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探
Ⅰ 碧桂園處於房地產行業領先水平,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農業已經成為互聯網大佬、房地產大佬的產業新布局。京東劉強東、阿里馬雲、碧桂園楊國強都已經陸續深耕大農業領域,也為農業帶來更多的想像空間。
扶貧已經成為這幾年國家的戰略中心。
自1997年,碧桂園就開始切入三農扶貧,以產業扶貧的思維幫助當地農民增收。經過21年的沉澱,碧桂園已經贏得了口碑和經驗。
另外,這幾年國家付扶貧的重視程度逐步增加,碧桂園積極響應國家扶貧政策深入農村,也幫助碧桂園進入縣市掃除了障礙和阻力。
最後,綜上所述,碧桂園涉足農業基礎非常牢固、得到地方政府支持,同時,藉助碧桂園自身產業優勢,或許應該,碧桂園能在三農領域干出一番事業。
Ⅱ 扶貧產業政策落實不力、推進走樣 如何整改
個別地區扶貧扭曲走樣
一些受訪扶貧幹部和群眾反映,產業扶貧在積極推進的過程中,一些問題也在顯露。部分地區產業發展隨意性強,缺乏深加工等產業鏈配套,產業扶貧探索往往效果不佳,此外,扶持資金和保障體制不健全也困擾著扶貧政策的落實。
一是產業發展隨意性強。部分地區盲目整縣整區推進某一項目,不計成本投入且效益差,導致一哄而上發展,最後整體失敗。2014年至2015年,西部某貧困縣在沒有深入考察群眾養殖技術、養殖成本及市場風險等情況下,在兩個鄉鎮3000多戶貧困戶中硬性推廣綠殼蛋雞養殖,由於蛋雞養殖防疫不到位、養殖成本較高、簽約企業設置諸多門檻等,政府投入幾百萬元的養殖項目全面失敗,部分農民還因為發展綠殼蛋雞效益差,背著死雞到政府上訪。
此外,記者在調研中發現,缺乏深加工等產業鏈配套,往往是各地產業扶貧探索失敗的共性因素。《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日在貴州某縣采訪發現,近六年來,當地先後實施了核桃、天麻、養羊、黨參、太子參等扶貧產業,但都不同程度地失敗。由於深加工能力低、組織化程度低,分散農戶難以應對市場風險。以茶葉為例,這個縣近年來發展了20萬畝茶園,目前存活並發展相對較好的有10萬畝左右。但由於沒有深加工產業鏈,當地只賣初級產品,產品的附加值低效果不明顯。當地扶貧幹部反思說:「農業具有高風險,如果沒有熟諳市場和技術的龍頭企業帶動,僅靠幹部和群眾的一腔熱情,最終是國家花了錢,農民反而受了害。」
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保障體系
對於產業扶貧中出現的種種問題,業內人士認為,應加大對產業扶貧的金融支持力度,構建開放性的產業扶貧平台,合力構建「保險+產業扶貧」新模式,充分發揮產業在扶貧中的引領作用。
國務院扶貧辦開發指導司司長海波等受訪幹部建議,從以下三個方面進一步推動產業扶貧:一是大力發展扶貧小額貸款。充分發揮農村信用社和村鎮銀行的作用和優勢,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提供3年期以上,3至5萬元,執行基準利率,無抵押無擔保的小額信用貸款,並由財政扶貧資金全額貼息,支持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特色優勢產業。
二是構建開放性的產業扶貧平台。貴州民族大學反貧困專家孫兆霞等人認為,產業扶貧中,企業、大戶、農民更接地氣,應由他們決定或與他們商量發展什麼產業,政府著力在構建產業鏈、完善基礎設施、提升貧困群體能力等方面提供公共服務。同時,通過建立政府、企業、社會組織、貧困群體等主體平等參與和協同行動機制,讓產業扶貧決策更加科學和更具參與性,避免產業扶貧因缺乏多方能動性發展一大片,失敗一大片
三是因地制宜探索「保險+產業扶貧」新模式。針對目前我國涉農保險嚴重欠缺,貧困戶發展產業存在較大風險等問題,基層幹部建議,政府、商業保險機構、企業等利益攸關方,需創新思維,合力構建「保險+產業扶貧」新模式,保險機構可根據貧困地區地域特色和產業發展特點,積極推進大眾農產品產量保險、收入保險、氣象指數保險、價格指數保險等各類產品;並積極構建「保險+銀行+政府」的多方信貸風險分擔補償機制,力破產業扶貧保險缺位等問題。
「給錢給物不如給個好支部,不少邊遠貧困山區需求尤為迫切。」河南一位貧困縣縣委書記說,部分農村沒有產業、深陷貧困,與這些地區基層組織軟弱渙散、沒發展思路、沒號召力、沒干勁等密切相關。他建議,這一輪產業扶貧要與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相結合。尤其是創新模式機制,鼓勵發展能帶來集體收入的合作經濟,將激發村級組織積極性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Ⅲ 精準脫貧的四種方式
一、聚焦黨建扶貧。碧桂園通過組織黨支部開展黨群活動,引領廣大黨員群眾開展精準扶貧。如面向因殘因病致貧群體開展慰問、送義診下鄉等活動;面向因學致貧群體,開展設立助學金、認捐助學、推薦就學等,並且開展送演出等各類文藝活動。
二、聚焦產業扶貧。目前我們的產業扶貧措施以導入碧桂園自身產業鏈資源及外部優勢產業為主,運用自身產業資源推進綠色苗木扶貧、現代農業扶貧、消費扶貧、綠色建築產業扶貧等。
在不具備導入上述產業條件的地區,以培育當地優勢產業為主,採取「三個一」的方式,即建立一批扶貧創業工廠,設立一個扶貧創業基金,扶持一批青年致富帶頭人。
三、聚焦教育扶貧。通過設立愛心助學基金、開展結對幫扶等措施,發動全集團員工踴躍參與捐資,按照一對一、一對多或多對一的形式,結對幫扶貧困學生。
四、聚焦就業扶貧。對有勞動能力但缺技術的貧困人口進行集中培訓、遠程培訓,培訓合格發放相關職業資格證書。聯動物業公司、酒店管理公司等單位,動員合作夥伴為有勞動技能的人提供就業崗位。
(3)扶貧探擴展閱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打好脫貧攻堅戰,要按照黨中央統一部署,把提高脫貧質量放在首位,聚焦深度貧困地區,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從「打贏」到「打好」,體現了脫貧工作的質量導向。一是保持工作定力。
黨中央一再強調脫貧攻堅的定力和質量,過去一些地方因為貧困人口數量龐大,擔心完不成任務只注重進度,現在脫貧攻堅戰總體上大局在握,「打贏」的進度問題不大,更需要保持「打好」的定力,准確把握黨中央的大政方針,制定有效的實施方案,促進工作精準落地,持續提高脫貧質量。
二是牢牢把握精準。建檔立卡要繼續完善,精準施策要深入推進,扎實做好產業扶貧、易地扶貧搬遷、就業扶貧、危房改造、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生態扶貧等重點工作。
Ⅳ 畢節試驗區的經濟發展
畢節是一個革命老區。貴州省第一個中共地下黨支部於1934年1月在畢節建立。
1935年2月5日,毛澤東同志率領的中央紅軍在雲貴川交界的七星關區林口鎮「雞嗚三省」村召開了政治局常委分工會議。
1936年2月,紅二、六軍團長征經過畢節時,創建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1988年,時任貴州省委書記的胡錦濤同志提議在貴州省畢節地區建立「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獲得國務院批准,此後全區經濟社會取得了長足發展。以「貴畢」、「大納」等級公路和國道「321線」、「326線」為骨架,多條「省道」和通鄉公路相互編織起來的龐大的密集型的公路交通網路,加上「內昆」鐵路貫穿威寧縣全境,全區交通四通八達,商旅往來十分便捷。即將建設的「隆黃」鐵路、織金「旅遊機場」、畢節「飛雄機場」以及全省規劃的公路建設「兩橫兩縱四聯線」中穿越畢節試驗區的「一橫一縱一聯線」,更使全區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畢節還是我國「西部大開發」拉開序幕的地方。長江、珠江兩大水系的大面積覆蓋,加上典型的、復雜的喀斯特地形,蘊藏了221.9萬千瓦(可開發量為161萬千瓦)的水能。國家重點建設工程洪家渡水電站(3×18萬千瓦)、索風營水電站(4×13.5萬千瓦)、黔北火電廠二期工程(120萬千瓦)、大方火電廠(120萬千瓦)、納雍火電一廠(120萬千瓦)、二廠(120萬千瓦)、黔西火電廠(120萬千瓦)、畢節頭步火電廠異地改建(120萬千瓦)、織金火電廠(240萬千瓦)等一批電站、電廠和輸變電工程,確保2010年發電量達1000萬千瓦,完成黔電送粵任務。充足的能源必將加快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步伐。
