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機關扶貧 » 貧困戶講義

貧困戶講義

發布時間: 2021-02-21 10:01:43

『壹』 《作業》這個作文怎麼寫要求:「作業」可能會有許許多多的事情發生。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我們應該有一顆善良的心,一顆純潔的心。

我常常看到一些同學的學習不好。天天帶零花錢到學校,在校門口買一些與學習無關緊要的東西,帶到教室里玩。上課時不是這樣東西不見了,就是那個東西沒帶(或沒有)。你平時不是有零花錢嗎?為什麼不去買呢?

我也看到有的同學上課,一天有一樣玩具被老師沒收了,就這樣一直買,老師就一直收,你家錢多嗎?你在為災區捐錢的時候,你怎麼不多捐一點呢?我希望同學們,你們為什麼喜歡亂花錢,你們是否知道你們的父母,掙點錢容易嗎?

你們應該從父母的角度來為父母想一想,如果你們有孩子,你的孩子在胡亂花錢,你們會怎麼想?你們會希望孩子好好學習,不亂花錢,你們的父母又何嘗不是?

如果厄運降臨在你的身上,你是多麼渴望別人賑濟你,如果不救濟你,你是多麼的悲傷啊!難道災區的小朋友不是這樣?他(她)們是多想再一次的回到歡樂的大學堂。

同學們,我們要多為父母著想,多給災區人民多一點關懷!讓我們的行動感染更多的人!讓父母少操一分心,多一分安慰!

記憶中小的時候家長和老師就一直教導我們:做人要以善為本,謙遜有禮,要懂得感恩和豁達,如果說社會是一個大家庭,那麼都市裡的每一個人就是城市的縮影和細胞,當他人遭遇到挫折和不幸的時候,我們若能夠適時的伸出援手,獻出一份愛,那麼那其樂融融的場面將會被典藏和升華,近而影響到我們身邊更多的人。
以前或許我並不理解「慈善」的力量有多大,正是2008年的那場浩劫給予了我正面的沖擊力和感召力,也讓我真正開始了與慈善事業結緣的旅途。
地動山搖江怒吼,
震天崩地兩相望,
鳴金集資赴災區,
人心所向祈平安,
間隙餘波系中華,
冷峻應對顧全局,
暖風脈動同胞情。
2008年是一個難忘的年度,5月12日也給我們留下了最最深刻的回憶,14:28分那一刻地震的威力無疑是災難性的,除了山崩地裂,流離失所,還有一幕幕凄楚悲愴的絕別,或許人生最大的痛苦就在於離別,而且是陰陽相隔,永不相見,最無可奈何感觸的是力不能及,疏途不同歸,人生有著太多的無能為力,或許這一種生死煎熬和精神磨礪也只有親身經歷過這樣場景並劫後餘生的人才能真正的了解和體味,或許我可以做的僅僅就是憑借文字的力量來緬懷下離逝的同胞,用一顆慈善的心和點滴的給予來奉獻那一份微不足道的綿力。
伴隨著地震報導的深入,公司和街道都在第一時間組織了募捐活動,震盪帶來的損失極其的慘烈,死亡和失蹤人數仍在不斷的疊加,一組組最新發回的新聞報導,一幕幕血肉模糊的場景,一段段淚流滿面的畫面都深深的牽扯住了我的心,心動心疼心激盪,祈禱蒼天化祥和,弱水三千泛淚滴,濃濃鄉愁情無價,我積極加入了向紅十字會捐款的活動,並動員自己的媽媽爸爸和親戚好友也及時加入到募捐的隊伍中,同時收集了大量的相關信息,通過網路的方式號召身邊更多的朋友一起加入進來,一起擴充慈善的隊伍,將愛的力量曼延開來,近而沉醉的更深,更濃,更多,更強大。
間或或許也是永生,佛說凡事皆因果,皆有定數,或許從你出生後的第一聲啼哭起此生早已註定了一些無可奈何,聖經說過人生來就是受苦的,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時候會為我們打開一扇窗,所以與其悲痛欲絕不如攜手互助,用人間的溫暖去安撫受災者的心,幫助他們重建家園,世代延席。若將慈善作為一種事業來進行,在溫暖他人的同時也溫暖了我們自己,愛的能量很大,因為那包含了期許和寄託,愛的能量也很深,因為那包含了對未來的展望和期盼,目睹了那場浩劫後我就立志要將慈善事業進行到底,不時的將自己的衣物和錢財物資捐獻給有需要的朋友,讓慈善落實到實處,讓更多的朋友切實的得到幫助。

幫助別人是一種福氣

老程家又來客人了,寂然靜謐的樓道頓時充滿了歡聲笑語。樓上樓下、遠親近鄰誰都知道,閩西客人又來了。男男女女左一聲「程伯伯」右一聲「程大娘」,那親昵勁比親閨女、親兒子還粘乎。熟知內情的老朋友都由衷地投來欽佩和崇敬的目光。
老程叫程振明,退休前是廈門市中級法院正處級審判員、高級法官,今年73歲。個中緣由,還得從頭說起。
前幾年老程搬了新家,鄰居和同事都不理解,老程家的經濟生活以前比較拮據,時常收集親戚朋友的舊衣服也許有必要。現在一般地說還算過得去,可他還是把自己家和親戚朋友家收集來的舊衣服、舊鞋子、舊被子,十分認真地洗洗涮涮,掛萬國彩旗一般,晾曬一大片,大有「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傳統遺風。他把舊衣物洗凈晾乾,仔細折疊,分門別類精心打包,親自送往上杭或請人托運帶去。有的同事說:「老程是地地道道的廈門人,並沒有親戚在上杭呀!」
是的,從親緣上講,老程是沒有親戚在上杭,而從感情上說,那裡有比親戚還親的鄉親。文革時期,幹部下放,老程來到上杭縣溪口鄉大豐村楊泥坑自然村,整整呆了3年,與當地鄉親結下濃濃的手足情誼。 十幾年過去了,老程年事漸高,沒法每年往鄉下跑。但他依然堅持不懈,將衣物托運、郵寄或托來廈打工的農民工帶回去,請當年的老房東分送給村裡的貧困戶。這樣的善舉在親戚朋友間漸漸傳開,大家不約而同把舊衣物收攏了送到老程家,有些同事知道此事,也紛紛加入捐衣物的行列。老程家成了舊衣物的集散地。
早些年,程振明的家庭經濟上並不寬裕,住房也不寬敞,上有老下有小,曾經是區里著名的四代同堂的「五好家庭」。即使在那樣的條件下,每年最少也要送100多件衣服、十幾雙鞋子。時間長了,從哪年開始也記不清了,20多年沒間斷,也無法統計到底送了多少件衣物。理不清有多少貧困老人,穿著廈門親人送來的棉襖熬過冰徹肌骨的倒春寒;有多少清貧的孩子,穿上散發著廈門親人身體氣息的衣服一蹦一跳地走在上學的路上。一直到現在,每年還要寄2至3次,程振明就是這樣默默無聞地做著這令人想起就激動不已的事。
1998年,老房東的女兒考上福建政法學校。當時一斤穀子四毛多錢,老房東和親戚們賣盡當年收成的全部穀子送孩子上學。老程聽了心裡十分難受,他和家人商量後,每月資助這貧困的孩子100元,連續3年讓她修完學業。
「能幫助別人是一種福氣。有福氣,要珍惜。」這話十分世俗,其實也十分傳統、十分高尚。遇上機會做點好事並不難,數十年惦記著做一件好事則難能可貴,那必須有一顆金子般珍貴的心。 (作者 林良材)

我所經歷的國外慈善

我想說說我在英國的親身經歷。記得剛到的時候,就被鬧市裡背著個小紅桶向過往行人乞討的人搞糊塗了。難道發達國家連乞丐都穿得這么體面?後來才注意到,這些小紅桶上印有例如「癌症基金會」等組織的名字。而這些在寒風中奔走在鬧市乞討的是為慈善機構募捐的義工。後來,慢慢對英國的慈善有更多的了解。街上林林總總的慈善商店陳列著各種各樣的二手商品,都是民眾無償捐贈的舊貨,價格相當便宜,賣得的款項作為慈善基金由相應的基金會管理,並發給需要救助的人。
雖然作為窮留學生,身上沒什麼錢,也許是受這里的氣氛感染,路過小紅桶的時候,也會把口袋裡的零錢捐出。平時不穿的衣物,第一個想到的也是捐給慈善商店。慈善商店的經營主要靠義工來完成,商店玻璃上經常會貼著尋求義工和捐贈廣告。我經常看到穿著裙子絲襪,抹著口紅的傳統英國老太太們在店裡不停地忙這忙那,盡管她們步履緩慢。慈善商店是一舉兩得,既讓不富裕的人低價買到合適商品,賣的錢還可以為需要幫助的人送去溫暖。我的公司法老師曾經開玩笑說,當年他畢業時去應聘工作,穿的一身西裝還是從慈善商店花6磅買到的。
還有一位教國際稅法的老師,同時在事務所兼職,可以說收入頗豐。在我們第二學期最後一堂課的時候,他突然穿著一身小丑裝,鼻子上掛個小紅球,端著講義給我們上課!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紛紛拿出手機給老師拍照,老師也十分合作地擺出各種POSE(姿勢)。笑完之後,老師端出一白色紙盒,捐錢!原來,那天是搞笑救濟日——RED NOSE DAY,英國一年一度的募捐活動。老師滿面笑意地說,下午他還要去見客戶,就准備穿著這身衣服去,應該會有大筆收獲!原來,不是老師特立獨行,在「紅鼻日」里,全英國紅鼻子滿天飛,用這種「不正經」的方式做「正兒八經」的募捐,創意還真不一般,捐款紀錄年年創新高。
學期結束,我自己也加入了義工的行列。在英國的市民咨詢委員會當助理。這是個非政府非營利組織,給市民免費提供各種咨詢服務,包括消費者權益,法律事務,僱傭關系,移民等,咨詢員也都是義工,其中有一部分是律師,他們經過系統培訓後,每周撥出幾小時義務為民眾解答問題,有時還會作為他們的代理,為他們爭取該得的權益。每天來咨詢的民眾絡繹不絕。咨詢的問題都有記錄並加以統計,以作為反映社會問題。當然很重要的一點,對民眾提供的信息絕對保密。在國內本科期間,我也參加了學校的大學生法律援助中心,性質與市民咨詢委員會相似。但區別在於,開展大學生法律援助中心的范圍不夠廣,發起的人數有限,運作也缺乏資金的支持。
總的來說,目前中國的慈善活動的范圍不夠廣,主要是缺乏組織有序的機構。英國的慈善基金會很值得借鑒。其次,國家的扶持與鼓勵很重要,比如說,規定捐款可免去相應數額的所得稅。再次,捐款支出的透明度。如果有清晰的支出說明和相應的監督機制,人們就不至於懷疑自己捐款的去處,會鼓勵更多的人放心地「獻出愛心」。 (作者 申芳)

