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貧困戶建檔拉開
❶ 關於農村貧困戶建檔立卡的事情
為確保農村低保及民政救災救濟的順利實施,使農村貧困人口早日脫貧,下路鎮扎實開展農版村貧困戶建檔立卡權工作,做到「三到位」,確保工作不重不漏、准確無誤。 一是組織到位。鎮政府成立農村貧困戶建檔立卡工作領導小組,鎮長任組長,駐村領導及駐村幹部為成員,實行鎮幹部包村,村幹部包戶的工作責任制,嚴格考核; 二是宣傳到位。充分利用廣播、黑板報、發放宣傳資料、召開群眾大會等形式,廣泛深入地宣傳,做到家喻戶曉。同時建立鎮對村的經常聯系制度,加強溝通聯系; 三是程序到位。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鎮幹部及村組幹部逐戶進行調查登記,逐項填寫調查登記表。群眾參與貧困戶建卡全過程,對最終確定的建卡貧因戶進行張榜公示,真正做到了戶有卡、村有冊、鄉有簿。
❷ 建檔立卡貧困戶有什麼要求
1、建檔立卡貧困戶要求:要以農戶收入為基本依據,綜合考慮住房、教育、健康等情況,通過農戶申請、民主評議、公示公告和逐級審核的方式,整戶識別。
2、國家對貧困戶的界定,有其嚴格的劃分標准:即絕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低於627元),相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628-865元),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純收入866-1205元);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純收入1205元以上)。通常把年人均純收入低於1205元的家庭人口統稱為弱勢群體。
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已有工作基礎上,堅持扶貧開發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銜接,按照縣為單位、規模控制、分級負責、精準識別、動態管理的原則,對每個貧困戶建檔立卡,建設全國扶貧信息網路系統。專項扶貧措施要與貧困識別結果相銜接,深入分析致貧原因,逐村逐戶制定幫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切實做到扶真貧、真扶貧,確保在規定時間內達到穩定脫貧目標。
4、工作步驟和時間安排:
第一步:規模分解。按照《貧困人口規模分解參考方法》(見附件2),各省將報國務院扶貧辦核定後的貧困人口識別規模逐級分解到行政村。
第二步:初選對象。在縣扶貧辦和鄉鎮人民政府指導下,按照分解到村的貧困人口規模,農戶自願申請,各行政村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進行民主評議,形成初選名單,由村委會和駐村工作隊核實後進行第一次公示,經公示無異議後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
第三步:公示公告。鄉鎮人民政府對各村上報的初選名單進行審核,確定全鄉(鎮)貧困戶名單,在各行政村進行第二次公示,經公示無異議後報縣扶貧辦復審,復審結束後在各行政村公告。以上工作在2014年5月底前完成。
第四步:結對幫扶。在省級人民政府指導下,各縣應統籌安排有關幫扶資源,研究提出對貧困戶結對幫扶方案,明確結對幫扶關系和幫扶責任人。
第五步:制定計劃。在鄉鎮人民政府指導下,由村委會、駐村工作隊和幫扶責任人結合貧困戶需求和實際,制定幫扶計劃。以上工作在2014年7月底前完成。
第六步:填寫手冊。在縣扶貧辦指導下,由鄉鎮人民政府組織村委會、駐村工作隊和大學生志願者對已確定的貧困戶填寫《扶貧手冊》。
第七步:數據錄入。在縣扶貧辦指導下,鄉鎮人民政府組織村委會、駐村工作隊和大學生志願者等將《扶貧手冊》錄入全國扶貧信息網路系統,並進行數據審核。《扶貧手冊》由國務院扶貧辦統一監制,各縣負責制發,貧困戶、村委會各執一冊。以上工作在2014年8月底前完成。
