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機關扶貧 » 關於事業單位內控的培訓

關於事業單位內控的培訓

發布時間: 2021-03-01 18:39:24

A. 如何加強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

高官落馬事件頻頻發生,國外安然公司的破產、巴林銀行的倒閉、國內巨人集團的倒塌、銀行屢現驚天大案等,無不與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失靈有關。筆者結合實際談談做好內部控制工作的想法。 一、內部控制制度不能等同於會計控制 目前,不少事業單位的管理人員對內控制度的認識存在一些誤區,對內部控制制度的設計停留在內部會計控制上,參與內控管理的也僅僅是財務人員。其實,內部控制從管理結構上來看,可由會計控制和管理控制兩個方面構成。會計控制主要是對財產物資的安全性、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及財務活動合法性的控制;管理控制則是為保證方針、決策的貫徹執行,促進業務活動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以及業務目標的實現進行的控制。內部會計控制是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核心層次,而內部管理控制是單位內部控制的框架層次。這兩個方面相互依託,縱橫交織,相互制約,形成了有效運行的單位內部管理的控制網路。 在實際工作中,會計控制對單位的業務活動開展以及管理的各個環節進行指揮、調節、約束和促進,以使單位實現效益最大化的目標。但如果得不到管理層的有效執行,只能使內控制度形同虛設。為此,內控制度的建立,必須注意管理各層面權力配置合理、責任明確;建立有效的激勵、監督與制衡機制,以保障內控制度的有效運行,從而實現單位的總目標。 二、建立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 任何單位的控制活動都存在於一定的控制環境之中,控制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單位內部控制的遵循和執行,以及奮斗目標、整體戰略目標的實現。因此,管理人員必須樹立現代管理觀念,設立並遵守內控制度。同時設立合理的組織機構,確認相關的管理職能和報告關系,為每個組織劃分責任許可權,明確建立授權和分配責任的方法,因事設人、視能授權、責任到位,且責任與權利對等,以增強組織的控制意識。靈活運用計劃控制、目標控制、預算控制、定額控制、規章制度控制等各種管理控制方法,重視控制點和控制措施。只有建立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才能保證制度的真正落實,才能真正達到內部控制的目的。 三、構築嚴密的內部控制體系 一個單位的內部控制體系,具體應包括三個相對獨立的控制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在業務的全過程中融入相互牽制、相互制約的制度,建立以「防」為主的監控防線。第二個層次是設立事後監督,即在會計部門常規性會計核算的基礎上,對其各個崗位、各項業務進行日常性和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為主的監控防線。第三個層次是以現有的稽核、審計、紀律檢查部門為基礎,成立一個直接歸上級主管部門管理並獨立於被審計部門的審計委員會。審計委員會通過內部常規稽核、離任審計、落實舉報、監督審查企業的會計報表等手段,對會計部門實施內部控制,建立有效的以「查」為主的監督防線。以上三個層次構築的內部控制體系對單位發生的經濟業務和會計部門進行「防、堵、查」遞進式的監督控制,對於及時發現問題、防範和化解經營風險將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強化內部控制制度的事後控制力度 目前事業單位內控制度的方法似乎都側重於事前和事中控制,而對問題出現後的處置很少涉及。一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應該是全過程的。事前控制的目的在於作出正確的決策,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事中的控制則是讓單位活動按照一定的決策方向、目標運行;而事後控制則應側重於分析結果形成的原因,考核並作出評價、落實獎懲,找出存在的弱點及隱患,進而達到對單位內控制度有效性的評估,並對欠妥部分作出相應的調整,從而為管理者提供製定未來計劃標準的依據。因此,必須加強事後控制,使單位及時、順利克服各種困難,以實現單位的最終目標。 總之,內部控制是衡量一個單位管理的重要標志,是一個單位管理的重要手段。有控則強、失控則弱、無控則亂。李金華審計長要求加強管理,完善內部控制,的的確確是每個單位的當務之急。■

