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醫療機構建立內控制度
Ⅰ 如何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建立健全內控制度
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建立健全內控制度:
1、授權批准控制
授權批準是指單位在處理經濟業務的過程中必須經授權批准以進行控制。企業每一層的管理人員既是上級管理人員的授權客體,又是對下級管理人員授權的主體。內部控制要求明確一般授權和特別授權的責任和許可權,以及每筆經濟業務的授權批准程序。
2、組織結構控制
實行和完善內部控制,首先要從本單位的組織結構開始,主要包括:確定單位的組織形式,明確相關的管理職能和報告關系,以及為每個組織單位內部劃分責任許可權。
3、會計記錄控制
會計記錄控制的要求是保證會計信息反映及時、完整、准確、合法。一個單位的會計機構實行會計記錄控制,要建立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對會計人員進行科學的分工,使之形成相互分離和制約的關系。
經濟業務一經發生,就應對記載經濟業務的所有憑證進行連續編號,通過復式記賬,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相關帳戶中進行登記,以防止經濟業務的遺漏、重復,揭示某些弊端問題。
4、資產保護控制
資產保護控制主要包括接近控制、盤點控制,廣義上說,資產保護控制,可以包括對實物的采購、保管、發貨及銷售等各個環節進行控制。
5、職工素質控制
職工素質控制包括企業在招聘、使用、培養、獎懲等方面對職工素質進行控制。招聘是保證單位的職工應有素質的重要環節。單位的人事部門和用人部門應共同對應聘人員的素質、水平、能力等有關情況進行全面的測試、調查、試用,以確保受聘人員能夠適應工作要求。
如果管理層重視對單位內職工的投資、管理和使用,合理配置組織內的人力資源,職工所創造的價值必然會增加;反之,就會造成人力資源價值的不充分發揮,甚至損失和浪費。
6、預算控制
預算控制是內部控制的一個重要方面。經過批準的預算就是單位的法令,單位內部的各部門都必須嚴格履行,完不成預算,將要受到處罰。
預算控制也是一個系統,該系統的組織由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考核等構成。預算控制的內容可以涵蓋單位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包括籌資、融資、采購、生產、銷售、投資、管理等諸多方面,也可以就某些方面實行預算控制。
7、風險控制
企業所面臨的風險按形成的原因一般可分為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兩大類。
經營風險是指因生產經營方面的原因給企業盈利帶來的不確定性。財務風險又稱籌資風險,是指由於舉債而給企業財務成果帶來的不確定性。
8、編制業績報告
業績報告也稱責任報告,是單位內部各級管理層掌握信息,加強內部控制的報告性文件,也是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業績報告是為單位內部控制服務的,屬於管理會計的范疇。
因此,編制業績報告必須與單位內部的組織結構和其他控制方式相結合,明確反映各級管理層負責人的責任。業績報告可以有日報、周報、月報、季報、年報等,並通過文件的形式予以規定。
(1)協助醫療機構建立內控制度擴展閱讀:
企業內部控制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作用:
1、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准確性
健全的內部控制,可以保證會計信息的採集、歸類、記錄和匯總過程,從而真實地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的實際情況,並及時發現和糾正各種錯誤,從而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准確性。
2、有效地防範企業經營風險
在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中,企業要達到生存發展的目標,就必須對各類風險進行有效的預防和控制,內部控製作為企業管理的中樞環節,是防範企業風險最為行之有效的一種手段。
它通過對企業風險的有效評估,不斷加強對企業經營薄弱環節的控制,把企業的各種風險消滅在萌芽之中,是企業風險防範的一種最佳方法。
3、維護財產和資源的安全完整
健全完善的內部控制能夠科學有效地監督和制約財產物資的采購、計量、驗收等各個環節,從而確保財產物資的安全完整,並能有效地糾正各種損失浪費現象。
4、促進企業的有效經營
健全有效的內部控制,可以利用會計、統計、業務等各部門的制度規劃及有關報告,把企業的生產、營銷、財務等各部門及其工作結合在一起,從而使各部門密切配合,充分發揮整體的作用,以順利達到企業的經營目標。
同時,由於嚴密的監督與考核,能真實地反映工作實績,再配合合理的獎懲制度,便能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及潛能,從而促進整個企業經營效率的提高。
Ⅱ 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行為規范的規范全文
第一條 為規范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行為,根據醫療衛生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結合醫療機構實際,制定本規范。
