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實推進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
⑴ 鄉村振興,精準扶貧有哪些成功案例
在偏遠山區,山多地少,信息閉塞,種植技術水平低、銷售渠道缺乏等條件限制著農業的發展,但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利用現代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技術等高新技術與農業生產技術深度應用給山區農業的發展帶來的新的思路。
在2017年河池東蘭縣和都安縣扶貧項目中,慧雲採用「政府+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扶貧模式,將分散的土地集中管理,利用物聯網等信息技術種植新型葡萄,讓農民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門口就能掙錢,通過出租家中閑置的土地拿到租金,在家門口就業種植葡萄,不僅不用遠離家鄉,還可以有富餘!預計到2018年葡萄成熟的時候,還會有一筆不錯的分紅收入。
慧雲信息利用自主開發的標准化生產服務平台,在廣西河池東蘭縣和都安縣將葡萄種植最佳實踐通過數學模型構建為標准化生產體系,並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幫助當地種植基地復制分析一流農技專家的經驗技術,進行智能化農技指導,在專家資源有限的條件下,最大程度擴大專家服務的面積和效率,讓從未進行過葡萄種植的農戶也能種出高品質葡萄;利用大數據和互聯網,打破信息壁壘,實現產銷高效對接,整合了線下與線上銷售渠道網路,與百果園、鑫榮懋等知名生鮮連鎖品牌合作,根據葡萄的果品等級對葡萄進行收購,解決農戶葡萄銷路狹窄問題,避免產品滯銷,有效保障農民的收益。
⑵ 為什麼要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優先任務
鄉村振興人是基礎
農民都沒錢吃不飽
沒得穿
哪裡還有時間做其他的事業
就像高樓大夏
沒有基礎
樓就會倒
⑶ 作為一名新時代大學生,我為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做點什麼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⑷ 正榮怎麼樣他們在踐行精準扶貧、助力鄉村振興方面有哪些成果
正榮集團積極參與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首先在福建省試點,幫回助部分村有效脫貧答,發揮示範作用,並擴大至國內其他欠發達地區。2010年集團攜手中國人民大學鄉村建設中心發起了「愛故鄉計劃」,在福建、江西等地支持成立多所社區大學;捐贈500萬元,建設福建省龍岩市永定縣撫市鎮「撫溪文化活動中心」,推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捐贈150萬元,用於「蒲城縣濠村鄉公益項目」,改善當地村民生活和教育環境;2016年,與福建省光彩事業促進會設立1億元精準扶貧專項基金;捐資500萬元,用於教育扶貧,幫助寧德市民族中學發展基金會和學校建設發展;2017年,捐贈1000萬元,與地方上共同發起成立永泰縣鄉村復興基金會,在永泰開展從「輸血」到「造血」的創新實踐,帶動全社會共同參與鄉村振興……集團在永泰縣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的創新實踐,成功入選由國務院扶貧辦、中國社科院組織評選的「2018年企業扶貧優秀案例」。
⑸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是實現鄉村振興計劃的必由之路嗎
當然,為了帶動鄉村快速脫貧,需得到國家的大力扶持和幫助,但得從根本上解決脫貧問題,就得讓他們轉變思想觀念,有一定的經濟頭腦和發展方向。
⑹ 為助推電商+農特產品精準扶貧,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國家戰略,燕谷坊集團做了什麼
燕谷坊集團走進「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華山,與安徽池州市貴池區政府舉回行「互聯郡農答特供應鏈&九華山散養禽蛋基地鄉村供應鏈合夥人」簽約儀式。通過兩天一夜的實地考察和深度交流,精選出當地知名的散養家禽、禽蛋等一批優選好物。
⑺ 我國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鄉村體現了教材中的哪些觀點
鄉村建設與保護協調發展
以段村為例,可以看到美麗鄉村建設在某些地方實施過程中遭遇到的障礙。這有助於我們及時發現漏洞,同時也有助於我們積極應對。
