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機關扶貧 » 機關文化原則

機關文化原則

發布時間: 2021-02-13 06:49:33

㈠ 如何正確把握機關文化建設與機關用人價值取向的關系

所謂物價機關文化,是指把物價系統全體幹部職工的力量統一於履行物價部門職能過程中所形成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價值取向、道德規范,是一個物價機關思想理念、價值取向的集中體現,是物價部門幹部職工在工作中體現出來的精神風貌、價值觀念、行為規范、管理制度的總和。從宏觀上講,物價機關文化至少包括3個層次:核心層是物價機關精神文化,中間層是物價機關行為文化,最外層是物價機關物質文化。這3個層次,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形成文化圈、產出文化力。在當前經濟社會形勢錯綜復雜、價格總水平居高運行的背景下,加強物價機關文化建設,已成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迫切需要。

高度重視物價機關文化建設

物價機關文化的核心是「陽光物價、民生至上」的價值理念,其根本是體現「聚心聚力聚智、為農為企為民」的服務理念。加強物價機關文化建設,塑造與科學發展觀相適應的物價文化,對於適應世界經濟一體化、文化多元化大勢,加強和改進價格調控監管模式至關重要。同時,先進的物價機關文化對加強自身建設、增強幹部素質、提高工作效能,也具有重大作用和深遠意義。
一是具有吸引凝聚作用。一旦物價機關文化得到廣泛認同之後,它就會成為一種粘合劑,從各方面把幹部職工團結起來,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從而使全體物價人把個人的感情、目標與物價事業的發展緊密地聯系起來,對單位產生強烈的歸屬感和榮譽感,從而充分發揮出物價部門的整體優勢。
二是具有規范約束作用。物價機關文化形成以後,它對所有成員的規范和約束便成為一種不成文的軟約束。這種軟約束顯得更人性化,可以產生更強大、更深刻、更持久的約束效果,甚至可以更直觀地表現在機關風氣和職業道德對幹部職工的規范作用上。
三是具有激勵促進作用。如果能將物價機關文化內化為自覺、體現於行動,全體物價人之間就有了共同的價值觀,就可以營造理解人、信任人、尊重人、關心人的和諧氛圍,人與人之間就能進行充分的交流溝通,從而讓每個人都能發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激發為物價事業而拼搏奮斗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四是具有引導輻射作用。物價機關文化除了能反映物價部門整體的價值取向、共同的利益追求外,還能夠潛移默化地將物價人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轉化成具體的奮斗目標、人生信條和行為准則,形成物價人的精神支柱和前進動力。這不僅對物價機關內部起作用,還可以通過物價人的言行對社會產生影響,最終在社會和群眾中維護好黨和政府的形象,為構建和諧社會發揮良好的導向作用。

全面把握物價機關文化建設

加強物價機關文化建設,概括地講就是建設符合物價工作發展和物價機關內部管理實際的、具有引導和激勵作用的價值取向、文化修養、團隊精神、進取理念、服務意識等。創建一套具有競爭激勵、優勝劣汰作用的物價機關管理機制,培育一種團結協作、嚴謹高效的物價機關工作作風,不僅能有效促進物價機關自身建設,而且可以全面加強和提升物價部門效能。我們要按照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和諧型、廉潔型、效能型機關的要求,打造「以事業凝聚人、以環境熏陶人、以精神鼓舞人、以利益激勵人」的機制,營造以人為本、健康向上、團結協作、充滿活力的機關文化氛圍。
培育積極向上的價值理念,打造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規定著物價機關文化建設的性質和方向,直接決定著物價人的作風、學風、黨風、政風。要始終把培育物價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放在物價機關文化建設的首位,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導全體物價人不斷提高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社會公德、個人品德的水準,以優良的物價機關作風帶動物價系統政風行風的轉變,推動社會風氣的根本好轉。要逐步統一思想認識,發動群眾,集思廣益,概括、升華出能真正涵蓋物價文化的各種理念,認真梳理總結和不斷鞏固深化已有建設成果,加強輿論宣傳,營造良好氛圍。
規范幹部職工的言行舉止,打造行為規范的修養文化。幹部職工的言行不但體現著自身的文化修養,也代表著整個物價機關的文化形象。物價機關幹部要按照《國家公務員行為規范》和《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要求,規范自己的言行,逐步形成適應我們自身特點的文明用語、人生格言等,不斷提高物價機關的文明水準。
提升幹部職工的能力本領,打造服務民生的職業文化。要對幹部職工加強崗位培訓、業務培訓,不斷提高幹部職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本領,促進幹部職工在崗位上實現自己的理想、價值。要樹立系統學習、終身學習和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的理念,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和學習型機關建設,使廣大幹部職工以努力強化「張嘴能講、提筆能寫、遇事會干、無事善思」等素質為目標,大力提升「勤學善思、物價業務、應急應變、平衡協調、開拓創新、依法行政、科學管理、反腐倡廉」等八種能力,不斷提升綜合素質和任職能力。
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和工作機制,打造強勢全新的管理文化。通過制定物價機關工作標准,明確各項工作的內容、程序、許可權、時限、依據和責任人,促進工作運行規范化、服務標准化。探索實行工作目標責任制管理,建立完善績效考評機制,增強幹部職工的責任感,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完善內部管理規章制度,做到制定製度科學;遵守制度自覺;執行制度嚴肅。同時,適當引入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堅持品德與才能並重、學歷與能力並重原則,加強幹部的選拔與交流,對工作踏實肯干、成績明顯突出的幹部,適當破格任用,為幹部的成長進步創造良好外部條件和內部環境。
鼓勵幹部職工解放思想,打造與時俱進的創新文化。一方面,著力培育幹部職工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創新精神;另一方面,建立鼓勵創新的機制,為幹部職工提供展示創新成果和能力的平台,激發創造熱情,爭取涌現出更多的工作模範、黨務先鋒、管理專家、服務能手和學習標兵。還要著力培養幹部職工的創新能力,加快知識更新,使人人都「敢創新、願創新、會創新」,形成開拓創新、積極進取的良好風氣。
塑造物價機關良好的形象,打造名副其實的物質文化。盡力創造與工作需要相適應的物質條件,做到辦公場所優美、整潔。在機關醒目位置張貼核心價值理念、服務用語、行為規范等,讓機關幹部時刻牢記在心,指導自己的行動。要發動群眾集思廣益,打造物價機關獨有的標志符號、標志形象、標志文化等識別標識,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增強凝聚力、吸引力,激勵幹部職工共同參與到物價機關文化建設中來。