第二條 本規范適用於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內所有從業人員,包括:
(一)管理人員。指在醫療機構及其內設各部門、科室從事計劃、組織、協調、控制、決策等管理工作的人員。
(二)醫師。指依法取得執業醫師、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經注冊在醫療機構從事醫療、預防、保健等工作的人員。
(三)護士。指經執業注冊取得護士執業證書,依法在醫療機構從事護理工作的人員。
(四)葯學技術人員。指依法經過資格認定,在醫療機構從事葯學工作的葯師及技術人員。
(五)醫技人員。指醫療機構內除醫師、護士、葯學技術人員之外從事其他技術服務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
(六)其他人員。指除以上五類人員外,在醫療機構從業的其他人員,主要包括物資、總務、設備、科研、教學、信息、統計、財務、基本建設、後勤等部門工作人員。
第三條 醫療機構從業人員,既要遵守本文件所列基本行為規范,又要遵守與職業相對應的分類行為規范。 第四條 以人為本,踐行宗旨。堅持救死扶傷、防病治病的宗旨,發揚大醫精誠理念和人道主義精神,以病人為中心,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
第五條 遵紀守法,依法執業。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遵守醫療衛生行業規章和紀律,嚴格執行所在醫療機構各項制度規定。
第六條 尊重患者,關愛生命。遵守醫學倫理道德,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權和隱私權,為患者保守醫療秘密和健康隱私,維護患者合法權益;尊重患者被救治的權利,不因種族、宗教、地域、貧富、地位、殘疾、疾病等歧視患者。
第七條 優質服務,醫患和諧。言語文明,舉止端莊,認真踐行醫療服務承諾,加強與患者的交流與溝通,積極帶頭控煙,自覺維護行業形象。
第八條 廉潔自律,恪守醫德。弘揚高尚醫德,嚴格自律,不索取和非法收受患者財物,不利用執業之便謀取不正當利益;不收受醫療器械、葯品、試劑等生產、經營企業或人員以各種名義、形式給予的回扣、提成,不參加其安排、組織或支付費用的營業性娛樂活動;不騙取、套取基本醫療保障資金或為他人騙取、套取提供便利;不違規參與醫療廣告宣傳和葯品醫療器械促銷,不倒賣號源。
第九條 嚴謹求實,精益求精。熱愛學習,鑽研業務,努力提高專業素養,誠實守信,抵制學術不端行為。
第十條 愛崗敬業,團結協作。忠誠職業,盡職盡責,正確處理同行同事間關系,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和諧共事。
第十一條 樂於奉獻,熱心公益。積極參加上級安排的指令性醫療任務和社會公益性的扶貧、義診、助殘、支農、援外等活動,主動開展公眾健康教育。 第十二條 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業績觀,加強制度建設和文化建設,與時俱進,創新進取,努力提升醫療質量、保障醫療安全、提高服務水平。
第十三條 認真履行管理職責,努力提高管理能力,依法承擔管理責任,不斷改進工作作風,切實服務臨床一線。
第十四條 堅持依法、科學、民主決策,正確行使權力,遵守決策程序,充分發揮職工代表大會作用,推進院務公開,自覺接受監督,尊重員工民主權利。
第十五條 遵循公平、公正、公開原則,嚴格人事招錄、評審、聘任制度,不在人事工作中謀取不正當利益。
第十六條 嚴格落實醫療機構各項內控制度,加強財物管理,合理調配資源,遵守國家采購政策,不違反規定干預和插手葯品、醫療器械采購和基本建設等工作。
第十七條 加強醫療、護理質量管理,建立健全醫療風險管理機制。
第十八條 尊重人才,鼓勵公平競爭和學術創新,建立完善科學的人員考核、激勵、懲戒制度,不從事或包庇學術造假等違規違紀行為。
第十九條 恪盡職守,勤勉高效,嚴格自律,發揮表率作用。 第二十條 遵循醫學科學規律,不斷更新醫學理念和知識,保證醫療技術應用的科學性、合理性。
第二十一條 規范行醫,嚴格遵循臨床診療和技術規范,使用適宜診療技術和葯物,因病施治,合理醫療,不隱瞞、誤導或誇大病情,不過度醫療。
第二十二條 學習掌握人文醫學知識,提高人文素質,對患者實行人文關懷,真誠、耐心與患者溝通。
第二十三條 認真執行醫療文書書寫與管理制度,規范書寫、妥善保存病歷材料,不隱匿、偽造或違規塗改、銷毀醫學文書及有關資料,不違規簽署醫學證明文件。
第二十四條 依法履行醫療質量安全事件、傳染病疫情、葯品不良反應、食源性疾病和涉嫌傷害事件或非正常死亡等法定報告職責。
第二十五條 認真履行醫師職責,積極救治,盡職盡責為患者服務,增強責任安全意識,努力防範和控制醫療責任差錯事件。
第二十六條 嚴格遵守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規范和單位內部規定的醫師執業等級許可權,不違規臨床應用新的醫療技術。
第二十七條 嚴格遵守葯物和醫療技術臨床試驗有關規定,進行實驗性臨床醫療,應充分保障患者本人或其家屬的知情同意權。 第二十八條 不斷更新知識,提高專業技術能力和綜合素質,尊重關心愛護患者,保護患者的隱私,注重溝通,體現人文關懷,維護患者的健康權益。
第二十九條 嚴格落實各項規章制度,正確執行臨床護理實踐和護理技術規范,全面履行醫學照顧、病情觀察、協助診療、心理支持、健康教育和康復指導等護理職責,為患者提供安全優質的護理服務。
第三十條 工作嚴謹、慎獨,對執業行為負責。發現患者病情危急,應立即通知醫師;在緊急情況下為搶救垂危患者生命,應及時實施必要的緊急救護。
第三十一條 嚴格執行醫囑,發現醫囑違反法律、法規、規章或者臨床診療技術規范,應及時與醫師溝通或按規定報告。
第三十二條 按照要求及時准確、完整規范書寫病歷,認真管理,不偽造、隱匿或違規塗改、銷毀病歷。 第三十三條 嚴格執行葯品管理法律法規,科學指導合理用葯,保障用葯安全、有效。
