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機關扶貧 » 內控迎檢

內控迎檢

發布時間: 2021-02-11 10:05:48

① 請問內控與風控區別

內控包括風控,內控包括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活動與溝通、內部監督。內控更全面更系統。而風控指控制企業財務損失風險。

② 求一篇市場部的內控報告,該報告中包括市場分析、銷售分析、活動策劃、銷售計劃、

一、市場生動化管理

市場生動化,是指通過有效的環境規劃、氣氛營造、商品陳列等手段使企業的產品在末端通路即銷售點更加能吸引消費者光臨,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望,最終促成消費者購買,實現整體銷售的迅速提升。

1、市場生動化管理原則

1)創造購買環境。創造性的產品和市場廣告的格式與位置,將直接刺激購買慾望。

2)改善賣場形象。我們的廣告把我們的產品的最新信息告知公眾,信息的新鮮與准確以及別具一格的陳列將使賣場不同於它的競爭對手。

3)增加銷售和利潤。這是我們銷售工作的最終目標。

2、市場生動化管理流程

3、市場生動化管理的一般技巧

陳列商品的循環:要切合整體運營工作的目標和要求,保持陳列的新鮮感和時令性。

陳列商品的擺放:按品種系列安排,依分銷重點依次擺放,每個品種的陳列面不低於6個,陳列產品禁止缺貨,所有陳列產品商標一致面向消費者。

正確使用現場展示工具:陳列產品與展示工具應充分配合,新展示工具應用於樣品上。

明顯的價格標識:價格標識應准確、統一;所有陳列品種均應有價格標識,標識上應標明產品名、價格、產地、規格等(產品名---xx,價格------x元,企業名稱----xx有限公司出品,規格-------)。

產品及場地的清潔:任何時候都應該保持產品及陳列貨架的清潔,防止灰塵及污漬。避免影響銷售。

存貨管理:恰當的存貨將防止脫銷、維持分銷並直接影響現場的消費心理。

正確使用POP廣告:POP廣告應置於店內合理擺放的顯著位置,不可被其他物品擋住,插卡、海報與貼紙應接近水平視線;不可過高或過低;產品應保持格調和訴求方面的統一性,及時更換受損和過時廣告產品。

店內陳列位置:與店方人員保持良好的客情關系,力求顯著的產品陳列位置。

市場生動化管理的檢查要點

產品必須陳列於消費者剛入店時所能看到的最佳位置;

主推產品及暢銷新品必須占所有陳列空間70%的陳列面積;

家店等產品樣品必須除去外包裝後陳列;

每次拜訪零售店時必須清理更換損失的產品及演示材料、POP;

所有陳列產品必須有清楚的價格標識;

及時補充新產品,新產品的補充要遵守先進先出的原則;撤換淘汰舊樣品;

保持產品陳列及展示工具的清潔;

產品必須集中陳列;

產品標識、產品及宣傳畫等不能被其他圖案或物品遮蓋或包圍

POP及其他展品不能遮蓋住產品

4、市場生動化在產品不同階段的特點

1) 導入期

特點:產品能夠上櫃或擺放整齊是最基本的要求,注重產品的可見度

目的: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以良好形象引起廣泛興趣

2) 成長期

特點: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對生動化管理的要求也逐漸提高。此時應加強商品循環,商品及場地的清潔,正確適當地試用廣告,必要時可增派理貨員駐店。

目的:以市場生動化演示帶動銷售,加強產品的視覺沖擊力

3) 成熟期

特點:更注重市場生動化的豐富性與新穎性,注重使用現場展示工具,注重佔有更重要的陳列位置

目的:展示品牌豐富形象,促進銷售持續增長

二、市場推廣管理

市場推廣管理的主要內容

各分公司/辦事處經理直接領導區域性促銷活動。辦事處開展區域性廣告等促銷活動應預約提出方案,呈報銷售經理、營銷總監、市場部批准後方可組織實施。

為節約成本,各分公司/辦事處促銷活動需要的傳單、招貼畫、POP廣告,綬帶、橫幅等可由市場部統一製作。

廣告平面設計、文案、腳本(電視片)由營銷總部統一製作。

全國性展銷、展覽會,由公司統一組織有關部門、辦事處參加,費用納入全年公司促銷預算中。

對於邀請零售商或批發商參加的展銷、展覽會,其費用屆時由公司、辦事處及零售商(或經銷商)具體協商解決。

公司舉辦的展銷會、新聞發布會等納入全年促銷計劃,由市場部提交方案,營銷總監審核,市場部具體實施。

區域性展銷、展覽會,原則上由辦事處自行組織。市場部應協助營銷往總監審查其方案,並對結果進行分析。

對零售商的統一標識及賣場布置,由市場部提出設計方案,市場部組織有關人員審定,銷售部、辦事處負責執行。

為鼓勵零售商或批發商的積極性,公司建立相應的獎勵制度,並在協議中具體體現。激勵機制應在營銷總監的主持下,由市場部擬定,銷售部會同公司審核。

市場推廣管理產品不同階段的特點。

導入期:早期就應嚴格管理,規范管理,以避免不必要的資源浪費

成長期:應注重標識的規范和統一,企業推廣的步調應保持一致,努力保持對外統一形象,注意推廣與銷售之間的關系。

成熟期:保持並開拓器樂的形象,推廣工作不斷推陳出新,並努力電動零售商及批發商的積極性,注意推廣與銷售之間的關系。

銷售部門在市場推廣工作中承擔著市場第一線的執行和市場反饋第一手資料的收集整理、統計分析和建議上報工作,是一個極其關鍵的環節。

三、新產品上市廣告策劃

產品生命周期是一種產品在市場上誕生、成長、發展、衰亡的動態過程。在一種產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企業要多次修訂其經營戰略及策略,廣告戰略及策略也隨之變化,因為產品時刻經歷著經濟環境的變化、競爭對手的變化、消費者消費需求與興趣點的發展變化,企業都希望盡可能延長產品生命,擴大利潤,所以,只有根據此類產品不同生命周期的市場特點制定相應的廣告策略,才能在變化中取得優勢,獲得利潤。一些國內消費品企業對產品生命周期概念模糊,甚至將一種產品的市場生命周期與自身品牌產品生命周期相混淆;在產品的市場運作方面更是分不清哪個階段該用什麼策略,以適應此種產品市場不同生命周期的變化。

新品上市期是指某單一品牌產品的入市期,是該品牌產品生命周期的第一階段。但在此時,此類產品的整體市場上,可能處於產品生命周期的任何一個階段。廣告策劃應配合企業銷售策略,盡快打開市場局面,形成規模經濟,實現企業利潤的增長,盡量縮短導入市場的時間,協助企業順利進入成長期。新品能否迅速轉入自身的成長期,對於該品牌產品的成敗至關重要,所以需要企業以適應此種產品市場生命周期所處階段的特點的廣告策略,將新產品導入市場。

單一品牌新產品上市期特點

●產品鋪貨低

●該品牌認知度低

●營銷網路尚待營建

●若此時正值此種產品的導入期,市場認知度很低,消費者從認知到試用到接受再到擴散需要一個過程。往往產品越新穎,技術含量越高,這個時期經歷的時間越長。

單一品牌新產品整體市場生命周期特點

1、導入期:

●產品普及率低,銷量低,銷售增長慢

●市場認知度低

●基本需求有待開發

●市場鋪貨低

●市場競爭不激烈

2、成長期:

●產物品市場認知度提升直至普及

●市場選擇性需求與潛在需求迅速擴大

●整體市場銷售量迅速提高,產品利潤上升

●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3、成熟期

●產品被市場普遍認知

●市場需求趨於穩定

●整體市場銷售量穩定

●產品差異化加強,市場更細分

●市場競爭達到最激烈

根據新品上市所處的不同階段,相應的廣告策劃重點說明

1、導入期

●目標:廣而告之

●目的:培育市場,啟發基本需求

●策略重點:強調產品功效方面的優勢特點,以培育市場認知為主

2、成長期:

●目標:創建品牌

●目的:提高品牌知名度,開拓市場

●策略重點:定位鮮明,以品牌訴求為主,用樹立品牌形象來帶動產品

3、成熟期

●目標:創獨特品牌

●目的:提高品牌知名度,爭奪市場

●策略重點:定位獨到,品牌個性獨特,強調差別化、多樣化


xyx22682008-01-26 10:09四、通路推廣的廣告策略

消費者與通路成員是企業主要的廣告對象,企業無論對誰做廣告,都要直接或間接地對通路的廣告支持。企業通過對消費者的廣告可以直接吸引消費者,拉動市場需求,促進銷量提升。企業通過對通路成員的廣告可以有效地推動銷售,拓展市場,擴大市場份額。對通路的廣告推廣是「拉力」作用在通路中的運用與顯現,是企業通常用來告知通路、吸引注意、提高銷量、鞏固通路合作關系,更好地服務與支持品牌及產品的重要推廣方法之一。

一些企業為產品銷路不暢而躊躇,原因不一定是產品不好和消費者不認同,還有可能是因為通路推廣力度不夠、手段不得法而影響了通路的合作信心與積極性。所以,加強通路中的拉力運作,掌握合理的通路推廣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在通路推廣廣告策劃時,要考慮產品的不同生命周期特點、不同階段的品牌市場價值、不同的銷售季節變化、不同通路成員的利益驅動點、不同的銷售目標等先決條件。因為,在上述不同情況下,通路推廣廣告的目標與作用是不同的。所以,只有在明確廣告目標的基礎上安排相應的、有針對性的廣告策略,才能充分激發通路成員的信心,取得通路的合作與支持。

單一品牌產品生命周期

1、上市期

●廣告核心目標:認知與開拓

●廣告的目的與作用:促進通路認知與理解,引發通路興趣,達成進貨,迅速實現鋪貨

●廣告策略:

