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公益林
『壹』 公益林補助款被村幹部到林業部門轉入他自已的一卡通,再取走這是什麼罪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刑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的解釋》以立法解釋的形式專對刑法屬規范的含義進一步明確界限:村民委員會等村基層組織人員協助人民政府從事的七種行為屬於刑法規定的「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活動。這些行為:(1)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的管理;(2)社會捐助村自治事物款物的管理;(3)國有土地的經營和管理;(4)土地徵用補償費用的管理;(5)代征、代繳稅款;(6)有關計劃生育、戶籍、徵兵工作;(7)協助人民政府從事的其他行政管理工作。村民委員會等基層組織人員從事前款規定的公務,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非法佔用公共財物,構成犯罪的,適用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條和第三百八十三條貪污罪,第三百八十四條挪用公款罪。
律師點評:
公益林補助款的管理屬於刑法規定的村民委員會等村基層組織人員協助人民政府「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活動,所以如果該村幹部如果將錢私吞,就構成貪污罪,如果只是挪用,則構成挪用公款罪,此外,還要看該公益林補助款是否達到構成犯罪金額。
『貳』 扶貧攻堅戰怎麼打結合實際走准脫貧路徑
扶貧開發的成敗在於精準,精準脫貧關繫到2016年能不能全面「摘帽」,關繫到全面小康社會的建成。洱源縣把脫貧攻堅擺在經濟社發展的全局的重要位置來抓,圍繞「准」字下功夫,在思想上、政策上、行動上更加精細、更加務實,把脫貧攻堅作為「十三五」期間的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切實提高脫貧工作的精準、全面、實在、超常規。
實施七個「精準」:1、扶貧對象精準。始終堅持「找出最窮人」「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認真組織了三輪「回頭看」工作,由駐村扶貧工作隊進村入戶、到地到戶仔細核實農戶住房、收入、教育、健康等基本情況,嚴格按照「五查五看」「三評四定」和「兩公示一公告」的程序抓實「回頭看」工作,做到建檔立卡戶精準識別、精準認定、精準退出,群眾認可,並一戶一檔建立檔案。通過三輪「回頭看」,全縣建檔立卡戶4290戶15002人,低保戶與建檔立卡戶「兩戶合一」的有1877戶5782人,占建檔立卡總戶數4290戶的43.75%,占建檔立卡總人口15002人的38.54%。切實做到「把最貧困的群眾找出來,用最好的政策扶持他」,實現「扶真貧、真扶貧、真脫貧」的目標。
2、產業發展精準。按照實事求是、因戶施策、宜養則養、宜種則種的原則,給予每戶建檔立卡戶不低於3000元的產業扶持補助,通過勞務合作、資金入股、土地流轉、訂單農業等形式與貧困戶建立產業發展多種利益聯結機制,幫助貧困戶發展產業,實現建檔立卡戶全覆蓋。產業發展始終緊緊扭住建檔立卡戶參與這個關鍵,以「公司+基地+貧困戶+黨支部+科技+金融扶持」的模式來拉動貧困戶發展種植業,以「打耳標、拍照片」等形式確認,再兌現扶持資金的方式發展養殖業。同時,採用「涉農企業帶、龍頭企業帶、農業合作社帶、農業庄園帶」的方式進一步抓實產業扶貧,充分發揮好蝶泉乳業、洱寶實業、錦洋生物、品宏農特產品、佳潓公司、雲生中草葯材種植、志傑蔬菜種植和海源生豬養殖等企業技術和市場優勢,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逐步實現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的跨越。目前,發放產業扶持補助7515戶(其中建檔立卡戶5759戶)4116.52萬元,種植山嵛菜、附子、燈盞花、大白芸豆等經濟作物4.28萬畝,養殖肉牛、山羊、生豬等牲畜2.07萬頭,家禽1.08萬羽,並與8家企業確定長期合作關系,在50個行政村投入1610萬元建立互助社。
3、住房幫扶精準。按照「人均建築面積不超25平方米、廚衛入戶、人畜分離」的標准和「三為主、兩服務、一把關」(搬遷地點選址以群眾意見為主、搬遷土地調配以群眾間調劑為主、房屋建造以群眾自建為主;金融貸款和矛盾調處服務到戶、基礎設施建設服務到村;把關扶貧政策落實)的工作方法,重點實施4個集中示範點(惠及175戶749人),41個插花安置點(惠及1384戶5666人)易地搬遷,集中示範點按每戶20萬元標准予以配套區域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插花安置點按每戶10萬元標准配套區域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嚴格兌現國家易地搬遷補助相關政策,補助到戶。目前項目到位資金2.4106億元,45個易地搬遷點全部開工,完成投資2.1566億元。完工1247戶,入住260戶,已發放建房補助783戶1566萬元。各安置點村內水電路、人畜飲水、網路通信、活動場所等基礎設施建設正有序推進;正在實施貧困戶農村危房改造2741戶;總投資24012.25萬元的第二批1302戶(特困戶住新房418戶,易地搬遷884戶)易地搬遷項目全面啟動。
