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機關扶貧 » 衛生內控典型案例

衛生內控典型案例

發布時間: 2021-02-08 12:57:14

Ⅰ 舉一個內控失敗的案例,並做簡要分析,列明風險點,控制目標,控制措施

內控失敗的案例舉一個,簡要分析並做,明列風險點,目標控制,措施控制不了。

Ⅱ 急,關於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問題。高分懸賞。

我國內部控制制度歷史沿革

1999年10月31日,修訂後的《會計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對建立健全內部控制提出原則要求。其中,第四章《會計監督》第27條要求,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本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

2001年6月22日,財政部發布《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基本規范(試行)》、《內部會計控制規范——貨幣資金(試行)》。

2006年5月17日,證監會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第29條規定「發行人的內部控制在所有重大方面是有效的,並由注冊會計師出具了無保留結論的內部控制鑒證報告」。這是中國首次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提出具體的要求。

2006年6月16日,國資委發布《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對內控、全面風險管理工作的總體原則、基本流程、組織體系、風險評估、風險管理策略、風險管理解決方案、監督與改進、風險管理文化、風險管理信息系統等進行了詳細闡述。

2006年7月15日,財政部發起成立了企業內部控制標准委員會;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也發起成立了「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指導委員會」。

2007年2月1日,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明確提出上市公司必須建立信息披露內部管理制度。

2007年3月2日,企業內部控制標准委員會公布《企業內部控制規范——基本規范》和17項具體規范的徵求意見稿,廣泛徵求意見。

2008年6月28日,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聯合發布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一並公布的還有《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引》、22項內部控制應用指引以及《內部控制鑒證指引草案》,公開徵求意見。

案例之一:歧「鹿」亡羊

河北石家莊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鹿集團)曾是國內最大的奶粉生產企業,在乳製品加工企業中位居全國第三名。作為國家重點龍頭企業,三鹿集團先後榮獲省以上榮譽稱號二百餘項。

2008年9月11日,由於三鹿嬰幼兒配方奶粉攙雜致毒化學物三聚氰胺曝光,三鹿集團被迅速推向破產,引發「中國奶業的大地震」,田文華更由此成為「中國乳業的罪人」。在這場事件中,三鹿集團的企業內部控制到底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鑒於《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體現了國內內部控制的最新觀念,以下將運用其五目標和五要素的分析方法,對三鹿集團進行內部控制案例分析。

一、內部控制五目標分析

1.合法合規性——底線

合法合規是內部控制的最低目標,或者說是底線。三鹿集團身處關系國計民生的食品行業,不僅沒有信守承諾——向社會提供優質乳製品,為提高國民的身體素質作出貢獻,反而在市場和利潤的巨大利益誘惑面前,置合法合規性於不顧,在三鹿嬰幼兒奶粉里摻入大量的有毒化學原料「三聚氰胺」,致使數名嬰兒死亡。這種見利忘義、逆道而行的做法,是釀成三鹿集團悲劇的罪魁禍首。

2.資產安全性——警戒線

資產安全是內部控制的傳統目標,或者說是警戒線。三鹿集團是曾經的行業龍頭和銀行的優質客戶,2007年底凈資產為12.24億元,資產負債率僅為24%。但隨著毒奶粉事件曝光,三鹿集團近150億元無形資產瞬間灰飛煙滅。三鹿所有的奶粉在全國下架,接受顧客的退賠要求,全國所有的加工廠停產整頓。三鹿集團的總負債保守估算接近20億元,最終破產。這表明違背合法合規底線的資產安全,是極其脆弱的,更是靠不住的。

3.信息真實完整性——主線

信息真實完整是內部控制的永恆目標,或者說是主線。田文華曾強調,「誠信對企業而言,就如同生命對於個人……」只可惜三鹿集團言行不一,其信息披露沒能遵循誠信原則。2008年6月,三鹿集團檢驗發現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但三鹿集團的管理層對紐西蘭恆天然集團要求採取的應對措施置若罔聞,意圖瞞天過海。紐西蘭恆天然集團因反映情況無果,最終直接向中國政府反映情況。不及時披露信息,甚至瞞報、謊報信息,三鹿集團的信息目標與內部控制要求是背道而馳的。

4.經營效率和效果性——生命線

經營效率和效果是內部控制的核心,或者說是生命線。內部控制是利潤動機的自然產物。三鹿集團採取的是「牌子(三鹿集團)+奶源(地方小乳品廠)」的經營策略,收購地方加工廠、增資擴產,貼牌生產。但三鹿集團旗下子公司、聯營企業大多廠房破舊、設備簡陋,資金投入、機器設備及內部管理跟不上,奶源的衛生安全管理處於盲點狀態,產品質量管理水平大大降低,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割裂,經營風險不斷累積。這種飲鴆止渴式的經營效率和效果,使得內部控制不過是虛妄之談。