貴州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要把畢節試驗區建設成為「貴州科學發展的試驗田」和「生態文明的示範區」,並為加快畢節試驗區的發展步伐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和部署,有力推進了該區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進程,畢節試驗區經濟社會發展正呈現出可喜的態勢。
「畢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是為喀斯特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借鑒的全國第一個綜合改革試驗區。1988年1月,時任貴州省委書記的胡錦濤同志審時度勢,倡導和推動了建立畢節試驗區的戰略決策,旨在通過對經濟社會發展嚴重滯後、人民貧困程度極深、生態環境極差的畢節地區試驗,探出一條貧困地區科學發展的新路子。 創建於1988年1月、由時任貴州省委書記胡錦濤同志倡導和推動建立的畢節試驗區,包含了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內容,是國家實施貧困地區科學發展的試驗場,其改革試驗,對什麼是發展、為什麼要發展、怎樣才能發展、如何評價發展等這些涉及發展觀的根本問題作出了科學的解答,是對科學發展理論的先行探索與實踐。
1985年,胡錦濤同志出任中共貴州省委書記,在這個貧困的內陸山區省份,他不辭辛勞,走遍了貴州的山山水水。在深入實地調查研究,組織專家學者論證的基礎上,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在同樣的政策條件下,貧困地區與發達地區在經濟社會發展上存在著效益上的差距,其結果將是地區間差距的擴大,如果不相應採取有力措施,貧困地區將會更加落後。如何加快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加快貧困地區群眾脫貧致富的步伐,成為他集中思考的重大問題。針對貴州貧困面較大、貧困程度較深的特點,胡錦濤同志把目光集中到在貴州省具有一定典型性的畢節地區。
畢節地區位於貴州省西北部,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特徵,在建立試驗區之前是貴州省最貧困落後的地區之一。直到1987年,全區人均工農業總產值僅為288.9元,農民人均收入只184元,人均糧食不足200公斤,未解決溫飽人口達300餘萬,農村貧困人口占其總人口的53.68%,人口自增率21.29‰,森林覆蓋率僅為8.53%。由於歷史、地理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畢節地區生態惡化、人口眾多,嚴重遏制畢節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口膨脹,糧食短缺,迫使陡坡開荒,林、灌、草、植被遭到嚴重破壞,水土流失面積占國土面積的60%以上,致使生態環境惡化,數以百萬計的農民生活貧困,常靠政府救濟為生。貧困與生態惡化互為因果,伴隨人口的劇增而愈演愈烈,如果不採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治理,將導致大片土地石漠化,從根本上將失去人類在此生存的基本條件。針對畢節地區嚴峻的現實,胡錦濤同志提出了建立「畢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的構想,得到了省委「一班人」的贊同,1988年6月,經貴州省委、省政府上報,國務院批准了建立「畢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
在「畢節試驗區」創建過程中,為了爭取對試驗區的智力援助,1988年4月,胡錦濤同志代表貴州省委在京邀請了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的領導同志召開會議,介紹了擬建立畢節試驗區的設想,期望得到中央統戰部、國家民委、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智力支邊小組的支持。試驗區成立之後,智力支邊協調小組和各民主黨派中央17年來始終將畢節地區作為智力支邊的重點地區,並於1989年9月20日成立了由錢偉長任組長、常近時等任副組長的北京專家顧問組。此後,各民主黨派、專家顧問組與試驗區的廣大幹部群眾並肩戰斗,親密合作,共同走過了不平凡的17年。
與當時全國啟動的改革試驗特區、開發區不同,畢節試驗區是全國唯一以開發扶貧、生態建設、人口控制為主題的試驗區。胡錦濤同志非常重視以創新的思路開展試驗區工作,1988年6月8日,他強調指出:「牢牢把握扶貧開發、生態建設這個主題,就要針對全區有300萬農村人口溫飽問題沒有徹底解決這一現實,採取一切有利於擺脫貧困、落後的政策措施,加快資源開發,加速勞動力轉移,大力發展商品經濟,逐步實現絕大多數農民脫貧的目標。要針對全地區水土流失面積已佔總面積一半以上的現實,採取強有力措施,全面規劃,綜合治理,把生態建設和經濟開發緊密結合起來。盡快停止人為的生態破壞,並逐步走向生態的良性循環。如果這兩大目標都能如期實現,那就表明試驗區的改革試驗是成功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如果沒有實現,那就說明試驗區的任務沒有完成。」 這一明確的發展思路及決策,包含了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核心內容,為畢節試驗區的長遠發展指明了方向。
試驗區成立25年來,畢節市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全區近700萬各族人民在歷屆地委、行署的具體領導下,在八大民主黨派中央和中央統戰部的共同幫扶下,緊緊圍繞開發扶貧、生態建設、人口控制的主題,面對挑戰與機遇並存、困難和希望同在的實際,充分發揚「堅定信念、艱苦創業、求實進取、無私奉獻」的試驗區精神,抓住機遇,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加快經濟發展,控制人口增長,堅持變救濟式扶貧為開發式扶貧,寓生態建設於經濟開發中,以生態建設促進經濟開發,開始走出了經濟貧困、生態惡化、人口膨脹的惡性循環怪圈,逐步實現人口、生態、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經濟發展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果,主要表現在: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農村貧困狀況有較大改善;生態建設成效明顯,人口的過快增長得到有效控制;基礎設施和重大工程項目建設成就顯著;人民生活改善;社會事業全面進步。2004年,全區生產總值從1988年的23.4億元上升到196.03億元,糧食產量從1988年的103.8萬噸上升到238.22萬噸,農民純收入從226元上升到1665元,貧困人口減少到56萬人,5個國家級貧困縣已相繼越過溫飽線;人口自增長率下降到9.8‰,森林覆蓋率提高到33.92%。根據畢節市統計局公布的統計數據,畢節市已經成為貴州省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 畢節試驗區發生的這些深刻變化,證明了胡錦濤同志的構想是前瞻性與現實性的統一、改革動力與發展思路的統一、局部突破與整體推進的統一。從其後的發展實踐看,畢節地區為《中國21世紀議程》的實施進行了超前性試驗,具有跨區域、跨時代的巨大價值與意義。
第一,在什麼是發展、如何發展這個問題上,畢節試驗區包含了可持續發展觀的核心內容。
可持續發展理論的產生導致了發展觀的重大變化,這是20世紀發展觀演變中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世界范圍內出現了關於發展觀的爭論,在伴隨著工業化、經濟增長所出現的人口、資源和環境的壓力下,把發展簡單等同於經濟增長的發展觀遭到了普遍批評。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首腦大會上,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共同的心聲。會議通過的《21世紀議程》指出: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把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結合在一起,把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結合在一起,制定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政策和行動措施。畢節試驗區與當時國際上方興未艾的可持續發展理念相吻合,包含了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核心內容,具有前瞻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把發展看作是一個綜合性的社會目標。