第三十四條 認真履行處方調劑職責,堅持查對制度,按照操作規程調劑處方葯品,不對處方所列葯品擅自更改或代用。
第三十五條 嚴格履行處方合法性和用葯適宜性審核職責。對用葯不適宜的處方,及時告知處方醫師確認或者重新開具;對嚴重不合理用葯或者用葯錯誤的,拒絕調劑。
第三十六條 協同醫師做好葯物使用遴選和患者用葯適應症、使用禁忌、不良反應、注意事項和使用方法的解釋說明,詳盡解答用葯疑問。
第三十七條 嚴格執行葯品采購、驗收、保管、供應等各項制度規定,不私自銷售、使用非正常途徑采購的葯品,不違規為商業目的統方。
第三十八條 加強葯品不良反應監測,自覺執行葯品不良反應報告制度。 第三十九條 認真履行職責,積極配合臨床診療,實施人文關懷,尊重患者,保護患者隱私。
第四十條 愛護儀器設備,遵守各類操作規范,發現患者的檢查項目不符合醫學常規的,應及時與醫師溝通。
第四十一條 正確運用醫學術語,及時、准確出具檢查、檢驗報告,提高准確率,不謊報數據,不偽造報告。發現檢查檢驗結果達到危急值時,應及時提示醫師注意。
第四十二條 指導和幫助患者配合檢查,耐心幫助患者查詢結果,對接觸傳染性物質或放射性物質的相關人員,進行告知並給予必要的防護。
第四十三條 合理採集、使用、保護、處置標本,不違規買賣標本,謀取不正當利益。 第四十四條 熱愛本職工作,認真履行崗位職責,增強為臨床服務的意識,保障醫療機構正常運營。
第四十五條 刻苦學習,鑽研技術,熟練掌握本職業務技能,認真執行各項具體工作制度和技術操作常規。
第四十六條 嚴格執行財務、物資、采購等管理制度,認真做好設備和物資的計劃、采購、保管、報廢等工作,廉潔奉公,不謀私利。
第四十七條 嚴格執行臨床教學、科研有關管理規定,保證患者醫療安全和合法權益,指導實習及進修人員嚴格遵守服務范圍,不越權越級行醫。
第四十八條 嚴格執行醫療廢物處理規定,不隨意丟棄、傾倒、堆放、使用、買賣醫療廢物。
第四十九條 嚴格執行信息安全和醫療數據保密制度,加強醫院信息系統葯品、高值耗材統計功能管理,不隨意泄露、買賣醫學信息。
第五十條 勤儉節約,愛護公物,落實安全生產管理措施,保持醫療機構環境衛生,為患者提供安全整潔、舒適便捷、秩序良好的就醫環境。 第五十一條 醫療機構行政領導班子負責本規范的貫徹實施。主要責任人要以身作則,模範遵守本規范,同時抓好本單位的貫徹實施。
第五十二條 醫療機構相關職能部門協助行政領導班子抓好本規范的落實,紀檢監察糾風部門負責對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五十三條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加強對轄區內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及其從業人員貫徹執行本規范的監督檢查。
第五十四條 醫療衛生有關行業組織應結合自身職責,配合衛生行政部門做好本規范的貫徹實施,加強行業自律性管理。
第五十五條 醫療機構及其從業人員實施和執行本規范的情況,應列入醫療機構校驗管理和醫務人員年度考核、醫德考評和醫師定期考核的重要內容,作為醫療機構等級評審、醫務人員職稱晉升、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
第五十六條 醫療機構從業人員違反本規范的,由所在單位視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通報批評、取消當年評優評職資格或低聘、緩聘、解職待聘、解聘。其中需要追究黨紀、政紀責任的,由有關紀檢監察部門按照黨紀政紀案件的調查處理程序辦理;需要給予行政處罰的,由有關衛生行政部門依法給予相應處罰;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第五十七條 本規范適用於經注冊在村級醫療衛生機構從業的鄉村醫生。
第五十八條 醫療機構內的實習人員、進修人員、簽訂勞動合同但尚未進行執業注冊的人員和外包服務人員等,根據其在醫療機構內從事的工作性質和職業類別,參照相應人員分類執行本規范。
第五十九條 本規范由衛生部、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負責解釋。
第六十條 本規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Ⅲ 內控制度的建立健全及執行情況怎麼審計
僅供參考:
內部審計是內部控制的一個環節,是組織內部監督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內部控制的再控制。內部審計工作做得好,對組織加強管理、堵塞漏洞、提高效益等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內部審計工作還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面對存在的問題,只有想辦法作出實實在在的工作成績,讓領導和群眾很直觀地看到內部審計工作的價值,讓被審計單位切實感受到內部審計對其工作的幫助和促進,才能得到領導的重視、群眾的正確認識和被審計單位的主動配合。具體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明確工作目標,弄清內部審計工作的職能
要做好內部審計工作,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首先必須清楚內部審計的職能是什麼,明確內部審計的目標是什麼。國內《內部審計基本准則》對內部審計的定義是:內部審計,是指組織內部的一種獨立客觀的監督和評價活動,它通過審查和評價經營活動及內部控制的適當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來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從這一定義我們可以很明確地看出,內部審計的職能就是監督和評價,其工作目標就是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
