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機關扶貧 » 簡述內控合規檢查工作流程包括哪四大階段

簡述內控合規檢查工作流程包括哪四大階段

發布時間: 2021-02-20 13:18:15

Ⅰ 商業銀行合規部門主要工作職責和工作流程是怎樣的

商業銀行開展合規工作主要依據銀監會《商業銀行合規風險管理指引》(銀監發〔2006〕76號)。
合規管理部門應在合規負責人的管理下協助高級管理層有效識別和管理商業銀行所面臨的合規風險,履行以下基本職責:
(一)持續關注法律、規則和准則的最新發展,正確理解法律、規則和准則的規定及其精神,准確把握法律、規則和准則對商業銀行經營的影響,及時為高級管理層提供合規建議;
(二)制定並執行風險為本的合規管理計劃,包括特定政策和程序的實施與評價、合規風險評估、合規性測試、合規培訓與教育等;
(三)審核評價商業銀行各項政策、程序和操作指南的合規性,組織、協調和督促各業務條線和內部控制部門對各項政策、程序和操作指南進行梳理和修訂,確保各項政策、程序和操作指南符合法律、規則和准則的要求;
(四)協助相關培訓和教育部門對員工進行合規培訓,包括新員工的合規培訓,以及所有員工的定期合規培訓,並成為員工咨詢有關合規問題的內部聯絡部門;
(五)組織制定合規管理程序以及合規手冊、員工行為准則等合規指南,並評估合規管理程序和合規指南的適當性,為員工恰當執行法律、規則和准則提供指導;
(六)積極主動地識別和評估與商業銀行經營活動相關的合規風險,包括為新產品和新業務的開發提供必要的合規性審核和測試,識別和評估新業務方式的拓展、新客戶關系的建立以及客戶關系的性質發生重大變化等所產生的合規風險;
(七)收集、篩選可能預示潛在合規問題的數據,如消費者投訴的增長數、異常交易等,建立合規風險監測指標,按照風險矩陣衡量合規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影響,確定合規風險的優先考慮序列;
(八)實施充分且有代表性的合規風險評估和測試,包括通過現場審核對各項政策和程序的合規性進行測試,詢問政策和程序存在的缺陷,並進行相應的調查,合規性測試結果應按照商業銀行的內部風險管理程序,通過合規風險報告路線向上報告,以確保各項政策和程序符合法律、規則和准則的要求;
(九)保持與監管機構日常的工作聯系,跟蹤和評估監管意見和監管要求的落實情況。

Ⅱ 簡述內部控制評價的一般程序

內部控制檢查與評價業務流程

1. 目標
通過規范內部控制的檢查與評價工作流程,確保檢查評價工作按規定程序和適當授權進行,實現預期目標;確保檢查評價工作的方法和標准一致,減少檢查評價工作的隨意性;確保集團公司和企業在年度財務決算中恰當披露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情況,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外部監管機構的要求,並促進各項內部控制制度的不斷改進、完善和嚴格執行。

2. 風險
由於檢查與評價工作流程設計不合理或控制不當,可能導致對內部控制制度及執行情況評價不恰當;可能導致各項內部控制制度的檢查評價工作存在隨意性;可能導致年度財務決算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對外披露的信息失當而受到外部監管機構的處罰。