4、教育脫貧精準。全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圍繞年內計劃教育均衡發展目標,投入資金3.68億元,新征學校用地383.3畝,新建校舍面積8.32萬平方米,新建體育運動場地9.92萬平方米,投入750萬元進行校園綠化,購置多媒體設備621套、計算機3320台等,全力推進縣域內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全面落實建檔立卡戶子女中等職業教育免費政策和助學金政策,對建檔立卡戶在校就讀的高中、大中專院校的874名學生給予扶貧政策資助;投資1108.62萬元全面提升改造17個貧困村中心完小,已完成提升改造7所,附屬項目全面推進;投資158.27萬元,為157所寄宿制學校啟動「熱水行動」,確保寄宿制在校生能喝上熱水、用上熱水;大力實施「雨露計劃」,組織開展創業就業培訓,半年多來,開展勞動力轉移培訓93場次,培訓13075人次,向廣東、深圳、昆明等地輸出勞動力8088人,其中建檔立卡2532人,有效增加了貧困戶收入。
5、生態補償精準。兌現草原生態保護補助和牧草良種補貼173.492萬畝437.72萬元;兌付退耕還林補助金21.38萬畝630萬元;發放國家和省級公益林補償金940萬元;全縣通過土地流轉、租賃土地等方式建成生態濕地3.1萬畝,每年增加群眾收入2000多萬元,同時,從建檔立卡戶中吸納的天保員、護林員、環保員、河道協管員、垃圾收集員、保潔員等705人,增加工資性收入,讓貧困人口從生態保護中受益。
6、基礎設施精準。自加壓力,將建檔立卡戶數超過50戶的23個行政村作為重點村與17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同步實施行政村整村推進,圍繞年底全縣所有自然村實現100%通路,村內道路硬化率達85%以上的目標,完成村內道路硬化54萬平方米,建成大橋8座和人畜飲水工程16件,完成脫水窖850口。
7、金融扶持精準。縣扶貧開發工作指揮部將嚴格按照《洱源縣易地扶貧搬遷貸款資金管理辦法》,督促協調解決好貸款問題。同時協調金融機構加大對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貸款投入力度,增加辦理貸款的窗口和人員力量,優化服務措施,簡化貸款手續和流程,真正發揮好金融扶持對脫貧的助力作用。
洱源縣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把握當地的綜合態勢,找到當地發展致富的「命脈」遵循客觀規律將扶貧資金,資源用在該「使力的點上,用在真正能為民帯來增收的產業、實際上,走出了一條符合當地文化,環境背景的特色致富路。
四個「全面」:1、整合項目資源全面。緊盯建檔立卡戶、瞄準貧困區域,動員各級部門主動融入和服務脫貧攻堅,樹立「扶貧不只是政府的事」的思想,廣泛募集愛心捐款,全面統籌整合住建、交通、農業、水利等部門項目,全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2、貧困群眾文明素質全面提升。扶貧的核心是扶技。確立「扶貧既要扶產業、扶資金也要扶智力、扶志氣」的思想,抓住人這個關鍵,以「授人以漁」為方式,在脫貧攻堅中著力實施群眾文明素質提升五大工程(思想道德素質提升工程、生態環保素質提升工程、政策法紀素質提升工程、教育和引導群眾移風易俗,告別陋習,養成文明生產生活方式,在脫貧攻堅中充分發揮主體作用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
3、社會力量參與全面。引導和支持蝶泉乳業、駿馬集團、洱寶實業等民營企業聯系貧困戶,通過招工用人、訂單農業等模式幫扶貧困戶,通過招工用人、訂單農業等模式幫扶貧困戶。廣泛動員引導社會各界人士通過愛心捐贈、志願服務等多種形式參與扶貧。2015年「扶貧日」共募集到捐款1073.3846萬元。開展先天性心臟病篩查1 萬多人次,組織篩查的57 名學生赴昆明延安醫院免費治療。
4、社會兜底全面。制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辦法,實現農村扶貧標准線和農村低保標准線「兩線合一」。目前,全縣建檔立卡人口4290戶15002人新農合已實現全覆蓋,住院報銷起付線全免,大病保險起付線由6000元降為5000元,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享受大病保險政策273人次,補償金117萬元;新農合報銷3719人,補償金740.31萬元;對749戶787名無力脫貧的五保戶、特困戶實行社會保障兜底。
實現超常規 用心用情用力 真扶貧
三個「實在」:1、組織力量實在。成立以縣委書記、縣長為組長的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建指揮部,下設三個工作站,形成「一部三站」工作格局,由副縣級領導擔任縣扶貧開發工作指揮長、副指揮長和工作站長。建立包保責任制度。按照「掛包幫」長效機制要求,形成「百個部門包村,百名隊員駐村,千名幹部聯戶」的工作格局。由9名縣級領導掛鉤幫扶9個鎮鄉,39名處級領導每人掛鉤1 至2個貧困村,由106個省州縣三級部門具體負責包村,實行結對幫扶「532」制度,全縣2488名幹部職工結對掛包7322戶貧困戶,實現「掛包幫」全覆蓋。