著力推進物價機關文化建設

開展物價機關文化建設,首要的是把握正確的途徑。一要抓住關鍵點,在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高機關幹部的道德修養上下功夫;二要找准切入點,在創建學習型黨組織和學習型機關,提高幹部職工的綜合素質上下功夫;三要立足根本點,在加強制度建設,促進物價機關各項制度的健全、規范及其有效運轉上下功夫;四要把握著力點,在創新物價機關文化活動載體,保障全員參與上下功夫。
開展物價機關文化建設,還要堅持以下幾個原則:以人為本是本源,服務大局是主線,全員參與是關鍵,彰顯個性是特色,與時俱進是要求,常抓不懈是需要。這些原則同等重要,相互促進,相互支撐,是物價機關文化建設順利開展的重要保證。
開展物價機關文化建設,必須建立健全良好的運行保障機制。一是領導機制。建立健全由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靠上抓、各處室齊抓共管的領導體制,加強對物價機關文化建設的頂層設計,定期分析研究機關文化建設中的問題,打破制約機關文化建設的瓶頸。二是保障機制。保證創建活動有經費、有時間、有地點、有人員、有載體。三是激勵機制。定期檢查、考核幹部職工參與機關文化建設的情況及其成果,將考核結果作為年度考核、評先評優、職級晉升、提拔使用的重要內容和依據,並與黨風廉政建設、作風能力建設、黨建目標考核等內容相結合,真正使物價機關文化建設成為幹部職工成長進步的源動力。
物價機關文化建設,是提高能力素質、推動科學發展、服務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途徑,具有群眾性、實踐性、樂見性、長期性、時代性和綜合性的特點,既需要領導常抓不懈,更需要全體幹部職工的積極參與。首先,要把開展物價機關文化建設與提高人的綜合素質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文化的力量引導幹部職工共同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觀,大力倡導終生學習,潛移默化地將個人實現全面發展的需求與實現機關共同的奮斗目標統一起來。其次,要把推進物價機關文化建設作為機關自身建設的新課題,從機關文化建設入手開辟機關建設的新視角、新層次、新領域,將物價機關文化建設寓於機關建設的各項工作、各個環節之中。第三,要注重實效,打造健康、科學、向上的機關文化,繼承並發揚物價系統長期以來積淀形成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總結出符合物價機關特點、富有時代特徵、體現個性特色的先進文化,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用每個人的成長進步引導社會進步,用每項物價事業的前進發展促進社會發展,帶動社會和諧。

㈡ 機關文化建設的作用請簡介些

機關文化建設主要體現在管理文化和制度建設上。制度的制定是否科學、合理、實事求是;制度的執行是否原則、公正、公平,關鍵取決於領導者的管理思想和領導行為。能夠被機關幹部普遍認同的制度才是有效的,才能確保機關工作的正常運行,才能促進機關人際關系的團結和諧,才能使機關建設走上規范化軌道。領導行為不可只「管」不「理」,「管」是監督執行,「理」是通過實施過程去研究和思考制度的可信度和可行性,研究和思考管理與職工思想行為之間的關系,研究和思考現行管理與未來發展的關系,以及管理體制與工作績效的關系等深層管理問題,以便通過不斷完善管理制度,改進工作方法,達到機關工作成效的最大化。
制度建設只有在激勵機制和競爭機制條件下,才能激發起機關幹部高度的工作熱忱,開創出卓有成效的工作業績。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認為:績效=能力×激勵。無論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都是十分重要的激勵手段,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激勵的真正意義是要開發人的行為資源,強化人的行為意識,推動行為向組織目標接近。因此,激發機關幹部自我激勵的能動性,給他們提供一個充分發揮自我激勵本能的文化環境,注意清理機關環境中的非激勵因素,以及對機關幹部積極性、創造性具有破壞性影響的不良因素尤為重要。從這一意義上講,獎金和升職等都不是深層的能產生激勵作用的動力體系,而將機關幹部發自內心的自我意向統一到組織目標的意向中,才能激發人的自覺性和進取心,並迸發出巨大的潛能,使組織和個人都得到發展。
學習力+文化力=生產力。學習力就是緊跟時代,用市場經濟觀念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適應現實要求;文化力就是創造一個重視人的需要,關心人的發展,實現組織和個人價值高度統一的文化氛圍;而發揮作用,履行職能,就是生產力。未來組織文化建設將成為擴大組織影響,提高組織凝聚力的最有效的因素。而充分發掘機關文化建設在自身建設中的特殊作用,能有效地促進組織的整體建設和發展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機關文化建設的根本是體現「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這種理念來自於領導者傳承事業的責任意識和對管理科學的認知能力。只有以事業為重的領導者,才能全情投入到所從事的事業中去,以事業為己任,立足現實並對組織的長遠建設和發展負責任。而不是為個人功利謀職位,更不是利用職權為個人謀利益。領導者的思想和行為在機關文化建設中起支配和導向作用,對機關文化建設和組織文化建設的影響是決定性的。因此,機關文化建設的關鍵是培養和造就具有整合隊伍、推進建設、促進發展的能力和素質的領導幹部隊伍。

㈢ 什麼是行政文化禮儀

行政禮儀又稱公務禮儀,它是指公家公務員在從事公務活動,執行國家公務時必須遵守的禮儀規范。
其核心思想是要求國家公務員真正自覺地恪盡職守,勤於政務,廉潔奉公,忠於國家、忠於人民,以民為本,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而提高整個國家行政機關工作效率。

㈣ 如何抓好機關文化建設

機關文化建設是政府機關自身建設的主要內容。抓好機關文化建設就是抓住了機關建設的靈魂和核心,對於機關幹部職工統一思想、更新觀念、凝聚力量、提高服務和工作效率,樹立機關良好形象具有重要作用。加強機關文化建設,使機關文化的「軟實力」真正轉化為工作的「硬力量」,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

一、加強教育培訓,以學習培養人。

對政府行政管理機關來說,學習就是要緊跟形勢,用發展的眼光和科學的精神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以適應履職的需要。學習要有計劃性、系統性,每年要根據工作重點制訂學習培訓計劃,建立集中學習制度,加強對學習的考核,建立幹部職工學習檔案。要不斷豐富學習內容,除業務知識外,要廣泛涉獵各個領域的知識,拓寬幹部職工知識面,激發創造思維。要增強學習的實用性,推行學習成果展示,定期舉辦學習討論會或調研文章評比會,加強學習交流,做到學以增德、學以增智、學以致用。要不斷創新學習方式,採用外出學習考察、專家輔導、現場模擬、主題實踐等學習方式,提高學習的實際效果。

二、規范制度管理,以機制激勵人。

機關文化建設主要體現在管理文化和制度建設上。制度是否科學、合理、實事求是,執行是否原則、公正、公平,能否被機關幹部職工普遍認同,是機關協調運轉的關鍵。為此,要將工作、管理和行為理念轉化為制度,建立健全一系列工作、學習、考核等制度,促進機關文化建設制度化規范化。制度建設只有在激勵機制和競爭機制條件下,才能激發起機關幹部高度的工作熱忱。

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告訴我們,績效=能力×激勵。激勵的真正意義是開發人的行為資源,強化人的行為意識,推動行為向組織目標接近。因此,激發機關幹部職工自我激勵的能動性,給幹部職工提供一個充分發揮自我激勵本能的文化環境尤為重要。要探索和建立科學的績效評價和激勵機制,推行年度目標管理考核制,按照履行職位職責指標、精神文明建設指標、重點工作指標等內容,實行量化考核,並將考核結果與幹部的選拔任用結合起來,真正樹立「干好工作是硬道理、提高素質是硬道理」的評價標准理念,將機關幹部職工發自內心的自我意向統一到組織目標之中,激發個人的自覺性、進取心和潛在能力,推動共同進步發展。