1) 教育通路,用適當的媒體向通路傳達產品優勢信息,強化產品基本利益;介紹企業綜合實力;發布有關企業對通路得優惠供貨政策、服務帆板方式及推廣支持等信息。

2) 強調企業所提供的通路政策利益空間較大,以吸引分銷商嘗試銷售。

3) 配合末端零售商做消費者嘗試促銷及生動化展示;配合末端的促銷活動

4) 做全方位的媒體廣告;對末端零售商進行直接的獎勵促銷。

2、成長期

●廣告核心目標:鞏固與發展

●廣告的目的與作用:大力開拓分銷商網路,穩固已有分銷商,刺激其進貨並鼓勵其提高銷售量,培養通路成員的信心與支持

●廣告策略:

1)樹立產品品牌,強調由於產品的特色與品牌的市場價值而給分銷商帶來的利益。

2)大力宣傳企業對通路成員優惠而靈活的促銷政策,如各種形式的價格折扣、折讓、免費商品、末端促銷、推廣補貼等。

3)配合末端零售商做促銷及生動化展示,配合其他經銷商的推廣宣傳在專業性、行業性、及權威媒體上刊播專題性文章,或製造有關產品與企業正面效應的新聞來增強通路信心。

4)在淡旺季交替期間,配合促銷活動做好通路關系維護與廣告宣傳。

3、成熟期

●廣告核心目標:維護與穩定

●廣告的目的與作用:調整通路網路,加強通路控制,鞏固維持通路與企業的合作關系

●廣告策略:

1)樹立企業品牌,強化企業品牌與產品品牌深遠的文化理念,通過各種形式的公關廣告與形象廣告鞏固通路信心。

2)強調企業實力與信譽及給分銷商帶來的不僅是銷售的既得利益,而是一種誠信和保障,獨一無二的支持與服務。

3)配合末端零售商做消費者促銷及生動化展示;配合末端的促銷活動做全方位的媒體廣告。

4)配合淡旺季交替期間產品的銷售做廣告宣傳。

5)廣告策劃嚴密注意競爭品牌推廣行為。

五、促銷活動的廣告策略

促銷從廣義上講,是指企業根據市場狀況與自身條件,通過整體規劃,在一定時期(通常是一年),制定能夠促進產品銷售的各項市場溝通手段的比例設置、形式設計與方式選擇。旨在運用各種溝通手段、方式向通路或消費者傳遞產品(服務)與企業信息,實現雙向溝通,使通路與消費者對企業及產品產生興趣、好感與信任,進而做出購買決策。所以說,凡是可以促進產品銷售的方式與手段都可以成為促銷途徑。主要包括:產品宣傳、銷售促進、人員推銷與公關宣傳。但我們這里所說的促銷活動是指多數屬於短期性刺激消費者或通路成員較迅速、大量地達成購買產品或服務的具體活動與舉措,由於這種方式能為購買行為提供「催化劑」,產生強烈的短期效果,使得企業通常將它作為年度中刺激銷售增長的重要手段。

為將有關促銷活動的信息傳達給消費者或通路,引起消費者或通路地注意與興趣,需要廣告宣傳配合,以保證促銷活動達到預期的效果。

針對不同對象的促銷活動廣告策劃。

促銷活動的基本原理是運用「推」與「拉」兩種力量的有機結合來作用於目標市場。促銷活動廣告是服務於促銷活動的推廣手段,必須根據促銷活動的對象、目的的不同來確定廣告的目標、職能與策略。

不同對象促銷活動的廣告支持
針對不同時機的促銷活動廣告策劃

促銷活動的廣告策劃除了必須配合促銷活動對象之外,還要把握促銷活動的時機這個關鍵點,明確廣告的目標,明確促銷廣告不同於產品廣告的生命周期、銷售季節、產品屬性、競品策略等作相應的調整和改變。見下表。

不同產品階段促銷活動的廣告支持

不同銷售季節促銷活動的廣告支持
六、企業形象宣傳廣告策劃
企業形象廣告是以塑造企業形象為目的而展開的,無論廣告訴求內容、表現方式、媒體運用手段等都是著力強調企業在產品、品牌、服務、規模、資金、信譽、人才、市場地位等軟硬體資源的全方位綜合競爭實力,以及企業先進的理念、價值觀、文化內涵、對社會的責任感等觀念取向,來迎合並感染主流的社會價值觀與消費者及通路成員的心理與經濟價值的需求。

企業形象廣告是樹立企業品牌、維護企業長遠利益、並同時帶動已樹立的產品品牌、推動企業當前利益相結合的一種具有長遠戰略性的廣告推廣活動。

企業形象宣傳廣告的類型。

從企業不同的宣傳目的來看,企業形象廣告的主題、立意、宣傳側重有所區別,以下介紹幾種企業形象宣傳的廣告類型。

企業形象宣傳的廣告類型
企業形象宣傳廣告的手段運用

根據不同的企業形象廣告目標、主題和立意,應採取相應的廣告手段,利用或製造適宜的由頭與事件,使企業的宣傳效果事半功倍。

常用的企業形象宣傳手段有以下十種

·聲勢廣告:利用重大事件、大型活動大造社會聲勢,以其浩大的聲勢展示企業的能力,以及企業在公眾面前的品牌與形象(如:慶典、贊助大型文體活動)

·記事廣告:新聞性廣告,利用新聞媒介將企業整體發展或某些系列事件整理匯總,以專欄或專題的形式推出,以體現企業的正面社會形象。

·祝賀廣告:利用節假日或社會所關注的喜慶事件向社會表示祝賀(如:行業慶典、重大組織成立等。

·公益廣告:以支持社會公益事業,展示其企業關注社會、回報社會的高度責任感來體現企業的博愛與人情味,拉近與公眾的距離;增加新和感與美譽度

·致謝廣告:用生產量或銷售量達到一定數量,感謝消費者支持與厚愛為由頭,來宣傳企業品牌

·歉意廣告:在企業出現失誤被公眾所指責的時候,向公眾表示歉意、澄清事實、提出補救方法、展示改進情況、消除負面影響的廣告。

·響應廣告:以響應社會重大事件與關注熱點,展示企業的社會責任。

·倡議廣告:以企業的名義率先發起具有重大社會影響力的活動,以展示企業敏銳的眼光與獨到的魄力。

·形象識別廣告:即VI系統的展示與運用,以強化外圍對企業的視覺形象識別及記憶,樹立企業規范化形象。

·行為識別廣告:即BI系統的對外宣傳,以強化外圍對企業的行為規范識別及記憶,樹立企業規范化形象,增強信賴感。

企業形象宣傳廣告策劃說明

目前,國內一些企業在做企業形象廣告策劃時,推廣行為認識不清,將企業品牌與產品品牌混為一談;推廣元素混淆,造成企業產品導入與成長期推廣定位偏差,在產品未被市場接受,產品品牌市場基礎尚未建立時過早利用企業品牌宣傳拉動產品品牌;還出現CIS功能至上論,認為導入CIS能化腐朽為神奇,一味模仿他人,在不適宜的時候推廣企業形象。以上現象,分散了企業有限的推廣資源,造成企業不必要的資源浪費,效果適得其反。

還有一種現象就是企業在形象展示時,只注重品牌的視覺,忽略品牌的概念表現,認為只要有一個企業的標志在市場上展示,讓消費者得到認知,企業的品牌任務就可以達成了,其實消費者是根據你的標志和你的品牌理念的傳達得到一種綜合的結果。比如:你先給一個人穿上一件最時髦的時裝,看上去是很好看,但這個人的定位是一個軍人,這個時裝和他的理念不協調,所以,孤立的看待企業的視覺表現就會犯舍本求末的結果。

成功的企業形象廣告策劃要明確目標、把握時機、善用事件、方法得當,才能真正在不浪費推廣費用的情況下取得理想的效果。使企業品牌與產品品牌互相裨益,達到良性的循環與發展,保證企業近期與遠期的綜合效益。

③ 發現問題,內審該怎麼辦

論企業內部審計的風險控制

一、引言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不斷完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增強競爭實力,提高經濟效益,內部控制在企業內部管理系統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內部審計既是內部控制的一個組成部分,又是內部控制的一種特殊形式,它是對會計的控制和再監督。內部審計是在一個組織內部對各種經營活動與控制系統的獨立評價,以確定既定政策的程序是否貫徹,建立的標準是否遵循資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有效、以及單位的目標是否達到。

市場經濟的發展,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的要求與制約,給內部審計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土壤,但同時也給內部審計增加了風險。從我國的審計現實來看,我國公司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公司法人結構不健全或者失效的現象,其帶來的許多不確定性因素使審計風險空前加大。首先,經營者缺乏有效管理,為高級管理人員欺詐,舞弊提供了機會。其次,所有者缺位,一方面導致公司經理層操縱利潤,對外提供虛假信息;另一方面導致公司內部控制弱化,甚至出現公司高層人員串通造假,從而使會計造假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使審計人員防不勝防。再次,委託人缺席,使被審計人和委託人成為同一人,這種現象降低了審計的獨立性。在國際,一段時間以來,國際大公司爆發了一系列假帳丑聞。近年來,我國發生的「中農信事件」、「廣國投事件」至今人們記憶猶新。前不久的「鐵本事件」、「周正毅金融詐騙案」、「德隆案」,以及南方證券的被託管,等等,為什麼假帳屢見不鮮,我們不得不說內部審計風險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審計風險已成為企業內部審計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同時也都昭示這樣一個事實:防範和化解風險任何時期都不能放鬆,內部審計應當將防範風險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這一現象也得到了世界范圍內的普遍關注,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一些相應的法律文件相繼出台。
所以,如何強化審計風險意識,有效控制和規避審計風險,提高審計質量,已被提到了議事日程,加強企業內部審計的風險控制就成為必要。要對審計風險有一個全面深刻的認識,才能有效地促進企業內部審計事業的健康發展。.