一元錢的愛心

他從內地貧困山區到徐州打工,可是剛到這座城市,在找第一個工作時,就被黑中介騙了,騙去200元押金,又沒有找到工作,就蒸發了。
一周過去了,他工作沒有著落,身上的錢也只剩下10元。就在此時他又從報紙上看到一個在城郊的一家企業在招工,於是他第二天結了帳,剩下5元,連早飯他都沒有吃,就搭上了班車。上了車,售售票員開始收錢。他報了地名,售票員說要六塊。他在身上所有的口袋裡亂翻,其實他知道自己不可能翻出多餘的一分錢,卻仍是裝模作樣地尋找,最後他把身上僅剩的五塊錢遞給了售票員。
「差一塊。」售票員面無表情地問答。
「就這些了。」他說。
「差一塊錢,只能到鎮上,還有四公里哦。」他怕耽誤招工時間,再失去這個機會,自己回來的錢都沒有了,於是他想請售票員行行好,便哀求道:「我是從外地來的,找工作時錢被騙了,能不能……」「別說得那麼可憐,這樣騙人的話我聽多了,不行!」售票員不客氣地拒絕了。
他的眼淚在眼眶中打轉,肚子餓得咕咕地叫,他手握著拳頭,恨不得湊售票員一頓。「那就到鎮上,剩下的路我走過去。」他還是忍住了。這次出來讓他受盡了苦,為了省錢,在火車上都是吃家裡帶來的冷饅頭。來了後,是住在地下室,十人擠的大通鋪,一天只吃一頓飯,可是工作沒找著,錢被騙去了。眼看著就要流落街頭,面對今後他真不敢想……他突然想到:剛才坐他身邊的人,拿出皮夾子買票時,他看到裡面有近千元。他此時靠在車窗邊睡著了,口袋裡的皮夾子已經露出了1/4,很好拿。他很想——因為自己本來是有錢的,也是被城裡人騙掉的。他拿別人的錢,這叫「以牙還牙」。
正在他尋找機會拿錢包時,突然有人輕輕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他嚇出一身冷汗,轉過頭,看到一隻纖細的手,手指間捏著一張嶄新的一元錢。他愣了愣,一位小姐向他微笑。
在他幾乎絕望時,這一元錢是天使,他眼睛裡的淚水不爭氣地掉了兩滴下來。小姐把一元錢交給了售票員,說是給這位先生補票的。接下來,他突然沒有再想去偷錢包了。那位女孩就是這家工廠的員工,後來她招呼他下車,把他帶到那家工廠。他真的很幸運,居然被錄用了。他便有了住處,有了飯吃。五年後,他成了這家公司的技術骨幹,有一次市裡為一名白血病孩子捐款活動中,他捐了2萬元。當記者采訪他時,他說出了上面的這個故事,他說他要感謝徐州這座城市,感謝那位小姐,他是來報恩的。

『貳』 2019年巡視整改專題組織生活會個人對照檢查材料

巡視整改專題民主生活會對照檢查材料:按照省委關於召開巡視整改專題民主生活會的主題和基本要求,本人認真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從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責任出發。

切實增強「四個意識」,落實「兩個維護」,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緊扣中央、省巡視反饋問題,深入檢查自身思想、職責、作風方面存在的問題,並拿出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確保達到省委要求的此次學習和整改效果。現匯報如下:

一、認真參加今年以來的理論學習和組織生活

今年以來,台理論中心組確定每周五為學習日,至少拿出半天進行集中學習,我全部認真參加從未缺課。在台黨委的統一組織下,我深入學習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對《治國理政第二卷》和《習近平新聞思想講義》等著作進行了系統學習。

重溫了《共產黨宣言》;此次民主生活會之前,和班子里的同志再次學習了《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巡視工作條例》等黨規黨紀,並聯系思想和工作實際撰寫了大量學習筆記。

為方便隨時學習還下載了《治國理政》電子書,盡可能的多拿出時間補充理論知識,牢固樹立自己的「四個意識」、更加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四個服從」、「兩個維護」,始終用黨的先進理念武裝頭腦。

同時,作為一名普通黨員,今年以來,本人還認真參加了所在支部的學習和組織生活。如4月27日,參加了電台支部「習總書記關於精準脫貧攻堅戰系列重要講話」的學習;7月6日,在支部對《習近平新聞思想講義》的重要篇章進行了再學習。

7月31日,參加了支部組織生活會,就電台今年的工作和幹部思想作風存在的問題,向全體黨員徵求意見建議,不僅達到了很好的溝通效果,作為黨委委員,由於我的參與,電台支部的組織生活和「三會一課」更加規范。

二、深刻查擺剖析問題

在廣泛徵求意見,深入和班子其他同志談心談話的基礎上,結合中央省巡視反饋意見和整改落實「回頭看」發現的問題,我立足自身思想實際,結合日常的學習工作,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查擺剖析。

1、對黨的思想理論在學懂弄通上尚欠功夫

雖然通過學習,自己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有了進一步了解,但從「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高度上看,自己的學習還很膚淺,有些關鍵點的理解還只停留於字面。

特別是在「四個意識、四個自信、四個服從、兩個維護」的深刻理解和自覺行動上,學得還很不夠,仍有很大的差距。當前國際國內形勢異常復雜,雖然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夢想。

但我們也必須看到國內外存在錯綜復雜的問題和矛盾,實現起來難度也超乎想像。這就要求我們全黨必須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自覺、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這不僅是黨的十九大最重要的精神內涵之一,也是新黨章極為重要的思想靈魂。切實踐行「兩個維護」、「四個意識」,是推動黨、國家和人民事業順利發展。

實現黨的既定奮斗目標的根本前提。作為黨的基層組織負責人和黨的一員,必須更加牢固樹立「四個服從」,即黨員個人服從黨的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組織服從上級組織,全黨各個組織和全體黨員服從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央委員會。

2、在主動維護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上自覺性還不夠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業已形成,把紀律挺在前面,懂規矩守紀律成為越來越多黨員領導幹部的共識和自覺。河北可以說是反腐敗的「重災區」,周本順等一批大老虎的落馬,不僅讓我們震驚,更讓我們警醒。

這些落馬幹部曾經位居高位,離自己這個基層幹部很遠,與他們劃清界限應該不是個事。查擺中,自己認識到如果思想只停留在這個層面是不夠的。肅清周本順等人的惡劣影響,自己的政治自覺性和敏銳度都還存在思想偏差。

要像習總書記要求的那樣:「提高政治警覺性和政治鑒別力,要善於從政治上看問題,始終忠誠於黨,始終牢記政治責任」。周本順這些人作為曾經河北地方的執政者,他們的錯誤思想觀點和行為邏輯,難免依然有形無形中深藏在某個角落,一不留神,就有「死灰復燃」的可能。

所以每一個共產黨員,一定要從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組織上、作風上徹底肅清他們的惡劣影響,充分認識到這項政治任務的長期性和艱巨性。保持警醒,防微杜漸,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做讓黨中央放心的黨員和讓習總書記放心的同志。

3、在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上還不完全牢固

作為台黨委委員,本人能夠在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嚴於律己,遵章守紀,在平日里的工作中,對落實主體責任能夠做到思想上重視,在工作例會和支部會上,也經常對大家宣讀和強度各項黨規黨紀。

但也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壓力傳導不夠,靠學習、領會、表態抓落實,責任意識上熱下冷的現象;落實責任方法單一,靠開會落實,照搬文件落實,往往出了問題才著急;對新提拔的同志廉政教育進行的少。

我們黨現在十分注重紀律自覺和政治規矩,作為黨員自己必須跟上這個政治節奏,把過去打得不牢的思想短板盡快補齊。從2017年以來,受台黨委委派,我開始分管台「一問責八清理」專項整治工作。在台黨委和相關部室同志們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

我們主動篩查出違反財務紀律、三不分(違規兼職)、慢作為等各類違規違紀問題5件,並按照市委工作領導小組要求積極整改,盡量減少損失,挽回影響,同時在這一過程中,自己也受到了很好的黨紀教育。但是反思過去,自己確實也存在「想避重就輕。

不敢擔當怕傷害同志得罪人,糾結於是否主動上報問題線索、是否管得太嚴了」的錯誤觀念。現在翻過頭來看,正是當初台主要領導力主的「主動報主動改」,才使得我們贏得了直面問題積極整改的主動和上級組織的諒解,既解決了問題又提醒教育了同志。

4、加強幹部隊伍和基層組織建設上功夫下得不夠

對照要求檢查,本人在選人用人上基本上能夠做到出於公心,出於事業發展需求選人用人,同時注重民主程序,既看平常工作表現,也廣泛爭求各方意見。但也應看到,選人用人上確實存在注重業務素質而忽略黨性修養道德品質的傾向。

對幹部的培養上,看能否辦節目搞創收辦事情的成分多,討論是否具備「忠誠干凈擔當」等黨性修養的時候少,個別幹部整體素質一般化,還跟不上市委完成三大歷史任務,交出兩份優異答卷上對宣傳工作的要求,還跟不上群眾對美好生活的信息需求。

在分管的全台黨務上,開會布置的時候多,深入基層黨組織調查研究的少,對基層組織建設存在問題了解的少,許多工作還停留在應付差事的層面。作為一名基層黨務工作者,今後必須加強自身黨性修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實。

5、作風建設上還有不嚴不實的地方

2013年以來,中央通過群眾路線教育,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四風問題進行了徹底整頓,不論自己還是身邊的工作作風和環境風氣有了很大改觀。由於一些原因,我目前在班子里分管的工作不少,電台兩個頻率、行政口上的綜合辦和計財科。

