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機關扶貧 » 內控發展的幾個階段

內控發展的幾個階段

發布時間: 2021-02-26 01:06:45

① 內部控制理論的發展經歷了哪些階段,其標志性成果都是什麼

一般認為,內部控制理論的發展經歷了五個階段:

1、內部牽制,1940年之前,雙人記賬和復回式記賬
2、內部控制答初步,1953年10月頒布了《審計程序說明》
3、內部控制架構,1988年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發布了第55號《審計准則說明書》
4、一體化內部控制,1992年COSO的《內部控制——整合框架》
5、全面風險管理,2004年COSO的《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

② 內部控制發展的四個階段為:內部牽制階段、 內部控制階段、內部控制結構階段、 內部控制框架階段.

內部控復制在西方發達國家已經有比制較長的發展歷史,根據內部控制在不同發展階段的特徵,大致可以將內部控制的發展分為五個階段:基於行為人層面控制的內部牽制階段(20世紀40年代以前);基於組織層面控制的內部控制制度階段(20世紀40年代——70年代);基於企業層面控制的內部控制結構階段(20世紀80年代);基於企業風險控制的內部控制整體框架階段(20世紀90年代);基於企業風險管理的內部控制整體框架(21世紀)。

③ 控制系統的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段各有什麼特點

20世紀,人類跨入了以「加工機械化、經營規模化、資本壟斷化」為特徵的工業化時代。在過去的整整一個世紀中,質量管理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質量檢驗階段

20世紀初,人們對質量管理的理解還只限於質量的檢驗。質量檢驗所使用的手段是各種的檢測設備和儀表,方式是嚴格把關,進行百分之百的檢驗。其間,美國出現了以泰羅為代表的「科學管理運動」。「科學管理」提出了在人員中進行科學分工的要求,並將計劃職能與執行職能分開,中間在加一個檢驗環節,以便監督、檢查對計劃、設計、產品標准等項目的貫徹執行。這就是說,計劃設計、生產操作、檢查監督各有專人負責,從而產生了一支專職檢查隊伍,構成了一個專職的檢查部門,這樣,質量檢驗機構就被獨立出來了。起初,人們非常強調工長在保證質量方面的作用,將質量管理的責任由操作者轉移到工長,故被人稱為「工長的質量管理」。

後來,這一職能又由工長轉移到專職檢驗人員,由專職檢驗部門實施質量檢驗。稱為「檢驗員的質量管理」。

質量檢驗是在成品中挑出廢品,以保證出廠產品質量。但這種事後檢驗把關,無法在生產過程中起到預防、控制的作用。廢品已成事實,很難補救。且百分之百的檢驗,增加檢驗費用。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在大批量生產的情況下,其弊端就突顯出來。一些著名統計學家和質量管理專家就注意到質量檢驗的問題,嘗試運用數理統計學的原理來解決,使質量檢驗既經濟又准確,1924年,美國的休哈特提出了控制和預防缺陷的概念,並成功地創造了「控制圖」,把數理統計方法引入到質量管理中,使質量管理推進到新階段。1929年道奇(H.F.Dodge)和羅米克(H.G.Romig)發表了《挑選型抽樣檢查法》論文。

統計質量控制階段

這一階段的特徵是數理統計方法與質量管理的結合。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期,為了在短時期內解決美國300萬參戰士兵的軍裝規格是服從正態分布的。因此他建議將軍裝按十種規格的不同尺寸加工不同的數量。美國國防部採納了他的建議,結果,製成的軍裝基本符合士兵體裁的要求。

後來他又將數理統計的原理運用到質量管理中來,並發明了控制圖。他認為質量管理不僅要搞事後檢驗,而且在發現有廢品生產的先兆時就進行分析改進,從而預防廢品的產生。控制圖就是運用數理統計原理進行這種預防的工具。因此,控制圖的出現,是質量管理從單純事後檢驗轉入檢驗加預防的標志,也是形成一門獨立學科的開始。第一本正式出版的質量管理科學專著就是1931年休哈特的《工業產品質量經濟控制》。