2、資金投入實在。2016年計劃投資137572.92萬元,實施發展生產,搬遷安置等「七大工程」。截至目前,實際到位扶貧資金106035.13萬元,其中扶貧資金到位47530.45萬元,整合項目資金到位58504.68萬元。共完成投資67556.32萬元。已按照「快審、快批、快撥」方式,全面下撥到各鎮鄉。
3、督促檢查實在。洱源縣縣委、政府成立了脫貧攻堅工作專項督查組,制定出台了《洱源縣脫貧攻堅工作督查辦法》《洱源縣駐村工作隊員「一召回三問責」實施細則》,按照「專班、專車、專業」的工作要求,深入鎮鄉、村一線開展督查。目前,發出督查通報4 期,通報工作不力的幹部12人次,約談幹部8人,誡勉談話5人。
四個「超常規」:1、選派駐村幹部超常規。採取「抽強人、強抽人」的方式選派40支扶貧駐村工作隊,做到每村一支工作隊,每隻工作隊5名以上工作隊員,隊長由實職副科以上領導擔任。2、一線選撥幹部超常規;明確在脫貧攻堅一線鍛煉幹部、培養幹部、選撥幹部,把項目推進較快,扶貧成效明顯,群眾反映好作為幹部評優、選撥任用的重要依據。在今年4月鎮鄉黨委換屆中有8名工作隊長、第一書記和隊員被提撥為正科級幹部,13名第一書記和隊員被提拔副科級幹部,佔新提拔幹部數的48.9%。3、掛圖作戰超常規。為快速推進脫貧攻堅工作,採用掛圖作戰,形成了「縣一圖四表、鎮鄉一圖三表、村一圖四表」的作戰體系,把脫貧攻堅目標到村到戶工作分層分級繪成「作戰圖」,形成圖表展板做到時間倒逼、按圖指揮、按圖推進、按圖督查、按圖考核、按圖問責。4、項目推進超常規。為迅速推進道路、人畜飲水等項目,縣委、縣政府超常規操作, 制定出台《洱源縣脫貧攻堅項目工程招標管理辦法》,下放權力,簡化項目的審批、招標、前置審計等工作。
創新扶貧方式 變「輸血式」
扶貧為「造血式」扶貧
扶貧新路徑之一:綠色產業+ 生態保護扶貧。
洱源縣縣委縣委副書記、縣扶貧開發工作組總指揮長楊文澤坦言「方向不對,難免南轅北轍;產業不準,扶貧適得其反。產業扶貧,是貧困戶實現脫貧的關鍵。產業扶貧工作需要精準化,防止『產業扶貧若干年,賣難返貧一夜間』的現象出現。制定出了貧困村、貧困鄉村特色產業規劃,統籌使用涉農資金,重點支持貧困村、貧困戶因地制宜發展種養業、產品加工和傳統手工業等,在扶貧開發中,我縣各鄉鎮從實際出發,落實『一村一品』扶貧計劃。本著『宜養則養、宜種則種、宜游則游』的原則,積極培育發展養殖業、種植業、加工業、鄉村旅遊等特色產業」。茈碧湖鎮哨橫村今年發生了一件新鮮事:往年用來種瑪卡、米玉的荒山地,今年變成了一片嬌美動人的牡丹園。牡丹園的主人楊長寶介紹:「政府幫助我們聯系了雲南滇黃集團,按合同價收購牡丹籽,我們才下了決心,種植了這片油牡丹,今年先種200畝。」「這里雖然是山區,但有了市場,我的牡丹籽就不愁賣。以後,我還要把這里綠化好,讓這里成為山清水秀、空氣清新的一座大花園,在這里經營農家樂。」好生態讓山裡人富了口袋,讓地方發展走上了探索出了農村生態資源與綠色環保產業相互促進、農村生態保護與扶貧產業開發相宜相長的精準扶貧的新路子。
創新路徑之二:能人(企業)+合作社+貧困戶。
6月初,縣委領導把縣內的蝶泉乳業、洱寶梅業等十多家農業龍頭企業負責人請到一起,和他們交心談心,請他們和縣委政府一起,關注民生、支持全縣脫貧攻堅工作。縣委領導和縣內企業達成共識:全縣建立「農商聯盟」,以「農商聯合」「農企聯合」模式,把龍頭企業和貧困山區的各個合作社對接,讓山區產業培植搭上龍頭企業這條船,合作社在企業的指導下,按照企業的生產要求生產優質原料,企業幫忙收購合作社的產品、幫助協調對接營銷渠道、對合作社進行知識技能培訓和人才培養。「請能人進山」這事,省委宣傳部派駐洱源縣牛街鄉福田村的幹部字振華最上心,腿也邁得更遠。5月下旬,字振華為洱源請來蘋果種植專家指導群眾種植蘋果,這讓牛街的山區群眾心裡樂開了花。「有了國內頂尖專家的金手指來指點我們,我們一定要種出金蘋果來。」牛街鄉福和村村民楊吉昆說。6月初,字振華又在百忙之中擠出時間,尋找和聯絡國內的項級大蒜營銷商。洱源的大蒜品質優良,是大蒜市場里的「貴族」,但一直處於營銷鏈條末梢。字振華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縮短洱源大蒜走向外地市場的鏈條,增加當地蒜農收入。
創新路徑之三:技術培訓+ 就業脫貧。
讓剩餘勞動力最終轉化為貧困山鄉發展的內生動力,是洱源縣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努力方向。2015年下半年到目前,洱源縣共開展勞動力轉移培訓93場次,培訓13075人次,培訓力度之大、培訓人數之多,前所未有。經過培訓送出去的貧困山區務工人員807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532人。「我在這里很開心!」44歲殘疾人賀從容2015年11 月參加了洱源縣鳳羽硯台工藝品廠舉辦的殘疾人雕刻培訓後,就一直留在廠里工作。洱源縣轉移就業分三類實施:一是通過「一帶一、一幫一」的方式自行外出打工;二是通過技能培訓和引導性培訓,使參訓人員至少掌握一門實用技術,全面提升貧困戶勞動力自身素質,由縣就業局與各地效益好、信譽高的用工企業對接,集體組織外出務工;三是在整鄉整村推進、異地扶貧搬遷項目中組織當地群眾就近就地務工。通過以上三種方式,做到有勞動力的貧困戶至少有一人在外務工。