黨務上的兩學一做、紀檢口的一問責八清理、扶貧口的精準脫貧等,事關全局運行穩定的活兒多,涉及全台吃喝拉撒的瑣事多。這一方面是台黨委對我的信任,我每天如履薄冰,生怕自己干不好;另一方面由於個人能力有限,作風上也尚待扎實。

面對繁重的工作任務,有時確實也存在疲於應付,走形式,走過場,工作馬虎浮皮了事的現象。為此,有的同志通過組織程序對我提出了意見,台黨委書記專門找我談心談話,特別強調了要改進工作作風,多溝通交流,善於協調矛盾化解難題的要求,我都虛心接受並努力改正。

6、精準脫貧攻堅需再出實招重實效

從2017年5月起,我分管了台蔚縣包扶村精準脫貧工作,在歷屆駐村隊員的共同努力下,蘇邵村已順利出列。今年,我們把絕大多數精力放在剩下的兩個村,自己每月堅持駐村三天,解決實際問題,做了許多事也想了許多辦法。

但對照中央「五個一批,六個精準」的要求,感覺自己在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配合縣鄉完善貧困人口精準識別和退出機制上做得不夠,激發內生動力既扶志又扶智上仍有欠缺,產業幫扶上實招落地少落地慢,下一步需按照兩不愁三保障的標准,真抓實干,加緊工作。

7、「一崗雙責」意識欠缺、履行職責不到位

黨風廉政建設「一崗雙責」是指國家各級政府機關黨員幹部在做經濟建設、履行本職崗位應有的管理職責的同時,還要對所在機關的黨風廉政建設負責。對照檢查,自己存在對「一崗雙責」思想認識還不很到位、主體責任體現不夠、對幹部管理失之於寬失之於軟等問題。

平日里,抓業務抓管理體現的強,抓監督執紀的主體責任體現的弱。也有過做事情只要出發點和動機是好的就行,程序上有些「不講究」無所謂的錯誤觀念,沒有把紀律挺在前頭,帶頭作用起得不好,作為分管廣播媒體的領導。

在主動抓好分管范圍內黨風廉政建設,帶頭管好電台班子,帶好廣播隊伍上,責任意識體現得還不強。

8、對做好上次巡視後半篇文章等問題認識不到位

巡視工作反饋出的問題沒有具體涉及到我們這個行業,本人需要糾正模糊認識,力避「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錯誤思想。隨著巡視工作不斷向基層延伸,作為黨的基層幹部,需要堅持高站位、準定位、新舉措,堅持政治方向和問題導向,正確對待政治巡視。

配合好巡視工作,發揮好震懾、遏制、治本三大作用。巡視反饋意見代表著黨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不論是被巡視黨組織,還是其他單位部門,都要把巡視整改作為「四個意識」的試金石,檢驗「兩個責任」的重要標尺,自覺扛起主體責任認真真反思,引以為戒。



三、造成問題發生的根源分析

1、黨性修養不到位。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幹部,沒有站在全黨的高度,國家發展的高度去學習領會黨的綱領黨的理論,為了應付學而學,不求甚解。尤其是「四個意識」、「四個服從」依然打的不夠牢,對全面從嚴治黨。

堅決服從黨的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問題上態度依然不夠堅定,對黨的組織規程學習了解不足,沒有認真沉下心去徵求各方面的意見,簡單拍腦瓜子決定,無形中助長了問題的發生。

2、履職盡責不到位。在落實「一崗雙責」上存在責任缺失,把具體工作的擔子更多壓在了部門和支部領導身上,自己親自調查研究的少。對單位管理尤其是基層部門的管理失職於「寬松軟」,帶頭學習政策法規不夠。

日常自查做的很不到位,沒有按照規定開展經常性督查和檢查,執行紀律上也存在不嚴不實的現象。

3、工作作風不扎實。作為分管一方面工作的領導幹部,這些年,雖然參與組織制定了一系列各項規章制度,但是在執行上模範帶頭作用發揮的不好,工作作風還不很扎實,存在「搞變通、打插邊球」的思想。

有時由於工作緊迫,為調動大家積極性,在工作運行管理上,急於求成,沒有嚴格按章辦事,造成管理脫節、程序錯位,一些制度執行不嚴,有的地方依然存在問題隱患。

四、今後的努力方向和改進措施

1、不斷強化政治意識。作為黨的一級新聞媒體的責任人,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真正把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四個服從」落實到崗位上行動上,堅決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在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認真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習近平新聞思想講義》等重要文獻,並積極參與所在支部的學習。

不斷武裝頭腦,打牢政治思想理論基礎,努力做到善於克服消極思維、模糊認識所造成的各種束縛,做政治上、紀律上、規矩上的明白人。

2、不斷強化責任意識。作為黨委委派工作的第一責任人,時刻提醒自己始終把黨的紀律挺在前面。自己以身作則帶領全體黨員幹部,認真學習貫徹「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按照「准則」「條例」。

抓好基層黨建工作,經常深入下去了解情況,督促支部三會一課和組織生活的不斷規范,真正發揮出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並拿出切實可行的問題解決方案。對各級幹部進行嚴格管理,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經常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讓「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

堅持黨內談話制度,認真開展提醒談話、誡勉談話。同時,充分發揚黨內民主,保證群眾的參與權知情權,歡迎身邊幹部群眾監督,發現自己和其他領導幹部有思想、作風、紀律等方面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及時提醒談話。發展輕微違紀問題的,及時誡勉談話。

3、不斷強化制度建設。作為一崗雙責的第一責任人,認真開展「一問責八清理」回頭看,排查廉政風險點和管理上容易出漏洞的區域和崗位。修改完善單位財務管理制度、車輛管理管理、差旅接待管理、大型活動審批以及創收成本、創收物管理等方面的規定和制度。

認真履行崗位職責,要求各頻率部室按照崗位目標管理責任制要求,做到定崗到人、定責到人,將各項工作量化細化,層層分解,落實到個人,確保事事有人抓,人人有事干,形成盡職盡責抓工作的良好局面。

4、不斷強化宗旨意識。全力做好自己分管的行政財務、精準脫貧和廣播工作。堅持每月3天以上駐村工作,堅持市委倡導的「吃派飯」,從地頭到炕頭再到心頭,與農民兄弟打成一片。共同謀劃好項目脫貧和產業脫貧,努力增加貧困戶收入,爭取年內脫貧出列。

在工作上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樹立為黨為人民無私奉獻的精神,每月堅持與基層幹部進行一次談心談話,共同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和解決方案,做到問題清思路明。帶頭執行好八項規定和切實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在思想上保持思想道德的純潔性,正確對待權力、金錢、名利,把好權力關、利益關,艱苦樸素,勤儉節約,不奢侈浪費,不追求享受。在作風上要深入實際,聯系群眾,多傾聽群眾意見,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下一步將主動印發徵求意見表,積極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叄』 《荷塘月色》原文與賞析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niǎo,nuó)地開著旳,有羞澀地打著朵兒旳;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mò)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文章這樣描寫荷香:「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種斷斷續續,似有似無的感覺絕不會產生於書聲琅琅的清晨,也不會產生於陽光刺目的中午,只能產生於「牆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的寂靜的月夜。我們再看另一個寫花香的句子:「這里除了光彩,還有淡淡的清香,香氣似乎也是淡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我。」(《紫藤蘿瀑布》)這是燦爛陽光下的花香,紫色的花兒正「在和陽光互相挑逗」著,滿目耀眼的紫色刺激得作者生出「香氣也是淡紫色的」這樣的感覺顯得十分自然。「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一段沒有寫月,但處處有月,荷葉、荷花,都處在朦朧的月光中,有著奇異的光彩。把盛開的和含苞欲放的白花比喻成「明珠」「星星」,從色彩和光華上寫荷花之美。寫荷花的縷縷清香,微風傳送,像遠方飄來的歌聲一樣似有似無,時斷時續,捉摸不定。這幽雅淡遠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獨處時才會有,如在嘈雜的白天,絕不會有這樣的感受。荷香本是嗅覺形象,作者卻把它比喻成「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使其轉化為聽覺形象,這種把一種感覺的形象轉化為另一種感覺的形象的寫法,在修辭學上稱為「通感」或「聯覺」。運用這種修辭方法,可以啟發讀者更加廣闊深遠的想像和聯想,讓讀者從各自的生活經歷和文化素養出發,去領會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境界。又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把荷葉和荷花放在月光的背景下,一個「瀉」字,給人一種奶白色而又鮮明欲滴的實感;一個「浮」字,又表現出月光下荷葉、荷花那種縹緲輕柔的姿容。

