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機關扶貧 » 中山陵機關

中山陵機關

發布時間: 2021-02-26 16:38:18

Ⅰ 孫中山不是皇帝,為何他的墓地被稱為「陵」

當時人們把孫中山的墓地稱為陵其實並不是他自己的意願,而是百姓為了紀念他專門把他的墓地稱為陵的。要知道孫中山先生當時創建了中華民國,同時也發起了辛亥革命讓中國前進了一大步。要知道孫中山當時並沒有稱帝,並且他還親自帶領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但是他的目的卻被人稱為陵,其實這並不是他的意願,而是人們為了紀念他為中國做出的貢獻,專門這樣做的。要知道現如今的中山陵埋葬著中國的革命領袖孫中山。中山陵其實一開始並不叫中山陵,而是叫中山陵園,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孫中山所做出的這些貢獻才把他的墓地叫為中山陵的。孫中山先生當時帶領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為國家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他的先進思想也讓中國人民的思想得到了轉變。到後來他發起了辛亥革命,更是讓中國逐步走向現代化社會。所以我個人認為把孫中山的墓地稱為中山陵是非常合理的。

Ⅱ 蔣介石對南京失守應負什麼責任

現在我們對「南京大屠殺」中死去的30餘萬人的罪孽歸結在日本人身上,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我們中國人自己就沒有責任了?尤其是當時的「首都」南京城裡的「蔣總裁」蔣介石和他的政府就沒有責任了?他們的責任又在何處?這是我們了解「南京大屠殺」事件必須知道的事。