B.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培訓內容有哪些

1、愛崗敬業行為規范要求;2、所履職崗位的工作職責;3、相關專業知識;4、單位規章制度等幾個方面

C. 淺談如何提高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水平

一、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是指事業單位為貫徹執行各項管理政策,為保證經營業務活動的有效進行,確保資產的安全完整和有效運用,增進會計數據的真實性,防止舞弊行為發生,提高服務經濟效益,促進事業單位良好的運轉,從實際情況看,一些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還存在很多問題。
1、負責人內控意識相對薄弱
很長時間時間以來,很多事業單位的領導對於內部控制重要性認識不足,重視不夠,沒有把內部控制當作一項加強管理、防範風險的重要措施來抓,導致事業單位普遍存在內部控制制度不夠健全,業務不夠規范等問題。有的單位雖然形式上建立了內部控制制度,但是束之高閣實質上並沒有認真執行,期間里的目的僅僅是為了應付檢查,走過場。
2、控制體系不完善,崗位設置不合理
事業單位普遍重視的是各項資金的管理控制,而忽略了固定資產和靈動資產的有效控制。與此同時,有的事業單位還存在內部控制體制不夠完善,業務流程不盡合理,信息溝通不夠,經費運行透明度差等問題。有的單位沒有單獨設立內部控制部門,而是將內部控制看成只是財務的工作,導致財務部門與業務、紀檢部門橫向聯系不夠,同級部門間缺乏必要的交流,協調性差,難以形成人人參與內部控制活動的氛圍。
有些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流程長期以來存在著不規范不合理的狀況,並且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決。有些經濟事項沒有明確的審批控制業務流程
,或流程式控制制過於簡單,不夠規范,如事業單位不經批准自行處置固定資產,處置收入不納入財政專戶等。有些事業單位在崗位設置上由於編制有限、人手緊張等原因,存在不合理不合法的兼崗現象,不相容職務未能合法合理分離,如單位出納兼任記賬、出納兼任檔案保管、記賬兼任復核等。
3、會計基礎工作相對薄弱,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
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基礎工作較薄弱,一些財務事項的運作與管理措施僅是慣例,而沒有相應的成文制度保證或者雖有制度但不完整,管理的隨意性較大,如有的會計人員在工作中部按照準則要求進行會計核算,自行設置和隨意使用、混用會計科目,造成會計核算不準、會計信息失真。對單位重要事項的決策、實施過程和結果均不了解,未能對業務部門實施必要的財務管理和內部監督。
4、內部控制制度的監督環節薄弱
我國目前事業單位內部審計還比較薄弱,很多事業單位甚至沒有設立內部審計機構,即使設立內部審計機構,其領導和成員均是單位領導任命,其上下級隸屬關系,經濟利益均受到單位領導制約,這樣勢必造成外部監督體制弱化,使內部控製作用難以有效發揮。大多數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任務由財務部門承擔,而財務部門本身就是內部控制制度的主要執行部門,這就形成了自己監督自己的局面。

D.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

1.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建設滯後
在改革進程中,企業作為經濟領域的細胞,較早開始進行改革,財務管理制度和控制規范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逐漸與國際接軌,逐步規范和完善起來。相比較而言,眾多事業單位,尚缺乏具有可參考操作的具體內部控制制度,缺乏可操作性的監督制約措施。客觀上環境不夠充分,從單位的領導到員工都欠缺對內部控制制度的認識,更談不上要求去設計和建設一套完整的內部控制體系,即使建設了一套內部控制體系,也缺乏相應的認識和能力去執行內部控制制度。
2.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環境存在薄弱環節
(1)內部控制意識相對薄弱
相當一部分事業單位缺乏內部控制理念,內控意識淡薄,重事業發展,輕內部控制。在建立內部控制中存在誤區,認為事業單位經濟業務簡單,運轉環節少,抱著無所謂的態度,簡單地將財政的部門預算控制等同於內部控制,尚未建立起健全有效的內控制度。有的單位只注重製度的制定,忽略了其執行情況和執行效果,導致內控制度的制定走過場。
(2)崗位設置不合理
由於事業單位經濟業務較為簡單,人員較少,崗位安排不盡合理,許多單位存在一人多崗、不相容崗位兼職現象。記賬人員與經濟業務事項和會計事項的審批人、經辦人員、財物保管人員沒有很好的分離制約,存在出納兼復核、采購兼保管等現象,出現管理漏洞。規模較小的單位,會計、出納、資產管理等不相容職務均由一人擔任,內部審計制度則根本沒有。
(3)會計專業化人才隊伍建設薄弱
建國以來,我國很多事業單位都因承擔著某一專業領域的技術工作而設立,進而發展壯大。這些事業單位在人才的引進、培養方面,尤其重視這一技術領域,而忽視了對財會等「輔助」崗位的專業人員的培養。不少單位的財會人員,都是由其他技術人員轉崗而來的,會計業務素質較低,缺乏對違法違紀行為的辨能力,在執行會計制度、法規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偏差和錯誤,從而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3.內部控制執行不力,制衡機制「失靈」
事業單位不同於企業法人管理結構,其內部控制制度實際上是「授權監督」機制,而這種授權機制很容易造成內控制度失效。很多事業單位實際上從事的工作是政府行政管理職能的延伸,以提供某方面社會公共服務為其主要職責。在社會公眾對行政事業單位的監督作用極其微小的狀況下,個別事業單位很容易造成「公眾利益部門化,部門利益個人化」,倘若事業單位對部門利益和個人利益的追求偏離了公共服務這一公共機構的基本價值,內部控制自然也是形同虛設。眾所周知,事業單位會計監督人員受單位領導管理,其行為必然受控於管理層,反映管理層的意圖和目的,體現管理層的意志,領導層往往凌駕於內控之上,致使內部控制監督「名存實亡」。

