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易地扶貧項目就業
1. 貴州省望謨縣2018易地扶貧搬遷坪郎項目是移民局發包的嗎
問題說明:國家精準扶貧。異地搬遷扶貧房。嚴重偷工減料
2. 2017貴州易地扶貧搬遷如何補助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人均住房補助2萬元,非貧困人口人均住房補助1.2萬元;簽訂舊房拆除協議並按期拆除的,人均獎勵1.5萬元。2012年至2015年實施的扶貧生態移民搬遷戶,完成舊房拆除,原有宅基地復墾復綠,並經驗收合格的,按人均1.5萬元獎勵。
拓展資料:易地扶貧搬遷對象的識別登記和工作程序是什麼?
(1)選定搬遷對象目標區域。由縣發改、扶貧、移民等部門共同研究,以最新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信息為基礎,對照遷出地區域條件選定搬遷對象識別區域,在選定的區域內開展搬遷對象識別登記工作。
(2)公布搬遷條件。在選定的搬遷對象識別區域內將搬遷對象需要具備的遷出地區域條件和搬遷對象家庭個體條件兩項基本條件張榜公布。
(3)普查篩選搬遷對象。按照張榜公布的搬遷條件和扶貧部門提供的最新建檔立卡信息資料,對選定區域內的貧困群眾進行普查,篩選符合條件的搬遷對象。
(4)群眾申請。經普查篩選,符合條件且願意參加搬遷的群眾,填寫易地扶貧搬遷申請。
(5)入戶核實。對申請參加搬遷的群眾,要逐戶入戶進行核實。
(6)村民小組評議。逐戶核實搬遷對象後,提交村民小組,由村民小組組織村民進行公開評議後上報村委會。
(7)村委復議公示。對村民小組評議上報的易地扶貧搬遷對象,由村委會進行集體公開復議,復議通過後,分別在各村民小組和自然村寨張榜進行第一次公示,公示期不少於5天,公示期滿後無異議的,上報鄉(鎮)政府。
(8)鄉(鎮)政府復核再公示。對村委復議公示並上報的易地扶貧搬遷對象,由鄉(鎮)政府組織復核無異議後,分發各村和村民小組進行再次張榜公示,再次公示時間不少於5天。再次公示期滿無異議的,上報縣級政府(貴安新區管理的鄉鎮直接上報貴安新區管委會)。
(9)縣(市、區、特區)初審。對鄉(鎮)政府上報的易地扶貧搬遷對象識別情況報告,由縣級扶貧部門負責,會同縣級發改和移民部門進行初審,初審無異議後上報市(州)政府。
(10)市(州)審批。對縣級政府上報的易地扶貧搬遷對象識別情況報告,由市(州)人民政府組織市(州)發改、移民、扶貧等部門進行審核把關後報省發展改革委、省移民局(貴安新區的參照辦理後通過管委會函報省發展改革委和省移民局)。
(11)省抽查確認。對各市(州)政府和貴安新區管委會函報的易地扶貧搬遷對象識別情況報告,由省發展改革委、省扶貧辦、省移民局抽查核實,並按照貧困程度、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狀況、扶貧開發資源條件、安置地承載條件等進行綜合平衡,確認全省「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對象。
3. 有哪些扶貧項目
2016年11月23日國務院印發《「十三五」脫貧攻堅規劃》,《規劃》按照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要求,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從8個方面實化細化了相關路徑和措施:
1、產業發展脫貧,主要包括農林產業扶貧、旅遊扶貧、電商扶貧、科技扶貧等方面,提出了13項產業扶貧工程或具體措施;
2、轉移就業脫貧,主要從組織開展職業培訓和促進轉移就業等方面,提出了6項就業扶貧行動;
3、易地搬遷脫貧,對「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
4、教育扶貧,主要從基礎教育、職業教育和降低貧困家庭就學負擔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行動計劃和措施,不斷提升貧困人口綜合素質和就業技能,逐步消除因學致貧問題,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5、健康扶貧,主要從醫療衛生服務、醫療保障、疾病防控和公共衛生等方面,提出了6大健康扶貧工程,加快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有效緩解因病致貧返貧問題;
6、生態保護扶貧,主要從生態保護修復、生態保護補償機制2個方面,提出了11項重大生態扶貧工程和4項生態保護補償方式,使貧困群眾通過參與生態保護實現脫貧;
7、兜底保障,主要從社會救助、基本養老保障、農村「三留守」人員和殘疾人等方面,提出了社會保障兜底措施,通過築牢社會保障安全網,解決好特殊困難群體和弱勢群體的脫貧問題;
8、社會扶貧,主要從東西部扶貧協作、定點幫扶、企業幫扶、軍隊幫扶、社會組織和志願者幫扶,以及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了相關措施和要求。
(3)貴州省易地扶貧項目就業擴展閱讀:
扶貧方式:
1、因地制宜地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和加工業,合理地開發礦業,有計劃地進行能源建設,發展交通運輸業。
2、發展橫向經濟聯合,把貧困地區開發和發達地區發展結合起來,引進信息、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
3、組織發達地區和城市的工商企業、科研單位和中等專業學校、高等院校等與貧困地區建立長期聯系,開展對口支援;組織能工巧匠和技術力量幫助貧困地區培訓科技人才。