不知是蔣介石真不知南京早晚會失守,還是著意拿出一副與日本決一死戰的姿態。自淞滬失利之後,首都南京城的一切都陷入極度混亂之中。日軍三路進犯南京,雖說我方也有三道防線,前線將士也確實浴血奮戰,但終因武器裝備和戰鬥力遠不能相比,加之主力部隊並沒有全部壓上,南京失守其實是誰都清楚的事,只是身為一國之主的蔣介石無顏向國人和世界交待,同時作為一國首都的丟失與淪陷,其實多少也意味著一個國家的失敗。為此蔣介石和他的國民政府咬斷牙根也要支撐到最後一刻。
從1937年11月12日上海失守到12月13日南京城落入侵略者魔掌,僅一個月時間。一個月時間里蔣介石和同僚們就沒有在守衛南京上下點真功夫?
顯然下了些功夫,但絕對不是什麼真功夫。蔣介石在「七七事變」後,清楚地告訴同僚:得作縱深持久作戰的准備,並且指出後撤的地方乃是四川一帶。
「我看你們成心要丟我大上海!」
「罵你是輕的!飯桶!飯桶!」
「你不用回來了!與守兵一起死在外灘算了!」
這一連串的罵,都來自南京中山陵特設的蔣介石辦公室。上海吃緊的那些日子裡,老蔣天天罵,連自己也罵:「你們頂不住,我就親自去上海跟松井石根拼一回!娘希匹,就不信拼不過那個老賊!」
這一天是11月13日,地址:中山陵蔣介石辦公室。在場的只有蔣介石和他最親近的幕僚:何應欽、白崇禧、徐永昌和軍令部作戰廳廳長劉斐。蔣介石還在一旁的窗口前站著,憤憤地生著悶氣。
「……既然上海我們沒有落實持久消耗敵人生力的戰略精神,也沒有達到我們調整戰線、保存部隊的目標,那麼現在就不應該在敵海陸空軍便於協同作戰的長江三角洲跟日軍膠著太久,且再看看所謂的『九國公約』,那些一向示好我們的國家也並不想真正出手幫助我們,導致今天我們的極度被動。既然如此,依卑職看,我軍應該繼續堅持落實總司令的持久消耗戰略原則,不該再為一城一地的得失爭強好勝,而要從全盤戰略著眼,同敵人展開全面而持久的戰爭。如果拖到日本對佔領國每一個縣要出一個連甚至一個營的兵力來守陣地的話,那時即使日本在戰術上有某些勝利,但在整個戰爭上它非垮台不可!」劉斐滔滔不絕地說完一通,卻被徐永昌諷刺了一番:「你的觀點有點跟延安毛澤東的觀點接近啊!」
「這個……這個持久戰不是毛澤東最先提出的,是我們蔣總司令早有的戰略觀點嘛!」劉斐漲紅了臉,回應道。
「我倒覺得劉廳長的意見有道理。」白崇禧向徐永昌擺擺手,手指劉斐道:「依你意見,說說我們如何處理首都南京的戰事。總司令今天讓我們來討論的就是這事。」
劉斐獲得了白崇禧的支持,便繼續振了振精神,道:「鑒於上述判斷,我認為南京是我國首都所在,不作任何抵抗就放棄,當然不可,也不妥。但不應以過多的部隊爭一城一地的得失,只用象徵性的防守,作適當抵抗之後就主動撤退。對兵力使用上,用12個團,頂多18個團就夠了,部隊太多將不便於機動,那樣會消耗我更多生力軍……」
「劉廳長這個主意還是有道理的。南京一役看來只有這樣了,只是苦了守軍和南京市民啊!」何應欽長嘆一聲,轉頭問蔣介石:「總司令,你看這個思路怎麼樣?」
蔣介石似乎還在火頭上,並沒有馬上回答。
那一刻,整個中山陵似乎都寂靜一片——因為這座古老而歷經滄桑的名城,還有城內幾十萬赤手空拳的市民的命運,將由這個光頭蔣氏先生決定——「我看也只能這樣了。不過,你們幾個聽好了:對所有人不能說我們不死守南京,那樣我們不好交待,對市民、對軍隊,還有對留在這兒的總理——」蔣介石說到這兒將目光移至近在咫尺的那座白色建築孫中山陵墓說道,「都不好交待。」
說完此話的蔣介石,似乎一時悲情難解。最後還是由何應欽收場:「大家聽好了,剛才總司令最後一句話特別重要。記牢了吧?」
白崇禧、徐永昌和劉斐同聲點頭回應:「記牢了!」
11月15日,第二次高級幕僚會再次在中山陵蔣介石的辦公室召開。
這次會議多了幾個人,除了前面幾個人外,軍委會執行部主任唐生智和南京市警備司令谷正倫等參加。主題仍然是討論南京的問題。劉斐把上次會上的意見重復了一遍後,蔣介石讓大家發表意見。
「我看不妥,南京非固守不可!」唐生智首先回應劉斐的話,他說話時有些激動,「南京是首都,為國際觀瞻所系,又是總理陵墓所在,如果放棄南京,我們這些一直跟隨總理革命的人何以對總理在天之靈?我不同意劉廳長的意見,堅決不同意!」說完他兩眼盯著蔣介石,意思你老蔣到底什麼態度。
沒有人再說話,因為除了谷正倫外,其他人其實早知道蔣內心所想了。
蔣介石出聲了:「孟瀟的意見是對的,值得考慮,我們再研究研究吧!」孟瀟是唐生智的別號。
這一天幕僚會沒有最後決定正式方案。
第二天晚上,幕僚會又在中山陵召開。唐生智的意見居然佔了上風,因為似乎誰提出不守南京,就有些對不住在天之靈的總理孫中山!唐生智是什麼人?讀者也許不知,其實唐某人過去一直是蔣介石的老對頭,曾經參與過「討蔣」,失敗之後就一直稱病,蔣也沒有好心對付過他。唐生智在多年失去兵權後,一直耿耿於懷,欲求再執兵權。在軍委會任執行部主任,雖在核心層,其實也是聽命行事的角色而已。有人說此次「病鬼」的唐生智那麼慷慨激昂地要固守南京,目的是想從蔣介石手中奪回些兵權。到底是真是假,蔣介石心裡有數。
好嘛,老唐你不是想固守南京嘛,那就由你來吧。開第三次幕僚會之前,蔣介石已經想定主意。不過,蔣介石畢竟是蔣介石,會議一開始,他仍然問幾位高級同僚:你們的意見想好了嗎?
唐生智還是第一個發言,固守南京的口氣比前一天還要堅定。蔣介石瞅瞅何應欽等,問:你們幾個呢?
沒有人答應他。
蔣介石若有其事地說:「我看孟瀟兄的意見是對的。」突然,他轉而又問:「那——誰來負責固守南京為好?」
誰來固守?
大家看看何應欽,何應欽冷笑一聲沒吱聲,心想:我是總參謀長,留下來總不太合適吧?
徐永昌搖頭,沒有說話。
谷正倫直著脖子,倒是想挺身而出,可又覺自己可能不是這塊料,便把目光移到了劉斐身上。劉斐心裡明白,他是個「主撤派」,委員長加總司令肯定不會讓他留下的。
「說啊,誰留下來固守最合適?」蔣介石又問。
繼續沉默。
蔣介石生氣了,說:「如果沒人守,那就我來守吧!」
唐生智坐不住了,他站起來:「委員長,你是一國之元首,全軍之統帥!這回你不能身先士卒、獨守孤城。若真沒有別人負責,我願意勉為其難,而且我向委員會和各位保證:我一定堅決死守,與南京城共存亡!」
蔣介石一聽,似乎真的有些激動地走到唐生智身邊,用右手用力地拍拍這位曾經要把他「千刀萬剮」的老對手的肩膀,說:「可貴可嘉!孟瀟兄精神可嘉!很好,就由你孟瀟兄負責了!」轉身,蔣介石對何應欽說:「就這么辦,有什麼要准備的,馬上辦,可讓孟瀟先行視事,命令隨即發表。」
「明白。」何應欽道。心想:老唐你這頭病馬出任南京守備司令,實在是太合適了,一是我們有個理由向外交待,二則你這個可有可無的老賊即便被日軍打斷四肢,仍未真正傷及我軍我國之有生力量也。
南京守與不守的大事便這么定下。幾天後,關於唐生智出任南京衛戍司令長官的命令在軍內和《中央日報》上公布。其實在這個時候,南京城已經出現一片混亂之勢,原因是除了上海不斷傳來的壞消息外,《中央日報》已經在12日上海失陷的當天,就發表《告(南)京市民眾》社評文章,把中央政府移駐重慶的消息正式向世人宣布了。社評說:
此次政府移駐重慶的理由,是適應戰況,統籌全局□□,而且是制敵不是怯敵,這一層在本報昨日社評中,已經解釋得很明白。京市黨部□□及各界抗敵後援會昨日發表告本市同胞書,希望大家凝定意志,勿自驚擾,為民族復興而奮起,為國家獨立而抗戰,我們在這里尤其有闡明的必要。
第一,政府是處理全國政務的最高機關,它必須有行使職權的最大自由,不受任何威脅和牽制,所以政府的駐在地要適應環境,不能站在抗戰第一線上。至於南京地方,除原有市政當局及軍警機關依舊盡職服務外,政府並已設立了南京衛戍司令長官,統率文武機關及全市民眾作守土自衛的打算,這個給我們全市人民以莫大的安慰和興奮。
第二,長期抗戰本來不必過於重視一隅的進退和一時的得失,但是抗戰的最後勝負,每每不決於前方的軍事行動而決於後方的持久力量,談□□□□,後方民眾比前方將士所擔負的更為重要。南京是前方的後方,對於前方的需要□□□□知道得很清楚,對於後方的援助,我們更居於集中策應的重要地位,所以我們目前所關心的,不是本身的安全而是如何使前線得到民眾的援助而更加鞏固,更加奮勵。
第三,首都的拱衛既然設有專責機關,市面的治安,又同樣能夠維持得很周密,其他如食糧充足,日用品源源而來,這都是抗戰中最穩定的好現象。抗戰已到了這個關頭,國力的支持全靠民力作後盾,民眾能多出一分心力和物力,政府不僅可以從容應敵,並且還有轉敗為勝轉弱為強的把握,也是我們民眾報國的最好機會。現在,全首都的市民應該把自己感覺到的責任和如何盡責的方法,做出一個榜樣來,給全國人民看看。大家照著這樣凝定意志,為國奮斗,這種力量的總和是絕對不可侮的,我們期待著前途的光明由這種力量發揮出來。
老蔣都走了,我們留在南京不是死路一條嗎?!遷都消息一被證實,南京市內人心惶惶,出現嚴重混亂現象。「仗還沒有打,日本人還沒有來,堂堂一國之首都亂成這個樣子還行嘛!」蔣介石聽了特務組織戴笠等人的報告,非常氣憤。
「我要跟外面說一說!」蔣介石決定召開一次記者會,表表自己對南京和時局的態度。於是11月26日,當時的路透社這樣報導說:
南京電:今晚蔣委員長接見外國新聞記者時聲稱,吾人堅信,公理終必戰勝強權,抗戰到底至最後一寸土與最後一人,此乃吾人固定政策雲。蔣委長偕其夫人入招待室,具有信任與決心之氣概,絕無失敗者頹唐形象。蔣委長續稱,中國擬維持決心抗戰之政策,吾人將防衛南京,但在遠處為之,外人之生命財產當予以保護,外傳南京如有陷於敵手之危險,將付諸一炬之說,僅屬謠言雲。繼言及停戰之可能性,蔣委長稱此事決於日方。蔣委長後言及日機近擲下一盒,內載一函事,謂此函不載寄者姓氏,其內容希望早日停戰,並聲明日本不欲提出嚴厲條件,僅欲得中國防共之合作,此種言論,殊與事實相反雲。記者詢以和議如何可開,蔣委長稱,討論此事,今尚非其時,第一日本必須覺悟雲。記者又詢以是否希望蘇聯扶助,蔣委長答曰,余所希望者乃國聯機構內所規定之扶助。記者復詢以九國會議既無助於中國,中國能希望他方面之援助否,蔣委長答稱,渠確信九國公約簽字國將援助中國,如無此援助,則所有條約悉屬無效,而破壞條約之舉動反得獎勵矣雲。
都到什麼時候了,蔣介石還在自欺欺人:九國會議假如真想出手救你中國,何必要讓你蔣介石連首都也要丟掉?這么個道理,蔣介石能不清楚?他這么說,無非就是盡力想「安撫民心」,然而,用句老百姓的話,他這叫「睜著眼說瞎話」!
