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機關扶貧 » 小百戶扶貧

小百戶扶貧

發布時間: 2021-02-26 07:24:25

A. 如何提高就業質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一、不忘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既獲得收入來源,又實現人生價值
就業是永恆的課題,更是世界性難題,要從全局高度重視就業問題。沒有一定增長不足以支撐就業,解決就業問題根本還是要靠發展,進一步把經濟發展蛋糕做大,把就業蛋糕做大。現在我國每年新增1000多萬就業人口,

必須大力促進就業創業,一是要集中精力抓發展,二是要把就業再就業工作做實,三是勞動者要轉變觀念。行行出狀元,只要是勞動就值得尊重,大家都要尊重勞動。我們要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的就業。
要樹立正確人才觀,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環境。要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注重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鼓勵創業帶動就業。要牢牢把握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各層次各類型職業教育模式,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引導社會各界特別是行業企業積極支持職業教育,努力建設中國特色職業教育體系。要加大對農村地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職業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我們要提供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農民工多渠道就業創業。破除妨礙勞動力、人才社會性流動的體制機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過辛勤勞動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
目前,化解鋼鐵、煤炭行業過剩產能工作已全面推進,如果再考慮到其他過剩產能行業的經營困難企業及「僵屍企業」出清,職工安置任務更加繁重。同時,一些長期生產經營困難企業,降薪甚至欠薪、欠保等問題多發,由此引發的勞動關系矛盾可能也會增多。要著力完善政府、工會、企業共同參與的協商協調機制,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二、不忘按勞分配為主體,既注重激發經濟效率,又兼顧社會公平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根本原則。鄧小平同志一再強調:「一個公有制佔主體,一個共同富裕,這是我們所必須堅持的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也提出過兩條基本原則:一是在社會主義制度中,「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將如此迅速,……生產將以所有人的富裕為目的」;二是共產主義的高級階段將實行按需分配原則。低級階段則要對個人消費品實行按勞分配。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分配理論從以下三個方面繼承和發展了上述分配原則:一是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二是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三是堅持效率與公平的統一,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關注社會公平,實現社會的共同富裕。
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中,我們堅持按勞分配原則,完善按要素分配的體制機制,促進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鼓勵勤勞守法致富,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要堅持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實現居民收入同步增長、在勞動生產率提高的同時實現勞動報酬同步提高。拓寬居民勞動收入和財產性收入渠道。認真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調節職能,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縮小收入分配差距。
擴大中等收入群體,關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是轉方式、調結構的必然要求,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然要求。我們必須堅持有質量、有效益的發展,保持宏觀經濟穩定,為人民群眾生活改善打下更為雄厚的基礎;必須弘揚勤勞致富精神,激勵人們通過勞動創造美好生活;必須完善收入分配製度,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結合起來,處理好政府、企業、居民三者分配關系;必須強化人力資本,加大人力資本投入力度,著力把教育質量搞上去,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必須發揮好企業家作用,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化解困惑,保障各種要素投入獲得回報;必須加強產權保護,健全現代產權制度,加強對國有資產所有權、經營權、企業法人財產權的保護,加強對非公有制經濟產權的保護,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增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感。

B. 數字十年:十年減貧6734萬人。如何實現意義何在

這十年,城鄉居民收入快速增長,年均增速超過1979以來7.4%的年均增速,是歷史上增長最快的時期之一。十年裡,國家專項扶貧資金飆升了200多億,不僅輸血,更注重造血,各種扶貧項目資金投入累計高達2043.8億元,12萬個貧困村整村移民搬遷。
十年裡,我國的扶貧標准也逐漸向國際標准靠攏,2011年,農民年人均純收入2300元以下即為貧困人口,標准幅度提高了92%,更多的低收入人口因此被納入扶貧范圍。
口袋裡錢多錢少,直接決定著咱們的生活水平。在我們國家,衡量老百姓的錢袋子,城市和農村演算法不太一樣。農村居民自產自銷,算的是「純收入」,城鎮居民納個稅交社保,算的是「可支配收入」。 2011年,城鎮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21810元,比2002年增長了1.8倍,也就是說每個城鎮居民的可支配的收入十年增加了1萬多元錢;2011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6977元,比十年錢增加了4355元。而且農村居民收入增速連續兩年快於城鎮居民。
這十年,不僅掙的錢多了,還有不少錢省下來了,10年來,國家減免農業稅、發放各種農村補貼,2011年末,2000多萬城市居民和5000多萬農村居民得到了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
口袋裡的錢多了,老百姓改善生活的底氣更足了。2011年底,城鎮居民平均一個家庭擁有兩部手機,十個家庭擁有8台家用電腦,而農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戶擁有電冰箱61.5台。
十年前,「手裡打電話、脖子掛『傻瓜』,回家能把電腦打」如今已經不再新鮮。
後來,不少人夢想擁有自己的「房子和車子」,十年後,已經有不少人實現了他們的夢想。十年的時間,我國人均住房面積增加了16平米,2011年我國平均每百戶家用汽車擁有量為18.6輛,比2002年(0.9輛)增長了足足20多倍。今天,「看大片兒、玩網購,全家出國去旅遊」成為了咱老百姓新的生活方式。2011年,全國平均每天新增的電影銀幕超過8塊,電影票房也由2002年的9.5億狂飆到2011年的120億;十年前聽都沒聽說過的網購,如今則成為了老百姓最平常的購物方式,僅去年一年交易額就達到了6萬億元。生活好了,出去逛逛的底氣就足了,2011年僅「十一黃金周」期間就拉動消費7000億元,有3.2億人次遊客湧向了國內外各大旅遊景點。
十年裡,我國投向衛生、社保和社會福利的資金平均增速達到24.4%,遠遠高於GDP增速,投入多了,養老、看病都有了保障。8千多萬名65歲以上老人可以免費健康體檢,嬰兒死亡率從2000年的28.38‰下降為13.93‰,下降速度比上一個十年快了近3倍。
數字的變化讓我國在世界上的位次靠前了。2010年世界人口的平均預期壽命為69.6歲,其中高收入國家及地區為79.8歲,中等收入國家及地區為69.1歲。也就是說,我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明顯高於中等收入國家及地區的平均水平,但是和高收入國家及地區相比還有不小差距。