3. 工作流程步驟與控制點
3.1 成立和確定檢查評價領導小組和工作組
★3.1.1 企業(或總部)應當成立內部控制檢查評價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檢評領導小組」),組長由主要負責人擔任,副組長由總會計師/分管財務領導擔任,成員由財務、審計、人事、監察、銷售、采購等部門的主要負責人組成。
★3.1.2 檢評領導小組應當根據實際情況,按照成本和效益原則,確定或組建內部控制檢查評價工作組(以下簡稱「檢評組」)。檢評組可以設在(或授權)財務或審計部門,也可另行組成由財務、審計、人事、監察等有關部門相關人員參加的檢評組,組長可由審計部門負責人擔任。
3.2 制定檢查評價工作計劃
3.2.1 檢評組每年年初根據本流程規定和檢評領導小組的要求,編制內部會計控制檢查評價工作計劃,具體明確各類業務定期抽查的時間(按季或半年或年進行抽查)、抽查樣本量的比例(5%~15%)以及隨機抽查的方法,明確檢查人員的分工和各有關部門的配合責任,以及完成檢評工作的時間目標和要求。
★3.2.2 檢評組將檢評工作計劃報總會計師/分管財務領導審閱後,提交檢評領導小組審定。
3.3 實施檢查和計算得分
3.3.1 檢評組人員根據工作計劃,按規定的抽樣比例和方法,隨機抽取各類業務的樣本。同時依據各自的分工,對所抽取的業務樣本控制點,按照規范的業務流程表中控制點和不相容職務/崗位分離及授權等要求,實施符合性測試。
★3.3.2 檢評組人員將檢查測試情況按每筆業務逐筆如實進行記錄(包括抽查時間、抽查方法、抽查的具體業務合同或憑證編號、檢查測試得分結果等),建立檢查評價工作底稿,簽字後交檢評組負責人或其授權人員審核簽字。
3.3.3 對檢查測試中發現控制點缺失或控制點雖然存在但未按規定實施控制的,一律按扣減法扣減該控制點的權重得分。每筆業務控制點權重總分為100分,扣除扣減分數後即為該筆業務內部會計控制執行的實際得分。
3.3.4 同類業務逐筆得分相加除以筆數即可得出該類業務內部控制執行情況的實際得分。各類業務簡單平均得分相加除以類別數即可計算出全部業務的內部控制執行情況的實際綜合得分。
3.4 編寫檢查評價報告
3.4.1 檢查人員根據抽查業務的內部控制檢查測試的得分情況,可以對各類業務的內部控制執行情況做出定量和定性的評價,也可對全部業務內部控制執行總體情況做出定量和定性的綜合評價。
3.4.2 凡內部控制檢查測試平均得分在95分(含)以上的,且在實際執行中未出現一般性問題或實質性問題,內部控制執行情況可認定為「無疏漏」或者存在「輕微疏漏」,執行情況可評價為好;在85-94分(含)之間,且在實際執行中未出現一般性問題或實質性問題,可認定為存在「一般疏漏」,執行情況可評價為較好;在70-84分(含)之間,且在實際執行中未出現實質性問題,可認定為存在「一般缺陷」,執行情況可評價為一般;在70分以下,不管在實際執行中是否出現一般性問題或實質性問題,可認定為存在「重大缺陷」,執行情況可評價為差。及時檢查測試平均得分在70分(含)以上,但在實際執行中發生了一般性問題或實質性問題,則相應認定為存在「一般缺陷」或「重大缺陷」。
3.4.3 檢評組根據內部控制業務檢查結果情況,編寫《內部控制檢查評價報告》。檢查評價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1)檢查評價工作的組織開展情況;(二)檢查樣本的抽取方法和測試結果情況;(三)內部控制執行情況的具體分析;(四)加強改進內部控制的意見和建議。檢查評價報告要有定性和定量分析,以數據和事實為依據。
★3.4.4 檢評組負責人對各檢查人員的檢查工作底稿和扣(計)分情況以及《內部控制檢查評價報告》進行審核修改並簽字,報分管內控領導/總會計師審閱。
3.5 審定上報檢查評價結果
3.5.1 檢評組將內部控制檢查情況和初步評價意見向內部控制檢評領導小組匯報,如實反映檢查測試結果和定性定量評價意見,並將《內部控制檢查評價報告》報領導小組審定。
★3.5.2 檢評領導小組審議內部控制檢評結果,並對存在的缺陷和問題,以及檢評組提出的意見和措施予以研究,形成具體改進措施貫徹落實。
★3.5.3 將經審定的《內部控制檢查評價報告》和有關業務內部控制檢查得分情況匯總表一並上報集團公司內控辦公室備案,或對外發布。
3.6 考核獎懲
3.6.1 每年年度終了後,檢評組應當根據全年檢評綜合得分及評價情況(按季檢查的為4次平均得分,按半年檢查的為2次平均得分,按年檢查的為1次平均得分)提出內部控制執行的獎懲意見,報檢評領導小組審議。
★3.6.2 檢評領導小組審核獎懲意見,並將審核結果報企業辦公會議審定後兌現。
3.7 集團公司整體內部控制執行情況的評價
3.7.1 集團公司內控辦公室根據企業上報備案的內部控制檢查評價情況,對企業年度內部控制執行情況做出基本評價。
★3.7.2 為增強集團公司檢查評價的科學性和可靠性,集團公司內控辦公室評價企業時還可將集團公司財務、審計部門或社會審計中介機構在本年度開展的財務稽核、財務(決算)審計中對企業內部控制執行情況所進行的檢查評價結果納入評價范圍,並按企業自我評價得分權重40%、企業外部評價得分(如兩家或三家都有評價得分則取平均得分)權重60%計算,得出新的綜合得分和評價結果。
3.7.3 集團公司內控辦公室再以各直屬企業為權數,計算出全部企業內部控制執行情況的平均得分,從而得出集團公司內部控制執行情況的年度總體得分和評價結論。
★3.7.4 集團公司內控辦公室依據各企業或總部有關部門對內部控制執行的檢查測評情況,編寫集團公司年度《內部控制執行情況檢查評價報告》,報經集團公司領導或總經理辦公會審定後,即可對外發布,並進行獎懲。
★3.7.5 集團公司有關部門應當針對內部控制的薄弱環節和存在的缺陷,採取有力措施加以改進和完善。