二、找准內部審計工作的切入點
應選擇最能直觀體現內部審計工作價值的審計項目作為內部審計工作的切入點,而通過審計能夠直接為組織帶來增收或節支的項目就是最佳的選擇,如基建修繕工程造價審計。我們醫院原來也不重視內部審計工作,為了打開工作局面,我們內部審計部門選擇了基建修繕工程造價審計作為切入點,通過首個修繕工程項目造價審計,審定造價比施工單位原報價降低約20%,內部審計工作的價值很直觀地顯現出來,內部審計工作很快引起了醫院領導的重視,為將來更好地開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正確選擇內部審計工作的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審計項目
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必須緊緊圍繞組織的中心工作,選擇領導重視、員工關注的對組織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的提高影響重大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審計工作的重點。此外,內部審計人員還要深入調查了解被確定為審計工作重點的審計對象的具體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審計項目,使內部審計的作用得到更好的發揮。
四、改進工作方式,做好溝通協調工作
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離不開領導層的支持,離不開組織內部相關職能部門、被審計部門的理解、配合與支持。同時,也與組織外部相關機構存在密切的聯系。有些單位的內部審計工作難以順利進行,或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與內部審計工作方式單一、不能取得各有關方面的充分理解有很大關系。因此,改變單一的工作方式簡單的狀況,做好與各相關方面的溝通,對做好內部審計工作十分重要。要做好溝通協調工作主要應從下面幾點入手:
(一)做好與組織領導層的溝通
內部審計機構在制定或修訂內部審計的有關制度與規定時,通過與組織領導層的充分溝通,能夠使組織領導層增加對內部審計工作的了解,使內部審計的有關制度與規定能盡快通過組織領導層的批准,以書面形式下發。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通過經常與組織領導層的溝通,可以及時了解領導層所關心的組織工作的重點問題,從而合理確定服務於組織重點工作的內部審計工作的重點。內部審計機構如能及時就年度審計計劃和審計項目實施計劃與組織領導層溝通,向組織領導層說明審計項目的實施對加強組織內部控制或提高組織經濟效益的重大意義以及審計實施中存在的困難,可以取得組織領導層對內部審計工作的理解與支持,從而有利於各項內部審計項目的順利實施。對審計過程中發現的違規違紀問題,審計部門要及時與組織領導層溝通,向組織領導層詳細分析所存在的違規違紀問題和內部控制漏洞的危害,並提出內部審計的糾正措施和改進建議。這樣就可以取得組織領導層對審計建議的理解與重視,有利於審計決定的執行,實現內部審計促進組織目標實現的目的。
(二)與被審計單位的溝通
被審計單位配合與否直接影響到內部審計項目實施計劃的能否順利實施,而這又取決於被審計單位能否對內部審計工作有一個正確的理解。要取得被審計單位對內部審計工作的正確理解,內部審計機構工作人員與被審計單位的有效溝通就十分重要。首先,對被審計單位進行審計前,要向被審計單位說明內部審計不是一味的挑毛病找問題,審計的主要宗旨是「一審、二幫、三促進」,即通過審計發現問題,幫助被審計單位分析問題發生的原因和問題存在的危害性,向被審計單位提出解決問題、改進工作的建議,從而促進被審計單位把工作做得更好,以取得被審計單位的理解和積極配合。在審計實施階段,要通過與被審計單位的溝通,了解和掌握被審計單位的業務概況、工作流程、內部控制制度等重要情況,確定審計的重點。對審計過程中發現的無關大局的細小問題,及時與被審計單位溝通,提出整改建議,並督促其在審計結束之前整改完畢,這樣可以縮小審計報告的問題面,以利將來被審計單位對審計報告的認可。通過對審計報告提出的問題及審計處理意見與被審計單位進行溝通,獲得被審計單位的認同,有利於審計決定的執行,達到審計的目的。
(三)與組織內部其他職能部門的溝通
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有時需要組織內部財務、總務、基建等行政職能部門的配合。內部審計機構需要這些部門在哪些方面給予配合、如何配合,都需要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經常及時地與這些部門保持良好的溝通。只有這樣,才能獲得這些部門對內部審計工作的理解,從而給予積極的配合。
(四)與組織外部相關機構的溝通
內部審計機構及其工作人員需要經常向當地國家審計機關和內部審計協會等組織外部的有關機構咨詢法律法規、制度和規范等方面的問題。因此,內部審計機構及其工作人員要經常保持與這些組織外部機構的聯系與溝通,以及時獲得其幫助和支持。
(五)內部審計人員相互之間的溝通