C. 關於新農村建設存在的問題

新農村建設一般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中國大地上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把祖國大地建設得無比美好,隨著許多新農村建設改造工作的完成,農村的面貌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我們也應該認識到仍然存在一些因素制約著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

1 勞力缺失

現在農村的經濟模式大多數是:留守老人和兒童在家,年輕人出外打工,而且越有文化的年輕人,越是選擇留在外面,好像無工不富。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現有的農村經濟發展狀況還不足以提供足夠多的崗位來滿足年輕勞動力的就業需求,農村現有的經濟發展模式也不足以讓許多的年輕一代在農業上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很多年輕人選擇外出工作,所以,現階段著力轉變農村經濟發展模式勢在必行。

2 重工輕農

農村的一個主要體現,就在於一個「農」字,農業為本的思想古已有之,現狀則是嚴重的重工、商,輕農業。甚至,所謂的新農村改造,農村城鎮化,更使人們逐步脫離土地,驅使勞動力思想上的對農業的輕視,加速務農人員的流失。

3 觀念落後

在農村,由於農村的特性,人老後不能像城市職工一樣,有退休金、保險等保障,只能靠兒女的孝心來維持老後的生活,使老人不能保證生活的穩定及質量,更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不得不生,生了也不一定會養。

老齡化越來越嚴重的事實無疑是一個隱形的強大的社會地雷。這些都制約了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減慢了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步伐,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這些具體的問題,並想辦法解決好這些矛盾,為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3)小百戶扶貧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指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按照新時代的要求,對農村進行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建設,最終實現把農村建設成為經濟繁榮、設施完善、環境優美、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

中國共產黨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積極穩妥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快改善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素質,推動「物的新農村」和「人的新農村」建設齊頭並進。

D. 為什麼說別把「扶貧女幹部」閃婚貧困戶當脫貧典型

別把「扶貧女幹部」閃婚貧困戶當脫貧典型。

一個普普通通的愛情故事在傳播過程中,變成了對「精準扶貧」的高級黑。

▲安徽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村民搬進新居。

說到底,這件事之所以引起輿論的廣泛關注,與最初發布新聞的自媒體平台的誤導有很大關系。不得不說個別自媒體深諳傳播之道,利用了「扶貧幹部閃婚貧困戶」「貧困戶50天內迅速脫貧並脫單」等看點來博眼球。但這本質上只是一個極端個案,並非「精準扶貧」的典型事例。

最後,一個普普通通的愛情故事在傳播過程中,變成了對「精準扶貧」的高級黑。只是用常識想一想,在這個時代,誰會為了「組織」或者「指標」去拿自己的幸福做賭注呢

其實回到事實本身,雖然充滿巧合,但也合情合理。自從中央實行「精準扶貧」以來,確實讓很多人擺脫了貧困,改變了命運。在這個事件當中,只要貧困戶張志川所獲得的幫扶都是根據政策依法獲得的,就無可厚非。他與「扶貧女幹部」閃婚,只是個人選擇,無關公共政策,也無關公共利益。輿論切莫把這兩個事,混為一談。

媒體的力量不可輕視啊,什麼事情不實事求是就會引發歧義。

E. 貧困生家庭人均年收入

一般申請貧困補助來的家源庭人均年收入,主要是以種地為生的,或者是養老的那種,一般年收入在1萬左右吧。

貧困生年人均純收入計算方法:

農村貧困戶家庭年純收入=總收入(包括現金形態和實物形態折算款)-家庭經營費用支出-稅費支出-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贈送農村外部親友支出;

總收入=家庭現金收入+實物折算款;

貧困戶家庭年人均純收入=家庭年純收入÷家庭常住人口。

(5)小百戶扶貧擴展閱讀:

烈士子女、孤兒和父母患有嚴重的疾病或殘疾,喪失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和特殊的家庭,家庭持有《特困證》、《社會扶助證》、《最低生活保障證》,我的意思是每月的生活費用和家庭人均收入在200元以下,很難維持基本生活,列為獲得、貧困救助。

貧困學生檔案是確定國家助學貸款、學費減免、困難補助、勤工助學和社會支持對象,以及評價的重要依據各種貧困學生的獎學金,以確保檔案的完整性、真實性、准確性,並確保資金到位,設置在中間的3月至4月初更新,調整原來的貧困學生檔案,開始構建新的貧困學生檔案。

F. 撫貧對象核實定案貧困人口計算

扶貧辦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我國將從2009年起上調扶貧標准,即貧困線由2007年人均年收入786元提高至1067元。

長期以來,我國把人均年收入低於786元的人口稱之為「絕對貧困人口」,到2007年底,絕對貧困人口的數量為1497萬;人均年收入位於786元至1067元之間的稱之為「相對貧困人口」,又稱為「低收入人口」,到2007年底,低收入人口的數量為2841萬。

扶貧標准上調後,「絕對貧困線」和「低收入人口線」這兩條線合二為一,扶貧開發的目標人群就在原來1497萬「絕對貧困人口」的基礎上,又增加了2841萬的「低收入人口」,兩者合計約4320萬人,佔全部農村人口的4.6%。