二、內部審計風險及其產生的原因

內部審計風險是指當反映被審計單位及其經濟活動或項目及事項的財務會計報告存在重大錯報、漏報,或者內部控制制度存在重大漏洞、缺陷或未被有效執行,或者經營管理存在重大舞弊時,內部審計人員經過審計未能發現或失察,且發表不正確或不恰當審計意見的可能性。明確這一概念必須清楚,企業內部審計組織或人員是審計風險產生的主體,審計風險的本質表現為無意地發表錯誤審計結論的可能性。

(一) 審計風險產生原因的理論綜述

1、內審機構獨立性不強,影響內審工作的權威性

20世紀80年代中期,在政府的推動下,我國內部審計逐步發展起來。但它的行政性太強,審計人員與被審單位的各種利益密切相關,使得內審機構及其人員獨立性不強,不能自主地開展工作,作出的審計處理決定也得不到執行。企業內部審計一方面受國家審計機關的業務指導,對本單位進行監督檢查;另一方面又要受本單位行政領導,工資福利由本單位解決。業務工作的「外向型」與行政待遇的「內靠型」,使內審人員很難進入角色,久而久之,內部審計便失去了權威性。獨立性是審計工作的靈魂,不能有效保證審計機構和人員在組織上的獨立性、業務工作中的自主性和權威性,就不能保證審計質量和規避審計風險。

2、內部審計所處的外部審計環境不佳

具體表現為:(1)法制不健全。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改革的深入,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出現,而目前我國內部審計的依據僅有一部1995年7月發布的《審計署關於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缺乏統一的內部審計准則,出現明顯的滯後現象。(2)審計對象的復雜性和隱蔽性。內部審計事項的復雜性和隱蔽性往往會增加審計難度,使審計人員對事實真相難以做出准確判斷。由於內部審計事項一般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聯系較為密切,涉及到企業生產經營的方方面面,一些敏感事項涉及人事關系復雜,舞弊手段隱蔽,內審人員取證難度較大,從而面臨審計風險。

3、被審單位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及執行情況是內部審計的前提和基礎。健全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能及時發現和控制企業經濟活動中發生的各種差錯和舞弊行為。反之,會增加差錯和舞弊的可能性,使得審計人員難以發現經濟活動中存在的差錯和舞弊行為,從而形成審計風險。

4、單位領導對內部審計不夠重視

我國不少單位設立內部審計機構是迫於法律規定或行政命令,而非出於自身經營管理的需要,因而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不盡合理。有些單位領導不明白內部審計的真正意義,認為內部審計可有可無,沒有將審計融入到企業的管理體系中,真正擔負起管理、監控的雙重責任,這些都會使內部審計風險加大。

5、內審人員業務素質參差不齊

現代內部審計是一項涉及面非常廣泛的專業活動,不僅要求內審人員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包括會計、審計、定量分析、內部控制的檢查和評價、電子數據處理等方面的知識,而且還要求審計人員具有應有的職業道德素質。目前我國內部審計人員整體水平不高,綜合素質較低,識別風險、判斷正誤的能力較差;審計能力相對有限,使審計所能完成任務的能力難以達到社會的全部期望;有些人職業道德欠佳,不能經受各方面的誘惑;有的審計人員的工作責任心,沒有能夠達到一定的要求;內審人員普遍缺乏計算機審計技能,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所有這些將給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信譽帶來負面影響,從而導致審計風險的出現。

6、內部審計方法存在弊端

目前內部審計採用的審計方法是制度基礎審計,這種審計方法的弊端日漸突出,已不能適應當今復雜的經營環境。因為它過分依賴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測試,本身就蘊藏著巨大風險。

(二)審計風險產生原因的深層次分析

1、內審機構開展審計責任的風險的主要來源

對本部門、本單位的責任者及員工較為熟悉,發現問題不好深究,情況調查不夠深入;對本部門、本單位以往情況比較了解,容易產生麻痹思想而簡化了相關程序,或形成思維定式,對企業已發生的變化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本部門、本單位對固有的審計步驟和方法已十分了解,提前做好了應對「准備」,使調查取證增加了難度等以及其他一些不可控制的風險。對於不可控制的審計風險,可通過預測、評估、轉移和迴避等多種途徑來加以緩解或抑制。對於可以控制的風險,應堅持獨立、客觀、公正的立場,嚴格執行審計規范。

2、造成內部審計風險失控的根本原因

在於獨立審計關系的異化以及現行審計制度的缺陷——在所有者發生分化的情況下,現有股東、控股股東可能侵佔潛在股東的利益,並通過操縱審計意見實現侵佔目的;而現行審計委託制度卻仍然規定由所有者(實際上是現有、控股股東)行使審計委託權;這是為現有控股股東操縱意見提供了條件;獨立審計關系的異化為不獨立的審計關系,而審計委託制度未作出針對性調整,致使內部審計人員的獨立性失去制度保證而難以客觀發表審計意見。在「銀廣廈」,「麥科特」等系列案件中在一定程度上就體現了內部審計的風險控制失控的現象。而主要原因本人認為就是審計的獨立性不強,進而影響了審計工作的權威性。

從某種意義上說,審計風險是由審計信息不對稱引起的。如果審計人獲取不充分不真實的審計信息而做出了不正確的審計結論,審計風險便產生了。理論上,審計師的介入可制衡管理者的不當得利機會,最終使委託代理關系持續並向著良性方向發展。但是,這種理論上的良好願望常常被實際的欺詐事件所打碎。審計報告的可靠性是建立在審計人員有公正、誠信的執業能力和職業道德的假設基礎上的,如果該假設不成立,審計人員屢有失職,甚至與公司串通一氣,聯手造假,那麼,審計報告非但不能有效防範信息不對稱,還將進一步降低資本市場的有效性,使投資者完全喪失資本市場的信心,甚至引起國家經濟衰退。在國內外資本市場上出現的每一樁造假事件,無不伴隨著審計者利用審計信息不對稱所採取的有利於自己私利的行動,無不揭示著某些審計師職業道德的淪喪與誠信缺失。惡性造假事件的頻繁出現,也使得審計行業的社會公信力遭受重創,就是說,審計信息不對稱引發了審計風險,進而引發了審計人員的誠信危機,還導致了整個審計行業的誠信危機。可見,企業內部審計的風險控制多麼重要。

三、內部審計風險的防範和控制

進二十年來,世界經濟發生了急劇的變化,科學技術飛躍發展,市場競爭全球化,國際金融形勢復雜多變,活動經營風險日益加劇。因此,建立防範和化解風險的機制,進行有效的風險管理,已成為企業管理中得一項緊迫任務。我國內審准則中也充分考慮了「風險評估」作為內審中得一個核心概念。

(一) 防範內部審計風險的措施

對於防範內部審計風險的措施,我們不僅要對具體審計項目實施風險管理,更要對內部審計的各種環境因素進行綜合風險管理,形成內部審計風險防範,力求將審計風險降到最低水平,以實現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

1、建立和加強審計的獨立性和權威性

因為獨立性是內部審計的生命,是其賴以存在的必要條件。建立在企業最高管理層領導下的相對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是完善公司治理結構,規避內部審計風險的前提條件。目前有的企業的內審機構獨立性相當差,甚至是財務人員兼任審計人員,有的形同虛設。這樣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不了內部審計的獨立性和權威性,更談不上內部審計風險的防範和組織保障。

2、加強內部審計協會工作,為防範內審風險營造一個良好的職業環境

特別是在規范審計程序、規范審計操作、規范審計檔案上更需要得到行業指導。內部審計協會為協會成員傳播內部審計信息和知識,致力於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和業務素質,研究內部審計工作的模式,不斷開創內部審計工作的新局面,為防範內部審計風險營造一個良好的職業環境。

3、樹立為企業服務意識,以取得內部各職能部門的支持

內部審計要擺正自身位置,轉變思想觀念,樹立為企業管理服務,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服務的職業形象,提高企業領導和各職能管理部門對內部審計的認識。通過交流和溝通,積極向企業領導者宣傳企業與國家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通過交流和溝通,使企業領導者真正認識到內部審計是自己的參謀和助手,從而取得企業領導的理解與信任,取得各職能管理部門的支持與合作。

4、開展企業內部交互審計,增強各級企業組織自我約束和監督的意識

在大型企業集團中,所屬的控股子公司以及設置的分公司或分支部門眾多,為適應這種企業組織結構中的內部經營關系、財務關系和審計監督關系,需要建立多級內部審計制度,並形成交互審計機制。在這種機制下,各級企業組織設置內部審計機構,在上級組織指導下開展審計業務,同一級別的企業組織定期在上級組織統一領導下,對內部審計業務質量進行交互審計,總結審計經驗,揭露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審計工作評比,以推動審計工作水平的提高。在整個企業集團中形成自審、互審、抽審的交互審計機制,有利於調動內部審計人員工作積極性,增強各級企業組織自我約束、自我監督的意識,降低內部審計風險。

5、加強對內審工作人員的風險意識教育

加強對內審工作人員的風險意識教育,使其認識到風險事件的重要性和不良影響,始終保持謹慎的工作態度和嚴謹的工作作風,客觀公正地發表審計意見。加強對內審人員的後續教育,在重點提高審計技能的同時,努力提高審計人員的綜合知識儲備,造就一批有高度責任心、既精通財務審計又懂經濟管理的復合型人才的審計隊伍。加強對內部審計人員的業務考核,努力提高審計質量。

6、改進內部審計的方法,採取風險基礎審計方法

風險基礎審計是將審計風險觀念全面應用於審計過程的一種審計模式,它通過對審計風險進行系統的分析和評價,來確定審計風險是否可以控制在可以容忍的范圍內。它主要運用分析性復核的方法