在休哈特創造控制圖以後,他的同事在1929年發表了《抽樣檢查方法》。他們都是最早將數理統計方法引入質量管理的,為質量管理科學做出了貢獻。然而,休哈特等人的創見,除了他們所在的貝爾系統以外,只有少數美國企業開始採用。特別是由於資本主義的工業生產受到了二十年代開始的經濟危機的嚴重影響,先進的質量管理思想和方法沒有能夠廣泛推廣。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以後,統計質量管理才得到了廣泛應用。這是由於戰爭的需要,美國軍工生產急劇發展,盡管大量增加的檢驗人員,產品積壓待檢的情況日趨嚴重,有時又不得不進行無科學根據的檢查,結果不僅廢品損失驚人,而且在戰場上經常發生武器彈葯的質量事故,比如炮彈炸膛事件等等,對士氣產生極壞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軍政部門隨即組織一批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於1941~1942年間先後制訂並公布了 Z1.1《質量管理指南》、Z1.2《數據分析用控制圖》、Z1.3《生產過程中質量管理控制圖法》,強制生產武器彈葯的廠商推行,並收到了顯著效果。從此,統計質量管理的方法才得到很多廠商的應用,統計質量管理的效果也得到了廣泛的承認。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許多企業擴大了生產規模,除原來生產軍火的工廠繼續推行質量管理的條件方法以外,許多民用工業也紛紛採用這一方法,美國以外的許多國家,如加拿大、法國、德國、義大利、墨西哥、日本也都陸續推行了統計質量管理,並取得了成效。但是,統計質量管理也存在著缺陷,它過分強調質量控制的統計方法,使人們誤認為「質量管理就是統計方法」,「質量管理是統計專家的事」。使多數人感到高不可攀、望而生畏。同時,它對質量的控制和管理只局限於製造和檢驗部門,忽視了其它部門的工作對質量的影響。這樣,就不能充分發揮各個部門和廣大員工的積極性,制約了它的推廣和運用。這些問題的解決,又把質量管理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

全面質量管理階段

五十年代以來,生產力迅速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出現了很多新情況。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科學技術和工業生產的發展,對質量要求越來越高。五十年代以來,火箭、宇宙飛船、人造衛星等大型、精密、復雜的產品出現,對產品的安全性、可靠性、經濟性等要求越來越高,質量問題就更為突出。要求人們運用「系統工程」的概念,把質量問題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加以綜合分析研究,實施全員、全過程、全企業的管理。

六十年代在管理理論上出現了「行為科學論」,主張改善人際關系,調動人的積極性,突出「重視人的因素」,注意人在管理中的作用。

隨著市場競爭,尤其國際市場競爭的加劇,各國企業都很重視「產品責任」和「質量保證」問題,加強內部質量管理,確保生產的產品使用安全、可靠。

由於上述情況的出現,顯然僅僅領帶質量檢驗和運用統計方法已難以保證和提高產品質量,促使「全面質量管理」的理論逐步形成。最早提出全面質量管理概念的是美國通用電氣公司質量經理阿曼德·費根堡姆。1961年,他發表了一本著作《全面質量管理》。該書強調執行質量職能是公司全體人員的責任,他提出: 「全面質量管理是為了能夠在最經濟的水平上並考慮到充分滿足用戶要求的條件下進行市場研究、設計、生產和服務,把企業各部門的研製質量、維持質量和提高質量活動構成為一體的有效體系」。

六十年代以來,費根堡姆的全面質量管理概念逐步被世界各國所接受,在運用時各有所長,在日本叫全公司的質量管理(CWQC)。我國自1978年推行全面質量管理(簡稱TQC)以來,在實踐上、理論上都有所發展,也有待於進一步探索、總結、提高。

綜上所述,隨著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質量管理的理論逐趨完善,更趨科學性,更趨實用性。各國在運用「質量管理」理論時,都各有所長。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產品的生產銷售已打破國界,不同民族、不同國家有不同的社會歷史背景,質量的觀點也不一樣,這往往會形成國際貿易的障礙或鴻溝。需要在質量上有共同的語言和共同的准則。

④ 內部控制在世界范圍的發展可以分為哪幾個主要階段

4、內部控制在世界范圍的發展可以分為()主要階段.
A.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
B.20世紀40年代到80年代
C.20世紀90年代以後直到21世紀
D.20世紀20年代以前
A B C

⑤ 內部控制理論的發展經歷了哪些階段其標志性成果都是什麼

一般認為,內部控制理論的發展經歷了五個階段:

1、內部牽制,1940年之前,雙人記賬和復式記賬
2、內部控制初步,1953年10月頒布了《審計程序說明》
3、內部控制架構,1988年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發布了第55號《審計准則說明書》
4、一體化內部控制,1992年COSO的《內部控制——整合框架》
5、全面風險管理,2004年COSO的《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

⑥ 現代企業內部控制分別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老闆自己控制
老闆僱人控制
制度控制
文化控制

還有就是 一開始 生產控制 包括後來的銷售
後來 財務控制 只管錢和戰略
現在呢 董事會制度 只看好自己的股份 管人就行了

⑦ 內部控制制度的發展歷程是什麼。。

內部控制制度的發展經歷了6個階段:

1、內部牽制階段

內部控制,作為一個專用名詞和完整概念,直到本世紀30年代才被人們提出、認識和接受。但在此前的人類社會發展史中,早已存在著內部控制的基本思想和初級形式,這就是內部牽制。