4、國家在資金、稅收等方面採取特殊的優惠政策。分別情況減免一定的稅收,資金適當集中,統籌安排,配套使用。
扶貧的基本內容與特點:
1、有近期、遠期的規劃和明確的目標,並有為實現規劃要求而制訂的具體計劃、步驟和措施。把治標和治本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治本為主。
2、不僅幫助貧困戶通過發展生產解決生活困難,更重要的是幫助貧困地區開發經濟,從根本上擺脫貧困,走勤勞致富的道路。
3、把政府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全面調動起來,互相配合,共同為貧困戶和貧困地區開發提供有效的幫助。
4. 貴州異地扶貧搬遷188萬群眾中青年比例是多少
到2020年,累計實施增減掛鉤20萬畝以上,為易地扶貧搬遷籌集資金200億元以上,新增耕地10萬畝以上,確保增減掛鉤項目區建設用地總量有減少、布局更合理,耕地面積有增加、質量有提高,實現以城帶鄉、以工補農,城鄉統籌發展。
政策措施:
(一)合理分配指標。增減掛鉤產出指標全部分配到有易地扶貧搬遷任務的縣(市、區、特區),根據各地易地扶貧搬遷戶數,增減掛鉤拆舊復墾指標平均按0.7畝/戶、安置建新留用地按0.3畝/戶的標准進行配置,由縣級人民政府組織實施。
(二)啟動資金籌措。易地扶貧搬遷增減掛鉤項目啟動資金(搬遷農戶拆舊房獎勵和復墾宅基地補貼),由貴州扶貧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根據國家和省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籌措,預安排到縣,由縣級人民政府負責按要求組織完成搬遷戶舊房拆除和宅基地復墾。
(三)指標使用管理。增減掛鉤節余指標在省域內流轉使用,實行項目區分別管理。產生節余指標的縣可將折舊復墾地塊和本縣域內的建新安置地塊組成項目區,編制項目區實施方案,並在方案中說明產生節余指標規模等情況;使用節余指標建新的縣可單獨編制建新實施方案,詳細說明節余指標來源。產生節余指標縣的項目區實施方案和使用節余指標縣的建新實施方案,可按照規定分別報備。
(四)指標收益管理。使用增減掛鉤節余指標出讓建設用地,在土地出讓價格中按節余指標流轉交易指導價格計提節余指標流轉交易收益金,土地出讓地政府在收取土地出讓金時,同步將計提的節余指標流轉交易收益金上劃存入指定的省級國庫賬戶,全部用於支持易地扶貧搬遷。
(五)落實激勵政策。產生節余指標和使用節余指標建新的地方,新建安置點佔用耕地面積不超過復耕面積的,不徵收耕地佔用稅,不繳納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耕地開墾費。對易地扶貧搬遷新建安置點和增減掛鉤流入地使用節余指標的建新區,在建設用地報批中,建新地塊可布置在本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有條件建設區,不佔用規劃空間規模。對列入《貴州省易地扶貧搬遷「十三五」規劃》的安置用地,比照國家和省重點項目,實行先行用地。對坡度25度以下的損毀建設用地(含未利用地),通過土地整治為園地或林地的,可視為新增耕地,納入占補平衡指標統一管理。
5. 貴州脫貧攻堅「七查」內容
一查貧困勞抄動力就業信息是否精準;
二查產業扶貧利益聯結機制是否完善健全;
三查易地扶貧搬遷「兩天住」整治是否徹底;
四查「建新房住危房」整治是否徹底;
五查兜底保障是否應保盡保;
六查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是否完善健全;
七查建檔立卡數據質量是否提升。
(5)貴州省易地扶貧項目就業擴展閱讀
2020年11月23日,貴州省人民政府發出公告,經縣級申請、市州初審、省級審核、第三方機構實地評估、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和省人民政府審定、社會公示等程序,紫雲縣、納雍縣、威寧縣、赫章縣、沿河縣、榕江縣、從江縣、晴隆縣、望謨縣9個縣符合國家貧困縣退出條件,同意這9個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貴州曾經的66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貴州消除了區域性絕對貧困。至此,我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6. 2008年貴州養殖扶貧項目可以不
有的。我國精準扶貧十大工程分別為:幹部駐村幫扶、職業教育培訓、扶貧版小額信貸、易地扶貧權搬遷、電商扶貧、旅遊扶貧、光伏扶貧、構樹扶貧、致富帶頭人創業培訓、龍頭企業帶動。這其中,既包括幹部駐村幫扶、職業教育培訓等「傳統項目」,也包括電商扶貧、光伏扶貧、構樹扶貧等新手段新方法。
7. 貴州省精準扶貧政策的對象的要求是什麼
一、、教育精準扶貧
享受對象:在普通高中、中職學校、普通高校(不含研究生階段)就讀,具有全日制學歷教育正式學籍和我省戶籍的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
資助項目:除執行國家助學金和免學費政策外,貴州省增加以下教育精準扶貧學生資助項目:
二、醫療救助扶貧
保障對象:全省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建立醫療扶助制度。對全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醫療費用通過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大病保險、民政醫療救助補償後,自費醫療費用仍然過高,影響其家庭基本生活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按照脫貧攻堅規劃,整合相關資金,對其進行專項扶助,使其醫療費用實際補償比例達90%以上,