不僅對客戶的控制風險進行評價,同時更要對產生風險的各個要素進行分析和評價,以確定實質性測試的范圍和重點,這樣就使審計風險與整個審計過程密切聯系起來。風險基礎審計依據下列基本模式進行審計決策,即:

詳細檢查風險=審計風險/(固有風險×控制風險×分析性檢查風險)

內審人員首先研究確定審計風險可以接受的水平,然後評估固有風險、控制風險和分析性檢查風險,最後根據各種風險水平參數計算詳細檢查風險水平。根據確定的詳細檢查風險水平及其他有關數據,運用統計抽樣方法,即可確定詳細檢查需要抽查的經濟業務或記錄的數量。近幾年來,風險基礎審計在世界各國已廣泛使用,其原因就在於它從審計准備階段開始就考慮審計風險,並把它控制在最低水平,從而減輕審計人員的法律責任,降低審計風險。內部審計也應盡快實現向這種審計模式的過渡,以提高審計效果和質量。

7、加快有關審計法規制度建設

當前,世界上許多國家對內部審計都有專門的法律規范,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也制定有內部審計實務標准等。國家應抓緊制定、頒布內部審計法規和內部審計業務准則,以統一內部審計執業規范,降低審計風險。在中國經濟走向世界的同時,內部審計還要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盡快地同國際慣例接軌,以謀求長足的發展。

8、建立完善的內部質量控制制度

首先,內審機構應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並嚴格執行,尤其要嚴格審計工作底稿的分級復核制度(可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設立二級或三級復核制),減少或消除人為審計誤差,及時發現和解決審計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保證審計計劃的順利進行,降低審計風險。其次,要建立一套審計質量指標體系,以加強對內審人員工作質量的考核,從而減少人為風險。

9、理順內審管理體制

內審作為單位內設機構,其獨立性是相對的。當前,要充分發揮內審的經濟警察作用,必須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理順國有企業的產權關系及內部治理結構,推進國有企業法人與國家之間委託—受託關系的建設,切實實現國有企業的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在規范法律、稅收、貨幣、財政等經濟運行調節手段的基礎上,培育和發展國家、社會、企業內部、行業管理四位一體的監督體系,理順內部審計所依存的外部環境,提高國有企業管理者對內部審計作用的重要性認識。

(二) 控制內部審計風險的措施

目前,在審計機構內部雖然已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內部管理制度,這對於加強審計執法,提高審計質量,防範審計風險,已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也不可忽視,在當前審計工作面對新形勢,迎接新挑戰,仍然要把防範審計風險、提高審計質量,放在第一位。所以,本人又提出以下控制審計風險的主要對策:

1、面對審計風險應採取分析性對策

一是要對審計風險進行預測、控制和分析。預測審計風險,收集和整理審計風險資料,制定控制審計風險方案,評估審計風險,分析選擇風險最小的方案,並採取相應有效的控制措施,如配備合格的審計人員確定有效的審計范圍,實施有效的質量控制體系,健全和完善各級崗位責任制等等。二是有意迴避,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十分薄弱,賬證記錄不全,會計核算存在過多的不確定因素,審計環境不具備開展審計作業基本條件,審計風險特別大,且審計自身又無法有效控制時,對該單位不審或拒絕發表意見;也可以待其完整建賬後,再開展審計工作。三是自我保障,對審計結論的表達持十分謹慎的態度,詳細、清楚地說明實際審計的范圍和事項,並只對此負責;避免使用絕對化的表述。如對抽審的一些事項,有限定地發表意見,不作無限定的全面評價。四是轉移風險,分清風險產生的原因,如涉及其他部門或人,與有關部門聯系,通報情況,對其作出的被審計處理和評價依據的某種決策、規定,要求其承擔一部分責任,從而把風險責任轉移給有關部門和個人來承擔。五是承受風險,提高審計機關權威性和審計人員風險意識,有效地抗拒來自審計工作外部各方面的壓力和干擾,減少行政和社會關系的干預,為審計人員撐腰,控制風險誘發的因素,保證審計的獨立性,提高審計人員的風險承受力,保證順利完成各項審計任務。

2、控制審計風險應採取主動性對策

防範審計風險,提高審計質量,人是決定因素。因此,必須不斷提高審計隊伍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在目前人員少、任務重的條件下,要要求每個審計幹部都要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要有事業心和使命感,要排除一切外界干擾,要廉潔自律、團結協作、服從大局,工作精益求精,吃苦耐勞;要注重案例分析和理論研究,經常召開典型案例分析會,不斷總結提高;要不斷學習和掌握新理論、新知識、新方法,如審計抽樣技術、內控測試技術、工作底稿編制和審計報告撰寫技術等;在審計過程中嚴格執行國家審計准則,使審計行為符合準則的要求;在審計機關內部建立質量標准體系,在現有考核標準的基礎上,對審計質量工作全面進行量化和細化,制定具備科學性、可操作性的審計質量認定標准;完善崗位責任制;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如設立發現案件線索獎、審計項目優秀獎和精品獎等,對於有過錯行為,應追究其責任。

3、規避審計風險應採取技術性對策

審計業務有其技術技巧。這里重點是指項目管理、審計報告反饋意見、審計文書等能處理得當,有效地規避審計風險。
審計項目管理,應包括項目計劃的編制、項目實施過程重點、難點、信息的控制。一個審計項目的確定關繫到這個審計事項的成功與否,影響到審計的威信。選擇審計項目,要注意實質性的問題,即對影響國計民生的、社會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的單位和項目,要作為審計的重點,應逐個入手,立足查深查透。要建立項目主審負責制,明確主審人員的權利和義務;對於每個項目的審計應在查深查透上下功夫,事實查深,問題查透,定性准確,責任落實;對於項目的每個問題,應做到「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怎麼辦」;對於查違法違紀案件,一發現線索就報告,一查到底,絕不手軟;對於普遍性、傾向性問題,要抓住問題的實質,反映宏觀問題,促進規范管理,以體現審計的服務職能。
重視對審計項目的反饋意見。審計報告是項目管理的重點,經過反饋處理的審計報告才具有審計意見、決定的依據作用。審計報告徵求意見,不是形式,而是審計與被審計由對立的爭論達到相對統一的溝通,是達到客觀公正的途徑。書面反饋是規范的方法,在此基礎上,我們還要根據需要採取和被審計單位對話的方法,進一步了解事態的背景、動機、環境因素,進一步闡明審計觀點,更深入、更充分地交換意見,使矛盾沖突得到化解。
審計文書是審計行為的載體。特別是審計意見、審計決定集中體現了審計結果。有道是「口說無憑、有字為據」。審計文書是證據,文字必須認真推敲,措辭達意,力求無懈可擊。

4、重新定義企業內部審計的本質和目的

筆者認為,就其本質來看,企業內部審計的風險控制是企業管理活動的組成部分。其目標是為了提高企業價值,提高企業的運作效率,幫助企業實現整體發展目標。企業內部審計的重新定義,將有助於重新認證企業內審活動的性質,實現其工作中心的轉移。企業內部審計的風險控制活動應該能夠科學評級並有助於改進企業的風險管理、控制和治理體系。

5、強化內審風險控制工作的服務意識、質量意識

企業內審不僅要善於發現企業運營中存在的問題,更要提出改進建議。為企業領導提供決策依據。要通過與其他部門共同協作,充分發揮企業內審的作用。內審組織應該強化服務意識,對內審項目質量的整體有效性進行監測和評價。通過強化質量意識保證內審活動能夠遵守相應的規范和程序。

6、對於風險的處置

本人認為:對損失大、概率大的災難性的風險要避免;對損失小、概率大的風險,可採取措施來降低風險量;對損失大、概率小的風險,可通過保險或合同條款將責任轉移;對損失小、概率小的風險,可採取積極手段來控制。企業應當將審計關口前移,積極推行風險管理審計,輔助風險決策,促進風險管理,在防範風險中發揮中堅作用。

參考文獻

[1]《內部審計風險:值得關注的話題》,中國審計報,2003年4月29日

[2]《審計風險分類及相互關系研究》,審計文摘,2002年第6期,12-14
[3]劉惠萍,論企業審計風險的成因及防範,財會論壇,2003年第11期
[4]於雲海,從管理層舞弊談制度基礎審計的改進,中國審計,2005年第03期,58-59
[5] 徐旭,淺談現代企業內部控制的制度建設,中國經濟時報,2003年第02期
[6]葉鵬飛,王奇飛,內部審計的沃土,財務與會計,2004年第10期,58

[7]James A. Hall,《Information Systems, Auditing and Assurance》,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2000,128

[8]程新生,張宜,中國製造業上市公司內部審計模式實證研究,審計研究,2005年總第1期,70-74

[9]周滌,工業企業審計風險成因分析,財會通訊,2005年第2期,56-57

[10]趙琳,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審計監督機制探究,財務與會計導刊,2005年第2期,60-63

[11]劉一飛,論企業內部審計的風險控制,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

[12]孫曉紅,淺談現代企業內部控制的制度建設,中國經濟時報,2003年9月11日

[13]包漢良,非國有企業的內部審計風險,中國財經報,2004年9月23日

[14]田麗雲,尹鉤惠,內部審計參與風險管理的動因及其運作探討,現代財經,2004年第8期第24卷(總第175期),24

[15]曹文火,新世紀企業內部審計發展趨勢和應對策略,中國審計報,2004年1月29日

④ 地勘單位內部控制概述

一、地勘單位內部控制現狀

地勘單位由於受各方面條件限制,在經營方面或多或少存在戰線拉得過長、項目時間跨度過大、資金投入及資金佔用過大,項目資金回籠滯後,銀行貸款壓力增大;來利潤率就不高的項目,因為時間跨度大,銀行利息等原因,造成項目完成後掙不到錢,甚至賠本賺吆喝,只講效果,沒講效益;金回籠方面,一是清欠力度不夠,協調配合不到位:二是國外資金因受政局變化等原因,佔用過大,回籠緩慢。另外一些實體公司由於市場的原因沒有活干,造成資源浪費,也影響到單位的效益及職工的收益,更重要的是影響到職工的信心。