三、豐富機關生活,以活動吸引人。

開展有特色的群眾活動是體現機關文化的重要方面。要結合幹部職工的思想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考察實踐活動,開闊視野,學習經驗,提高創新能力;開展讀書活動、崗位練兵活動、崗位成才活動、創新建議獻策等活動,打造富有創新意識和競爭能力的一流團隊,培育有敬業精神、有拿手絕活的一流機關工作隊伍,營造機關成才環境,促進個人不斷進步;開展評選「先進個人」、「先進集體」、「優秀工作成果」等活動,把無形的機關文化形象化、典型化、人格化,深化機關幹部職工對機關文化的認識,不斷優化工作質量,提高工作效率;將趣味性、知識性和實踐性結合起來,組織開展文娛活動,提高機關幹部職工的人文修養,活躍機關文化生活;開展「送溫暖」活動,把對幹部職工的關心問候送到家,創造團結、和諧的工作環境;開展思想整頓、開門整風、扶貧助學等活動,更新觀念、轉變作風,樹立機關良好形象。

四、注重親情關懷,以感情凝聚人。

機關文化建設的根本是體現「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人的責任心、奉獻精神、進取意識、創造力以及團隊精神的充分體現和發揮,不是管出來的,而是要通過教育、引導、感化,從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關心幹部職工,滿足幹部職工自我實現的精神需要,促進幹部職工在自主管理下實現人生價值。機關管理的領導者要加強與機關幹部職工的思想溝通,及時掌握幹部職工思想動態,了解幹部職工生活情況,做到思想教育要熱心,批評錯誤要誠心,解決疾苦要暖心,使機關幹部確立「八榮八恥」意識,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增強使命感、榮譽感和責任感,不斷提升機關幹部職工的思想境界,全面營造勤於工作、樂於創造、甘於奉獻的集體環境。

㈤ 如何加強文化建設

一是與時俱來進的原則。文化既自具有穩定性,又具有流變性、創新性。機關文化建設是一種新型管理機制,需要不斷探索和實踐。

二是以人為本的原則。人不僅是機關文化建設的主體,也是客體,機關文化建設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全面提高機關成員的素質。

三是全員參與的原則。機關文化是機關成員價值觀和行為准則的集中體現,是對機關成員共同意志的提煉與升華。機關文化建設是全體機關成員的共同任務。

四是常抓不懈的原則。要靠領導和工作人員長期兢兢業業去追求,要靠不斷健全體制機制來培養。

(5)機關文化原則擴展閱讀

目標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機關文化建設,以培育弘揚機關核心價值觀、創新體制機制、提高服務效能為重點,用「先進的理論武裝人,科學的機制激勵人。

嚴格的紀律約束人,良好的環境熏陶人」,不斷提高機關成員思想覺悟和業務能力,把機關打造成「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效能型、廉潔型」機關,為實現科學發展、社會和諧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㈥ 哪一原則為行政機關總的原則

管理常識考點:行政組織

行政組織是指國家為了履行行政職能而依法建立的有職位設置、人員配備和制度規范的機構實體。

在我國,行政組織就是國家行政機關。包括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屬工作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所屬工作部門。

行政組織作為國家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的特點有:政治性、系統性、服務性、法制性、權威性。

行政組織的類型

行政組織按照其權力特點、管理范圍、工作性質、職能和作用等方面的不同,可以劃分為以下六種類型:

1.領導機關

領導機關是指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行政首腦機關,是各級政府決策和指揮中心,主要任務是對轄區內的行政工作進行統一領導。在我國,領導機關即指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首腦機關。

2.職能機關

職 能機關是指在行政領導機關的領導下,負責組織和管理某一方面行政事務的機關。這些機關是根據社會公共事務管理的需要,按法定程序經過批准而成立的,是政府 的組成部分,如農業、交通、教育、民政等部門。職能機關對上必須貫徹執行領導機關的決定和指示,對下要領導和指導下級政府相應行政部門的工作。

3.辦事機關

辦事機關是直接受領導機關領導,並直接為領導機關輔助和服務的辦事機構,如各級政府辦公廳(室)。其主要任務是協助領導機關的行政首長辦理專門事項,或處理本級行政機關的綜合性事務。

4.參謀咨詢機關

參謀咨詢機關是設於政府中以參謀咨詢為主要職能的輔助機關。其主要任務是調查研究.了解情況,為領導機關出謀劃策或完成行政首長交辦的其他工作。

5.直屬機關

直屬機關是在一級政府中設立的主管某些專門業務的行政機構。這些專門業務不便劃歸於其他職能部門管理,但根據工作的需要,又有必要設立專門機構進行管理,因此設立直屬機構承擔管理任務。直屬機構法律地位略低於職能部委或廳局,一般為副部級或副廳級.

6.派出機關

派出機關是指一級政府根據政務管理的需要,按法律規定或經上級批准,在下級或外地派駐的代表機關,它不是一級單獨的國家行政機關。其主要任務是檢查、督促下級行政機關貫徹執行上級行政機關的法規、政策和指示,或完成上級行政機關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行政組織的結構

行政組織的結構是指行政組織各層級和各部門間所建立的一種關系模式。它主要表現為行政組織的層級結構和部門結構,以及層級結構與部門結構的關系。層級結構和部門結構也可稱為縱向結構和橫向結構。

1.行政組織的縱向結構

行 政組織的縱向結構即層級結構,是指政府上下級之間和政府各部門內部上下級之間的行政隸屬關系。行政組織的縱向結構,其實就是由高低不等的管理層次組成的等 級權責體系。體系內的責任、權力同管理層次的高低成正比例關系,行政組織的管理層次越高,其承擔的責任和擁有的權力也就越大:反之則越小。所以,它所解決 的是行政組織的縱向分工問題。我國目前的行政組織自上而下分為國務院、省、縣、鄉四個基本層次,有的省和自治區實行市管縣的體制,在省與縣之間還有市,這 就成了五個層次。每一級政府行政組織內部又分為若干管理層次。如省級行政組織內部分為省級、廳(局)級、處級、科級等。

2.行政組織的橫向結構

行 政組織的橫向結構是指行政組織的橫向分工模式。同級政府之間或一級政府各部門之間構成具有分工與合作要求的平行關系,這種關系的組合方式即為行政組織的橫 向結構。它所解決的是行政組織的橫向分工問題。行政組織的橫向結構,一般從工作性質和業務內容上來劃分和設置。橫向結構的特點是專業分工明確,事權統一, 職責范圍清楚。

3.管理層次與管理幅度

管理層次是指行政組織縱向結構中的等級層次,如省、市、縣;廳、處、科等。

管理幅度是指一個行政機關或行政首長直接領導的下級單位或人員的數目。

管理幅度與管理層次在行政組織結構中成反比例關系,即在行政組織規模確定的前提下.管理幅度越大,管理層次越少;管理幅度越小,則管理層次越多,即:組織規模:管理層次×管理幅度。

