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控注會題目
Ⅰ 注會問題
ps:報兩門就審計,會計,報三門就加稅法。
一、注冊會計師考試科目組合報考難易程度
1、兩門的報考方案
(1)組合:會計和審計。難度:★★★★★聯系度:★★★★★時間花費:★★★★★
一般來說審計和會計的聯系比較大,比如審計中十三章到十七章屬於審計理論和實務結合的部分,這部分中涉及了很多的會計知識,這些知識都是需要理解和掌握的;另外審計中的調整報表的分錄實際上就是在會計分錄基礎上,把涉及到的調整科目換成了最終的報表項目,雖然表面上看會計分錄和審計調整分錄差異很大,其實兩者的淵源是一樣的;另外就是審計對於企業內部控制的考慮,涉及到了企業內部信息流轉,這個流程本身也是需要會計知識做基礎的。因此不管是基本的審計理論還是審計實務都是和會計知識緊密相關的,會計和審計雖然都是難度比較大的科目,但是在一起學習可以相互促進,花費的時間要少於單獨學習兩門的時間。
(2)組合:會計和稅法難度:★★★聯系度:★★★★時間花費:★★★★
會計和稅法的結合還是比較緊密的,很明顯的一點就是會計中的所得稅章節,這個自然不用多說。還有就是所得稅的問題是貫穿會計全書萼一根主線,不管是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還是收入確認一章,還是長期股權投資,還是日後調整事項、還是或有事項等章節,遞延所得稅的考察一直是個重點,也是貫穿起來的一個主線,所以對於稅法知識是否了解將直接影響遞延所得稅的分錄處理。所以學習會計是不能不知道稅法知識的,因為在會計的考察中涉稅會計處理也一直是個重點,不僅僅是遞延所得稅的問題了,所以當涉稅會計逐漸成為考試的重點,會計和稅法的聯系逐漸加強了。所以學習會計的時候學習稅法是個不錯的選擇,對於整體把握會計教材幫助都是很大的。
(3)組合:經濟法和稅法難度:★★聯系度:★時間花費:★★
經濟法和稅法兩者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屬於經濟法范疇,但是稅法不屬於注會經濟法范疇。而且稅法考慮的是實體如何征稅,經濟法考慮的是法律關系,研究的是不同的方面和層次,兩者基本上可以說沒有什麼聯系。不過兩個科目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很簡單,對於比較畏懼注會的考生來說可以拿來練手,先建立自信。
(4)組合:財管和風險管理 難度:★★★★聯系度:★★★★★時間花費:★★★★★
新考試制度下風險管理主要來自現行制度下的財管,那麼財管和風險管理的聯系是最為緊密的,甚至是新制度下所有科目中聯系最為緊密的兩個科目了,風險管理中既有財管中的計算,比如企業價值評估,又有審計中的理論內容,比如內部控制的介紹,是個比較綜合性的科目,不過從學習的難度上來看,主要還在於計算方面,所以財管的學習有利於促進風險管理的學習。新考生報考這兩門是比較合適的,除了上面說的原因,還在於新制度改革之初,風險管理的難度不會太高。
(5)組合:風險管理和審計 難度:★★★★★聯系度:★★★★時間花費:★★★★
新制度下的風險管理科目有內部控制的相關內容,這些對學習審計是很有幫助的,學員只有掌握了企業的內部控制設置,比如各個環節的票據、流程等等,才能理解審計程序設置的原因和目的,也才能自己理解和掌握好審計程序的具體運用。審計程度千差萬別,但是基本原理是不變的,就比如存在認定是逆查法,完整性認定是順查法,不變的是原理,變的只是票據和內控的說法,大家還是應該了解清楚這個本質。
(6)其他組合主要是從難度上來考慮的:
一般來說會計和審計的難度最大,財務管理次之,最後是經濟法和稅法。如果是會計專業的學生,可首選會計、審計、稅法等科目;如果是非會計專業的考生,可首選財務管理、經濟法、稅法等科目,因為會計和審計科目難度較大,需要較長時間的准備。如果沒有非常強的實力以及時間和精力,考生不要一次報考5科。
2、三門的報考方案
新制度因為有六門,所以建議一年三門的速度報考,加上最後的綜合階段測試,大致三年通過注會,這個速度是比較合適的,超過三年了知識的更新跟不上,學習綜合測試的時候還需要重新學習之前的科目。
(1)會計、審計和稅法 難度:★★★★
這個組合中會計和審計、會計和稅法的聯系都比較緊密,而且稅法難度並不是很難,推薦度
(2)會計、審計和風險管理 難度:★★★★
這個主要是考慮了審計和風險管理的關系,而且第一年新制度下風險管理難度不是很大,所以考一考還是值得的。
(3)財管、風險管理和審計 難度:★★★★★
這個也是考慮了風險管理和審計的聯系,三個科目互相促進。
(4)會計、稅法和經濟法 難度:★★★
這個主要突出的是會計和稅法的關系,經濟法搭配主要是從難度上考慮的。