不管怎麼說,該准備的還是要准備一下。就在同一日,蔣介石密電唐生智,對南京守備部隊的戰斗序列作了部署,總兵力超過10餘萬人。
民國政府部門和公務員們,能走的都在忙著搬家運貨,市民們怎麼辦?守衛部隊軍心如何安頓?身為守備司令的「病司令」唐生智好像那些日子一下來了精神,27日,他向報界發表了「與南京共存亡」的聲明:「首都或在最近之將來成為戰場,最高軍事當局已擬定死守首都之意志。吾華人必須犧牲,今有兩事決者:一餘為中國軍人,擬為國家犧牲己身;二為吾人之犧牲,將使敵多所喪亡是也。」並堅定聲稱,我唐某人與南京「共存亡」!
好一派豪言壯語!但到底是真是假,百姓和守軍有些糊塗,因為他們所看到的是蔣介石的精兵在撤離南京,換防進來的多數是新兵部隊。另一方面,日本軍隊三路進攻勢頭,一天比一天迅猛,前線的血腥和硝煙已經飄灑到南京城內外……
南京呵南京,你還能堅守幾時?蒼天在問。
致大臣閣下:據26日夜駐南京紐約泰晤士報通訊員阿邊德談稱:26日,除蔣介石夫婦外,所有政府要人全都急先乘船去漢口,從其狼狽狀況看,給人以南京陷落迫在眉睫的感覺。目前,南京市內軍隊和軍需品通過,難民四處亂竄,混亂不堪……
這是一份發往日本大本營的密電,提供情報者是日本岡本總領事,他發往東京這樣的密電已經編號到「第2441」號,南京的每一個細節都在他的密電中被詳細記錄下來,並且源源不斷地發往東京,而像他這樣的諜報員在中國還有幾百個。
日本人幹事有一點值得稱道:認真。侵略他國和屠殺別人前,都是經過精心策劃與准備的。中國人能做得到嗎?最高司令蔣介石還在期待國際支援的夢想中,日本人把所有吞侵中國的每一個細節都研究得透徹又精緻,而且幾乎不偏一二。
中方守軍這些天忙碌不堪,總司令唐生智今天跑中華門檢查城門工事是否牢固,明天到雨花台給守軍打氣,而在城內,實行了全城戒嚴,所有出入重要部門和軍事要地的人必須佩戴「衛戍長官部」大印的臂章。另一件任務就是派兵員和憲兵隊在大街小巷內到處張貼各種布告和命令。尤其是晚上,全城實行警報制和統一熄燈,一派戰時緊急狀態。
一日,唐生智在雨花台檢查工事出來,聽說教育部長王世傑住在不遠處,便順路來到王部長家。隨行的警備司令部參謀們都來了,唐生智向他的參謀人員們宣布了一件事:「谷正倫司令前幾天向委員長遞交了辭去首都警衛軍長的報告,現在就我一個人擔起了南京全城的守衛任務。」唐生智說此事時的聲音非常低沉,隨後長嘆一聲,頗有些悲壯地:「我是統帥,守土有責,決心與南京共存亡了。南京失守,我亦不生。你們還年輕,又都是我的幕僚,和我所處的地位不同,我不要求你們和我一道犧牲,萬一城破,你們到時還可以突圍出去……」
說到這里,唐生智閉上眼睛,繼續輕聲說著:「我只要求你們在我還活著的時候,堅持工作到底。」
「唐司令,你別這么說,我們誓死與你戰斗到底,決不後退一步!」程奎郎等年輕參謀們被感動了,紛紛站起來向他們的司令表態。
唐生智點點頭,眼裡閃著幾星淚花。
「孟瀟兄,我是大鈞呀,委員長請你下午四時到他官邸……」來電話的是交通部長錢大鈞。
「好,謝謝錢部長。」唐生智當日來到蔣介石的官邸,以為委員長要撤出南京,結果是蔣介石說要唐生智陪他去巡視守衛部隊及城防工事。
「委員長,外面已經非常不安全了,你還要去視察,實令孟瀟感動不已啊!」唐生智的鼻子真有點兒酸。
蔣介石邊戴手套,邊微微一笑,說:「我知道,把南京城守衛的重任擱在孟瀟你身上實在是有勞你了。我作為三軍統帥,一國之主,我不能讓你獨自承擔這么重的擔子。只要我能做到的,一定全力支持你。」
「謝謝委員長。」唐生智下意識地用手擦了擦眼圈。
顯然,蔣介石視察城防和留守部隊,一是為了給唐生智他們打氣,二更是為了自己的臉面,後者才是他在大戰將至時出現在南京公眾面前最主要的目的。據第二天的《申報》稱,蔣對城防和市內的秩序「甚為滿意」,同時他還有意透露他的夫人宋美齡跟他一起依然留在南京。
「領袖夫婦在南京一天,南京就會平安一天。」市民們和官兵們這么議論。
「慕尹兄啊,你知不知道委員長到底何時離京呀?」12月4日,唐生智突然給交通部長錢大鈞打電話尋問。
「我沒有看出他要走的意思……」錢大鈞回復說。
「再不走,我可是要擔當不起了呀!」唐生智是真急了。
「怎麼啦孟瀟兄,出什麼事了?」
「你不知道,今天我的城防部隊發現日本的便衣特務已經進城了,要不是我官兵警惕性高,還不知日本特務惹出什麼大麻煩來呢!」
「南京城真是危險、危險了啊!」錢大鈞在電話那頭說,「孟瀟兄,你也要多加註意些喲,實在扛不住就向委員長提出來……」
唐生智自己對自己冷嘲一聲,道:「我已經把與南京城共存亡的話都說到家了,眼前的路只有一條,等著日本人來給我收屍了。」
「壯哉!壯哉也!」
唐生智放下電話,心想:壯哉不壯哉,還要看老蔣和日本人了,我唐某人只是個順勢而為的小卒,天真要塌下來,我這把病懨懨的老骨頭,能頂得住?笑話!
不過,無論如何,唐生智自己知道,與蔣介石比起來,他這位湘軍領頭帥還差了些計謀。事實上也是,唐生智一直不明白:南京已經沒老蔣什麼事了,他干嗎不帶著嬌妻宋美齡趕緊撤到武漢,卻要冒著被敵機炸的危險留在中山陵呢?
「說孟瀟一直是個天真的人你們還不信。」蔣介石在妻子面前幾度如此嘲諷唐生智。「留在南京當然有我的道理嘛!」這回蔣介石正在密謀的一件大事並沒有告訴這位守城總司令。什麼事?等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商量與日本「和談」條件……
早在10月、11月初的幾十天時間里,國民政府就沒有停止過私下裡與日本談「停戰」條件。最初想出此計的是汪精衛,這位後來被定罪為「大漢奸」的人,與日本國有天然親密關系,所以日本挑起「淞滬戰役」後,他便主張「和談」,其實就是體面的投降。開始蔣介石雖有不悅之意,但淞滬戰役越打到後來,蔣介石越覺得早晚會輸給日本,於是也慢慢心底里有意與日本「和談」。這樣的談判,條件肯定是強者一方開。日本國早已想吃掉中國,你想談條件當然好啊,於是開出六個條件送給蔣介石看。
「不行!他們這樣明明是想我讓、讓我的國家蒙辱!」蔣介石一看日方提出的包括國民政府必須承認滿洲國和蒙古獨立的「條款」時,氣得把杯子都摔了。
日本的信息傳來了:我們大日本帝國就是要你中國丟盡臉!
「和談」不下去,汪精衛乾脆跑到武漢清閑起來。南京城剩下委員長蔣介石唱獨角戲。
「實力為王」,這個道理軍人出身的蔣介石非常明白,既然如此,那我也拿出點力量讓你日本人看看。蔣介石心想:我在首都南京拿出決一死戰之勢,也讓你日本人看看我大中國雖實力不夠強,但我人多、地廣,看你不有所畏懼!
行呀,只要你有所畏懼,我們就可以再來「和談」,那個時候你就別再逼我「承認」這、割讓那了。蔣介石真正的底牌是這個!當然,現在跟日本人是屬於撕破了臉的冤家間「和談」,中間人缺少不了。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當政府決定西遷重慶,南京城也交給唐生智之後,蔣介石留下來的唯一目的,就是等著老朋友、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先生。
「日本人說話不算數,美國和蘇聯也不是信得過的國家,我相信你們德國,德國和你都是我們的好朋友,希望你始終擔任中日兩國的調停人,並且期待成功。」蔣介石在12月2日晚上獨自與匆匆趕來的陶德曼進行了長時間的密談,具體討論日本有可能接受的若干條件——當然,這些條件也是在日本提出的那「六條」基礎上原則性的退讓和不退讓的商議。
「委員長不提走,我哪能問嘛!」錢大鈞對唐生智幾次問他為何老蔣不走時,這樣為難地回答老友。
後來陶德曼從日本那裡獲得了一些讓蔣介石感到滿意的「禮物」了嗎?沒有。一點兒也沒有。因為就在蔣介石再度授權和託付陶德曼大使去跟日本人談條件的當天,日軍總司令松井石根按照大本營的指令,向全線部隊發布了進攻南京的戰斗命令。命令要求西線的第十軍團於12月3日、東線和長江水域部隊於12月5日正式向南京城進攻。此命令一出,三線日軍「如脫韁之野馬,日夜兼程,強度行軍,目標——南京」!
「我親愛的委員長朋友,日本人不同意你提出的修改條件,他們堅持原來的六點條件,不能動一個字……」陶德曼再次把日方的意見告訴蔣介石時,連人都沒有出現在中山陵,而是用電報告知的。
「娘稀匹!娘稀匹!我知道日本人是要讓我丟足臉面!我決不再與他們談任何條件了!」蔣介石接到陶德曼的報告後,像一頭怒獅,恨不得把小客廳兩頭的玻璃門都撞碎……
「潔民,你過來坐下。」晚上,蔣介石坐在小客廳的沙發上,臉色極其陰灰,十分沮喪地把衛隊長俞潔民叫到身邊,問:「現在你們還有多少人?」他指的是自己的衛隊和侍衛官。俞說只有十幾個了。蔣說:「你給這些人造個名冊,交侍從室。」隨後長嘆一聲道:「你們都是黨國的精英,也是我的最忠誠官兵,現在國難將至,我作為一國之主、三軍統帥,本該留在首都南京,但抗戰的日子還長著,不得不要離開南京了。可是南京是首都,也是我的尊嚴所在,理當我該守城,但身不由己啊!所以我想盡可能盡一份力量——你能幹,會帶兵,所以我想讓你帶兩班軍裝衛士,暫時留在南京,聽唐司令指揮,主要任務是看守停泊在下關碼頭的小兵艦。」蔣又說,「別小看那些小兵艦,它是用來穩定守城軍心的。」
「明白,我一定完成好任務!」俞潔民自然清楚蔣的用意,因為停在下關的小兵艦,是蔣介石專用兵艦,軍隊只要看著小兵艦在,就意味著蔣介石他在,蔣介石要給守城軍隊和市民一個「形象」力量。
「走,我要到一趟唐司令家……」蔣介石起身。
唐生智後來回憶說:「蔣介石在離開南京的前夕,和宋美齡到我家裡來。蔣對我說:『孟瀟兄,你身體還沒有恢復,有勞你守南京,我很難過。』我回答說:『這是軍人應該乾的事嘛!我還是要重復前幾天對你說的話,我可以做到臨危不亂,臨難不苟,沒有你的命令,我決不撤退。』」
這回蔣介石是要走了。
12月7日,晨曦之中,一隊車輛在嚴密的警戒下,飛馳駛向中山陵。車至孫中山陵墓前,蔣介石在夫人宋美齡挽扶下從車中走出。
蔣介石臉色凝重地繞孫中山靈柩一圈,然後三鞠躬。之後,與在場的留守南京的官員一一握手,至唐生智時,特意點點頭,說:「全仗孟瀟兄了!」說完,蔣介石舉目遠眺,望了一眼南京城,默然合上雙眼……
車隊隨即奔向明故宮機場。早已停在那裡的「美齡號」等蔣介石夫婦登機後,即刻滑向跑道,隨後騰空而起。一隊守衛飛機緊隨其後,飛向天空,很快遠遠地離開了南京上空……
「現在只剩下我們了。」唐生智在心裡輕輕哀嘆一聲。
南京開始哭泣。日本人的刺刀已經在一些城牆上閃著寒光了