與當時全國已經啟動的經濟特區、開發區不同,畢節試驗區從一開始就不以單純的經濟增長為目標,而是將開發扶貧、生態建設、人口控製作為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將物質生產力與自然生產力以及人口生產力統一協調起來,將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結合起來,作為一個整體目標展開的綜合性社會發展試驗。開發扶貧,就是啟動市場經濟機制、遵循商品經濟規律,變「救濟型」、「輸血式」的扶貧為「自救型」、「造血式」的扶貧;生態建設,就是採取一切有效措施進行環境治理,實行以退耕還林還草為重點的植物措施為主、並與「坡改梯」等工程措施、耕作措施相結合的綜合治理,以形成生態系統內各要素的優化組合;人口控制,就是把人口數量控制、人口素質提高、人口結構優化、人力資源開發進行通盤考慮,在一定時期內,著重以人口數量控制為核心,以人口素質提高為宗旨,以人口結構優化為關鍵,以人力資源開發為動力,使人類自身的生產和物質資料生產最大限度地保持相適應的關系。
畢節試驗區的三大主題以及圍繞三大主題所採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實質上是把發展看作一個綜合性的社會目標,通過開發扶貧探索經濟建設、生態資源和社會發展的有效整合,通過生態建設尋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通過人口控制促進人自身的全面進步,根本目的是要在追求全面、協調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全面、協調發展正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社會發展首先是經濟的發展,只有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才能為消除貧困、提高生活水平奠定物質基礎,對這一點,試驗區的幹部群眾具有廣泛的共識。但是,單純的經濟增長並不等同於發展,單純追求經濟的發展、單純追求GDP的增長,其結果常常是事與願違,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目的本身也不能真正實現,這是被畢節地區以往發展的經驗教訓所證明的。像畢節這樣人口過多、生態環境極其脆弱的地區,經濟發展尤其要與環境保護、生態平衡、人口增長、國民素質、文化教育等相協調,在人、社會與自然全面、協調發展的基礎上,才能真正實現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這可以說是畢節試驗區17年改革試驗的一條根本經驗。
二是把生態建設放到了突出重要的位置。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秩序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針對惡化的生態環境已經直接遏制畢節經濟發展的嚴峻現實,試驗區在成立之初就把生態建設放到了突出重要的位置,把能否盡快停止人為的生態破壞,並逐步走向生態的良性循環,作為評判試驗區成敗的一個重要標准,要求各級幹部對「生態環境惡化的現狀,要有危機感和憂患意識,以對子孫後代負責的精神樹立從長計議的戰略觀點。」2 17年來保護生態、保護環境、走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已紮根畢節,深入人心。形成了一種超前的、早熟的、具有後發優勢觀念的廣泛共識。生態建設這一現代名詞,已經被畢節廣大農民所接受,每年冬季,聲勢浩大的水土保持工程農民都自覺自願參加。「3356工程」、「長防工程」、「長治工程」等生態建設的骨幹工程均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果;各小流域的山、水、林、田、路等的綜合治理取得了扎扎實實的成效。畢節在生態方面所取得的業績,為西部大開發生態建設樹立了榜樣。在一個貧困地區如此重視生態建設,並制定完整的方案大范圍實施,可以說在世界上還沒有先例。
三是全面尊重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尊重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是解決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片面的發展觀之所以在實踐中造成嚴重的危害,從根本上來看就是背離了一切從實際出發、從客觀規律出發的原則。在改革試驗的過程中,畢節試驗區既注重按經濟規律辦事,也注重按自然規律辦事。例如,針對本地山地面積大、立體氣候明顯,土壤類型多樣的特點,因地制宜發展立體農業,逐步形成「山上植樹造林戴帽子,山腰種地植樹拴帶子,坡地種植綠肥、覆蓋地膜鋪毯子,山下搞鄉鎮企業、庭院經濟抓票子,基本農田集紙幣經營收穀子」的「五子登科」的農業開發路子;再如,坡改梯工程、退耕還林與進行基本農田建設相結合,以鞏固和保障生態建設的成果和經濟效益,等等,這些都是尊重客觀規律、辯證地解決生態建設和經濟開發矛盾的範例。在實踐中,凡是按照經濟規律,充分運用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講究經濟效益,使之與生態效益結合起來,就能獲得較好的綜合效益,促進經濟、社會、生態的持續健康發展。
第二,在發展的動力上,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發展主體的積極因素,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活力,是畢節試驗區發展的不竭動力源泉。
改革試驗既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是一項偉大艱巨的事業,必須充分發揮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精神。畢節試驗區從成立之初,就著力營造調動一切發展主體積極因素的社會氛圍,努力建立調動一切發展主體積極因素的體制和機制,以使最廣大人民群眾成為改革發展的主體。
一是充分發揮試驗區廣大幹部群眾的創造精神,注重調動各類人才的積極性。在指導和領導改革試驗過程中,胡錦濤同志著重強調:深化改革,最根本靠誰?還是靠廣大群眾,他們是改革的主人。能否代表群眾利益,為群眾所接受?制定的方案,要徵求群眾意見,特別是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群眾,這樣,制訂的方案才是可靠的、可行的;他同時強調,在試驗區工作逐步展開後,能否有效地解決人才短缺的矛盾,將從根本上制約試驗區工作的進程,加強智力開發,注重培養、引進各類人才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了;對於在改革開放中涌現出的商品生產經營者和企業家,胡錦濤同志明確指出,「他們是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帶頭人,是新生產力的代表。一定要正確對待他們,充分肯定他們在改革和發展商品經濟中的開拓精神」,3 要發揮「能人效應」帶動周圍群眾,以形成有利於改革探索、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良好社會環境。這些重要思想,明確回答了改革試驗要相信誰、依靠誰的問題,是對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運用和發展,對畢節試驗區的工作具有長遠的指導作用。17年來,畢節試驗區堅持富民為本,緊緊依靠群眾,創造了許多適應試驗區區情、具有時代特徵、地方特色的工作方法和發展路子,有力地推動了試驗區經濟社會的發展。例如,「五子登科」的農業開發模式,以集團承包的形式推進改革試驗工作,建立試驗小區與開發小區,推進「小流域綜合治理」等,無不源於廣大群眾在實踐中的首創精神,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成為試驗區改革經驗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是充分發揮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的政治優勢推進試驗區建設。