扶貧辦有關負責人表示,現在提高扶貧標准,意味著原來的2841萬「低收入人口」也將享受國家扶貧政策,說明我國有能力惠及更多窮人,是國力提高的表現。今後扶貧標准還要隨著國家綜合實力的增強而逐漸提高,促進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為了實現扶貧開發與農村低保制度有效銜接,2009年我省在農村開展了「兩類人口」建檔立卡工作。如何利用「兩類人口」建檔立卡成果,研究制訂扶貧到戶政策措施,是一個亟待解決的課題。為此,省扶貧辦調研組深入大悟、保康縣8鄉(鎮)10村,開展了農村貧困戶「百戶調查」。
貧困戶收入水平低,擴大再生產能力弱
重點調查的百戶貧困戶所在的村都是重點貧困村。目前,10個村共有2039戶、8352人,其中家庭和村組認定年人均純收入1196元以下貧困戶829戶、2789人,貧困發生率達33.4%。剔除民政救助對象,屬於有勞動能力和脫貧願望可實施開發式扶貧的對象544戶、2230人,占總戶數的26.67%、總人口的26.7%。調研組在544戶中隨機抽取了100戶、340人,開展了以收入為重點的入戶訪談詳查。
收入水平低。2008年,百戶貧困戶家庭總收入元,戶均4596元,人均1263元,扣除生產成本,人均純收入908元。
收入來源單一。百戶貧困戶務農收入占總收入的58.7%,其中純農業戶有41戶、111人,分別占總數的41%和32.6%。有務工收入的農戶超過了一半,多以打零工、短工為主,且多是就近打工。2008年,百戶戶均務工收入1197元,人均352元。
現有收入僅能維持低水平的生存。據對大悟縣被調查的50戶貧困戶測算,恩格爾系數(食物支出占收入的比重)最低的戶為70%,最高的戶達到90%。按照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標准,恩格爾系數60%是一個解決溫飽、擺脫生存貧困的閥值,由此可見,這50戶仍然處於生存貧困中。保康縣被調查的50戶的情況也大體相近。
擴大再生產能力相當脆弱。貧困戶收入過低,使他們在維持基本生存之外,少有積累來進行擴大再生產。
消費結構不合理,剛性支出導致貧困戶負債
當前,在農村,農民的教育、醫療等剛性消費支出,並不因為貧困戶收入低而可以完全免掉。貧困戶不得不舉債支出、「透支」消費,其結果是生活更加困難,經濟更加拮據,陷入「貧困沼澤地」。
一是教育支出大。據調查,一些思想相對開明的農戶,希望孩子通過讀書來改變貧窮狀況。但現實中「教育社會化、產業化」,加重了農民家庭負擔。據調查,保康縣一個高中生一年的學雜費、培養費、生活費最少也要3000元。在年人均純收入不足1000元的貧困家庭要供孩子讀高中,只能舉債。
二是醫療支出大。被調查的10個村貧困戶勞動力共1525人,體弱多病和患有大病的達550人,占貧困勞動力總數的36%,盡管絕大多數貧困戶參加了新農合,但是由於標准過低(農民門診直接消費僅9元),貧困農戶「小病拖、大病扛」。
三是建房支出大。大悟縣胡沖村村幹部反映,近幾年全村建新房的戶十有八九靠舉債完成,有近20戶因建房而淪為貧困戶。
勞動力素質不高是累積型貧困的主要特徵和根本成因
常年入不敷出,必然會累積貧困。百戶調查中,只有不到10%的貧困戶是近幾年形成的,絕大多數貧困戶都是累積型貧困,是本村的老困難戶、老貧困戶,有的甚至是世代貧困。
貧困戶勞動力文化素質明顯偏低。10個村貧困勞動力中文盲和半文盲279人,佔18.3%;小學文化720人,佔47.2%;初中文化445人,佔29.2%;高中(中職)文化76人,佔5%;大專以上文化5人,佔0.3%。
貧困戶勞動力身體素質明顯偏差。10個村貧困勞動力中身體健康的861人,占貧困勞動力總數的56.5%。百戶調查顯示,38戶家庭有常年患病者,佔38%。
貧困戶勞動力思想觀念比較落後。這不僅體現在小農意識根深蒂固、溫飽即安、不思發展上,而且體現在生產經營上不注重結構調整和技術更新。
貧困戶和基層幹部有「三盼」
一盼低保政策全覆蓋。被調查的100戶中,享受低保政策的有34戶,佔34%。對此,鄉村幹部說,由於財力有限,指標有限,目前還不能做到應保盡保。
二盼配套資金全免掉。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貧困戶因起點不公平,競爭處於劣勢,掉隊愈來愈遠,他們不可能要求別人慢跑,只盼政策能夠更加惠顧,同時希望能夠減掉自籌配套資金,如自來水入戶費、沼氣建設配套費、村組公路自籌部分等,實現公共服務共享。
三盼扶貧項目真到戶。據調研組設置的「最需要支持的扶貧項目」問卷調查結果顯示,100戶中有55戶希望支持「發展產業」,有10戶希望支持「提高技能」,有35戶希望支持「改善人居環境」。
對推進扶貧到戶的幾點思考和建議
目前,我省「兩類人口」建檔立卡工作已基本完成,因此,在當下,制訂下一個十年扶貧開發綱要時,應當把扶貧到戶工作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從思路、政策、措施等方面給予更多的關注和傾斜。
堅持「三個並重」的工作思路。一是在扶持對象的確定上,堅持解決群體性貧困與解決區域性貧困並重,更加註重群體性貧困的解決。二是在扶持方式的選取上,堅持開發式與保障式並重,更加註重通過開發式扶貧來提高貧困人口的自我發展能力。三是在到戶途徑的選擇上,堅持直接到戶與間接到戶並重,更加註重直接到戶。
突出「四個基本」的工作重點。一是幫助發展基本當家產業。二是幫助提高基本素質。三是幫助改善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四是幫助維護貧困戶的基本參與權利,不斷提高貧困戶的社會地位。
完善「一對一」的黨員幹部幫扶貧困戶機制。在繼續推進「1321」幫扶貧困村工作機制的基礎上,要求縣鄉部門黨員幹部每人幫扶1-2個貧困戶,落實「三幫一扶」措施,即:幫助轉變思想觀念、幫助制定脫貧致富發展規劃、幫助提高基本能力,扶持建起一項當家產業或致富項目。