『肆』 控輟保學例會制度

<<湖南農村義務教育調查報告>>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人口眾多、生產力發展水平不高的條件下,實現了「兩基」(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歷史性任務,應該說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是,義務教育尤其是農村義務教育還面臨著很多的困難,農民義務教育的負擔較重,城鄉教育差距還有擴大的趨勢,教育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能力亟待加強。為了解我省農村義務教育情況,最近,我們在杭州市餘杭區農調隊、金華市農調隊和龍泉市農調隊的協助下,就我省農村義務教育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我省農村義務教育在規范收費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要杜絕違規收費還任重道遠;農民尤其是欠發達地區的農民義務教育的費用負擔比較重;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待遇還比較低;農村義務教育在相當一部分地區困難還比較多。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我們選擇了餘杭區、金華市婺城區和金東區(下稱金華市)、龍泉市三地分別作為我省發達地區、中等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的代表,以問卷調查的形式,每地調查了100名農村學生家長和10名鄉鎮中小學校長,全省共調查了300名農村學生家長和30名鄉鎮中小學校長。其中中學生、小學生家長和中學校長、小學校長各半,餘杭、龍泉的家長均分布在5個鄉鎮,金華的家長分布在兩區的10個鄉鎮,中小學校長三地均分布在5個以上的鄉鎮。
本次調查所定義的「農村」是指縣城以外的所有鄉鎮,這與湖南省物價局等部門下發的浙價費(2003)21號文件中所指的農村中小學的「農村」有所區別,也就是說在本調查中,農村是指三地市政府或區政府所在地城區以外的所有鄉鎮。調查的時間范圍是2003年春季。
這次接受調查的15所中學,平均在校生規模為727人,比全省平均的928人少21.7%,共有專任教師677名(其中代課教師18名),平均每校44名,師生比為1:16.7,略低於全省平均的1:18.3的比例。被調查的15所小學,有13所是鄉鎮中心小學,2所為金華市的村小,平均在校生規模為465人,比全省平均的384人多21.1%,共有專任教師452名(其中代課教師2名),平均每所小學30名,師生比為1:16,低於全省平均的1:21.5的比例。
二、農村義務教育收費現狀
(一)省級有關部門規定的農村中小學收費標准
省物價局、教育廳、財政廳今年初聯合下發浙價費(2003)21號文件,規定了我省義務教育的收費標准:從2003年春季開學起,城鎮中小學(含鄉鎮初中和鄉鎮中心小學)的雜費標准為:小學每生每學期不超過80元,初中每生每學期不超過110元,具體標准由各市、縣(市 、區)價格部門會同財政、教育部門確定。已實施多媒體教育或開設信息技術課程的中小學,經批准可加收20元的雜費。農村中小學(指村小、完小及中心小學在村裡的辦學點和100個省重點扶貧鄉鎮的中學)的雜費標准為:小學20—45元,初中40—70元。代管費(農村中小學為課本費、作業本費兩項,城鎮中小學再加上音像教材費、講義費和班會費共五項)實行限額控制,具體標准由各市、縣(市、區)相關部門在每學期開學前確定。借讀費小學為300元,初中為600元。
(二)農村初中每生每學期實際繳費657.9元
據三地調查匯總,農村初中每生每學期平均繳納費用為657.9元(不含伙食費,下同),占調查戶家庭人均純收入的15.5%,餘杭、金華、龍泉分別為806.8元、659.0元和512.0元。其中雜費113.5元(含部分學校的信息技術課),佔17.3%,餘杭、金華、龍泉分別為99.3元、128.0元和113.1元;代管費247.6元,佔37.6%,餘杭、金華、龍泉分別為227.2元、259.0元和256.5元;借讀生(共9人)借讀費平均954.4元,餘杭、龍泉分別為1115元和633.3元,金華被調查對象中沒有借讀生;住校生(共64人)住宿費平均158.7元,餘杭、金華、龍泉分別為266.0元、118.0元和92.1元。餘杭區因有部分學校的學生宿舍實行公寓化管理,經區相關部門批准,住宿費可適當超過區定標准。
(三)農村小學每生每學期實際繳費339.0元
根據對150名小學生家長的調查,農村小學每生每學期平均繳納的費用為339.0元,約為初中生的一半,占調查戶家庭人均純收入的8.2%,餘杭、金華、龍泉分別為379.1元、336.1元和299.0元。其中雜費62.9元(含部分學校的信息技術課),佔18.6%,餘杭、金華、龍泉分別為50.6元、69.1元和69.0元;代管費158.6元,佔46.8%,餘杭、金華、龍泉分別為150.4元、127.5元和197.9元;借讀生三地每地各一名,餘杭、金華、龍泉的借讀費分別為400元、300元和60元,平均為253.3元;住校生(共2名,龍泉)住宿費每人均60元。
(四)對收費現狀的基本評價
從以上調查結果來看,三地農村中小學繳費標准除餘杭小學借讀費高出100元外,其它都沒有突破省定標准(見下表),各學校也都能嚴格遵守當地的收費標准,在實地調查中也基本上沒有發現學校超標准收費的情況,多數學生家長對收費工作也給予了肯定。據調查,52%的家長認為目前農村中小學收費比一、二年前規范了,持否定意見的只有1.3%;有21%和43%的家長認為農村稅費改革後中小學生的費用負擔「明顯減輕」和「有所減輕(但不明顯)」。這說明經過治理整頓,從總體上看,我省農村義務教育的收費是規范的、健康的,主流是好的。
三地鄉鎮初中、小學收費標准 單位:元