內部控制檢查與評價業務流程表
業務流程及控制點 權重 控制風險說明 不相容職務/崗位 授權及要求
3.1 成立和確定檢查評價領導小組和工作組
★3.1.1 企業(或總部)應當成立內部控制檢查評價工作領導小組(以下簡稱「檢評領導小組」),組長由主要負責人擔任,副組長由總會計師/分管財務領導擔任,成員由財務、審計、人事、監察、銷售、采購等部門的主要負責人組成。
★3.1.2 檢評領導小組應當根據實際情況,按照成本和效益原則,確定或組建內部控制檢查評價工作組(以下簡稱「檢評組」)。檢評組可以設在(或授權)財務或審計部門,也可另行組成由財務、審計、人事、監察等有關部門相關人員參加的檢評組,組長可由審計部門負責人擔任。
3.2 制定檢查評價工作計劃
3.2.1 檢評組每年年初根據本流程規定和檢評領導小組的要求,編制內部控制檢查評價工作計劃,具體明確各類業務定期抽查的時間(按季或半年或年進行抽查)、抽查樣本量的比例(5%~15%)以及隨機抽查的方法,明確檢查人員的分工和各有關部門的配合責任,以及完成檢評工作的時間目標和要求。
★3.2.2 檢評組將檢評工作計劃報總會計師/分管財務領導審閱後,提交檢評領導小組審定。
3.3 實施檢查和計算得分
3.3.1 檢評組人員根據工作計劃,按規定的抽樣比例和方法,隨機抽取各類業務的樣本。同時依據各自的分工,對所抽取的業務樣本控制點,按照規范的業務流程表中控制點和不相容職務/崗位分離及授權等要求,實施符合性測試。
★3.3.2 檢評組人員將檢查測試情況按每筆業務逐筆如實進行記錄(包括抽查時間、抽查方法、抽查的具體業務合同或憑證編號、檢查測試得分結果等),建立檢查評價工作底稿,簽字後交檢評組負責人或其授權人員審核簽字。
3.3.3 對檢查測試中發現控制點缺失或控制點雖然存在但未按規定實施控制的,一律按扣減法扣減該控制點的權重得分。每筆業務控制點權重總分為100分,扣除扣減分數後即為該筆業務內部控制執行的實際得分。
3.3.4 同類業務逐筆得分相加除以筆數即可得出該類業務內部控制執行情況的實際得分。各類業務簡單平均得分相加除以類別數即可計算出全部業務的內部控制執行情況的實際綜合得分。
3.4 編寫檢查評價報告
3.4.1 檢查人員根據抽查業務的內部控制檢查測試的得分情況,可以對各類業務的內部控制執行情況做出定量和定性的評價,也可對全部業務內部控制執行總體情況做出定量和定性的綜合評價。
3.4.2 凡內部控制檢查測試平均得分在95分(含)以上的,且在實際執行中未出現一般性問題或實質性問題,內部控制執行情況可認定為「無疏漏」或者存在「輕微疏漏」,執行情況可評價為好;在85-94分(含)之間,且在實際執行中未出現一般性問題或實質性問題,可認定為存在「一般疏漏」,執行情況可評價為較好;在70-84分(含)之間,且在實際執行中未出現實質性問題,可認定為存在「一般缺陷」,執行情況可評價為一般;在70分以下,不管在實際執行中是否出現一般性問題或實質性問題,可認定為存在「重大缺陷」,執行情況可評價為差。及時檢查測試平均得分在70分(含)以上,但在實際執行中發生了一般性問題或實質性問題,則相應認定為存在「一般缺陷」或「重大缺陷」。
3.4.3 檢評組根據內部控制業務檢查結果情況,編寫《內部控制檢查評價報告》。檢查評價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1)檢查評價工作的組織開展情況;(二)檢查樣本的抽取方法和測試結果情況;(三)內部控制執行情況的具體分析;(四)加強改進內部控制的意見和建議。檢查評價報告要有定性和定量分析,以數據和事實為依據。
★3.4.4 檢評組負責人對各檢查人員的檢查工作底稿和扣(計)分情況以及《內部控制檢查評價報告》進行審核修改並簽字,報分管內控領導/總會計師審閱。
3.5 審定上報檢查評價結果
3.5.1 檢評組將內部控制檢查情況和初步評價意見向內部控制檢評領導小組匯報,如實反映檢查測試結果和定性定量評價意見,並將《內部控制檢查評價報告》報領導小組審定。
★3.5.2 檢評領導小組審議內部控制檢評結果,並對存在的缺陷和問題,以及檢評組提出的意見和措施予以研究,形成具體改進措施貫徹落實。
★3.5.3 將經審定的《內部控制檢查評價報告》和有關業務內部控制檢查得分情況匯總表一並上報集團公司內控辦公室備案,或對外發布。
3.6 考核獎懲
3.6.1 每年年度終了後,檢評組應當根據全年檢評綜合得分及評價情況(按季檢查的為4次平均得分,按半年檢查的為2次平均得分,按年檢查的為1次平均得分)提出內部控制執行的獎懲意見,報檢評領導小組審議。
★3.6.2 檢評領導小組審核獎懲意見,並將審核結果報企業辦公會議審定後兌現。
3.7 集團公司整體內部會計控制執行情況的評價
3.7.1 集團公司內控辦公室根據企業上報備案的內部控制檢查評價情況,對企業年度內部控制執行情況做出基本評價。
★3.7.2 為增強集團公司檢查評價的科學性和可靠性,內控辦公室在評價企業時還可將集團公司財務、審計部門或社會審計中介機構在本年度開展的財務稽核、財務(決算)審計中對企業內部控制執行情況所進行的檢查評價結果納入評價范圍,並按企業自我評價得分權重40%、企業外部評價得分(如兩家或三家都有評價得分則取平均得分)權重60%計算,得出新的綜合得分和評價結果。
3.7.3 集團公司內控辦公室再以各直屬企業為權數,計算出全部企業內部控制執行情況的平均得分,從而得出集團公司內部控制執行情況的年度總體得分和評價結論。
★3.7.4 集團公司財會部門依據各企業或總部有關部門對內部控制執行的檢查測評情況,編寫集團公司年度《內部控制執行情況檢查評價報告》,報經集團公司領導或總經理辦公會審定後,即可對外發布,並進行獎懲。
★3.7.5 集團公司有關部門應當針對內部控制的薄弱環節和存在的缺陷,採取有力措施加以改進和完善。