畢節試驗區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共同推進改革開放和貧困地區實現可持續發展及跨越式發展的成功範例。畢節試驗區的發展凝聚了各民主黨派的智慧,顯示了統一戰線的強大力量。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中央智力支邊協調小組暨支援畢節試驗區顧問組17年如一日,深入畢節地區,指導制訂試驗方案,協調解決改革試驗中的重大問題。17年來,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共為畢節引進資金3.4億元,聯系項目80多個,涉及資金300多億元,直接投入各種資金7000餘萬元,培訓幹部8600多人次,幫助輸出富餘勞動力1.1萬人,興辦各種社會事業(僅各類學校就達30多所),直接推動了畢節地區產業結構和基礎設施建設不斷發展,有力地促進了試驗區的各項工作。
畢節試驗區的發展經驗表明,充分發揮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政治制度的優勢,是推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充分發揮這一制度的優勢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也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各民主黨派內匯集了大批專家學者,人才濟濟,要充分發揮各民主黨派的智力優勢,為他們幹事創業提供更大的舞台。牢牢把握發展這個根本任務,不斷推進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在基層層面的開展,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體制機制,把各民主黨派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共同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就會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增添新的動力。17年來,畢節試驗區緊緊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開展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多黨合作共同促進發展的體制、機制,為提高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制度化水平,進一步完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制度、程序積累了經驗,推進了在基層層面開展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實踐,對充分發揮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政治制度的優勢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具有啟示意義。
第三,在發展目的上,強調以人為本的發展,使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惠及各族貧困群眾。
發展問題雖然是人類社會歷史進程中始終面臨的一個永恆課題,但每個時代發展成果的分配最終都要到涉及到復雜的利益關系。所以,不同階級、不同政黨在為什麼發展這個涉及發展觀的根本問題上,都會從各自的立場出發作出回答。使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惠及最廣大人民群眾,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立場和執政為民執政觀的本質要求。
早在試驗區建立之初,胡錦濤同志就明確指出,畢節試驗區必須堅持以改變貧困面貌,解決溫飽問題為目標,並把能否如期實現絕大多數農民脫貧的目標作為衡量試驗成敗的首要標准。畢節地區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貧困地區,全區居住著漢、彝、苗等35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佔全區貧困人口的比例高,少數民族鄉佔全區重點貧困鄉比重大,是畢節地區貧困的主要特點。針對這一特點,17年來,畢節試驗區堅持以開發扶貧工作統攬全局,變救濟式扶貧為開發式扶貧。在扶貧項目的安排上,優先解決群眾溫飽、優先投入見效快覆蓋面廣、優先投放貧困少數民族村組戶、優先投入技術物資配套、優先投放能帶動種養業發展的項目;同時,把開發扶貧和生態建設、優化農村經濟結構、培育發展支柱產業結合起來,促進農民增收,等等。通過這一系列措施,切實把扶貧工作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不斷增強貧困地區群眾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能力,全區尚未解決溫飽的貧困人口從1988年的312.2萬人減少到2004年的56萬人,試驗區扶貧工作所取得的成績,促進了畢節地區社會安定和諧與民族團結。
當前,加快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佔有越來越突出重要的戰略位置。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要求我們必須扭轉地區差別擴大的趨勢,必須實實在在地解決一部分地區和一部分人的貧窮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畢節試驗區扶貧工作的經驗啟示我們,發展首先要明確發展的目的,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要自覺地把完成發展任務同實現發展目的統一起來。我們不是為了發展而發展,不是為了GDP而發展,而是為了富裕人民、造福人民而發展。人民是否得到實惠,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是否得到提高,人民是否高興和滿意,應當成為我們考慮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成為檢驗我們發展的最高標准。
25年來,畢節試驗區取得了重大成就,也留給我們多方面的經驗和啟示,其中最根本的一條是:堅持什麼樣的發展觀,對一個地區的發展會產生重大的影響,不同的發展觀會導致不同的發展結果,實現一個地區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的發展,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畢節試驗區的發展經驗證明,即使在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的貧困地區,只要勇於面對現實,創新發展思路,善於吸取人類對發展問題認識的科學成果,堅持對人口、資源、環境實行綜合治理,也能夠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
隨著科學發展觀的提出,畢節試驗區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提出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既是中國共產黨人以寬廣的世界眼光和深刻的戰略思維觀察當代世界和當代中國發展問題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在當代中國社會發展中的生動運用和體現,也是對我國20多年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實踐經驗的深刻總結,為當代中國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人類對發展問題的認識是在社會歷史過程中不斷完善和深化的,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長期探索實踐的產物,畢節試驗區是這種探索實踐的典型範例。17年來,畢節試驗區所走的是一條貧困地區科學發展之路,這也是科學發展觀所指引的道路。在新的改革試驗中,要更加自覺地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讓這項「具有國際意義的小試驗、大方向」工作結出更加豐碩之果。 1、胡錦濤:《在畢節地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工作會議結束時的講話》,1988年6月8日。