餘杭 金華 龍泉
小學 農村 雜 費 45 45 45
代管費 120 100 176
借讀費 400 200
住宿費 100 80 60
柴伙費 80
城鎮 雜 費 80 80 70
代管費 200 1-2年級1203-6年級150 210
借讀費 400 300
住宿費 100 100 60
柴伙費 60建制鎮4-6年級80
初中 農村 雜 費 110 70 100龍南鄉70
代管費 250 180 260龍南鄉226
借讀費 800 600龍南鄉400
住宿費 200 80 75
柴伙費 建制鎮80非建制鎮60
城鎮 雜 費 110 110 110
代管費 250 260 260
借讀費 800 600
住宿費 200 120 鄉鎮75
柴伙費 建制鎮80非建制鎮60
註:龍南鄉是全省100個重點扶貧鄉鎮之一。鄉鎮中學和鄉鎮中心小學屬於城鎮收費范圍
三、教師的工資福利待遇
我省目前教師工資都由縣(市、區)財政統一按月發放,從調查的30所農村中小學來看,所有教師都能按時領到工資,沒有拖欠的情況。但縣級統發工資的內容因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一差別較大,有的僅是國家工資,有的則包括了考核獎、崗位津貼、職務補貼等。如餘杭區教師的伙食及誤餐補貼、崗位津貼、物價補貼以及醫保、公積金等都由區財政負擔,龍泉市也在去年解決了教師醫保和公積金費用,金華農村教師考勤獎、年終獎、醫保、公積金等財政還沒有解決,今年下半年開始公積金財政補助每位教師每年800元,合同制教師的養老金、失業保險金財政也還沒有安排。為搞好教師福利待遇,有些學校自籌部份資金,以考核獎、全勤獎等名義給教師每月發放幾十元到一、二百元不等的津貼。
從調查數據來看,三地教師平均年收入(所有工資、福利性收入)為17528元,其中初中教師為18031元,小學教師為17025元,相差不大。比較三地,餘杭教師的工資最高,平均為21455元,高出平均數22.4%,其中初中、小學分別為22294元和20616元;金華次之,平均為16980元,略低於三地平均水平,其中初中、小學分別為17400元和16560元;龍泉最低,平均為14150元,比三地平均低19.3%,比餘杭低34.0%,其中初中、小學分別為14400元和13900元。據分析,各地收入的差距主要是國家工資以外的各種補貼、津貼、獎金等不同造成的。據校長們自己估計,教師的收入與當地的公務員相比要低30%左右。
在一些欠發達地區,教師的生活還比較清貧。我們在龍泉調查時了解到,有一對教齡長達20多年的教師夫婦,工作20多年才積攢了4萬多元積蓄,女兒今年考上大學,要讀完四年大學還得貸款。有的欠發達地區學校的教師,除了財政統發的工資以外,全年的各種獎金、福利加起來也就幾百元錢。一些工作時間不長的年輕教師,年收入才一萬元左右,而要通過函授取得大專文憑,各種花費共要15000元,平均每年5000元,幾乎是年收入的一半。如果想再獲得本科文憑,還得再花三年時間和15000元。有些地方教育局在教師獲得文憑後能給矛一定的補助,有的由學校補助一點,有些地方由於經費困難,全由教師自己承擔。
四、當前農村中小學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這次調查情況看,當前農村中小學教育還存在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有:
(一)教育費用仍是農民比較重的負擔
在調查中,農民普遍反映這幾年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他們感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及各級黨委、政府對他們的關懷和對農村義務教育的重視,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這幾年他們用於子女教育的支出仍越來越多,負擔越來越重。據調查測算,一個小學生一學期的費用平均在500元左右(包括部分學生繳的午餐費),初中生近1000元,如果住校就更高了。對於經濟一般地區農民和欠發達地區農民來說,是一個很重的負擔,尤其是對二孩家庭(欠發達地區二孩家庭往往比發達地區要高)。因而,我們的調查中有44%的調查戶覺得孩子上學的費用負擔很重或比較重,有7.4%的學生家長還反映不能按時足額繳納學雜費,其中金華、龍泉不能按時繳費的家庭分別達到10%和11%。為籌措學雜費,這些家庭不得不向親戚朋友借貸。有的學校同意緩繳或分期繳納,但需由教師個人擔保,到學期結束時如果家長不能足額繳納則由擔保教師承擔責任。有的家長實在繳不出現金,就用雞蛋、糧食、蔬菜等農副產品送給擔保教師沖抵學雜費。據調查戶反映,我們調查的其中一地去年還發生過學生繳不出學雜費而自殺的事件。從我省2700戶農村住戶調查資料也顯示出農民教育負擔的不輕和增長過快,我省2001年農村居民人均學雜費支出269.91元,比上年增長14.1%,2002年增加到337.42元,又比2001年增長了25.0%,遠遠快於收入的增長。
農民教育負擔仍然較重,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以下兩方面的問題非常突出。
1、省定收費范圍外收費比較多。調查結果表明,除雜費、代管費、借讀費、住宿費四項費用以外,小學生每生每學期平均還要繳納其它費用111.6元,占總收費的32.9%%;初中生每生平均每學期繳納其它費用175.4元,占總費用的26.7%。在四項費用之外的收費中,保險費、校服費、假日培訓費(周末、暑假培訓班)佔了絕大部分,有的地方經物價、教育、財政部門同意,對住校生收取60—80元的柴伙費。此外,有些學校還收取名目繁多的費用,如飲水費、優秀生補課費、差生補習費、試卷費、資料費、電教費、晚自修費(或晚自修教師坐班費)、停車費、電腦培訓費、「六一」節建校贊助費等等。個別學校還印製自己學校的信片,以宣傳學校、擴大影響為由要學生購買。
從收費的「合法」性上來說,像校服、保險費,從省到縣(市、區)都強調自願原則,但校方從校容、便於管理和學生意外時的救助能力考慮,實際操作中不少學校存在校方動員學生購買的情況,給家長以強迫的感覺,結果是有三分之一的家長覺得購買行為是出於無奈或不買不好意思。假日培訓應該說是不符合省里的文件精神的,但在我們調查的三地來看,在其中的兩地比較普遍,周末培訓的費用因課程的多少在50—200元之間,培訓的課程也有音樂、體育、美術等,但多數仍是語文、數學、外語及自然。暑假兩周培訓的情況三地都有,有的地方比較普遍。這些假日培訓,都獲得當地相關部門的認可。為了不與省里文件的精神相沖突,有的是社會教育機構出面或委託它們來組織、收費,有的有專門的假日培訓中心,但實際上給學生上課的仍是他們自己的老師。有的學生不想參加但又怕教師在假日培訓時教授在課堂上不講的內容,因此非自願參加的學生不在少數。
除了上述校服、保險和假日培訓的費用外,其它的收費都是屬於明顯的亂收費。其中飲水費已經包含在雜費內,即使學校提供桶裝水也不能另行收費,但在個別市(區)收取飲水費的情況比較普遍。
2、地方制定的收費標准與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有錯位。考慮到我省各縣(包括縣級市 、區)之間經濟發展水平差距很大,省物價、教育和財政部門僅僅規定了有些收費的最高限額或收費的區間范圍,並把收費標準的制訂權下放到縣(縣級市、區)一級,以便讓各地根據自己的經濟發展狀況和群眾的收入水平來確定收費標准。但事實上各地都沒有很好地貫徹這一要求,基本上採用了省定的最高標准收費,尤其是人人都要繳的雜費和代管費,沒有體現出與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應的梯度(見上表)。
以餘杭區和龍泉市為例,據農村住戶調查,2002年龍泉農民人均純收入只有餘杭的47%;這次被調查的家長自己估算,餘杭農民年人均純收入為6914.5元,龍泉為2558.8元,龍泉僅為餘杭的37%。但農村小學雜費和代管費合計(以下稱「兩費」)龍泉為221元,餘杭為165元,龍泉反而比餘杭高出33.9%;借讀費和住宿費餘杭比龍泉要高些,但由於借讀生和住校生比例不高(尤其是借讀生),對群眾的影響面不大。其結果,龍泉小學生一學期的費用負擔佔到農民人均年收入的11.8%,初中生佔到19.9%。而餘杭小學生和初中生的費用雖然絕對額比龍泉要相應高出80元和295元,但占農民人均年收入的比重僅為5.6%和11.6%,顯然大大低於龍泉的負擔水平。由此說明,教育收費如果不考慮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那麼即使完全按標准規范收費,在一部分地方農民仍會感到負擔很重。
此外,部份學校在收取柴伙費、減免學雜費等方面做得也不夠好。如大部份家長認為一學期柴伙費成本最多也就30元左右,但學校收取的標准大都在60元左右。又如貧困生學雜費的減免比較困難,根據家長自己的申報,只有2.3%的學生享受了減免,遠遠低於省「一局兩廳」文件規定的10%的要求。
面對較重的教育負擔,廣大農民群眾(特別在欠發達地區)希望能把子女教育的費用負擔降下來,尤其是義務教育,要名符其實。經濟比較困難的家庭希望購買校服、保險時能真正自願,學校也不要要求在升旗儀式及其它集體活動時一律穿校服,否則對買不起校報的貧困家庭的子女在自尊心上是一種打擊。
(二)學校經費緊缺,負債辦學現象普遍
目前農村中小學尤其是經濟不很發達地區的農村中小學普遍存在經費嚴重短缺的現象,即使在很多發達地區,經費也不寬裕。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運轉主要是靠雜費來維持的,有的地方教育局或鎮政府雖有少量的生均公用經費下撥到學校作為補充(一般每年每生在20—50元之間),但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教育經費短缺的矛盾。所以現在農村中小學很多校長把工作重點放在討錢、要錢上,向教育主管部門要,向鄉鎮領導討,實在沒辦法的就向學生亂收費。對於教育亂收費,社會各界往往歸因於校方,怪罪校長。其實在某種程度上,校長是在「為政府分憂,替政府受過」。
由於學校經費緊缺,目前還有很多學校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負債。在被調查的15所中學中,有11所負債,共負債822餘萬元,平均每校近75萬元。其中餘杭2所,平均每所負債19萬元;金華5所,平均每所負債82萬元;龍泉4所,平均每所負債93萬元。在被調查的15所小學中,有6所負債,共負債143萬元,平均每所近24萬元。其中餘杭1所,負債18萬元;金華3所,平均每所負債31萬元;龍泉2所,平均每所負債15萬元。負債的原因,有的因修建教育樓、綜合樓、食堂、宿舍、操場等而欠債;有的拖欠新華書店、印刷廠、教育局資料室等書費、資料費;有的因創綠色學校、創省教育強鎮需要,整治校園、添置儀器、設備和圖書造成欠款;有的因開設信息技術課購置電腦、建校園網負債;還有的是拖欠辦公費、教師獎金。金華一中學甚至欠個人借款60萬元。
還是因為經費緊缺,許多學校教育設施得不到改善,校舍不能得到及時修繕和增加。在調查中,有51%的家長認為學校的教育設施、設備很一般或不太好;30所學校中,僅有8所學校擁有標准操場。盡管這幾年在改造中小學危房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績,但在農村很多地方學校的教學、生活用房還是很不足。據龍泉市教育局反映,如對照我省建設三類學校標准(最低標准),該市還缺少學校用地11萬平方米,校舍少8.6萬平方米。在金華,有的教師調侃說,他們住校生的住宿條件還沒有奶牛的好。有的校長明知他們的教師宿舍是危房但不敢上報,否則要封存,這樣教師反而沒有地方住了。
(三)優秀教師流失較多,師資隊伍素質有待提高
各地反映,目前農村中小學優秀教師流失現象較為普遍。據被調查的30所中小學統計,近三年來有21名教師(其中初中19名,小學2名)因待遇低而離開了教師隊伍從事他業,有45名教師流向了待遇好的城市(鎮)學校。現在一些民辦、私立學校經常到鄉鎮中小學去挖人才,年薪往往可以增加1倍左右,而且工作量還比較小。如餘杭塘棲一中學反映,今年他們學校就走了4名教師,民辦學校給的年薪是5萬元一年(目前他們教師的年薪只有2.5—3萬元)。在他們學校一個英語教師要教三個班的課,而在民辦學校只教一個班的課。有的地方民辦學校甚至不要檔案,可以為招來的教師重新建檔;也有的地方規定去民辦學校的教師檔案可以放在教育局。有的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門每年都要對教師進行考試、考核,將一些優秀教師調入城區學校或其他一些離城區近、教育質量好、待遇高的學校。這些教師大多是縣(市 、區)級骨幹教師或教壇新秀,是學校師資隊伍中的棟梁,學校在培養他們時往往花了很多人力、物力和財力,他們的離去不但給學校的教育計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紊亂,也給教育質量帶來一定影響,更是給學校培養教師工作的信心以打擊。有的校長說,以後在培養教師時只要培養成「半成品」就行了,即培養出來後不給上報評「骨幹教師」或「教壇新秀」,以免被人挖走,但這樣又會挫傷教師的積極性。
骨幹教師的流失導致農村教育質量下降,使農村生源流失。在有些地方,農村生源流失問題已比較嚴重,一些比較優秀的學生或家庭比較富裕的學生,都流向了城區比較好的學校。 如金華市金東區嶺下鎮中心小學今年有畢業生142人,升入當地初中的只有75人。其中一個班54人,只有9人升入當地初中;餘杭塘棲三中去年有90多人流向其他學校,今年又有50多人外流;餘杭超山中心小學有70多人外出求學,佔在校學生的10%。
在優秀教師流失的同時,農村中小學因各方面條件相對較差,生活艱苦,比較難吸引高學歷、高水平的教師去工作,師資隊伍素質不高的問題也較突出。從學生家長的反映看,有45%的家長認為學校的師資條件一般或不太滿意,部分家長認為教師的責任心不強、敬業精神不夠。反映的問題有:有的教師教育時間縮水,往往讓學生自學;有的教師不批作業由學生代批,個別甚至連考卷也不批,僅根據平時的印象來給分;有的教師動不動就體罰學生等。從教師的學歷看,金華、龍泉兩地初中教師本科及以上學歷的比例分別為13.9%和22.5%,比全省30.3%的平均水平分別低16 .4個百分點和1.9個百分點;兩地小學教師大專及以上學歷的比例分別為23.1%和28.4%,比全省34.4%的平均水平分別低11.3個百分點和6個百分點。
(四)報刊征訂任務重
在我們的調查中,農村中小學校長普遍對報刊征訂意見很大。我們調查了9所中學和9所小學2003年的報刊征訂情況。每所中學的報刊支出平均達13459元,佔全部雜費收入的14.1%,其中7273元為非自願訂閱,佔到報刊支出的54.0%;每所小學報刊支出平均為6099元,占雜費收入的19.4%,其中1974元為非自願訂閱,佔32.4%。非自願訂閱多是因為上級有任務或是有關部門領導打招呼的結果,訂閱的報刊雜志五花八門,有中央、省、市、縣級黨報(越是下級的黨報數量越多),有各級晚報、《求是》、《共產黨員》、《錢江廉潮》、《半月談》、《時代先鋒》、《湖南宣傳》、《今日湖南》、《新農村》、《人民公安》、《江南警界》、《物價公報》、《質量時刊》、《中國教育報》、《教育信息報》、《中國教工》等等,有的市(縣)級黨報教職員工人手一份還有多。我們在調查時一位曾擔任過中學校長的業內人士也反映,為了完成報刊征訂任務,當地一位宣傳部的領導親自來到學校,要求他訂閱報刊,看他有點勉強,他說我來了吃飯你總要招待的,如果你不訂,我多來幾次你的招待費不就多了嗎?言下之意還不如主動訂閱為好。
(五)教育收費卡制度執行不力
為切實減輕農民的教育負擔,防止教育亂收費,近年來,教育部門出台了教育收費公示制度和收費卡制度,即教育收費不但要公示,每位家長還必須有收費卡。但實際上這項制度執行的不夠理想。在這次被調查的300名中小學家長中,有66.8%家長反映學校沒有執行收費卡制度。有的學校認為已經實行了收費公示,就不必再搞收費卡了;有的則以學生保管易丟失為由,家長簽名後校方「代為保管」。沒有收費卡,就不利於家長對學期中間的收費進行監督。代管費的開支省里是有嚴格規定的,但有不少學校將水電費、報刊費等也在代管費中列支,這些學校在學期結束時是不可能向家長出具「收費清單」的,代管費多退少不補也就失去了實際意義。
五、對發展農村義務教育的幾點建議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我國80%的人口在農村,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在農村,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農村教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農村義務教育是農村教育的主體,發展農村義務教育,使廣大農村學齡兒童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是實現教育公平和體現社會公正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社會主義教育的本質要求,更是提高農民素質、實現全面小康的重要保證。應該說自1985年實施義務教育以來,我省的義務教育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目前全省小學六年制招生比例達到了99.8%,小學入學率達到了99.99%,小學畢業生升學率達到99.98%,初中入學率、鞏固率分別達到了98.36%和99.79%。我省作為一個經濟發達省份,農村義務教育也已走在全國的前列,但農民的文化程度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2000年我省6歲及以上農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為6.62年,低於全國6.78年的平均水平,這與我省的經濟地位很不相稱。我省要提前實現全面小康,關鍵是提高農民的素質。高素質的農村勞動力資源,對我省的現代化建設是一個極大的推動,而大量不符合現代化要求的農村勞動力必將成為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包袱。農村義務教育是提高農民素質的基礎性工作,目前的農村義務教育從「量」上來看(如小學入學率,小學畢業生升學率,初中入學率、鞏固率等)已經是形勢喜人了,但在提高教育質量上仍面臨很多困難和問題,仍有很多工作要做。為此,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一)改革官員考核辦法,真正重視和發展教育事業
由於教育投入不像有形投入一樣能迅速見效,教育的重要性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認識的,但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國力的增強,又無不體現出教育的重要性。國際上也不乏這方面的經驗和教訓。英國是現代工業的發源地,曾是老牌的經濟強國。1850年前後,英國有大量的勞動者從鄉村遷移到城市,在新工廠工作。但英國政府沒有為這些工人的子女修建學校。到十九世紀末,由於缺乏受過良好教育的勞動力隊伍,英國對電力、冶金和化學等技術的掌握遠遠落後於重視對教育進行投資的德國。因此,進入二十世紀時,英國沒有保持住其原本在技術和生產力方面的巨大優勢。與此相反,愛爾蘭則是另一個例子。愛爾蘭是一個歐洲小國,面積7萬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80多萬人。它在1973年加入歐共體(歐盟前身)時,還是一個農業國,是歐洲最窮的國家。加入歐共體後,愛爾蘭政府十分重視教育工作,大幅度增加教育經費,教育開支佔GDP的比例在西方國家名列前茅,由此帶來科技突飛猛進,用了不到二十年的時間,由歐洲最窮的國家變為最富國家,這在世界上是少有其匹的。目前,愛爾蘭是世界上15到29歲年齡段人口在校就讀率最高的國家和世界人均教育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軟體開發超過傳統的美國和印度,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年出口額達到120億美元。這兩個事例,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了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在我們國家,教育的重要性已經被包括文盲在內的絕大多數家長所認識,他們節衣縮食,把家庭的很大一部分收入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中。我們在調查中了解到,有的貧困山區的家長為了讓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不惜下山在城市(鎮)邊緣搭起十分簡陋的棚子,用打工甚至拾荒賺來的錢供子女在城鎮上學。因為他們清楚,教育是解決貧富差距的最好辦法,也是改變他們子女命運的有效途徑。但是我們的很多幹部,對教育的重要性還認識不足,或者只是在言行上重視教育,在行動上做得非常不夠。聯合國主管教育的官員說,我國政府教育投入約佔GDP的2.2%,還不到聯合國推薦水平6%的一半。政府預算只佔教育開支的53%,其餘的47%不得不由家庭或私營部門支付。政府預算不足也正是10 年來教育亂收費屢禁不止的主要原因。聯合國有關資料顯示,我國的有形投入是教育投入的15倍左右,明顯高於其它發展中國家。很多地方政府有錢搞開發,但沒錢辦教育,這是政府在指導思想上的偏差。其實,很多政府官員作為家長,他們對自己子女的教育也是十分重視的。使他們在實際工作中輕文教衛重GDP的根源在於上級對下級的考核制度上。目前上級對下級的考核往往以經濟增長指
2011年