Ⅲ 工商銀行內控合規工作包括哪些內容

內控合規工作重點為以下方面:

一是全面推進全行內控體系建設,提升內控管理水平;

二是完善合規管理體系,強化各項合規管理工作;

三是增強操作風險識別評估監測能力,有效發揮操作風險管理職能;

四是創新監督檢查模式,增強監督檢查效果;

五是健全反洗錢工作機制,依法履行反洗錢職責;

六是加強外部監管聯絡配合,充分利用外部審計檢查成果。

(3)簡述內控合規檢查工作流程包括哪四大階段擴展閱讀:

樹立主動合規意識,克服被動合規心理。合規是銀行業穩健運行的基本內在需求,也是銀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一,在銀行員工中樹立合規人人有責、主動合規意識、合規創造價值等理念,讓員工接觸到每一筆業務時,就要想到必須進行合規風險的審查,倡導主動發現和暴露合規風險隱患或問題,以便及時整改

第二,合規文化是由一整套的制度、方法和工具支持的,這需要銀行加強規章制度的後評價。針對發現的問題相應地在業務政策、行為手冊和操作程序上進行適當的改進,以避免任何類似違規事件的發生和糾正已發生的違規事件,並對相關責任人給予必要的懲戒措施。

如果發現了合規風險而隱瞞不報,一旦被內審部門或外部監管者查實,隱瞞不報者一定要受到更加嚴厲的懲罰;而對於主動報告問題或隱患的,則可以視情況減輕處罰,甚至免責乃至給予獎勵。