5.戰略實現性——願景線

戰略實現是內部控制的最高目標,或者說是願景線。三鹿集團制定了積極擴張的企業發展戰略,目標是確保配方奶粉、力爭功能性食品和酸牛奶產銷量全國第一,液態奶及乳飲料保持前三位。但在全球性原奶危機的背景下,奶源短缺和競爭激烈是近年來奶業發展的突出特徵。1998年-2006年,我國奶製品產量從60萬噸增加到1622萬噸,增長近28倍,原奶供應能力出現巨大缺口,沒有足夠的優質奶源,發展戰略的實現就應放緩。三鹿集團盲目冒進的結果,是欲速則不達。

二、內部控制五要素分析

1.內部環境——重要基礎

內部環境是企業建立與實施有效內部控制的重要基礎。三鹿集團的大股東享有56%的控股權,第二大股東持有43%的股權,其餘1%的零散股份由小股東持有。從表面上看,三鹿集團具有形成良好治理的所有權結構。但大股東三鹿乳業公司推行的是員工持股,並且由經營者持大股,96%左右的股份由900多名老職工擁有,因此,三鹿集團的實際控制人或者說股權相當分散。以田文華為代表的強勢管理層的存在,使得三鹿集團的治理結構演變成內部人控制。

2.風險評估——重要環節

風險評估是企業建立與實施有效內部控制的重要環節。對乳品企業來說,最重要的風險點無疑是原料奶的采購質量。我國乳品加工廠一般沒有自己的奶源,主要採用的原奶采購模式,就是「奶農——奶站——乳企」,三鹿集團也不例外。這種模式的缺點是增加了中間商環節,乳企無法直接、全面地控制奶農和奶站,缺乏具體的管理辦法及監管部門。在蒙牛、伊利等標桿企業的競爭壓力之下,在激烈的原奶爭奪戰中,三鹿集團采購環節的質量控制弱化,最終釀成了毒奶粉事件。

3.控制活動——重要手段

控制活動是建立與實施有效內部控制的重要手段。在食品行業,質量控制是重中之重。三鹿集團沒有直接控制的奶源,低價收購對應的是質量檢驗的放鬆。跑馬圈地的粗放擴張、不計成本的奶源爭奪,在此次事件中被完全暴露出來。

「大頭娃娃」奶粉事件並沒有讓三鹿集團警醒,沒有引起其對加強內部管理、切實提高產品質量的更加重視。相反,三鹿集團一方面為自己化解危機的能力而沉浸;另一方面,三鹿集團以極為靈敏的市場嗅覺捕捉到了中國農村奶粉市場的暫時真空,近乎瘋狂地搶占農村市場,把銷售網路從縣一級延伸到鄉、鎮,僅2004年三鹿集團就在短時間內在全國建立了12.3萬個鄉鎮銷售點。確實,如果三鹿集團的產品十分優秀,這種選擇是值得高度贊嘆的。遺憾的是,三鹿集團錯失了一次全面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的最佳時機。

重大風險的預警機制和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機制的失靈,是三鹿集團存在的另一個重大問題。三鹿集團在知情的情況下,繼續生產和對外銷售,導致事態擴大。事情暴露後,三鹿集團採取對媒體隱瞞和否認的做法,從堅決否認到遮遮掩掩,從推卸責任到被迫道歉,在事件到了無法隱瞞的時候,才開始產品的全面召回。

4.信息與溝通——重要條件
信息與溝通是建立與實施有效內部控制的重要條件。在高速發展過程中,三鹿集團的企業規模不斷膨脹。無法有效地管理企業,成為制約三鹿集團發展的一大問題。按食品安全法規定,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單位應當及時向事故發生地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報告。但三鹿集團「長期隱瞞問題」,既沒有積極主動地收集、處理和傳遞相關信息,沒有及時向政府相關部門報告情況,也沒有積極主動地向社會披露信息。

5.內部監督——重要保證

內部監督是建立與實施有效內部控制的重要保證,包括日常監督和專項監督兩大方面。駐站員監督檢查,是日常監督中重要的一環,但是三鹿集團未能落實到位,導致在原奶進入三鹿集團的生產企業之前,缺乏對奶站經營者的有效監督。

發現內部控制缺陷,修正與完善內部控制系統,專項監督不可或缺。2004年,「大頭娃娃」事件沒有讓三鹿集團警醒,只是看到農村奶粉市場的外部擴張,沒有將關注點放在內部控制機制的完善上。2005年「早產奶」事件,三鹿集團本應開展全面的業務流程專項大檢查,但除了將銷售部門有關人員調離崗位、對直接負責人扣除20%年薪之外,沒能從消除內控隱患的角度去解決問題。

三、內部控制的啟示與反思

1.戰略思維決定內部控制的高度

在乳製品同質化越來越嚴重的今天,乳品企業之間的競爭,不再是簡單的品種和價格的競爭,而是佔有資源質量和產業鏈之間的競爭。

「得奶源者得天下」,已成為業界不爭的事實。由於奶牛養殖是個周期較長的產業,奶源基地建設是戰略性投資,乳品加工業需要遵循先奶源後市場的發展思路,而不能採取盲目擴張、輕奶源基地建設的乳業經營模式。一個行業整體價值鏈上的各個環節,只有保持合理的利潤,且整條鏈上的利益共享,才能得以持續健康發展。這就要求在我國的奶農與乳品加工企業之間,建立必要的價格傳導、風險共擔及市場監督機制。