Ⅲ 孫中山的愛國事跡

1895年2月21日(正月二十七日),興中會總會在香港成立,與會者皆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為誓,興中會選出楊衢雲為會辦(當時稱為伯理璽德天,即 President),孫為秘書。3月16日(二月二十日)首次幹部會議決定先攻取廣州為根據地,並採用陸皓東所設計之青天白日旗為起義軍旗,即分工展開各種活動,孫中山主持前方發難任務,衢雲主持後方支援工作。孫中山進入廣州,創農學會為機關,並廣征同志,定重陽節(10月26日)為起義之日。可是因為事先泄密,這次起義失敗作收,以陸皓東為首的多數成員被捕處刑,孫中山則被清廷通緝,遭香港當局驅逐出境,流亡海外。孫於11月避往日本,並於此時起剪掉辮子,改穿西服。1896年初與其妻兒抵達夏威夷,再轉往美國,希望在旅美華僑中發展興中會及籌款。同年秋天,孫中山轉往英國倫敦,在當地被清廷特務緝捕入中國使館,成為國際事件。事件後來被稱為「倫敦蒙難記」(Kidnapped in London),孫並被邀出書描述其遭遇,亦因此事而名聲大噪。1897年,孫經加拿大,轉往日本。先結識宮崎寅藏、平山周,二人後來成為孫中山的長期支持者;透過宮崎及平山,孫再結識日本軍政、幫會中人,包括犬養毅、大隈重信、山田良政等人;並一度接觸梁啟超等保皇派。1900年庚子國變引來八國聯軍,孫中山借機聯系時任兩廣總督的李鴻章,希望能籌劃南方諸省獨立,成立類似美國的合眾國政府,李也答應與其會見。但在日本友人協助下卻發覺不過是個清廷陷阱。而後李赴北京協調條約之事,此會面也無疾而終。同年9月,孫中山與日本友人及原興中會骨幹人物先赴香港,被禁入境後轉往台灣,得當地日本官員答允支持在廣東發動起義(稱惠州三州田起義)。後因日本官員臨時改變態度而失敗,孫亦返回日本。

1903年夏在日本青山開辦革命軍事學校起,改革命誓詞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同年9月,孫中山離日再赴檀香山,希望再次在華僑中發展革命。1904年初,孫中山在檀香山加入洪門,成為致公堂洪棍。同年赴美國,一度被美國移民局扣留在舊金山。後得舊金山致公堂保釋及代聘律師方才免被遣送回中國。孫中山之後到東岸尋求華僑支持革命,並於紐約首度發表對外宣言,希望博得外國人士對革命的支持與好感,但並未取得甚大成果。年底收到中國旅歐學生資助,轉往歐洲活動,在倫敦、巴黎、布魯塞爾等地中國留學生中活動宣傳革命,並從留學生中籌得款項,於1905年中再赴遠東,7月抵達日本橫濱。在宮崎寅藏介紹下與黃興見面,並開始籌劃聯合各革命組織。

1905年8月,在日本人內田良平的牽線下,結合孫中山的興中會、黃興與宋教仁等人的華興會、蔡元培與吳敬恆等人的愛國學社、張繼的青年會等組織,中國同盟會在日本東京成立。孫中山被推為同盟會總理,確定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政綱,並以華興會機關刊物《二十世紀之支那》改組成為《民報》,在發刊詞首次提出「三民主義」學說,與梁啟超、康有為等改良派激烈論戰。繼編定「同盟會革命方略」,正式宣示所進行者為國民革命,將創立者為中華民國;並舉所誓之四綱,定「軍法之治,約法之治、憲法之治」三程序以達成之。

1907年,日本政府受清廷壓力,以一萬五千元請孫中山離開日本。孫中山收款後於3月離開日本。由於此事未經同盟會內部商議,於是引起會內分裂。孫中山赴南洋後,在胡漢民、汪精衛等支持下,在南洋另成立同盟會總部。1907年5月命余丑起義於潮州黃岡,歷六日而敗,是第三次起義。1907年6月孫中山命鄧子瑜起義於惠州七女湖,歷十餘日而敗,是第四次起義。7月6日徐錫麟起義於安慶,失敗殉難。同年7月,孫經越南赴廣西主持鎮南關起義,再告失敗。孫中山被法國當局拒絕入境,一直至辛亥革命成功以後才再踏足中國國土。1908年3月27日黃興由安南率革命軍進攻欽州,是第七次起義。4月,黃明堂起義於雲南河口,是第八次起義。1910年2月倪映典發動新軍起義於廣州,是第九次起義。1909年至1911年期間,孫中山大部份時間在旅途之上,曾環繞地球多次,在各國華僑、留學生中籌劃革命經費及外國政府支持,然而所得極為有限。

另一方面,同盟會及其周邊組織快速擴張規模,並於1910年一月成立同盟會美洲地區總會,期望能吸收更多海外華僑參與革命。此外又先後發動包括1911年4月27日(農歷三月二十九日)黃興領導的黃花崗起義在內的多次起義,直至1911年10月10日(農歷八月十九日)的武昌起義在危難中奮擊成功,武漢當日光復,各省同志,咸起響應。據統計,自1894年到1911年之間發動的革命起義事件計有29次之多。至於1911年的武昌起義是共進會與湖北新軍革命團體文學社共同策劃的,甚至只是一次偶然的擦槍走火事件。當時孫中山人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典華城(今譯丹佛),並不知情,所以孫中山說:「武昌之功,乃成於意外」。(李筱峰,〈孤峰對話〉,2006年4月12日)

中華民國成立

臨時大總統

受到清朝政府全力追緝的影響,自1907年起孫中山便長期居留歐美各國。武昌起義時,孫中山人在美國丹佛而不在中國。初聞革命成功時,孫中山還有些訝異,但隨即在海外華人與美國的同情者間籌集資金。12月20日孫中山趕赴上海,並於28日被推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於1912年1月1日(辛亥十一月十三日)在南京宣誓就任,並循革命軍與袁世凱的秘密協議,特申「顛覆滿洲專制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至專制政府既倒,民國卓立於世界,即當解臨時大總統之職」。月底組成臨時參議院。民國元年2月12日,清帝溥儀發布《退位詔書》,孫中山即於13日向參議院請辭並舉薦袁世凱以自代。茲後苦心孤詣協助袁氏依民主程序選任、就職、組職內閣,尤特重其向國民宣誓一事,引導袁氏步入民主程階。