因此根據十八大三中全會,加強事業單位改革的精神,積極穩妥推進國有地質勘查單位改革,即保留必要的公益性地質調查事業單位外,其他地質勘查單位在屬地化基礎上逐步向企業化過渡。由此,非公益性國有地質勘查單位在由事業向企業化過渡時期,任重道遠,必須統籌兼顧,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關系,按現代企業制度方式運作,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加強單位內部管理,成為商業性地質勘查市場的主體。

隨著地質勘探單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地質勘探單位的外部環境和內部運行機制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由於受長期形成的管理慣性以及其特殊的經營管理模式的影響,其內部控制的理解還停留在基礎的階段,對內部控制目標的認識也還不夠清晰。同時,由於部分單位負責人缺乏內部控制的理念,導致內控制度不能跟隨業務變化而轉變,導致內部基礎管理薄弱。隨著事業單位改制進程的加快,企業規模擴大以及生產經營的復雜程度的提高,原有的單位管理模式已經不再適合地勘單位的管理,建立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對於加強內部監督管理,規范會計工作秩序,提高經濟效益,促進地勘經濟健康快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是保證地勘單位按照既定目標發展、實現經營目的的有效手段,同時也是地勘單位管理成敗的關鍵,建立適應現代企業發展的內部會計控制模式是地勘單位發展的必然結果,將使地勘單位實現快速而穩定的發展。

二、地勘單位內部控制的涵義

地勘單位內部控制是指單位為實現控制目標,通過制定製度、實施措施和執行程序,對經濟活動的風險進行防範和管控。

(一)地勘單位內部控制的目標

地勘單位內部控制的目標主要包括:合理保證單位經濟活動合法合規、資產安全和使用有效、財務信息真實完整,有效防範舞弊和預防腐敗,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和效果。

(二)地勘單位內部控制原則

(1)全面性原則。內部控制應當貫穿單位經濟活動的決策、執行和監督全過程,實現對經濟活動的全面控制。

(2)重要性原則。在全面控制的基礎上,內部控制應當關注單位重要經濟活動和經濟活動的重大風險。

(3)制衡性原則。內部控制應當在單位內部的部門管理、職責分工、業務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約和相互監督。

(4)適應性原則。內部控制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和單位的實際情況,並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單位經濟活動的調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斷修訂和完善。

地勘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內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實施負責。應當根據本規范建立適合本單位實際情況的內部控制體系,並組織實施。具體工作包括梳理單位各類經濟活動的業務流程,明確業務環節,系統分析經濟活動風險,確定風險點,選擇風險應對策略,在此基礎上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健全單位各項內部管理制度並督促相關工作人員認真執行。

(三)地勘單位內部控制的依據

《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中發[2011]5號)出台後,各省地勘單位分類改革穩步推進,浙江、廣東、重慶和陝西等四個事業單位分類改革試點省市已出台了相應文件(國土資源部,2012)。基本上分為公益一類、公益二類和生產經營類等。分類改革後的地勘單位仍希望定位為公益事業單位,主要是公益一類,其次是公益二類。規范分類改革後地勘單位將發生一定變化:①重新核定事業單位編制;②出台一定支持政策,在一定時期內維持公益二類事業單位目前財政撥款及離退休人員待遇政策不變;③規范事業單位管理,實行事企分離,地勘單位辦的公司要麼剝離,要麼注銷。

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後,對不同類型的地勘單位,在諸如地質調查項目管理、預算和財務管理、礦權管理等方面,都面臨不同的管理要求,如何採用科學化、差別化的管理機制,需要給出明確的安排。在內部控制方面,對於劃分到公益一類地勘單位,嚴格執行財政部財會[2012]21號關於印發《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通知精神執行;對於劃分到生產經營類的地勘單位,將按照財政部財會[2010]01號關於印發《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通知精神執行;介於二者之間的公益二類地勘單位,將具體區分實際業務類型,參考《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和《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制定出本單位切實可行的內部控制制度。本書主要基於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通行做法做一介紹。

三、現代內部控制的發展

(一)內部控制的發展

內部控制的概念由以往的會計事項的審計逐步演變為由組織結構、崗位職責、人員條件、業務處理程序、檢查標准和內部審計等要素構成的較為嚴密的一種制度,是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而發展的。一般認為內部控制是從內部牽制發展而來,內部控制大致經歷了五個發展階段,即內部牽制階段、內部控制階段、管理控制和會計控制階段、內部控制結構階段、一體化結構階段

L.R.Dicksee最早於1905年提出內部牽制這個概念,指出內部牽制由職責分工、會計記錄、人員輪換構成。隨後,由E.Bennett發展了內部牽制的概念,並於1930年給內部牽制下定義為:內部牽制是賬戶和程序組成的協作系統,這個系統使得員工在從事本身工作時,獨立地對其他員工的工作進行連續性的檢查,以確定其舞弊的可能性。

1936年美國會計師協會(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的前身)發布的《注冊會計師對財務報表的審查》文告中,將內部控制定義為:保護現金和其他資產,檢查簿計事務的准確性,而在公司內部採用的手段和方法。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的審計程序委員會於1949年發表了題為《內部控制、協調系統諸要素及其對管理部門和注冊會計師的重要性》的專項報告,對內部控製作出如下定義:內部控制是企業所制定的,旨在保護資產、保證會計資料可靠性和准確性、提高經營效率、推動管理部門所制定的各項政策得以貫徹執行的組織計劃以及相互配套的各種方法及措施。

1985年6月,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會計學會、內部審計師協會、財務執行官協會和管理會計師協會共同成立了國家反舞弊性財務報告委員會,又稱Treadway委員會。該委員會所屬的內部控制專門研究委委員會發起機構委員會(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簡稱COSO委員會)。1988年,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發布了《審計准則公告第55號》。該公告中以內部控制結構的概念取代了內部控制制度的概念,同時也將控制環境、會計系統和控製程序界定為內部控制結構的構成要素,並且不再區分會計控制和管理控制。

1992年,COSO委員會發布報告,即《內部控制——整體框架》(1994年進行了增補)。該研究報告標志著內部控制理論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堪稱內部控制研究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COSO研究報告指出:內部控制是由企業董事會、經理層以及其他員工實施的,為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經營活動的效率和效果、相關法律法規的遵循性等目標的實現而提供合理保證的過程。同時,提出內部控制整體框架包含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監督五個互相關聯的要素。在五要素中,控制環境是其他要素賴以存在的基礎;風險評估是管理目標程序偏差時得以糾正的保證,是內部控制的依據。內部控制整體框架理論在內部控制實踐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它有助於企業全方位構建內部控制系統。

COSO《內部控制——整體框架》已成為內部控制的經典理論,國際上眾多知名企業紛紛借鑒這個框架建立了自己的內部控制體系,各國也參照其制定了本國的相關內部控制規范。然而,在以這個框架作為指導進行內部控制建設時,在實踐中也發現了該框架存在的一些缺陷,主要體現在沒有充分關注企業的戰略風險控制。因此,2004年內部控制理論迎來了新的發展COSO《企業風險管理——總體框架》(以下簡稱《新框架》)。它是在原有的COSO內部控制五要素的框架體繫上,結合了《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簡稱SOX法案)的相關要求,通過引入風險管理的相關理論,最終發展延伸而來的。新框架主要體現了這樣一個動態的過程,這個過程的主體是企業的公司治理機構和全體職工,范圍是企業內的所有層次和機構,而且還包括戰略目標的設定,目的是幫助企業更好的識別、分析、控制各種潛在風險事項,從而保證企業戰略目標的完成。

(二)我國現階段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形成

2008年6月28日,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和保監會聯合發布《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於2009年7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圍內施行,並鼓勵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業執行。該規范作為我國企業內部控制的統一標准。2010年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和保監會出台了《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指引》、《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引》。

2012年11月29日,財政部以財會【2012】21號印發《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該規范由總則、風險評估和控制方法、單位層面內部控制、業務層面內部控制、評價與監督以及附則構成,共6章65條,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⑤ 從五大要素分析企業內控存在的問題

風險可以分為三類,即可預防風險(內部風險)、策略風險和外部風險。為追求盈利而自願接受的策略風險和外部風險是無法通過制定規則來規避的,但規則卻可以協調員工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有效地改變或避免內部風險。內部風險,大多與企業內部的舞弊和疏忽有關,建立並執行嚴格的內部控制系統是降低此類風險的主要手段。

企業應當如何制定規則來控制內部風險?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會計學教授、EMBA學術副主任、首席財務官課程(CFO)學術主任蘇錫嘉在中歐管理論壇上,就「危機中的企業和企業中的危機」的主題,深入講解企業領導者如何在日益復雜的外部環境中加強企業內部控制,有效管理風險,提升經營業績等問題。

COSO是在美國做舞弊調查的機構,延伸到了內部控制,提出內部控制的框架。COSO最基本的內部控制框架,(是)所謂的「三目標、五要素」。三目標,一是有效率且有效果的使用公司資源,後面兩個目標是COSO加上去的——財務報表和合規。在三個目標中形成了從下到上、從基本到高端的五個要素。

一、控制環境。控制環境就是要建立企業的文化,讓正直的人能得到重用。企業文化看不見、摸不著,但帶來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做管理就是要形成企業裡面的小環境,這個小環境讓每個人都有意願把自己身上光明、陽光的一面展現出來,把自己身上負面、不體面的東西想辦法壓下去。前兩年美國有個團隊做了一個研究,對美國財富500強的大公司說請給我一張名單,去年你們公司管理團隊流失的人有多少個?列出來後告訴我有哪幾個人,公司如果有可能的話是一定想辦法留住他們的。他找這些人一個一個地去問,很多人給的理由居然是什麼?我看到辦公室里很多同事上班用公司的電話講私人的事情,或者用公司的信封寄私人的信件,我不願意和這些人成為同事。這告訴大家一個道理,公司文化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把具有相同價值觀的人聚集在一起,把不認同這個價值觀的人驅離公司,久而久之,所有留在公司的人都是具有同樣價值觀的人。