洱源縣各級黨委、政府站在全局和實現中國夢的高度,堅定信心,積極作為,進一步加大區域發展和扶貧攻堅力度,時刻把貧困群眾冷暖安危掛在心頭,以精準扶貧為總攬,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連片特困地區為主戰場,以脫貧奔小康為首要任務,統籌抓好發展生產、公共服務、全民教育三件大事,加快貧困地區、貧困群眾脫貧致富步伐。在推進扶貧工作中,做到了精準識別、精準扶持、精準管理和精準考核,逐村逐戶完善幫扶措施,切實做到扶真貧、真扶貧。精準識別,做到摸清底數、建檔立卡,解決好扶誰的問題。精準管理,做到動態跟蹤,及時更新,解決好怎麼扶的問題。精準考核,做到量化指標,獎優罰劣,解決好激勵和導向的問題。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營造重實干、創實績、求實效的濃厚氛圍。
『叄』 最常見的農村惠民政策有那些
農村惠民政策:
一、農牧業補貼:
1、繼續實施農作物良種補貼政策。小麥、青稞、玉米良種補貼,每畝補貼10元,馬鈴薯種薯生產基地,每畝補貼100元。
2、推廣全膜雙壟栽培技術。推廣全膜馬鈴薯、玉米雙壟栽培技術,每畝補貼120元。
3、積極推廣配方肥。推廣配方肥,每畝補助18元。
4、農機購置補貼。按照納入購機品目機具售價的30%,中央財政予以補貼。
5、農牧民政策性保險保費補貼。對油菜、小麥、馬鈴薯、青稞、蠶豆、玉米、溫棚蔬菜、能繁母豬、良種奶牛實行保險保費財政補貼政策。其中:**作物保險各級財政補貼佔90%,農戶承擔10%;溫棚保險各級財政補貼佔80%,農戶承擔20%;能繁母豬保險各級財政補貼佔80%,農戶承擔20%;奶牛保險各級財政補貼佔80%,農戶承擔20%。
6、綿羊、氂牛、山羊良種補貼。組織項目戶到供種單位按計劃自行購置補貼種畜、自主挑選所需種畜,購置時僅支付除去補貼金額以外的差額部分價款。
7、農村戶用沼氣。農村「一池三改」戶用沼氣建設,每戶補助2000元。
8、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機制。禁牧補助中央測算補助標准按每畝6元,草畜平衡每畝獎勵1.5元。
9、農村勞動力轉移實用技術培訓。每年培訓6萬人,中央補助每人400元,省級財政補助每人200元。
10、種糧農民直補。以農村稅費改革核定的農業稅計稅土地面積為依據,每畝補貼15.2元。
11、農資綜合補貼。補貼對象由享受直補的農民和國有農牧場組成,每畝補貼19.8元。
12、退耕還林草補助。補助年限:還生態林8年,還經濟林5年,還草2年。補助標准:黃河流域每畝退耕地每年補助糧食200斤,每年糧食摺合現金0.7元,即每畝每年補助140元。同時,每畝退耕地每年補助現金20元。一次性種苗補助50元。
13、完善退耕還林草。補助年限:還生態林8年,還經濟林5年,還草2年。補助標准:黃河流域每畝每年補助現金70元。同時,給退耕農戶每畝每年補助生活費20元。
14、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國有公益林每畝補助5元,集體公益林每畝補助10元。
15、取消農業稅。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決定: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十六次會議於1958年6月3日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廢止。二、扶持發展農牧專業合作社扶持建設規范性合作社。從2011年名錄公布的合作社當中,選擇一部分進行扶持,每個扶持10萬元。扶持資金主要用於建章公制,建賬理財,建立市場營銷網路等。
二、計劃生育:
1、計劃生育「少生快富」工程:為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且子女在14周歲以內的農牧民家庭一次性獎勵3000元(國家標准為3000元)。
2、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為年滿55周歲(國家標准為60周歲),現有一個子女或兩個女孩或無子女的農牧民計劃生育家庭父母及夫妻一方為農牧民計劃生育家庭父母,每人每年發放獎勵扶助金1160元(國家標准為960元,我省增加200元)直至亡。
3、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特別扶助」制度:為獨生子女死亡其父母年滿49周歲的城鎮和農牧民家庭,每人每年給予1620元特別扶助金直至亡故,獨生子女傷殘三級以上其父母年滿49周歲的城鎮和農牧民家庭,每人每年給予1320元的特別扶助金直至亡。
4、康福家行動。「康福家行動」就是將各種家庭分成標准型(夫妻及未婚子女)、新婚型(新婚夫婦無子女)、老年型(60歲以上夫婦成獨居)、混合型(三代以上同堂)、特殊型(單親、獨身、喪偶、留守)等五種類型,根據不同的家庭類型,開展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分類綜合服務。
三、文化:
1、農(牧)家書屋工程:每個農家書屋標准補助2萬元。