第八步:聯網運行。由各省扶貧辦負責,將錄入數據在本省內試運行,並在2014年10月底前完成。
第九步:數據更新。貧困戶信息要及時更新,並錄入全國扶貧信息網路系統,實現貧困戶動態調整。此工作在縣扶貧辦指導下,由鄉鎮人民政府組織村委會和駐村工作隊在次年1月底前完成 。
❸ 如何做好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動態管理
為確保高質量、高標准完成貧困戶建檔立卡動態管理工作,保康縣進一步強化責任、查漏補缺、嚴格規程、再加措施、再加力度確保貧困戶建檔立卡工作再上新台階。
一是強化責任,主動作為,思想認識要再提高。
貧困戶建檔立卡工作是一項涉及面廣、工作量大、敏感度高的系統工程。各鄉鎮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項目辦主任是第一責任人,把貧困戶建檔立卡工作當作工作的重中之重,主動作為,積極作為,為鄉鎮分管領導當好參謀,切實把建檔立卡工作抓好、抓實,尤其要注重抓好村級檔案的規范工作,健全基礎數據,夯實工作基礎,為爭取各項資金及優惠政策鋪平道路。
二是查漏補缺,提升標准,各種檔案要再規范。
各鄉鎮要根據檢查組反饋的意見,認真組織一次工作自查,全面查漏補缺,及時糾偏改錯。按照貧困戶檔案目錄要求,進一步檢查所在鄉鎮、村檔案資料,查找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錯誤;村要高標准地建好紙質檔案,紙質檔案要與電子檔案相符一致,確保檔案資料與檔案目錄一致,有條件的村和重點村必須有電子檔案,並配備扶貧專櫃。
三是嚴格規程,動態管理,基礎工作要再扎實。
要健全完善縣、鎮、村協調一致、資源共享的扶貧檔案管理體系,真正形成"四有":戶有卡(農戶登記表)、村有冊(按檔案目錄將資料收集裝訂成冊)、鎮有檔(建立電子檔、紙質台帳)、縣有庫(資料庫)、"三專":專盒(縣扶貧辦統一印置的檔案盒)、專櫃(扶貧檔案專櫃)、專人(專門負責保管的人員)的工作格局,有的放矢為實施扶貧到戶工作奠定堅實基礎。同時,要加強對村會計的業務培訓指導,強化扶貧建檔立卡的動態管理,形成常態化、機制化、規范化的態勢。
❹ 低保戶該入建檔拉貧困戶嗎
兩者可以互通,同時享受。
低保戶和建檔立卡是不一樣的,建檔立卡扶貧戶是扶內貧部容門工作對象,低保戶是民政部門工作對象,兩個對象的補助是不一樣的,低保戶大多是以差額補助資金,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更多的扶貧政策,資金、項目等。
低保戶是民政部分認證的低於農村人口家庭年人均收入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農戶,頒發的是低保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能夠維持當地農村居民全年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吃飯、穿衣、用水、用電等費用確定,並報上一級地方人民政府備案後公布執行。
建檔立卡貧困戶是以農民年人均純收入低於國家農村扶貧標准為識別標准,頒發的是建檔立卡貧困戶證。
❺ 建檔立卡怎麼申請需要什麼條件
向縣扶貧辦進行申請即可。達到貧困戶標準的人員均可進行申請。國家對貧困戶的界定,有其嚴格的劃分標准:即絕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低於627元),相對貧困人口(年人均純收入628—865元),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純收入866—1205元);
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純收入1205元以上)。通常把年人均純收入低於1205元的家庭人口統稱為弱勢群體。
建檔立卡貧困戶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在已有工作基礎上,堅持扶貧開發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銜接,按照縣為單位、規模控制、分級負責、精準識別、動態管理的原則,對每個貧困戶建檔立卡,建設全國扶貧信息網路系統。