要做好內部審計工作,內部審計人員之間的相互溝通也不可忽視。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要和下屬保持良好的溝通,向下屬布置任務時,要使下屬能充分了解審計任務的目的、范圍和方法。內部審計人員要將審計工作進度、審計中發現的問題等及時向審計機構負責人匯報,以利於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及時掌握審計工作進度,共同討論有關問題,及時調整審計工作方案。審計過程中,審計組人員之間也要加強溝通,既明確分工,又協作配合,實現資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五、不斷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任何一項內部審計工作,都需要內部審計人員來具體負責完成。而能否保證審計工作的質量,有效防範審計風險又取決於內部審計人員綜合素質的高低。內部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通常包括職業道德、業務技能兩個方面,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內部審計人員綜合素質的高低,不能只看其某一方面的素質高低,而應從以上兩個方面綜合來衡量。只有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同時具備較高水平的業務技能,才有可能將審計工作做好。只具備內部審計人員思想和品質方面的良好素質,敢於抵禦各種誘惑,敢於依法依紀辦事,但業務技能低下,不了解與審計有關的法律法規,不熟悉審計和與審計有關的會計、稅務、金融、工程造價及企業管理等方面的知識,就不可能做到依法依紀辦事,也就不可能具備真正意義上的內部審計人員職業道德素質,從而也不可能做好內部審計工作。只有具備內部審計人員職業道德的思想和品質方面的良好素質,同時又熟悉並掌握與審計有關的法律法規,掌握必要的審計和與審計有關的會計、稅務、金融、工程造價及企業管理等方面的知識,並注重知識的更新,不斷提高業務技能,不斷加強思想作風建設,才能真正意義上具備審計人員的基本職業道德素質,並不斷提高其職業道德素質,從而做好內部審計工作。因此,要做好內部審計工作,必須不斷加強內部審計人員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業務技能培訓,注重內部審計人員的知識更新,做好內部審計人員的後續教育工作,使內部審計人員時刻保持較高的職業道德水準,不斷提高業務技能,造就一支綜合素質較高的內部審計人員隊伍。
Ⅳ 醫療機構財務會計內部控制規定的第十二章 監督檢查
第八十條建立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監督檢查制度。由內部審計機構或者指定專職內人員具體容負責財務會計內部財務控制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執行。
第八十一條醫療機構可聘請中介機構或相關專業人員對本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實施進行評價,並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中的重大缺陷提出書面報告。對發現的問題和薄弱環節,要採取有效措施,改進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第八十二條衛生行政主管部門要對所屬及本地區醫療機構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八十三條建立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問責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
(一)醫療機構不按本規定要求制定本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要限期整改;
(二)醫療機構違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制度規定,未造成嚴重後果的,要限期糾正,並對相關責任人予以通報批評;
(三)醫療機構違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制度規定,造成嚴重後果的,追究單位負責人的行政責任;對違反財經法規的,按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給予處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Ⅳ 如何建立內控體系包括如何建內控制度,內控組織架構,內控崗位設置,內控崗位職責,內控日常業務開展
內控體系建立的原則
企業建立財務內控制度體系既要以《會計法》、《公司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等法律法規作為依據,又要結合企業的具體情況,便於企業有效增強內部管理,防範經營風險,保護單位財產,保護國家、集體和職工三者利益,增強企業效益。具體來講,企業財務內控制度體系的建立要符合以下原則:
1.合法性原則,就是指企業必須以國家的法律法規為准繩,在國家的規章制度范圍內,制定本企業切實可行的財務內控制度。這是企業建立內控制度體系的基礎,在大量的違法違規的企業中,一則是因為不依法辦事,更重要的是因為企業財務內控制度本身就脫離了國家的規章制度,任意枉為,最後給國家給企業造成了損失,給社會帶來了不良影響。
2.整體性原則,就是指企業的財務內控制度必須充分涉及到企業財務會計工作的各個方面的控制,它既要符合企業的長期規劃,又要注重企業的短期目標,還要與企業的其他內控制度相互協調。我們在工作中通常存在著很多局限性或「近視症」,往往就事論事,僅從財務單方面出發考慮問題,結果顧此失彼,與其他內控制度執行相互矛盾,或不受廣大幹部職工的理解,而造成制度的「名存實亡」,因此,在建立財務內控制度體系時應把握全局,注重企業的整體實施效果。