(5)審計、風險管理和稅法/經濟法 難度:★★★★
稅法或者經濟法主要也是難度的調節。
(6)財管、風險管理和稅法/經濟法
(7)其他組合,兩個聯系比較緊密的科目,加上稅法或者經濟法作為難度調劑
這樣的報考方案比較省力,而且進度符合一般人的情況,新考生是可以重點考慮三門的報考方案的。
3、四門的報考方案
(1)會計、審計、稅法和經濟法 難度:★★★★
(2)會計、審計、風險管理和稅法/經濟法 難度:★★★★
(3)財管、風險管理、審計和稅法/經濟法 難度:★★★★★
(4)審計、風險管理、稅法和經濟法 難度:★★★★
其他方案主要考慮到自己的基礎和未來的計劃。
4、五門的報考方案
可以在之前分析的基礎上,增加一兩門比較簡單的或者自己擅長的科目。
5、六門的報考
之前舊制度下每年都有全科通過注會的考生,但是數量都不多,全國大致上在20個左右,通過的難度是大,但是可能性還是有的,所以全職考試的、基礎比較好的可以考慮全科報名;而且新制度分為了兩個階段考試,分散了注會考試的難度,可能第一層級一次通過的人會增加,難度也會相應減少,加上新制度改革之初,總體難度並不會太難,因此選擇全科報考是可以考慮的,做好最充分的准備,即便是通過四門或者五門也是很成功的。
二、報考前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重要的是要正確認識
因為每個考生的備考時間和專業基礎不同,所以在報考科目上不要盲目,有的人偏向文科,有的人偏向理科,所以,要充分認識自身的優勢和劣勢,根據自己的喜好,合理選擇所報考的科目。此外,要充分認識注冊會計師考試的難度,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考生一定不要盲目報考舊制度下五科或者新制度下六科,畢竟一年通過所有考試科目的人是少數,建議在報考時應選擇報考2至3門,新制度下建議一年報考三門,這樣,不僅為以後的考試在時間上多留餘地,還可以熟悉考題,一旦這次沒有通過,也可作為來年考試的一次試考。
其實文理的選擇並不是特別重要,本身注會考試中涉及到的計算並不復雜,初中水平就能夠搞定,關鍵在於理解和運用,所以學習注會並不需要什麼高深的數學基礎,掌握好每個細節的地方,那麼以後各種復雜的公式也就沒有問題了。就比如說現金流的折現問題,你知道一年的現金流折現,那麼若干年的折現不就是資產的價值了嗎?如果每年的現金流相等,不就是年金的折現嗎?年終支付改年初支付了,無非是預付年金的折現,為什麼公式會出來一個「+1」,就在於從第二期開始看又是一個一般年金折現,再加上個第一期,道理就這么簡單,之所以難是因為簡單的沒有學通,復雜的沒有看清。
學習注會重要的不是知識基礎,而在於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什麼都不是死的,都是活靈活現的,所以有很多人認為都應該死記硬背,其實並沒有掌握到注會學習的本質,注會就是實務性內容,將來考出證書是要做實務工作的,題目和教材來源於實務,一定是很活的東西,那麼就需要很多的理解和聯想,帳為什麼要這么做,原理是什麼?注意在學習中找到門道,在具體的業務中體會配比原則,體會一貫性原則等等。
說了這么多其實就是一個意思,報考的時候不需要過於擔心自己的知識背景,只要你計劃好了幾年通過考試,那麼先找聯系大的科目一起學習,或者直接就找兩個聯系不大的但是簡單的科目練手。不過一個基本的計劃是:難的科目開始,簡單的科目收尾,主要是考慮到大家的學習能力是下降的,工作是越來越忙的,因此難的科目首先通過了有好處。
我網路空間里有注會學習的課件+講義(6科全)的【鏈接】,無需下載,直接聽(省時!!)你看看需要嗎?2012年注會考試,在書沒出來前,聽聽2011年的基礎班和2012年的預科班就行,等書出版後,聽聽2012的基礎班等班形,一起加油吧。 我這有的是11的基礎班和12的預科班。
Ⅱ 注會採用現金調查表對內控審計提出的控制問題有哪些
部審計是內部控制的一部分。內部控制是為了防止或發現並糾正錯報而設計回和執行的,以減小實質答性程序的范圍。
注冊會計師審計是為了對被審計單位財務報表不存在由於舞弊或錯誤導致的重大錯報獲取合理保證,達到降低審計成本的目的,在執行審計工作的基礎上對財務報表發表審計意見。注冊會計師在執行審計時需要考慮與財務報表審計相關的內部控制,但並非對內部控制有效性發表審計意見,這是與內部控制審計的區別。在注冊會計師審計中可能會利用內部審計工作,但是這並不減輕注冊會計師對財務報表審計承擔的責任。但在注冊會計師審計中,需要了解與審計相關的內部控制,如果預期內部控制運行有效,那麼需要對其實施控制測試
Ⅲ 跪求「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指引考試題」答案!在線等!