同時,也鼓勵大型乳品加工企業參考北京三元模式,自建牛場作為奶源基地,把原料奶直接送到加工廠或加工廠直接派車來取奶,不經過中間流通環節。這種奶源來自規模化牧場,飼養管理容易到位,奶源質量通常是最好的。

2.品牌經營決定內部控制的競爭優勢

世界營銷大師米爾頓?科特勒說,「世界上再也沒有什麼能像品牌一樣牽動著企業的心臟」。從產品質量、市場營銷、人力資源、企業文化到內部控制,打造「三鹿」這一高知名度、高美譽度的品牌,都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而品牌價值的維護,更是一刻也不能懈怠。三鹿集團正是由於沒能堅持品牌經營,產品質量出了問題,使得近150億元的品牌價值喪失殆盡。如何重建乳業民族品牌的公信力、重塑民族乳製品的消費信心,是我國乳製品業界亟待研討的重要課題。乳品企業需要踏踏實實做好優質奶源基地建設和生產環節的質量監督,用愛心打造這一良心產業。在品牌經營的過程中,真正具有社會責任感的龍頭公司將脫穎而出,形成核心競爭力。

3.實質而不是形式決定內部控制的效果

三鹿集團實施全面質量管理,先後進口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乳品檢測設備,具備了實施嚴格質量檢控的硬體,也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系、ISO14001環境體系、HACCP食品質量安全體系認證和GMP食品生產先進管理方法審核。但從三鹿毒奶粉事件來看,我國不少企業更多地把通過類似認證當作一種形象工程,至於相關的程序文件往往束之高閣,在實際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很少發揮作用。因此,內控建設需要堅持實質重於形式原則,在科學設計的基礎上,將控制重點放在有效執行上。

4.質量效益決定內部控制的深度

在具備免檢資格的三鹿奶粉發生重大的質量安全事故後,國務院廢止了對於食品的免檢制度。免檢制度初衷原本是減輕企業負擔,但免檢並不等於安全,檢驗手段的失效將帶來嚴重的後果。對違法使用添加劑和添加非法物質的監控不到位,就是導致「三鹿事件」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考慮到食品的特殊性和導致食品安全事故因素的復雜性,建立第三方檢測機制和可追溯體系,並強化舉報與檢驗、風險評估、召回等制度之間的無縫對接,實為必要之舉。

案例之二:後經濟危機時代八大內控失調企業

經濟危機席捲全球而且久久不息,幾乎所有的企業在這次危機中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有的虧損嚴重,更有甚者資不抵債,導致破產。而這些嚴重虧損甚至破產的企業,其內部控制無一例外地都存在一些問題。內部控制制度是現代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實務操作中,如何結合行業和企業自身的特點進行合理可行的內部控制已經成為企業管理的焦點和難點。從下面幾個近期的典型案例中或許可以得到一些啟發。

東星航空

隨著東星的停航,其內部管理、資產迷局和各種潛規則自然會引發外界的種種猜測。

不管結局如何,東星事件都暴露出了蘭世立引以自豪的生意經的短板所在,從他創業之初到東星騰飛,他每進行一次投資,都是隨心所欲,而不是從科學的內控投資管理角度去考慮,結果導致資本的極度浪費。在個人事業發展上,蘭世立似乎總是大膽激進。他通常不按常理出牌,他似乎很信奉成本挪移這一說法,在一方面有低谷的時候,從另一方面去下手,這很靈活。但是也為蘭世立日後資金鏈斷條埋下了伏筆。東星從喪失了核心戰略目標開始,就離當初的軌跡越來越遠,以至於後來的遍地撒網。但是蘭世立的弊端還在於其根本就不關注於科學的內控管理,每次投資都好像一場豪賭,但是賭博又能維持得了多久呢?

秦嶺水泥

在2007年實現凈利潤1635.01萬元、成功擺脫退市風險後,2008年秦嶺水泥這家在陝西省水泥市場佔有率高達40%左右的上市公司卻捲入虧損漩渦,年度凈利潤巨虧3.33億元。

缺乏科學的內控管理導致資金鏈緊張的ST秦嶺已經狂飆到了懸崖之邊。就秦嶺水泥而言,內控失衡首先源於成本過高,而且決策層的管理還在計劃經濟時代停滯不前。在對外投資上,沒有採取科學內控的方法,沒有審計,沒有評估,沒有獎懲機制,結果一言堂的現象比比皆是,導致投入的大筆資金付之東流。在管理水平和用人制度上,由於秦嶺水泥缺乏很好的獎懲機制,導致人才的極度浪費,基層員工缺乏積極性,人心漸漸由聚變散,這就是內控學說上的沒有利用好現有的資源。