第三,要將績效考核機製作為培育合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充分體現商業銀行倡導合規經營和懲處違規的價值觀念。

Ⅳ 審計程序包括那幾個程序,每個階段的主要工作內容是什麼

審計程序/步驟:
1.取得或編制固定資產及折舊分類匯總表,復核其加計數是否正確,並與明細賬、總賬和報表有關項目進行核對。
2.實施分析性復核,查找差異原因。
3.監盤或抽盤固定資產
(1)對固定資產進行監盤,取得盤點明細表及重大盤盈盤虧事項的說明。
(2)如未參與定期盤點,索取並檢查被審計單位期末固定資產盤點計劃及固定資定期盤點明細表。偕同單位有關人員,抽盤部分固定資產項目:①從盤點明細表中選擇部分項目,檢查是否實際存在。②從固定資產實物中選擇部分項目,檢查有無固定資產卡片,檢查這些資產是否記錄在盤點明細表、固定資產明細賬中。③檢查上述固定資產的所有權證明文件,檢查固定資產是否歸單位所有。
(3)實地觀察固定資產的使用、維護和安全狀況。
(4)檢查高價易流動固定資產的安全性。
4.抽查固定資產明細賬、記賬憑證及原始憑證
(1)檢查固定資產增加:①檢查國家有特殊規定的固定資產購置是否得到相關部門的批准。②檢查購置發票和支付憑據上的銷售單位名稱與合同是否一致。③檢查購入的固定資產原值是否按照實際支付的買價或售出單位的賬面原價(扣除原安裝成本)、包裝費、運雜費和安裝成本等記賬。④檢查已經交付使用但尚未辦理竣工結算手續的固定資產是否已暫估入賬。⑤檢查固定資產購置、建造的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的劃分是否符合規定。⑥檢查固定資產關聯交易是否合規,檢查資產關聯交易價格是否恰當。⑦檢查接收捐贈固定資產價值是否按照同類資產的市場價格,或根據所提供的有關憑據記賬。接受固定資產時發生的各項費用是否計入固定資產價值。⑧檢查盤盈固定資產價值是否按重置完全價值記賬。
(2)檢查年內資產重估價值變動大的固定資產,取得重估資產清單及評估資料副本:①檢查評估單位是否具有評估資格,了解重估的方法和假設,重估的標准數據。②檢查有關賬戶和評估報告文件,檢查被重估的資產價值是否與評估結果一致。③檢查資產重估的預計目標、范圍、基礎,是否在原基礎上分類 、評估。④檢查重估增減價值的計算是否正確,是否符合國家有關規定。⑤檢查固定資產價值變動是否得到有關部門的核准。
(3)檢查本年度減少固定資產會計處理是否正確。① 審查固定資產有無因管理、保管不嚴發生盤虧、毀損;②審查固定資產報廢、出租、擔保、出借、對外投資等是否報經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審批,變價收入是否全部入賬,有無挪作他用;③對外出租固定資產是否堅持有償佔用原則,取得收益是否按規定入賬,有無個人使用的國有資產未交公,改變資產所有權的問題。
5.抽查累計折舊明細賬、記賬憑證及原始憑證
(1)對照檢查前後期折舊方法和折舊率是否一致。檢查改變折舊方法和折舊率是否經過有關部門的核准。
(2)檢查長期閑置固定資產的折舊是否停止計提。
(3)復算部分項目的本年度折舊,驗算折舊計提是否正確。
6.索取固定資產保險協議或保單,檢查固定資產的保險是否基於市場價格,其范圍、數額是否符合規定。
7.檢查固定資產維修費用的核算是否符合規定,大額或不均衡的維修費用是否通過預提費用、待攤費用或遞延資產等科目核..
8.檢查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有無不通過「在建工程」直接記入固定資產。
9.檢查租賃固定資產
(1)抽取期末有餘額的新增租賃固定資產項目①對照檢查長期應付款和融資租賃固定資產的有關證明文件,檢查融資租賃固定資產的所有權。②實地觀察,檢查租賃資產的確存在並且由被審計單位使用。③檢查支付憑證上的租賃費和租賃期間與租賃合同上項目是否一致。
(2)檢查年末之前結束租賃的固定資產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
10.檢查固定資產原值、累計折舊和凈值(及重估結果)是否已在資產負債表上恰當披露,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是否單獨披露。檢查會計報表附註是否披露採用的折舊方法、當期固定資產的重大變化和抵押的固定資產等信息。
11.完成固定資產及累計折舊審定表。