當時孫中山領導的臨時政府實力有限;雖然大部分的省份已脫離清政府的控制,可主要的軍事憑借卻是各地的團練與新軍,或是混入部分華僑以及洪門與旗下哥老會的成員,無論在裝備與士兵素質上,皆無法與清朝主力北洋軍抗衡。此外由於孫並未實際投入革命戰事,故各省的革命勢力紛紛推出自己的領導,使革命勢力呈現多頭馬車的情形。革命軍被北洋軍接連擊敗後,孫中山決定與北洋軍的統帥袁世凱和談,希望通過給予袁臨時大總統的職位,讓袁成為清朝垮台的最後關鍵。最後孫與袁達成協議:孫中山的臨時大總統由袁接任,袁則以實際行動迫使清朝皇帝退位。同年2月12日,清朝皇帝接受袁的條件,下旨遜位,中華民國終完全取代過去的帝國體制。隔日2月13日孫辭去臨時大總統,向臨時參議院推薦袁世凱接任。

二次、三次革命
8月,經宋教仁從中斡旋,同盟會與統一共和黨、國民共進會、國民公黨合並,改組為國民黨。25日,孫中山在北京舉行的國民黨成立大會中被選為理事長,但孫中山以「決不願居政界,惟願作自由國民。」,即委宋教仁為代理理事長。1913年3月,宋教仁被暗殺,袁世凱嫌疑為原凶。孫中山力主南方各省起兵反袁,稱為二次革命。由於實力不足,二次革命旋即失敗。孫中山被通緝,不得不再次赴日本尋求援助。1914年,孫中山在日本建立中華革命黨,並兩次發表討袁宣言。中華革命黨要求黨員向孫中山個人絕對效忠,要按手模宣誓;並且將國民按入黨時間分成等級,享有不同待遇。部份同時流亡日本的國民黨員對此反對,原同盟會中重要人物如黃興、李烈鈞、柏文蔚、譚人鳳等俱未有加入。1915年10月25日孫中山與宋慶齡在日本結婚。

袁世凱稱帝失敗後,孫中山重回中國。1917年,段祺瑞在張勛復辟後「再造共和」,廢止了1913年選出的國會。身在上海的孫中山展開護法運動(亦稱三次革命),號召國會議員一起到廣州,召開國會非常會議,組織護法政府並就職為大元帥,誓師北伐。但廣州護法政府逐漸由桂、滇系軍人控制,孫中山實力有限,甚至出現「政令不出士敏土廠(大元帥府)」的情況。孫中山曾嘗試發動兵變而未果。1918年桂、滇各系控制國會改組護法政府,以七總裁取代大元帥,孫中山被架空,被迫去職。1919年10月,改中華革命黨為中國國民黨。1920年,陳炯明成功擊退盤踞廣州一帶的桂、滇系,請孫中山重回廣州。次年,廣州非常國會取消軍政府,選孫中山為大總統(習慣上稱為非常大總統),開始第二次護法運動。孫中山就職後力主軍事北伐,最終與主張暫緩軍事,聯省自治的陳炯明產生激烈沖突,於1922年6月爆發炮擊總統府事件,孫中山離粵退居上海。

聯俄聯共

第二次護法後,孫中山開始考慮與共產黨合作的可能。1923年1月,孫中山與蘇聯政府全權代表越飛在上海會面,正式討論與共產黨合作。孫、越會面曾後發表《孫文•越飛聯合宣言》。

同年年初,陳炯明部被逐出廣州,孫中山得以在3月回粵。12月29日,孫中山落實接受列寧和共產國際的協助重建大元帥府,共產國際派出鮑羅廷到廣州為孫中山顧問,以蘇共為模式重組中國國民黨。1924年1月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宣布實行聯俄聯共政策。在蘇聯援助下,於3月組建黃埔軍校,並以蔣介石為校長。11月,馮玉祥在北京發動政變推倒曹錕,邀孫中山北上共襄國是,惟健康已急轉直下。

革命尚未成功
孫中山1925年1月抵京後即開始病發,最終於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病逝於北京協和醫院,享年58歲,孫中山臨終時同意汪兆銘所代筆的《總理遺訓》及《致蘇聯政府書》。香港《華字日報》翌日報道了 孫中山的死訊:

「孫文吐嘔大作。不能進食。脈搏驟增至一百六十度。呼吸十八次。極危險。克禮醫生在左右看護。終夜不離。戴天仇為孫草遺囑。唯孫尚未簽字...孫文病至十日晚大變。腹脹加增。克禮為之打針放水。今日上午九點三十五分鍾逝世。當彌留時。戴天仇代草遺囑。孫科急電粵民黨要人來京。」

同日,胡民漢飭令各地停止宴會:

「十二日午一時胡漢民接汪精衛來電、謂孫中山於十二日上午九時四十分病終京寓,胡漢民即分飭各大小機關、由十二日起、下半旗七天、並令公安局分飭市內酒樓、即日起停止宴會、市民停止七天、在職人員則停止一個月、各機關用藍印一月、兵士及各機關職停員纏黑紗一月。」

1925年4月2日,孫中山安厝於北京西山碧雲寺內石塔中。北伐成功後,於1929年6月1日永久遷葬於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彌留之際,孫中山提到國事的遺言是:「和平……奮斗……救中國!」

遺書
1925年3月11日,孫中山彌留之際,他在三份遺囑上簽署。今日中國人常提到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出自孫中山留給國人的政治遺囑。他當日托咐何香凝要「善視孫夫人(宋慶齡)」,「弗以其夫人無產而輕視」,何香凝回答:「先生,我親近先生二十多年,同受甘苦,萬一先生不測,我們當盡力保護夫人及先生遺族。我雖然知識能力都很薄弱,但是總算能夠親受總理三民主義的教誨,我有一分力量,必定盡力宣傳。」孫中山過去一再推遲為遺囑簽字,此時在宋慶齡附助下,在三個遺囑文件上簽名。

家事遺書

「余國盡瘁國事,不治家產。其所遺之書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慶齡,以為紀念。余之兒女,已長成,能自立、望各自愛,以繼余志。此囑!」

政治遺書

「余致力國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積四十年之經驗,深知欲達到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斗。

現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務須依照余所著《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及《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繼續努力,以求貫徹。最近主張召開國民會議及廢除不平等條約,尤須於最短期間,促其實現。是所至囑!」

致蘇聯遺書

「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大聯合中央執行委員會親愛的同志:

我在此身患不治之症。我的心念,此時轉向於你們,轉向於我黨及我國的將來。你們是自由的共和國大聯合之首領,此自由的共和國大聯合,是不朽的列寧遺產與被壓迫民族的世界之真遺產。帝國主義下的難民,將藉此以保衛其自由,從以古代奴役戰爭偏私為基礎之國際制度中謀解放。我遺下的是國民黨,我希望國民黨在完成其由帝國主義制度解放中國及其他被侵略國之歷史的工作中,與你們合力共作。命運使我必須放下我未竟之業,移交於彼謹守國民黨主義與教訓而組織我真正同志之人。故我已囑咐國民黨進行民族革命運動之工作,中國可免帝國主義加諸中國的半殖民地狀況之羈縛。為達到此項目的起見,我已命國民黨長此繼續與你們提攜。我深信你們政府亦必繼續前此予我國之援助。親愛的同志!當此與你們訣別之際,我願表示我熱烈的希望,希望不久即將破曉,斯時蘇聯以良友及盟國而歡迎強盛獨立之中國,兩國在爭為世界被壓迫民族自由之大戰中,攜手並進以取得勝利。謹以兄弟之誼祝你們平安!」

思想

孫文的思想大部分是他將西洋歐美各家學說綜合整理而來,但是也有少部分見解是「兄弟(我)所獨創」(孫文語)。

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

「人民有權,政府有能」的「權能區分」;廣興福利,大有為式的「萬能政府」。
人民之權又稱為政權,有選舉、罷免、創制、復決四種。
政府之能又稱為治權,立法、行政、司法、考試、監察五權分立,是為「五權憲法」。

人民行使政權的基本訓練與條件:民權初步,即議事規則。
中央與地方的「均權制度」,以縣為單位的「地方自治」。

在經濟思想方面,提倡社會互助理論,曾說「人類進化之原則與物種進化之原則不同,物種以競爭為原則,人類則以互助為原則。」似是受到達爾文進化論與俄國克魯泡特金的無政府主義思想的影響。