2、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補助:通過專項補助,確保省、州(地、市)、縣、鄉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博物館進行免費開放,確保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公共文化權益。其中:鄉鎮綜合文化站每年5萬元。
3、鄉鎮文化站設備配備工程:為新建成的鄉鎮綜合文化站配發服裝、樂器、音響等設備器材,確保文化站開展各類業務活動。每個鄉鎮綜合文化站10萬元。
4、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為我省所屬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場電影,每村全年12場,每場電影補助200元。
四、民政:
1、農村牧區最低生活保障:為保障農村牧區居民維持基本生活水平,家庭年人均收入低於當地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可納入保障范圍。
2、五保供養:今年全省五保對象分散供養標准平均將達到每人每年3225元,集中供養標准平均將達到每人每年3686元,較去年分別提高34.5%和53.8%。
3、農村困難群眾危房改造:為從事農業生產的住房困難群眾,主要是五保戶、低保戶、重點優撫對象、殘疾人家庭等貧困戶的危房改造給予資金補助。2011年農村危房改造每戶補助標准為19200元。
4、農村醫療救助:對農村低保對象、五保戶、重度殘疾人、重點優撫對象、老殘一體人員、一戶多殘家庭人實施醫療救助。主要是資助參保繳費、門診救助、住院醫療救助、臨時醫療救助、重大疾病醫療救助。
5、重度殘疾人生活補貼:從2012年開始對沒有享受農村低保、五保供養,本人無經濟收入且殘疾等級為一級或二級的重度殘疾人給予生活補貼。每人每月50元。
五、衛生事業:
1、村醫補助扶持政策:村醫補助每人每年8000元;對取得執業醫師資格或中專學歷的村醫再增加1000元;同時按每村衛生室1000元的標准給予水電暖補貼。
2、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牧區農牧民自願參加、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牧民互助共濟的醫療制度。2012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標准從230元提高到300元,國家補助由200元提高到240元。參合農牧民住院醫葯費用報銷比例省、州、縣、鄉四級定點醫療機構由2010年的45%、55%、65%、75%分別提高到60%、70%、80%、90%,住院醫葯費用年最高支付限額標准達到全國農民人均純收人的6倍以上,且不低於5萬元。
六、社會保障:
新型農牧區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新型農牧區社會養老保險參保范圍為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農牧民,可以在戶籍地自願參加新農保。個人按年繳費,繳費設為100-500元五個檔次,供參保居民自主選擇。在參保補貼政策上,政府在「人口」和「出口」均對參保居民給予補貼。最低繳費檔次由財政另外再補貼30元,同時每進一檔增補5元;對重度殘疾人在繳費補貼基礎上,對最低繳費由財政全額承擔;60歲以上農牧民基礎養老金由財政按每人每月55元標準直接發放。
七、住房:
1、擴大農村危房改造試點工作補助對象與補助標准。中央擴大農村危房改造試點補助對象重點是居住在危房中的農村分散供養五保戶、低保戶、貧困殘疾人家庭和其他貧困戶。按照優先幫助住房最危險、經濟最貧困農戶解決最基本安全住房的要求,合理確定補助對象。2011年中央補助標准為每戶平均6000元。
2、農村獎勵性住房建設。2012年農村獎勵性住房補助標准每戶補助1.2萬元。
3、金融支持推進農村牧區住房建設。將農村牧區住房與城鎮保障性住房相結合,對符合條件申請在城鎮購房的農牧戶,經認真審核後,可以按照農村牧區的住房補助標准,享受一次性補助政策。
八、教育:
1、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公用經費及免學費:補助范圍為:農村和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區每生每年小學500元、初中700元。
2、義務教育階段寄宿生生活費:補助范圍為義務教育階段寄宿生。補助標准為2011年區每生每年小學800元、初中1000元。2012年提高全省農村寄宿生生活費補助標准,區每生每年小學1000元,初中1200元。
3、免費教科書:全省66萬名學生享受免費教科書政策。標准為每生每年小學90元,初中180元。
4、困難學生資助:資助高中、中職、高職、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及玉樹災區省外就讀學生。
5、中職學校免學費。國家從2009年秋季學期開始對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實行免學費政策,每人每年免除學費2000元。