Ⅳ 內部審計的流程有哪些

審計流程是指審計人員在具體的審計過程中採取的行動和步驟。廣義的審計流程是指審計人員從接受審計項目開始,到審計工作結束的全部過程,一般可劃分為三個階段:審計准備、審計實施和審計終結階段,各階段又包括許多具體內容。狹義的審計流程指審計流程指審計人員在取得審計證據完成審計目標的過程中所採取得步驟和方法。

(二)制度基礎審計的流程

1、確定審計的目標

2、了解內部控制制度,並予以描述

3、內部控制制度的初步評價

4、符合性測試

5、符合性測試結果的評價

6、實質性測試

7、實質性測試結果的評價

8、撰寫審計報告

優點:一方面當大大減少審計工作中取得審計證據的工作量,從而節約人力時間、降低成本;另外能較好的避免失誤,保證審計工作質量。缺點:過分依賴對內部控制的審計。

二、准備階段

(一)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

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哪些情況 1、業務性質、經營規模和所屬行業的基本情況;2、經營情況和經營風險;3、組織結構和內部控制情況;4、關聯方及交易情況;5、以前年度接受審計的情況;6、其他

常用方法 1、查閱去年的審計工作底稿;2、查閱行業業務經營資料。3、查閱公司章程協議、董事會會議記錄、重要合同等。4、參觀被審單位現場。5、詢問內審人員和管理當局。 (二)簽訂審計業務約定書

審計業務約定書是指審計機構與委託人共同簽署的,據以確認審計業務的委託和受託關系,明確委託目的、審計范圍及雙方應負責任與義務等事項的書面合同。具有法定約束力。

⑴簽約雙方的名稱;

⑵委託目的;

⑶審計范圍;應明確所審會計報表的名稱及其反映的日期或期間

⑷會計責任與審計責任

⑸簽約雙方的義務;

委託人應當履行的主要義務包括:①及時提供審計人員所要求的全部資料;②為審計人員的審計提供必要的條件及合作;③按照約定條件即使足額支付審計費用。

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履行的主要義務包括:①按照約定的時間完成審計業務,出具審計報告;②對執行業務過程中知悉的商業秘密保密。

⑹審計報告的使用責任;審計報告使用不當而造成的後果,與審計人員無關。

⑺審計收費;

⑻違約責任;

⑼應當約定的其他事項。

(三)初步評價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

初步評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目的在於判斷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能否作為在實質性測試的時候進行抽樣的基礎,並對那些准備信賴的內部控制決定其測試的時間、性質、范圍

Ⅵ 現場檢查准備階段包括哪些配合措施

現場檢查實施階段應從以下方面進行配合
A. 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
B. 配合進行現場會談
C. 及時、准確提供檢查組所調閱的資料和數據
D. 做好檢查保密工作
現場檢查是指監管人員直接深入到金融企業進行制度、業務檢查和風險判斷分析,通過核實和查清非現場監管中發現的問題和疑點,達到全面深入了解和判斷金融企業和經營和風險情況的一種實地檢查方式,是金融監管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現場檢查的程序
現場檢查是一種行政行為,必須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則,為了規范現場檢查行為,銀監會應當制定現場檢查程序。對各類金融機構實施現場檢查的方法和重點有所不同,但檢查程序或流程基本相同。現場檢查的基本流程如下:
(一)根據非現場監管與分析,以及其他渠道獲得的信息,確定現場檢查的具體對象和時間。
(二)向被檢查機構發出檢查前問卷,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包括所經營的主要業務,最新開展的業務,自上次現場檢查以來發生的重要變化,上次現場檢查提出的監管建議是否已經落實,發現的問題是否已經糾正,最近一次的內部審計是什麼時間進行的,有什麼具體發現,通過自我評估,認為在內部控制方面有哪些薄弱環節等。
(三)制定現場檢查方案。根據上次檢查發現的主要問題,在分析返回的檢查前問卷並進一步了解被檢查機構基本情況的基礎上,制定具體的檢查方案,明確檢查的主要領域及重點,同時確定具體的檢查工作時間、檢查人員及分工。
(四)向被檢查機構發出現場檢查通知。通知檢查的時間、內容,應准備提供的有關賬冊、報表及文件,以及需要談話的人員等。
(五)進入現場開始檢查。根據制定的檢查計劃和確定的檢查重點,運用現場檢查手冊等現場檢查工具和方法,通過談話、查閱文件、核查賬表和檔案等,對被檢查機構的資產質量、流動能力、財務狀況、管理和內控、合現經營情況等進行檢查、分析和評價,最後得出對該機構經營及風險情況的綜合評價,形成現場檢查結論。
(六)向被檢查機構反饋檢查意見,核實檢查中所發現的問題和情況。
(七)完成現場檢查報告,向被檢查機構反饋監管建議和處理決定。
(八)綜合現場檢查、非現場監管情況,為綜合評價金融機構的風險、完成綜合監管報告提供依據。