制訂「大扶貧」格局下的扶貧到戶項目資金政策。一是正確處理專項扶貧與「大扶貧」的關系,調整專項扶貧項目資金的投向。二是正確處理直接扶持到戶與間接扶持到戶的關系,提高扶貧項目資金直接到戶的比例。三是正確處理群眾自立與項目扶持的關系,探索以獎代補等扶持到戶的激勵機制。
大力實施「貧困戶能力建設工程」。入戶扶貧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提高貧困戶的自我發展能力和自我脫貧能力。貧困戶能力建設至關重要,大力實施「貧困戶能力建設工程」勢在必行。

資助方案有兩種·1 綠色通道貸款 這個你去當地教育局資助中心區問問相關的事宜 當地的教育局有個資助中心 專門負責這方面的事情 2 當你收到通知書的時候裡面應該會有相應的 類似 家庭經濟調查表 填好這個表 並蓋章 一式兩份帶到學校 就能在學校享受國家無償的助學金

附:認定貧困生 有四個檔次 特殊貧困 困難 一般困難 不困難

(如果家庭真貧困 建議在表 家庭人均月收入 農村戶口不超過150/城市戶口簿超過200 年均收入按月收入推)

你這樣的情況應該是能得到資助的· 你主動去聯系一下有關的部門和學校·看看程序該怎麼走·具體的程序不通地區應該不太一樣 ·

希望你能在大學學習中學有所成·然後對家庭做出自己的貢獻·順便再學習之餘尋求老師或者其他方面的一點勤工助學· 好好學習·不該做的事情別去做·盡管自己有時候很想去嘗試(比如談戀愛或者迷戀網游)要知道自己的責任·當你又能力的時候·這些東西會出現在你面前的·好好學好自己的東西·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學校也會有很多機會倘若你能展示自己的特長的話 一般來說也是能得到一些報酬的·ok

G. 怎樣幫助因自我發展能力不足和觀點落後的貧困戶脫貧

扶貧辦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我國將從2009年起上調扶貧標准,即貧困線由2007年人均年收入786元提高至1067元。

長期以來,我國把人均年收入低於786元的人口稱之為「絕對貧困人口」,到2007年底,絕對貧困人口的數量為1497萬;人均年收入位於786元至1067元之間的稱之為「相對貧困人口」,又稱為「低收入人口」,到2007年底,低收入人口的數量為2841萬。

扶貧標准上調後,「絕對貧困線」和「低收入人口線」這兩條線合二為一,扶貧開發的目標人群就在原來1497萬「絕對貧困人口」的基礎上,又增加了2841萬的「低收入人口」,兩者合計約4320萬人,佔全部農村人口的4.6%。