『伍』 慈善 徵文1000字

我們應該有一顆善良的心,一顆純潔的心。

我常常看到一些同學的學習不好。天天帶零花錢到學校,在校門口買一些與學習無關緊要的東西,帶到教室里玩。上課時不是這樣東西不見了,就是那個東西沒帶(或沒有)。你平時不是有零花錢嗎?為什麼不去買呢?

我也看到有的同學上課,一天有一樣玩具被老師沒收了,就這樣一直買,老師就一直收,你家錢多嗎?你在為災區捐錢的時候,你怎麼不多捐一點呢?我希望同學們,你們為什麼喜歡亂花錢,你們是否知道你們的父母,掙點錢容易嗎?

你們應該從父母的角度來為父母想一想,如果你們有孩子,你的孩子在胡亂花錢,你們會怎麼想?你們會希望孩子好好學習,不亂花錢,你們的父母又何嘗不是?

如果厄運降臨在你的身上,你是多麼渴望別人賑濟你,如果不救濟你,你是多麼的悲傷啊!難道災區的小朋友不是這樣?他(她)們是多想再一次的回到歡樂的大學堂。

同學們,我們要多為父母著想,多給災區人民多一點關懷!讓我們的行動感染更多的人!讓父母少操一分心,多一分安慰!

記憶中小的時候家長和老師就一直教導我們:做人要以善為本,謙遜有禮,要懂得感恩和豁達,如果說社會是一個大家庭,那麼都市裡的每一個人就是城市的縮影和細胞,當他人遭遇到挫折和不幸的時候,我們若能夠適時的伸出援手,獻出一份愛,那麼那其樂融融的場面將會被典藏和升華,近而影響到我們身邊更多的人。
以前或許我並不理解「慈善」的力量有多大,正是2008年的那場浩劫給予了我正面的沖擊力和感召力,也讓我真正開始了與慈善事業結緣的旅途。
地動山搖江怒吼,
震天崩地兩相望,
鳴金集資赴災區,
人心所向祈平安,
間隙餘波系中華,
冷峻應對顧全局,
暖風脈動同胞情。
2008年是一個難忘的年度,5月12日也給我們留下了最最深刻的回憶,14:28分那一刻地震的威力無疑是災難性的,除了山崩地裂,流離失所,還有一幕幕凄楚悲愴的絕別,或許人生最大的痛苦就在於離別,而且是陰陽相隔,永不相見,最無可奈何感觸的是力不能及,疏途不同歸,人生有著太多的無能為力,或許這一種生死煎熬和精神磨礪也只有親身經歷過這樣場景並劫後餘生的人才能真正的了解和體味,或許我可以做的僅僅就是憑借文字的力量來緬懷下離逝的同胞,用一顆慈善的心和點滴的給予來奉獻那一份微不足道的綿力。
伴隨著地震報導的深入,公司和街道都在第一時間組織了募捐活動,震盪帶來的損失極其的慘烈,死亡和失蹤人數仍在不斷的疊加,一組組最新發回的新聞報導,一幕幕血肉模糊的場景,一段段淚流滿面的畫面都深深的牽扯住了我的心,心動心疼心激盪,祈禱蒼天化祥和,弱水三千泛淚滴,濃濃鄉愁情無價,我積極加入了向紅十字會捐款的活動,並動員自己的媽媽爸爸和親戚好友也及時加入到募捐的隊伍中,同時收集了大量的相關信息,通過網路的方式號召身邊更多的朋友一起加入進來,一起擴充慈善的隊伍,將愛的力量曼延開來,近而沉醉的更深,更濃,更多,更強大。
間或或許也是永生,佛說凡事皆因果,皆有定數,或許從你出生後的第一聲啼哭起此生早已註定了一些無可奈何,聖經說過人生來就是受苦的,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時候會為我們打開一扇窗,所以與其悲痛欲絕不如攜手互助,用人間的溫暖去安撫受災者的心,幫助他們重建家園,世代延席。若將慈善作為一種事業來進行,在溫暖他人的同時也溫暖了我們自己,愛的能量很大,因為那包含了期許和寄託,愛的能量也很深,因為那包含了對未來的展望和期盼,目睹了那場浩劫後我就立志要將慈善事業進行到底,不時的將自己的衣物和錢財物資捐獻給有需要的朋友,讓慈善落實到實處,讓更多的朋友切實的得到幫助。

幫助別人是一種福氣

老程家又來客人了,寂然靜謐的樓道頓時充滿了歡聲笑語。樓上樓下、遠親近鄰誰都知道,閩西客人又來了。男男女女左一聲「程伯伯」右一聲「程大娘」,那親昵勁比親閨女、親兒子還粘乎。熟知內情的老朋友都由衷地投來欽佩和崇敬的目光。
老程叫程振明,退休前是廈門市中級法院正處級審判員、高級法官,今年73歲。個中緣由,還得從頭說起。
前幾年老程搬了新家,鄰居和同事都不理解,老程家的經濟生活以前比較拮據,時常收集親戚朋友的舊衣服也許有必要。現在一般地說還算過得去,可他還是把自己家和親戚朋友家收集來的舊衣服、舊鞋子、舊被子,十分認真地洗洗涮涮,掛萬國彩旗一般,晾曬一大片,大有「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傳統遺風。他把舊衣物洗凈晾乾,仔細折疊,分門別類精心打包,親自送往上杭或請人托運帶去。有的同事說:「老程是地地道道的廈門人,並沒有親戚在上杭呀!」
是的,從親緣上講,老程是沒有親戚在上杭,而從感情上說,那裡有比親戚還親的鄉親。文革時期,幹部下放,老程來到上杭縣溪口鄉大豐村楊泥坑自然村,整整呆了3年,與當地鄉親結下濃濃的手足情誼。 十幾年過去了,老程年事漸高,沒法每年往鄉下跑。但他依然堅持不懈,將衣物托運、郵寄或托來廈打工的農民工帶回去,請當年的老房東分送給村裡的貧困戶。這樣的善舉在親戚朋友間漸漸傳開,大家不約而同把舊衣物收攏了送到老程家,有些同事知道此事,也紛紛加入捐衣物的行列。老程家成了舊衣物的集散地。
早些年,程振明的家庭經濟上並不寬裕,住房也不寬敞,上有老下有小,曾經是區里著名的四代同堂的「五好家庭」。即使在那樣的條件下,每年最少也要送100多件衣服、十幾雙鞋子。時間長了,從哪年開始也記不清了,20多年沒間斷,也無法統計到底送了多少件衣物。理不清有多少貧困老人,穿著廈門親人送來的棉襖熬過冰徹肌骨的倒春寒;有多少清貧的孩子,穿上散發著廈門親人身體氣息的衣服一蹦一跳地走在上學的路上。一直到現在,每年還要寄2至3次,程振明就是這樣默默無聞地做著這令人想起就激動不已的事。
1998年,老房東的女兒考上福建政法學校。當時一斤穀子四毛多錢,老房東和親戚們賣盡當年收成的全部穀子送孩子上學。老程聽了心裡十分難受,他和家人商量後,每月資助這貧困的孩子100元,連續3年讓她修完學業。
「能幫助別人是一種福氣。有福氣,要珍惜。」這話十分世俗,其實也十分傳統、十分高尚。遇上機會做點好事並不難,數十年惦記著做一件好事則難能可貴,那必須有一顆金子般珍貴的心。 (作者 林良材)