我去年過的注會審計,但有些知識可能記不清了
我做一遍給你參考一下吧
1、對,內版部控權制審計是和報表審計一樣,都是基於責任方認定業務。
2、對,內部控制是衡量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標志 , 內部控制是衡量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標志,通過實踐得出的結論是:得控則強、失控則弱、無控則亂。
3、錯,如果沒有人來執行,內部控制就是一個空殼。
4、對,
5、錯,在實施審計工作的基礎上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發表審計意見,是注冊會計師的責任
6、對,
7、對,
8、對
9、對
10、錯,分析程序不適用於控制測試。
Ⅳ 注冊會計師如何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進行控制測試
根據2015年注冊會計師教材《審計》P170:
控制測試可以採用的審計程序包括:詢問、觀察、檢查、重新執行。
1、詢問。詢問是指向內部控制相關人員了解內部控制的運行情況。如果單獨運用這種審計程序,它只能用於獲取關於內部控制的負面情況,例如:負有監管責任的相關人員無答解釋監管要點或明確答復監管工作實際未有效執行。只有與其他審計程序配合運用才有可能獲取內部控制正面情況的相關證據。例如,詢問中相關人員對內控問題的答復均表示內控正在有效運行,注冊會計師在執行其他審計程序印證該詢問結果後方可接受。
2、觀察。注冊會計師對無法留下記錄的內部控制執行情況執行的審計程序。但注冊會計師應考慮觀察程序是否提前為被審計單位獲知而僅是臨時執行該內控措施。
3、檢查。即檢查內控執行中形成的相關書面記錄、單據等,以便核實內控正在有效運行。
4、重新執行。在其他審計程序無法提供足夠的保證時,注冊會計師應當運用重新執行的審計程序。主要是由注冊會計師本人重新執行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措施,以驗證被審計單位的執行結果是否可靠。
注冊會計師,是指取得注冊會計師證書並在會計師事務所執業的人員,英文全稱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簡稱為CPA,指的是從事社會審計/中介審計/獨立審計的專業人士,在其他一些國家的會計師公會,如加拿大的CGA ,美國的AICPA,澳大利亞的澳洲會計師公會, 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在國際上說會計師一般是說注冊會計師,而不是我國的中級職稱概念的會計師。注冊會計師考試科目為《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經濟法》、《稅法》、《戰略與風險管理》。至2014年底累計有19.3萬人取得了全科證書。
Ⅳ 如何學注會《戰略》:內部控制要素的主
一、內部環境
內部環境是企業實施內部控制的基礎,包括六大要素:公司治理結構、內部機構設置與職責分工、內部審計、人力資源政策、企業文化和法制環境。
1、公司治理結構
公司治理結構與內部控制的關系有如下三點:
董事會:負責內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實施。
監事會:對董事會建立與實施內部控制進行監督。
經理層:負責組織領導企業內部控制的日常運行。
企業應當成立專門機構或者指定適當的機構具體負責組織協調內部控制的建立實施及日常工作。
2、內部機構設置與職責分工
企業應當結合業務特點和內部控制要求設置內部機構,明確職責許可權,將權利與責任落實到各責任單位。企業應當通過編制內部管理手冊,使全體員工掌握內部機構設置、崗位職責、業務流程等情況,明確權責分配,正確行使職權。
3、內部審計
內部審計機構應當結合內部審計監督,對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監督檢查。
內部審計機構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內部控制缺陷,應當按照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程序進行報告;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內部控制重大缺陷,有權直接向董事會及其審計委員會、監事會報告。
4、人力資源政策
企業應當將職業道德修養和專業勝任能力作為選拔和聘用員工的重要標准,切實加強員工培訓和繼續教育,不斷提升員工素質。