扶貧辦有關負責人表示,現在提高扶貧標准,意味著原來的2841萬「低收入人口」也將享受國家扶貧政策,說明我國有能力惠及更多窮人,是國力提高的表現。今後扶貧標准還要隨著國家綜合實力的增強而逐漸提高,促進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為了實現扶貧開發與農村低保制度有效銜接,2009年我省在農村開展了「兩類人口」建檔立卡工作。如何利用「兩類人口」建檔立卡成果,研究制訂扶貧到戶政策措施,是一個亟待解決的課題。為此,省扶貧辦調研組深入大悟、保康縣8鄉(鎮)10村,開展了農村貧困戶「百戶調查」。
貧困戶收入水平低,擴大再生產能力弱
重點調查的百戶貧困戶所在的村都是重點貧困村。目前,10個村共有2039戶、8352人,其中家庭和村組認定年人均純收入1196元以下貧困戶829戶、2789人,貧困發生率達33.4%。剔除民政救助對象,屬於有勞動能力和脫貧願望可實施開發式扶貧的對象544戶、2230人,占總戶數的26.67%、總人口的26.7%。調研組在544戶中隨機抽取了100戶、340人,開展了以收入為重點的入戶訪談詳查。
收入水平低。2008年,百戶貧困戶家庭總收入元,戶均4596元,人均1263元,扣除生產成本,人均純收入908元。
收入來源單一。百戶貧困戶務農收入占總收入的58.7%,其中純農業戶有41戶、111人,分別占總數的41%和32.6%。有務工收入的農戶超過了一半,多以打零工、短工為主,且多是就近打工。2008年,百戶戶均務工收入1197元,人均352元。
現有收入僅能維持低水平的生存。據對大悟縣被調查的50戶貧困戶測算,恩格爾系數(食物支出占收入的比重)最低的戶為70%,最高的戶達到90%。按照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標准,恩格爾系數60%是一個解決溫飽、擺脫生存貧困的閥值,由此可見,這50戶仍然處於生存貧困中。保康縣被調查的50戶的情況也大體相近。
擴大再生產能力相當脆弱。貧困戶收入過低,使他們在維持基本生存之外,少有積累來進行擴大再生產。
消費結構不合理,剛性支出導致貧困戶負債
當前,在農村,農民的教育、醫療等剛性消費支出,並不因為貧困戶收入低而可以完全免掉。貧困戶不得不舉債支出、「透支」消費,其結果是生活更加困難,經濟更加拮據,陷入「貧困沼澤地」。
一是教育支出大。據調查,一些思想相對開明的農戶,希望孩子通過讀書來改變貧窮狀況。但現實中「教育社會化、產業化」,加重了農民家庭負擔。據調查,保康縣一個高中生一年的學雜費、培養費、生活費最少也要3000元。在年人均純收入不足1000元的貧困家庭要供孩子讀高中,只能舉債。
二是醫療支出大。被調查的10個村貧困戶勞動力共1525人,體弱多病和患有大病的達550人,占貧困勞動力總數的36%,盡管絕大多數貧困戶參加了新農合,但是由於標准過低(農民門診直接消費僅9元),貧困農戶「小病拖、大病扛」。
三是建房支出大。大悟縣胡沖村村幹部反映,近幾年全村建新房的戶十有八九靠舉債完成,有近20戶因建房而淪為貧困戶。
勞動力素質不高是累積型貧困的主要特徵和根本成因
常年入不敷出,必然會累積貧困。百戶調查中,只有不到10%的貧困戶是近幾年形成的,絕大多數貧困戶都是累積型貧困,是本村的老困難戶、老貧困戶,有的甚至是世代貧困。
貧困戶勞動力文化素質明顯偏低。10個村貧困勞動力中文盲和半文盲279人,佔18.3%;小學文化720人,佔47.2%;初中文化445人,佔29.2%;高中(中職)文化76人,佔5%;大專以上文化5人,佔0.3%。
貧困戶勞動力身體素質明顯偏差。10個村貧困勞動力中身體健康的861人,占貧困勞動力總數的56.5%。百戶調查顯示,38戶家庭有常年患病者,佔38%。
貧困戶勞動力思想觀念比較落後。這不僅體現在小農意識根深蒂固、溫飽即安、不思發展上,而且體現在生產經營上不注重結構調整和技術更新。
貧困戶和基層幹部有「三盼」
一盼低保政策全覆蓋。被調查的100戶中,享受低保政策的有34戶,佔34%。對此,鄉村幹部說,由於財力有限,指標有限,目前還不能做到應保盡保。
二盼配套資金全免掉。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貧困戶因起點不公平,競爭處於劣勢,掉隊愈來愈遠,他們不可能要求別人慢跑,只盼政策能夠更加惠顧,同時希望能夠減掉自籌配套資金,如自來水入戶費、沼氣建設配套費、村組公路自籌部分等,實現公共服務共享。
三盼扶貧項目真到戶。據調研組設置的「最需要支持的扶貧項目」問卷調查結果顯示,100戶中有55戶希望支持「發展產業」,有10戶希望支持「提高技能」,有35戶希望支持「改善人居環境」。
對推進扶貧到戶的幾點思考和建議
目前,我省「兩類人口」建檔立卡工作已基本完成,因此,在當下,制訂下一個十年扶貧開發綱要時,應當把扶貧到戶工作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從思路、政策、措施等方面給予更多的關注和傾斜。
堅持「三個並重」的工作思路。一是在扶持對象的確定上,堅持解決群體性貧困與解決區域性貧困並重,更加註重群體性貧困的解決。二是在扶持方式的選取上,堅持開發式與保障式並重,更加註重通過開發式扶貧來提高貧困人口的自我發展能力。三是在到戶途徑的選擇上,堅持直接到戶與間接到戶並重,更加註重直接到戶。
突出「四個基本」的工作重點。一是幫助發展基本當家產業。二是幫助提高基本素質。三是幫助改善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四是幫助維護貧困戶的基本參與權利,不斷提高貧困戶的社會地位。
完善「一對一」的黨員幹部幫扶貧困戶機制。在繼續推進「1321」幫扶貧困村工作機制的基礎上,要求縣鄉部門黨員幹部每人幫扶1-2個貧困戶,落實「三幫一扶」措施,即:幫助轉變思想觀念、幫助制定脫貧致富發展規劃、幫助提高基本能力,扶持建起一項當家產業或致富項目。

制訂「大扶貧」格局下的扶貧到戶項目資金政策。一是正確處理專項扶貧與「大扶貧」的關系,調整專項扶貧項目資金的投向。二是正確處理直接扶持到戶與間接扶持到戶的關系,提高扶貧項目資金直接到戶的比例。三是正確處理群眾自立與項目扶持的關系,探索以獎代補等扶持到戶的激勵機制。
大力實施「貧困戶能力建設工程」。入戶扶貧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提高貧困戶的自我發展能力和自我脫貧能力。貧困戶能力建設至關重要,大力實施「貧困戶能力建設工程」勢在必行。
資助方案有兩種·1 綠色通道貸款 這個你去當地教育局資助中心區問問相關的事宜 當地的教育局有個資助中心 專門負責這方面的事情 2 當你收到通知書的時候裡面應該會有相應的 類似 家庭經濟調查表 填好這個表 並蓋章 一式兩份帶到學校 就能在學校享受國家無償的助學金 附:認定貧困生 有四個檔次 特殊貧困 困難 一般困難 不困難 (如果家庭真貧困 建議在表 家庭人均月收入 農村戶口不超過150/城市戶口簿超過200 年均收入按月收入推)你這樣的情況應該是能得到資助的· 你主動去聯系一下有關的部門和學校·看看程序該怎麼走·具體的程序不通地區應該不太一樣 ·希望你能在大學學習中學有所成·然後對家庭做出自己的貢獻·順便再學習之餘尋求老師或者其他方面的一點勤工助學· 好好學習·不該做的事情別去做·盡管自己有時候很想去嘗試(比如談戀愛或者迷戀網游)要知道自己的責任·當你又能力的時候·這些東西會出現在你面前的·好好學好自己的東西·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學校也會有很多機會倘若你能展示自己的特長的話 一般來說也是能得到一些報酬的·ok