3.針對性原則,是指內控制度的建立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針對企業財務會計工作中的薄弱環節,針對企業容易出現錯誤的細節,制定企業切實有效的內控制度,將各個環節和細節加以有效控制,以提高企業的財務會計水平。目前我們很多企業沒有一套根據企業實際制定的財務會計制度與規范,從而造成會計工作薄弱,財務管理混亂。
4.一貫性原則,就是指企業的財務內控制度必須具有連續性和一致性,不能朝令夕致,隨時變動,否則就無法貫徹執行。我們在制定企業財務內控制度時,要高度重視這一點,要力求制度盡可能連續,保證會計工作的嚴肅性。
5.適應性原則,指企業財務內控制度應根據企業變化了的情況及財務會計專業的發展及社會發展狀況及時補充企業的財務內控制度。適應性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外部的適應性,另一方面是對企業內部的適應。外部適應性是指企業的財務內控制度要適應國家的宏觀經濟發展,產業的發展和對企業競爭對手機制的適應。而內部適應性是指要適應企業本身的戰略規劃、發展規模和企業的現狀。企業要把握這兩個方面,制定適時適用的財務內控制度,並將企業財務會計水平向更高、更好的方向發展。
6.經濟性原則,是指企業的財務內控制度的建立要考慮成本效益原則,就是說在運用過程中,從經濟角度看必須是合理的。一項制度的制定是為控制企業的某些環節、關鍵點,並最終落實到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及增加效益上,若違背了這個觀點,就變得得不償失。
7.適用性原則,是指企業財務內控制度應便於各部門、各職工實際運用,也就是說企業財務控制度的操作性要強,要切實可行。這是制定財務內控制度的一個關鍵點。企業內控制度的適應性可概括為「內容規范、易於理解、便於操作,靈活調整」。
8.發展性原則,制定企業財務內控制度要充分考慮宏觀政策和企業的發展,密切洞察競爭者的動向,制定出具有發展性或未來著眼點的規章制度。企業財務內控制度是企業的一項重要制度,它能促進企業財務會計水平的提高,為此,我們要具有戰略的高度把它引向更完備的發展方向。
內控體系的目標
企業財務內控制度是為企業的經營目標服務的,我們制定財務內控制度體系必須達到以下五個目標:1保證業務活動按照適當的授權進行。2保證所有交易事項以正確的金額,在恰當的會計期間及時記錄於適當的賬戶,使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符合有關財務會計制度和會計准則的要求。3保證對資產和記錄的接觸、處理均經過適當的授權。4保證賬面資產和實存資產定期核對相符。5保證財務會計監督的及時性和准確性。
內控體系控制的要點
企業的財務內控制度要達到服務於企業經營目標,要達到對經營活動的控制,必須使財務內控制度對每個環節進行控制,控制好各個要點。實行企業財務內部控制要實現以下要點:
1.明確管理職責、縱向與橫向的監督關系;2.職責分工,權利分割,相互制約;3.交易授權,建立恰當的審批手續;4.設計並使用適當的憑證和記錄;5.資產接觸與記錄使用的授權;6.資產和記錄的保管制度;7.獨立稽核,例行的復核與自動的查對;8.制訂和執行恰當的會計方法和程序;9.工作輪換;10.獨立檢查,包括外部和內部審計等。
內控體系框架
在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指導下,在解決了企業財務內控制度體系建立的前提下,按照企業內控制度建立的原則、目標、要點的要求,企業應建立起本單位的完備的財務內控制度體系。我認為企業財務內控制度體系應包括以下七個方面的基本財務會計控制制度:
1.可靠的憑證制度;2.完整的簿記制度;3.嚴格的核對制度;4.合理的會計政策和會計程序;5.科學的預算制度;6.定期的資產盤點制度;7.適時適用的監督考核制。
具體地講,財務內控制度體系框架可分為以下五個方面:
(一)原則性的財務、會計制度
1.會計核算制度:
(1)會計核算的體制;(2)主要會計政策;(3)會計科目名稱和編號;(4)會計科目使用說明;(5)會計報表種類及其格式;(6)會計報表編制說明(附註)。
2.財務管理制度:
(1)企業內部財務管理體制;(2)貨幣資金管理;(3)往來結算管理;(4)存貨管理;(5)短期、長期投資管理;(6)固定資產管理;(7)在建工程管理;(8)無形資產、遞延資產管理;(9)其他資產管理;(10)銷售收入管理;(11)成本費用管理;(12)盈利及分配管理;(13)財務會計報告與財務評價管理。
(二)綜合性管理制度
1.賬務處理程序制度(對會計核算基本流程,有關會計事項處理的必需手續以及具體操作規范作出規定);2.財務預算管理制度;3.會計稽核制度;4.內部牽制制度(根據需要,對會計核算中需強調的內部牽制、制約程序作出集中的規定);5.財產清查制度;6.財務分析制度;7.會計檔案管理辦法;8.會計電算化管理辦法;9.對子(分)公司等所屬單位的財務會計管理辦法。
(三)財務收支審批報告制度
1.財務收支審批管理辦法;2.重大資本性支出審批與授權審批制度;3.重大費用支出審批與授權審批制度;4.財務重大事項報告制度。
(四)財務機構與人員管理制度
1.財務管理分級負責制;2.會計核算組織形式;3.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4.內部會計人員管理辦法(含會計工作崗位輪換管理辦法、會計人員委派管理辦法等);5.對違反財經紀律及企業財會規章制度事項的處罰規定。
(五)成本費用管理制度
1.費用報銷管理辦法;2.成本核算辦法;3.成本計劃管理辦法;4.成本控制管理辦法;5.成本分析管理辦法;6.成本費用考核管理辦法。
Ⅵ 醫療機構財務會計內部控制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1 、合法性原則。各項財務內控制度. 其控制方法、控制措施和控製程序必須遵循國家的財經方針、政策和法規, 特別是要遵循國家的財經紀律。內控制度只有合法, 才能產生積極作用。