公司是由人組成的,所以一個好的公司文化必須要從建立、從招到最合適的人開始。招聘員工其實風險非常大。因為環境誠信有問題,怎樣保證這些人正直、可靠,這是非常關鍵的。運作到後面,要建立各種各樣的機制、機構,董事會、審計委員會,並形成一定的經營風格、管理風格;很多時候,一把手決定了這個企業做事情是什麼風格,而且很多風格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在一個沒有宗教信仰的環境中,防範風險的難度比其他環境大一些。

二、風險評估。風險是將來要發生的可能,在它沒發生之前就找出來,難度很大。風險有各種各樣的分類,一是內部風險,自己做事情能解決掉的風險;二是外部風險,市場環境突變、自然災害等等;還有固有風險、剩餘風險。

風險識別的關鍵是看到每個風險發生的幾率有多大?產生的損失有多大?如果發生的損失可能非常大而且發生的概率非常大,最好的辦法是咱們不幹這個事情。我造成的風險可能非常大,但發生概率並不是太高,什麼辦法?轉移,一個辦法是買保險,(把)部分(風險)轉移給別人;還有找人合資,找人分享。如果發生概率挺大(但)損失不會太大,最典型的是產品出質量問題,對策是加強質量控制措施,減少不良頻率的發生。如果我採取措施防範,可能成本抵不上得來的好處。

你真正樹立(風險)觀念以後,你的行動變得完全不一樣。有兩家公司在日本福島地震(中)的表現,告訴你(要)有風險意識。今天晚上誰都不要回家,立刻查出來世界上有什麼東西只在日本福島地區生產的,不管跟我們公司有沒有關系,全世界去找,不管價錢統統買下來,一個晚上整個公司撲在這個(事情)上面。第二天全部做完以後,現在回去睡覺,大家等著數錢吧!說起來道德上有點惡劣,但從商業敏感度來講絕對厲害。第二個例子是上海汽車在福島地震的第二天早上9點鍾緊急召開集團辦公會議,董事長只提一個問題,福島地區生產如果不恢復,上海汽車生產可以維持多少時間?因為汽車很多配件都是日本生產的。全公司立刻報上來,6個月。第二個問題,繼續查零配件世界上有沒有可代用的東西?一項一項落實,報告上來每一樣東西世界上都有替代品。又問,能不能用?不能。因為所有汽車零部件用上去必須要有一個認證過程,認證過程多長?最短9個月。董事長說從今天開始全公司全力以赴解決認證問題,一定要在6個月之內解決認證。公司對於風險防範的事情,一有點事情立刻想到(會)受什麼影響,一天都不能耽擱。

風險還有一些思考,第一是應不應該迴避風險?你要想清楚一點,做企業本質上講就是冒險,成功的企業家都是願意冒險的,不願意冒險的人不可能會成功。但我們永遠想清楚,企業需要冒險,但必須是只冒可以承受的風險,絕對不冒不能承受的風險。比如,我說我掏1塊硬幣拿出來跟你玩,翻到正面你給我5塊錢,翻到反面你給我5塊錢,挺好玩的,玩一下。我再說,翻到正面你給我5個億,翻到反面我給你5個億?玩不玩?你這時候不會想萬一我今天賺了5個億晚上怎麼花這個錢呢?你首先想到(的是)萬一我輸了,我到哪裡拿5個億還給這傢伙?我能不能承擔起這個風險?我才做。如果成功了會有多大的好處?

企業冒險,影響生死存亡的風險是決定。中國人經常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是非常虛偽的,因為在現代的商業社會里,疑不疑人是對他負不負責,最好的(是)我不給你任何犯錯誤的機會。所以我到每一家公司做獨董,給做風險控制、內部管理的人只給你八個字,相對獨立、合理歡迎。

我們鼓勵創新,創新是不是等同於冒險?是不是一旦創新、風險控制一定會差?越是具有創新能力的公司更多使用控制。創新和控制其實是不矛盾的,真正要創新有效,不是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投錢,這不是創新。

如果你面臨如下選擇,一種是犧牲核心員工以消除重大風險,二是保護核心員工但可能留下重大風險,你選擇哪一個?保護核心員工和消除重大風險,哪一個更重要?消除重大風險。首先把風險堵上再說,牽涉到不管什麼人以後再說,再冤枉這一刀必須斬下去。從道理上講,風險防範為上,保護核心員工為次;但真正叫你動手,那個人看上去那麼的無辜,你現在為了一點風險要把他先宰下來,你下得了手嗎?如果下不了手,臨陣畏縮,你覺得這個人有沒有罪?應不應該受到處罰?這些都是在實際風險控制中非常實際的問題。碰到這些讓你困惑的(問題的)時候,很多人往往覺得下不了手,但下不了手,真的導致風險爆發的話很可能整隻船就沉下去。我讓大家想一想,被誤傷的這個人心裡會怎麼樣?會不會怨恨?電影裡面的「007」真是高尚,回到警察總部來毫無怨言,而且要繼續拼殺,實際工作中沒人做得到。沒人做得到會怎麼樣?帶來下面一個問題,這些人如果證明真的是冤枉的,應不應該、能不能夠讓他回來官復原職?基本規律是打死也不能讓他回來。

為什麼?告訴你一個簡單的例子。雷諾汽車前幾年發生一件事情,一個副總舉報、揭發另一個副總把公司機密的商業資料透露給競爭對手,拿出證據來,公司董事會震怒之下把那個副總和手下一幫人全部開除了。一年之後,事實證明舉報是陰謀報復,誣告的副總再開除,(被冤枉的)那個副總要求回公司,雷諾(說)要多少錢可以商量,回來一點商量(餘地)都沒有。為什麼?不僅是心態變了,你要想清楚,當時公司上下經過一場非常劇烈的政治變動,把那條線的人調出去了,現在如果讓它回來,公司不得安寧,他要回來(整)原來整過他的人,每個人重新站隊,這個公司折騰不起,(所以)不能回來。你要想清楚,個人對於公司來講永遠是次要的。

三、控制活動。控制活動有很多措施。有一家公司,所有的存貨采購,任何東西采購進來,如果十天之內沒一個人領用的話,總經理的電腦上會有一個紅燈亮起來,(他)立刻查當初是誰提出請購的?請購理由是什麼?批准理由是什麼?為什麼買進來以後十天沒用?資金成本由誰承擔?這個(制度)建立起來以後,類似錯誤不會犯第二次。公司不怕犯錯誤,最怕犯重復性的低級錯誤,這是公司不能忍受的。

建立控制制度,有些事情非常重要:

一是區分不相容職務,就是奉行一個基本原則——兩個人干一件事情總比一個人自己干要安全,因為兩個人有一個監督和約束。有些工作天生不能由一個人干,比如會計和出納不能由一個人干。我舉一個例子,這是企業擔保的職能,把擔保這個環節中牽涉到幾個管理環節,我1、2、3、4、5、6、7列出來,至少有7個職能,哪幾個必須由不同的人做。現在,不相容職務如果劃分出來,做出來以後仍然出問題,這種風險在哪裡?什麼情況下不相容職務分離開來最後還是出事了?串通。所有的控制措施最怕的一件事情就是串通。怎樣解決串通的可能?這是每個公司都絞盡腦汁的事情。有的比較小的企業、有些老闆會有一些私人的獨門秘訣。有些老闆說,我的獨門秘訣就是今天出納不在、會計在的時候說,你小子注意,出納反映好幾次了,你經常上班的時候遛出去,會計聽到(之後)對出納恨得都牙癢癢的;(但)等到他們兩個人哪一天說穿了、說透了,(老闆)就慘了,所以這不是控制,這是權謀。也有一些人說,我的基本原則是這兩個人絕對不能一男一女,特別不能年齡相近,一定不能是同鄉,不能(是)一個學校畢業的等等,讓你兩個人共同語言越少越好。怎麼解決串通問題始終是一個困惑。關鍵崗位必須強制連續休假10天以上,休假期間一定有人頂崗。比如新加坡把英國銀行搞垮的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工作特別辛苦,好幾年都沒有休假了。他怎麼可以休假?他一休假全部都要露餡的。

二是明確崗位責任,我一再強調必須要有書面的崗位責任承諾書,每年要簽一次,(這)帶來兩大好處。第一個好處是每年對每個崗位重新做一個復核,對他承擔的責任做一個提醒,盡管是例行公事但至少是一個提醒。第二個,一旦有什麼事情上法庭,有法律作用的文件,也就是說你承諾過必須盡到這個責任,如果你沒有做到,(在)法律上必須負責任。崗位責任承諾書,現在基本上大的公司一定要你簽,但崗位責任承諾書本身公司要有認證和復核,最怕你沒有準確描述。

三是作業流程圖,把每一個步驟落實到紙面上,你先走什麼、後走什麼。比如供應商評選,這件事情在每個公司中都是一個非常非常煩人的事情,為什麼?因為很多作業流程都是非正式的,一旦非正式的東西放在紙面上來會發現無窮無盡的爭吵。碰到類似的問題,四個部門的負責人放在一起,這個事情做下去了,一旦劃到流程圖不行了,必須先到他這里,我用流程做下去,四個人全部跳起來說,這怎麼行呢?現在的話如果我同意了,你們3個人分分鍾可以否決我,我說什麼意思啊?現在他們3個人不同意的東西,我連看到的機會都沒有了?一旦劃到流程誰有權做什麼,因為牽涉到不同部門的利益、牽涉到責任再劃分,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麻煩。