其中重大疾病患者、特困供養人員、最低生活保障對象中的長期保障戶、80歲以上老人等重點人群的實際報銷比例達到100%。同時,對突發重大疾病暫時無法獲得家庭支持、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患者,加大臨時救助和慈善救助等幫扶力度。
三、社會保障兜底扶貧
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享受對象:
本省行政區域內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准,且符合當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財產狀況規定,以及居住證持有人及其共同生活家庭成員在當地持續居住1年以上的家庭。
2、特困人員供養
享受對象:本省行政區域內具有當地常住戶籍或持有居住證且在當地連續居住1年以上,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且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義務人無履行義務能力的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殘疾人、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特困人員。
3、城鄉醫療救助
享受對象:具有當地常住戶籍或具有當地居住證且在當地連續居住1年以上的下列人員: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的大病患者,特困供養人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員等。
4、住房圓夢行動
享受對象:住房救助對象是指符合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規定標準的、住房困難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和分散供養的特困人員。城鎮住房救助對象,納入公共租賃住房保障范圍。
(7)貴州省易地扶貧項目就業擴展閱讀
易地搬遷扶貧:
搬遷對象和規模:搬遷對象主要是居住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方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對貧困發生率50%以上、50戶以下的自然村寨優先實施整體搬遷。「十三五」時期我省的搬遷規模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30萬人。
補助標准:我省「十三五」期間易地扶貧搬遷住房建設實行差別化補助和獎勵政策: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人均住房補助2萬元,非貧困人口人均住房補助1.2萬元;簽訂舊房拆除協議並按期拆除的,人均獎勵1.5萬元。
鰥寡孤獨殘(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撫養義務人的「三無人員」)等特困戶先由民政供養服務機構進行安置,民政供養服務機構不能安置的,再由政府根據家庭實際人口統一提供相應的安置房,免費居住,產權歸政府所有。
建設標准:按照「保障基本」的原則,防止貧困農戶因搬遷負債而影響脫貧,城鎮安置的人均不超過20平方米,農村安置的人均不超過25平方米,每戶住房面積根據家庭實際人口合理確定。
辦理流程:自願申請搬遷→易地扶貧搬遷項目主管部門或實施單位公示搬遷戶名單→搬遷群眾納入年度實施計劃→下達年度資金計劃→搬遷群眾享受補助資金
8. 貴州養殖有扶貧項目嗎,具體啥情況呢
我國精準扶貧十大工程分別為:幹部駐村幫扶、職業教育培訓、扶貧小額信貸版、易地扶貧搬遷、電商權扶貧、旅遊扶貧、光伏扶貧、構樹扶貧、致富帶頭人創業培訓、龍頭企業帶動。這其中,既包括幹部駐村幫扶、職業教育培訓等「傳統項目」,也包括電商扶貧、光伏扶貧、構樹扶貧等新手段新方法。
9. 國家對貴州的扶貧政策
貴州省精準扶貧政策,脫貧攻堅最新政策,補助標准辦理流程如下:
一,易地搬遷扶貧
搬遷對象和規模:搬遷對象主要是居住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方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對貧困發生率50%以上、50戶以下的自然村寨優先實施整體搬遷。「十三五」時期貴州省的搬遷規模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30萬人。
補助標准:貴州省「十三五」期間易地扶貧搬遷住房建設實行差別化補助和獎勵政策: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人均住房補助2萬元,非貧困人口人均住房補助1.2萬元;簽訂舊房拆除協議並按期拆除的,人均獎勵1.5萬元。鰥寡孤獨殘(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無法定撫養義務人的「三無人員」)等特困戶先由民政供養服務機構進行安置,民政供養服務機構不能安置的,再由政府根據家庭實際人口統一提供相應的安置房,免費居住,產權歸政府所有。
