,恐怕最好的辦法只有一個,就是及時考核,責任追究,這也涉及到程序性規定的問題。 加強財務管理。公司財務部應設專人進行財務分析,並跟蹤相關的行業數據供決策時使用。及時完整的財務分析數據,包括縱向橫向的對比數據,可以減少決策者很多決策的盲目性,增加其科學性和前瞻性。 加強崗位考核。經典經濟學上有個假設,「資源是有限的,而人都是理性的經濟人」,在指導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時,需要一套合理的考核體系並把它經常化(畢竟財務工作不能嚴格量化,考核起來有一定的模糊性)。在此基礎上,要進行合理的激勵。 三、企業加強財務管理的途徑 ?(一)更新觀念,領導重視 領導要轉變觀念,用市場經濟的新觀念取代計劃經濟的舊觀念,要帶頭遵守財經紀律和財務制度,支持財務工作,尊重財務人員,使企業上下自覺形成一種以財務管理為中心的氛圍。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作為企業的負責人,不僅要抓好會計基礎工作,更要在紛繁復雜的市場環境中設計出一套適合本企業的財務會計制度,根據企業不同的發展階段,採用不同側重點的財務管理方法,及時恰當地解決生產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各種財務問題,充分發揮財務的功能,最大限度地滿足資金的保值、增值需要。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站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角度去思考、強化模擬市場核算管理,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運作,牢固樹立市場意識、競爭意識、成本意識和效益意識。 ?(二)結合社會經濟發展情況,借鑒國際會計慣例,逐步實現會計制度的國際協調 隨著對外開放的發展,我國對外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逐年擴大,在國際經濟一體化和全球化的趨勢中,我國經濟已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作為國際通用商業語言的會計,在這一過程中逐步實現會計國際化是其必然要求。 在對會計制度改革的過程中,採用借鑒國際會計慣例的做法,首先,對部分新經濟業務直接採用國際會計慣例進行處理,如期貨、融資租賃等經濟業務,直接按照國際會計慣例制定我國相關經濟業務會計處理方法;其次,對於常規的經濟業務,則是按照國際會計慣例的要求,採取分步漸進方式對其會計處理方法和程序進行改革,逐步縮小直至消除我國會計制度與國際會計慣例的差異。 ?(三)培養高素質、管理型的會計人才 知識經濟呼喚高素質、管理型的會計人才,因此,企業必須有一大批「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來充分發揮企業財務核心、監督、預測、決策、控制的作用。 財務人員不僅要具備專業知識,還應掌握電算化操作技能,掌握相關行業的政策,熟悉國家的法律法規,將理論知識與企業實際密切相聯,面對管理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要依據自身優勢主動參與經營,調查研究,搞好經濟活動分析,當好領導的參謀與助手。 財會工作是一項綜合性工作,在實際工作中會涉及到企業的計劃管理、生產管理、物資管理、技術管理、質量管理、設備管理等方面知識,而這些知識都會滲到銀行、財政、稅收、保險、物價等方面的知識之中,財會人員要在實際工作中發揮預測、計劃、反饋、監督、控制、分析、參與決策的職能作用。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會計,只有努力學習和不斷更新相關知識,深入基層,熟悉企業生產工藝流程,吸取實踐經驗,摸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發表自己負有責任的參謀意見,有效地參與管理。因此,培養和造就一批既有豐富會計專業知識,又懂企業經營管理,還通曉一般生產技術,善於運用經濟手段處理好各方面關系,懂財經法規、經貿常識,又具有寫作能力的復合型會計人員,才能更好地為企業強化模擬核算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服務。 ?(四)加強對財務人員的管理,完善企業內部管理辦法 企業設置財務機構時,可以對財務人員集中管理、集中培訓,採用類似財務公司的管理形式。根據生產經營和管理的需要在內部設定二級機構,作為「財務公司」的派出機構,「財務公司」對財務人員實行「委派制」,在行政上和業務上垂直管理,包括人事任免、工資獎金發放、業務技術培訓、考核、職稱評定等。 確定財務崗位職責後,可對全體財務人員統一競聘,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擇優錄用。對到崗財會人員有組織、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培訓,提高全員整體素質,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潛力,調動會計人員的積極性,當好領導的參謀助手。 從加強經濟核算,提高經濟效益的要求出發,對會計制度進行修訂,即在會計制度的恢復中實現重建,在恢復重建中實施會計制度的改革。如在修訂會計制度時,將會計核算的科學性作為一項原則提出來,要求會計制度的制定既要滿足企業加強會計核算和強化生產經營管理的要求,也要滿足國家對企業實施計劃管理的要求。 會計准則發布後,企業具體的會計核算辦法、財務管理辦法應由企業自主決定。為加強內部核算管理,企業應在投資管理、籌資管理、成本費用控制、價格管理等方面,根據國家政策與企業實際情況制定統一的內部會計政策和管理辦法。如建立企業內部審計制度,設專職內審人員定期與不定期檢查財務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F. 關於審計學中的企業內控(詳細)
廿世紀七十年代初,美政府在水門事件的調查中,發現某些公司為了做成貿易,竟賄賂某些外國官員……