2、內部控制制度階段

1936年,美國頒布了《獨立公共會計師對財務報表的審查》,首次定義了內部控制:「內部稽核與控制制度是指為保證公司現金和其他資產的安全,檢查賬簿記錄的准確性而採取的各種措施和方法」,此後美國審計程序委員會又經過了多次修改。

3、會計控制管理控制階段

1934年美國《證券交易法》,首先提出了「內部會計控制」的概念。

4、內部控制結構階段

1988年4月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發布的《審計准則公告第55號》(SAS N0.55),規定從1990年1月起以該文告取代1972年發布的《審計准則公告第1號》。該文告首次以內部控制結構一詞取代原有的「內部控制」。

5、內部控制整合框架階段

1992年9月,COSO委員會提出了報告《內部控制——整體框架》。該框架指出「內部控制是受企業董事會、管理層和其他人員影響,為經營的效率效果、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相關法規的遵循性等目標的實現而提供合理保證的過程。」

6、風險管理框架階段

2004年COSO委員會發布《企業風險管理——整合框架》。該框架拓展了內部控制,更有力、更廣泛地關注於企業風險管理這一更加寬泛的領域。

(7)內控發展的幾個階段擴展閱讀:

企業的經營環境、經營業務、公司規模和組織結構是處於變化之中的,因此無論是公司層面的,還是業務層面的內部控制也應隨之改變,內部控制系統的有效性體現為設計的科學性和運行的有效性的高度統一。

盡管我國目前已經出台了一系列有關內部控制的規定,但作為系統工程,內部控制達到預想的效果並非一日之功。監管部門頒布的內部控制規范是通用性內部控制框架,企業需要據此建立針對特定企業的內控操作系統。

內部控制框架具體化的過程也是企業行使內部控制剩餘控制權的過程,企業對通用版內部控制框架的遵循程度以及剩餘控制權行使的恰當與否十分關鍵。

⑧ 內部控制理論將內部控制劃分為幾個階段

1992年,美國「反對虛假財務報告委員會」下屬的由美國會計學會、注冊會計師協會、國際內部審計人員協會、財務經理協會和管理會計學會等組織參與的「發起組織委員會(COSO)發布報告「內部控制——整體框架」,即「COSO報告」,該報告具有廣泛的適用性。

1996年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發布《審計准則公告第78號》(SAS 78),全面接受COSO報告的內容,並從1997年1月起取代1988年發布的《審計准則公告第55號》(SAS 55)。新准則將內部控制的定義為:「由一個企業的董事長、管理層和其他人員實現的過程,旨在為下列目標提供合理保證:1財務報告的可靠性;2經營的效果和效率;3符合適用的法律和法規」。該准則將內部控制劃分為五種成份,它們分別是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監控。

(1)控制環境,構成一個單位的氛圍,影響內部人員控制其它成份的基礎。包括:

·員工的誠實性和道德觀。如有無描述可接受的商業行為、利益沖突、道德行為標準的行為准則;

·員工的勝任能力。如雇員是否能勝任質量管理要求;

·董事會或審計委員會。如董事會是否獨立於管理層;

·管理哲學和經營方式。如管理層對人為操縱的或錯誤的記錄的態度;

·組織結構。如信息是否到達合適的管理階層;

·授予權利和責任的方式。關鍵部門的經理的職責是否有充分規定;

·人力資源政策和實施。如是否有關於僱傭、培訓、提升和獎勵雇員的政策。

(2)風險評估,指管理層識別並採取相應行動來管理對經營、財務報告、符合性目標有影響的內部或外部風險,包括風險識別和風險分析。風險識別包括對外部因素(如技術發展、競爭、經濟變化)和內部因素(如員工素質、公司活動性質、信息系統處理的特點)進行檢查。風險分析涉及估計風險的重大程度、評價風險發生的可能性、考慮如何管理風險等。

(3)控制活動,指對所確認的風險採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證單位目標得以實現的政策和程序。實踐中,控制活動形式多樣,可將其歸結為以下幾類:

·業績評價,是指將實際業績與其他標准,如前期業績、預算和外部基準尺度進行比較;將不同系列的數據相聯系,如經營數據和財務數據,對功能或運行業績進行評價。這些評價活動對實現企業經營的效果和效率非常有用,但一般與財務報告的可靠性和公允性相關度不高。

·信息處理,指保證業務在信息系統中正確、完全和經授權處理的活動。信息處理控制可分為兩類:一般控制和應用控制。一般控制與信息系統設計和管理有關,如保證軟體完整的程序、信息處理時間表、系統文件和數據維護等;應用控制與個別數據在信息系統中處理的方式有關;如保證業務正確性和已授權的程序。