四、信息與溝通。現在是信息時代,讓信息在企業中間起到一個良好的作用,這是極其關鍵的。對於信息控制,關鍵的一點就是在合適的時間讓人得到合適的信息。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到太難了。現在每個企業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信息系統,但天量的信息每天在產生,究竟起什麼作用?企業里幾乎沒有人說得清楚。企業接觸信息的授權在絕大部分企業里都是不精細的,信息系統由於很多看不見的東西,只要有人在裡面有機會打一個補丁,帶來的後果不堪設想。有的補丁損失還有一些,有的補丁帶來很大的(損失)。

上海有一家法資超市,歐尚超市,裡面有個小夥子管計算機系統,每天營業結束關門以後,他把營業數據匯總統計送到法國總部,這註定了他每天下班都在其他人之後。有時候他肚子餓,他有一天晚上肚子餓就走到超市拿麵包,我在上班工作,拿一個麵包吃,數量萬一和計算機的數字不對,要負責任的。(於是)他就吃一個麵包,打一個補丁,弄完以後發現這一招很簡單,肚子餓就到前面拿麵包吃。千不該、萬不該,一天有個裝卸工是他朋友,肚子餓不餓,要不要吃麵包?你隨便拿。你怎麼有這個本事?我保證你沒有問題。到底怎麼弄的?我老實告訴你們,我在計算機打一個補丁,誰也看不出來。那個人比他多一個心眼,麵包可以拿,那錢也可以拿啊!他說不對,錢我拿不到,錢都在收銀那裡。他說你別管了,收銀員我搞定,計算機你搞定,這個人就買通收銀員。他招募了20多名收銀員,計算機上做一個補丁。(後來)法國總部發現這家分店每天營業額不如以前,好幾個人查也查不出來。後來有一次法國來的人,非常偶然,撿起小票一看就知道,打出去有一個抵扣項,幾個月的時間(他們)拿了200多萬。超市是利很薄的行業,一個店拿掉200多萬是非常大的數字。

計算機系統如果被人做手腳是非常危險的,但計算機系統用得好,有時候可以幫助你控制,畢竟計算機是毫不留情的。我有一個學生經營星巴克咖啡,他說有一家店老是懷疑有問題,因為這家店的營業收入和消耗怎麼都對不起來,總覺得有問題。後來仔細分析發現,兩家店串通,我們賬上只進3杯,我給你還是給5杯,最大的可能就是每次收銀機(打開)出來的時候,如果要做手腳停留的時間一定比平時長。他就測算這家店每次超過多少秒的收銀行為出現的概率和其他分店是不是不一樣?一分析,明顯多,就知道這家公司肯定有問題,計算機告訴你的不可能有假,專門在收銀機上偷偷裝了攝像頭,一查就查出來了,所以電腦可以幫助你把握風險,這是信息的質量問題。

五、監控。監控是到了最後一關了,就像足球場上的守門員繞過你進球了,所以所有公司領導一定想辦法讓你知道,你承擔的是最後的責任。很多人沒意識到我這個責任有多大。企業領導最後做監控通常用什麼手段來做?簽名。但太多人簽名簽得太隨意。

我曾經在一家大型企業做獨董,我就看不下去了,我說簽名簽得太隨意,我開董事會的時候要求董事會給我一個授權,我這個要求太冠冕堂皇了,沒人有理由否定,董事會一致同意給我這個授權。我拿著授權把風險控制的人召集起來,我說現在(我)得到董事會正式授權,允許我對監控做一次檢查,現在你們只聽我的,不聽任何其他人的,做什麼?替我把公司上上下下,從董事長、總經理開始所有人去年的簽名隨機抽查100個,列成表,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到這個人說,你去年幾月幾日在什麼東西上簽名,現在請你告訴我當時簽名掌握了什麼證據?有什麼理由相信你這個簽名是負責任的?十有八九被問的人一頭霧水。我把所有調查下來的結果列成一張表攤到董事會桌面上,我說這就是我們公司的簽名。我這樣做會對很多人以後簽名起到非常大的提醒作用。

我同時(還)要做一件事,減少公司簽名的數量,特別是要杜絕幾個人共同簽名。幾個人共同簽名說起來是集體負責,其實是沒有人負責的。一方面減少簽名,另一方面做到每一個簽名的人必須讓他明白你承擔什麼責任。

簽名意味著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你掌握了簽名所需要的所有證據;第二,你明白簽名以後可能產生的後果;第三,你願意承擔簽名帶來的所有責任。所以一個公司要建立文化,讓簽名的人知道簽名意味著三件事情,如果沒有想清楚這三件事情你千萬不要簽,在這個立場上監控所起的作用。

企業現在大量工作實際上用中介在做,怎樣善於利用中介的力量幫助你?比如審計師,審計師承擔法定的發表獨立審計意見的責任,但(這)並不妨礙你請他們幫你一個忙。我到很多公司都會對審計師說,我知道你法律上沒有這個責任,但就算你幫我一個忙。什麼忙?第一,你到下面去看,會看到很多不一樣的地方,請你幫我注意觀察一下我下面的人在干什麼?哪怕他們在聊八卦的事情請你幫我聽一聽下面的人關心什麼?有沒有問題?第二,請你告訴我,我下面的人稱不稱職?你們的工作做得好不好,這樣一來好處是什麼?好處是審計費用一分錢也不增加,但額外得到了一些你想要的信息。企業所有的中介服務,你應該想方設法想一想,能不能讓他多提供一點有價值的服務?

內部控制最怕的是什麼?最怕的是制度形成、裝訂成冊,鎖進抽屜,從此無人問津,這是最可怕的。所以每個企業要保證制度做下去有後續的行為,這時很多公司想有一套措施,保證制度的缺陷能夠得到及時的報告。所謂缺陷,一種是設計缺陷,一種是執行缺陷。有一家大型的集團公司採用的辦法是每一家分公司自己報,你今年內部控制有幾個設計缺陷,然後叫總集團審計部去查,兩個數字分別報到董事長這里。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羞辱,每一個分公司幾年以後要報內部控制結果的時候都戰戰兢兢的。你必須要有一個辦法讓下面的人不敢掉以輕心。

網上調查很多企業內部控制執行最難的是什麼?絕對占第一位是一把手舞弊。這是中國特殊的問題。中航油在新加坡出事以後,當初我們想要一點面子,是不是讓中國證監會調查?新加坡交易所斷然拒絕,說讓我們調查,不能讓中國調查,他調查以後形成一個200多頁的調查報告,調查出來的第一個結論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第一個結論是中航油的內部控制制度是世界一流的,他專門花了幾百萬的錢請安永會計師事務所設計了一套完整的內部控制(制度),而且他知道中國人比較講情面、講關系,兩個關鍵崗位,一個是風險控制官,一個是操盤手,(這)兩個崗位專門找了老外來做,兩個澳大利亞老外,這樣不講情面。但是這么好的一套制度居然會出這么大的一個漏洞,接下來的結論非常簡單,這套制度管住了所有人,除了陳久霖。換句話說,再好的制度只要有一個人可以置身制度之外,這個制度就是廢紙。好的制度涵蓋了所有人、所有的經營環節,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事實。銷售付款,銷售、采購這兩個在所有製造性企業里都是最大的風險。銷售和采購正好是兩個階段,做采購的人在公司是孫子,在別人那裡是大爺;做銷售在公司里是大爺,到別人那裡是孫子。潛在利益非常多,銷售的人說我稍微晚一點付款行不行?最怕(的情況是)你給他的工資明顯低,而那個人還是每天陽光燦爛上班,十有八九這裡面肯定有補償機制在裡面。

內部控制,如果你的大老闆不是非常積極的想做這件事,我勸你千萬別去干,因為這件事情沒有真正高層的決心和熱情,你一定做不下去。因為這件事情牽涉到兩件事情對他影響最大。第一件事,利益格局;第二件事,成本。所謂利益格局是企業中間任何現行制度的改變,通常都會動到某些人的乳酪,你都不知道乳酪在哪裡,你無形之中會傷害一些人的利益。比如采購制度的改變、供應商的選擇,特別是一些公司推集中采購的時候,集團采購經常會碰到莫名其妙的障礙,這個障礙就是你動了某些人的乳酪。

公司做內部控制最經常出現的現象(是),公司老闆推一套新的控制制度,部門經理就會說,老總啊,我同意,我們公司真需要一套新的控制制度,這套控制制度我從心底里贊成,但恐怕今年業績完不成了,我個人覺得業績完不成沒關系,新的制度應該推。老闆一聽就急了,董事會承諾過。老總你不講理啊,你又要推制度,又要達到業績,這實在太難了,要麼這樣好不好?我知道業績承諾過、公告過,今年全力以赴先把業績做好,這個制度明年大家來推。這個話說完老闆會說什麼?老闆說看來也只有這樣了。明年還會不會推?十有八九提都不會有人提了。一個新制度推下去,如果你對阻力預先沒有足夠的估計,十有八九後果一定慘重。

二是收益與成本。你能夠防範的風險僅僅是一種可能,但你花下去的成本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數字,很多人講我花錢有沒有必要?因為你說的風險怎麼從來沒有發生過?如果你沒有思想准備就做不下去。

三是控制和效果。控製程序越多就越不爽、越不方便,節奏越慢。如果你要高效率的,能不能做到?這個東西有時候就是非常微妙的,有時候一個離奇古怪的念頭很可能證明是正確的念頭。恆大許家印當時投票(買足球隊),結果只要一票就夠了,許家印不管董事會其他人,做得風生水起。如果按照正常風險控制的程序,許家印這個足球(對)是無論如何不能買的,現在買下來對公司是正面還是負面的?看起來很可能是正面的。換句話說,風險控制如果嚴格按照程序未必讓你做出最有利的決策,(它的)作用主要是避免危險決策,但不能幫你形成最高效的決策。企業從根本而言是靠出好產品、好服務來掙錢的,不是靠好的風險控制掙錢的。所有企業的一切行為必須為企業創造價值。風險控制如果不能帶來經營改善,不能帶來價值增加,所有控制(行為)都不應該存在。所以必須要有經營觀念在風險控制裡面。

做風險控制本質上講,是一個非常讓人難受的工作。為什麼?風險控制(從)根本上來講,是一個成本中心。成本中心是什麼呢?花的錢看得到,但真正產生的價值未必能看到。所以做這個行業的人非常苦惱的是風險控制要做到極致的是公司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一點事情都不出,但如果公司一點事情都不出,公司就會問要這些人干什麼?