首先,美麗鄉村「建設」與傳統村落「保護」之間較難找到完美的銜接點。段村不僅是河北省美麗鄉村建設重點村,還是國家級傳統村落,因此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如何實現「建設」與「保護」兩者之間的完美銜接,便成為項目建設過程中始終無法繞開的關鍵話題。換言之,美麗鄉村建設不能以破壞與犧牲村落傳統的社會資源為代價。當地民眾顯然很清楚本村區別於其他村落的重要原因就在於悠久的歷史積淀以及豐富的傳統資源。因此,在實施美麗鄉村建設之時,段村在很大程度上將美麗鄉村建設原本的諸多功能弱化,僅將其視為一個增加村落基礎設施不容錯過的機會。然而,復制城市乃至外來的設計理念顯然無法與鄉村既有的村容村貌以及實際的日常生活相匹配。村中主要通道鋪設的仿古磚與該地的石頭房被生硬地拼貼在一起,這不僅無法產生一種理想狀態中的「美麗」效果,也無益於村民的日常生活。
其次,美麗鄉村建設的實施也是一個資源分配的過程,處理不當易引發基層矛盾。對於當地民眾而言,美麗鄉村建設與他們的日常生活最為貼切的不是廣場的修建、旅客中心的成立,而恰恰是每個人日常生活必需的廁所。他們也許不明白「廁所革命」的真正意涵,但每個人都很清楚廁所改造將帶來的好處。當廁所改造的指標無法覆蓋至村中全部家戶時,資源分配自然就成了可能引發當地村民不滿的重要因素。這種不滿會藉由村民與村委成員之間的爭吵體現出來,也可能會表現在村民阻礙美麗鄉村建設的施工上。此外,整個項目建設由招標公司來完成,他們有相當大的自由度來決定究竟讓誰參與項目的具體施工。當所有的施工人員都來自招標公司所在的縣城之時,當地民眾對無法從中得利的狀況會感到非常氣憤,從而暗中破壞甚至直接阻撓。這不僅使得工程的施工進展緩慢,更有甚者,會使得工程不時處於「返工」狀態。
最後,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旅遊的協調發展較難實現。美麗鄉村建設為村莊的基礎設施、衛生保健以及生態環境的改善提供了可能,這無疑是村莊發展鄉村旅遊的重要前提。從村莊的發展意圖中也可以看到,一種以發展鄉村旅遊來帶動村落發展的模式正在被當地復制。當地很明確地將消費群體指向了在城市生活的人,並試圖藉助當地的傳統建築、民俗文化、特色飲食等資源創造商業機會,以便在這一空間改造的過程中獲利。然而,承載能力有限的段村仍處於鄉村旅遊發展的起步階段。即便政府大力倡導當地民眾加入到「農家樂」旅遊開發之中,但因受限於水資源短缺、村莊大量人口外出等多方面原因,當地民眾仍然處於觀望狀態。此外,在政府的旅遊規劃中,段村實際上只是整個旅遊路線中的一個點而已,即便有外來遊客前來村莊遊玩也往往只是短暫逗留。
尊重鄉村自身主體性地位
如果將中國鄉村比作海邊沙灘的話,那麼針對中國鄉村所發起的「建設運動」就恰如一波接一波的海浪。而鄉村振興戰略中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這二十字新要求,也從更高層面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了可參照的標准。具體而言,美麗鄉村建設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正確處理好「發展」與「保護」的關系。在鄉村建設過程中,一味地追求發展而忽略乃至直接破壞既有的傳統社會資源,顯然不利於村莊自身的長期發展,甚至可能造成「千村一面」的模式化呈現。因此,我們應該明晰發展與保護兩者之間的辯證關系:發展並非意味著拆除原貌,保護也並非意味著保留現狀;鄉村建設與村落保護並不處於一個截然相反的對立面,兩者應該結合起來。在尊重與保護村莊既有歷史文化資源的基礎之上,繼而進一步根據實際情況考慮村莊的建設與發展,而非一味追求所謂的「現代化」發展模式,否則只會如維克多·謝閣蘭的預言一般,「現代化的結果會製造出令人厭倦的雷同和平庸」。
第二,妥善把握鄉村治理問題,公平公正地分配村莊的公共資源。如果僅僅將美麗鄉村建設視為一個單純的項目建設,那將是大錯特錯。它不僅涉及村莊既有面貌的改善、村莊整體形象的提升,同時也可能觸及鄉村社會的治理問題。在某種程度上,鄉村建設與鄉村治理之間存在著內在的邏輯聯系。在公共資源密集進入村莊的過程中,村莊的治理問題可能也恰恰暴露出來。因此,項目的「發包」應該注意這種公共產品的有效投入問題,而村莊自身在分配「接包」的公共產品時要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考慮村民幸福感的獲取,避免重復建設以及資源的浪費。
第三,堅持公眾參與的原則,彰顯村民的主體地位。村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不僅是鄉村社會經濟發展的驅動力,同時也是鄉村社會持續呈現活力的根源所在。因此,無論是項目的設計、施工還是村莊的未來建設,都應在尊重鄉村自身主體性地位的基礎上,發揮村民自身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及創造性,讓他們也參與其中並成為這些社會工程的建設主體;都應考慮村民自身的需求和認知,在一個長期良性互動的過程中探討和推進鄉村建設。總之,我們必須認識到村民始終善於利用其慣有的思維邏輯及行為方式在不同程度上消解外來介入力量的可能影響,並以此界定村莊自身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