通用汽車

無論是漢德森還是斯瓦納,諸多通用前CFO都把成本控製作為拯救通用汽車的唯一方法。成本控制在通用汽車內部的俗稱叫「砍掉成本」,自從威廉?杜蘭特創建了美國通用汽車公司以來,除了在外部銷售上擴展新渠道、開發新產品之外,在內控管理上就是砍掉成本。此後,砍掉成本這個秘籍就成了以後幾任CFO在通用發生危局時必用的招數。新任的CEO韓德勝被外界喻為消減公司成本的高手。

在痴迷於其出色的內部成本控制的同時,外界的環境是不容得通用汽車不去考慮的。隨著次貸危機的進一步加劇,資金鏈捉襟見肘早已顯現。此外,通用還存在以數字精英管理為主、不肯以客戶真實需求為出發點的體制生存危機。

克萊斯勒、菲亞特

通用的風浪剛剛平息不久,美國的又一家大型汽車生產商克萊斯勒又驟起波瀾。幾經掙扎的克萊斯勒在出售三菱股份後依然頂不住風浪的侵襲而申請破產保護,在三大汽車公司中規模最小、又具有私募色彩的克萊斯勒顯然沒有博得美國人的同情,在這個時候自身的風險管理就發揮了實力,但是克萊斯勒彷彿在這一點上很缺乏。隨後,克萊斯勒與菲亞特結盟成立了一個新的公司——菲亞特克萊斯勒。但是菲亞特的處境也並不樂觀,在汽車業極其不穩定的今天,義大利菲亞特汽車公司將美國的克萊斯勒工廠轉化為生產菲亞特汽車,將不得不注資高達5億美元的資金,而菲亞特流動資金本已高度緊張。由此看來,菲亞特並非完全是克萊斯勒的救命稻草。

錢江生化(8.53,-0.03,-0.35%)

穩扎穩打的老牌生物農葯企業錢江生化在資本市場的航行中遭遇到了大風大浪。公司2008年全年營業收入3.78億元。凈利潤-7740.96萬,同比下降338%。每股收益-0.283元,同比下降339%。錢江生化2008年營業成本總計僅增長0.68%,營業收入總計減少9.23%。

當然,這樣的虧損是屬於政策性虧損,而農葯作為農業生產必備材料,出現虧損的局面,將導致公司減產,最終導致今後價格的飛漲,對此,我們不僅要看到今年經營的困難,要看到它的農葯平均收益應該是穩定的,目前國內市場上,與生物農葯相比,化學農葯份額較小,公司主業迅速擴張相對較困難。

星巴克

2008年7月,星巴克公司宣布將關閉美國本土600家分店,並准備在未來9個月里裁員1.2萬人。2008年8月初,星巴克公司發布的2008財年第三季度財務結果顯示,該公司凈虧損670萬美元。

星巴克的困境,或許因其一味地追求利潤、追求更大規模的商業現金流規模、加密連鎖店布局導致成本浪費所致。但細觀起來,也與其轉型慢、忽略了市場需求有莫大關系。其實,星巴克還有其賴以驕傲的地方,它的品牌、服務還有它的模式,這都是其反守為攻的資本。但是真正的強者是應市場而生的,如果繼續忽略市場需求,任隱患繼續擴大,那麼後果只能是為自己的錯誤來埋單。

王老吉

讓王老吉深陷「配方門」的是一種叫做「夏枯草」的植物。夏枯草是王老吉涼茶飲料九大配料之一,其實王老吉作為一個有170年歷史的老企業來說,值得驕傲的就是其獨特的配方,但是其疏忽就在於,已經因為夏枯草受過兩次風波侵襲的王老吉居然沒有採取一點風險管理措施。風險管理和預測是為企業服務的,風險是指一切不確定性。企業風險就是公司在進行日常經營活動的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它不僅包括市場風險、財務風險、名譽風險、執行風險,而且包括公司的戰略風險。風險管理是指識別這些風險並設計風險的管理方法和組織結構,其目的是將無法預計的未來事項的影響控制在公司所能承受的最低限度。而王老吉就是疏忽了這一點。

國航、東航、南航

2009年初,國航、東航、南航三大航空公司包攬了全球航空企業巨虧榜前三名。面對巨虧,三大航空集團內部也在查找原因,有人認為,是機票賣得太便宜了;有人認為,曾經利益豐厚的航油套期保值業務是將三大巨頭拖入泥潭的罪魁禍首;還有人認為,金融危機限制了商務旅客出行,這讓剛剛經受過高油價煎熬的航空公司雪上加霜。三大航總虧損總額達到280億元。

中國國航(14.35,0.81,5.98%)公告稱,公司燃油套期保值合約公允價值損失擴大到68億元。針對國航的套保巨虧,究其原因,一是由於國航套保巨虧脫離了單純的套保規避風險的原則,偏離了軌道,參與到與市場對賭方向的投機活動中以博取超額收益,因為方向判斷失誤而落敗,這是巨虧的直接原因。當年的東航曾似羽翼豐滿的雄鷹,但在2002年被行政性要求整合收購雲南航空、武漢航空等區域航企後,東航就成背包的鴕鳥了。2008年南航的資產減值損失高達20.73億元,其中對固定資產計提的減值損失達18.84億元。南航燃油套期保值出現巨虧,是其內控失調的主要表現。

案例之三:改進內控 中海運集團嚴防「資金門」

原文:內部控制網 / 國際注冊內部控制師網

Ⅲ 近幾年,精典內控失效案例有哪些(最好是上市公司的)

三鹿奶粉事件
雙匯瘦肉精事件
遠一點的「亞細亞」

Ⅳ 關於應收賬款內部控制的三個典型案例,包括應收帳款管理風險意識薄弱,監督不到位,部門缺少溝通三個方面

特點:簡單的不只是財務部門的事情,也不是銷售部門的事情,該公司開發的老化,需要相關部門加強橫向聯系,共同應對事前防範,加強管理的事情!