2、畢節地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規劃組編制:《畢節地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發展規劃》,1989年5月,第54頁。
Ⅳ 燕谷坊針對扶貧探索出基於縣域特色農業產業經濟是什麼模式
成功探索出基於縣域特色農業產業經濟的「武川模式」,助力國家級貧困縣武川於2019年脫貧摘帽
Ⅵ 畢節試驗區成立30周年後感作文
畢節是一個革命老區。貴州省第一個中共地下黨支部於1934年1月在畢節建立。
1935年2月5日,毛澤東同志率領的中央紅軍在雲貴川交界的七星關區林口鎮「雞嗚三省」村召開了政治局常委分工會議。
1936年2月,紅二、六軍團長征經過畢節時,創建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1988年,時任貴州省委書記的胡錦濤同志提議在貴州省畢節地區建立「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獲得國務院批准,此後全區經濟社會取得了長足發展。以「貴畢」、「大納」等級公路和國道「321線」、「326線」為骨架,多條「省道」和通鄉公路相互編織起來的龐大的密集型的公路交通網路,加上「內昆」鐵路貫穿威寧縣全境,全區交通四通八達,商旅往來十分便捷。即將建設的「隆黃」鐵路、織金「旅遊機場」、畢節「飛雄機場」以及全省規劃的公路建設「兩橫兩縱四聯線」中穿越畢節試驗區的「一橫一縱一聯線」,更使全區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畢節還是我國「西部大開發」拉開序幕的地方。長江、珠江兩大水系的大面積覆蓋,加上典型的、復雜的喀斯特地形,蘊藏了221.9萬千瓦(可開發量為161萬千瓦)的水能。國家重點建設工程洪家渡水電站(3×18萬千瓦)、索風營水電站(4×13.5萬千瓦)、黔北火電廠二期工程(120萬千瓦)、大方火電廠(120萬千瓦)、納雍火電一廠(120萬千瓦)、二廠(120萬千瓦)、黔西火電廠(120萬千瓦)、畢節頭步火電廠異地改建(120萬千瓦)、織金火電廠(240萬千瓦)等一批電站、電廠和輸變電工程,確保2010年發電量達1000萬千瓦,完成黔電送粵任務。充足的能源必將加快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步伐。
貴州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要把畢節試驗區建設成為「貴州科學發展的試驗田」和「生態文明的示範區」,並為加快畢節試驗區的發展步伐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和部署,有力推進了該區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進程,畢節試驗區經濟社會發展正呈現出可喜的態勢。
「畢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是為喀斯特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借鑒的全國第一個綜合改革試驗區。1988年1月,時任貴州省委書記的胡錦濤同志審時度勢,倡導和推動了建立畢節試驗區的戰略決策,旨在通過對經濟社會發展嚴重滯後、人民貧困程度極深、生態環境極差的畢節地區試驗,探出一條貧困地區科學發展的新路子。 創建於1988年1月、由時任貴州省委書記胡錦濤同志倡導和推動建立的畢節試驗區,包含了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內容,是國家實施貧困地區科學發展的試驗場,其改革試驗,對什麼是發展、為什麼要發展、怎樣才能發展、如何評價發展等這些涉及發展觀的根本問題作出了科學的解答,是對科學發展理論的先行探索與實踐。
1985年,胡錦濤同志出任中共貴州省委書記,在這個貧困的內陸山區省份,他不辭辛勞,走遍了貴州的山山水水。在深入實地調查研究,組織專家學者論證的基礎上,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在同樣的政策條件下,貧困地區與發達地區在經濟社會發展上存在著效益上的差距,其結果將是地區間差距的擴大,如果不相應採取有力措施,貧困地區將會更加落後。如何加快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加快貧困地區群眾脫貧致富的步伐,成為他集中思考的重大問題。針對貴州貧困面較大、貧困程度較深的特點,胡錦濤同志把目光集中到在貴州省具有一定典型性的畢節地區。
畢節地區位於貴州省西北部,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特徵,在建立試驗區之前是貴州省最貧困落後的地區之一。直到1987年,全區人均工農業總產值僅為288.9元,農民人均收入只184元,人均糧食不足200公斤,未解決溫飽人口達300餘萬,農村貧困人口占其總人口的53.68%,人口自增率21.29‰,森林覆蓋率僅為8.53%。由於歷史、地理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畢節地區生態惡化、人口眾多,嚴重遏制畢節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口膨脹,糧食短缺,迫使陡坡開荒,林、灌、草、植被遭到嚴重破壞,水土流失面積占國土面積的60%以上,致使生態環境惡化,數以百萬計的農民生活貧困,常靠政府救濟為生。貧困與生態惡化互為因果,伴隨人口的劇增而愈演愈烈,如果不採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治理,將導致大片土地石漠化,從根本上將失去人類在此生存的基本條件。針對畢節地區嚴峻的現實,胡錦濤同志提出了建立「畢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的構想,得到了省委「一班人」的贊同,1988年6月,經貴州省委、省政府上報,國務院批准了建立「畢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
在「畢節試驗區」創建過程中,為了爭取對試驗區的智力援助,1988年4月,胡錦濤同志代表貴州省委在京邀請了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的領導同志召開會議,介紹了擬建立畢節試驗區的設想,期望得到中央統戰部、國家民委、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智力支邊小組的支持。試驗區成立之後,智力支邊協調小組和各民主黨派中央17年來始終將畢節地區作為智力支邊的重點地區,並於1989年9月20日成立了由錢偉長任組長、常近時等任副組長的北京專家顧問組。此後,各民主黨派、專家顧問組與試驗區的廣大幹部群眾並肩戰斗,親密合作,共同走過了不平凡的17年。
與當時全國啟動的改革試驗特區、開發區不同,畢節試驗區是全國唯一以開發扶貧、生態建設、人口控制為主題的試驗區。胡錦濤同志非常重視以創新的思路開展試驗區工作,1988年6月8日,他強調指出:「牢牢把握扶貧開發、生態建設這個主題,就要針對全區有300萬農村人口溫飽問題沒有徹底解決這一現實,採取一切有利於擺脫貧困、落後的政策措施,加快資源開發,加速勞動力轉移,大力發展商品經濟,逐步實現絕大多數農民脫貧的目標。要針對全地區水土流失面積已佔總面積一半以上的現實,採取強有力措施,全面規劃,綜合治理,把生態建設和經濟開發緊密結合起來。盡快停止人為的生態破壞,並逐步走向生態的良性循環。如果這兩大目標都能如期實現,那就表明試驗區的改革試驗是成功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如果沒有實現,那就說明試驗區的任務沒有完成。」 這一明確的發展思路及決策,包含了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核心內容,為畢節試驗區的長遠發展指明了方向。