專項扶貧措施要與貧困識別結果相銜接,深入分析致貧原因,逐村逐戶制定幫扶措施,集中力量予以扶持,切實做到扶真貧、真扶貧,確保在規定時間內達到穩定脫貧目標。
(5)指導貧困戶建檔拉開擴展閱讀:
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具體做法:
1、規模分解。按照《貧困人口規模分解參考方法》(見附件2),各省將報國務院扶貧辦核定後的貧困人口識別規模逐級分解到行政村。
2、初選對象。在縣扶貧辦和鄉鎮人民政府指導下,按照分解到村的貧困人口規模,農戶自願申請,各行政村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進行民主評議,形成初選名單,由村委會和駐村工作隊核實後進行第一次公示,經公示無異議後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
3、公示公告。鄉鎮人民政府對各村上報的初選名單進行審核,確定全鄉(鎮)貧困戶名單,在各行政村進行第二次公示,經公示無異議後報縣扶貧辦復審,復審結束後在各行政村公告。以上工作在2014年5月底前完成。
4、結對幫扶。在省級人民政府指導下,各縣應統籌安排有關幫扶資源,研究提出對貧困戶結對幫扶方案,明確結對幫扶關系和幫扶責任人。
5、制定計劃。在鄉鎮人民政府指導下,由村委會、駐村工作隊和幫扶責任人結合貧困戶需求和實際,制定幫扶計劃。以上工作在2014年7月底前完成。
6、填寫手冊。在縣扶貧辦指導下,由鄉鎮人民政府組織村委會、駐村工作隊和大學生志願者對已確定的貧困戶填寫《扶貧手冊》。
第七步:數據錄入。在縣扶貧辦指導下,鄉鎮人民政府組織村委會、駐村工作隊和大學生志願者等將《扶貧手冊》錄入全國扶貧信息網路系統,並進行數據審核。《扶貧手冊》由國務院扶貧辦統一監制,各縣負責制發,貧困戶、村委會各執一冊。以上工作在2014年8月底前完成。
7、聯網運行。由各省扶貧辦負責,將錄入數據在本省內試運行,並在2014年10月底前完成。
8、數據更新。貧困戶信息要及時更新,並錄入全國扶貧信息網路系統,實現貧困戶動態調整。此工作在縣扶貧辦指導下,由鄉鎮人民政府組織村委會和駐村工作隊在次年1月底前完成。
❻ 建檔立卡貧困戶,是那年開始
以來201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736元(相當源於2010年2300元不變價)的國家農村扶貧標准為識別標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下簡稱各省)在確保完成國家農村扶貧標准識別任務的基礎上,可結合本地實際,按本省標准開展貧困戶識別工作,納入全國扶貧信息網路系統統一管理。
標准時期為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
(6)指導貧困戶建檔拉開擴展閱讀:
一、建檔立卡的目的:
(1)通過建檔立卡,對貧困戶和貧困村進行精準識別,了解貧困狀況,分析致貧原因,摸清幫扶需求,明確幫扶主體,建立健全農村貧困村和貧困戶檔案。
(2)為建立完善新指標體系下對貧困戶,貧困村的動態監管和分類幫扶機制奠定基礎。同時也為部門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搭建共享的扶貧工作信息平台。
二、做法:
採取規模控制,各省將貧困人口識別規模逐級分解到行政村。貧困戶識別要以農戶收入為基本依據,綜合考慮住房、教育、健康等情況,通過農戶申請、民主評議、公示公告和逐級審核的方式,整戶識別。
❼ 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證明怎麼辦理
向當地扶貧辦逐級申領建檔立卡即可。
事項名稱:辦理貧困證明
事項類型:依申請服務類
辦理機構:縣扶貧辦
辦理依據:根據貧困戶就學、就業等需要
辦理對象及范圍:貧困戶
辦理條件: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
前置審批:無