我們把層次多、幅度小的行政組織稱為尖型結構,其特點是權力集中、控制有力、便於政令統一.但不利於調動下級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而把層次少、幅度大的行政組 織稱為扁形結構.其特點是分權較多、控制較弱,下屬自主權較大,但容易出現無政府主義。在實際工作中一定要根據工作需要來設置行政組織結構。

行政組織設置的原則

按照現代管理科學理論的要求,行政組織設置須遵循下列原則:

1.職能目標原贈

行政組織的設置.應以國家行政職能為根本依據。總的指導思想是根據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事業發展的需要。建立相應的行政組織,以承擔對社會公共事業實施有效管理的責任。當社會環境及行政管理的任務發生變化時,行政組織機構也要根據職能目標原則作相應的調整。

2.精幹合理原贈

行政組織建設要達到精幹、統一、高效的目的,必須遵循精幹合理原則。一是機構、層次、部門、編制必須嚴格根據實際工作的需要,對重疊和多餘的機構、層次、部門、人員一律予以合並、撤銷;二是隨著行政工作的發展,應把某些事務交還給企事業單位自行處理;三是建立和健全各種工作制度,運用科學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3.整體效能原則

行政組織作為一個系統.必須按整體效能原則組建各部門機構,做到結構緊湊、職責分明、運轉自如、指揮方便,成為一個完整而嚴密的有機整體。每個職能部門都必須服從並服務於大局,不能自行其是。

4.權責相稱原贈

這一原則的基本要求有:一是要分工明確,使行政機關內每項工作均有人負責,各司其職,並授予相應的權力;二是要權責相稱;三是要賞罰嚴明,以激勵下屬在其職權范圍內盡心盡力。

5.依法設置原則

行政組織的設置必須以法律為依據,這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要求。只有依法設置的行政機構才具有權威性,才能使它的行政行為具有效力。依法設置原則的基本要求有:一是必須遵循法律的規定設置行政機構;二是行政機構的增設或變更要符合法定程序;三是必須依法審定並堅決執行行政編制。