試驗區成立25年來,畢節市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全區近700萬各族人民在歷屆地委、行署的具體領導下,在八大民主黨派中央和中央統戰部的共同幫扶下,緊緊圍繞開發扶貧、生態建設、人口控制的主題,面對挑戰與機遇並存、困難和希望同在的實際,充分發揚「堅定信念、艱苦創業、求實進取、無私奉獻」的試驗區精神,抓住機遇,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加快經濟發展,控制人口增長,堅持變救濟式扶貧為開發式扶貧,寓生態建設於經濟開發中,以生態建設促進經濟開發,開始走出了經濟貧困、生態惡化、人口膨脹的惡性循環怪圈,逐步實現人口、生態、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經濟發展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果,主要表現在: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農村貧困狀況有較大改善;生態建設成效明顯,人口的過快增長得到有效控制;基礎設施和重大工程項目建設成就顯著;人民生活改善;社會事業全面進步。2004年,全區生產總值從1988年的23.4億元上升到196.03億元,糧食產量從1988年的103.8萬噸上升到238.22萬噸,農民純收入從226元上升到1665元,貧困人口減少到56萬人,5個國家級貧困縣已相繼越過溫飽線;人口自增長率下降到9.8‰,森林覆蓋率提高到33.92%。根據畢節市統計局公布的統計數據,畢節市已經成為貴州省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 畢節試驗區發生的這些深刻變化,證明了胡錦濤同志的構想是前瞻性與現實性的統一、改革動力與發展思路的統一、局部突破與整體推進的統一。從其後的發展實踐看,畢節地區為《中國21世紀議程》的實施進行了超前性試驗,具有跨區域、跨時代的巨大價值與意義。
第一,在什麼是發展、如何發展這個問題上,畢節試驗區包含了可持續發展觀的核心內容。
可持續發展理論的產生導致了發展觀的重大變化,這是20世紀發展觀演變中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世界范圍內出現了關於發展觀的爭論,在伴隨著工業化、經濟增長所出現的人口、資源和環境的壓力下,把發展簡單等同於經濟增長的發展觀遭到了普遍批評。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首腦大會上,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共同的心聲。會議通過的《21世紀議程》指出: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把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結合在一起,把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結合在一起,制定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政策和行動措施。畢節試驗區與當時國際上方興未艾的可持續發展理念相吻合,包含了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核心內容,具有前瞻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把發展看作是一個綜合性的社會目標。
與當時全國已經啟動的經濟特區、開發區不同,畢節試驗區從一開始就不以單純的經濟增長為目標,而是將開發扶貧、生態建設、人口控製作為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將物質生產力與自然生產力以及人口生產力統一協調起來,將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結合起來,作為一個整體目標展開的綜合性社會發展試驗。開發扶貧,就是啟動市場經濟機制、遵循商品經濟規律,變「救濟型」、「輸血式」的扶貧為「自救型」、「造血式」的扶貧;生態建設,就是採取一切有效措施進行環境治理,實行以退耕還林還草為重點的植物措施為主、並與「坡改梯」等工程措施、耕作措施相結合的綜合治理,以形成生態系統內各要素的優化組合;人口控制,就是把人口數量控制、人口素質提高、人口結構優化、人力資源開發進行通盤考慮,在一定時期內,著重以人口數量控制為核心,以人口素質提高為宗旨,以人口結構優化為關鍵,以人力資源開發為動力,使人類自身的生產和物質資料生產最大限度地保持相適應的關系。
畢節試驗區的三大主題以及圍繞三大主題所採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實質上是把發展看作一個綜合性的社會目標,通過開發扶貧探索經濟建設、生態資源和社會發展的有效整合,通過生態建設尋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通過人口控制促進人自身的全面進步,根本目的是要在追求全面、協調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全面、協調發展正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社會發展首先是經濟的發展,只有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才能為消除貧困、提高生活水平奠定物質基礎,對這一點,試驗區的幹部群眾具有廣泛的共識。但是,單純的經濟增長並不等同於發展,單純追求經濟的發展、單純追求GDP的增長,其結果常常是事與願違,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目的本身也不能真正實現,這是被畢節地區以往發展的經驗教訓所證明的。像畢節這樣人口過多、生態環境極其脆弱的地區,經濟發展尤其要與環境保護、生態平衡、人口增長、國民素質、文化教育等相協調,在人、社會與自然全面、協調發展的基礎上,才能真正實現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這可以說是畢節試驗區17年改革試驗的一條根本經驗。
二是把生態建設放到了突出重要的位置。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秩序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針對惡化的生態環境已經直接遏制畢節經濟發展的嚴峻現實,試驗區在成立之初就把生態建設放到了突出重要的位置,把能否盡快停止人為的生態破壞,並逐步走向生態的良性循環,作為評判試驗區成敗的一個重要標准,要求各級幹部對「生態環境惡化的現狀,要有危機感和憂患意識,以對子孫後代負責的精神樹立從長計議的戰略觀點。」2 17年來保護生態、保護環境、走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已紮根畢節,深入人心。形成了一種超前的、早熟的、具有後發優勢觀念的廣泛共識。生態建設這一現代名詞,已經被畢節廣大農民所接受,每年冬季,聲勢浩大的水土保持工程農民都自覺自願參加。「3356工程」、「長防工程」、「長治工程」等生態建設的骨幹工程均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果;各小流域的山、水、林、田、路等的綜合治理取得了扎扎實實的成效。畢節在生態方面所取得的業績,為西部大開發生態建設樹立了榜樣。在一個貧困地區如此重視生態建設,並制定完整的方案大范圍實施,可以說在世界上還沒有先例。
三是全面尊重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尊重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是解決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片面的發展觀之所以在實踐中造成嚴重的危害,從根本上來看就是背離了一切從實際出發、從客觀規律出發的原則。在改革試驗的過程中,畢節試驗區既注重按經濟規律辦事,也注重按自然規律辦事。例如,針對本地山地面積大、立體氣候明顯,土壤類型多樣的特點,因地制宜發展立體農業,逐步形成「山上植樹造林戴帽子,山腰種地植樹拴帶子,坡地種植綠肥、覆蓋地膜鋪毯子,山下搞鄉鎮企業、庭院經濟抓票子,基本農田集紙幣經營收穀子」的「五子登科」的農業開發路子;再如,坡改梯工程、退耕還林與進行基本農田建設相結合,以鞏固和保障生態建設的成果和經濟效益,等等,這些都是尊重客觀規律、辯證地解決生態建設和經濟開發矛盾的範例。在實踐中,凡是按照經濟規律,充分運用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講究經濟效益,使之與生態效益結合起來,就能獲得較好的綜合效益,促進經濟、社會、生態的持續健康發展。