E. 如何做好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

內部控制是現代管理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實踐中逐步產生、專發展和完善起來的。屬它是一種強調以預防為主的制度,目的在於通過建立完善的制度和程序防止錯誤和舞弊的發生,來提高管理的效果及效率。 行政單位內部控制是部門管理制度的組成部分。它由內部控制環境、風險評估、內部控制活動、信息及其溝通和內部控制監督等要素組成,並體現為與行政、管理、財務和會計系統融為一體的組織管理結構、政策、程序和措施等,是行政單位為履行職能、實現總體目標而應對風險的自我約束和規范的過程。

F. 內控、內部控制 培訓機構有什麼

目前,隨著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和《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的相繼出台,以及其中五部委指定的時間表的出爐,上市公司最迫切的需要就是企業內部控制專業人才。 國際內部控制協會 早在2002年美國《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Sarbanes-0xley Act of 2002」,SOX,簡稱《薩奧法案》)出台後就成立的專門致力於內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的教育組織和智囊機構,是國際內部控制領域職業團體的代表機構。 國際注冊內部控制師(CICS)資格認證項目是國際內部控制協會(ICI)在全球范圍推廣的職業人才教育項目。 目前,ICI 的國際注冊內部控制師資格證書分為兩個等級: A級: 高級國際注冊內部控制師(Certified Internal Control Professional, 英文縮寫 CICP); B級:國際注冊內部控制師(Certified Internal Control Specialist, 英文縮寫 CICS)。 迄今為止,獲得國際注冊內部控制師(CICS/CICP)認證的專業人士不僅來自美國,而且來自其他國家,例如:巴林、中國、衣索比亞、印度、印度尼西亞、約旦、奈及利亞、菲律賓、波多黎各、卡達、阿聯酋、越南、英國、法國、義大利和德國等國家。 國際注冊內部控制師中文網站:http://www.internalcontrol.cn/

G. 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如何做深做細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是指單位為實現控制目標,通過制定製度、實施措施和執行程序,對經濟活動的風險進行防範和管控。從靜態上講,內部控制是單位為履行職能、實現總體目標而建立的保障系統,該系統由內部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和內部監督等要素組成,並體現為與行政、管理、財務和會計系統融為一體的組織管理結構、政策、程序和措施;從動態上講,內部控制是單位為履行職能、實現總體目標而應對風險的自我約束和規范的過程。
理解這個概念,還應當注意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將對象范圍界定為單位經濟活動的風險,非經濟活動的風險暫時還不是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范圍。根據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實際,經濟活動通常包括預算業務、收支業務、政府采購業務、資產管理、建設項目、合同等。
行政事業單位單位內部控制的目標包括以下五個方面:合理保證單位經濟活動合法合規、合理保證資產安全和使用有效、合理保證財務信息真實完整、有效防範舞弊和預防腐敗、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和效果。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原則
內部控制原則包括全面性原則、重要性原則、制衡性原則、適應性原則四項。
做好內部控制需要組建由單位負責人擔任組長的內部控制建設領導小組,職責包括:為內部控制
建設項目提供總體指導;定期召開項目協調會,就關鍵問題與相關部門進行溝
通;負責內部控制建設項目的管理與監督,並控制項目進度;推進解決內部控
制建設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對內部控制建設階段性成果進行復核與確
認。

H. 如何學習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中的風險評估

三要素:
內部環境、目標設定
事項識別、風險評估
風險應對、控制活動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目標和原則:

(一)內部控制的目標

內部控制是由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層和全體員工實施的、旨在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服務水平和風險防範能力,促進單位可持續、健康發展,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和社會公眾利益,實現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服務目標所制定的政策和程序。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目標是:

1.合法性——管理和服務活動的合法合規

2.安全性——資產安全

3.可靠性——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

4.效率性——提高管理服務的效率和效果

5.風險防範——排除障礙實現單位發展戰略

(二)行政事業單位建立與實施內部控制應遵循的原則

1.全面性原則

內部控制應當貫穿決策、執行和監督全過程,覆蓋企業及其所屬單位的各種業務和事項。因為,在內部控製程序的所有環節中,有一個環節沒有發揮作用,所有起作用的環節,也會變得無用。

2.重要性原則

內部控制應當在全面控制的基礎上,關注重要業務事項和高風險領域。行業、規模、性質、所處地域、組織形式等不同,高風險領域不同。內部控制不能防範所有風險,但要關注重要業務事項和高風險領域,防範顛覆性風險。

3.制衡性原則

內部控制應當在治理結構、機構設置及權責分配、業務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同時兼顧運營效率。內部控制的核心思想是權力平衡,制約對象是權力,權力分配合理,約束適當是內部控制的難點。內部控制過於復雜會影響效率,風險大的業務,首先是防範風險,其次才是兼顧運營效率。

4.適應性原則

內部控制應當與行政事業單位的規模、競爭狀況和風險水平等相適應,並隨著情況的變化及時加以調整。內部控制不能拷貝,也不能克隆。別人的成功經驗,拿過來不一定能用。行政事業單位發展的不同階段、外部環境的變化、戰略目標的調整等,內部控制要隨之變動。

5.成本效益原則

內部控制應當權衡實施成本與預期效益,以適當的成本實現有效控制。

內部控制的設計和運行受制於成本與效益原則。成本小於效益,是任何理性的管理活動都必須遵循的法則。

(三)建立與實施內部控制包括的要素

1.內部環境——是行政事業單位實施內部控制的基礎。

2.風險評估——是行政事業單位及時識別、系統分析經營活動中與實現內部控制目標相關的風險,合理確定風險應對策略。

3.控制活動——是行政事業單位根據風險評估結果,採用相應的控制措施、政策和方法,將風險控制在可承受范圍之內。

4.信息與溝通——是行政事業單位及時、准確地收集、傳遞與內部控制相關的信息,並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單位與外部之間進行有效溝通。

5.內部監督——是行政事業單位對內部控制建立與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評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發現內部控制缺陷,應當及時加以改進。