6.動態適應原則

動態適應原則要求必須根據行政職能的變化.對行政組織作相應的調整.以便使之適應形勢和任務的需要。一套精幹高效的行政機構必然是合法性與動態適應性的統一。

㈦ 創新機關文化建設創新有哪些措施

五型機關:學習型、創新型、競爭型、服務型、實干型。五型幹部:學習型、創新型、競爭型、服務型、實干型。
一、科學地界定和劃分政府職能
建立一個社會組織,在於其能夠適應社會的一定需要,實現一定的社會職能。只有完成了社會賦予組織的歷史使命,才談得上組織的高效率。一個國家的政府,是管理國家政務和社會公共事務的組織,其職能包括政治職能、經濟職能、文化職能和社會職能。較好地完成了這些職能,就是高效率。如果某一項政府職能沒有專門的政府機構去實現,那就是政府職能不完備;如果政府機關超越職能范圍(如本應該由企業承擔的職能卻被包括在政府職能當中),那就是職能的超越。無論是職能不完備還是職能超越,都不能帶來行政管理的高效率。此外,政府內部的職能分工也是十分重要的,職能劃分不清不可能有高效率。所以,要提高行政效率,首先必須科學地界定政府職能。
二、優化政府組織要素
政府組織是一個龐大的系統。按照系統論的觀點,系統就是由若干個要素通過一定的結構所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整體。政府組織的基本要素及其合理狀態主要包括以下七個方面:
1、組織目標——明確。目標明確才可能正確建立組織結構體系,才能科學劃分權責范圍,在更大的組織系統中有效地發揮本組織的功能。反之,如果組織目標不明確,在實踐中就會出現有「衙門」不辦公、有「神」不顯靈的現象,造成機構重疊、職責混淆,引起部門之間的糾紛。因此,明確的組織目標,是行政組織的第一個要素。
2、職位設置——精幹。行政組織是由一系列的職位構成的,職位設置應該做到精幹,否則,行政效率很難提高。
3、權責分配——合理。任何行政組織都有一定的行政權力與行政責任。權責分配是指一定的行政組織依據工作需要對內部不同行政職位的不同權力與責任所進行的規定。合理的權責分配則是指一定的行政職位所擁有的行政權力與所承擔的行政責任之間的正比關系,即權愈大責愈重。在權責分配合理的機關里,每一名組織成員都在規定的范圍內行使工作許可權,同時擔負相應的工作責任,都知道自己應該干什麼和承擔什麼樣的後果。
4、人事調配——恰當。人是組織的活的靈魂,有了人才有可能實現組織目標。作為個體的人的情況千差萬別,因此,特定的行政機關根據自身行政事務的性質和行政管理對象的情況,有選擇地吸收和調配人員是十分重要的。
5、財物數量——適中。一個行政機關要開展行政管理業務,除了人力條件外,還必須具備基本的物質條件,物質條件包括經費和辦公設備兩部分。一般來說,財物數量要適中。如果財物數量過大,就會影響國家對社會公益事業的投入,而且會促發機關崇尚豪華的習性;如果財物數量過小,則可能妨礙機關日常行政工作,抑制行政組織的發展。
6、運行程序——科學。行政組織是一個動態的活動過程,要有一定的辦事程序、信息流程等,彷彿工廠車間的工藝流程一樣。行政組織的運行程序,要採取科學方法加以規范,要考慮如何減少中間環節,以提高行政效率。
7、組織法規——健全。國家行政組織是執掌公共權力的特殊組織,必須有健全的規章制度和法律規范,以保證行政組織依法行政。法規制度不僅是國家行政組織實施公共行政管理的基礎,同時也是使之行之有效的根本保障。可以說,法規制度健全與否是行政組織健全與否的主要標志之一。
三、進一步完善國家公務員制度
國家公務員制度是我國政府行政管理效率的制度保證。正如鄧小平同志指出的:「關鍵在人。」有了優秀的、積極的公務員,必然能夠創造出行政管理的高效率。國家公務員制度必須注意貫徹以下一些基本原則:
1、任人唯賢、德才兼備的原則。這一原則要求在選拔任用行政人員時,出於公心,以德才兼備作為唯一標准,反對任人唯親。德才兼備就是要求行政人員既有德,又有才。只有堅持按德才兼備的原則來選拔任用行政人員,才能保證行政人員素質的優化,保證政府的高效能。
2、揚長避短、適才適用的原則。這一原則要求在使用行政人員時,首先要看到其優點和長處,並盡可能地創造條件使這些優點和長處得到充分發揮;對於他們的缺點和短處,則應盡量避開,並在可能的范圍內給他們提供有利條件,促其克服短處。同時,要根據每個行政人員的才能、知識、品德、身體等條件,安排最適合的崗位,做到適才適用,避免大材小用或小材大用。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人與事的最佳配合,使事得其人,人盡其才。
3、考試考核、晉升唯功的原則。這一原則要求對行政工作人員的知識水平、工作能力、工作成績和貢獻等進行嚴格的考試考核,以其工作成績和貢獻大小作為評價、獎勵、晉級、晉職的主要標准。實行考試考核,是反對任人唯親,保證行政人員素質的有效方法;晉升唯功是調動行政人員積極性和創造性的重要措施,給大批有真才實學的干練人才搭起了向上攀登的階梯。
4、智能互補、結構合理的原則。這一原則要求根據各種組織、部門和單位的不同需要,把具有不同年齡、專業、能力、特長、心理特徵的行政人員科學搭配,從而組成最佳行政人員和領導班子的群體結構,保證行政工作的協調進行。
5、不斷更新、合理流動的原則。這一原則要求隨著客觀情況的發展變化而不斷調整更新行政人員的專業結構和知識結構,根據行政人員的年齡變化搞好新老行政人員的合作交替,並支持行政人員的合理流動。
6、依法管理、用人與治事一致的原則。這一原則要求運用法律手段來管理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同時,賦予行政首長相應的用人權力,做到管事與管人、用人權與治事權的統一。
四、建設高素質的行政領導者隊伍
行政領導者是行政活動的主體。建設高素質的行政領導者隊伍是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途徑。根據行政領導者所擔負的職責的需要,行政領導者素質必須達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基本要求:
1、政治素質。具體包括:(1)掌握馬列主義的理論,並運用其立場、觀點、方法來觀察和處理實際問題;(2)堅決執行中國共產黨的基本路線,並同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結合起來;(3)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以飽滿的熱情和高度的責任感對待黨和人民交給的任務;(4)堅持解放思想,勇於開拓,又要實事求是;(5)在領導工作中貫徹民主集中制。
2、品德素質。行政領導者必須具有良好的品德:(1)勤政為民、大公無私、清正廉潔的情操;(2)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胸懷,勇於批評和自我批評,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能和意見不完全相同的同志合作共事;(3)聯系群眾、艱苦樸素的作風;(4)強烈的事業心和工作責任感。
3、知識素質。領導者知識素質是提高領導效能的基礎。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行政領導工作日趨廣泛和復雜,要求行政領導者具有淵博的知識素質:(1)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2)熟練的專門業務知識;(3)系統的公共行政管理理論知識等;(4)外語知識。
4、能力素質。能力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本領。對行政領導者來說,最主要的能力應包括:(1)獲取信息的能力;(2)綜觀全局的分析思考能力,善於發現問題和各方面的細微變化,並能正確地分析問題,抓住問題的本質和要害;(3)多謀善斷的決策應變力,能夠權衡利弊,正確及時地做出決策,並根據情況變化,及時調整工作策略;(4)統籌兼顧的指揮協調能力,從大局出發,綜合協調人力、財力、物力,爭取最佳效益;(5)知人善任的組織人事能力,善於識別自己的部屬,並把他們組織起來,合理使用;(6)能講會寫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是領導者必備的基本能力之一。
5、心理素質。行政領導者心理成熟度與工作成就是一致的。作為行政領導者,要具有:(1)堅毅頑強的意志,工作受挫時不氣餒,並善於吸取教訓;工作順利時不自滿,並善於總結經驗,爭取更大的成功。(2)較強的自信心和自製力,遇事不亂,臨危不驚。(3)大膽主動,以帶動整個組織積極努力地工作。(4)綜合平衡的氣質。(5)強烈的創新意識。
五、提高政府行政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水平
政府行政決策正確是行政管理高效率的基礎。而要做到正確決策,講求民主和科學是基本的要求。具體說來,以下幾點是值得特別關注的:
1、完善行政決策體制。科學決策首先要有科學、健全的決策體制。行政決策體制是指承擔行政決策的機構與人員所形成的組織體系與權責分配製度。一般應包括信息系統、咨詢系統、中樞系統等。就我國目前的情況而言,一方面應著重加強信息系統的建設,提高收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應注意進一步完善咨詢系統,更好地發揮咨詢系統的作用。
2、規定合理的決策程序。建國以來,我們很多決策失誤,都是由於沒有經過合理的決策程序造成的。這里的決策程序,一是指邏輯上的程序,二是指法律上的程序。邏輯上的行政決策程序一般包括情報、設計、抉擇、審查四個階段。法律上的決策程序是指一國法律所確認的行政決策的必經步驟。我國應該制定《行政程序法》,以規范政府的決策行為。
3、擴大群眾的參與。廣大人民群眾是決策的參與者,他們最關心政府的行政決策,而且,在他們之中,蘊含著無限的決策智慧。所以,行政決策應盡量向群眾公開,聽取群眾的意見,取得群眾的支持。
4、確立行政決策責任制。決策者擁有決策權力,同時必須承擔決策責任。權力與責任相統一是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則。如果擁有權力,而責任不明,就會濫用權力。所以,要喚起決策者的責任心,就必須確立決策責任制。對於行政決策失誤,特別是由於官僚主義、違反決策程序造成的不應有的決策失誤,要追究決策者的政治、法律責任。只有到建立起對行政決策失誤的追究責任制度之日,才是行政決策真正走向科學化之時!
六、確保政府行政執行工作的准確快捷
一般來說,行政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行政執行工作的速度,執行速度快,效率就越高;執行時拖拉積壓,貽誤時機,效率就低。當然,要求快捷,並不是簡單圖快,操之過急而不能准確實現決策目標也是要不得的。所以,全面把握以下一些原則是十分必要的。
1、准確原則。這一原則要求決策執行人員吃准吃透「兩頭」,一頭是行政決策目標,一頭是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情況。只有這樣,才能准確地把握工作要求,保質保量,使決策目標一步步地變為現實。如果對決策一知半解,對基層情況不明,執行中必然會偏離決策目標,不但實現不了目標,反而會造成損失。
2、迅速原則。這一原則要求決策執行不能拖拉、積壓和欠賬,要如期圓滿地實現決策目標。決策執行需要雷厲風行,當然,這並不等於盲目求快。簡單從事,急於求成反而不利於決策目標的准時實現。
3、條理原則。這一原則要求在決策執行中統籌計劃,圍繞中心工作,分別輕重緩急,妥善謀劃先後順序,合理使用人力、財力、物力,使各項工作忙而有序,協調發展。否則,就會忙忙碌碌,事倍功半,陷入事務主義之中。
4、督促檢查原則。這一原則要求對決策執行過程中有無偏離目標、是否依法辦事、是否遵循工作程序等進行督促、檢查、考核,以保證決策目標的順利實現。
七、建立能夠及時糾偏的有效的監督控制機制
由於行政管理工作的復雜性,以及公務員素質的參差不齊,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出現失誤、漏洞甚至犯錯誤都是可能的,需要及時加以補救。如果對出現的偏差視而不見,或見而不究,就可能偏離預定目標,降低效率。因此,當目標實施和預期目標之間出現差異時,及時的糾偏就是補救的唯一措施。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控制機制,能夠及時地發現偏差,並針對偏差採取正確有力的控制措施,以保障圓滿地實現目標,實現行政管理的高效率。
八、逐步實現行政方法和技術手段的現代化
管理方法是行政效率的軟體保證。在繼承和發展我國的傳統行政管理方法的同時,必須大力推廣運用適合我國國情的現代行政管理方法。管理技術手段則是行政效率的硬體保證。
政府公務員有責任探索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徑和方法,以創造出令人鼓舞的行政管理的高效率,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