Ⅶ 簡述合規風險管理體系應包括哪些基本因素

合規風險管理體系應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1、合規政策;
2、合規管理部門的組織結構和資源;
3、合規風險管理計劃;
4、合規風險識別和管理流程;
5、合規培訓與教育制度。

Ⅷ 銀行合規部門的工作及流程

商業銀行開展合規工作主要依據銀監會《商業銀行合規風險管理指引》(銀監發〔2006〕號)。
合規管理部門應在合規負責人的管理下協助高級管理層有效識別和管理商業銀行所面臨的合規風險,履行以下基本職責:
(一)持續關注法律、規則和准則的最新發展,正確理解法律、規則和准則的規定及其精神,准確把握法律、規則和准則對商業銀行經營的影響,及時為高級管理層提供合規建議;
(二)制定並執行風險為本的合規管理計劃,包括特定政策和程序的實施與評價、合規風險評估、合規性測試、合規培訓與教育等;
(三)審核評價商業銀行各項政策、程序和操作指南的合規性,組織、協調和督促各業務條線和內部控制部門對各項政策、程序和操作指南進行梳理和修訂,確保各項政策、程序和操作指南符合法律、規則和准則的要求;
(四)協助相關培訓和教育部門對員工進行合規培訓,包括新員工的合規培訓,以及所有員工的定期合規培訓,並成為員工咨詢有關合規問題的內部聯絡部門;
(五)組織制定合規管理程序以及合規手冊、員工行為准則等合規指南,並評估合規管理程序和合規指南的適當性,為員工恰當執行法律、規則和准則提供指導;
(六)積極主動地識別和評估與商業銀行經營活動相關的合規風險,包括為新產品和新業務的開發提供必要的合規性審核和測試,識別和評估新業務方式的拓展、新客戶關系的建立以及客戶關系的性質發生重大變化等所產生的合規風險;
(七)收集、篩選可能預示潛在合規問題的數據,如消費者投訴的增長數、異常交易等,建立合規風險監測指標,按照風險矩陣衡量合規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影響,確定合規風險的優先考慮序列;
(八)實施充分且有代表性的合規風險評估和測試,包括通過現場審核對各項政策和程序的合規性進行測試,詢問政策和程序存在的缺陷,並進行相應的調查,合規性測試結果應按照商業銀行的內部風險管理程序,通過合規風險報告路線向上報告,以確保各項政策和程序符合法律、規則和准則的要求;
(九)保持與監管機構日常的工作聯系,跟蹤和評估監管意見和監管要求的落實情況。