5、企業文化
企業應當加強文化建設,培育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倡導誠實守信、愛崗敬業、開拓創新和團隊協作精神,樹立現代管理理念,強化風險意識。
董事、監事、經理及其他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發揮主導作用。企業員工應當遵守員工行為守則,認真履行崗位職責。
6、法制環境
企業應當加強法制教育,增強董事、監事、經理及其他高級管理人員和員工的法制觀念,嚴格依法決策、依法辦事、依法監督,建立健全法律顧問制度和重大法律糾紛案件備案制度。
二、風險評估
企業及時識別、系統分析經營活動中與實現內部控制目標相關的風險,合理確定風險應對策略。
風險評估的要素歸納為四個方面,即確定風險承受度、識別風險(包括內部和外部風險)、風險分析和風險應對。
三、控制活動
企業根據風險評估結果,採用相應的控制措施,將風險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內。控制活動或控制措施概括為7個方面,即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授權審批控制、會計系統控制、財產保護控制、預算控制、運營分析控制和績效考評控制等。
四、信息與溝通
企業及時、准確地收集、傳遞與內部控制相關的信息,確保信息在企業內部、企業與外部之間進行有效溝通。
五、內部監督
內部監督是企業對內部控制建立與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評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發現內部控制缺陷,應當及時加以改進。
Ⅵ 注冊會計師正在對內部控制審計進行計劃的計劃內容是哪些
《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指引》之計劃審計工作
(一)總體要求
審計指引第六條指出,注冊會計師應當恰當地計劃內部控制審計工作,配備具有專業勝任能力的項目組,並對助理人員進行適當督導。
整合審計中項目組人員的配備比較關鍵。在計劃審計工作時,項目合夥人需要統籌考慮審計工作,挑選相關領域的人員組成項目組,同時對項目組成員進行培訓和督導,以合理安排審計工作。
在計劃整合審計工作時,注冊會計師需要評價下列事項對財務報表和內部控制是否有重要影響,以及有重要影響的事項將如何影響審計工作:
1.與企業相關的風險,包括在評價是否接受與保持客戶和業務時,注冊會計師了解的與企業相關的風險情況以及在執行其他業務時了解的情況;
2.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業概況;
3.企業組織結構、經營特點和資本結構等相關重要事項;
4.企業內部控制最近發生變化的程度;
5.與企業溝通過的內部控制缺陷;
6.要性、風險等與確定內部控制重大缺陷相關的因素;
7.對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初步判斷;
8.可獲取的、與內部控制有效性相關的證據的類型和范圍。
此外,注冊會計師還需要關注與評價財務報表發生重大錯報的可能性和內部控制有效性相關的公開信息,以及企業經營活動的相對復雜程度。
(二)重視風險評估的作用
按照審計指引第八條規定,在內部控制審計中,注冊會計師應當以風險評估為基礎,確定重要賬戶、列報及其相關認定,選擇擬測試的控制,以及確定針對所選定控制所需收集的證據。
風險評估的理念及思路應當貫穿於整合審計過程的始終。實施風險評估時,可以考慮固有風險及控制風險。在計劃審計工作階段,對內部控制的固有風險進行評估,作為編制審計計劃的依據之一;根據對控制風險評估的結果,調整計劃階段對固有風險的判斷,這是個持續的過程。
內部控制的特定領域存在重大缺陷的風險越高,給予該領域的審計關注就越多。內部控制不能防止或發現並糾正由於舞弊導致的錯報風險,通常高於其不能防止或發現並糾正由錯誤導致的錯報風險。注冊會計師應當更多地關注高風險領域,而沒有必要測試那些即使有缺陷、也不可能導致財務報表重大錯報的控制。
在進行風險評估以及確定審計程序時,企業的組織結構、業務流程或業務單元的復雜程度可能產生的重要影響均是注冊會計師需要考慮的因素。
(三)利用其他相關人員的工作
在計劃審計工作時,注冊會計師需要評估是否利用他人(包括企業的內部審計人員、內部控制評價人員、其他人員以及在董事會及其審計委員會指導下的第三方)的工作以及利用的程度,以減少可能本應由注冊會計師執行的工作。