H. 貧困生家庭人均年收入是多少

國務院扶貧辦有關負責人日前表示,我國將從2009年起上調扶貧標准,即貧困線由2007年人均年收入786元提高至1067元。

I.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表現

一是就業規模不斷擴大。就業是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方面。五年來,我們堅持把就業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深入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在勞動力總量增加較多、就業壓力很大的情況下,保持了就業局勢穩定。2012年,全國城鄉就業人數達到76704萬人,比上年增加284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數達到37102萬人,比2007年增加了6147萬人。全國城鎮新增就業每年都保持在1100萬人左右。2012年,全國農民工總量達到26261萬人,比上年增加983萬人,增長3.9%。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保持在4.3%以下的較低水平。在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強力拉動和更加積極就業政策的有力支撐下,2008年至2012年3140萬高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均達到70%以上,年底總體就業率達到85%以上。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100多萬勞動者在本地實現就業,近30萬勞動者異地轉移就業,災區勞動者失業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一攬子政策和就業配套政策的推動下,我國快速扭轉了2008年下半年城鎮新增就業下滑局面,到2009年下半年就業狀況基本恢復到危機前水平,率先實現就業穩定增長。

二是城鄉居民收入快速增長。2012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07年的13786元增長到24565元,增長178倍。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從2007年的4140元增長到7917元,增長1.9倍。其中,2010—2012年這三年,城鎮居民收入實際增速分別為7.8%、8.4%和9.6%,農村居民收入實際增速分別為10.9%、11.4%和10.7%,連續三年快於城鎮,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縮小。企業職工工資隨經濟發展實現穩步增長,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均工資由2007年的24932元增加到2011年的42452元,城鎮私營單位從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由2009年的18199元增加到2011年的24556元,年均增長速度分別達到14.23%和16.16%。

三是養老醫療保障水平不斷提高。2012年,全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達到3.04億人,比2007年分別增長50.9%。從2005年到2012年,連續8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平均養老金,從714元提高到1721元,2013年將繼續提高約10%。領取養老金的企業退休人員超過6000萬人。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實現制度全覆蓋,參保人數達到4.84億人。覆蓋全民的醫保體系基本建立,政府財政對居民參加醫療保險的補助從2007年的40元增加到2012年的240元,2013年將增加到280元。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從50%左右提高到70%左右。居民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由2007年的44.5%下降到約34%,醫療費用負擔明顯減輕。中央財政還安排資金,幫助地方將關閉破產國有企業未參保退休人員、其他關閉破產企業退休人員和困難企業職工、國有企業「老工傷」人員、未參保集體企業和「五七工」、「家屬工」等群體納入社會保險,總體上解決了社保領域中經濟體制轉軌造成的歷史遺留問題。

四是低收入群體保障更加有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現全覆蓋,2012年全國共有城鄉低保對象7483.5萬人,約占總人口的5.5%,基本實現應保盡保。全國平均低保標准城市為每人每月330元、農村為每人每年2068元,分別比2007年增長80.9%和146.2%;人均月補助水平城市244元、農村109元,分別增長137.6%和180.9%。農村貧困人口不斷下降。2011年,中央決定將農村人口純收入2300元(2010年不變價)作為新的國家扶貧標准,比2009年提高了92%,把更多的農村低收入人口納入扶貧范圍。普遍建立了企業最低工資標准正常調整機制,全國最低工資標准年均增幅12.6%。農民工月平均工資從2008年的1340元增加到2011年的2290元,其中2010年和2011年分別增長19.3%、21.2%和11.8%。

五是居民生活質量明顯改善。按照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劃分標准,恩格爾系數在40%—49%為小康,30%—39%為富裕,2011年我國城鄉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分別為36.3%和40.4%。2012年,城鎮居民人均住房建築面積達到32.9平方米,農村達到37.1平方米,分別比2007年增加了2.8平方米和5.5平方米。城鄉居民主要耐用消費品方面,每百戶居民擁有的家用汽車、行動電話、家用電腦以及其他家用電器等都大幅增長。五年間,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旅遊消費快速增長,旅遊業收入從2008年的1.16萬億增加到2012年的約2.57萬億,年均增長16.7%,高於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速度。旅遊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4%。