·實物控制,也稱為資產和記錄接近控制,這些控制活動包括實物安全控制、對計算機以及數據資料的接觸予以授權、定期盤點以及將控制數據予以對比。實物控制中防止資產被竊的程序與財務報告的可靠性有關,如在編制財務報告時,管理層僅僅依賴於永續存貨記錄,則存貨的接近控制與審計有關。

·職責分離,指將各種功能性職責分離,以防止單獨作業的雇員從事或隱藏不正常行為。一般來說,下面的職責應被分開:業務授權(管理功能)、業務執行(保管職能)、業務記錄(會計職能)、對業績的獨立檢查(監督職能)。理想狀態的職責分離是,沒有一個職員負責超過一個的職能。

(4)信息與溝通,指為了使職員能執行其職責,企業必須識別、捕捉、交流外部和內部信息。外部信息包括市場份額、法規要求和客戶投訴等信息。內部信息包括會計制度,即由管理當局建立的記錄和報告經濟業務和事項,維護資產、負債和業主權益的方法和記錄。有效的會計制度應是:1包括可以確認所有有效業務的方法和記錄;2序時詳細記錄業務以便於歸類,提供財務報告;3採用恰當的貨幣價值來計量業務;4確定業務發生時期以保證業務記錄於合理的會計期間,在財務報告中恰當披露業務。

溝通是使員工了解其職責,保持對財務報告的控制。它包括使員工了解在會計制度中他們的工作如何與他人相聯系,如何對上級報告例外情況。溝通的方式有政策手冊、財務報告手冊、備查簿,以及口頭交流或管理示例等。

(5)監控,指評價內部控制質量的進程,即對內部控制改革、運行及改進活動評價。包括內部審計和與單位外部人員、團體進行交流。

上述五種成份實際上內容廣泛,相互關聯。控制環境是其他控製成份的基礎,在規劃控制活動時,必須對企業可能面臨的風險有細致的了解和評估;而風險評估和控制活動必須藉助企業內部信息有效的溝通;最後,實施有效的監控以保障內部控制的實施質量。

⑨ 內控的歷史發展

第一個階段:內部控制的雛形—蒙馬利1912內部牽制。以職務分離、帳戶核對專為主要內容
第二階段:內部屬控制的初步形成—由內部牽制逐漸演變成由組織結構、職務分離、業務程序、處理手續等因素構成的控制系統。
第三階段:成熟期--內部控制結構。代表:1988年美國aicpa發布的《審計准則公告第55號》,它以內部控制結構代替內部控制,並提出內部結構的三要素:控制環境、會計系統和控製程序。
第四階段:內部控制整體框架。COSO報告指出:內部控制是一個過程,受企業董事會、管理當局和其他員工影響,旨在保證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經營的效果和效率以及現行法規的遵循。
COSO報告認為內部控制整體架構主要由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監督五項要素構成。
(註:COSO是指美國反對虛假財務報告委員會所屬的內部控制專門研究委員會——發起機構委員會(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 簡稱COSO)。)

⑩ 控制系統的發展經歷了幾個階段各有什麼特點

關於控制和自動化技術發展但是其上可以分為四個歷史時期:
(1) 自動化裝置的出現和應用(18世紀以前)
古代人類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中,為了減輕自己的勞動,逐漸利用自然界的動力(水力、風力等)代替人力、畜力,以及用自動裝置代替人的部分繁雜的腦力勞動和對自然界動力的控制。
(2)自動化技術形成時期(18世紀末至20世紀30年代)
社會的需要是自動化技術發展的動力。自動化技術是緊密圍繞著生產﹑軍事設備的控制以及航空航天工業的需要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工業上的應用,是以瓦特的蒸汽機調速器作為正式起點。1788年﹐瓦特為了解決工業生產中提出的蒸汽機的速度控制問題﹐把離心式調速器與蒸汽機的閥門連接起來﹐構成蒸汽機轉速調節系統﹐使蒸汽機變為既安全又實用的動力裝置。此時的自動化裝置是機械式的,而且是自力型的。
(3)局部自動化時期(20世紀40~50年代)
在1943~1946年,美國電氣工程師J.埃克脫(Eckert)核物理學家J.莫奇利(Mauchly)為美國陸軍研製成世界上第一台基於電子管和數字管的計算機(Electronic Digit Computer)——電子書子積分和自動計數器(ENIAC)。隨後人們對計算機進行了多次改良,使之更加實用。同時,電子計算機的發明,為20世紀60~70年代開始的在控制系統廣泛應用程序控制和邏輯控制以及應用數字計算機直接控制生產過程,奠定了基礎。目前,小型電子數字計算機或單片機已成為復雜自動控制系統的一組成部分,以實現復雜的控制和演算法。
(4)綜合自動化時期(20世紀50年代起末至今)
在這個時期,經典控制理論已不能滿足復雜工業化的需求,現代控制理論應運而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並形成了許多各分支。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