政治現代化建設方面,主張漸進主義的軍政、訓政、憲政三階段說。軍政時期優先消滅軍閥土匪,應實行軍管。訓政時期優先基礎建設與民權初步訓練,應實行一黨執政。憲政實行之條件是全國半數以上縣市具有選舉罷免地方首長之條件,公民具有發動創制復決之條件,則選舉召開國民大會制訂憲法,還政於民,實行多黨競爭的現代政治制度。

以王道為基礎的區域合作和政治架構:大亞洲主義,以及向國際投資開放的實業計劃。
人生哲學:「不做大官,要做大事。」

哲學主張:「知難行易」。

天下為公

孫中山先生贊揚霍元甲「欲使國強,非人人習武不可」之信念和將霍家拳公諸於世的高風亮節,親筆寫下了「尚武精神」四個大字,惠贈精武體育會。

家系
孫中山家族的祖居地有「紫金說」和「東莞說」兩種說法。「紫金說」由廣東學者羅香林在1920年代提出,他認為孫中山的祖居地為廣東省東江流域的紫金縣公館地區,孫中山是佘族後裔,與翠亨的孫氏不同宗。「東莞說」為孫中山故鄉的翠亨孫氏所提出,此說認為孫氏為漢族,祖居地為廣東省東江流域的東莞市上沙村,主要依據為孫中山家族的族譜。羅香林的「紫金說」提出之後,一直與「東莞說」針鋒相對,故而產生了關於孫中山祖居地的爭論。「東莞說」一直是被社會主要接受的說法,現在孫氏家族的長子嫡孫孫滿等親屬後代均亦認同。雖有「紫金說」與「東莞說」兩種學說的爭議,但孫中山的祖先從粵東東江流域遷居到珠江口西岸的香山翠亨村的情況,則是被公認的。

Ⅳ 南京中山陵園林管理局是什麼編制

是屬於國家機關公務員編制,納入國家財政預算范圍。它的上級主管部門是南京市園林管理局。

Ⅳ "中山陵"中的"天下為公"是什麼意思

王春南

孫中山平生最喜歡題寫的內容,可能莫過於「天下為公」。據統計,在孫中山的題詞中,「僅目前所輯得的有受主姓氏的」「天下為公」,就達32件,其中有贈馮玉祥的,有贈張學良的。孫中山為何對「天下為公」情有獨鍾?我認為,這是他提倡和實行三民主義所企望達到的境界,或許可以這樣說,他的理想,他的目標,他的思想體系的基本精神,都濃縮在「天下為公」這四字之中。

「天下為公」的出典

1924年,孫中山在《三民主義》中提出:「真正的三民主義,就是孔子所希望之大同世界」。孔子嚮往的「大同」世界,即指《禮記·禮運》中所描敘的理想社會:「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在這個社會里,「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這就是所謂「大同」。《禮運》篇託名孔子撰作,其實是戰國末期或秦漢之際學者所編纂。它反映的是以孔子為創始人的儒家學派的政治理想和對未來社會的憧憬。孫中山「天下為公」的思想,其源頭便是早在兩千多年以前即已編成的《禮記·禮運》篇。但孫中山的「天下為公」思想與儒家的「天下為公」思想有很大的不同,前者帶有孫中山所處那個時代的印記。它不但吸收了儒家思想的精華,而且融入了中國古代農民起義者的平等思想,西方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以及當時流行的社會主義理想。

孫中山眼中的「天下為公」

「天下為公」的「公」字,照東漢經學家鄭玄的解釋,即是「共」的意思。「天下為公」,也即天下是全天下人共有的天下。到了孫中山那裡,「天下為公」蘊含的內容更深邃,更寬廣。他說:「我們三民主義的意思,就是民有、民治、民享。這個民有、民治、民享的意思,就是國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照這樣的說法,人民對於國家不只是共產,一切事權都是要共的。」一個「共」字,涵蓋面是那麼大,「國家」、「政治」、「利益」都在它的籠罩之下。國家為「人民所共有」,政治為「人民所共管」,所得的國家利益為「人民所共享」。

在孫中山的理想中的未來社會里,做國家主人的是全體人民,管理國家大事的是全體人民,享受平等幸福的是全體人民:「真正以人民為主」;「四萬萬人都有主權來管理國家的大事」;沒有貧富懸殊和少數富人壓迫多數窮人的不合理情況,全國人民「生活上幸福平等」。「民有」、「民治」、「民享」完全實現,確實做到了古人說的「公天下」。孫中山滿懷信心地對世人說,他理想中的未來社會,有歐美國家資本主義經濟的繁榮,而沒有歐美國家資本主義發展必然帶來的種種弊端,以及階級對抗和社會動盪。孫中山描繪的改造和建設中國的藍圖,當時確實使很多人怦然心動,並成為那個時代中國人民的奮斗目標。

實現「天下為公」的途徑

孫中山力圖通過實行三民主義,做到「公天下」。他主張實行民族主義,即實行民族革命,推翻滿洲貴族的統治,恢復中華,把一家一姓的天下變成「公天下」。並在清王朝覆亡之後,繼續進行民族革命,反對官僚、軍閥的專權,把官僚、軍閥的天下,變成人民的天下。同時將國內各民族融合成一個很文明、很強大的統一中華民族,以便抵抗帝國主義列強的壓迫,從列強手中奪回失去的土地和利權,使中國成為獨立、富強的國家。

他主張實行民權主義,即實行政治革命,「打破舊專制,提倡共和,建設一個新民國」。在這個「真中華民國」里,奉行主權在民、以民立國。辛亥革命以前,孫中山所說的民權是間接民權,國民只有選舉權這一項權利,不能直接行使主權,而要由別人即代議士代為行使主權。辛亥革命以後,孫中山借鑒瑞士的辦法,主張實行直接民權制。在這種制度下,國民有四大權利,即選舉權、復決權、創制權、罷官權。孫中山說:「人民而有此四大權也,乃能任用官吏,役使官吏,駕馭官吏,防範官吏,然後始得一國之主而無愧色也。」但孫中山又說,要把「權」與「能」、「政權」與「治權」分開。簡單地說,就是有權的人,不要直接管事,可以委託有才能的人去管。他說:「講到國家的政治,根本上要人民有權;至於管理政府的人,便要付之於有能的專門家。」而且要把受人民委託管理政府的專門家看作是普通人,即使是民國的總統、總長,也要把他們看作是普通人。至於「政權」和「治權」分開的問題,孫中山是這樣解釋的:「要把國家的政治大權分成兩個,一個是政權,要把這個大權完全交到人民的手內,要人民有充分的權利可以直接去管理國事。這個政權,便是民權。一個是治權,要把這個大權完全交到政府的機關之內,要政府有很大的力量治理全國事務。這個治權,便是政府權。」孫中山設想得很好,真正實行起來未必簡單。人民把管理政府的大權交給「有能的專門家」以後,既要放手讓他們行使職權,又要監督他們,防止其反仆為主,公僕變老爺,這事談何容易。

他主張實行民生主義,即實行社會革命,以防止資本主義的弊端。辛亥以前,孫中山提出了「平均地權」。「平均地權」即土地「單一稅制」,具體辦法就是讓地主自報土地價格,以後國家按地主自報的土地徵收土地稅;國家徵用地主土地,也按地主自報地價收購。土地因交通發達漲價的部分,當歸國家。孫中山說,「這於國計民生,皆有大益。少數富人把持壟斷的弊竇自然永絕,這是最簡便易行之法」。但他所主張的「平均地權」,只適用於「宅地」,不適用於「耕地」;只適用於城市及近郊,不適用於廣大農村。孫中山晚年雖然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張,但對如何使無地和少地的農民獲得土地,沒有提出具體、可行的方案。而且這種主張不很現實。孫中山既想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又想用抑制資本主義發展的辦法,防止其必然伴隨的弊害,這是他思想上的一大矛盾。辛亥革命以後,孫中山又提出了「節制資本」的主張。他說,在歐美國家,資本為少數人所壟斷,經濟問題的解決,百十倍煩難於政治問題。中國當以歐美前車之覆為鑒。中國要及早預防即將出現的大資本家壟斷資本。辦法是由國家掌握經濟命脈,以國家之力發展經濟,造福全社會。孫中山認為,這種做法體現了社會主義精神。他把民生主義或稱作社會主義,或稱作國家社會主義,或稱作集產社會主義,或稱作共產主義。他的民生主義,也確有蘇俄經濟體制和政策(孫中山稱為「共產制度」、「國家資本制度」)的影子。