J. 2019年我市經濟保持平穩發展,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初步核算,2013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153.13億元,同比增長12.0%。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91.16億元,增長3.0%;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946.97億元,增長12.5%;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915.01億元,增長12.1%,全市經濟在總量、速度、結構、質量等方面全面向好。
一是從總量看,全市經濟規模邁上新的台階,2013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比上年增加753.22億元,總量突破7000億元大關,近年來一年突破一個千億大關。
二是從增速看,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速分別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4.3和1.9個百分點,繼續穩居全省第一,且逐季提升,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年增速分別為11.5%、11.6%、11.8%和12.0%,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等主要指標處於平穩上揚軌跡。
三是從結構看,服務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和帶動作用增強,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2013年全市服務業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0.8%,同比上升1.2個百分點,為十年來首次上升。
四是從質量看,轉型創新發展取得新進步。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進一步提升,2013年全市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1499億元,同比增長19.1%,高於規模工業增幅5.1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21.0%,同比提高2個百分點。產業結構優化和技術創新促進了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全市能源消費增長速度明顯低於經濟增長速度,預計全年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以上,將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累計完成「十二五」節能目標進度的80%以上。
(二)三次產業穩步發展
一產平穩增長。農業生產克服了宏觀經濟環境和復雜氣候等不利因素影響,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達452.25億元,同比增長3.0%,實現了平穩較快增長。主要農產品產量平穩,蔬菜產量增長7.8%,豬、牛、羊出欄數分別增長0.3%、2.7%和1.8%。農業產業化加快發展,休閑農業實現經營收入105億元,農產品加工銷售收入突破千億元,同比增長23.4%。
工業趨穩回升。全年規模工業實現增加值2653.28億元,同比增長14.0%,增速居全省第一,分別高於全國、全省2.4和4.3個百分點,工業發展逐步由「一業獨大」向「多點支撐」轉變,大部分行業快速增長,新增企業拉動作用明顯,汽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新材料等產業集群增速加快,全年實現增加值分別增長56.2%、36.6%和20.4%,分別高於全市規模工業增速42.2、22.6和6.4個百分點,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今年有望成長為新的千億產業集群。與此同時,小微企業發展加快,全年實現增加值995.11億元,同比增長30.3%,增速提升4.2個百分點,既高於全市規模工業增速16.3個百分點,也遠高於大中型企業增速;小微企業增加值佔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36.0%,同比提升4.9個百分點。
三產發展加快。全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1%,增幅提升0.1個百分點,旅遊、房地產、金融等現代服務業快速增長,2013年全市旅遊總收入突破千億大關,達1006.3億元,同比增長28.5%;房地產銷售面積達1840.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0.5%,居全國省會城市前列;金融業實現增加值277.33億元,同比增長17.7%,在全市服務業各行業中增速居第一位。
(三)三大需求穩中有升
從投資看,逐月回升。2013年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593.39億元,同比增長20.1%,投資總體實現平穩較快增長,特別是6月以來,投資建設進度明顯加快,呈現逐月提升的態勢。基礎設施投資快速增長,完成投資829.32億元,同比增長30.8%,高於全市投資增速10.7個百分點。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153.61億元,同比增長11.8%,呈逐步回升態勢。民間投資相關政策的出台對激活民間投資作用較為明顯,2013年全市完成民間投資3093.47億元,同比增長27.0%,佔全部投資的比重達67.3%,成為全市投資主動力。
從消費看,穩中向好。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01.97億元,同比增長14.1%,增速穩居全省第一,分別高於全國、全省1.0和0.3個百分點。分行業來看,批發、零售業平穩增長,全年分別增長22.7%和14.3%;住宿、餐飲業出現較大回落,分別下降5.8%和增長7.3%,同比分別回落18.3和7.4個百分點。從主要商品來看,汽車銷售增速同比提升,全年實現零售額550.4億元,增長28.2%,同比提升2.8個百分點;石油類商品銷售穩步回升,全年實現零售額197.65億元,增長22.7%,同比提升1.1個百分點;中西葯品銷售增幅回落,全年實現零售額146.61億元,增長16.3%,同比回落32.7個百分點;金銀珠寶類商品熱銷,受黃金價格持續走低,珠寶類商品銷售趨好,成為市場消費的一大亮點,實現零售額同比增長45.1%,提升12.5個百分點。
從出口看,平穩增長。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98.93億美元,同比增長13.8%,其中出口額61.66億元,同比增長19.2%,出口額增幅分別高於全國、全省11.3和1.6個百分點。
(四)三大收入增長平穩
財政收入保持平穩。全市財政總收入達883.89億元,同口徑增長19.5%,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36.63億元,同口徑增長23.8%,稅收收入占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比重為73.9%,同比提升6.5個百分點。企業收入穩步提升。1-11月全市規模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6834.69億元,同比增長13.4%,工業經濟綜合效益指數達404.9億元,同比提升23.6個百分點。居民收入平穩增長。全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3662元和19712元,同比分別增長10.5%和12.6%,城鄉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
(五)運行環境相對寬松