Ⅳ 求一個企業內控的案例

該類企業的組織結構多採用直線制或直線職能制。對於業務活動簡單、穩定的小企業,一般採用直線制結構進行垂直管理,不設專門的職能結構,是一種最簡單的集權式管理。對於中型企業,一般採用直線職能制結構進行管理,以直線制為基礎,在廠長(經理)領導下設置相應的職能部門,實行廠長(經理)統一指揮與職能部門參謀、指導相結合,做到管理工作專門化。

Ⅵ 據一個內控失敗的案例,並做簡要分析,列明風險點,控制目標,控制措施

答:舉一個內控失敗的案例,並做簡要分析事實上可以有以下選擇:
一是多元化投資,版
二是金融工具投機,
三是權生產安全事故。



三九集團財務危機的爆發可以歸納為幾個主要原因:(1)集團財務管理失控;(2)多元化投資(非主業/非相關性投資)擴張的戰略失誤;(3)集團過度投資引起的過度負債。

有幫助請及時採納哦謝謝

Ⅶ 內部控制風險的內部控制風險案例分析

一、高校內部控制風險的含義
風險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和一定時期內,由於各種結果發生的不確定性而導致行為主體遭受損失的大小以及這種損失發生可能性的大小。高校內部控制風險則是由於高校內部控制的構建和執行等方面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使內部控制在發揮風險防範作用的同時,影響高校內部控制功效發揮和目標實現或導致內部控制失效的不確定性。
二、高校內部控制風險的特徵
(一)普遍性
隨著高校規模不斷擴大,經濟多元化發展,高校所擁有的資產和負債大幅增加,高校內部控制風險也日益顯現。高校內部控制風險客觀普遍地存在於高校管理的各個環節,它受到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措施、信息與溝通、監督等要素的影響。當內控制度五大要素對內部控制起到積極作用時,產生內部控制風險的可能性就小,反之,就會越大。
(二)隱蔽性
高校內部控制風險的隱蔽性表現為,由於疏漏未建立相應內部控制制度或者人為違反內部控制,如果這種行為沒有被發現,或者沒有產生任何經濟損失,就形成了一種潛在的風險,當這種潛在的風險不斷地膨脹和累積時,就會形成現實風險,影響高校的發展。因此,高校的內控風險具有很強的隱蔽性。
(三)可控性
高校內部控制風險雖然是客觀存在的,但並不是說風險不可抵禦和控制。恰恰相反,只要高校重視內部控制制度,加強風險管理,建立風險評價機制,及時發現內部控制中的管理漏洞,並予以糾正,就會減少內部控制風險,促進高校健康持續發展。
(四)危害性
高校內部控制潛在風險一旦轉化成現實風險,危害是非常大的,損失也是不可估量的。當高校制定一項籌資計劃時,如果沒有科學的財務管理制度,不對財務進行預警分析,不對籌資成本進行可靠估算,可能導致高額債務,資不抵債,資金鏈斷裂,甚至倒閉。因此,一定要加強內部控制風險管理,防患於未然。
三、高校內部控制風險的主要內容
高校內部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教學管理、學生管理、招生就業管理等。每一個管理環節都應該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保證管理任務的完成,但並不是每項控制制度都能真正發揮控製作用,由此會產生各種內控風險。
(一)財務風險
財務風險是高校內控制度中最重要的風險,也是內控制度的終極風險,所有的內控風險最後都會轉化成財務風險。財務風險主要包括不嚴謹的預算風險、高成本的籌資風險、盲目的投資風險、不嚴密的控制活動風險、不慎的合同風險,以及其他內控管理轉嫁的風險。如果各個環節的風險不進行合理規避,一旦形成現實風險,會影響資金使用效益,甚至資金鏈斷裂,使學校面臨重大財務風險。
(二)人力資源風險
高校人力資源風險主要是由於對人力資源管理的科學性、復雜性和系統性的認識不足,在實施人力資源的工作設計與工作分析、人才招聘、績效管理、以及晉升、培訓等各個環節中管理不當所造成可能性危害。人力資源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高校的整體水平,人力資源開發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高校的發展前途,人才是高校競爭的重要手段。如果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出現漏洞勢必造成管理不善,資源浪費,人才流失,甚至喪失競爭的機會,影響高校持續發展。
(三)教學質量風險
教學質量是高校的生存之本,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畢業生的培養,而教學內部控制管理是教學質量的保證,如果沒有一套科學、完善的教學管理內控制度,教學質量就會存在潛在的風險。當教學質量潛在風險轉化成現實風險時,就會造成教學質量下降,培養出的學生能力低下,就業困難。從而引發生源危機,最後轉化成財務風險。
(四)招生就業風險
高校招生就業情況的好壞是衡量高校辦學質量的晴雨表,當高校培養出的學生得到社會認可時,學生的就業率高,招生生源好,學校經費來源充足,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培養出更受社會和職場歡迎的人才,形成良性循環。反之,則會形成惡性循環,甚至退出辦學市場。因此,招生就業潛在風險的危害性不容忽視,除了提高教學質量外,招生專業科學設置,學生就業工作的指導應該納入招生就業工作重點,從而歸避因招生就業產生的風險。