孫中山深知,為實現「天下為公」,必須跟以天下為私的人作斗爭。他指出:「共和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官吏是人民的公僕。民國成立十年,那些公僕太壞了,把中國攪得不成樣子……」孫中山所說的攪亂民國的所謂「公僕」,指的是袁世凱、張作霖、曹錕、龍濟光等人,這些官僚、軍閥把軍隊當作私有,把政權當作私有,把國家當作私有。所以他說:「以後不用革命精神來改造民國,再沒有別的希望。」對於全國統一、革命黨成為執政黨之後,將會出現的腐敗現象,孫中山不會沒有預料。他曾設想,採用外國的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加上中國的考試權和監察權,造成一個「五權分立」的政府。據他說,有了這樣「最完全、最良善的政府」,就可以「防止一切的流弊」,「做到民有、民治、民享的國家」。但是,「五權分立」到底能解決多大問題,實在是很難說的。

孫中山為實現「天下為公」而奮鬥了一生。雖然直到他逝世,民國依然是一塊假招牌,但他為實現「天下為公」而作的種種嘗試和努力是有益的。今天的時代跟孫中山所處的時代已根本不同,但孫中山的「天下為公」的題詞依然激勵著中國人民,依然是中國人民的奮斗目標。自然,「天下為公」有了新的時代內涵。

Ⅵ 孫中山既不是帝王,為何他的墓地被稱為「陵」

眾所周知,墓地能復被稱之為「陵制」的多為帝王。因為在古代封建社會中,帝王身份地位最高,是國之至尊,所以他們死後埋骨的墓穴必然佔地極廣,封土極高如山陵,所以被稱為「某陵」。

Ⅶ 為何傳統建築祈年殿和中山陵頂部是藍色

中山陵的藍色是因為孫中山提倡民主藍色象徵藍天,用青色的琉璃瓦有其一定的含意,青色象徵蒼天,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為公之意。