Ⅸ 內控與合規風險管理體系應包括哪些基本要素

一、市場風險: 市價波動對於企業營運或投資可能產生虧損之風險,如利率、匯率、股價等變動對相關部位損益的影響。

二、信用風險:交易對手無力償付貨款、或惡意倒閉致求償無門的風險。

三、流動性風險:影響企業資金調度能力之風險,如負債管理、資產變現性、緊急流動應變能力。

四、作業風險:作業制度不良與操作疏失對企業造成之風險,如流程設計不良或矛盾、作業執行發生疏漏、內部控制未落實。

五、法律風險:契約之完備與有效與否對企業可能產生之風險,如承作業務之適法性、外文契約及外國法令之認知。

六、會計風險:會計處理與稅務對企業盈虧可能產生之風險,如帳務處理之妥適性、合法性、稅務咨詢及處理是否完備。

七、資訊風險:資訊系統之安控、運作、備援失當導致企業之風險,如系統障礙、當機、資料消滅,安全防護或電腦病毒預防與處理等。

八、策略風險:於競爭環境中,企業選擇市場利基或核心產品失當的風險。

Ⅹ 工程施工涉及到哪些內控流程節點

1、健全業務流程管理體系
健全的業務流程管理體系包括流程設計、流程維護、流程審查和流程優化四個方面,這是一個PDCA循環的管理過程。
在流程設計階段,必須以企業的業務目標為導向,分清業務層次,明確管理要素,設計出公司的業務流程框架及各級業務流程庫,但設計的效果必須要保證工作任務、職責、工作目標和績效、工作時間、輔助資源及信息的同步流動,任何要素都不能偏廢,否則將導致在流程執行中責任不到位、目標不清晰、時間拖沓、資源利用效率低、信息不完整等失控現象。在進行流程設計時,統一流程的語言描述,對流程工具進行統一和培訓,方便各部門的流程交流與溝通。
在流程維護階段,為了保證流程執行的效率和效果,必須對各級別的執行人員進行培訓和指導;對各級別人員的授權要充分,有效;還要指定明確的流程監控人員,負責流程的維護、監督及流程局部的微調。只有這樣,執行過程才會順暢。
在進行流程審查時,要成立流程審查的統一管理機構,並建立有效、公開、公平的審查體系和審查指標,制定嚴格的審查方法。通過流程審查及時有效地了解流程的現狀、流程效率、業務目標或指標的實現情況等,必要的時候還可以聘請專業從事管理的顧問公司進行審查工作。
流程的優化工作在流程執行維護中及業務流程審查後根據需要進行,一經發現流程存在偏差,結合企業的經營目標及企業內外部環境的變化進行調整優化,使得流程保持持續不斷地優化,適應公司的發展。
2、充分重視全員溝通
業務流程管理實際上是一種變革管理,而企業的決策者通常認為改革成功的關鍵在於是否將先進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引入企業,但他們往往忽視了改革方案的有效執行也是改革成功的關鍵要素,而確保執行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溝通,這是企業的領導者與員工思想統一的唯一途徑,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達成共識的最佳手段。過去企業傳統的溝通方法相對單一,更多的是通過上傳下達、下級服從上級的渠道,不重視來自基層的聲音。科學的溝通過程應遵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雙向溝通原則,只有實現充分的雙向溝通,尊重並綜合來自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領導層的決策才會更加切合企業實際,更加具有可行性。因此,企業可通過充分重視全員對業務流程管理的溝通,不斷強化和培養全體員工的流程意識,在思想上達到統一,員工才能在實際行動中真正地執行業務流程。
3、在實施業務流程管理過程中配套有效監控手段
真正實行業務流程管理要求對業務流程執行者採取各種及時有效的監控手段推動流程沿著既定的軌道秩序化實施。如果沒有行之有效的監控手段,就容易造成執行者責任心不強、應付差事,持續性監控鬆散、缺乏督導,必將導致業務流程流於形式,達不到預期效果乃至徹底失敗。
在實施監控過程中,一要建立實施的領導機構,明確成員分工,將責任層層分解到具體責任人,並與績效考核掛鉤,使每位責任人兼負壓力和動力,自身成為第一監控人;二要建立定期會議制度並確定與會人員,明確業務流程進度、每一階段的具體目標的量化值和圍繞目標所需要開展的具體工作,根據每一階段的目標值檢查工作完成情況,然後採取相應手段推進或改進工作;三要規定定期匯報材料的格式,使每一位具體責任人都能按格式中所需要的內容規范的向上級領導匯報工作進展;四要藉助咨詢公司或研究機構從第三方的角度深入了解企業內部領導所不易察覺或基層不願反映的問題並客觀的加以分析,及時反饋給企業領導層,有助於提升效率。
4、充分重視全員培訓
實施業務流程管理需要思想觀念的重大轉變,成功與否首先是從領導到普通員工的觀念能否成功轉變,而實現思想觀念轉變最為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培訓。培訓必須有系統、分層次的進行。首先企業的領導層應向全體員工做改革動員,闡明業務流程改革勢在必行及改革將給企業帶來的光明前景;業務流程方案設計小組應分層次向員工傳播業務流程設計理念和思路,努力使員工從思想上接受先進的理念;第三方機構(咨詢公司或研究機構)可以傳授業務流程管理的發展和進化,以及可以為企業帶來的優勢和發展前景,從第三方的角度使員工從心理上信服並接受改革。業務流程管理不僅需要觀念轉變,還需要提升員工的業務技能,因此通過企業內部技能培訓和學習國內外同行的先進培訓經驗,都能夠快速提升員工的實戰技能,增強面向市場的作戰能力。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