2 、適用性原則。內控制度制訂前, 要進行周密的調查, 全面分析和掌握本單位的財務管理情況, 使制度能適應實際工作的需要, 做到針對性強, 有的放矢。有些制度即使長期執行,也要根據工作情況的變化。及時進行修訂, 確保內控制度的適用性, 經得起時間和實踐的檢驗。
3 、協調牲原則。內部控制制度是一個縱橫交織的嚴密的控制機制。無論是縱向控制還是橫向控制, 都要求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步驟, 相互協調, 形成控制的矩陣結構, 以充分發揮整體的最佳效能, 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因此, 在制定內部控制制度時, 必須經過縱向和橫向的比較, 同有關單位和部門共同商討, 多聽取意見, 取得大家的共同支持。這樣就會更好地促使大家按制度辦事, 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如果上下左右關系沒協調好, 那麼, 制訂出來的措施就會相互抵觸, 最終導致實際工作中的扯皮、推誘、不負責任。
4 、效益性原則。建立健全認部控制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保擴本單位財產的安全與完整, 確保會計核算、經濟活動數據的正確可靠, 也是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和工作效率。所以, 任何一種內部控制制度所帶來的經濟效益都必須大於其實施成本。因此, 不要把所建立的控製程序設計得過於復雜繁瑣, 以節省經費支出, 增加經濟效益, 提高工作效率。
5 、簡便性原則。制訂內部控制制度, 要為群眾所擁護、所接受, 科學緊湊, 簡明扼要, 不搞形式主義,不做表面文章。同時還應注意簡便實用, 講求實效。如果簡而無效, 其實質是取消內部控制制度, 充其量不過是有名無實的軀殼而已。、切忌把一些套話、廢話寫進內控制度, 造成假、大、空。
6 、目的性原則。內部控制制度是根據各單位的具體情況而設計的, 因而, 其每一項具體內容都有明確的目的性。例如, 現金管理制度的設計, 其目的主要是為了防止現金被盜或被挪用、私借和公款私存等, 對單位造成不應有的損失, 確保國家財產的安全與完整。同時, 要衡量這些目的能否在內部控制制度的賣施過程中得到圓滿實現, 達到預期的效果。這就要求所建立的內部控制制度必須嚴密、科學、有效, 目的明確, 不給玩忽職守的人以推卸責任的機會, 也不給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機。
Ⅶ 如何建立與完善企業內控制度,提升企業整體管理水平
善內控制度建設的幾點做法
(一)以「三個加強」為基礎,營造內控良好環境
1、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內控工作體系
健全完善的組織體系是關系內控制度推行成敗的關鍵因素。各企業需將內控制度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同時需健全完善組織機構,設立專門的內控辦公室,有利於協調布置內控工作,組織內控制度編訂,以及開展內控檢查、跟蹤整改等。
2、加強內控培訓,提升全員內控素質
全體員工內控素質的持續提高,決定了內控工作的執行力。作為內控制度的建設者和執行者,廣大幹部職工是內控管理的基礎,只有提高他們的內控素質,充分發揮他們的能動性,才能激勵其自覺實現內控管理目標。根據內控制度實施的不同階段特點,需充分利用會議、網路、報刊、培訓班等形式,加強對內控知識的宣貫,把內控理念滲透到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和各個層次,培育內控環境,營造內控氛圍。
3、加強宣傳引導,營造良好內控環境
需充分利用電視、報紙、網路等媒體對內控工作進行大力宣傳;充分利用各種會議和講座,對內部控制的目的、意義、背景、業務流程和權責指引進行講解,澄清模糊認識,有效提高了全體員工對內控工作的理解和認識,增強參與內控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以「五個規范」為主線,健全內控工作體系
1、規范流程再造,貼近工作實際
為進一步增強內控制度的可操作性、風險的可控性和結果的實效性,做到內控制度與生產經營管理,與創收增效,與管理創新、機制創新相結合,需根據執行單元反映的意見和建議,結合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對采購管理、投資管理、資金管理等流程的控制點進行刪減、優化和增補,對控製作用不大的部分控制點進行調整優化;對一些風險較大、管理相對薄弱、容易出現舞弊的環節加強控制和監管;對制度中存在死角或缺陷的關鍵環節進行補充,細化優化《權責指引》。
2、規范審批許可權,嚴格授權管理
根據企業組織規程和工作規程,需將風險較小、審批意義不大的許可權適當下放,將風險較大的許可權適當收緊,將行權范圍、審批項目、額度、執行和會審部門等進行進一步明確。同時,對不允許向下授權的控制點,統一由企業層面審批,允許向下授權的控制點,如合同簽署、資金支付、費用審批等採取金字塔式的管理方式;按照「歸口管理,部門審核報批」的程序,對各單位許可權以上、需要上級審簽的項目,一律由主管部門審查後報有關領導審批,確保許可權設置有序、授權有度。
3、規范責任分工,明確管理職責
按照「誰主管、誰控制,誰把關、誰負責」的原則,制定《內控責任落實表》,逐一落實牽頭責任部門、責任人及監管部門,將所有控制點明確具體崗位,確保內控工作「權有所屬、責有所歸」,確保內控工作「不流於形式、不留下死角」,能夠覆蓋生產經營全過程、覆蓋黨政工團全方位,並使內部控制真正融入到了日常工作之中,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重點抓,職能部門具體抓,相關部門配合抓的良好局面。
4、規范制度管理,確保符合內控