Ⅷ 中山陵哭陵事件的事件過程

1946年4月,陸軍總司令部在南京召開了一次軍事委員會議,會議上,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考慮到抗日戰爭已經結束,在抗戰期間組建的近800萬軍隊和軍官隊伍,在國家和平時期已經顯得十分臃腫,而且龐大的軍費開支也使得需要支付巨額戰後國家重建經費的國民政府力感不支,為此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決定對抗日部隊進行大規模裁撤。該決議對國家的戰後發展是非常有益的,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但它的進行勢必會影響與斷送了許多軍人的生涯和家庭生活。
會後,國民政府開始整編軍隊。原來的軍改為整編師,師改為整編旅,團以下補充兵額,配備新式武器。軍官則作為編餘人員等待安置。這些編余軍官除了打仗外,難有所長,離開軍隊後待遇降低,尤其是殘廢軍官生計艱難。當時在編余軍官中流傳著延安毛主席的一道名言:「此路走不通,去投毛澤東;此處無人要,延安去報到。」
的確,數百萬編余軍官和士兵返回家鄉後為生活所迫,分批分波地響應黨和毛主席的號召轉身投奔了延安軍隊混口飯吃,從而極大的削弱國軍的戰鬥力量,對日後的內戰起到了巨大副作用,這不能不說是蔣介石先生的一大敗筆,他應在裁軍的同時切實考慮到下崗軍人疾苦,這些軍人在戰場上為國出力,和平時期還要為國家和平發展犧牲自己利益,國民政府應該給予他們應有的復員待遇和妥善安置,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鑒於當時的復雜狀況,蔣介石下令把各戰區摘除兵權的編余將級人員調集中央訓練團培訓。
這批將領有400餘人,報到後由國防部委任為中訓團中將或少將團員。他們中間絕大多數是黃埔軍校同學,參加過北伐戰爭、抗日戰爭,有的曾跟孫中山出生入死,參加過東征惠州戰役。這些人本是行伍出身,級別既高,又無其他專長,所以安置工作特別困難,受訓半年多,還沒有分配出去。
一件件觸目驚心、慘不忍聞的事,給編余軍官們以莫大的刺激。
他們對國民政府當局日益不滿,有人憤慨地提議說:我們都是中山先生的信徒,與其背後暗暗哭泣,不如前往中山先生的靈前痛痛快快地哭一場。一場大批高級將領在中山陵哭陵的事件終於發生了。
被編余的將官,絕大多數都集中在中央訓練團將官班受訓,計有500多人,這批將官多系老黃埔,年齡高,級別高,資格老,無專長,有的積勞成疾,有的負傷致殘,在安置轉業工作上特別困難,所以受訓半年有餘,仍沒有分配出去。1947年春,先是編余軍官張清泉「逼得賣老婆事件」給將官班同學很大驚惶。接著將官班也接連發生了兩起悲劇。
其一:班內有個將官名叫奚澤,他是歸國華僑,家中很有錢。他在青年時代就同情孫中山而參加同盟會。曾變賣家產摺合白銀190萬兩,全部捐給孫中山作為活動的經費。孫中山對此義舉極大贊賞。1921年孫中山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奚澤返國,在大元帥府工作,以後參加北伐戰爭、十年內戰和抗日戰爭,官至某集團軍中將參謀長,因為他擁護孫中山的三大政策,深為蔣介石所不滿,以致遭到了「編余」。他家住南京,生活無著,日子難熬,他的太太萌發輕生念頭。4月的一天,她在家留下遺書說:「我們今世不能再見面了。」在燕子磯投江自殺了。奚澤為了顧全自己的面子,對外不肯講。但這個悲慘的消息,畢竟在將官班傳開了,也傳到了中央警官學校,在編余軍官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其二:將官中有個名叫陳天民的陸軍少將,原為一百九十師副師長,抗戰期間在長沙會戰中立有戰功。他家人口多,有五個孩子,大的只有10歲,最小的不滿周歲,無法維持生活,靠借貸度日,有了上頓沒有下頓。陳天民自己又患晚期肺病,既缺少營養,又沒錢醫病,一時想不開,於1947年5月1日趁太太不在家時,大量吞服安眠葯自殺身亡。陳天民死後,家中無以為殮,屍體在家裡存放了4天。後來,將官班、警政班的同學,每人捐獻金圓券3000元,按偽幣價值,其數少得可憐,才買了薄皮棺材,把他草草埋葬。兔死狐悲,同學們在思想感情上受到很大刺激,個個含悲忍怒,一觸即發。
由於悲劇的不斷發生,編余軍官中對蔣介石的不滿,日益高漲,有同學常收到一些「匿名信件」,信封上明明寫著寄自某某機關,但信簽上卻不具名,不知是誰寄發的,內容則不外乎是鼓動反蔣情緒。4月間,劉海亭接到一封署名為內政部的信。當時編余軍官在警校結業後,分配工作屬於內政部,大家見到內政部有信給劉海亭,認為他在內政部有後台,一定是給他安排工作,有同學開玩笑把信藏了起來,要劉請客吃糖,不請客就不給他信。劉海亭說:「我在內政部沒有背景,不會有什麼好消息,同學們如果不信,你們可以當眾拆開。」這樣一說,我接過信真的把信拆開了,原來裡面不是通知也不是信,而是一份宣傳品,標題是:《憑吊戰場死亡將士幽魂》。原文已記不全,但辭句流暢優美,辛辣動人,的確道出了轉業軍官的心聲,所以迄今還記得其中一些主要的字句:
戰場上慘死的健兒,荒野中飄泊的幽魂!慈母為你哭斷了肝腸,嬌妻為你斷送了青春。你的碧血換來了草頭將軍(指蔣介石)的王冠,你的白骨壘成了豪門家族的萬貫家財···
看哪!每逢夕陽西下,大人先生們!挽著嬌妻美妾,參加酒宴盛會,個個眉飛色舞……
瞧哪!每當華燈初放,那些貪官污吏穿著西裝革履,在大街上川流不息……
聽哪!每當夜深人靜,舞廳里的喧鬧嬉笑聲響個不停…
可是!你那白發蒼蒼骨瘦如柴的老母,你那泣涕嗦哭的妻子兒女,有誰來過問呢?
現在!只有讓凄風苦雨來憑吊你的幽魂吧!
劉海亭見了宣傳品,心裡很緊張,深恐再生事端,板紅著臉要把信收回。我拍拍他的肩膀說:「你盡可放心,我們不會宣揚出去的。」這時,我自告奮勇地把宣傳品復寫多份轉寄到中訓團將宮班去。
這些被編余的將官們看了群情激忿,議論紛紛,有的暗白傷心,也有的痛哭流涕。這時,有位操湖南口音的黃埔一期畢業生,陸軍中將賀光謙觸景生情高聲說:「我們追隨中山先生投身革命奮斗半生,可惜夙願未遂,而今又報國無門生計無望。今天在背後哭,又有何用?要哭,大家一起到中山陵去痛痛快快地哭他一場,向總理英靈哭告苦衷,藉以向政府公開示威!」這時大家憤怒填膺,同聲贊成,有人提議:「就請黃將軍擔任哭陵總指揮。」黃鶴明白:這總指揮可不是好當的,萬一戴上「犯上作亂」的帽子,是會坐牢殺頭的。他緊張思慮一下,還是義不容辭爽快地答應下來。 1947年5月5日上午9時左右,將官班的學員們各自從家裡出發,三三兩兩到中山陵集中。10時許,就到了約400人。他們身著黃色的將校呢制服,將級領章,胸前掛著勛表。大家推黃埔一期學生、陸軍中將黃鶴為總指揮。黃鶴帶領眾將官到博愛坊前站成方陣隊形,黃埔一期同學站第一排,其餘按期別、年歲依次排列,全體肅立,准備舉行哭陵儀式。
儀式一開始,黃鶴激動地對大家說:「我們這些編余的軍官,曾經追隨總理東征北伐,出生入死,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但政府把我們一腳踢開,斷絕了我們的生活。我們沒有別的奢望,活著只求有碗飯吃,死後有一口棺材安葬。我們也是人,我們要生活。今天我們來到這里,不是謁陵,而是哭陵。為了我們的同學,為了我們的民族,也為了我們全家的妻兒老小,我們要大哭,一哭、二哭、乃至三哭。」
講完之後,黃鶴將軍帶領眾將官到中山陵祭堂,向孫中山先生的坐像獻花。祭堂的里里外外,擠滿了前來哭陵的將官。不少遊客紛紛圍攏觀看,對這些編余軍官的遭遇深表同情。
接著,由黃鶴讀祭文,將官們飽含熱淚聽完祭文,靜默三分鍾,魚貫入靈堂。仰望著孫中山大理石坐像,他們的心情就像後娘養的孩子見到親娘一樣-委屈、不平而又嚮往著什麼。從靈堂出來後,將官們又列隊站好,主祭人黃鶴發言,勸勉大家離開後,振作革命精神,或農或商,自謀生活,守住軍人氣節,決勿輕舉妄動,以免辜負先總理的期望。幾位將領也忍不住發言,對現狀表示不滿……
第二天,《救國日報》在頭版報道了此事,接著,《中央日報》作了報道,各家小報也相繼發表文章,一時弄得滿城風雨,婦孺皆知。
蔣介石知道後,大發雷霆,罵這些謁陵軍官是「目無法紀」,大聲訓斥陳誠總長,責成他即速處理,以平輿論。
陳誠趕緊召人共商對策,最後決定幾項辦法:
(1)凡是在抗戰期間沒有離開部隊的將級人員,年齡在50歲以下的改為文職,派到地方上任職。
(2)40歲到45歲的轉業到交通、工商、警察等部門任職。
(3)40歲以下的,考進陸軍大學深造。
(4)年老體衰不能任職的,多發遣散費還鄉,沿途有政府照應。 1947年7月6日,上午9時前後,將官班的學員們,陸續秘密集中到中山陵。中山陵衛隊事前並未接到有團體謁陵的通知,驀地看到身著將官服、成群結隊的大官們,大吃一驚,又不敢上前盤問或阻攔,連忙打電話請示,一級轉一級,得到上邊急令:「不準謁陵!」
人陸續到齊了,約有600多人,黃鶴總指揮帶領大家到中山陵「博愛坊」排成隊伍,默然肅立鴉雀無聲。
哭陵儀式開始,黃鶴慷慨激昂地發表簡短演說,大意謂:「今天我們到中山陵來,不是謁陵,而是哭陵。為了我們國家,為了我們民族,也為了我們全家老小,我們要大哭,一哭,再哭,三哭。我們這些編余將官,曾經追隨總理,東征北伐,出生入死,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如今政府卻把我們一腳踢開,大家被拋棄失業,斷絕了我們的生路。我們沒有別的奢望,活著只求有碗飯吃,死後有口棺木落葬。我們也是人,我們要生活,要生活!」話畢,帶領大家到中山靈堂,向孫中山塑像獻花,靈堂不大,里里外外被哭陵將官擠滿了。很多遊客也圍攏來看熱鬧,群眾見到此情此景,深表同情。
這時,站在前排的是已自殺的陳天民的太太,帶著五個孩子,最小的孩子背在身上,還不滿周歲,在孫中山塑像前立定,她的左右兩邊各站兩個孩子。她們來不及向孫中山塑像鞠躬致敬就哭開了,哭得起不了身。黃鶴介紹說:「這位是陳天民的太太,陳天民被迫自殺了,家屬沒飯吃,將來,我們的家屬也要落到她這樣的地步。」大家見此慘狀不禁心酸,頓時又嚎陶大哭,哭聲震天,遊客中的婦女也都紛紛掉下眼淚。
接著,黃鶴讀《祭文》,這篇《祭文》是誰寫的,不太清楚。「哭陵」第二天各報雖然都發表了消息,但《祭文》都未刊出。大概因此文措辭過於激烈,不敢刊登吧!記得龔德伯辦的南京《救國日報》曾經登過全文,已找不到這張報紙。當時這篇《祭文》在編余軍官中流傳很廣,內容大意如下:
「我們這些軍官,過去曾經追隨總理參加東征北伐,終於取得了國民革命的勝利。現在國家已經有了憲法,國民黨也應還政於民了,但國民的民主權利,我們卻沒有見到。我們所見到的只是一般貪官污吏橫行霸道為非作歹。先烈之血未乾,革命之質已變。」《祭文》又說:不但革命軍人的遺屬得不到撫恤,沒有人管,就是連我們自己也被拋棄了。正是「飛鳥盡兮良弓棄」,成仁的已經死了,成功的也瀕臨死境了。讀到這里,黃鶴已泣不成聲,全場又痛哭起來。這時,奚澤將軍聯想起被迫跳江自殺的妻子,當場暈倒。大家群情激憤,高呼口號:「打倒貪官污吏!」「打倒賣國賊!」
剛要散會時,大家聽到外面一陣嘈雜聲,頃刻一幫人涌進來,新聞記者聞訊趕來采訪。同時反動政府也指派特務混跡其間,有的特務冒充記者,向參加哭陵將官問:「今天的事情是誰帶的頭?」大家都答不知道。有個將官插嘴說:「我們是到這里來謁陵的,看見一個女人在陵前哭得慘,大家同情她,也就難過得哭了。」特務們問不出所以然,只得悻悻而去。
我和劉海亭、馬廣運當天上午穿便衣隨遊人進入中山陵,在一旁觀看了將官哭陵全過程,以便向中共地下組織匯報。為了保密,我們未與黃鶴接觸。

Ⅸ 急,對孫中山的了解

孫中山:

孫中山生於廣東省香山縣翠亨村的農民家庭。青少年時代受到廣東人民斗爭回傳統的影響,向答往太平天國反清事業,自詡洪秀全第二。

1905年成立中國同盟會。1911年10月10日新軍中的革命黨人暗中聯絡,決定當天晚上起義。辛亥革命後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據其生前遺願,葬於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1940年,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尊稱其為中華民國國父。

(9)中山陵機關擴展閱讀:

孫中山以世界潮流,浩浩盪盪,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為自己的座右銘,強調要內審中國之情勢,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眾長,益以新創。

孫中山注重學習世界上的先進知識和有益思想成果,並希望結合中國的實際用來改造中國。孫中山十分關注俄國十月革命和馬克思主義在世界范圍的傳播。

敏銳地認識到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成立對中國變革的重要影響,毅然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賦予三民主義思想以新的內涵。

三大政策是孫中山的重要政治主張,是他倡導的民族民主革命從屢受挫折轉向成功、進而取得顯著成就的正確道路。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