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崗位內控
⑴ 如何做好政府采購內部控制
完善政府采購監管和運行機制,這是最近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政府采購管理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向我們廣大政府采購工作者提出的一項新任務。該文件用一段的篇幅,明確指出要「堅持管采分離,進一步完善監管和運行機制」,那麼呢?依筆者之見,各級財政部門和集中采購機構應義不容辭地擔當這一重任。這是因為各級財政部門(即各級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和各級集中采購機構,一個是「管」的主體,一個是「采」的主體。管采分離就是針對這兩大主體提出的,所以,這兩大主體相互之間不得摻和,不得推諉。各自都要緊緊圍繞「管采分離」這一主題,分別去認真落實《意見》所要求的。「完善政府采購監管和運行機制」這一重要任務。具體講:
對各級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來說,在堅持管采分離上,首先要不缺位,要按照《意見》所明確的職能要求去認真履行。
即「財政部門要嚴格采購文件編制、信息公告、采購評審、采購合同格式和產品驗收等環節的具體標准和程序要求」;建立統一的專家庫、供應商產品信息庫,實現動態管理和加強違規行為的處罰;會同國家保密部門制定保密項目采購的具體標准、范圍和工作要求,防止借采購項目保密而逃避或簡化政府采購的行為。其次,要不越位,就是
不得同時履行監督管理和采購操作的職能。
不能去做集中采購機構份內的事,如組織招標評標、組織簽訂合同、組織項目驗收等等,不一一列舉。再次,就是要創新監督方式,實施有效監督。就是一要改革重事後監管的格局,要通過建立監督與處罰並舉的動態監控體系,實現對政府采購當事人操作執行行為的事前、事中和事後的全過程監督。要建立嚴格的懲治制度,以查處促管理。實現從合規性監督向合規與效益並重監督模式轉變的突破,不斷提升監控的實效。二要改革監管環節與監管手段單一的格局,實行從采購需求確定、采購事項審批、采購操作執行、項目評審決策,到合同履行驗收等重點環節都實施監控的突破,充分發揮財政預算和國庫支付等財政手段的作用,及時預警、發現和糾正采購操作執行中的偏差,以提高監督的有效性。三要改革政府采購監管機構孤單監管的格局,切實強化全方位立體式的監督。就是要實行「三完善」:①完善財政部門內部各職能機構相互聯動的綜合性監督,實行財政部門內部各職能機構齊心協力,共同參與的政府采購監督活動;②完善聯合監督。要在加強紀檢、監察、審計、主管部門等各自對政府采購實施行政監督職責的同時,建立上述各部門都參加的監督管理聯席會議制度,加強監督管理的協調與配合,實施聯合執法監督檢查,以切實增強聯合監督的效果;③完善社會監督。要把供應商、評審專家和社會代理機構等全部納入社會監督范圍,健全考核評價制度、采購信息發布制度、評標結果公示制度、不良行為公告制度和政府采購市場禁入制度,實現政府采購監管形式由被動型、模糊型、表面型向主動型、針對型、有效型轉變的突破。另一方面,還要在集中采購業務代理活動中引入競爭機制,打破現有集中采購機構完全按行政隸屬關系接受委託業務的格局,允許采購單位在所在區域內擇優選擇集中采購機構,實現集中采購活動的良性競爭,
對各級集中采購機構來說,在堅持管采分離上,首先,亦要按照《意見》所明確的職能要求去認真履行。
即:集中采購機構要嚴格按照《政府采購法》的規定,組織采購活動,規范集中采購操作行為,增強集中采購目錄執行的嚴肅性、科學性和有效性。在組織實施中不得違反國家規定收取采購代理費用和其他費用,也不得將采購單位委託的集中采購項目再委託給社會代理機構組織實施采購。建立健全內部監督管理制度,實現采購活動不同環節之間權責明確、崗位分離、責任到人的有效管理。重視和加強專業化建設,優化集中采購實施方式和內部操作程序,實現采購價格低於市場平均價格、采購效率更高、采購質量優良和服務良好的工作要求。其次,