我所經歷的國外慈善

我想說說我在英國的親身經歷。記得剛到的時候,就被鬧市裡背著個小紅桶向過往行人乞討的人搞糊塗了。難道發達國家連乞丐都穿得這么體面?後來才注意到,這些小紅桶上印有例如「癌症基金會」等組織的名字。而這些在寒風中奔走在鬧市乞討的是為慈善機構募捐的義工。後來,慢慢對英國的慈善有更多的了解。街上林林總總的慈善商店陳列著各種各樣的二手商品,都是民眾無償捐贈的舊貨,價格相當便宜,賣得的款項作為慈善基金由相應的基金會管理,並發給需要救助的人。
雖然作為窮留學生,身上沒什麼錢,也許是受這里的氣氛感染,路過小紅桶的時候,也會把口袋裡的零錢捐出。平時不穿的衣物,第一個想到的也是捐給慈善商店。慈善商店的經營主要靠義工來完成,商店玻璃上經常會貼著尋求義工和捐贈廣告。我經常看到穿著裙子絲襪,抹著口紅的傳統英國老太太們在店裡不停地忙這忙那,盡管她們步履緩慢。慈善商店是一舉兩得,既讓不富裕的人低價買到合適商品,賣的錢還可以為需要幫助的人送去溫暖。我的公司法老師曾經開玩笑說,當年他畢業時去應聘工作,穿的一身西裝還是從慈善商店花6磅買到的。
還有一位教國際稅法的老師,同時在事務所兼職,可以說收入頗豐。在我們第二學期最後一堂課的時候,他突然穿著一身小丑裝,鼻子上掛個小紅球,端著講義給我們上課!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紛紛拿出手機給老師拍照,老師也十分合作地擺出各種POSE(姿勢)。笑完之後,老師端出一白色紙盒,捐錢!原來,那天是搞笑救濟日——RED NOSE DAY,英國一年一度的募捐活動。老師滿面笑意地說,下午他還要去見客戶,就准備穿著這身衣服去,應該會有大筆收獲!原來,不是老師特立獨行,在「紅鼻日」里,全英國紅鼻子滿天飛,用這種「不正經」的方式做「正兒八經」的募捐,創意還真不一般,捐款紀錄年年創新高。
學期結束,我自己也加入了義工的行列。在英國的市民咨詢委員會當助理。這是個非政府非營利組織,給市民免費提供各種咨詢服務,包括消費者權益,法律事務,僱傭關系,移民等,咨詢員也都是義工,其中有一部分是律師,他們經過系統培訓後,每周撥出幾小時義務為民眾解答問題,有時還會作為他們的代理,為他們爭取該得的權益。每天來咨詢的民眾絡繹不絕。咨詢的問題都有記錄並加以統計,以作為反映社會問題。當然很重要的一點,對民眾提供的信息絕對保密。在國內本科期間,我也參加了學校的大學生法律援助中心,性質與市民咨詢委員會相似。但區別在於,開展大學生法律援助中心的范圍不夠廣,發起的人數有限,運作也缺乏資金的支持。
總的來說,目前中國的慈善活動的范圍不夠廣,主要是缺乏組織有序的機構。英國的慈善基金會很值得借鑒。其次,國家的扶持與鼓勵很重要,比如說,規定捐款可免去相應數額的所得稅。再次,捐款支出的透明度。如果有清晰的支出說明和相應的監督機制,人們就不至於懷疑自己捐款的去處,會鼓勵更多的人放心地「獻出愛心」。 (作者 申芳)

一元錢的愛心

他從內地貧困山區到徐州打工,可是剛到這座城市,在找第一個工作時,就被黑中介騙了,騙去200元押金,又沒有找到工作,就蒸發了。
一周過去了,他工作沒有著落,身上的錢也只剩下10元。就在此時他又從報紙上看到一個在城郊的一家企業在招工,於是他第二天結了帳,剩下5元,連早飯他都沒有吃,就搭上了班車。上了車,售售票員開始收錢。他報了地名,售票員說要六塊。他在身上所有的口袋裡亂翻,其實他知道自己不可能翻出多餘的一分錢,卻仍是裝模作樣地尋找,最後他把身上僅剩的五塊錢遞給了售票員。
「差一塊。」售票員面無表情地問答。
「就這些了。」他說。
「差一塊錢,只能到鎮上,還有四公里哦。」他怕耽誤招工時間,再失去這個機會,自己回來的錢都沒有了,於是他想請售票員行行好,便哀求道:「我是從外地來的,找工作時錢被騙了,能不能……」「別說得那麼可憐,這樣騙人的話我聽多了,不行!」售票員不客氣地拒絕了。
他的眼淚在眼眶中打轉,肚子餓得咕咕地叫,他手握著拳頭,恨不得湊售票員一頓。「那就到鎮上,剩下的路我走過去。」他還是忍住了。這次出來讓他受盡了苦,為了省錢,在火車上都是吃家裡帶來的冷饅頭。來了後,是住在地下室,十人擠的大通鋪,一天只吃一頓飯,可是工作沒找著,錢被騙去了。眼看著就要流落街頭,面對今後他真不敢想……他突然想到:剛才坐他身邊的人,拿出皮夾子買票時,他看到裡面有近千元。他此時靠在車窗邊睡著了,口袋裡的皮夾子已經露出了1/4,很好拿。他很想——因為自己本來是有錢的,也是被城裡人騙掉的。他拿別人的錢,這叫「以牙還牙」。
正在他尋找機會拿錢包時,突然有人輕輕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他嚇出一身冷汗,轉過頭,看到一隻纖細的手,手指間捏著一張嶄新的一元錢。他愣了愣,一位小姐向他微笑。
在他幾乎絕望時,這一元錢是天使,他眼睛裡的淚水不爭氣地掉了兩滴下來。小姐把一元錢交給了售票員,說是給這位先生補票的。接下來,他突然沒有再想去偷錢包了。那位女孩就是這家工廠的員工,後來她招呼他下車,把他帶到那家工廠。他真的很幸運,居然被錄用了。他便有了住處,有了飯吃。五年後,他成了這家公司的技術骨幹,有一次市裡為一名白血病孩子捐款活動中,他捐了2萬元。當記者采訪他時,他說出了上面的這個故事,他說他要感謝徐州這座城市,感謝那位小姐,他是來報恩的。

『陸』 我講身邊的慈善故事作文1000字

我們應該有一顆善良的心,一顆純潔的心。

我常常看到一些同學的學習不好。天天帶零花錢到學校,在校門口買一些與學習無關緊要的東西,帶到教室里玩。上課時不是這樣東西不見了,就是那個東西沒帶(或沒有)。你平時不是有零花錢嗎?為什麼不去買呢?

我也看到有的同學上課,一天有一樣玩具被老師沒收了,就這樣一直買,老師就一直收,你家錢多嗎?你在為災區捐錢的時候,你怎麼不多捐一點呢?我希望同學們,你們為什麼喜歡亂花錢,你們是否知道你們的父母,掙點錢容易嗎?

你們應該從父母的角度來為父母想一想,如果你們有孩子,你的孩子在胡亂花錢,你們會怎麼想?你們會希望孩子好好學習,不亂花錢,你們的父母又何嘗不是?

如果厄運降臨在你的身上,你是多麼渴望別人賑濟你,如果不救濟你,你是多麼的悲傷啊!難道災區的小朋友不是這樣?他(她)們是多想再一次的回到歡樂的大學堂。

同學們,我們要多為父母著想,多給災區人民多一點關懷!讓我們的行動感染更多的人!讓父母少操一分心,多一分安慰!

記憶中小的時候家長和老師就一直教導我們:做人要以善為本,謙遜有禮,要懂得感恩和豁達,如果說社會是一個大家庭,那麼都市裡的每一個人就是城市的縮影和細胞,當他人遭遇到挫折和不幸的時候,我們若能夠適時的伸出援手,獻出一份愛,那麼那其樂融融的場面將會被典藏和升華,近而影響到我們身邊更多的人。
以前或許我並不理解「慈善」的力量有多大,正是2008年的那場浩劫給予了我正面的沖擊力和感召力,也讓我真正開始了與慈善事業結緣的旅途。
地動山搖江怒吼,
震天崩地兩相望,
鳴金集資赴災區,
人心所向祈平安,
間隙餘波系中華,
冷峻應對顧全局,
暖風脈動同胞情。
2008年是一個難忘的年度,5月12日也給我們留下了最最深刻的回憶,14:28分那一刻地震的威力無疑是災難性的,除了山崩地裂,流離失所,還有一幕幕凄楚悲愴的絕別,或許人生最大的痛苦就在於離別,而且是陰陽相隔,永不相見,最無可奈何感觸的是力不能及,疏途不同歸,人生有著太多的無能為力,或許這一種生死煎熬和精神磨礪也只有親身經歷過這樣場景並劫後餘生的人才能真正的了解和體味,或許我可以做的僅僅就是憑借文字的力量來緬懷下離逝的同胞,用一顆慈善的心和點滴的給予來奉獻那一份微不足道的綿力。
伴隨著地震報導的深入,公司和街道都在第一時間組織了募捐活動,震盪帶來的損失極其的慘烈,死亡和失蹤人數仍在不斷的疊加,一組組最新發回的新聞報導,一幕幕血肉模糊的場景,一段段淚流滿面的畫面都深深的牽扯住了我的心,心動心疼心激盪,祈禱蒼天化祥和,弱水三千泛淚滴,濃濃鄉愁情無價,我積極加入了向紅十字會捐款的活動,並動員自己的媽媽爸爸和親戚好友也及時加入到募捐的隊伍中,同時收集了大量的相關信息,通過網路的方式號召身邊更多的朋友一起加入進來,一起擴充慈善的隊伍,將愛的力量曼延開來,近而沉醉的更深,更濃,更多,更強大。
間或或許也是永生,佛說凡事皆因果,皆有定數,或許從你出生後的第一聲啼哭起此生早已註定了一些無可奈何,聖經說過人生來就是受苦的,上帝在關上一扇門的時候會為我們打開一扇窗,所以與其悲痛欲絕不如攜手互助,用人間的溫暖去安撫受災者的心,幫助他們重建家園,世代延席。若將慈善作為一種事業來進行,在溫暖他人的同時也溫暖了我們自己,愛的能量很大,因為那包含了期許和寄託,愛的能量也很深,因為那包含了對未來的展望和期盼,目睹了那場浩劫後我就立志要將慈善事業進行到底,不時的將自己的衣物和錢財物資捐獻給有需要的朋友,讓慈善落實到實處,讓更多的朋友切實的得到幫助。