第二,在發展的動力上,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發展主體的積極因素,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活力,是畢節試驗區發展的不竭動力源泉。
改革試驗既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是一項偉大艱巨的事業,必須充分發揮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精神。畢節試驗區從成立之初,就著力營造調動一切發展主體積極因素的社會氛圍,努力建立調動一切發展主體積極因素的體制和機制,以使最廣大人民群眾成為改革發展的主體。
一是充分發揮試驗區廣大幹部群眾的創造精神,注重調動各類人才的積極性。在指導和領導改革試驗過程中,胡錦濤同志著重強調:深化改革,最根本靠誰?還是靠廣大群眾,他們是改革的主人。能否代表群眾利益,為群眾所接受?制定的方案,要徵求群眾意見,特別是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群眾,這樣,制訂的方案才是可靠的、可行的;他同時強調,在試驗區工作逐步展開後,能否有效地解決人才短缺的矛盾,將從根本上制約試驗區工作的進程,加強智力開發,注重培養、引進各類人才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了;對於在改革開放中涌現出的商品生產經營者和企業家,胡錦濤同志明確指出,「他們是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帶頭人,是新生產力的代表。一定要正確對待他們,充分肯定他們在改革和發展商品經濟中的開拓精神」,3 要發揮「能人效應」帶動周圍群眾,以形成有利於改革探索、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良好社會環境。這些重要思想,明確回答了改革試驗要相信誰、依靠誰的問題,是對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運用和發展,對畢節試驗區的工作具有長遠的指導作用。17年來,畢節試驗區堅持富民為本,緊緊依靠群眾,創造了許多適應試驗區區情、具有時代特徵、地方特色的工作方法和發展路子,有力地推動了試驗區經濟社會的發展。例如,「五子登科」的農業開發模式,以集團承包的形式推進改革試驗工作,建立試驗小區與開發小區,推進「小流域綜合治理」等,無不源於廣大群眾在實踐中的首創精神,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成為試驗區改革經驗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是充分發揮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的政治優勢推進試驗區建設。
畢節試驗區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共同推進改革開放和貧困地區實現可持續發展及跨越式發展的成功範例。畢節試驗區的發展凝聚了各民主黨派的智慧,顯示了統一戰線的強大力量。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中央智力支邊協調小組暨支援畢節試驗區顧問組17年如一日,深入畢節地區,指導制訂試驗方案,協調解決改革試驗中的重大問題。17年來,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共為畢節引進資金3.4億元,聯系項目80多個,涉及資金300多億元,直接投入各種資金7000餘萬元,培訓幹部8600多人次,幫助輸出富餘勞動力1.1萬人,興辦各種社會事業(僅各類學校就達30多所),直接推動了畢節地區產業結構和基礎設施建設不斷發展,有力地促進了試驗區的各項工作。
畢節試驗區的發展經驗表明,充分發揮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政治制度的優勢,是推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充分發揮這一制度的優勢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根本要求,也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各民主黨派內匯集了大批專家學者,人才濟濟,要充分發揮各民主黨派的智力優勢,為他們幹事創業提供更大的舞台。牢牢把握發展這個根本任務,不斷推進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在基層層面的開展,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體制機制,把各民主黨派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共同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就會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增添新的動力。17年來,畢節試驗區緊緊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開展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多黨合作共同促進發展的體制、機制,為提高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制度化水平,進一步完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制度、程序積累了經驗,推進了在基層層面開展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實踐,對充分發揮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政治制度的優勢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具有啟示意義。
第三,在發展目的上,強調以人為本的發展,使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惠及各族貧困群眾。
發展問題雖然是人類社會歷史進程中始終面臨的一個永恆課題,但每個時代發展成果的分配最終都要到涉及到復雜的利益關系。所以,不同階級、不同政黨在為什麼發展這個涉及發展觀的根本問題上,都會從各自的立場出發作出回答。使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惠及最廣大人民群眾,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立場和執政為民執政觀的本質要求。
早在試驗區建立之初,胡錦濤同志就明確指出,畢節試驗區必須堅持以改變貧困面貌,解決溫飽問題為目標,並把能否如期實現絕大多數農民脫貧的目標作為衡量試驗成敗的首要標准。畢節地區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貧困地區,全區居住著漢、彝、苗等35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佔全區貧困人口的比例高,少數民族鄉佔全區重點貧困鄉比重大,是畢節地區貧困的主要特點。針對這一特點,17年來,畢節試驗區堅持以開發扶貧工作統攬全局,變救濟式扶貧為開發式扶貧。在扶貧項目的安排上,優先解決群眾溫飽、優先投入見效快覆蓋面廣、優先投放貧困少數民族村組戶、優先投入技術物資配套、優先投放能帶動種養業發展的項目;同時,把開發扶貧和生態建設、優化農村經濟結構、培育發展支柱產業結合起來,促進農民增收,等等。通過這一系列措施,切實把扶貧工作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不斷增強貧困地區群眾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能力,全區尚未解決溫飽的貧困人口從1988年的312.2萬人減少到2004年的56萬人,試驗區扶貧工作所取得的成績,促進了畢節地區社會安定和諧與民族團結。