要建立健全以實現集中采購機構規范化操作要求為目的各項規章制度。當前
主要建立健全業務接待制度、經濟責任制度、內部工作程序、工作規則、考核制度、檔案管理制度、監督檢查制度等制度,以從制度上促進政府采購運行機制的完善。再次,集中采購機構要健全政府采購項目質量管理機制,
實行全過程的質量控制。一是強化采購文件的質量控制。要統一采購文件格式,不斷完善充實,最大限度地降低人為因素的干擾。
對特殊采購文件應予以細化。其技術指標不能明確的,應聘請政府采購專家對技術指標等進行論證和明確,使采購文件客觀、合理、准確和規范。二是強化
評標定標的質量控制。一方面從技術層面上進行質量控制。要通過採用分析法、因素法、對比法、查
閱法等來科學選擇,使確定的
評標定標方法
能保證公平、公正
。另一方面,要從工作環境上進行質量控制。
建立以「四個系統」(監控系統、屏蔽系統、會務系統、變聲系統)為基礎的專業評標區。實現專家與供應商不見面,專家與專家之間不見面的評標定標格局。建立「電腦現場抽取、語音自動通知評委」和「專家獨立評審」的評標環境。組織評審結果咨詢會。在現場公布評審結果後,未中標的供應商可以通過會務系統,在雙方不見面的情況下,就自己未中標的原因進行質詢,並且會後還要將評標結果進行2-3天期限的公示,以保證評標結果的合規性和公正性。三是強化采購合同的質量控制。
主要注意:合同是否報政府采購管理機構備案;采購項目金額是否符合政府采購預算;合同的主要條款是否符合採購文件的規定;合同是否包括政府采購管理機構對合同的履行、驗收及付款等提出的特殊要求;簽訂的采購補充合同有否改變原合同的其他條款。補充合同所增加的金額有否超過原合同采購金額的10%。
②實行全方位的內部控制。就是在加強上述質量控制的同時,還要加強崗位控制、內部組織機構控制、授權批准控制、三級復核控制、內部報告控制、電子信息系統控制等。第四,
腳踏實地。從每一個環節抓起,從每一個程序做起。並著重在三個環節上把好關:一要把好采購方式關,集中采購機構經辦人員不得與采購人串通一起,隨意變更采購方式,確須變更的,必須按照規范程序,一層一級的報批。二要把好對投標供應商的資格審查關,
做到資格審查「七一致」,即要求投標供應商名稱與單位營業執照名稱、企業資質證書名稱、安全生產許可證名稱、項目經理及項目部人員和領取圖紙光碟人員所在單位名稱、企業與職工簽訂的勞動合同中的甲方名稱、社會養老保險單位名稱以及投標保證金出票單位名稱,這七方面名稱必須全部一致,以切實防範投標供應商冒名頂替。
三要把好采購信息公開關。做到「三個必須」:①政府采購的信息必須及時向社會公開發布。尤其是公開招標信息,從發布的第一天起就必須刊載在各指定媒體上。②政府采購的信息發布渠道必須廣泛,且首先要保證在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指定的媒體上發布。③信息公開的內容必須全面、完整、准確。
⑵ 采購業務內部控制的定義、概念是什麼
采購與付款業務內部控制制度可以從其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後控制方面進行分析設計。
為規范采購與付款行為,防範采購與付款過程中的差錯與舞弊,保證企業采購在滿足生產和銷售的前提下可設計采購與付款的內部控制制度的流程如下:
一、事前控制,建立完善的采購業務內部控制制度,保證采購付款業務循環有效運行
1.合理的職責分工 ,應當建立采購與付款業務的崗位責任制,明確相關部門和崗位的職責、許可權,確保辦理采購與付款業務的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制約和監督。
2.完善的授權審批和審核制度 ,明確審批人對采購與付款業務的授權批准方式、許可權、程序、責任和相關控制措施,規定經辦人辦理采購與付款業務的職責范圍和工作要求。審批人應當根據采購與付款業務授權批准制度的規定,在授權范圍內進行審批,不得超越審批許可權。