物價漲幅相對溫和。全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8%,低於3.5%的調控「上限」,在省會城市中居第14位,漲幅處於平均水平。金融存貸穩步增加。2013年,全市金融機構存款余額首次突破萬億,達10148.76億元,比年初增長15.3%,其中個人存款達3507.51億元,比年初增長16.6%,呈現較快增長;全市金融機構貸款余額達9633.02億元,比年初增長12.5%。就業人數穩步增長。由於經濟總體平穩增長,就業形勢較好,2013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14.93萬人,高於前兩年水平。為民辦實事順利推進。全市44項省市為民辦實事項目全面或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在促進就業、扶貧解困、教育助學、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百姓安居、道路暢通、環境治理等領域效果顯著。
整體來看,長沙經濟實現了平穩較快增長,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工業面臨下行壓力。從近年來長沙工業發展看,規模工業增速呈現下行態勢,在2010年達到24.0%的峰值之後出現了向下「拐點」,2012年增長16.8%,2013為14.0%,同比回落2.8個百分點,其中:工程機械和食品製造業兩產業集群等回落明顯,同比分別回落13.5和6.9個百分點。市場需求依然不旺,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為98.5%,同比依然回落,同時企業利潤增速趨緩,這些都不利於企業擴大生產。二是投資項目支撐不足。從全省來看,我市投資增速依然偏低,2013年全市投資增速低於全省6.0個百分點。從續建項目來看,項目數量和規模均出現下降,今年續建項目1772個(不含房地產項目),比上年減少13.1%,續建工程量1083.02億元,比上年減少10.1%,續建項目中億元項目個數雖然增長,但續建項目投資總量下降8.6%,續建億元以上投資項目平均規模為6.71億元,比去年下降17.5%。三是消費需求增長乏力。2013年全市消費品市場總體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態勢,但受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嚴控政府性消費、居民收入增幅出現回落以及刺激消費政策結束等因素影響,加之支撐全市消費快速增長的商品單一,汽車、成品油等熱點商品經過近幾年高速增長之後,拉動作用減弱,而新的消費熱點尚未形成,全市消費增速低於預期,2013年增速創近年來新低。從未來看,提升消費需求的動力尚不明朗。
二、2014年長沙經濟展望
2014年全球經濟有望出現一定程度好轉,我國經濟有望保持穩定增長,全市經濟有望延續平穩態勢。
從國際環境看,全球經濟復甦在波動中逐步加強,主要發達經濟體復甦趨勢得到進一步確認,經濟增長的外部環境趨於改善,但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長減速、發達國家的政策調整帶來的不確定性有可能拖累我國經濟發展。
從國內發展看,我國仍處於工業化、城鎮化、消費結構升級、收入較快增長階段,一些新的增長拉動因素正在形成,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吹響了新一輪改革的號角,體制機制改革有望激發經濟增長活力,經濟結構和增長質量有望進一步優化,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有望延續。
從全市發展看,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仍具有較多有利條件。
一是從政策層面看,作為「兩帶一部」的首位城市,區位優勢和發展機遇日趨明顯。省委對長沙發展提出了「六個走在前列」的新要求,並向長沙下放45項省級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這些將為長沙今年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市委十二屆六次全會提出率先建成「三市」、強力實施「三倍」、提升「三量」、力行「五推」的發展要求,必將推動全市經濟更好更快發展。
二是從消費需求看,長沙作為全國兩型社會建設示範區核心城市,未來信息產業、綠色產業、健康產業、文化教育產業有望成為新的增長點。如2013年全市書報雜志類零售額同比增長20.7%,提升23.7個百分點;電子出版物及音像製品類同比增長137.8%,提升99.1個百分點,反映出隨著居民收入的增長,提高生活質量的享受類商品銷售成為消費品市場的熱點領域。同時,傳統消費熱點依然有較大提升空間,當前全市城鎮居民每百戶家用汽車擁有量為36.5輛,與發達國家、發達城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與汽車有關的服務產業有望快速發展。
三是從城市發展看,城鎮化進程加快推進,將為長沙經濟發展提供動力。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注重中西部地區城鎮化,這對長沙是重大利好。長沙交通樞紐優勢與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區位優勢日益凸顯,在提升城鎮化質量方面大有可為,預計2013年全市城鎮化率將達到70%,從人口構成看,非農業人口佔比為37.2%,具有一定發展潛力,今後推動城鎮居民市民化,打破行政區劃限制,將為消費和投資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
四是從增長動力看,投資增長蘊藏潛力。目前,大河西投資正處於高峰期,帶動示範作用明顯,縣域融城步伐的加快,高鐵新城、空港新城等重點片區的加快推進以及交通設施、棚戶區改造、社會民生、生態環境投資持續擴大,投資領域和范圍有望進一步擴大。民間投資政策的出台將進一步激活民間投資,從2013年全市民間投資看,增速比全部投資增速高6.9百分點,對全市投資增長的貢獻率為85.8%。隨著民間投資的規模不斷擴大、領域不斷拓寬,全市投資有望迎來新一輪的大發展。
三、加快長沙發展的對策建議
2014年全市經濟發展應圍繞「穩中求進、新中求進、好中求進」的總基調,穩住工業和投資兩大支撐點,加快結構調整和優化,大力發展服務業、提升消費、擴大開放度。
(一)突出抓大產業,穩工業增長。堅持把發展創新型經濟作為加快工業轉型升級的著力點,大力推進科技創新,重點引進一批企業總部、研發中心,推動有實力大企業與本地科研院所共建技術平台,加快技術改造優化升級,著力提升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規模發展新興產業、高端發展主導產業、升級發展傳統產業、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工業由依靠資源消耗向創新驅動轉變、產品競爭向品牌競爭轉變、分散布點向集聚集群轉變。
(二)全力抓大項目,保投資增速。適度的投資規模、合理的增長速度是確保經濟平穩發展的重要支撐。一是要啟動一批重大後備項目,做好重大投資項目的儲備,加快啟動地鐵三號線、萬家麗城市快速通道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二是要加大產業投資力度,建議將產業投資納入對區縣(市)考核,促進產業加快轉型。三是要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提高樓盤品質、加大樓盤配套功能,增強對市外投資者的吸引力。四是進一步鼓勵民間投資,進一步加強民間投資政策的研究和落實,對相關政策措施進行全面梳理和完善,積極消除體制機制障礙。
(三)重視服務業,提三產貢獻。一是加強對服務業發展的組織領導。服務業牽涉范圍廣,涉及部門多,協調難度大,應盡快成立服務業發展和考核領導小組,協調解決服務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出台加快服務業發展的產業政策和獎勵措施。二是加大對現代服務業扶持力度。加快金融、房地產、現代物流、文化產業、休閑娛樂、信息服務等重點產業發展;以獲批國家現代服務業綜合試點城市為契機,以建設農產品現代物流業為主導,加快電子商務、社區商業、商貿物流等配套產業建設。
(四)構築區域中心,促消費升級。立足當前,汽車和石油類商品是我市目前消費兩個最大類商品,應加大對中高檔汽車銷售企業發展引導和扶持力度,抓住公車改革帶來的私車購買量增長契機,繼續做大做強全市汽車產業,同時帶動石油類等上下游商品的銷售,確保汽車行業繼續發揮支撐作用。著眼長遠,積極推動消費轉型創新,以建設區域性消費中心為目標,加快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優勢,鼓勵和引導發展新興商務業態,通過節會等多種形式擴大消費品市場輻射力。
(五)著眼大開放,擴外向經濟。外向型經濟是長沙發展中的「短板」,應著眼「三倍」的長遠目標,搶抓國家大力發展長江中游城市群的歷史性機遇,打造綜保區、出口基地、進口基地、開發園區四大平台,推進品牌帶動、平台優化、主體培育、外貿擴張、外經拓展、全域開放、環境優化等八大工程,加速長沙國際化進程,全面提升對外開放的軟實力和競爭力。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