I.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方法

1. 不相容職位分離。不相容崗位。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作為一種控制體系中最基本的控制手段,集中體現了相互制衡的基本原則,其核心是內部控制。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控制要求行政事業單位全面系統地分析、梳理單位組織層級和業務活動中所涉及的不相容職務。科學劃分機構職能與分工,合理設置內部控制關鍵崗位,明確不同部門或崗位的職責許可權、實施相應的分離措施,從而形成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工作機制。重要作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不相容崗位相分離,可以從源頭上防止和遏制舞弊行為,有效預防,及時發現舞弊行為的發生。第二不相容崗位相分離,不僅可以進行事前預防,更能在事中起到相互監督,相互牽制的作用。第三,不相容崗位定期輪崗是杜絕舞弊、保證崗位新鮮血液的必要措施。
2. 內部授權審批控制。內部授權審批控制是行政事業單位非常重要的控制活動,授權審批控制直接關系著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對控制目標的實現產生直接影響。建立「三重一大」(重大問題決策、重要幹部任免、重大項目投資決策和大額資金使用)事項決策審批機制和會簽制度。授權審批控制要遵循以下四個原則:第一,授權的依據→依事而不是依人;第二,授權的界限→不可越權授權;第三,授權的「度」→適度授權;第四,授權的保障→監督。審批控制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則:審批要有界限→不可越權審批;審批要有原則→不得隨意審批。
3. 歸口管理。歸口控制包括歸口管理與歸口審核兩種方式。歸口控制是一種職能型的集中管理方式,體現了集中性、規范性和專業性。集中性體現在歸口控制按照單位各個業務的屬性,結合不同事項的性質,將同類的業務或事項由一個部門機構或崗位進行管理。也將授權審批和內部管理集中起來,便於單位業務集中開展。規范性體現在歸口控制,將同類業務或支出事項,用同一種或相似管控方式進行控制,可以設計規范而細致的管理制度和實施細則,實現控制流程化。專業性體現在歸口控制是由一個部門機構或崗位負責同類業務或支出事項,必須熟悉和掌握同類業務的屬性和特點,具備一定的專業性基礎,以提高管理效率。
4. 預算控制。預算控制是根據單位的職責、任務和業務發展計劃編制的年度財務收支計劃。是單位財務工作的基本依據。單位應當建立以預算管理為主線,以資金管控為核心的預算管理體系。預算是單位工作的起點和依據,是建立和實施內部控制的核心環節,單位所有業務最終都要通過預算管理銜接起來,從而實現預算管理的全過程式控制制。預算控制要求單位加強預算的編審、內部批復、執行、決算和評價四個環節的管理,強化對經濟活動的預算約束,實現對經濟活動風險的控制。預算編制是預算管理的起點,預算批復是預算管理的核心環節,是將外部財政指標細化分解批復到預算指標的過程。預算執行要履行預算批復時所設定的相關規則,完成資金支付。決算與評價是根據資金支付記錄結果進行績效評價。
5. 資產保護控制。資產保護控制是單位資產購置、配置、使用和處置過程中對資產進行保護,確保資產安全和使用高效。資產保護控製作為實現單位內部控制目標的重要手段,要求單位建立資產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採取資產購置、資產登記、實物保管、定期盤點、賬實核對、處置報批等措施,確保資產安全完整。單位應該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實際情況,對資產類型進行區分,建立資產控制制度和崗位責任制,強化檢查和績效考評,加強對資產安全和有效性的控制。
6. 會計控制。會計控制是指利用記帳、核對、崗位職責落實和職責分離、檔案管理、工作交接程序等會計控制方法,確保單位會計信息真實、准確、完整。會計控制為單位各項財務管理工作提供了基本保障,是完善單位內部控制體系的重要方法。會計控制要求單位嚴格執行各項會計制度,加強會計基礎工作,明確會計憑證、會計賬薄和會計報告的處理程序,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
7. 單據控制。單據控制是明確經濟行為的出自單位外部來源的報銷憑證和單位內部表單的控制方式。單據控制從種類上來看可以分為單據控制和票據控制。單據控制要求單位按照國家相關規定,並結合內部管理需要和自身實際情況,明確能夠全面真實反映各項經濟活動內容及其流轉過程的表單與票據,做到合法合規,信息完整,填制規范。
8. 信息公開控制。信息公開控制是單位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將製作或者獲取的,以一定形式記錄、保存的信息進行公開。讓相關部門和公眾知情的控制方法。單位公開政務信息應當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則,及時、准確地公開政務信息。
9. 信息技術控制。信息技術控制是it技術在內部控制的應用、方法的擴展和規范的延伸。單位通過規范信息系統開發、運行和維護流程,建立用戶管理制度、系統數據定期備份制度、信息系統公開保密和泄密責任追究制度等措施,將經濟活動及其內部控制流程嵌入單位信息網路系統中,減少或消除人為操縱因素,保護信息安全。

J. 如何做好機關事業單位的內控制度

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了進一步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水平,規范內部控制,加強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等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制定本規范。第二條 本規范適用於各級黨的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各民主黨派機關、人民團體和事業單位(以下統稱單位)經濟活動的內部控制。第三條 本規范所稱內部控制,是指單位為實現控制目標,通過制定製度、實施措施和執行程序,對經濟活動的風險進行防範和管控。第四條 單位內部控制的目標主要包括:合理保證單位經濟活動合法合規、資產安全和使用有效、財務信息真實完整,有效防範舞弊和預防腐敗,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和效果。第五條 單位建立與實施內部控制,應當遵循下列原則:(一)全面性原則。內部控制應當貫穿單位經濟活動的決策、執行和監督全過程,實現對經濟活動的全面控制。(二)重要性原則。在全面控制的基礎上,內部控制應當關注單位重要經濟活動和經濟活動的重大風險。(三)制衡性原則。內部控制應當在單位內部的部門管理、職責分工、業務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約和相互監督。(四)適應性原則。內部控制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單位的實際情況,並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單位經濟活動的調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斷修訂和完善。第六條 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內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實施負責。第七條 單位應當根據本規范建立適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的內部控制體系,並組織實施。具體工作包括梳理單位各類經濟活動的業務流程,明確業務環節,系統分析經濟活動風險,確定風險點,選擇風險應對策略,在此基礎上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健全單位各項內部管理制度並督促相關工作人員認真執行。 一般都是根據這個制定。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