二、事中控制,建立健全的付款制度,企業應當按照《現金管理暫行條例》、《支付結算辦法》和《內部會計控制規范—貨幣資金(試行)》等規定辦理采購付款業務。企業應當建立預付賬款和定金的授權批准制度,加強預付賬款和定金的管理。
三、事後控制,完善監督檢查,企業應當建立對采購與付款內部控制的監督檢查制度,明確監督檢查機構或人員的職責許可權,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檢查。
⑶ 如何進行采購業務內部控制審計
采購業務內部控制審計,就是對被審計單位采購業務內部控制設計與運行的有效性的審查和評價活動,對促使被審計單位加強采購業務內部控制建設,防範采購業務風險具有重要意義。企業應當建立對采購與付款內部控制的審計制度,明確審計機構或人員的職責許可權,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檢查。內部審計部門或人員應通過實施符合性測試和實質性測試檢查采購與付款業務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各項規定是否得到有效執行。
審計依據
采購業務控制審計依據除了國家關於采購業務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企業制定的采購業務管理制度及其《企業內部控制手冊》有關采購業務部分的內容外,還應包括國家、行業協會、被審計單位有關審計方面的規范及標准等。
審計目標
采購業務內部控制審計目標,就是保證采購業務內部控制設計和運行的有效性並促使企業預防和控制采購業務風險,具體包括:
(1)證實采購業務管理內部控制是否建立、健全並有效執行。
(2)證實各項采購業務收付是否合法、合規。
(3)證實所記錄的購貨都已收到物品或已接受勞務,並符合購貨方的最大利益。
(4)證實已發生的購貨業務均已記錄。
(5)證實所記錄的購貨業務估價正確。
(6)證實購貨業務的分類正確。
(7)證實購貨業務按正確的日期記錄。
(8)證實購貨業務被正確記入應付賬款和存貨等明細賬中,並被准確匯總。
審計內容
采購業務內部控制審計內容,因審計主體、審計要求及其審計方式的不同而不同。採用傳統的全面審計方式,采購業務內部控制審計是審查和評價采購業務內部控制設計和運行有效性等兩個方面,范圍包括購買、付款等采購業務。採用以風險為導向審計方式的,審計人員應以采購業務風險為導向,審計已經設計完成的采購業務內部控制及其相關的管理制度是否有效執行,是否有效控制了采購業務風險;已經設計有效的采購業務各控制點的控制措施是否有效實施,是否有效防止了各控制環節的風險;是否根據業務、環境等的變化持續改進采購業務內部控制等。
采購業務內部控制審計的重點是檢查企業是否在采購與付款業務中存在不相容崗位混崗的現象,對不相容職務是否真正做到了分離;檢查企業的重大采購與付款的授權批准手續是否健全,是否存在越權審批行為;檢查應付賬款和預付賬款形成及支付的正確性、時效性、合法性,檢查單位有無利用這些賬戶從事不法活動的行為;檢查采購與付款業務中產生的各種單據、憑證和文件的登記、領用、傳遞、保管、注銷手續是否齊全,使用和保管制度是否存在漏洞。
審計程序
采購業務內部控制審計程序程序包括采購業務內部控制有效性調查、初步評價、風險評估、控制測試、評價缺陷、審計評價、形成意見等。
(一)調查了解
調查了解,就是調查了解采購業務內部控制設計和運行的基本情況,是對采購業務內部控制審計實施階段的首要環節。采購業務調查這項工作是在內部控制審計總體工作的准備階段的基礎上進行的,涉及具體內容很多,因單位的不同而不同。對采購業務內部控制調查了解的方法有文字敘述法、調查表法、流程圖法、控制矩陣法等。這些方法各有其特點,經常綜合運用。實際審計工作中,為提高采購業務內部控制審計效率,調查了解工作應同采購業務現場測試工作一並進行,不宜為滿足調查而走形式。
(二)風險評估