四、高校內部控制風險產生的原因
(一)內部控制意識不強,內部控制環境弱化。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高等教育的不斷深化改革,高校的經費來源出現了多元化的格局,經濟業務也相對復雜,為了保證資產的安全、完整,高校已經意識到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但由於高校不進行成本核算,不自負盈虧,受計劃經濟殘餘思想的影響,管理層和治理層對內部控制不夠重視,形成了「重事務,輕管理」的觀念,缺乏經營管理意識,弱化內部控制環境,由此產生內部控制環境風險。
(二)內部控制不健全,控制活動不能有效發揮作用
內部控制活動是實現內部控制目標的關鍵要素,控制活動通常包括兩個要素,即政策和程序。高校的內部控制活動是指為了實現高校管理目標,防止風險發生而制定的一系列的政策和程序。而目前高校內部控制存在不健全的現象,一方面,有的高校未建立基建立項、招投標,物資采購等控制制度,導致這些經濟活動中產生內部控制風險。另一方面,高校內部控制體系缺乏整體性和系統性,部分內部控制制度不合理,控制活動不能有效發揮作用,從而產生控制活動風險。
(三)信息和溝通不力,內控制度可執行性不強
信息與溝通是及時、准確、完整地採集與企業經營管理密切相關的各種信息,並使這些信息以適當的方式在企業有關層級之間、企業與外部之間進行及時傳遞、有效溝通和正確使用的過程,是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條件。而在高校內控制度中存在片面性的問題,部門之間各自為政,不善於主動獲取信息,也不注重溝通和協調,造成內控制度可執行性不強,從而產生因信息和溝通不力造成的內控風險。
(四)風險管理意識不強,缺乏風險評估機制
從本質上來說,內部控制就是風險的管理與控制活動,風險的存在是控制的原因所在,進行風險評估就成為整個內部控制制度的基礎和關鍵。而在高校內部控制管理中,風險意識還沒有得到重視,更談不上風險評估機制。事實上高校存在諸如財務管理控制風險,人力資源控制風險,基建立項、招投標,物資采購控制風險等,如果沒有一系列的風險評估機制,這些風險一旦轉化成現實,將會給學校帶來巨大的損失。
(五)內部監督不健全,無法考核內控制度執行結果
內部監督是企業對內部控制建立與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評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發現內部控制缺陷,並及時加以改進。高校的內部監督主要依靠內部審計,然而內部審計制度並不健全,在內部審計中存在人情因素,由於「內部人」的原因,並不能公正、有效地進行內部審計,形成潛在的內部監督風險。
五、高校內部控制風險防範體系的構建
(一)強化內控風險理念,營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高校所面臨的內外環境越來越復雜,競爭壓力越來越大,辦學風險也日益凸現。這就要求高校管理層要有高度的經濟責任意識和風險意識,要以內部控制制度為切人點控制好每一個管理環節。既高校管理層要提高對內部控制制度及其風險的認識,並以身作則,帶頭嚴格執行內控制度;同時,對全體教職員工也要進行內控制度及其風險的教育和培訓,使他們充分認識到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失控的危害性,並自覺執行各項內部控制制度,從而形成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
(二)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加大內部控制執行力度
加大內部控制執行力度,內部控制功效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才能更好地完成高校既定的管理目標。而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是高校內部控制運行的首要環節。為確保執行力度,高校管理者在制定內部控制制度時,要注重科學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從計劃、制定到實施要形成完整的內部控制體系和程序,避免形成隨意破壞既定的內部控制制度,導致內部控制制度形同虛設的現象發生。
(三)加強信息與溝通,提高內部控制效率
高校的信息與溝通包括內部信息與溝通和外部信息與溝通。高校應成立信息管理中心,統籌管理和協調學校內外信息。高校的內部信息與溝通是指高校在制定內控制度時,要廣泛徵求意見,特別是各個管理部門的內部控制制度,既要相互牽制又要具有連續性和整體性,確保內控制度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其次必須讓學校每一位教職工都獲知承擔控制責任的信息,明確自己的職責和任務,了解自己在內部控制中的作用和應承擔的責任,以及與上級部門進行溝通的程序和方法。外部信息與溝通則是通過與外部相關單位進行溝通和聯系,獲得關於高校內部控制功能的重要信息,糾正高校內部控制存在的缺陷,降低因信息與溝通不力造成的內部控制風險。
(四)構建內控評價體系,健全內部控制機制