內部控制制度是為了使企業經濟活動的操作處理方法制度化、規范化而制定的一系列要求員工遵照執行的相關規章制度。它包括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和內部管理控制制度,會計控制制度包括組織機構的設置以及與財產保護和財務會計記錄可靠性有直接關系的各種措施;管理控制制度除組織機構的設置外。還應包括管理部門對事項核准和決策步驟上的程序與記錄。
內部控制的方法包括組織控制、經營控制、人事控制、檢查控制和設施設備控制。它涉及企業的購貨循環、銷售循環、薪資循環。理財循環(包含投融資決策),這五大循環涉及企業的各個領域、各類交易。
廿世紀七十年代初,美國政府在對水門事件的調查中,發現某些公司為了做成貿易和保持貿易關系,竟賄賂某些外國官員。而為了掩蓋這些不合法支出,他們往往偽造會計記錄,或另設帳外記錄。有鑒於此,1977後,美國政府就將「每個公司必須設計和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以立法形式在《國外行賄法》中予以頒布。這是第一次強制性地將建立內部控制制度納入法律管轄的范圍。同時,審計人員在短時間內,要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作出正確評價,也需要依賴被審計單位相關的內部控制制度。否則,審計風險將難以控制。因此,審計與內部控制聯系日趨緊密。
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審計理論與方法也在逐步更新,原有的對會計資料的詳細檢查,已逐步被以評價內部控制制度為基礎的審計方法所取代,這在國外俗稱為制度基礎審計,也稱風險基礎審計。這是一種通過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存在性、合理性及有效性的評價,來確定審計重點、范圍,進而達到對該單位進行總體評價的目的。為保證審計評價的客觀公正,審計人員必須抓住控制點,所謂控制點,是指經營活動過程中容易發生錯弊,因而需要加以控制的關鍵環節,任何經營活動都可能存在幾個控制點。要求企業採取不同的控制措施,以保證內部控制目標得以實現。
近年來,強化企業內部控制因其在經營管理中的重要性,已越來越受到各級管理人員的普遍關注,這為內部審計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但是也應該注意到,內部控制的目標並非總能實現,不管控制制度和組織設置多麼完善,如果得不到管理層的有效執行,其結果只能等同於沒有控制,易導致錯弊行為。如果能採取有效措施來監督和限制違反內部控制的行為,良好的控制就能得到維持。
根據幾年來審計工作的體會,不少企業控制制度表面看起來非常完善,但實際執行效果卻不理想。如規定通過招標的方式選擇供應商,但如果每次參加競標的都是同樣的幾個供應商,招標也發揮不出真正的作用。因此,建立和完善相關內控制度體系和運行機制固然重要,但更要注意加強對制度執行人及執行效果的監督。建立領導集體決策機制,充分發揮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及外部專家機構在經營決策中的作用,以避免決策失誤,投資效益低下。特別是對一些規模大、經營業務多元化的集團型公司,因其投資的范圍廣,資金投入多,投入產出周期較長,加強領導幹部及重要崗位人員的任期經濟責任考核,強化各級領導幹部正確行使權力的監督,顯得尤為重要。作為審計人員,應在這方面多加關注,以確保各項制度在企業經營活動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避免制度僅僅流於形式,變成一紙空文。
G. 內部控制審計的具體流程是怎麼樣的
內部控制審計的具體流程為:
1、了解企業的內部控制情況,並做出相應的記錄。這是內部控制制度審計的第一步,其主要目的是通過一定手段,了解被審計單位已經建立的內部控制制度及執行的情況,並做出記錄、描述。
2、初步評價內部控制的健全性。確認內部控制風險,確定內部控制是否可依賴。在對控制環境、控製程序和會計系統進行調查了解,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的基礎上,應對內部控制風險和內部控制的可依賴程度做出初步評價。
3、實施符合性測試程序,證實有關內部控制的設計和執行的效果。通過對內部控制進行初步評價,可基本掌握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的強弱環節,為進行符合性測試確定一個前提。
4、評價內部控制的強弱,評價控制風險,確定在內部控制薄弱的領域擴展審計程序,制定實質性審計方案。
(7)財務內控審計培訓資料擴展閱讀:
內部控制風險識別、評估與防範:
1、內部控制潛在風險識別情況;
2、內部控制潛在風險程度評估情況;
3、內外環境變化時,內部控制潛在風險再識別與再評估及時性情況;
4、內部控制潛在風險防範措施。
內部控制措施與控制活動情況
1、為保證內部控制目標實現而制定的政策、制度、規定、業務流程等;
2、授權與分權情況;
3、經濟活動運行的報告、統計情況;
4、復核情況;
5、業務檢查與監督情況;
6、非相容崗位的分離設置情況
7、關鍵過程或環節的控制情況。
內部信息識別與管理:
1、內部控制信息體系的建立與保持情況;
2、內部控制信息的識別、處理、溝通與反饋;
3、內部控制制度的管理;
4、內部控制記錄的管理,特別是關鍵內部控制記錄的管理。
H. 我想學做內部審計,本來沒有深厚的財務知識,應該怎麼做才行
內審 分財務、營運、內控、舞弊。你現在只是少了其中一塊沒事。
另外說一下內審不是財務審計
I. 內部控制審計內容
我來回答吧,但是這個內容真的很多,我給你一個目錄吧。
計劃階段
1 了解五個方面
2 整體層面
3 舞弊風險評估與應對
4 識別和評估重大錯報風險
5 總體審計策略
6 具體審計計劃
實施階段
1 企業層面問卷
2 信息系統測試
3 企業業務層面測試
⑴ 采購與付款循環
⑵ 籌資與投資循環(屬於貨幣資金循環之一)
⑶ 工薪與人事循環
⑷ 固定資產循環
⑸ 貨幣資金及其他循環
⑹ 生產與倉儲循環
⑺ 銷售與收款循環
⑻ 財務報告及分析循環
⑼ 記賬憑證測試
4 內控手冊
完成階段
1 缺陷匯總評價表-企業層面
2 缺陷匯總及評價
3 審計工作完成情況核對表
4 重大事項概要
5 與董事會和經理層溝通記錄
6 項目組內部討論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