㈧ 文化建設的內容

任務
文化建設的基本任務就是用當代最新科學技術成就提高人民群眾的知識水平,通過合理和進步的教育制度培養社會主義一代新人,並用最能反映時代精神的健康的文學藝術和生動活潑的群眾文化活動來陶冶人們的情操,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為此中共中央開展了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培養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
豐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推動了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對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面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校園文化建設簡介

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是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外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為主要空間,以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群體文化。它主要包括:以青年學生為代表的文化觀念以及由引所規范的學生特有的思維特徵、行為特徵和方式,學生課餘生活中一切以群體形式出現的文化活動,如詩社、棋牌俱樂部、書社、文學社等社團活動。其中最能體現校園文化本質內容的是校園風氣或校園精神。
內容

校園文化是學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氣氛,它包括校園建築設計、校園景觀、綠化美化這種物化形態的內容,也包括學校的傳統、校風、學風、人際關系、集體輿論、心理氛圍以及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和學校成員在共同活動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規范的行為准則。健康的校園文化,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學生心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特徵

第一,互動性。校園文化是學校教師與學生共同創造的。這里包括教師的作用,學校領導的作用,但教師的教學作用是關鍵。領導者的辦學理念、辦學意識和行為對師生員工的影響學也是不可低估的,對校園文化建設的作用是巨大的。
第二,滲透性。校園文化,像和煦的春風一樣,漂散在校園的各個角落,滲透在教師、學生、員工的觀念、言行、舉止之中,滲透在他們的教學、科研、讀書、做事的態度和情感中。
第三,傳承性。校風、教風、學風、學術傳統、思維方式的形成,不是一代人,而是幾代人或數代人自覺不自覺地締造的,而且代代相傳,相沿成習。似乎有一種遺傳因子,任何一種校園文化,一經形成之後,必然傳承下去,不因時代、社會制度不同而消失,當然會有所損益,然而其精神實質卻是永續的,永生的。
功能

首先是促進師生、員工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的不斷提升。素質的提升,不完全來自課堂。課堂之外的活動,包括必要的社會實踐、社會調查、社會公益活動等都是提升素質的重要渠道。
其次是塑造良好的道德情操。學生自己組織的社團活動,諸如體育競技比賽、登山、游泳等活動有訓練體能、增強體質的益處,對培養團隊精神、合作意識、堅忍不拔的意志力、拼搏精神等是不可或缺的手段與方式。再次,通過各種各樣的文藝、體育、軍事、理論探討、學術報告等活動,形成一種生機勃勃,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學子們置身於這種環境之中,受這種精神的熏陶,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久而久之,會提升為一個有知識、有教養、有進取精神,有良好氣質的學生。
范圍

理念設計
1.學校教育理念;
2.學生行為信條;
3.宣傳語、校園文化標語。
科學育人的教育理念和行為信條的確立,一方面明確宣示學校的未來發展遠景,一方面也促進學校形成科學教育的體制,建立學校特有的校園文化,並逐步形成學校品牌文化。
藝術設計和實施
1. 領操台的浮雕設計;
2. 校園內文化主題雕像(學校歷屆畢業的名人、當地歷史名人、科學名人);
3. 辦公室、樓道、牆、門、大廳、主文化牆的校園文化展示設計;
4. 教室的黑板、角櫃、牆體,食堂的桌椅顏色、牆體噴繪、窗玻璃裝飾等的校園文化展示和美化設計;
藝術語言——尤其是富有文化主題的藝術作品,對青少年的影響是非產直接和深刻的。有鑒於此,將學校的各個歷史時期的閃光點和積極元素,通過人文主題的浮雕、雕塑、文化牆等生動藝術展示,來美化和提升校園文化,必將對教師的教學效果、學生的學習氛圍,起到促進、維護、渲染的作用。
品牌規劃設計
1. 學校名稱設計;
2. 學校標志設計;
3. 學校名稱標准字體、標准色設計;
4. 校園環境品牌應用系統設計;
5. 學校辦公文件品牌應用系統設計。
結合學校未來發展的定位,對學校名稱、標志、整體形象系統的統一化設計和應用,在學校內部面對師生、在學校外部面對公眾,傳達一個統一的視覺化的學校品牌形象,能夠起到贏得公眾信賴、提升師生自信、增加校園凝聚力的作用,並為學校的各項對內、對外的宣傳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品牌推廣策劃
1. 學校宣傳《畫冊》設計和印刷;
2. 編輯和設計《學校內刊》;
3. 編輯和設計學校《校史》;
4. 策劃和輔導設計《班級文化專刊》;
5. 策劃和設計社會公益活動;
6. 策劃新聞報道;
7. 策劃和完善學校網站;
8. 校歌創作;
9. 校園形象宣傳片創意;
10. 學校品牌整體傳播策略。
上述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不斷的完善。其成果將影響學校的文化內涵,並形成可持續的優良傳統。其中,具體的品牌傳播行為,將多角度地把學校形象全方位傳達給受眾,從而樹立學校的品牌影響力。
機關文化建設簡介

機關文化建設機關文化主要是指在社會主流文化主導下,機關及其成員在長期機關工作實踐中形成的指導和約束機關整體行為和個人行為的、為大多數成員所認同和共同遵守的基本信念、價值標准、業務技能以及從中體現出來的群體意識、行為規范、精神風貌等。
主要內容 概括為二大建設,即機關精神文化建設和機關制度文化建設。
作用

一是凝聚作用。當一種機關文化被認同之後,它就會成為一種粘合劑,從各方面把其成員團結起來,形成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機關成員、機關部門的工作積極性和整體優勢充分發揮。二是導向作用。機關文化能夠潛移默化地將機關成員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化成具體的奮斗目標、人生信條和行為准則,為其指明努力方向。三是約束作用。既有硬約束,又有軟約束。通過兩者的有機結合,就能強化機關成員服務、創新、高效、清廉的意識,提高其自我要求、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的自覺性。四是激勵作用。機關文化建設可以在機關成員中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在機關單位形成尊重人、信任人、理解人、關心人的和諧氛圍,達到鼓勵機關成員多幹事、支持機關成員干成事、教育機關成員不出事,為機關事業發展而努力拚博的目的。五是提質作用。機關文化建設重在培育弘揚機關精神,重在建立健全與之相應的體制機制,打造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廉潔型、高效型機關,確保機關成員和機關整體素養、文明形象、領導能力和服務水平的不斷提高。
目標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機關文化建設,以培育弘揚機關核心價值觀、創新體制機制、提高服務效能為重點,用「先進的理論武裝人,科學的機制激勵人,嚴格的紀律約束人,良好的環境熏陶人」,不斷提高機關成員思想覺悟和業務能力,把機關打造成「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效能型、廉潔型」機關,為實現科學發展、社會和諧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原則