6、農村牧區義務教育中小學公用經費和取暖費補助。從2011年起將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再提高100元,達到年生均小學500元、初中700元,並對不足100人的農村小學教學點按100人核定公用經費補助資金。
7、非寄宿貧困學生助學金補助。非寄宿貧困學生助學金補助標准,每生每年初中60元,小學40元。
8、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為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提供營養膳食補助,標准為每學生每天3元。
九、交通:
新改建農村公路2000公里以上、鄉村便民橋梁300座以上,並爭取鄉鎮通班車率達到90%,村通班車率達到80%。
十、扶貧開發:
1、扶貧標准。我省扶貧標准調整為:農牧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
2、實施專項扶貧。
(1)整村推進工程。對實施整村推進的扶貧對象給予到戶生產項目的扶持。扶持標准為農區每戶5000元。
(2)異地扶貧工程。堅持土地整治與整村整社搬遷相結合、自主分散安置與貨幣安置相結合等模式,力爭搬遷安置71個村、6000戶、2.6萬人。努力實現搬得出、能發展、可致富。繼續對移民建房給予補助,標准為人均5000元,戶均2.5萬元。
十一、退耕還林政策:
1、繼續對退耕農戶發放退耕還林政策補助資金。2012年退耕還林政策補助資金標准為黃河流域每畝160元。
2、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一是農牧民造林申報獎補政策;二是國家級公益林管護政策。
十二、家電下鄉政策:
繼續實行家電下鄉、家電以舊換新和小排量轎車、摩托車下鄉補貼。家電下鄉政策執行到2013年1月31日,從今年1月1日起,將現有的家電下鄉十類產品(彩電、冰箱及冰櫃、手機、洗衣機、電腦、空調、熱水器、微波爐、電磁爐、電力鍋)的補貼標准由按產品銷售價的13%提高到20%。摩托車下鄉補貼政策執行至2013年1月31日,對購買摩托車的農牧民,財政按銷售價格的13%給予補貼,單價5000元以上的,實行定額補貼,每輛補貼650元。
『肆』 建檔立卡貧困戶可以享受國家哪些政策
一、危房補助政策
住房屬D級危房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可享受扶貧安居和易地扶貧搬遷建房補助政策。
(一)扶貧安居。享受扶貧安居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無償補助3萬元,農危改貸款5萬元(政府連續3年貼息3%,農戶承擔2%的利息);
(二)易地扶貧搬遷。易地搬遷分為國家級易地扶貧搬遷和縣級易地扶貧搬遷。
1、國家級易地扶貧搬遷。享受國家級易地扶貧搬遷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按照人均面積不超過25平方米,最大面積不超過150平方米。補助標准如下:1人1戶家庭的建房補助4萬元,簽訂舊房拆除協議並按期拆除舊房的獎勵2萬元,合計6萬元。
2人1戶家庭的建房補助4萬元,簽訂舊房拆除協議並按期拆除舊房的獎勵2萬元,合計6萬元。3人1戶家庭的建房補助6萬元,簽訂舊房拆除協議並按期拆除舊房的獎勵1.8萬元,合計7.8萬元。4人1戶的家庭建房補助8萬元,簽訂舊房拆除協議並按期拆除舊房的獎勵2.4萬元,合計10.4萬元。
5人(及以上)1戶的家庭建房補助10萬元,簽訂舊房拆除協議並按期拆除舊房的獎勵3萬元,合計13萬元。納入國家易地扶貧搬遷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取消目前統一的每戶可向縣級平台公司申請不超過6萬元國家低成本長期貸款的政策。
2、縣級易地扶貧搬遷。
(1)建房補助。享受縣級易地扶貧搬遷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按照每戶4萬元的標准補助。對原址、原拆、原建,其拆除舊房但老宅基地不能復墾的,每戶再補助1萬元,合計5萬元;對能拆除舊房且老宅基地能復墾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自行拆除舊房、自負安全),每戶再補助2萬元,合計6萬元;能拆除舊房而不願意拆除舊房、無房可拆和雖然有房但不能拆除舊房的,只補助4萬元的建房補助。
(2)貸款政策。縣級易地扶貧搬遷建檔立卡貧困戶可向農發行申請不超過6萬元的易地扶貧搬遷項目貸款,貸款期限不超過10年(含10年)不變,貸款本金由農戶償還不變,貸款利息由政府承擔。
(三)住房維修改造。住房屬C級危房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可享受房屋維修改造項目,每戶補助1萬元。
二、產業扶貧政策
(一)專項扶持。發展養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補助財政專項扶貧資金6000元,其餘種養業戶均補助財政專項扶貧資金5000元。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主要用於農戶發展種養業所需的種(畜)禽、種子、種苗補助。