按照風險導向審計理論,審計人員進行采購業務內部控制審計應當以風險評估為基礎,選擇擬測試的控制,確定測試所需要收集的證據。采購業務風險評估,就是識別、分析、評價采購業務方面的風險,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采購計劃安排不合理,市場變化趨勢預測不準確,造成庫存短缺或積壓,可能導致企業生產停滯或資源浪費。
(2)供應商選擇不當,采購方式不合理,招投標或定價機制不科學,授權審批不規范,可能導致采購物資質次價高,出現舞弊或遭受欺詐。
(3)采購驗收不規范,付款審核不嚴,可能導致采購物資、資金損失或信用受損。
⑷ 采購業務內部控制存在哪些方面的風險及採取措施
(1)管理組織體系設置不合理很多企業的采購業務沒有集中,經常由幾個部門進行,多頭采購及重復采購現象嚴重。必然會增加采購成本。同時,不同的采購部門、采購流程及采購憑證很容易出現信息傳遞的時滯和失真,以及采購的失控並造成庫存積壓的現象。
(2)企業采購業務內部相互監督不夠
大多數生產企業都設立了采購部門,主管采購業務並負責掌握供應商及供貨信息等資料。采購部門依據采購計劃進行詢價,從而確定采購計劃及候選供應商名單並提交給上級主管部門審批,申請付款。實質上,上級主管部門、財務部門、質量檢驗僅限於對已發生的采購業務進行質量、數量、規格及價格等方面的一致性復核,而對采購前期工作如物料供應的市場調研、供應商的選擇、供貨談判及訂立合同等工作缺乏監督。
(3)預算和價格控制不嚴格
企業的采購計劃都是依據銷售計劃及生產計劃編制的,由於市場瞬息萬變,銷售計劃的經常變動,會引起采購計劃的變動也相對頻繁。如果在采購業務具體操作時,采購部門與銷售部門、生產部門及其他部門缺乏溝通,則必然導致企業雖然編制了采購預算和采購計劃,卻流於形式。 同時,很多企業也忽視了對采購價格的控制,或者有控制也是弱控制,只見制度不見實際操作之中。借口不外乎是市場變化太快,價格瞬息萬變,而企業又急需要用相關原材料,采購人員不得不接受市場提供的價格,所以采購成本比較高。
(4)內部牽制,許可權控制及數據管理不嚴密
1)內部崗位牽制的風險提高自動高效的計算機網路應用,使操作人員的數量大大減少,采購業務中各種審批核算手續完全由計算機統一執行,如今,各類電腦軟體的操作人員許可權分工是靠口令授權來完成的,而口令存放在計算機系統內,不像手工環境下代表授權的印章鎖在箱子里或帶在身上那樣保險,因此一旦被人破解或竊取便會帶來極大的隱患。
2)數據管理的缺陷數據管理的缺陷通常存在以下三方面的數據操作問題:數據輸入不規范,同一部門不同的成員有不同的數據輸入格式,造成數據不一致;數據操作許可權混亂,數據來源過多,同一業務在不同部門的賦值不同;企業本身一些業務不規范,沒有及時形成業務數據,導致在系統中的數
⑸ 采購內部控制
你的問題中,1-4項都可以通過ERP軟體來實現,也是完善內控的必要條件。
1、如果沒有ERP軟體,也可購買或自行設計一個小軟體,網路共享,填寫並保存後列印采購訂單,下一空白單據自動轉為下一編號,就方便多了。
2、有必要。業務部門一般不會同時獲得三個單據的。財務是最後把關口。
3、ERP中是通過校驗貨物來實現的。也就是說,一個訂單,輸入到系統,下次來一批貨,就校驗一定數量,剩下來的未到貨數量仍保留在系統中。只有等所有采購全部交貨,該訂單才算最後完成。可參考該思路。
4、收貨單上必須註明訂單號,否則第2步財務復核采購訂單、入庫單和發票就很難施行。
5、沒有驗收部門或驗收人是不可能的,那樣管理也太混亂了。除非是金額很小的辦公用品物料消耗等。即使金額很小的辦公用品,也要由相關領用人在發票背面簽字以證明驗收。
6、對於原材料等,即使緊急采購,事實上並沒有入庫,也要倉庫開具入庫單和領料單。否則在數據統計等上容易造成混亂,也容易造成未檢驗就上生產線的情況,因為按程序,一般入庫單要開具,必須先通過質檢,有質檢部門的驗收單才行。
對於小的辦公用品等,不入庫,則要有人簽收。否則容易形成貪污挪用行為。
7、控制退貨,那隻能提高產品質量,保證產品送貨及時,加強運輸管理,減少毀損了。其他別人要退貨,你從公司形象考慮,不能不給退吧?