一是與時俱進的原則。文化既具有穩定性, 又具有流變性、創新性。機關文化建設是一種新型管理機制,需要不斷探索和實踐。二是以人為本的原則。人不僅是機關文化建設的主體,也是客體,機關文化建設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全面提高機關成員的素質。三是全員參與的原則。機關文化是機關成員價值觀和行為准則的集中體現, 是對機關成員共同意志的提煉與升華。機關文化建設是全體機關成員的共同任務。四是常抓不懈的原則。要靠領導和工作人員長期兢兢業業去追求,要靠不斷健全體制機制來培養。
路徑選擇 一是要著力弘揚機關核心價值觀。價值觀是文化的靈魂。使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機關核心價值觀「服務、創新、高效、清廉」真正進入每個機關成員頭腦,體現在機關體制機制中,落實在機關成員的言行上。二是要切實加強學習型機關建設。學習、創新、發展是學習型機關建設的本質所在。學習是基礎、是動力。要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抓好團隊學習、激勵個人學習,學習理論、業務和文化知識,健全中心組學習制度、周一晚學習制度和述學考學制度,使機關成員成為勤奮好學、學以致用、創新創業的模範。三是要不斷健全機關管理體制機制。四是要廣泛開展和諧機關建設。機關的和諧文化是機關成員團結進步的重要精神支撐。五是要大力培育機關廉政文化。機關廉政文化建設,是從源頭上開展防治腐敗工作。要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抓好拒腐防變教育,開展讀廉政書、看廉政片、上廉政課、做廉政人活動,進一步形成反腐倡廉理念和氛圍。
企業文化建設

企業文化建設企業文化——或稱公司文化,一般指企業中長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價值觀、作風、生活習慣和行為規范的總稱,是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創造的具有本企業特色的精神財富的總和,對企業成員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眾多人的興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產生的行為統一起來,是企業長期文化建設的反映。包含價值觀、最高目標、行為准則、管理制度、道德風尚等內容。它以全體員工為工作對象,通過宣傳、教育、培訓和文化娛樂、交心聯誼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統一員工意志,規范員工行為,凝聚員工力量,為企業總目標服務。
重視企業戰略文化
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有一個長遠的發展目標和發展規劃。發展戰略只有得到全體員工的認同,才能發揮出應有的導向作用,才能成為全體員工的行動綱領。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要充分利用網路等載體,採取靈活多樣的形式,搞好企業發展戰略的宣傳和落實。通過積極開展企業戰略文化建設,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確企業的發展方向,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
建設企業人本文化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寶貴資源。通過在企業內部營造尊重人、塑造人的文化氛圍,增強員工的歸屬感,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企業應努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搭建人才成長的平台,使全體員工增強主人翁意識,與企業同呼吸、共成長。要通過對員工進行目標教育,使他們把個人目標同企業發展目標緊密結合在一起,自覺參與到企業的各項工作中。
規范企業制度文化
企業文化與企業制度之間是相互支撐、相互輔助的關系,制度文化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制度文化建設中,要突出創新、嚴於落實,建立科學的企業決策機制和人力資源開發機制,制定完善的企業運行規則和經營管理制度,構建精幹高效的組織架構,使各項工作銜接緊密,保證企業目標順利實現。員工參與民主管理的程度越高,越有利於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企業建立開放的溝通制度,可以及時了解員工的思想動態。同時,要強化監督,規范管理行為,營造和諧的文化氛圍,促進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
打造企業團隊文化
企業發展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員工之間的相互協作。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就是在企業內部營造有利於企業發展的良好氛圍,使領導與領導、領導與員工、員工與員工之間精誠合作,促進企業目標順利實現。同時,要恰當處理企業外部各方面的關系,盡可能地減少摩擦和矛盾,爭取方方面面的理解和支持。
增強企業創新意識
創新可以為企業文化注入活力,提升企業文化建設水平。企業文化創新的關鍵是對企業舊的經營哲學、管理理念等進行創新,讓企業文化建設邁上一個新台階。要創造可以容忍不同思維的環境。作為市場競爭主體,企業應具備與現代市場經濟相適應的能力,企業文化建設也應反映市場經濟的要求。市場競爭形成了新的競爭理念和模式,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必須充分理解這種理念和模式,以確保企業持續健康發展。[1]
首鋼新時期企業文化建設
首鋼文化首鋼始建於1919年。目前,是一家以鋼鐵業為主,兼營采礦、機械、電子、建築、房地產、服務業、海外貿易等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跨國經營的大型企業集團。2006年,首鋼集團實現銷售收入874.7億元,實現利潤16.5億元。
縱觀幾年來首鋼企業文化建設的實踐,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做法:
一是從「頭」做起。這里的「頭」有兩層意思:一是企業廣大幹部職工的「頭」,即廣大幹部職工的思想觀念;二是企業的「頭」,即企業的主要領導。
企業文化建設要從廣大幹部職工的「頭」做起。人們的思想觀念是企業文化的本質和核心。首鋼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始終堅持從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入手,進行廣泛的宣傳和輿論發動,連續不斷地開展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的大討論、大學習,與時俱進地建設優秀的企業文化,讓廣大幹部職工認識到思想文化變革在首鋼改革發展和搬遷調整中的重要性,明白企業提倡什麼,反對什麼,從而使廣大幹部職工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認同並奉行先進的文化理念和行為規范。企業文化建設要從企業的「頭」做起。概括地說,就是要「頭頭抓,抓頭頭」。首鋼黨委明確提出,企業文化建設是「一把手工程」,各級黨政一把手要親自抓企業文化,組織制定本單位的企業文化建設規劃和年度計劃,並檢查、督促計劃的落實。各級領導幹部都要率先垂範,在各項工作中自覺地體現首鋼企業文化的要求,用自身的言行去感染和帶動廣大職工。
二是緊密結合企業實際,首鋼人提出了企業文化建設中的「頂天立地說」。「頂天」,就是要從「頭」做起,注重領導的作用和人們思想觀念的改變;「立地」,就是要深入基層,同企業生產經營真正融為一體,使企業文化建設真正做到服務於企業改革發展,服務於優秀職工隊伍的打造。
首鋼礦業公司廣泛開展的「十小」促「十變」活動,就是企業文化建設融入生產經營、落地生根的有效做法。「十小」促「十變」,就是圍繞經營生產的目標任務,組織小教員培訓輔導、小問答解疑釋惑、小論壇共同提高、小競賽比學趕幫、小課題群策群力、小練兵切磋技能、小建議持續改進、小竅門開啟智慧、小案例示範引路、小園地交流心得。通過「十小」,促進思想觀念變、思維模式變、目標追求變、行為習慣變、知識技能變、管理水平變、作業環境變、產品質量變、工作績效變、文化氛圍變,從而使隊伍素質得到全面提高,生產經營得到有力推動。
三是有抓手、有載體、有平台。俗話說,做飯要有鍋台,唱戲要有舞台。企業文化建設,也要有豐富多樣、生動有效的載體和平台。近年來,首鋼每年召開的「學習創新發展」經驗交流會,年年有創新、年年有超越,一年一個主題:2003年的「解放思想,更新觀念」;2004年的企業創新工程;2005年的創建學習型企業;2006年的「創新創優創業」。會前,上下結合,深入調研;會上,典型經驗交流,內外專家點評,首鋼領導做總結、提要求,從而在首鋼上下形成了學典型、趕先進的濃厚氛圍,有力地推動了首鋼企業文化建設的不斷深入和持續發展。這個會議已經成為推動首鋼改革發展的品牌會議,已經成為首鋼開展企業文化建設的多彩舞台。
四是加強組織領導,系統規劃、強勢推進。優秀的企業文化具有先進性和超前性,不會輕易被人們接受。因此,在貫徹實施中應加強組織領導,系統規劃、強勢推進。首鋼在這方面的做法,概括地講就是「五有」「三強化」。 「五有」,就是首鋼把企業文化建設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在建設過程中做到:一有組織機構,二有活動策劃,三有培訓教材,四有檢查考核,五有案例典型。 「三強化」,就是強化宣傳,強化教育,強化統一,這條路是通過變革思想文化建設新首鋼之路,是以先進的企業文化推動企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之路。
成就綜述