我舉一個例子。現在外面有H7N9,禽流感得了這個病一定會死人,你相信我,花500元買這顆葯,你吃下去,一年真的沒有得這個病,我現在問你一句話,你會不會感激我?100%不會。因為你一年之後看,張三、李四、王五都沒有得病。這里最大的問題是我們永遠沒辦法證明本來就不會得病還是吃了我這個葯不得病。如果企業沒有足夠的雅量,很多時候,在成本壓力大的時候,這方面會捨不得投入;(但)等到你真正看出拿掉(風險控制)的作用,通常就太遲了。

⑥ 如何更好地發揮好內控的監督服務作用

一、領導重視,全員參與,提高內控意識
企業內控,歸根到底是企業自身管理提升的內部需求,需要企業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不斷探索、不斷創新。領導重視是發揮內部控製作用的前提,全員參與才能使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發揮最大功效。 企業內部控制應當建立在共同的道德規范的基礎上,強調溝通和感情的交流,強調每一個人的積極性,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團隊精神。要強化管理者的內控意識及高層的控制職能,深刻認識到實施內部控制不僅是會計管理部門的要求,也是規范經營、降低企業風險、提高管理效益,以保證企業目標順利實現的重要舉措。
內部控制工作需要一個逐步認識的過程,很多企業在潛意識里將內控作為一種增加成本的負擔性工作,認為做內控不像其他生產一線部門能給企業帶來效益,僅僅是為了迎合檢查和外部審計,只有當人們意識到內控管理是為戰略更好地服務,能幫助我們提升管理時,企業領導和員工的心態就會改變,企業就能為內部控製程序的執行創造良好的人文環境,把內控制度轉變成內控意識,讓大家認可企業要做的事情,認可企業價值觀,願意為企業服務,而不管有沒有人監督。只有這樣,內部控制才不會流於形式,才能切實將內控管理應用到企業各個方面。
二、加強培訓,提升員工素質
企業內部控制要充分發揮人的作用,依靠提高人的綜合素質、道德水準和法規意識,充分發揮控制者和被控制者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達到內部控制的最佳效果。對於內部控制建設來說,外部咨詢機構或許是幫助企業規范內控體系的助力之一,但是,企業在經營管理上應該對自身有一個清晰准確的認識,完全靠外部咨詢機構來發現問題,提出整改是遠遠不夠的,外部咨詢機構起到的作用只是督促不是監督,而且外部管理人才雖具備相關知識與能力,但忠誠度和穩定程度值得考慮,並且對於企業情況的掌握還需要一定周期,能勝任崗位又融合企業文化的人才很少。內控的執行和業務梳理能否貼合還是要看企業,通過外部咨詢機構的輔助可以讓內控體系搭建得更穩,但要想將內控體系更好地扎實落地,必須在企業內部培養一批適合企業長期發展需要的內控管理人才,除了要熟悉企業業務管理流程和管理模式、企業文化等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外,還應根據其在企業中的角色,有針對性的培養相應的專業能力。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在建立內控體系的同時,還應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內控培訓、內控宣傳,讓內控管理多角度、多觸覺的延伸,要為員工建立一個管理完善,控制有效,相互激勵、相互制約、相互競爭的工作環境;建立一個有效的令行禁止的管理系統;組織員工接受風險及內控管理的培訓,通過詳細周密、科學有效的培訓和輔導,使大家真正領會內控規范的精神實質,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使越來越多的員工有風險控制的意識,樹立內控管理的理念,增強廉潔從業的警醒,培養一批對工作認真負責、勤奮、正直、忠誠的員工,不斷加強員工的後續教育,形成人人學內控,事事有內控的良好企業氛圍,讓內控成為一種習慣,讓內部控製成為企業的一種文化,讓內控體系變成企業品牌。
三、內部控制要符合公司的整體戰略
內部控制和企業發展的關系是:企業內控應當符合企業的整體戰略。2008年發布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明確指出,「內控的目標是合理保證企業經營管理合法合規、資產安全、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真實完整,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內部控制是圍繞企業發展戰略目標而開展的一種價值創造導向控制,是一種全員控制,是一種管理者的承諾。對於企業而言,什麼都可以出錯,戰略不能出錯;什麼都可以失敗,戰略不能失敗。戰略失敗是最徹底的失敗。內控必須適應企業管理的需要,為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合理設計制度、流程,及時發現、防範、控制、消除可能的風險。提高效率效益,促進企業戰略的執行。內控實施和建設的主體是企業,成敗與否取決於企業在建設內控過程中能否注重實效,並與自身管理相結合。因此,在內控體系建立之前,企業應當結合自身戰略,優化現有流程,重新審視自身既定戰略是否切實可行,業務流程是否能夠滿足企業管理的需要。
四、處理好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系
管理是企業永恆的主題,也是企業競爭力的一個重要內容。管理強調以人為本,企業內部控制要充分發揮人的作用。內部控制的成敗,取決於企業員工的控制意識和行為,企業領導者應注重內部控制,注重對企業員工的研究,尊重員工的心理需求,強調溝通和管理交流,消除員工被約束、被束縛的被動抵觸情緒,通過切實可行的內控體系,使每個員工不是被管理,而是參與管理。而企業領導者不僅計劃、指揮,還要組織、動員;不僅控制、評價,還要監督、考核。讓內控管理不再是冰冷的框架體系,而是潤物無聲的企業文化。
五、內部控制體系要簡單化、通俗化,便於執行和考核
內部控制要有明確的工作目標和工作方法,有清晰的工作內容和實現途徑,有具體的操作標准和工作成果,而管理提升則必須根據企業情況,從實際出發,建立內部控制體系。各工作崗位相互配合、有序銜接、互相監督、互相幫助。內控制度的設計必須以有效為前提,內控環節不宜過長但要環環相扣,執行起來切實有效,還有利於監督和檢查。另外,在外部監督的基礎上,還要加強企業內部監督,獎懲分明,真正體現出內部控制帶給企業的管理和效益的雙提升。
企業當今面臨的宏觀和微觀政治、經濟和社會環境愈發多變,信息渠道愈發透明,掌控資源的不確定性逐步放大,這就要求提升企業的決策效率和質量。加強和不斷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可以提高企業競爭力,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風險防範能力,更好地實現企業戰略目標,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⑦ 餐廳迎賓崗位主要涉及哪些內控流程節點

1、整理儀容儀表,淡妝上班。

2、了解當天的訂餐情況。

3、做好迎賓區域的衛生

4、提前5分鍾到指定位置立崗。

5、當客人來的時候,主動上前詢問是否定位。

6、在引領客人進入餐廳時,要跟值台服務員進行溝通。

7、引領客人時,走在客人右前方約1米處。

8、客人離開餐廳的時候,迎賓員主動送客,並說禮貌用語與客人道別。掌握餐廳客量及布局,以便解答客人詢問,合理安排客人,平衡工作量。

9、接聽電話,做好餐廳預訂記錄,並熟記預定內容,負責落實。

10、將客人引領到適當的空位,當餐廳滿座時,應耐心向客人解釋,並為客人辦好登記手續,客人離開時,徵求意見,與賓客保持良好的關系。

11、協助餐廳服務員,做好餐前准備工作和餐後收尾工作。

12、盡力記住常客姓名、習慣、愛好,提供個性化服務,以使客人有賓至如歸之感。

13、幫助客人存放衣帽、雨傘等物品,妥善保管客人遺留物品。

⑧ 內部審計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內部審計的主要內容有:
1、檢查、監督和評價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尤其是其中的內部牽制制度的健全性、恰當性及有效性,監督其運行,並提出改進建議。
2、檢查、監督和評價財務和經營信息。具體包括用於確認、計量、分類和報告該類信息的措施,以及對某些項目的具體查詢,包括詳細測試交易、金額和范圍;
3、檢查、監督和評價經濟活動的經濟性、效率和效果,包括企業的非財務控制;
4、檢查、監督和評價對法律、規定和其他外部要求的遵循情況,以及對管理當局政策、指令和其他內部要求的遵循情況。
而根據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內部審計的內容則具體包括六個項目。
1。查明企業內部數據是否真實可靠;
2。查明企業資產核算是否健全,並保證資產不受任何損失;
3。檢查和評價會計、財務和其他控制職能是否健全和充分;
4。查明企業的政策、計劃和規章制度是否認真執行;
5。評價企業各部門完成各項任務的質量;
6。提出改進經營管理的建議。
內部審計之父索耶關於內部審計的定義是:對組織中各類業務和控制進行獨立評價,以確定是否遵循公認的方針和程序,是否符合規定和標准,是否有效和經濟的使用了資源,是否在實現組織目標。
內部牽制制度旨在保障單位或企業內部各部門相互牽制、相互監督;財產清查只是定期核對財產物資,通過是否賬實相符,來檢查內部牽制制度的執行情況。但設立了內部牽制制度,並不能保證其一定得到有效執行;期末賬實相符,也不能必然保證內部牽制制度已經有效運行。通過內部審計,對企業內部包括內部牽制制度在內的各項制度和經濟活動進行審計,方能確保內部牽制制度的有效運行。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