高校為了實現辦學目標,應該建立內部控制評價體系,對學校內部管理的各個環節進行評價,查找內部控制存在的漏洞,進一步完善內部控制機制,更好地發揮內部控製作用。
(五)提高內審人員素質,加強內部監督
高校內部審計不僅是內部控制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內控監督、評價體系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內審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思想素質的提升顯得非常重要。高校內審機構要不斷提升內審人員的業務素質,使內審人員的知識結構呈現多元化,做到既精通會計、審計知識,又具備高校管理、基建工程、相關法律法規和計算機應用等方面的知識,以滿足高校內部審計的要求,並對內控制度作出正確的評價,發現內部控制中存在的缺陷和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從而加強內部監督,降低內部控制風險。 內部控制是企業單位為了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和會計處理滿足國家法規的要求,提高會計工作效率而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組織措施、管理方法、業務處理手續及其他為防止可能發生的風險而採取的一切措施的總稱。內部控制的具體表現形式是各種制度、規定、規范、章程、計劃等一切必要的控制措施,其核心要求是及時發現、辨別各種經濟活動的風險以確保內部控制目標的實現。應收賬款管理是內部控制制度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的內控制度在應對潛在的風險方面有自己獨特的實現手段和方法。
一、應收賬款內控制度潛在的風險
(一)內控環境落後
應收賬款內控環境是指對應收賬款內控系統的建立以及對應收賬款管理過程中有重大影響的各種因素的集合。這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企業員工誠信意識和道德水準差,管理當局觀念落後,缺乏承擔責任能力的考慮,盲目賒銷,一味做大,造成應收賬款惡性膨脹。
(二)風險評估不足
企業對每一次賒銷行為都應首先確定相應的目標,將其中各種風險確認下來,根據應收賬款壞賬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制定風險控制計劃、方案和措施。現實是一些企業管理層由於缺乏應有的管理素質和約束機制,肆意浪費企業的人、財、物。其具體表現,一是只追求賬面上的銷售收入,不考慮大量應收賬款能否及時收回; 二是不重視應收賬款的時間價值,不能正確選擇賒銷對象及金額;三是企業大量無法及時收回的應收賬款,依據財務制度的有關規定已經計入銷售收入,形成了當前的利潤來源,使企業稅金超前繳納。這些都促使企業資金運轉經常處於周轉不靈的境地,加重了企業應收賬款的風險。
(三)應收賬款內控制度制定不完善
其一,執行人員授權分工不嚴,銷售記賬憑證和審核憑證由同一人擔任,一旦憑證有誤便不易被發現。隨著現代會計技術的引入,在計算機管理中也存在許多漏洞,如操作人員對有關數據的修改不會留下明顯的痕跡,為利用計算機犯罪提供了便利條件。其二,內控管理制度可操作性差。內控管理制度制定的基本前提是崗位分工與責、權、利相結合,如果管理者和具體操作者分工不嚴,責、權、利不明確,內控制度就會流於形式。況且內控制度須配套進行,有些措施看起來不錯,但卻沒有描述任何關於具體操作的細節,不利於內控制度的貫徹實施,從而在企業內部形成了應收賬款的潛在風險。
(四)應收賬款內控制度執行中造成的風險
其一,缺乏對相關人員有效的激勵機制。現代管理理論認為,管理層及員工對他人的態度和管理方式實際上是對人的認識和估價問題,應根據企業員工的需要、動機、目標等了解其行為產生的原因並建立相應的有效激勵機制。過去我國企業傳統的做法是只強調財和物的管理,忽視了再好的管理制度也要通過人來執行這一事實。如果不針對企業員工的需求制定合適的內控方法、程序、制度、機制,就不可能真正調動人的積極性,無法激發員工的創造性。因此要少用嚴控手段,更注重對人的激勵並將約束與之合理結合。在應收賬款內控制度執行過程中,一方面對人要有所約束,另一方面也要滿足組織成員的各種需要,從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應收賬款的風險。其二,應收賬款管理及執行人員崗位適應性差。目前我國企業雖然大多建立了內外部應收賬款的內控管理模式,但就內控制度的內容和形式看,除了加大應收賬款內控點要求的管理外,能完全勝任系統控制點要求的人員很少。因此,根據應收賬款內控目標和特點,設計出適合本企業實際的應收賬款內控體系,是完善應收賬款管理的關鍵。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推進,很多企業資本加入國際資本流動,應收賬款跨國際內控問題日益突出,企業對既有國際經濟知識又具有較強管理能力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所以必須加強對應收賬款內控管理人員的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否則就會使相關人員出現知識上的缺乏,應收賬款管理不力,具體的控制措施形同虛設。其三,企業內控點信息不對稱。這種現象會使應收賬款在各部門之間的協調與溝通性減弱。因為有些部門不能夠充分認識到為什麼採用賒銷政策,也不知道這是實現企業之間融通資金、互為照應、共同致富的指導方針,認為這僅僅是財務部門的事情。這種錯誤認識使得有關部門間可能形成信息不對稱,無法保證各個內控點順利履行職責。