讓人民群眾共享文化發展成果——十七大以來文化建設成就綜述
國慶期間,到北京的遊客,在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商業廣場和劇場中,都可以免費欣賞到許多的展覽、演出、講座、藝術普及課程。「北京金秋·首都文藝團體下基層演出」活動也拉開了序幕,中央駐京院團、北京市屬院團等文藝團體將深入到城市的街道社區和田間地頭演出2500場。
在上海,「十一」黃金周期間,僅在室外舉辦的公益文化活動就達到1018場,平均每天超過145場。內容包括了世界盃手風琴錦標賽、各國爵士音樂家的廣場演出、滬上知名書場的評彈專場等,當然還有在20多家社區文化中心為農民工放映的電影大餐。
在深圳,流動演出、流動電影、流動展覽等「流動系列」文化活動常年堅持,國慶期間更是精選了近期熱播電影走進工業區和社區巡迴播放,僅公益電影放映就達266場。
十七大以來,廣大文藝工作者主動深入人民群眾,深入社會實踐,重心下移,服務下移,積極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讓最廣大的人民群眾享受文化發展成果。
群眾文化風風火火
9月26日,第十三屆中國老年合唱節在遼寧沈陽閉幕,來自全國各地50支合唱團的2000多名老年朋友通過合唱這種藝術形式,展示了我國老年人積極樂觀、老有所為的精神風貌。中國老年合唱節自1999年舉辦以來,每年舉辦一屆,已先後在北京、山東、內蒙古、重慶等省(市、區)成功舉辦了12屆,成為在全國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示範性群眾文化活動。
人民群眾不僅是文化的享有者,更是文化的創造者。十七大以來,文化部通過積極組織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使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力得到極大的釋放。
2010年2月,名為「大地情深」的全國城鄉基層群眾小戲小品展演在北京舉辦,此次展演活動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城鄉基層群眾小戲小品展演活動,充分反映了當前基層文化建設發展繁榮、群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的生動局面。花鼓小戲、臨縣道情、曲沃碗碗腔、小淮劇等近20個劇種精彩亮相,小品內容涉及新農村建設、軍民魚水情、鄰里關系、計劃生育等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演職人員近千人,來自各行各業,甚至包括殘疾人、外國友人等。
現在我們的城市離不開外來務工人員,他們的文化生活是怎樣的?2011年1月,在北京五棵松體育館成功舉辦了「我們的節日——2011年春節慰問外來務工者文藝晚會」。參加演出的200多名演員都是從外來務工者中脫穎而出的文藝人才。晚會以「保障外來務工者基本文化權益、豐富外來務工者節日文化生活」為出發點,以「演農民工、農民工演、農民工看」的方式,尊重和凸顯了人民群眾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地位。
文化體制改革為文藝創作注入了活力和動力。目前,全國有584家國有文藝院團已經完成或正在轉企改制,一批民營院團在改革過程中獲得了較快發展。為引導扶持民營藝術院團健康發展,文化部於2010年6月舉辦全國民營藝術院團優秀劇目展演,23個民營院團演出了越劇《狀元未了情》、豫劇《鍘刀下的紅梅》等14台優秀劇目,展示了民營藝術院團的巨大潛力。
文化需要常下鄉常在鄉
過去國家級藝術院團缺乏深入生活、服務基層的基地,在有關部門的倡導下,以中國東方演藝集團與福建南安市蓉中村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為先導,國家交響樂團在重慶南岸迎龍鎮建立了服務基層基地,國家京劇院與中國人壽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中央芭蕾舞團與上置集團有限公司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國家畫院在天津薊縣盤龍谷文化城建立了創作基地。專家認為,這些合作關系的建立將使文化下鄉有一個長效機制,真正實現文化常下鄉、常在鄉。
從2006年開始,教育部、文化部、財政部組織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每年10多家國家級藝術院團赴全國各地高校進行100多場演出,已有數百萬大學生成為此項活動的直接受益者。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為大學生提供免費欣賞高雅藝術的機會,引領學生弘揚優秀文化,提高藝術修養和文化素質。
「重創作、輕演出、無營銷、缺市場」曾經是文化藝術生產的常態,很多作品只是為了獲獎的政績工程,一旦獲獎便「刀槍入庫」。文化部於2009年開展了首屆優秀保留劇目大獎評選,從1200多部申報作品中評選出越劇《五女拜壽》等18台優秀保留劇目,並組織這些精品在全國31省市區和港澳台地區的100多個城市開展巡演,以政府搭台、市場運作、讓人民共享藝術發展的優秀成果為宗旨,在規定時間內,院團完成一定的場次任務後,文化部予以獎勵。這一模式有效地調動了藝術院團和演出公司、劇場、院線以及地方政府等多方面的積極性。目前演出總場次近500場,觀眾達40多萬人次,其規模之大、范圍之廣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文化系統前所未有的。
以先進文化引領大眾文化
通過著力實施文化精品工程,運用扶持政策使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俱佳的優秀文藝作品脫穎而出,引領社會文化生活,這是對片面追求所謂經濟效益、點擊率、收視率而出現的低俗現象的抵制。
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是文化部、財政部共同實施的一項旨在扶持舞台藝術發展的重大建設項目。自2002年啟動以來,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推出了50台精品劇目和一批優秀作品。上海京劇院的京劇《成敗蕭何》等10部劇目被評為2008—2009年度重點資助劇目。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話劇《窩頭會館》等42部劇目入選2009—2010年度資助劇目。這些「演得開、留得下、傳得遠」的藝術精品,不但代表了當今舞台藝術的創作水準,而且凝聚和培育了一大批藝術人才,對於繁榮藝術創作、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發揮了積極作用。
為進一步加大國家財政對藝術創作的支持力度,財政部和文化部將在「十二五」時期推動設立國家藝術基金,鼓勵廣大文藝工作者創造出更多深刻反映時代精神韻味、為百姓立言、為歷史立傳的作品。

㈨ 公安機關對文化市場的管理,遵循"_"的原則

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管理辦法

第四條 文化市場行政執法遵循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建立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執法體制。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