建設標准:按照「保障基本」的原則,防止貧困農戶因搬遷負債而影響脫貧,城鎮安置的人均不超過20平方米,農村安置的人均不超過25平方米,每戶住房面積根據家庭實際人口合理確定。
辦理流程:自願申請搬遷→易地扶貧搬遷項目主管部門或實施單位公示搬遷戶名單→搬遷群眾納入年度實施計劃→下達年度資金計劃→搬遷群眾享受補助資金。
二,教育精準扶貧
享受對象:在普通高中、中職學校、普通高校(不含研究生階段)就讀,具有全日制學歷教育正式學籍和貴州省戶籍的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
資助項目:除執行國家助學金和免學費政策外,貴州省增加以下教育精準扶貧學生資助項目:
1.普通高中
(1)扶貧專項助學金,標准為1000元/生·年;
(2)免教科書費,標准為400元/生·年;(3)免住宿費,標准為500元/生·年。
2.中職學校(一、二年級)
(1)扶貧專項助學金,標准為1000元/生·年;
(2)免教科書費,標准為400元/生·年;
(3)免住宿費,標准為500元/生·年。
3.普通高校
(1)扶貧專項助學金,標准為1000元/生·年;
(2)免學費,標准為本科3830元/生·年、專科(高職)3500元/生·年。
辦理流程:
1.省內學校:已獲得過資助的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入學報到時直接按資助標准免除國家免學費和貴州省教育精準扶貧學生資助免學費、教科書費、住宿費資助項目的費用。農村建檔立卡一年級貧困新生憑縣級扶貧部門發放的具有二維碼標識的「貴州省貧困戶登記卡」和錄取通知書,入學報到時直接按資助標准免除國家免學費和貴州省教育精準扶貧學生資助免學費、教科書費、住宿費資助項目的
費用。扶貧專項助學金資助項目由學校在每年秋季學期開學後一個月內,通過學生資助卡發放。
2.省外學校:已獲得過資助的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學生憑就讀學校蓋章的申請表,農村建檔立卡一年級貧困新生憑縣級扶貧部門發放的具有二維碼標識的「貴州省貧困戶登記卡」和錄取學校蓋章的申請表,在每年秋季學期開學後一個月內,到戶籍所在地縣級教育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申請,通過涉農補貼「一卡通」或「一折通」發放資助資金。
三,醫療救助扶貧
保障對象:全省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1.資助參合。2017年起,除原規定由民政、衛生計生部門分別資助當年度個人參合(保)的11類人群(註:精準扶貧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的大病患者;特困供養人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員;享受撫恤補助的優撫對象;計生「兩戶」家庭成員;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精減退職老職工;艾滋病人和艾滋病機會性感染者;家庭經濟困難的精神障礙患者、肇事肇禍精神障礙患者;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患者、重度殘疾人以及老年人;因醫療自付費用過高導致家庭無力承擔的患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特殊困難人群。)外,對其餘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當年度個人參合(保)繳費確有困難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按照脫貧攻堅規劃整合相關資金予以資助,確保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參合(保)。
2.實施「兩提高、兩降低、一減免」政策。「兩提高」即提高普通門診和普通住院報銷比例(提高幅度不低於5個百分點)、提高大病保險報銷比例;「兩降低」即降低普通住院和大病保險起付線;「一減免」即經轉診在省級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的不設起付線。
3.建立醫療扶助制度。對全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醫療費用通過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大病保險、民政醫療救助補償後,自費醫療費用仍然過高,影響其家庭基本生活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按照脫貧攻堅規劃,整合相關資金,對其進行專項扶助,使其醫療費用實際補償比例達90%以上,其中重大疾病患者、特困供養人員、最低生活保障對象中的長期保障戶、80歲以上老人等重點人群的實際報銷比例
達到100%。同時,對突發重大疾病暫時無法獲得家庭支持、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患者,加大臨時救助和慈善救助等幫扶力度。
四,社會保障兜底扶貧
1.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享受對象:本省行政區域內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准,且符合當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財產狀況規定,以及居住證持有人及其共同生活家庭成員在當地持續居住1年以上的家庭。