當前,加快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佔有越來越突出重要的戰略位置。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要求我們必須扭轉地區差別擴大的趨勢,必須實實在在地解決一部分地區和一部分人的貧窮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畢節試驗區扶貧工作的經驗啟示我們,發展首先要明確發展的目的,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過程中,要自覺地把完成發展任務同實現發展目的統一起來。我們不是為了發展而發展,不是為了GDP而發展,而是為了富裕人民、造福人民而發展。人民是否得到實惠,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是否得到提高,人民是否高興和滿意,應當成為我們考慮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成為檢驗我們發展的最高標准。
25年來,畢節試驗區取得了重大成就,也留給我們多方面的經驗和啟示,其中最根本的一條是:堅持什麼樣的發展觀,對一個地區的發展會產生重大的影響,不同的發展觀會導致不同的發展結果,實現一個地區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的發展,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畢節試驗區的發展經驗證明,即使在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的貧困地區,只要勇於面對現實,創新發展思路,善於吸取人類對發展問題認識的科學成果,堅持對人口、資源、環境實行綜合治理,也能夠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
隨著科學發展觀的提出,畢節試驗區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提出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既是中國共產黨人以寬廣的世界眼光和深刻的戰略思維觀察當代世界和當代中國發展問題的產物,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在當代中國社會發展中的生動運用和體現,也是對我國20多年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實踐經驗的深刻總結,為當代中國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人類對發展問題的認識是在社會歷史過程中不斷完善和深化的,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長期探索實踐的產物,畢節試驗區是這種探索實踐的典型範例。17年來,畢節試驗區所走的是一條貧困地區科學發展之路,這也是科學發展觀所指引的道路。在新的改革試驗中,要更加自覺地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讓這項「具有國際意義的小試驗、大方向」工作結出更加豐碩之果。 1、胡錦濤:《在畢節地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工作會議結束時的講話》,1988年6月8日。
2、畢節地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規劃組編制:《畢節地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試驗區發展規劃》,1989年5月,第54頁。
Ⅶ 什麼樣的農村金融扶貧才具有現實意義
什麼樣的農村金融扶貧才具有現實意義
自「十三五」規劃開局以來,精準性、有針對性的扶貧,成為了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的利器。縱觀國內經濟社會形勢,統籌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協調發展,深化精準扶貧思想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響應中央精準扶貧工作要求,各地政府、金融機構大幹、快乾、大包大攬的開展系統條線的金融扶貧探索。然而,這些所謂的扶貧措施、方案,泥沙俱下,有時難以真正起到作用。
農信社的金融扶貧本是自身使命
農村經濟環境客觀上對金融資源吸引力不足,致使以利潤最大化為經營目標的大中型金融機構開展涉農業務的內在積極性並不高,缺乏金融支農動力。作為金融機構中的一份子,脫離自身盈利,則不能稱之為真正意義上的市場金融主體;作為帶有政策性味道的農村金融機構,過分強調主營業務即為扶貧、粉飾金融扶貧功效則顯得過於矯揉造作。無疑,農信社是農村金融的主體,隨著近年來的快速發展、轉型,提供最為廣泛、普惠的金融服務,積極響應國家各種惠農號召,這是第一位。但是,將原有金融服務路徑虛化和包裝為構建新扶貧實踐體系則大可不必。
農信社,一直在金融支農、惠農的路上,本就是一種廣義的精準扶貧,長久而持續推進,這本是農村金融工作者的使命。農信社一直在堅持的農村金融知識普及、農村金融理念灌輸、農村金融服務等。從長久發展經驗看,本地化的農信社金融擴展,沿著市場化改革方向探索,傾向性、政策性輔助,政治性主導,更有利於農村金融市場的穩定。自金融扶貧興起,一個籮筐里什麼都成為了扶貧利箭,什麼都成為了農信社的金融扶貧探索、實踐,各種穿著舊衣的新理念應接不暇。我想這並不是國家精準扶貧的出發點,也不是實踐者應有之行為。腳踏實地、實事求是,追求扶貧實效才是最終出路,用不著口號震天,行動中卻是老路照走。
現階段,農信社更多的應是注重自身的「質量」和外化的「輸出」之間的協調。行動要有方向,思路絕不能錯。本地化的農信社根植於鄉土,對於當地內在經濟循環有更深的了解與領悟。當前,還有一些農信社借著扶貧的東風,一味的追求用所謂擴「貸」來提高經濟下行時的「資產」質量,注重眼前而忽略長遠,注重自身得失而不顧整體。原有的經營模式需要調整,自身真正的提質、控制風險才是關鍵。農信社需積極探索多利好的經營路徑,需樹立金融與扶貧需要共贏的務實思路。一是信貸資金投放要向當地優勢產業傾斜,積極培育、鼓勵本地涉農企業,採取「企業+農戶」「專業合作組織+市場+農戶」等模式,進一步促進低收入人群增收,實現組織與個體的良性互動。二是要探索推進縣域農村「供應鏈」金融新模式。農信社應積極支持由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構成的產業鏈條中的資金需求,做好條線上下游擴張,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切實推動農業與產業的融合。三是要立足當地自然條件、資源和經濟水平,加大對特色農業、高效農業、綠色農業、循環農業的信貸支持,優化信貸結構,從金融供給上改善農村經濟結構,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四是積極推動農村「兩權」取得現實經營效益。運用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林權等作為擔保,穩妥推進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
地方政府的扶貧工作應更接地氣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是一些地方政府工作人員的行為,更是處事哲學。面對中央扶貧工作全面鋪開,地方政府也出台了許多扶貧措施和政策。當然,相應的動用了資金,提供了扶貧物資。可是一些地方為什麼扶貧成效不是很顯著,農村社會還是一如既往的自我適應外界經濟變化。看各地新聞報道,扶貧資金使用巨大,而部分扶貧項目卻難以有所發展,甚至有些「斷血」就死、難以為繼!走形式、走過場、人為打造扶貧項目佔用扶貧資金在縣域鄉鎮時常發生。
對於地方政府而言,精準扶貧從來不是快上、大上的項目,應該是有針對性、有規劃、有順序的扶貧開發、扶貧投入,授人以漁。一是強化對農村金融機構的正向激勵作用。地方政府要綜合運用各類具體財政政策,通過貸款風險補償基金、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措施,對涉農貸款積極支持的一線農信社進行正向激勵,有效解決農信社金融扶貧的後顧之憂。二是切實開展涉農信貸保證保險,探索開發「信貸+保險」的金融產品規避風險新模式。三是建立風雪、洪水等巨災風險基金,對因重大自然災害形成的大額貸款損失,由風險基金給予一定比例的補償,逐步形成農村產業巨災風險轉移共擔機制。四是對財政扶貧資金進行整合,統一調度,確保扶貧款項全程可追溯,集中力量辦實事,真正意義上支持想作為、敢作為的組織、個人發展。
路漫漫其修遠兮。扶貧工作需要沉下去,真正了解什麼樣的支持更適合農村經濟發展。一氣呵成,固然顯得有氣魄,但慢事過急則失之根本;試觀,小橋流水,也別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