⑹ 工程采購如何進行內控
做過采購的都知道內控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從制度程序設計到執行最後到驗收,如果要詳細說起來的話怕是要講好久,不知道你是具體是想問哪方面。
那就系統來說說內控吧。從我之前的經驗來看,內控的關鍵主要是三個方面:
一、采購程序/采購制度的設計
沒有規定,不好辦事。采購中涉及的方面,比如事前的預算控制、職務分離,事中的授權控制、集體決策、在線監督,事後的內部審計等,這些事情如果沒有制度和公開程序的話,不僅容易在實際操作環節中產生內部糾紛或其他風險,更是容易導致權利尋租行為。嚴謹的采購機制,還可以最大程度保證公司采購利益的最大化,和各個不同子體之間最大程度的協調一致。
個人覺得最關鍵的主要是采購業務規則的維護與執行分離,還有采購信息共享機制,這兩項如果做得好,那基本上到執行層面可以省掉不少麻煩。
采購程序和制度的設計可以說是工程采購的最基礎的一部分,只有打好制度基礎,才能往下談內控的實際操作。
二、實際執行操作
再來談談內控的實際操作。實際操作可以說是內控最難的一個環節了吧。采購前期市場調研,供應商詢價,比價,建立供應商檔案,涉及到供應商相關的幾個點都算是高風險點。供應商對接之外,還有物料的質量要求,信息溝通方式。之後採用怎麼樣的采購方式,怎樣付款。另外評標也是一個關鍵點,怎麼評標,由誰評標,開標安排,這些都是內控的重要點。因此在實際執行中,主要是五個采購控制點:申請、計劃、合同、驗收、入庫。如果想要做好內控,審計,財務在這些執行環節里都要發揮作用,怎麼去落實執行層面的作用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大的難點。
三、事後考核
采購完成之後,怎麼去考核這次采購的合規和效應?以及結算驗收的時候項目驗收的情況怎麼樣,相關數據統計,這些都是需要進行內控的點,這中間還涉及到審計的專業知識,而且還涉及各個公司對績效的考核,這個個性化了,就不贅述了。
但單看上面這三個方面,就可以知道內控是一件涉及面廣,職能多,過程繁瑣復雜的過程。因此對於采購,對於財務,對於項目負責人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而且今年疫情的情況下,不要說內控,就連工程采購都只會更加復雜困難。
不過今年這個情況也讓大家開始想辦法找新的采購模式,也算是一種好的改變吧。我們公司上個月換了平安旗下的一個線上采購平台,這次采購整個過程都在平台線上完成了,主要是省了很多前期向供應商詢價的時間,而且招評過程都是落到責任操作人,公開透明做的很好。主要是平安的話感覺這牌子也靠得住,名字我直說了,叫平安城科,同行感興趣自己可以去看看。
⑺ 如何加強在采購業務內部控制的管理
想要加強公司在采購業務內部控制的管理,使得采購陽光化,使用采購管理系統。
現代企業離不開采購,隨著客戶需求的多元化與企業的發展壯大,采購管理在企業管理中日益重要。采購涉及到供應商之間的競爭以大量金錢交易,企業極需准確實時的信息化平台對采購進行科學、透明化的管理。8Manage SPM可對采購每個環節進行嚴密的跟蹤與管理,從需求到交付,對企業采購執行過程進行科學管控,把采購中人為干預的程度降至最低。
可以從客戶需求的源頭控制企業的采購需求與計劃,每一個采購需求量都有據可依,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合規的多采購或少採購的情況,從根本上減少人為干預而導致的不必要的損失。系統支持從客戶合同自動生成采購需求,根據不同的采購需求分派不同的采購負責人,企業也可以通過8Manage 的產品庫功能分析產品的細分需求,通過BOM(物料清單)功能進一步分析具體的物料需求並生成詳細的采購計劃,同時系統支持把采購計劃導出PDF報表以方便進行匯報或其它核對工作。
支持從客戶合同自動生成采購需求與計劃
支持按部門、費用等級等設置審批流程
自動校驗采購預算並審核
按預設條件自動分派采購負責人
支持基於BOM單的采購與一次性物資采購
⑻ 政府采購業務管理內部控制制度
(一)落實主體責任。
采購人應當做好政府采購業務的內部歸口管理和所屬單位管理,明確內部工作機制,重點加強對采購需求、政策落實、信息公開、履約驗收、結果評價等的管理。
集中采購機構應當做好流程式控制制,圍繞委託代理、編制采購文件和擬訂合同文本、執行采購程序、代理采購績效等政府采購活動的重點內容和環節加強管理。
監管部門應當強化依法行政意識,圍繞放管服改革要求,重點完善采購方式審批、采購進口產品審核、投訴處理、監督檢查等內部管理制度和工作規程。
(二)明確重點任務。
1.嚴防廉政風險。牢固樹立廉潔是政府采購生命線的根本理念,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針對政府采購崗位設置、流程設計、主體責任、與市場主體交往等重點問題,細化廉政規范、明確紀律規矩,形成嚴密、有效的約束機制。
2.控製法律風險。切實提升采購人、集中采購機構和監管部門的法治觀念,依法依規組織開展政府采購活動,提高監管水平,切實防控政府采購執行與監管中的法律風險。
3.落實政策功能。准確把握政府采購領域政策功能落實要求,嚴格執行政策規定,切實發揮政府采購在實現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目標中的作用。
4.提升履職效能。落實精簡、統一、效能的要求,科學確定事權歸屬、崗位責任、流程式控制制和授權關系,推進政府采購流程優化、執行順暢,提升政府采購整體效率、效果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