幫助別人是一種福氣

老程家又來客人了,寂然靜謐的樓道頓時充滿了歡聲笑語。樓上樓下、遠親近鄰誰都知道,閩西客人又來了。男男女女左一聲「程伯伯」右一聲「程大娘」,那親昵勁比親閨女、親兒子還粘乎。熟知內情的老朋友都由衷地投來欽佩和崇敬的目光。
老程叫程振明,退休前是廈門市中級法院正處級審判員、高級法官,今年73歲。個中緣由,還得從頭說起。
前幾年老程搬了新家,鄰居和同事都不理解,老程家的經濟生活以前比較拮據,時常收集親戚朋友的舊衣服也許有必要。現在一般地說還算過得去,可他還是把自己家和親戚朋友家收集來的舊衣服、舊鞋子、舊被子,十分認真地洗洗涮涮,掛萬國彩旗一般,晾曬一大片,大有「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傳統遺風。他把舊衣物洗凈晾乾,仔細折疊,分門別類精心打包,親自送往上杭或請人托運帶去。有的同事說:「老程是地地道道的廈門人,並沒有親戚在上杭呀!」
是的,從親緣上講,老程是沒有親戚在上杭,而從感情上說,那裡有比親戚還親的鄉親。文革時期,幹部下放,老程來到上杭縣溪口鄉大豐村楊泥坑自然村,整整呆了3年,與當地鄉親結下濃濃的手足情誼。 十幾年過去了,老程年事漸高,沒法每年往鄉下跑。但他依然堅持不懈,將衣物托運、郵寄或托來廈打工的農民工帶回去,請當年的老房東分送給村裡的貧困戶。這樣的善舉在親戚朋友間漸漸傳開,大家不約而同把舊衣物收攏了送到老程家,有些同事知道此事,也紛紛加入捐衣物的行列。老程家成了舊衣物的集散地。
早些年,程振明的家庭經濟上並不寬裕,住房也不寬敞,上有老下有小,曾經是區里著名的四代同堂的「五好家庭」。即使在那樣的條件下,每年最少也要送100多件衣服、十幾雙鞋子。時間長了,從哪年開始也記不清了,20多年沒間斷,也無法統計到底送了多少件衣物。理不清有多少貧困老人,穿著廈門親人送來的棉襖熬過冰徹肌骨的倒春寒;有多少清貧的孩子,穿上散發著廈門親人身體氣息的衣服一蹦一跳地走在上學的路上。一直到現在,每年還要寄2至3次,程振明就是這樣默默無聞地做著這令人想起就激動不已的事。
1998年,老房東的女兒考上福建政法學校。當時一斤穀子四毛多錢,老房東和親戚們賣盡當年收成的全部穀子送孩子上學。老程聽了心裡十分難受,他和家人商量後,每月資助這貧困的孩子100元,連續3年讓她修完學業。
「能幫助別人是一種福氣。有福氣,要珍惜。」這話十分世俗,其實也十分傳統、十分高尚。遇上機會做點好事並不難,數十年惦記著做一件好事則難能可貴,那必須有一顆金子般珍貴的心。 (作者 林良材)

我所經歷的國外慈善

我想說說我在英國的親身經歷。記得剛到的時候,就被鬧市裡背著個小紅桶向過往行人乞討的人搞糊塗了。難道發達國家連乞丐都穿得這么體面?後來才注意到,這些小紅桶上印有例如「癌症基金會」等組織的名字。而這些在寒風中奔走在鬧市乞討的是為慈善機構募捐的義工。後來,慢慢對英國的慈善有更多的了解。街上林林總總的慈善商店陳列著各種各樣的二手商品,都是民眾無償捐贈的舊貨,價格相當便宜,賣得的款項作為慈善基金由相應的基金會管理,並發給需要救助的人。
雖然作為窮留學生,身上沒什麼錢,也許是受這里的氣氛感染,路過小紅桶的時候,也會把口袋裡的零錢捐出。平時不穿的衣物,第一個想到的也是捐給慈善商店。慈善商店的經營主要靠義工來完成,商店玻璃上經常會貼著尋求義工和捐贈廣告。我經常看到穿著裙子絲襪,抹著口紅的傳統英國老太太們在店裡不停地忙這忙那,盡管她們步履緩慢。慈善商店是一舉兩得,既讓不富裕的人低價買到合適商品,賣的錢還可以為需要幫助的人送去溫暖。我的公司法老師曾經開玩笑說,當年他畢業時去應聘工作,穿的一身西裝還是從慈善商店花6磅買到的。
還有一位教國際稅法的老師,同時在事務所兼職,可以說收入頗豐。在我們第二學期最後一堂課的時候,他突然穿著一身小丑裝,鼻子上掛個小紅球,端著講義給我們上課!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紛紛拿出手機給老師拍照,老師也十分合作地擺出各種POSE(姿勢)。笑完之後,老師端出一白色紙盒,捐錢!原來,那天是搞笑救濟日——REDNOSE DAY,英國一年一度的募捐活動。老師滿面笑意地說,下午他還要去見客戶,就准備穿著這身衣服去,應該會有大筆收獲!原來,不是老師特立獨行,在「紅鼻日」里,全英國紅鼻子滿天飛,用這種「不正經」的方式做「正兒八經」的募捐,創意還真不一般,捐款紀錄年年創新高。
學期結束,我自己也加入了義工的行列。在英國的市民咨詢委員會當助理。這是個非政府非營利組織,給市民免費提供各種咨詢服務,包括消費者權益,法律事務,僱傭關系,移民等,咨詢員也都是義工,其中有一部分是律師,他們經過系統培訓後,每周撥出幾小時義務為民眾解答問題,有時還會作為他們的代理,為他們爭取該得的權益。每天來咨詢的民眾絡繹不絕。咨詢的問題都有記錄並加以統計,以作為反映社會問題。當然很重要的一點,對民眾提供的信息絕對保密。在國內本科期間,我也參加了學校的大學生法律援助中心,性質與市民咨詢委員會相似。但區別在於,開展大學生法律援助中心的范圍不夠廣,發起的人數有限,運作也缺乏資金的支持。
總的來說,目前中國的慈善活動的范圍不夠廣,主要是缺乏組織有序的機構。英國的慈善基金會很值得借鑒。其次,國家的扶持與鼓勵很重要,比如說,規定捐款可免去相應數額的所得稅。再次,捐款支出的透明度。如果有清晰的支出說明和相應的監督機制,人們就不至於懷疑自己捐款的去處,會鼓勵更多的人放心地「獻出愛心」。 (作者 申芳)

一元錢的愛心

他從內地貧困山區到徐州打工,可是剛到這座城市,在找第一個工作時,就被黑中介騙了,騙去200元押金,又沒有找到工作,就蒸發了。
一周過去了,他工作沒有著落,身上的錢也只剩下10元。就在此時他又從報紙上看到一個在城郊的一家企業在招工,於是他第二天結了帳,剩下5元,連早飯他都沒有吃,就搭上了班車。上了車,售售票員開始收錢。他報了地名,售票員說要六塊。他在身上所有的口袋裡亂翻,其實他知道自己不可能翻出多餘的一分錢,卻仍是裝模作樣地尋找,最後他把身上僅剩的五塊錢遞給了售票員。
「差一塊。」售票員面無表情地問答。
「就這些了。」他說。
「差一塊錢,只能到鎮上,還有四公里哦。」他怕耽誤招工時間,再失去這個機會,自己回來的錢都沒有了,於是他想請售票員行行好,便哀求道:「我是從外地來的,找工作時錢被騙了,能不能……」「別說得那麼可憐,這樣騙人的話我聽多了,不行!」售票員不客氣地拒絕了。
他的眼淚在眼眶中打轉,肚子餓得咕咕地叫,他手握著拳頭,恨不得湊售票員一頓。「那就到鎮上,剩下的路我走過去。」他還是忍住了。這次出來讓他受盡了苦,為了省錢,在火車上都是吃家裡帶來的冷饅頭。來了後,是住在地下室,十人擠的大通鋪,一天只吃一頓飯,可是工作沒找著,錢被騙去了。眼看著就要流落街頭,面對今後他真不敢想……他突然想到:剛才坐他身邊的人,拿出皮夾子買票時,他看到裡面有近千元。他此時靠在車窗邊睡著了,口袋裡的皮夾子已經露出了1/4,很好拿。他很想——因為自己本來是有錢的,也是被城裡人騙掉的。他拿別人的錢,這叫「以牙還牙」。
正在他尋找機會拿錢包時,突然有人輕輕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他嚇出一身冷汗,轉過頭,看到一隻纖細的手,手指間捏著一張嶄新的一元錢。他愣了愣,一位小姐向他微笑。
在他幾乎絕望時,這一元錢是天使,他眼睛裡的淚水不爭氣地掉了兩滴下來。小姐把一元錢交給了售票員,說是給這位先生補票的。接下來,他突然沒有再想去偷錢包了。那位女孩就是這家工廠的員工,後來她招呼他下車,把他帶到那家工廠。他真的很幸運,居然被錄用了。他便有了住處,有了飯吃。五年後,他成了這家公司的技術骨幹,有一次市裡為一名白血病孩子捐款活動中,他捐了2萬元。當記者采訪他時,他說出了上面的這個故事,他說他要感謝徐州這座城市,感謝那位小姐,他是來報恩的。
參考資料: 你最起碼得給點分吧。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