享受標准:(1)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由省級統一確定,由市縣分年度公布實施;(2)家庭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當地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家庭人均純收入(低保口徑)〕×保障人數+增發特殊補助金。申辦流程:申請(本人或委託村居委會)→調查核實(鄉鎮、街道)→民主評困(鄉鎮或街道組織、村居幹部和村居民代表參加)→一榜公示(村居委會或村民組)→審查(鄉鎮、街道社會事務辦)→審核(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二榜公示(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村居委會)→審批(縣民政局)→三榜公示(縣民政局、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村居委會)→批准待遇(縣民政局)→保障金發放(縣民政局或鄉鎮、街道委託縣鄉金融機構按月發放)。
2.特困人員供養
享受對象:本省行政區域內具有當地常住戶籍或持有居住證且在當地連續居住1年以上,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且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義務人無履行義務能力的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殘疾人、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定的其他特困人員。
享受標准:特困人員供養標准包括基本生活標准和照料護理標准,由各市(州)人民政府、貴安新區管委會、省直管縣(市)人民政府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特困供養資金籌集等情況確定並公布。
申辦流程:申請(本人或委託村民小組和其他村民)→民主評議(鄉鎮或街道組織、村居幹部和村居民代表參加)→審核(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公示(村居委會或村民組)→審批(縣民政局)→特困供養金發放(縣民政局或鄉鎮、街道委託縣鄉金融機構發放)。
3.城鄉醫療救助
享受對象:具有當地常住戶籍或具有當地居住證且在當地連續居住1年以上的下列人員: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的大病患者,特困供養人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員等。
享受標准:(1)對重點醫療救助對象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個人繳費部分,給予補貼;(2)對救助對象經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其他補充醫療保險支付後,個人及其家庭難以承擔的符合規定的基本醫療自負費用,按規定比例給予補助;(3)對醫療救助對象中的重特大疾病患者給予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補助;(4)醫療救助標准,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按照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醫療救助資金情況確定、公布。
申辦流程:(1)對特困供養人員、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員和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精減退職老職工等已確定的醫療救助對象的醫療救助,由縣級民政部門直接申辦,實行醫療救助費用「一站式」結算或縣級民政部門直接救助;(2)醫療救助范圍中的艾滋病人和艾滋病機會性感染者,持當地衛生計生部門出具的相關證明材料及票據,直接到縣級民政部門申請醫療救助;(3)其他人員,向戶籍(居住證)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申請,具體救助流程為:申請(本人或委託村居委會)→調查核實(鄉鎮、街道社會事務辦)→審核(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公示(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村居委會)→審批(縣民政局)→醫療救助金發放(縣民政局或鄉鎮、街道委託縣鄉金融機構發放)。
4.住房圓夢行動
享受對象:住房救助對象是指符合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規定標準的、住房困難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和分散供養的特困人員。城鎮住房救助對象,納入公共租賃住房保障范圍。
享受標准:全省無統一標准,由各市、縣(市、區、特區)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確定。
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