只有深刻理解內部控制的設計思想,將內部控制與現行管理制度進行有機融合,才有可能達到寓控制於管理,從而為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提供有效的制度基礎。為加強內控制度體系的建設,需組織力量對現行各項與內控相關的專業管理制度進行了梳理、補充和完善,供各部門、各單位執行、學習借鑒。對那些不適應新情況的規定和辦法,及時廢止、補充、修訂,保證專業管理制度與內控制度的一致性,逐步建立一套以內控制度為核心、專業管理制度和標准為支撐的制度體系。 5、規范資料格式,統一資料標准
針對執行單元規模大小不等、管理模式不一、控制點資料不同的實際情況,需組織專業人員進行收集、整理、完善,將控制點的內控要件資料進行規范化和格式化,制訂統一的表樣和文本,下發執行單元統一執行,通過內控要件的規范化和標准化,夯實內控工作基礎。
(三)以「三個強化」為重點,提高內控執行力
1、強化檢查機制,優化檢查方案
檢評工作對於推動內控制度有效實施至關重要,而內控檢查涉及生產經營的方方面面,為確保檢查的廣度、深度和評價結果的客觀、公正,需擬定方案反復進行討論,確定檢查依據及檢查范圍,制訂檢查評價方法、檢查標准和檢查內容,設計檢查工作底稿,規定檢查評價具體組織程序,並組成責任心強、經驗豐富、業務精通的專業檢評組。
2、強化整改落實,提高檢查效果
檢查與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改善和提高。在內控檢查中,需堅持做好檢查結束後的現場講評工作,將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列出整改表。並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問題整改督導小組,對整改落實情況逐一進行了現場核實督導,出具意見反饋表,責令不符合要求的單位再次組織整改,提高了內控檢查質量。
3、強化獎罰兌現,促進深入開展
為確保內部控制各項活動的落實,需建立了內部控制執行情況的考核制度,將檢查評價結果與考評對象的經濟利益掛鉤,如在「中層管理人員業績獎金考核」和「經營目標考核」體系中,設立「內部控制執行情況」指標權重。同時需加強精神獎勵,對做得好的執行單元戴大紅花,較好地起到鼓勵先進、鞭策落後的作用。
三、內控制度建設的幾點體會
1、領導高度重視是首要前提
內部控制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決策層、管理層、操作層,覆蓋生產經營的各個業務環節,是一個全方位、全過程的控制,須單位領導班子思想高度統一,主要領導高度重視。
2、組織機構健全是重要保證
任何一項工作的開展都需要強力的組織保證,實施內部控制必須建立健全內控組織機構和完善內部運行機制,各司其職、各負其責。
3、完善的內控制度是根本依據
內部控制制度是內部控制體系中最核心的內容,是實施內控管理最關鍵的依據,是執行和評判內部控制是否有效的根本標准,必須完善、健全和科學。
4、嚴格的檢查評價是必要手段
對內部控制進行檢查評價,是強化內控執行力,保證內控效果的必要手段,必須「嚴考核,硬兌現」。在檢評過程中,必須做到兩個「嚴格」:一是嚴格檢查,二是嚴格考核。
5、經營風險管理是關注重點
資金管理、計劃投資、物資采購、成本控制、合同管理和財務預算等環節都可能存在隱患,甚至形成潛在的風險,必須高度關注,重點從基礎規范、流程執行、許可權管理、嚴格檢評入手強化監管。
綜上所述,內部控制是企業在市場經濟體制中建立起來現代企業制度,是提高管理和規避風險的必要手段,是企業管理工作的基礎和持續健康發展的保證。持之以恆地完善內控制度,扎實提高內控執行力,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確保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Ⅷ 如何建立有效的內控制約,防範操作風險
1.打造先進的內部控制文化,要以科學發展為指引,樹立健康經營理念。正確認識內控機制的重要性,加強員工職業道德培養和警示教育,提高內控與員工的價值關聯度,切實防範員工因道德風險引發的違規、違法行為。
通過培育金融企業合規文化,營造良好的內控文化氛圍,並通過教育與管理、激勵與約束相結合,這不僅有助於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還使人的自覺行為與制度對人的約束有機結合,也有助於防範道德風險。
同時正確處理業務發展與風險管理、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牢固樹立先規范、後發展的經營理念,嚴禁違規辦理業務。
2.嚴格崗位職責管理,要以風險防範為前提,培育風險管理文化。崗位職責要明確各部門、各崗位和下屬分支機構的內控職責,一級對一級負責。
實行任務到崗、責任到人,做到定人、定事、定責,做到工作崗位、工作范圍、職責許可權清晰,使內控覆蓋所有風險點,包括決策、執行、監督的全過程,重要崗位、主要風險環節做到相互制約、相互制衡。
3.加強風險管理基本制度建設,要以規范管理為目的,夯實持續發展的基礎。嚴格崗位分離制度,加強事前防範;嚴格授權管理制度,加強風險事中控制;加強對高管和重要崗位人員的控制,離崗審計。
如從目前農業銀行基層行的管理現狀來看,仍然存在較多的薄弱環節,強化管理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要加強制度建設,進一步建立建全制度,清理制度盲點,彌補制度空白點,堅持內控在前,制度先行,使各種經營行為都置於制度約束之下,加強制度執行力度,特別是要切實落實業務營運制度、管理制度、處罰制度,把管理工作和控制融入到每個崗位、每個環節。
其次要加強崗位控制,按照縱向有監督、橫向有制約,從優化業務流程著手,形成機控和人控的聯控機制,切實解決業務操作崗位的失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