辦理材料:本人身份證或戶口本
辦理流程:貧困戶根據索要貧困證明單位的要求,到村、鄉鎮或縣扶貧辦開具
辦理時限:即辦
(7)指導貧困戶建檔拉開擴展閱讀
農村貧困戶標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農民,可優先評為貧困戶:
1.未成年的孤兒;
2.已扎二女戶困難家庭;
3.身體殘疾,沒有勞動能力的;
4.發生重大災難,失去生活保障的;
5.發生重大疾病,喪失勞動能力,導致因病致貧的;
6.多個子女在讀高中或全日制大專、本科等院校;
7.軍烈屬困難家庭,困難老黨員,困難老村幹部。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評為貧困戶:
1.家庭成員中有現任村幹部的農戶;
2.因賭博、吸毒、好逸惡勞等原因致貧的農戶;
3.在縣城或鄉鎮有店面等從事營業性活動的農戶。
4.有汽車等高檔消費品的農戶;
5.有工程機械設備或其它從事經營活動機動車輛的農戶;
6.有擔任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教師、退休人員等國家公職人員的農戶(因重大疾病、重大災難致貧的除外);
7.有長期僱傭他人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農戶。
❽ 如何做好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動態管理
為確保高質量、高標准完成貧困戶建檔立卡動態管理工作,保康縣進一步強化責任、查漏補缺、嚴格規程、再加措施、再加力度確保貧困戶建檔立卡工作再上新台階。
一是強化責任,主動作為,思想認識要再提高。貧困戶建檔立卡工作是一項涉及面廣、工作量大、敏感度高的系統工程。各鄉鎮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項目辦主任是第一責任人,把貧困戶建檔立卡工作當作工作的重中之重,主動作為,積極作為,為鄉鎮分管領導當好參謀,切實把建檔立卡工作抓好、抓實,尤其要注重抓好村級檔案的規范工作,健全基礎數據,夯實工作基礎,為爭取各項資金及優惠政策鋪平道路。
二是查漏補缺,提升標准,各種檔案要再規范。各鄉鎮要根據檢查組反饋的意見,認真組織一次工作自查,全面查漏補缺,及時糾偏改錯。按照貧困戶檔案目錄要求,進一步檢查所在鄉鎮、村檔案資料,查找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錯誤;村要高標准地建好紙質檔案,紙質檔案要與電子檔案相符一致,確保檔案資料與檔案目錄一致,有條件的村和重點村必須有電子檔案,並配備扶貧專櫃。
三是嚴格規程,動態管理,基礎工作要再扎實。要健全完善縣、鎮、村協調一致、資源共享的扶貧檔案管理體系,真正形成"四有":戶有卡(農戶登記表)、村有冊(按檔案目錄將資料收集裝訂成冊)、鎮有檔(建立電子檔、紙質台帳)、縣有庫(資料庫)、"三專":專盒(縣扶貧辦統一印置的檔案盒)、專櫃(扶貧檔案專櫃)、專人(專門負責保管的人員)的工作格局,有的放矢為實施扶貧到戶工作奠定堅實基礎。同時,要加強對村會計的業務培訓指導,強化扶貧建檔立卡的動態管理,形成常態化、機制化、規范化的態勢。
❾ 建檔立卡貧困戶五類人員指
為確保農村低保及民政救災救濟的順利實施,使農村貧困人口早日脫貧,下路鎮專扎實開展農村貧困屬戶建檔立卡工作,做到「三到位」,確保工作不重不漏、准確無誤。
一是組織到位。鎮政府成立農村貧困戶建檔立卡工作領導小組,鎮長任組長,駐村領導及駐村幹部為成員,實行鎮幹部包村,村幹部包戶的工作責任制,嚴格考核;
二是宣傳到位。充分利用廣播、黑板報、發放宣傳資料、召開群眾大會等形式,廣泛深入地宣傳,做到家喻戶曉。同時建立鎮對村的經常聯系制度,加強溝通聯系;
三是程序到位。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鎮幹部及村組幹部逐戶進行調查登記,逐項填寫調查登記表。群眾參與貧困戶建卡全過程,對最終確定的建卡貧因戶進行張榜公示,真正做到了戶有卡、村有冊、鄉有簿。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