(二)金融扶持。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生產發展中缺少資金的,可向農村信用社申請2萬元以內的貸款,貸款期限3年,貸款年利率為5%。其中:貸款1萬元以內(含1萬元)由政府貼息5%;貸款1萬元以上,2萬元以內的,政府貼息4%,貸款農戶承擔1%。貸款本金農戶自行償還。
三、教育扶持政策
(一)14年免費教育。
1、實施時間:自2016年秋季學期開始執行。
2、免費對象:我縣就讀學前教育2年和普通高中3年的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3、實施范圍:實施的14年免費教育政策的范圍主要是對學前教育免除保教費,對普通高中學校免除學雜費、教科書費和住宿費。
4、免費標准:對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在園(班)幼兒2年學前教育按照每生每年2200元的標准免除保教費補助。對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在校學生3年普通高中教育按照每生每年1200元的標准免除學雜費,按照每生每年160元的標准免除住宿費,並按照當年教科書實際價格的平均數免除教科書費。
5、補助生活費:在對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施14年免費教育的基礎上,統籌整合現有補助政策,對學前教育2年的家庭經濟困難在園(班)幼兒按照每生每年1000元的標准給予生活費補助,對普通高中3年的家庭經濟困難在校學生按照每生每年3000元的標准給予生活費補助。
(二)雨露計劃。自2016年秋季學期開始,對正在全日制普通中專、成人中專、職業高中、技工院校接受教育,並在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中、高等職業教育學籍管理系統注冊正式學籍的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含已脫貧學生、父母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但子女不是的學生、戶籍遷入學校所在地的建檔立卡貧困學生)。每人每學期補助1500元。
四、技能培訓政策
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中有勞動能力且有培訓意願的家庭成員,可向鄉鎮人民政府申請技能培訓,由鄉鎮人民政府、縣人社局或縣人力資源辦免費組織培訓。
(4)扶貧公益林擴展閱讀
步驟
第一步:規模分解。按照《貧困人口規模分解參考方法》,各省將報國務院扶貧辦核定後的貧困人口識別規模逐級分解到行政村。
第二步:初選對象。在縣扶貧辦和鄉鎮人民政府指導下,按照分解到村的貧困人口規模,農戶自願申請,各行政村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進行民主評議,形成初選名單,由村委會和駐村工作隊核實後進行第一次公示,經公示無異議後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
第三步:公示公告。鄉鎮人民政府對各村上報的初選名單進行審核,確定全鄉(鎮)貧困戶名單,在各行政村進行第二次公示,經公示無異議後報縣扶貧辦復審,復審結束後在各行政村公告。以上工作在2014年5月底前完成。
第四步:結對幫扶。在省級人民政府指導下,各縣應統籌安排有關幫扶資源,研究提出對貧困戶結對幫扶方案,明確結對幫扶關系和幫扶責任人。
第五步:制定計劃。在鄉鎮人民政府指導下,由村委會、駐村工作隊和幫扶責任人結合貧困戶需求和實際,制定幫扶計劃。以上工作在2014年7月底前完成。
第六步:填寫手冊。在縣扶貧辦指導下,由鄉鎮人民政府組織村委會、駐村工作隊和大學生志願者對已確定的貧困戶填寫《扶貧手冊》。
第七步:數據錄入。在縣扶貧辦指導下,鄉鎮人民政府組織村委會、駐村工作隊和大學生志願者等將《扶貧手冊》錄入全國扶貧信息網路系統,並進行數據審核。《扶貧手冊》由國務院扶貧辦統一監制,各縣負責制發,貧困戶、村委會各執一冊。以上工作在2014年8月底前完成。
第八步:聯網運行。由各省扶貧辦負責,將錄入數據在本省內試運行,並在2014年10月底前完成。
第九步:數據更新。貧困戶信息要及時更新,並錄入全國扶貧信息網路系統,實現貧困戶動態調整。此工作在縣扶貧辦指導下,由鄉鎮人民政府組織村委會和駐村工作隊在次年1月底前完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建檔立卡貧困戶
參考資料來源:威信人民政府-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到戶幫扶政策
『伍』 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五峰鄉下三岔村山林有沒有納入到湖北省生態公益林
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五峰鄉。下三岔村三零有沒有納入到湖北省?生態公寓里。這個你要在實驗室的官網上。查一下就知道了。這個是比較准確的。
『陸』 炎陵縣脫貧攻堅中「七個一批」,「六大工程」指什麼
炎陵縣脫貧攻堅中「七個一批」: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兜底保障脫貧一批、醫療保險和救助脫貧一批、轉移就業脫貧一批。