如果決定利用內部審計人員的工作,注冊會計師應當按照《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411號——利用內部審計人員的工作》的規定辦理。
如果擬利用他人的工作,注冊會計師則需要評價該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和客觀性。專業勝任能力即具備某種專業技能、知識或經驗,有能力完成分派的任務;客觀性則是公正、誠實地執行任務的能力。專業勝任能力和客觀性越高,可利用程度就越高,注冊會計師就可以越多地利用其工作。當然,無論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如何,注冊會計師都不應利用那些客觀程度較低的人員的工作。同樣地,無論人員的客觀程度如何,注冊會計師都不應利用那些專業勝任能力較低的人員的工作。通常認為,企業的內部審計人員擁有更高的專業勝任能力和客觀性, 注冊會計師可以考慮更多地利用這些人員的相關工作。
在內部控制審計中,注冊會計師利用他人工作的程度還受到與被測試控制相關的風險的影響。與某項控制相關的風險越高,可利用他人工作的程度就越低,注冊會計師就需要更多地對該項控制親自進行測試。
如果其他注冊會計師負責審計企業的一個或多個分部、分支機構、子公司等組成部分的財務報表和內部控制,注冊會計師應當按照《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1401號——對集團財務報表審計的特殊考慮》的規定,確定是否利用其他注冊會計師的工作。
Ⅶ 正在自學注會審計,當中的內部控制應該怎麼理解
企業的內部控制來作用有很多,比如節約自成本、提高效率、保證財務報告的准確性等,作為審計我們重點關注保證財務報告准確性的內部控制,對其他內部控制適當的關注就可以了。
對編制財務報告的數據以及利用這些數據編制財務報告的過程施加的一些控制,就是保證財務報告准確性的內部控制。
比如一個員工的費用報銷,要經過他部門的經理簽字審核、總經理簽字審批並附上單據,出納才可以給他報銷並在報銷單上面蓋「現金付訖」章並簽字,到了會計手裡,會計必須要復核這個費用報銷的審核、審批、出納的付款才能在記賬憑證中記錄,到了財務經理手上,財務經理必須要對前面的單據以及記賬憑證復核並在記賬憑證的復核人上簽字,會計才能登記明細賬再過如總賬。
如果沒有上面的各個環節控制,最後在報表反映的金額就很可能發生錯報。
Ⅷ 大學學的《內部控制》與注會考試,以後工作的會計實務聯系大嗎
看你以後在什麼樣的企業,小型的企業,你也沒辦法用到,大型的企業有內控的財務分析的需要這些理論知識打點底,其實基本上,財務這個職業理論與實際還是有很大區別的,理論在大多時候只是你更好的幫助你做好這份工作,實際操作中需要我們不斷的去把理論和實際結合,你才能達到一定的高位,譬如在一個會計崗位上,我們首先要具備的是扎實的賬務處理能力,然後對公司的產品進行了解,對工作流程的梳理,與各個部門的聯系,如費用的審核步驟與限制金額,采購付款的請款流程,應收賬款的周期,每月的成本利潤分析等等,都需要在實際操作中去處理,如何更加顯示出財務的作用,這其中最重要的會計學課程就是帳務的處理能力,也是最基本的;成本管理在工業中最重要,財務管理與管理會計相對於一個財務主管的職位就非常需要,如果你以後進入會計事務所,內控的課程就很重要;考試的話其實基本上知識點都會考,只是每次的側重不一樣,所以那個不好預測
Ⅸ 注冊會計師進行財務報表相關內部控制時提出的問卷,應該如何回答
理論上應該據實回答~對於注冊會計師來說,通過對內控等企業信息的了解,評估企回業風險容忍度,以答確定注冊會計師可以接受的風險范圍。在審計程序上,通過對風險容忍度的計算,可以確定審計程序中符合性測試與實質性測試的比例,也會影響審計成本。對於企業來說,這兩個問題都是看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對可能產生的風險有無評估、控制、監督、處理等環節。如果有得話,就要提供相關書面資料,也就是企業的內控文件。這些風險不但包括財務風險、稅務風險、資金風險,還有行業風險等方面。
Ⅹ 注冊會計師在對W公司進行審計時,發現該公司的內部控制存在嚴重缺陷,試問注冊會計師是否能依賴下列證據
(1)不能依賴。銷售發票副本是被審計單位自己提供的,在內部控制制度具有版嚴重缺陷的情況下權,其可靠性較低。
(2)可以依賴。監盤客戶的有價證券、存貨是注冊會計師親自實施的,證明力較強,其可靠程度一般不受內部控制的影響。
(3)不可依賴。被審計單位管理層出具的書面聲明是一種可靠性較低的證據。在內控具有嚴重缺陷時,它的可靠性更低。
(4)不可依賴。購貨發票副本為內部證據,可靠性較差,而且在內部控制有嚴重缺陷時,可靠性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