二、監督過程漏洞對應收賬款造成的風險
大多數企業應收賬款內控體系建立後,管理當局並沒有建立具有獨立性、權威性的監督機制,更沒有對其進行持續監督或對每項應收賬款進行風險評估,致使壞賬損失呈現逐年上升趨勢。究其原因,是我國企業應收賬款內控制度中存在不良的人為因素,如資產產權缺乏來自委託人的硬性約束,內控監督機制形同虛設,往往由經營管理層決定應收賬款的規模、質量、評估和壞賬的處理等重大決策,形成自己監督自己的局面,這就會經常造成個人獨斷專行現象。
三、降低應收賬款風險的對策
第一,建立健全應收賬款內控管理體系。
建立全程的內控管理制度體系。為明確核算企業的應收賬款,加強管理,結合企業的擴大賒銷活動,應建立賒銷款的事前、事中、事後評估內控管理制度體系,將每一筆賒銷款項的控制責任落實到具體部門和人,由某一部門負責全部賒銷對象的信用調查、審核、下達、執行、事中管理,由另一具有獨立性和權威性的部門專門審計,最後由財務部門統一辦理結算。
規范應收賬款核算體系。一方面錄入與審核憑證、現金與銀行存款日記賬登錄、保管總賬與明細賬三個控制點為不相容職務,需相互分離,由不同人擔任; 另一方面在核算應收賬款發生時,結合內控要求可以在相關應收賬款總賬科目下設置二級甚至三級科目,對應收賬款的全過程完整系統地核算。對於應收賬款賬務處理特別是壞賬損失賬務處理,要求企業分項目進行操作,通過「 費用——壞賬損失——某某客戶」三級科目,月末對每筆賬款按發生明細(發生、收回、壞賬損失等)列表。
完善應收賬款內控政策規定。對於應收賬款的控制,應明確到具體部門,同時應明確是否採用賒銷政策和如何賒銷。企業監管部門依據相關部門認定的信息資料進行嚴格的審核。對於企業客戶風險評估,要區分賒銷前風險階段和賒銷後風險階段並分別核算。另外要求企業賒銷成立後立即報管理層備案,明確該項應收賬款對客戶是首次賒銷還是累次賒銷,新的賒銷款有何特色,有何實質性的收獲,不同賬齡款區別何在等。應說明賬齡超過一年的款項的處理具體內容以及與賬齡一年之內的款項的實質區別。
第二,制度執行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與前幾年相比,我國企業推行的將薪酬與績效相結合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對管理層具有明顯的作用。完善的報酬制度應該是與績效密切相關的。應該讓賒銷經手人之間有競爭意識,工作不努力則其人力資本價值就會貶值,就有可能為人力資本高的人所代替並被記錄在案,作為其今後職業生涯的不良記錄。董事會要在保證股東利益的基礎上決定應收賬款管理層的薪酬,可採用基本工資加可體現風險業績的股票價值、賒銷款回收率等形式,使管理者的薪酬體現績效的價值,從而激勵與約束管理者和員工。
企業對應收賬款經手人員,應促進其知識、能力和素質得到協調發展,以適應經濟環境的變遷和需要。業務水平較高的應收賬款經手人員,可以准確把握賒銷系統中的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內控點,還可通過社會調查為企業尋找賒銷客戶和方向,預測、適應環境,為企業賒銷資金的良性循環提供有力的保證。
信息與溝通是內部控制系統能否正常運行的重要條件,企業應斥資進行賒銷信息與溝通系統的平台建設。通過信息與溝通系統平台,企業可在有關賒銷的財務投資、結算、服務等方面實現全國乃至世界范圍內的一體化管理,從而達到節約成本、提升效率的目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也具體明確了內部控制相關信息的收集、處理和傳遞程序,確保信息及時溝通,促進內部控制有效運行。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應在懲防並舉、重在預防的前提下,建立應收賬款反舞弊制度、舉報投訴制度、保護投訴人制度及自我評價制度,從而降低應收賬款潛在的風險。
第三,應收賬款內控制度的監督。
內部控制點的監督是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和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證應收賬款的安全和完整的重要保證,也是《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的關鍵內容。嚴格應收賬款監管,可增加企業員工的信心。加強應收賬款監管,是提升相關人員執業質量和職業道德、增進企業員工對企業前途信心的重要手段,企業應堅持以誠信建設為主導,加強職工誠信教育和監督,本著嚴格檢查、嚴厲懲戒的原則,對所有相關人員進行工作質量檢查,重點監管執行賒銷內控點業務的人員,建立包括應收賬款質量檢查制度、應收賬款報備制度、違規懲戒制度和誠信監控系統在內的賒銷監管體系,懲治害群之馬,弘揚企業誠信文化。

Ⅷ 有誰能給內控失控的案例,謝謝

有一次和朋友吵架,因為我忍他太多了,一旦釋放出來就回收不了,過後不管怎樣,自己都很會後悔的這就是失控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