「六大工程」:交通扶貧工程、水利扶貧工程、通信和電力、光伏扶貧工程、農村危房改造和環境綜合整治扶貧工程、文化扶貧工程、鄉村旅遊扶貧工程。
(6)扶貧公益林擴展閱讀:
七個一批:
1、發展生產脫貧一批,覆蓋6861戶、21889名貧困人口,群眾穩定增收。
2、易地搬遷脫貧一批,覆蓋1481戶4759名貧困人口,確保搬遷戶既安居、又樂業。
3、生態補償脫貧一批,對貧困戶生態公益林在省級標准上提標40%(5.8元/畝)進行補償;對貧困戶實施的油茶墾復、筍竹林改造、森林撫育等生態產業給予200-500元補助;對參與退耕還林項目建設的貧困戶由縣級資金提標25%(約375元/畝)進行補助。
對安排貧困人口臨時性、季節性就業的農林經營主體、林工企業實施獎補;對貧困村林區生產道路建設進行補助;對199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轉化為生態護林員,人均年增收1萬元。
4、發展教育脫貧一批,九年義務教育入學率100%,建檔立卡貧困學生輟學率為0,今年上半年資助建檔立卡貧困學生3081人,資助資金285.71萬元。
5、兜底保障脫貧一批,覆蓋795戶1667人,農村低保標准由每人每月240元提高到280元。
6、轉移就業脫貧一批,累計轉移就業農村貧困勞動力5669人,今年新增轉移就業貧困勞動力586人,舉辦2期121人貧困勞動力素質提升培訓,優先向貧困勞動力購買公益性崗位,其中鄉村保潔員安排貧困勞動力就業202人。
7、醫療保險和救助脫貧一批,實施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醫療「五重保障」:今年參加新農合個人繳費部分由政府全額補貼263.8萬元,就醫費用報銷比例提高10%、提高補償70.46萬元;參加家庭綜合保險資助保費90%;大病保險起付線降低50%,已補償40人16萬余元。
全部納入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范圍;安排資金200萬元,對享受醫療保險和救助後仍有較大困難的貧困戶進行特殊醫療救助。
「六大工程」:
1、交通扶貧工程,投資6.3億元,歷時3年完成按省道標准建設的貫穿主要景區和7個鄉鎮103公里的旅遊扶貧環線;2017年將全面完成涉及4個貧困村31公里的國省干線建設。
涉及4個貧困村36公里的重要縣鄉道路建設,涉及6個貧困村44公里的窄路加寬工程建設,涉及11個貧困村45公里的縣鄉道邊界路「斷頭路」建設,涉及13個貧困村33公里的安防工程建設,1個貧困村的危橋改造。
2、水利扶貧工程,2017年貧困村退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總投資2244萬元,涉及10個鄉鎮37個貧困村,覆蓋總人口56480人,其中貧困人口9477人;安排505萬元著力改善貧困村水利設施條件。
3、通信和電力、光伏扶貧工程,54個貧困村實現寬頻全覆蓋、2G-4G網路全覆蓋;35個貧困村完成電網升級改造工程;採取光伏企業代建、縣水電投公司統建、村級自建等模式,為54個貧困村建設不低於60千瓦光伏電站,村集體經濟年均增收4萬元以上。
4、農村危房改造與環境綜合整治扶貧工程,實施「農村危舊土坯房改造三年行動計劃」,近兩年已改造4829戶,加快推進54個貧困村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程。
5、文化扶貧工程,建成58個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實現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全覆蓋,實施貧困村廣播電視「村村響」「戶戶通」工程。
6、鄉村旅遊扶貧工程,加快建設全國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神奇湘東」文化生態旅遊精品線路公共服務設施,建成鄉村旅遊道路30公里。
『柒』 私人種植的杉樹林被劃入了生態林,該怎麼辦
劃入生態林國家肯定會補償的,如果覺得不合理可以和政府談判。生態林也稱為國家公益林,因為其生態區位非常重要或生態狀況十分脆弱,因此對於在國家生態安全,生物多樣性保護以及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中提供森林生態和社會服務產品至關重要。使徒行傳防護林和特殊用途森林是業務運營的主要重點。自然保護區的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有機玻璃固定林和防護林,森林及防護林。生態公益林也是保護和改善人類生活環境,維持生態平衡和維持物種資源,科學實驗,森林旅遊和土地安全的森林,森林和森林。
目前,2018年中央和地方財政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達到兩個水平,將江蘇省中央和地方財政補償范圍內的生態公益林增加5500萬元,允許林主享受更多。生態紅利增強了林農的熱情,保護了生態公益林,加快了生態文明示範區的步伐,增強了生態區的效益,成為南方的重要生態屏障,實施了農村復興戰略和林業提高准確性扶貧和其他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財務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